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學中有哪些假設

物理學中有哪些假設

發布時間:2022-02-25 15:06:57

⑴ 高中物理中有哪些知識是假說

牛頓第一定律承認了絕對慣性系,但是目前我們都沒找得到。
經典力學認為時空是絕對的,但並不是這樣的。
高中物理認為線圈切割磁場和磁場切割線圈是等價的,但並不是這樣的,狹義相對論就是從這個問題開始討論的。
牛頓認為萬有引力的作用速度是無限大的,即不需要傳播時間,但是現在的理論認為是有速度的。
你們學的原子模型也是以前的假說。

⑵ 什麼是物理中的假設法

關於理想氣體狀態方程:這是統計物理學的慣用手法,此處的假設不是憑空的假設,而是基於大量實驗事實的合理簡化與推斷。
例如在導出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時就做了如下簡化或假設:
1.在溫度不是太低,氣壓不是太高的情況下,氣體分子間的距離相對於氣體分子本身大小來說很大,於是就可以假設氣體的分子是理想的點,並忽略分子間作用力,只考慮氣體分子的動能,不考慮氣體分子的勢能。
2.基於上一個假設,每一時刻氣體分子向空間各個方向運動的概率相同,各個方向的平均速度相同。
3.氣體分子之間,分子與容器壁之間只發生完全彈性碰撞。
4.氣體分子運動遵循牛頓運動定律。(經典統計物理學中如此假設,若是量子統計物理學則另當別論)
於是基於以上4個基本假設,就可以導出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當然這僅僅只是實際情況的一種近似,可是實驗證明,在一般情況下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精確性已經足夠了。若需要更精確的計算,則可以換用維里方程(可由經典統計力學得到)等修正後的方程。
對於液柱移動的問題,當然不能隨意假設液柱移動時所遵循的規律。你可以假設液柱不動,然後按已知條件和所知的物理定律做推理,看能否得到矛盾,這是反證法。但是,你不能隨意假設物理定律。

⑶ 物理中的假設方法可以用於化學中的假設嗎

一、問題的提出

猜想與假設是科學探究中的重要環節,是學生解決物理疑難問題時重要的科學思維方法。猜想與假設是對所研究的問題根據已知事實和科學知識的一種猜測性陳述,對問題中事物的因果性、規律性的假定性解釋,是科學思維的一種形式。猜想與假設作為重要的思維方法,在物理學中的作用舉足輕重。

在初、高中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體驗了在科學探究中「猜想與假設」的魅力。「猜想與假設」是科學探究的第二個步驟,是通向真理的橋梁,為科學探究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教師引導學生在遇到疑難的物理問題時,要科學大膽地進行猜想與假設,如假設物理情境、物理條件、物理過程、物理結論,突破常規的思維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猜想與假設的作用

1.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一些科學家的成功表明,他們的創造力在關鍵時刻往往不是來自邏輯推理,而是來源於聯想和靈感,也就是直覺和想像力。

伽利略從教堂吊燈擺動的現象中獲得靈感,即吊燈每次擺動所用的時間可能是一樣的,從而產生一種沖動或者叫做激情。這種不可遏制的情感就是創新的沖動。教學中也有類似的情形。學習電壓表後,課後練習中介紹了怎樣自製電池,即把兩片不同的金屬插在酸、鹼、鹽的溶液中,兩片金屬就是電池正負極。課後學生馬上就有了如此「奇思妙想」:把金屬片插入酸、鹼、鹽混合溶液中,製成的電池電壓也許會更高。為了用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該學生帶來了一個用鹽水和醋的混合溶液製成的電池和另一個只用鹽水製成的電池,實驗測量後,結果顯示用混合溶液製成的電池電壓反而更低。在教師講解了有關化學知識以後,學生才恍然大悟。雖然該學生的猜想沒有得到驗證,但他敢於猜想,發散思維得到培養。

