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為什麼中國難出物理學家

為什麼中國難出物理學家

發布時間:2023-02-12 22:16:49

1. 說說怎樣評價中國的物理學家很少

我覺得中國的物理學家很少是因為沒有人願意去鑽研那個事情,因為那都是很需要時間的。

2. 為什麼中國連一個像樣的大科學家,大物理學家都沒有

五千年的封建思想,束縛了每一個中國人,儒家思想一家獨大的情況下,大部分人的思想都停在那些禮義廉恥上,導致思想觀念落後,缺乏創造力,創新能力,想像力!西方文藝復興時涌現多少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東方大國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遠遠脫離世界軌道,何來偉大的科學家!

3. 為什麼中國沒有頂尖的數學物理學家

中國有世界級的數學物理學家,每年才有科技成果發表。但科學家一般都比較低調,只有行業內的人才會關注到他們。

4. 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牛頓、愛因斯坦式的科學家

中國的確沒有產生像牛頓、愛因斯坦式的的偉大的科學家,主要的原因是我國產生這樣的偉大科學家的環境沒有成熟。

我們知道在二戰前期,德國作為歐洲的經濟發展最為繁盛的國家,那裡的學術氣氛是非常濃郁的。在二戰中,德國以高新技術為支撐的許多新式武器,軍師建立在新的思想、新的理論基礎上的,例如U2火箭等。

產生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的環境是什麼呢?首要的一點,政治全面離開校園、行政滾出校園,將學術自由的風氣、將對科學無限追逐的風氣留住,只有這樣,教師才會做屬於自己的事情,學生才會學習應該學習的內容!

第二,搞學術研究的科學家,不用去為了作一個無聊的政府性講話、報告,浪費寸金般珍貴的光陰!理論學習的風氣,一旦大開,比學趕幫超的氛圍就會開啟,無論是誰只要有科學精神,均可以取得學術上的造詣!

5. 中國古代為什麼不出物理學家

因為中國古代只有書法家、文學家,占卜術、兵法等、沒有物理學,其實中國早就有物理學家的,就是不知道那叫物理學

6. 中國的科學家為什麼難以取得大成就中國人比外國人笨嗎

第一點需要說明,中國流行一百多年的一種說法:「中國古代有很好的科學傳統,到明清後中國科學落後於西方」,是誤傳。誤傳含有善意的原因。鴉片戰爭後,中國內憂外患,國人希望中國強大,提出我們「古代行,現代不行」以鼓勵自己。這種的說法傳給外國人,特別是由英國的李約瑟再用英文說一遍以後「出口轉內銷」,對我們的心理有很大的安慰作用。這是在我國普遍自信比較低的時代誕生的一個迷思。

這一說法違反基本事實。中國在古代有沒有過科學?有,但很弱,而且特別缺乏抽象、系統、深刻的科學,有的主要是比較簡單的、接近實用和實用的,如與天文、農業、醫學相關的科學。以古希臘為重要起源的科學,經歐洲傳入阿拉伯,再從阿拉伯傳回西方,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很長的歷史過程,而中國極少參與。看過歐幾里德《幾何原本》的,就系統性、深刻性、准確性而言,會感慨兩百年前的中國是否達到西方科學兩千多年前的程度?

中國傳統在科學方面不如西方,但我們並非愚蠢的民族,而是我們的智力主要沒用於自然科學。我們的人文,例如中文的詩歌,可能有些人會認為是比英文的詩歌要美很多,包括結構上的巧妙。在兩千多年前、甚至一千年前,很難看出選擇科學、還是人文一定會有很大的不同。最近幾百年,人類才認識到自然科學傳統的巨大意義。我們的文化對真理的追求相當弱,對自然的好奇整體上也是相當差。不僅以前差,現在恐怕還是不能盲目樂觀。對真理和自然的態度成為文化傳統的重要短板,今天可能不僅影響我們的科學技術,而且對我們的社會也有影響。

