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課堂上如何調動學生思維

物理課堂上如何調動學生思維

發布時間:2023-01-25 04:14:29

『壹』 談高中物理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1 思維能力與提升思維能力的方法
關於思維能力定義有很多,簡而言之,思維能力就是理性分析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思維是人們進行認識、判斷和推理的基礎.由於思維能力是學習能力的核心,思維能力的強弱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示個人智慧的高低.
目前國內外提升思維能力方法有很多種,比如集思廣益訓練法、生疑提問訓練法、循序漸進訓練法和聚合抽象訓練法等幾種方法.具體而言,集思廣益訓練法就是通過團隊成員之間的討論交流,通過思維的碰撞摩擦出智慧的火花,從不同的觀點中學習新的知識;生疑提問訓練法就是通過鼓勵懷疑和質疑的態度,也就是要敢於打破陳規,敢於表達新想法觀念,並進行充分的論證;循序漸進訓練法重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通過已知的知識一步一步推導出未知的知識;聚合抽象訓練法就是對形象知識的一種抽象思考,也就是通過對感性對象的歸納分析,總結出相應的抽象本質.
2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措施
2.1 利用情景刺激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高中的學生大多仍是青少年,對於外界的刺激依然會有非常敏感的反應.利用情景刺激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在高中物理課堂中要結合課程教學的內容,創設合適的情景,利用該情景刺激學生的反應並進行思考,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對物理課程的內容學習領悟,這不僅可以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更有助於促進學生提高自主思考的思維能力.
比如教師在要進行物體重心概念的教學時,可以預先准備一串葡萄,在物理課堂教學時展示給同學們觀看,如圖1所示.此時學生的注意力必然被葡萄所吸引,這個時候老師可以在恰當的時機向學生提問,「你們知道每個葡萄受重力嗎?我們把每個葡萄的重力都畫出來麻煩嗎?你們有什麼合理的解決方法嗎?」之類的問題,這種提問很好地利用生疑提問的訓練方法,也就是利用對一些常見現象的質疑,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觀點和想法,並進行充分的論證.這個時候學生肯定會對葡萄重力的表示方法這個問題感到疑惑,並進行自主思考,教師要注意將學生的思維引導到等效的觀點上,促進學生自己提出一個物體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從效果上看,我們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作用於一點,這一點叫做物體的重心.這樣既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又鍛煉自己自主思考的思維能力.
2.2 創造思維沖突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創造思維沖突來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措施主要利用了集思廣益訓練法,也就是利用大家對於一個現象的不同看法,進而會提出不同的觀點的行為,從而通過思維的碰撞摩擦出智慧的火花.但是教師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創造思維沖突的時候,要控制好學生的情緒和爭論的范圍,也就是在物理學科的范圍利用所學知識論證自己的主張,而不能創造思維沖突進而導致學生情感上沖突的不利後果.總之在創造思維沖突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和把控,通過思維沖突促進學生的邏輯推理和思維辨別能力的發展,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比如教師在進行重力加速度內容的講解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的圖片,最好是伽利略在比薩斜塔扔鐵球實驗的有關圖片,如圖2所示.然後讓學生假設自己就是比薩斜塔下的人們,提出自己對於鐵球同時落地的看法,並利用自己所學的物理知識論證自己的觀點.