2.熏陶學生的美感

世界上事物都是有規律、有秩序的,同時又具備簡潔對稱、和諧之美的特徵。因此,在學習分子熱運動時,適時引導學生聯系家庭、學校、社會都是由人這個最小單位組成的,每個人都在不停地忙碌著,人與人之間或親近、或疏遠,存在著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關系,進而猜想物體內部分子的運動情況及相互作用,可使學生領略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和諧統一。又如,在研究減小摩擦的方法時,提出問題後讓學生回憶增大摩擦的方法,即增大壓力,使接觸面粗糙,變滾動為滑動等;然後讓學生對這些方法作相反的思考,從而提出減小摩擦的猜想,即為減小壓力,使接觸面光滑,變滑動為滾動等。這正是利用了事物具有對稱性的特徵。

3.提高處理信息的能力

猜想與假設能培養學生信息收集能力和處理能力,還能使學生通過各種信息的處理,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心,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以「蒸發」這節課為例,課堂上學生搜集有關加快蒸發的信息。搜集途徑很多:根據觀察的現象或日常生活經驗、查閱資料、上網查詢……搜集的信息五花八門,有曬衣服的做法,人體體溫恆定的原因,可使濕手很快變乾的熱風乾燥器……對這些信息運用科學研究方法中的分類法進行分類處理,可分為三類,即提高液體溫度的實例、增大液體表面積的實例、加快液體表面氣流的實例,從而建立了蒸發可能與溫度、液體表面積、空氣流速有關的假設。

三、猜想與假設在科學探究中的魅力

1.回眸歷史情境中的猜想與假設

在物理學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有許多物理學家成功地利用了猜想與假設的方法,得出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物理規律,學生可從中領悟猜想與假設的魅力。

(1)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

情境1: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是認識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決問題過程中,不僅需要相應的知識,還要注意運用科學方法。理想實驗有時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規律。伽利略假設了一個理想實驗,如圖1所示。

猜想與假設的魅力

模擬伽利略與小球的一段對白,在這段對話中學生可領悟到科學方法的重要性。

伽利略:小球先生,假設沒有摩擦,你會爬上什麼高度呢?

小球:我會搭乘夢想的階梯一步一步往上爬,直到爬上原來的高度。

伽利略:如果我減小右斜面的傾角,你還要去原來的高度嗎?

小球:夢想有多高,我就可以爬多高,只是我要走的路程更長了。

伽利略:如果我繼續減小右斜面的傾角呢?

小球:我心已決,只是又多了一段山高水長之程。

伽利略:如果我把右斜面放平,你還會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前行嗎?

小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既然選擇了高度,留給世界的便只能是孤獨的背影。

(2)伽利略的自由落體運動

情境2:日常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重的物體下落總是比較快。比如樹上的一個蘋果和一片樹葉同時從同一高度掉下來,一定是蘋果先落地。所以在16世紀以前,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學者認為物體下落的快慢由物體的重量決定,物體越重下落越快。由於亞里士多德在各方面的突出成就,人們將他的觀點奉為經典,當時的教科書上這樣寫,眾多學者也認同。雖然也有人表示懷疑,但由於教會利用他的結論,進行神化處理,所以大家都不敢對這一觀點發出公開的質疑。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由伽利略通過推理的方法研究下落運動的規律並公開發表。之後,伽利略也因他的著作而受到教會的迫害,被判處終身監禁,著作也被列為禁書。

猜想與假設的魅力

假設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是正確的,那麼用繩子把兩塊石頭連在一起,由於總體的重量大於任一石頭,其下落速度應大於任一石頭單獨下落的速度;另一方面,用繩子連在一起的兩塊石頭畢竟仍是分開運動的,大石頭運動得快,小石頭運動得慢,大石頭必然會被小石頭「拖後腿」,使總體的運動速度小於大石頭單獨運動的速度。用同一觀點分析同一問題卻得到完全矛盾的兩個結論,說明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是錯誤的。

(3)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情境3:為了驗證地面上的重力與地球吸引月球、太陽吸引行星的力是同一性質的力,遵守同樣的規律,牛頓做了著名的「月地檢驗」。基本想法是假設重力和星體間的引力是同一性質的力,都與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關系,那麼月球繞地球做近似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就應該是地面重力加速度的,因為月心到地心的距離是地球半徑的60倍。
猜想與假設的魅力