2中國科學發展的歷史很短

我們的科學主要是從國外、特別是西方引進,西學東漸最初很慢。幾百年前一般人包括大多數中國人看不到科學的意義。西方傳教士為了傳教而用科學技術來向我們展示西方文化,用科學技術作為例子,而中國人還稱之為「奇技淫巧」。當時只有很少數的中國知識分子在翻譯西方科學著作的時候,深刻地體會到西方的科學很強,而且遠優於我們,但中國人普遍不了解。

1840年鴉片戰爭,西方槍炮打開中國大門以後,中國才有共識:我們的科學技術不如人,而科技對國家整體發展很重要。此後,我們引進科學的速度加快,同時我們國家小學、中學、大學逐漸普遍採用西方模式,替代了中國原來以文科為主的教育。

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學逐漸建立,西方的理科教育引進中國。理工科大面積引進西方教學的模式和內容。迄今絕大部分的中小學和大學的理工科教材,以西方科學的體系和成就為內容,教科書以翻譯西方的教科書為主,有少數編譯在翻譯的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說法。偶爾出現過中國寫書西方用的情況。

1940年代,北京大學生物系的李景鈞教授,用英文撰寫《群體遺傳學》一書,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在50年代初,因為李森科主義在中國流行,李景鈞被迫離國出走,通過香港轉至美國,在美國重新出版了這本書,且再版幾次,成為全世界的群體遺傳學教科書。當然,李景鈞在北大寫書的內容仍為西方科學成果。

1949年以前中國條件很差、科學研究規模小。我們經常講西南聯大或北平協和醫學院,她們確實在一些學科取得了重要成就,程度相當高,有可能清華大學數學系同時擁有陳省身和華羅庚的時候,是迄今為止我國數學離世界數學高峰最近的時候,當然今天中國的數學做得好的人比那時多,但要超過陳省身和華羅庚這樣的組合,恐怕今天尚不敢確定,以後應該會出現。

協和醫學院在1920、1930年代的醫學科學研究做得非常好。協和醫學院是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出資建立,且非教會學校。建校原則要求研究、教學和醫療服務,三頭並進。這種方針和政策在當時是很獨特的。1920年代的中國,相當多的人飯都吃不飽,協和醫學院居然要研究、教學、醫療並重,且研究做得非常好。我最近看到有一個例子,有一位鮮為人知的微生物學家——謝和平,他在北平做的研究工作、發表的論文數量和質量,在微生物方面,以後幾十年協和醫學院其他人全部加起來,可能也不如他當時的工作。

國民政府主要在南京成立了中央研究院,蔡元培任院長。一方面經費有限,另外一方面,中央研究院和北京的北平研究院在建立以後不久,特別是當其房子建好不久,抗戰就開始了,投入後得到的回報有限。當時做科學的人少、規模小,談不上蓬勃發展。

《知識分子》的新書《辛酸與榮耀—中國科學的諾獎之路》不僅介紹了屠呦呦的工作,還介紹了1940年代從中葯獲得抗瘧化學分子常山鹼的先驅科學家張昌紹。他從西方留學回國後為我國找抗瘧葯,他和他同代的留學西方回國的科學家從科學研究到人才培養做的工作,為1950年代屠呦呦等大學生做了必要的鋪墊。可惜張昌紹1967年在文革中含冤去世。

1949年以前,除了國家內憂外患、經濟情況不能支持大規模的科學技術研究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中國人並不很喜歡自然科學,中國人真正願意學自然科學的很少。北京大學生物系在創辦的前幾年,一共只有三個學生,其中之一是現在中國科學院物理學家郝柏林的父親郝景盛。其他學科比生物可能好一些,但好不了很多,學科學的學生人數相當少。

從1949年到也許是2000年左右的50年間,因為不敢做官發財,中國人願意做自然科學的較多,也許是中國歷史上不僅空前、還絕後的對科學興趣最高的年代。但是,中國的經濟情況並不允許支持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中國科學院多個研究所在19世紀50年代建立,與民國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有承接關系,帶動中國科學。曾定位科學院做研究,高校做教育,出現爭議。熱情最高的年代經費局限,兩彈一星以及相關的學科得到支持。在非軍事目的的科學方面,投入有限。生物學方面,1950後期到1960年代中期,胰島素的工作做得很漂亮。