這個時候學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看法,教師要組織好學生一個一個的表達,在某個學生表達完觀點之後,鼓勵其他的學生進行提問,最後老師要對學生們的觀點和想法進行總結,不要過分看重學生觀點的正確如否,更要注重學生思維是否嚴密,邏輯推理是否合理,這也是對循序漸進訓練法的實踐運用,在總結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有關重力加速度內容的物理課堂教學,一方面通過創造思維沖突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另一方面通過創造思維沖突更提升了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2.3 通過發散思維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通過發散思維能力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措施應當建立在集中思維的基礎上,也就是先要引導學生對於一個問題進行集中的思考與分析,該過程也是對聚合抽象訓練法的實踐運用,指導學生對感性的事物進行歸納分析,總結概括出事物的本質和內涵.在集中思維的作用下,學生會對一個問題形成一個類似統一的答案,但這不是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最終目的.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鼓勵學生進行聯想,也就是讓學生做到「舉一隅以三隅反」.通過聯想和縱向橫向的考慮問題,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更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轉換能力的提高,進而提升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
比如通過萬有引力內容的教學,學生形成了世界萬物之間都存在引力的觀點,此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黑洞或者粒子運行的圖片,比如按照萬有引力粒子應該有規律的運動,但實際上粒子的運動情況卻不是那麼有規律,如圖3所示.教師進一步和學生探討萬有引力在以上情況下的適用問題.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進行聯想和想像,此時學生會產生一定的疑惑,萬有引力原來也有不適用的地方.教師在這個時候要對學生的疑惑進行一定的解答,也可以引入量子力學的內容,或者一代一代物理學家貢獻.總之通過思維縱向橫向的發散訓練,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加深以及形成新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思維轉換的能力,避免走進死胡同,進而通過該措施提升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
2.4 通過直覺猜想和錯誤體驗,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在新課程背景下,學生學習物理時常常抱有各種不同的態度,會有各種各樣的復雜的內心體驗.注重直覺猜想和錯誤體驗的恰當運用,這對培養學生思維的思辨性很有好處.學生的猜想和錯誤,如果運用得當,那麼它就不僅不會成為學生學習的障礙,反而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激發學生更強的求知慾望.如果學生的錯誤不能充分地暴露,那麼學生的主動探索和嘗試的沖動就會大大降低,消去這種誤解的機會也就會大大減少,而且僅僅從正面去理解,學生的體會與印象並不會十分深刻.比如教師在摩擦力方向的講解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從日常生活經驗中先去總結,部分學生一定會得出摩擦力方向總是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的錯誤結論.此時教師可以展示傳送帶傳送物體的模型:問如果摩擦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那物體怎麼會向前運動呢?是什麼力充當了物體運動的動力呢?學生自然會作出正確的判斷.這樣學生對摩擦力方向的判斷就有了深刻的認識,在以後的判斷中就會有很好的思維習慣.
總之,高中物理課堂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動力源的探討,並對具體應用措施的分析總結,發現其中的關鍵就是發揮學生自主思維能力,也是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貫徹「生本教育」的理念,促進學生思維潛能的發展.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廣大教師要充分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促使廣大中學生在物理課堂的學習過程中,自主發現問題、自主分析問題、自主解決問題.通過對學生自主思維能力培養,提升學生整體思維能力,在促進學生思維素質發展的過程中,貫徹落實高中物理新課改的培養理念和目的,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輸送更多的能力型人才.