牛頓根據月球的周期和軌道半徑,計算了月球圍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為兩個結果十分接近,在誤差范圍內這兩種方法求得的向心加速度相同,牛頓的猜想得到了檢驗:地球對地面物體的引力與天體間的引力,本質上是同一種性質的力,遵循同一規律。

2.學生探究實驗中的猜想與假設

猜想與假設是科學探究活動中思維最活躍、最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重要一環。由於學生的知識、經驗、能力不同,對問題的認識也就不同,就會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和假設。在探究活動中,要讓學生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掘獨立思考和自主創新的能力。

(1)類比猜想法

類比猜想法是把陌生與熟悉的對象類比,把未知的與已知的類比,從中得到啟迪而提出猜想,形成假設的一種方法。

探究1:在「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活動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思考達到猜想的目的。下面是相關的教學片斷,請欣賞猜想與假設的魅力。

師:如何研究彈性勢能呢?通過「重力勢能」的學習對你有什麼啟發?

生:在討論重力勢能的時候,我們從重力做功的分析入手。現在討論彈性勢能,能不能從彈力做功的分析入手。在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時,可以參考對重力勢能的討論。

師:重力勢能與那些因素有關呢?

生:重力勢能與物體被舉高的高度h有關,所以彈性勢能很有可能與彈簧被拉伸的長度L有關。

師(追問):有什麼樣的關系?(給學生提供各種不同的彈簧)

學生拉各種彈簧,會有不同體驗。可能有學生提出正比關系,彈簧拉伸長度越大,彈簧的彈性勢能應該越大,但對於同一個彈簧,拉的越長,所用的力就越大。而舉起同一個重物,所用的力並不隨高度變化。因此,應該不會是正比關系,可能是平方關系,也可能是三次方的關系……

師:用不同的彈簧拉伸相同的長度,彈性勢能一樣嗎?

生(進一步拉彈簧體驗):彈性勢能還和彈簧的「軟硬」有關,即勁度系數k有關。

師(總結):彈性勢能與彈簧的拉伸長度(不是正比關系)和勁度系數有關。

感悟:類比法是從特殊到特殊的邏輯過程。雖然類比的邏輯根據可能不充分,結論可靠性較小,但創造性很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演繹猜想法

演繹猜想法是把已知的一般原理(理論)運用於某一特殊的、具體的研究對象上,並由此作出對未知事件的猜測或假設的一種方法。

探究2:「探究平拋運動的規律」教學片斷

師:平拋運動可分解為哪兩個方向的運動?

生: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

師:那麼,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運動是什麼性質的運動呢?請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推測。

師:兩位同學分別從理論上推測出水平方向是勻速運動,豎直方向是自由落體運動,這樣的推測對嗎?下面請同學們設計實驗來檢驗。

感悟:用演繹法引導學生猜想,方向明確,可以節省探究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3)歸納猜想法

歸納法是通過對一些個別經驗事實和感性材料進行概括和總結,從中得出一般結論、原理、公式等的一種邏輯推理方法,也是提出猜想、形成假設的一種比較重要的方法。

探究3:探究「彈力」教學片斷

師:人坐在沙發上,沙發凹下去,發生形變。手拉橡皮筋,橡皮筋伸長,發生形變。拉開的弓、拍打的皮球、擰緊的發條、吹脹的氣球等都發生了形變。這些現象說明了什麼呢?

生:物體受力時,都會產生形變。

師:書放在桌面上,桌面發生了形變嗎?

生:發生形變。

師:我們怎麼沒看見桌面發生形變?

