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理中物指 什麼理 指什麼
「物理」一詞的最先出自希臘文φυσικ,原意是指自然。古時歐洲人稱呼物理學作「自然哲學」。從最廣泛的意義上來說即是研究大自然現象及規律的學問。漢語、日語中「物理」一詞起自於明末清初科學家方以智的網路全書式著作《物理小識》。
「物理」二字出現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簡稱,即考察事物的形態和變化,總結研究它們的規律的意思。我國的物理學知識,在早期文獻中記載於《天工開物》等書中。
物理是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學的一個永恆主題是尋找各種序(orders)、對稱性(symmetry)和對稱破缺(symmetry-breaking)10、守恆律(conservation laws)或不變性(invariance).
物:在物理學的領域中,研究的是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及它們的相互作用
理:藉由被分析的基本定律與法則來完整了解這個系統。
即後者是研究、探究前者的。
Ⅱ 跪求:物理學的物質、物體和能量三個概念的簡明確切的定義
物質:一切客觀存在,都是物質。
物質包括由實物和場兩類。實物由實物粒子(各種微觀粒子如電子、質子、種子等等)構成,常見的存在狀態包括固體、液體。氣體等。
場則是有別於實物的另類物質,包括電場、磁場、引力場等。場無形無質、無孔不入。
物體:有形的物質,包括固體、液體和氣體。不包括場。
能量:凡是擁有對外界做功能力的物質(或物體),均具有能量,能量是物質(或物體)對外做功的本領。它是物質運動速度的函數(動能)或位置的函數(位能或勢能)。
Ⅲ 物質包括哪些呢
對於我們生活的這個物質世界,有太多未知的東西,而對於某些事物的認知 還停留在常識性的模糊狀態。即便我們周圍都是物質,但有時人們對物質的認識還是比較淺薄的。
對物質的解釋有許多不同的維度,文章主要討論 物理學 和馬克思主義對物質的認識,畢竟這兩者對物質的解釋在中國最具有市場!
我們常識認為的物質就是那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實物,比如固液態形式存在的具體實物。其實這種常識性的物質觀 也是化學層面 對物質的解釋, 微觀上看 是以原子 分子等微粒為基礎的物質觀。
有意識必有意識要處理的對象(意識如果相當操作系統,那麼意識對象就是軟體,兩者結合電腦才能運行)。馬克思主義把這種 意識對象全部納入物質的范疇。用馬克思主義的話說 ,物質就是意識能感知到的所有事物,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實物,還有國家的概念,以及各種存在的客觀規律(比如 地球繞太陽公轉)。也就是說,所有能被意識認識到的事物(實體,抽象概念,客觀規律等等)都是物質的!
馬克思主義物質觀 囊括的物質范圍 比物理學物質觀 要更多,馬克思物質觀包含著物理學物質觀!
還有一種解釋認為 物質是質量的空間分布。如果空間某一點有質量的存在,就意味著那一點是有物質的。
暗物質也符合質量分布的解釋
不同的領域 對物質的本質認識有不同的解釋。由於篇幅 文章僅僅選擇幾種有代表性的解釋!!!
Ⅳ 物理學中的物質是什麼意思
物理學中的物質指構成宇宙萬物的實物、場等客觀事物;是能量的一種聚集形式。
Ⅳ 物理學中的物質是什麼意思,物理學中的物質是如何定義的
1.物理學上,物質有六種存在形態:固態、液態、氣態、等離子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費米子凝聚態。
2. 固態物質具有形狀和體積,它們的分子緊緊地結合在一起。
3.液態物質也有體積,但沒有形狀,相比之下,它們的分子結合得要鬆散一些,因而液體可以被傾倒到一個容器中以測量它們的體積。
4.氣體既沒有體積也沒有形狀,它們的分子會自由地移動,從而充滿任何一個可以封閉它們的容器。
5.等離子態是由等量的帶負電的電子和帶正電的離子組成。
6.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表示原來不同狀態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狀態(一般是基態)。
7.即處於不同狀態的原子「凝聚」到了同一種狀態。
Ⅵ 物理是什麼,物理包括什麼
物理學是一種自然科學,注重於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
物理學包括:物理現象、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物質運動規律。
物理學從研究角度及觀點不同,可分為微觀與宏觀兩部分,宏觀是不分析微粒群中的單個作用效果而直接考慮整體效果,是最早期就已經出現的,微觀物理學隨著科技的發展理論逐漸完善。
(6)物理的物質包括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由伽利略和牛頓等人於17世紀創立的經典物理學,經過18世紀在各個基礎部門的拓展,到19世紀得到了全面、系統和迅速的發展,達到了它輝煌的頂峰。
現代物理學時期,十九世紀末葉物理學上一系列重大發現,使經典物理學理論體系本身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危機,從而引起了現代物理學革命。
由於生產技術的發展,精密、大型儀器的創制以及物理學思想的變革,這一時期的物理學理論呈現出高速發展的狀況。研究對象由低速到高速,由宏觀到微觀,深入到廣垠的宇宙深處和物質結構的內部,對宏觀世界的結構、運動規律和微觀物質的運動規律的認識,產生了重大的變革。
Ⅶ 物理學上 物質 與 非物質 的區別是什麼
物理學上 物質 與 非物質 的區別是什麼?
物理學上物質的定義:物質為構成宇宙間一切物體的實物和場。
結論是:一切真實存在能夠被感知到的就是物質(比如磁鐵,以及磁場都算物質)
但是真實生活中不存在的,是為了方便物理學研究而假想出來的就不是無質量了。例如:磁感線。
Ⅷ 物質的物理性質包含哪些方面
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氣味、狀態、是否易融化、凝固、升華、揮發,還有些性質如熔點、沸點、硬度、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可以利用儀器測知。還有些性質,通過實驗室獲得數據,計算得知,如溶解性、密度等。在實驗前後物質都沒有發生改變。這些性質都屬於物理性質。
如水的蒸發;蠟燭質軟,不易溶於水,一般石蠟成白色;紙張破碎等。不通過化學變化就可以表現出來的性質就是物理性質。經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就是化學性質。
(8)物理的物質包括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一、研究方法
通常用觀察法和測量法來研究物質的物理性質,如可以觀察物質的顏色、狀態、熔點和溶解性;可以聞氣味(實驗室里的葯品多數有毒,未經教師允許絕不能用鼻子聞和口嘗);也可以用儀器測量物質的熔點、沸點、密度、硬度、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溶解性和揮發性、吸附性、磁性。
二、概念區別
注意物理變化和物理性質兩個概念的區別。如燈泡中的鎢絲通電時發光、發熱是物理變化,通過這一變化表現出了金屬鎢具有能夠導電、熔點高、不易熔化的物理性質。
人們掌握了物質的物理性質就便於對它們進行識別和應用。如可根據鋁和銅具有不同顏色和密度而將它們加以識別。又可根據它們都有優良的導電性而把它們做成導線用來傳輸電流。
Ⅸ 物理是什麼,物理包括什麼
物理——是一門研究物質世界最基本的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的自然科學。
包括:力、熱、聲、光、電和原子核物理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