『貳』 如何在物理習題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隨著我國中小學教育改革的深入,探究教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深蒂固,而探究教學又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這就為廣大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對如何開展探究教學進行了一些初步探討,認為中學階段可採取分階段培養學生探究物理問題的能力的策略,讓學生逐步形成探究問題的思維習慣。根據認知規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大致可分為下面三個階段進行。一、初級階段在此階段,考慮到低年級的學生知識能力有限,主要安排一些觀察、測量、繪制圖表、簡單小製作、通過報刊、網路收集和處理數據等簡單的探究活動,以及介紹一些科學史上的探究範例,以訓練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所需的基本技能,並了解探究的基本過程,同時培養其學習物理的興趣。例如,對於初二年級的學生,讓其學會使用長度、時間等測量工具,學會畫全班的身高、體溫等直方圖。另外,教師在演示實驗時所選的實驗器材要盡可能取自於生活實踐中比較常見、相對容易得到的器件,有的可能是玩具、廢舊物品等等,要盡量符合低成本實驗的思想。例如在演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實驗時,不用課本上實驗器材,我只用一隻注射器,一個電子發音器來演示。課外預習時,讓學生通過自己尋找一些實驗器材,對課本的實驗進行改裝,如在驗證單擺的周期時,提問學生能否用生活中的小器材來做此實驗,有個學生拿出一個跌打葯丸空殼、一根細長線、一支鋼筆、水和細沙來做此實驗。這樣讓學生感到「瓶瓶罐罐當器材,拼拼湊湊做實驗」的樂趣,感受到實驗貼近於生活,來源於生活,使學生了解到並不是只有實驗室中的高精儀器才能做實驗,並不是科學家才能做實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適時介紹一些科學史上的探究範例,如介紹伽俐略觀察教堂的吊燈而發現單擺的等時性原理等,讓學生了解到物理知識其實就在我們周圍,只要細心觀察和思考,生活中隨時會有物理問題,並且有些是我們能夠解釋的。只有當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掌握了這些基本技能,了解了科學探究的思想方法,才能為以後的探究打下深厚的基礎。在此階段,學生的知識、能力、方法都是有限的,提出的問題可能與本節課的內容無關、設計的實驗甚至荒唐可笑,教師決不可嗤之以鼻,而要積極鼓勵學生的「異想天開」,至少要保護學生的這種積極性。其實,科學發展本來就是如此,充滿曲折和荊棘,要讓學生體驗人類認識自然的艱辛過程。二、形成階段當學生掌握了探究所需的一些基本技能,並了解了探究的基本過程以後,可以給學生安排探究課題的某一部分,或者是完整的單因素探究課題,教師給予一些指導,以重點訓練學生提出問題、通過簡單的實驗等收集數據、解釋數據、提出假設、結論等綜合性的探究技能,使學生認識探究的內涵。(一)、培養學生發現並提出問題的能力當然,此前學生還沒有達到能夠完全由自己來探究問題的水平,而發現問題和找到症結所在是探究賴以進行的前提,因此,在此階段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應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1、藉助生活實例創設問題情景,並從中引出問題,如「揭開色彩的奧秘」一節內容,問:雨過天晴的彩虹為何是彩色的?2、藉助演示實驗創設問題情景;這樣例子比較多,不必贅述。3、通過陳述故事的方式引出問題。在講述「浮力產生的原因」時,教師可講述俄羅斯「庫爾斯克」潛艇或中山艦沉沒和打撈的過程。4、通過類比等方法合理地將學生當前無法解決的、需用將要學習的知識來解決的問題引出,提供給學生思考,以激發學生的認知需要。如教「大氣壓強」時,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大家知道液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會產生壓強,而氣體和液體相似,可以流動,且沒有一定的形狀,那麼,氣體對處於其中的物體會產生壓強的作用嗎?如果氣體也可以產生壓強,這種壓強又有什麼特點呢?是否和液體一樣遵循相同的規律呢?5、以常見的思維定勢引出問題。如「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中,「有力物體就運動,沒有力物體就停止運動」這種思維定勢在學生的大腦中根深蒂固,教師可以反問:難道這種說法真的是正確的嗎?讓我們用實驗來驗證。[NextPage](二)培養學生大膽地猜想和假設能力提出猜想和假設是探究的核心,以後的實驗探索都要圍繞著猜想進行,因此,在此階段還應培養學生大膽地猜想能力。猜想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使問題進一步明確化;使實驗有了明確的目標;產生懸念,維持了動機的強度;啟發直覺思維。當問題不夠具體、不足以激發和維持實驗動機的時候,或者指向性並非唯一時,應地運用猜想。教師可以適當穿插「假說和猜想」和許多重大發現之間的關系。如當盧瑟福和他的學生用α粒子轟擊原子的時候,發現大部分粒子被散射,而極少部分呈大角度散射甚至180°散射,由此盧瑟福大膽提出猜想,原子的內部可能不像湯姆生說的那樣,原子的大部分質量可能集中在很小的核上,有了這樣的假設和猜想之後,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為原子核的發現奠定了基礎。猜想決不是胡思亂想,其根本點應該建立在實驗現象上,通過實驗條件的變化來判斷探究的問題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時刻提醒學生關注實驗現象,注意實驗條件的變化等,讓其能從復雜的實驗現象中去偽存真,幫助學生獲取有用的信息,以便進行大膽地猜想。當學生的猜想五花八門,師生「沉浸」在許多問題的氛圍中時,教師應綜合各式各樣的問題,略加篩選歸納,然後正式提出和本課有關的若干問題。(三)培養學生實驗動手的能力實驗是探究能否真正完成的關鍵,因此,還需要再次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從探究的角度來看,實驗的作用是幫助學生接獲得事實證據。教師在演示實驗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科學性;簡易方便,可見度大,效果明顯;演示過程中要講解指導,如實驗目的、原理和實驗步驟,與此同時滲透物理思想方法。