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待遇及發展前景如何
以前類似「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這類的地方是事業單位編制的,
現在國家要求事業單位編制逐步取消的,或改為政府部門(沒可能),或改為企業類型的,
所以當前的轉軌期待遇不會太好的,編制問題就別想了,已經沒有編制的概念了。
⑵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怎麼樣工資夠在成都買房和生活嗎還有出國參加iter項目的機會大不大,或者說
單位是個好單位,如果你能當領導,那很快就能買房,出國機會很小,除非你是骨幹成員或者關系過硬。
⑶ 請問西南物理研究院和中國物理研究院成都辦事處哪個好它們有什麼區別請高人指教!謝謝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好,在國家計劃中單列戶頭,是以發展國防尖端科學技術為主的理論、實驗、設計、生產的綜合體。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擁有12個研究所、100餘個科研室和30多個生產車間及3萬多台(套)各類先進設備儀器,主要從事沖擊波與爆轟物理;核物理、等離子體與激光技術;工程與材料科學;電子學與光電子學;化學與化工;計算機與計算數學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及應用。已形成專業門類齊全、先進設備與技術保障能力相配套的科研生產基地。
⑷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科研待遇情況
體放電的,二所是企業部專門做鍍膜和電源的,一所呢又有8個室,實驗期間是要加班的(5室除外),一般是雙六制,學生呢是住在二環路大院那,如果是招聘的職工是不提供住宿的,另外工作環境相對比較壓抑,工資很低,發展前景肯定不錯的,50年後可能我們的核聚變事業會取得發展吧,近幾十年就是個醬油的角色。 如果不是四川本地人,或者不打算在這兒安家的話~~~還是奉勸LZ三思啊,,
⑸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怎麼樣,在那裡讀研究生如何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地處成都,家屬區在二環,每天有班車接送,朝九晚五。待遇在成都的研究院中算中等水平,其中聚變所最大,研究領域為聚變相關,國際合作較多,出國的機會很多,基本不會涉密。
⑹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企業部好不好
好。
1、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企業部的工作環境好:有獨立的辦公室,有空調等基本設施,同事之間融洽,領導和睦。
2、福利待遇好:員工工資月平均8000元,每個節假日都有單獨的禮品,每月的飯補為300元。
⑺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所怎麼樣啊
進去讀研 是要簽合同的~~~簽5年的合同~畢業以後就 留裡面上班啦~~可以出去找工作~~~找工作 都是 看 個人的本事~~~好學校是固然有一定的好處~~DA但是 還是主要看個人能力~~~你搞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多半就是 二所這邊。。。。。一所也招 但是 好像 都調劑好的學校的
⑻ 想搞核聚變,中科院等離子所(合肥)和成都核工業西南研究院哪個好
成都核工業西南研究院比較好,你看下我們的簡介。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建院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隸屬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是我國最早從事核聚變能源開發的專業研究院。在國家有關部委的支持下,依託核工業體系,經過40多年的努力,擁有較完整的開展核聚變能源研發所需的學科及相關實驗室,先後承擔並出色完成國家「四五」重大科學工程項目「中國環流器一號裝置研製」及「十五」「中國環流器二號A(HL-2A)裝置工程建設項目」建設任務,取得了一批創新性的科研成果,實現了我國核聚變研究由原理探索到大規模裝置實驗的跨越發展,是我國磁約束核聚變領域首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單位。聚變研究和聚變相關技術的開發獲多項國家專利,具有原創性的分子束加料技術等研究成果在國際聚變一流雜志及國際聚變能源大會上發表。
本院原位於四川省樂山市郊區,「七五」期間部分遷至成都市,九十年代於成都市近郊新建了聚變研究實驗基地。全院現有職工1700餘人,科技人員1100餘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研究員72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155人,中級研究人員434人。
我國受控核聚變領域的第一個部級重點實驗室於1997年在我院建成並投入運行。本院主要科研方向是磁約束受控核聚變,包括等離子體約束、平衡、加熱實驗與理論研究以及高壓大電流、超高真空、強磁場、強流離子源、微波加熱、自動控制、復雜信息獲取與處理、低溫深冷、超導、大型電物理裝置設計建造與維護維修、聚變堆工藝與材料等方面的研究。經過40多年的艱苦奮斗,建成了22個受控核聚變等離子體實驗研究裝置,開展了一系列物理實驗。特別是1984年建成的中國環流器一號(HL-1)和1994年建成的中國環流器新一號(HL-1M)兩個中型托卡馬克裝置及其實驗研究成果,代表了當時我國磁約束聚變實驗研究的水平,處於國際上同類型、同規模裝置的先進行列,並在探索可控核聚變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進展。我國第一個具有偏濾器位形的托卡馬克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 A(HL-2A)於 2002年建成,2003年在該裝置中首次實現偏濾器位形放電,把我國核聚變實驗研究的整體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之後經過三年努力,完成了「中國環流器二號A裝置配套與完善建設項目」,使這一核聚變裝置具備了更為強大的加熱能力和時空分辨等離子體診斷系統,實驗裝置研究水平步入到一個新的台階,具備了開展近堆芯等離子體物理實驗的能力。