生:桌面的形變很微小,眼睛是看不見的。

師:對!有些物體的形變很明顯,肉眼可以直接看見;有些很微小,需要藉助儀器將其「放大」才能觀察到。下面通過實驗來觀察玻璃瓶發生的微小形變。

感悟:對學生來說,培養歸納推理能力非常重要,因為學生正處於學習物理的初級階段,往往不自覺地憑借個別現象去認識物理規律。因此,要讓學生從熟悉的、典型的具體例子中,感知升華為抽象的理解。高中物理學中的許多定律和公式都是運用歸納法總結出來的。

(4)直覺猜想法

直覺作為一種思維方式,也稱非邏輯思維,屬於創造性思維,是一種缺乏完整的分析過程與邏輯程序的思維方式;它依靠靈感或頓悟迅速理解並作出判斷和結論。直覺猜測、直覺假設都是直覺思維的形式。

探究4:「牛頓第一定律」教學片斷

師:將小車放在斜面上,放手讓小車滑下,運動到水平面上後,能一直運動下去嗎?

生:不會。

師:猜想小車在水平面上前進的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

生甲:斜面坡度。

生乙:水平面的阻力。

生丙:小車質量。

生丁:小車起始高度。

師:如果要研究小車在水平面上前進的距離和所受阻力的關系,如何設計研究方案?

感悟:小車到達水平面後不會一直運動下去。在水平面上前進的距離與斜面坡度、水平面的阻力、小車質量、起始高度有關都是學生憑生活經驗直覺猜想的。直覺猜想是一個不成熟的結論,它必須經過嚴密的邏輯論證和實驗檢驗。在物理教學中,創設實驗情境、提供原始問題、拓寬知識面等,都有利於培養直覺思維能力。

總之,在探究的活動中要引導學生多動腦、多思考,善於提出問題,在「猜想與假設」中學會「探究」,在「探究」中學會「猜想與假設」,在成功的「猜想」中享受喜悅,在錯誤的「猜想」中學到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⑷ 物理中的基本假設是怎麼個概念

(不限於物理)基本假設是理論的基礎部分,它不能通過理論自身證真或者證偽(注意,是二者皆不可證,這點在集合論裡面有數學證明)。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歐幾里德的「平行線交於無限遠」。
物理學中的基本假設幸運之處在於可以通過物理檢驗「趨近證真」或者「證偽」。比如相對論中的「慣性質量等價於引力質量」,是有檢驗試驗的,目前精度忘記了,至少有10的-11次方還是-16次方以上的精度了。

⑸ 【物理—物理3-5】(1)物理學家常常根據物理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提出假設,並用假設解釋一些物理現象,進而

(1)AD(2)

大學物理:電子自旋的假設有哪些內容,謝謝。 一定要詳細!

大學教材關於電子自旋的假設有以下內容:
1.烏倫貝克與古茲米特提出自旋假設;
2.郎德g因子;
3.單電子的g因子表達式;
4.施特恩-蓋拉赫實驗的解釋。
用於參考,希望有用。

⑺ 量子力學究竟有幾個基本假設

五個,一個「德布羅意物質波」,一個「薛定諤方程」,一個「不確定性原理」,一個「希爾伯特內積空間」,一個「物理量的算符表象」,這些假設都沒有邏輯關系和因果關系的支持,是偽命題。

⑻ 物理學中有幾個定則

伸開左手
讓磁感線穿入手心(手心對准N極,手背對准S極)
四指指向電流方向(既正電荷運動的方向)
那麼拇指的方向就是導體受力方向。

【原理】:當你把磁鐵的磁感線和電流的磁感線都畫出來的時候,兩種磁感線交織在一起,按照向量加法,磁鐵和電流的磁感線方向相同的地方,磁感線變得密集;方向相反的地方,磁感線變得稀疏。磁感線有一個特性就是,每一條同向的磁感線互相排斥!磁感線密集的地方「壓力大」,磁感線稀疏的地方「壓力小」。於是電流兩側的壓力不同,把電流壓向一邊。拇指的方向就是這個壓力的方向。

【適用情況】:電流方向與磁場方向垂直。

⑼ 物理學家常常根據物理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提出假設,並用假設解釋一些物理現象,進而建立新理論.玻爾關於氫

盧瑟福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現象中,極少數α粒子發生在大角度偏轉,從而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學說,為修正盧瑟福理論與經典電磁理論之間的矛盾,玻爾提出了玻爾理論.故AD正確.
故選:AD.

與物理學中有哪些假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
© Arrange www.upscalepup.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