讓學生在觀察體會物理實驗應該如何進行。在具體的探究過程中,有了假設和猜想作為鋪墊,有了前面篩選出來的問題,學生便躍躍欲試,他們極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這時,學生自然就想到了必須通過實驗途徑來解決問題。此時教師如果立即讓學生去設計驗證的話,學生往往會面對眼前的器材感到茫然,可能出現思維的斷層,有的學生草率地應付過去,到時人雲亦雲,事倍功半,課堂效率低下。設計什麼樣的實驗呢?這時教師又要發揮「導」的作用了。點撥一下,並把實驗設計的思想潛移默化的滲透給學生。切記,是「導」,不是「灌」。教師絕不可把實驗過程徹頭徹尾地講述一遍,然後讓學生按部就班地操作,這樣就「剝奪」了學生自行設計的權利,泯滅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四)培養學生收集數據、解釋數據、作出結論的能力科學家在探究中要花大量的精力收集證據,並以以此為基礎解釋自然界的運行機制。在課堂教學的探究中,證據有著同等重要的作用。所以可說,證據是學生通過探究獲得新知識的關鍵所在。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往往只重現象,忽略數據的處理和規律的得出。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設計表格做好實驗記錄,當實驗無法得到相應的數據或現象時,應提醒學生檢查實驗有無錯誤,或者實驗本身無法獲取的,應讓學生通過網路等其它途徑獲取。同時引導學生根據現象找出本質,尋找規律性的東西,並將實驗結論與自己的假設猜想進行比較,以檢驗假設是否正確。在此過程中讓學生體味認知過程的甘苦,深知每一個物理規律來之不易,從而培養學生收集數據、解釋數據、作出結論的能力。(五)培養學生交流評價的能力交流評價是當今科學探究的一個重要環節,科學家就是通過交流評價把自己的研究情況告訴別人的,以獲取反饋信息並加以不斷修正。因此在交流中可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評價中培養學生之間的互信精神。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一定成果之後,很想把自己設計的「產品」推廣給其他同學,得到其他師生的評價。有的小組動手實驗能力較弱,思維相對滯後,他們也想知道別人是怎麼完成的,是不是還有比自己更先進的方法。總之,學生都有被評價的需要。此時,教師應抓住這一課堂心理特點,適時地讓學生把他們在實驗過程中的體會以及實驗後得到的結論相互交流、討論。通過讓學生自評、互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有時甚至請校外專家來評,培養其交流評價的能力。課堂上由於受接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問題不一定能徹底解決,同時對課堂問題的引伸拓展、深入探討還會引發新的問題,需要留在課後讓學生反復思考、甚至實驗驗證才能達到滿意的結果。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遺留」一些富有思考性、開放性、探索性的問題給學生,使教學延伸到課外,把探究問題的創造性活動引向深入,形成「餘音繞梁」之勢,要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室,帶著的問題走出教室。形成階段是形成學生自行探究能力的關鍵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採取因材施教的原則,放手優等生,指導中等生,幫助差生,使探究教學能全面開展。三、提高階段在學生對探究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後,教師就可安排有關控制變數、建立模型、設計實驗等難度較大的活動,包括完全的和開放型的探究,以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變壓器」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帶進實驗室且沒有讓學生帶課本,只是說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至於電壓、電流與原副線圈的匝數關系教師隻字不提,完全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進行探索。這是個要求較高的探究課例,在一個等式中存在四個變數,要求採用控制變數的方法進行探索。學生當然想到牛頓第二定律的探究方法,選用交流電壓電流表、可讀線圈匝數的變壓器和電阻箱及學生交流電電源等器材來進行探索,自行設計表格,整理數據,從數據中得出規律,與同組同學進行比較交流,與自己的猜想進行比較,此時教師介紹課本上的結論,讓學生進行比較。在整個探究活動中,教師僅進行宏觀調控,處理好探究活動所花時間與教學進度的關系。教師只有在學生的提出的問題發生較大偏差、猜想完全離軌時,才給予適度的點撥、啟發和評價,拓展學生思維空間,調控學生思維程序,促使學生進一步探索,升華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自我調控和自我評價能力。在此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精心設計一些開放型探究課題顯得尤其重要,更應完全放手學生,只有這樣,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才能得以培養,探究能力才能得以提高,後繼學習能力才能得以真正形成。三個階段教學中,初級階段是基礎,形成階段是關鍵,關繫到學生能否真正形成科學探究的思維方式,提高階段是提高和創新階段。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切實培養學生形成科學探究的學習習慣。總之,教師在探究活動的安排上,應當適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注重從簡單到復雜、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認知發展過程,數量也應該考慮由少到多,使學生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切忌搞「一刀切」。如果只是為了探究,不講方法,不遵循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只能適得其反,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違背教育改革的最終目的。