近幾年在HL-2A裝置上成功開展了偏濾器位形下的高密度實驗、超聲脈沖分子束、低混雜波等專題改善約束實驗研究,在等離子體約束和輸運、大功率電子迴旋波加熱、加料及雜質控制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創新性科研成果,充實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資料庫,為「十二五」核聚變能源開發和完成ITER計劃任務奠定了基礎。HL-2A已實現高參數條件下連續重復穩定的偏濾器位形放電,運行參數達到:縱場2.7T,等離子體電流450kA,等離子體存在時間6s,等離子體密度達0.8×1020 m-3,能量約束時間達150ms,等離子體總儲能達78kJ,電子溫度5keV(約5500萬度),獲得了我國目前托卡馬克裝置最高等離子體電子溫度,標志著我國磁約束核聚變研究再上新台階。在聚變堆設計與工藝材料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初步具備了開展聚變堆物理設計、概念設計、工程設計以及聚變堆堆材料和聚變堆堆工藝的研發平台。2009年4月,HL- 2A 在國內托卡馬克裝置上首次實現高約束(H模)運行模式,獲得的等離子體儲能達40kJ,離子溫度達2.8keV以上,等離子體約束改善因子達2。這是我國磁約束聚變實驗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進展。
本院作為國家ITER計劃的技術支撐單位之一,自2003年以來,先後承擔了科技部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任務,承擔了ITER的磁體重力支撐結構、屏蔽包層模塊及第一壁、放電清洗與氚送氣系統、中子通量監測系統和偏濾器朗謬爾探針系統等研製任務,以及ITER氦冷固態實驗包層模塊的詳細設計與關鍵工藝技術研發任務,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
80年代中期,本院部份科技人員轉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致力於核聚變與等離子體應用技術的成果轉化。研製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復合滲注鍍技術集成試驗平台,成功開發出多種等離子體復合表面處理工藝;形成了離子鍍膜、離子注入、微弧氧化、低溫改性、等離子體炬和納米粉末制備等優勢項目,以及玻璃貼膜、中大功率特殊電源和數字真空計等優勢產品。這些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工業、科研與日常生活等領域,創造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按歐盟標准設計、生產的表面處理設備出口歐盟,實現了整機出口發達國家零的突破。
本院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堅持高起點、高標准,瞄準國際前沿課題與先進水平,廣泛利用國際合作,取得了一大批具有特色的科技成果。目前已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及美國、德國、日本、俄羅斯、英國、法國等30多個國際組織和國家的科研機構、大學及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我院成功舉辦了第二十一屆世界聚變能源大會、第十三屆「國際托卡馬克物理活動」(ITPA)診斷會議、第九屆「中日聚變/裂變及先進能源系統材料會議」等國際會議。每年都有外藉科學家來院講學、進行學術交流或短期技術合作。自改革開放以來我院先後派出600多人次赴國外工作、進修和學術交流。隨著ITER計劃的實施,我院不斷派出人員參加ITER計劃國際合作與交流以及到ITER國際組織任職和工作。建院40多年來,全院已取得了5000多項科研成果,獲部省級成果獎400多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8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
本院十分注重人才培養,分別於1978年和198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育部批准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並於1999年經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批准建立博士後流動站,已培養出300多名碩士、100餘名博士研究生。此外,我院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以及參加ITER計劃,造就和培養了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科研人才和聚變工程技術骨幹。
2000年本院與成都理工大學合作在樂山基地創辦了「成都理工大學樂山學院」,該學院2003年發展為「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主要從事本、專科學歷教育。
根據國家核能開發規劃,「十二五」期間,我院將以「十一五」形成的能力和技術為基礎,充分抓住ITER建造期間的良好的國際合作機遇,充分利用HL-2A及其升級改造後的裝置以及承擔的ITER計劃項目,發展聚變關鍵技術,培養專業人才,建設聚變堆設計和關鍵技術研發平台,為我國開發核聚變能源奠定基礎。同時,大力發展等離子體應用技術和非核優勢技術,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院的發展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地方各級政府以及業內專家的大力支持,也獲得了國際機構、外國政府和組織以及國際友人的幫助。我們一定不辜負他們的希望,不懈努力,與時俱進,在本世紀內升起中國的「人造太陽」,造福子孫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