『叄』 怎樣培養物理思維能力

一、創設物理思維情境,激發個性思維的方式

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是新課程的要求。新課程不僅強調物理知識的應用,更突出應用物理的意識。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可呈現多個情景讓學生自主選擇,自主探索。例如講到「如何設計符合要求的電源時」,先創設情境:現要得到一個電壓為12v的電源,可以怎樣解決?問題一給出,學生爭先恐後,躍躍欲試,有的說用8節干電池串聯,有的說用6節鉛蓄電池串聯,有的說用實驗室的學生電源去調節。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因人而異,處理生活中的物理問題。學生先有自己的個性展示,再在教師引導下獲取新的合理的解答方法,使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學會了物理的學習方法。

二、拓寬物理思維渠道,培養個性思維的能力

新課標所提倡的課堂教學應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師應給學生開辟多種物理渠道,力爭讓學生展示個性的機會,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展現個性的舞台。在課上利用自主學習、小組探究、小組匯報、小組內個人匯報等多種形式來進行對學生個性思維及創新思維的培養。如在教學「浮力阿基米德原理」這一部分內容時,通過自主思索:浮力的大小與那些因素有關?與物體的體積,物體在液體中的深度是否有關系?如何表述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再在小組內提出自己的猜想,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通過實驗逐步操作使自己的猜想得到充分的驗證,最終得出結論:浮力的大小隻與液體的密度和被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體積,物體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這樣,不僅開放了課堂、開放了教學過程,還使學生思維訓練得到了升華,鍛煉了自我,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

三、提供物理思維空間,展示個性思維的過程

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把教學時空交還給學生自己,讓他們能夠充分進行自我表現,給他們提供展示個性思維的過程,形成物理問題解決的多元化。例如有這樣一道例題:彈簧測力計下掛著重為20n的一個重物,讓其浸沒到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為10n,請問可以求那些物理量?有的學生馬上利用稱重法求浮力,有的馬上想到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理排開水的體積,有的又想到利用已知條件物體浸沒時,物體的體積等於排開的液體的體積求物體的體積,有的又由物體的重力和物體的體積想到求物體的密度。這樣,不但使學生的個性思維得到了展示,而且使他們在同學面前獲得了成功的體驗,發展了他們的創新思維。

四、寬容物理思維缺陷,尋找個性思維的亮點

農村初中學生由於受傳統的錯誤思想,思維方式等的局限性,在物理學習中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會盡力迴避學生的錯誤,或把學生毫不客氣地訓斥一頓。而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發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的意見,允許他們有不同的看法,善於寬容學生的錯誤,讓學生充分展示思維過程,努力尋找學生個性思維錯誤中的 亮點,順著學生的思路將「合理成份」激活,使其成為教學中寶貴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修正自己的思維過程,助其邁向成功的道路。例如: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隻水桶,桶與水的總質量為5kg,用細線系一質量為1.78kg的實心銅球,用手提細線上端將小球緩慢浸沒在水中,使銅球靜止不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多少?好多學生都是用桶,水和銅球的總重力來表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而他們忽略了題目中的關鍵詞「手提著細線」,因此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只是桶和水的重力和銅球所受到的浮力之和,這樣既可糾正學生錯誤思路,又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提供良好的機會。

五、探究物理思維規律,提供個性思維的機會

『肆』 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一、重視應用物理模型
二、加強類比的思維方法
三、注重等效變換的思維方法
四、應用守恆的思維方法
五、掌握數學的思維方法
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撥點和訓練學生的思維,使其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學會一些解題的科學思維方法,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又可使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更加濃厚,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物理學中全面有效的科學方法和思維方法對其他學科也有指導意義,有效地掌握物理學的思維方法,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將對他們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伍』 淺談如何培養中學生的物理思維方法

一、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1、重視物理概念、規律形成過程,培養學生思維能力。2、將物理概念、規律進行全面、准確、深刻地理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3、課堂教學中,給學生一定的思維容量,強化思維訓練。
二、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1、通過理想實驗,培養學生想像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2、通過設計實驗,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3、改進實驗方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4、進行誤差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三、在習題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陸』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如何開發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物理教學中普遍關注的課題。關鍵點是創造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慾、好奇心,點燃創造思維的火焰。

1、引發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對新異事物進行探究的一種心理傾向,是推動人們積極認識世界的內部動因,如果把學生的好奇心轉移到探求科學知識上,好奇心就升華為求知慾,成為主動 地追求知識的強大動力。因此,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應積極創造情境,利用各種條件把學生帶入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好奇、好疑、好問,當學生的思維活動或結論超出了教師所設計或期望的軌道時,不要強行把學生的思維納入自己的模式之中,而應引導學生在課上或課下繼續審視其觀點。

教師要善於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這樣做可以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思維或個始終處於活躍狀態。

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了,又與生產和生活緊密相連,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利用教學儀器做實驗,或引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講中外科學家創造發明的故事,或搞各種活動都能引起情境,把學生 引入奇妙的世界,從而激發他們創造性思維的熱情。
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結合每節課的教材特點,突出知識的形成及抽象概括過程,鋪設學生的思維路線。

2、強化概念和規律的形成過程

物理概念,規律是物理學科中的重要內容,對於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重點要強化其形成過程。這是因為學生在概念和規律的形成過程中要進行分析、比較、判斷、歸納和抽象等一系列的思維活動,在這些思維活動中發展自己的認知能力,從而理解對所建立的概念和規律的真正內涵和外延。

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設置階梯,化解難點,可以掀起學生思維活動的高潮,化解難點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儲備,認知能力,選擇有效的途徑,如藉助實驗室實驗,以學生熟知的生活現象來形象類比,分散難點,鋪設問題台階等,使學生的思維活動逐步深入。

3、利用習題培養學生思維

做習題是培養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利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可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因此,在教學中要善於挖掘題目的潛在功能,恰當地對題目進行延伸、演變、拓廣,使學生的思維處於積極的最佳狀態,以適量的習題量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

有人曾這樣比喻:如果把知識比為「金子」,那麼良好的思維方法就是金子的「開采機」。因此,只有讓學生真正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教師啟發思維才不是一句空話,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得到落實。

中學時期是學生思維活動由不成熟到成熟的過渡時期,是形成良好思維方法的關鍵時期,教師要注意娃娃決教材中所採用的思維方法,抓住學生思維活動的規律,有意識的進行思維方法的傳授。學生一旦掌握了思維方法就會大大增強其思維的科學性,會更有效的理解、鞏固和運用知識,並提高主動學習的水平。愛因斯坦就曾論述過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品質的重要性,他說:「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在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在這方面給學生以良好的引導,使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柒』 高中物理怎樣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的高級心理活動。創造性思維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學家、藝術家等各種出類拔萃的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心理學認為:創造思維是指思維不僅能提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系,而且能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的、具有社會價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後天培養與訓練的結果。卓別林為此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和拉提琴或彈鋼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練習的。」因此,我們可以運用心理上創造性思維能力是人的一種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綜合的高級能力。它受一定的社會情景所制約,由志向、動機和意志力所左右,又受到文化科學知識的影響,是人的高層次的思維活動。
第一、激發求知興趣,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去探索。如果學生對某一學科發生興趣,那麼,無論是面對復雜的學習內容,還是緊張的課外作業,他總是會興致勃勃,全神貫注,廢寢忘食地去研究,探索,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探索精神,可見興趣和探索、成功有著必然的聯系。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應從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為前提。
認識,是客觀現實的反映,認識本身就是一個激發興趣的過程。能否發揮認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興趣作向導。如果教學只是「照本宣科」、「知識搬家」就不能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而一味迎合學生的口味,隨意獵奇,也不是一種科學的態度。因此,首要的問題是,教師要把學生當成認識的主人,充分發揮他們在認識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一般來說教師要千方百計把認識的對象和任務,從學生的間接需要變成直接需要,形成強烈的內部動機,去引起興趣,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把抽象的概念、深奧的原理,展現為生動活潑的事實或現象;也可把他們帶到大自然中去,社會生活中去,引導他們觀察自然的、社會的種種現象,發現認識對象與別的事物的差異,找出它的特徵,及其運動、變化的狀態,從中受到啟發,產生好奇心,才可能帶著愉快的、高漲的情緒,克服一切困難,執著地去分析,去比較、去實驗,去研究,去掌握認識對象的發展規律,展現智慧和才幹,這種通過自己的智力活動,去發現認識對象的奧秘,是激發興趣最根本的源泉。
為了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教師必須酷愛自己所教的學科,並努力從事發現,研究、探索,使之成為自己的興趣中心。教師有了這樣的興趣中心,才能從挖掘教材資源上,從組織教學形式上,從選擇教學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學藝術達到引人入勝,欲罷不能的境地,從而更有效地去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而教師心靈中的興趣也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促使其認識興趣的高漲。從某種意義上說,認識興趣比認識的結果更為重要,有了濃厚的認識興趣,才能有高水平的認識效果,有了濃厚的認識興趣,學生的精神生活才會豐富,思維才會靈活,多變,這就為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敞開了大門。
第二、開拓知識領域,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興趣是創造性思維的入門,不等於有了興趣,就有了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以豐富的知識為基礎,我國古人說過:「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這就是說,只有廣見博識,才能取其精華;只有積累豐厚,才能用得巧妙。這種取其精華,用得巧妙的過程,必須經由一個創造性思維活動的過程。而知識廣博和深厚,又為這種創造性思維活動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
創造性思維,往往靠有關事物的啟示,觸發聯想,從而實現認識上的飛躍,那麼,開拓學生知識領域,使學生有了廣博的知識,就便於發現各種知識之間的聯系,受到啟示,觸發聯想,產生遷移和連結,形成新的觀點,新的理論,達到認識上新的飛躍。
開拓學生的知識面,是培養其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開拓學生知識領域,必須建立在牢固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上。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為學生構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平台,開掘創造性思維潛能,多方位培養學生積累知識的能力,讓學生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到課外去涉取知識。
第三、鼓勵探索求異,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廣博的知識只是形成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必要條件,而知識轉化為創造性思維能力,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常常需要多種思維形式的綜合運用。而求異思維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思維形式。求異思維指的是一個問題,從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去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維過程和方法。任何發現和發明,任何科學理論的創立,首先是建立在求異思維的基礎上的,沒有「求異」,無所謂「創新」。 的「自我調解」,有意識地從幾個方面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1)展開「幻想」的翅膀
心理學家認為,人腦有四個功能部位:一是以外部世界接受感覺的感受區;二是將這些感覺收集整理起來的貯存區;三是評價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斷區;四是按新的方式將舊信息結合起來的想像區。只善於運用貯存區和判斷區的功能,而不善於運用想像區功能的人就不善於創新。據心理學家研究,一般人只用了想像區的15%,其餘的還處於「冬眠」狀態。開墾這塊處女地就要從培養幻想入手。
想像力是人類運用儲存在大腦中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推斷和設想的思維能力。在思維過程中,如果沒有想像的參與,思考就發生困難。特別是創造想像,它是由思維調節的。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從他幼時幻想人跟著光線跑,並能努力趕上它開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就是從人們幻想造出飛鳥的翅膀而開始的。幻想不僅能引導我們發現新的事物,而且還能激發我們作出新的努力,探索,去進行創造性勞動。
青年人愛幻想,要珍惜自己的這一寶貴財富。幻想是構成創造性想像的准備階段,今天還在你幻想中的東西,明天就可能出現在你創造性的構思中。
(2)培養發散思維
所謂發散思維,是指倘若一個問題可能有多種答案,那就以這個問題為中心,思考的方嚮往外散發,找出適當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個正確的答案。人在這種思維中,可左沖右突,在所適合的各種答案中充分表現出思維的創造性成分。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美國科學家格拉肖說:「涉獵多方面的學問可以開闊思路……對世界或人類社會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於抽象思維。」比如我們思考「磚頭有多少種用途」。我們至少有以下各式各樣的答案:造房子、砌院牆、鋪路、剎住停在斜坡的車輛、作錘子、壓紙頭、代尺劃線、墊東西、搏鬥的武器……如此等等。
(3)發展直覺思維所謂直覺思維是指不經過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來的領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學家認為它是創造性思維活躍的一種表現,它即是發明創造的先導,也是百思不解之後突然獲得的碩果,在創造發明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學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是阿基米德在跳入澡缸的一瞬間,發現澡缸邊緣溢出的水的體積跟他自己身體入水部分的體積一樣大,從而悟出了著名的比重定律。又如,達爾文在觀察到植物幼苗的頂端向太陽照射的方向彎曲現象時,就想到了它是幼苗的頂端因含有某種物質,在光照下跑向背光一側的緣故。但在他有生之年未能證明這是一種什麼物質。後來經過許多科學的反復研究,終於在1933年找到了這種物質植物生長素。
直覺思維在學習過程中,有時表現為提出怪問題,有時表現為大膽的猜想,有時表現為一種應急性的回答,有時表現為解決一個問題,設想出多種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為了培養我們的創造性思維,當這些想像紛至沓來的時候,可千萬別怠慢了他們。青年人感覺敏銳,記憶力好,想像極其活躍,在學習和工作中,在發現和解決問題時,可能會出現突如其來的新想法、新觀念,要及時捕捉這種創造性思維的產物,要善於發展自己的直覺思維。
(4)培養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
流暢性、靈活性、獨創性是創造力的三個因素。流暢性是針對刺激能很流暢地作出反應的能力。靈活性是指隨機應變的能力。獨創性是指對刺激作出不尋常的反應,具有新奇的成分。這三性是建築在廣泛的知識的基礎之上的。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曾採用所謂急驟的聯想或暴風雨式的聯想的方法來訓練大學生們思維的流暢性。訓練時,要求學生像夏天的暴風雨一樣,迅速地拋出一些觀念,不容遲疑,也不要考試質量的好壞,或數量的多少,評價在結束後進行。速度愈快表示愈流暢,講得越多表示流暢性越高。這種自由聯想與迅速反應的訓練,對於思維,無論是質量,還是流暢性,都有很大的幫助,可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
(5)培養強烈的求知慾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說過,哲學的起源乃是人類對自然界和人類自己所有存在的驚奇。他們認為:積極的創造性思維,往往是在人們感到「驚奇』時,在情感上燃燒起來對這個問題追根究底的強烈的探索興趣時開始的。因此要激發自己創造性學習的慾望,首先就必須使自己具有強烈的求知慾。而人的欲求感總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沒有精神上的需要,就沒有求知慾。要有意識地為自己出難題,或者去「啃」前人遺留下的不解之迷,激發自己的求知慾。青年人的求知慾最強,然而,若不加以有意識地轉移地發展智力,追求到科學上去,就會自然萎縮。求知慾會促使人去探索科學,去進行創造性思維,而只有在探索過程中,才會不斷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之不枯不竭,永為活水。一個人,只有當他對學習的心理狀態,總處於「躍躍欲試」階段的時候,他才能使自己的學習過程變成一個積極主動「上下求索」的過程。這樣的學習,就不僅能獲得現有的知識和技能,而且還能進一步探索未知的新境界,發現未掌握的新知識,甚至創造前所未有的新見解、新事物。

閱讀全文

與物理課堂上如何調動學生思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