袁隆平作為個人,在農業研究方面獲得突出成就。袁隆平於1930年出生於協和醫院,他的出生證現在還存有,有他的小腳丫,更有趣的是負責的醫生是林巧稚,所以袁隆平遠非一般人誤認為有農民背景,而是民國政府的官二代,他報考重慶的大學也是因為那時重慶是「國統區」。袁隆平一個人開始做研究,後來才得到支持。他做科研從1956年開始、研究水稻從1960年開始、雜交水稻是1964年開始。雜交水稻成功是1974年。

2015年獲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參加的523計劃,早期由當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邱會作參加,以後主要直接主持的是軍事醫學科學院和衛生部為行政主管,協調全國多個單位。文革期間,以前的留學生很難參與科學研究工作,張昌紹等含冤去世、有一些人被打進牛棚、另一些人靠邊站。屠呦呦這一輩人的老師主要是西方留學生。屠呦呦和她的課題組在青蒿素方面做得很漂亮,她獲諾貝爾獎是當之無愧的。需要仔細知道可以看我們寫的書:《辛酸與榮耀:中國科學的諾獎之路》,是比較客觀的有關青蒿素歷史的書。

《辛酸和榮耀》介紹了兩代科學家的工作,從自殺的科學家,到得諾獎的科學家,這個歷程非常令人感懷。抗瘧的523任務並非1970年代唯一的大項目。比如參與過屠呦呦課題組工作、在屠呦呦以前注意到青蒿的余亞綱,他很快被調離抗瘧研究是因為安排他參加支氣管炎研究,其目的是為毛澤東的疾患找到治療辦法。70年代受文革影響很嚴重,還有很多人不從事科研工作、上班看報紙,大量才華被浪費。

毛澤東去世之後,鄧小平對中國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他支持中國高等教育和科學技術,1970年代中晚期很多年輕人投身科學技術與那時風氣分不開。不過很快大家意識到中國科學技術與西方有很大差別,很多人出國留學。從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雖然中國人對科學感興趣,但出國造成了中國國內自然科學人才的缺乏,雖然有少部分人回國、還有更少部分人在中國也做了重要工作,但留學對中國國內科學技術在短時間造成的直接問題是負面為主,長期也許還是帶來了更多正面。

中國投入自然科學的經費直到90年代都非常有限。經費的增加主要是1998年北京大學百年校慶的時候,聯合清華大學向國家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也就是所謂「985」計劃,而同期中國科學院向國家提出「知識創新計劃」,兩個計劃為高校和科學院帶來了新的資源。但1998年高校和科學院都不清楚支持能持續多久,當時主要目的是救窮救急。

985和知識創新計劃到2003年得以延續第二期,大家也看到中國經濟的發展會持續,所以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普遍能夠真正、而非口頭上考慮如何發展科學。在之前都是某個特殊計劃按某個當時的情況投入,而2003年以後大家共同認識到中國可以穩定地發展科學,真正能擺脫當時的問題,用心思來想發展,如果說主要是這十幾年,也有一定的道理。

7. 為什麼世界很多的物理學家,化學家,都是外國人,為何中國沒有

這個問題要從多方面去看,歷史的原因去看,現代科學的確是從西方發源的,比我們早了兩三百年,這是西方的時間上優勢,第二就是西方國家基本上抱團,而我們是自力更生,加上他們西方團體的排斥,導致了我們難以有太多的機會學習交流,第三就是環境因素的影響。

並非沒有我們中國人,比如說屠呦呦,比如說顏寧,比如說李愛珍,比如說楊振寧等等,這些人都在國際上面有著巨大知名度的人,而且對科學方面的貢獻其實並不低,並不是說我們的人不行,而是很多方面的影響導致了難以脫穎而出發揮自己的才華和提高知名度,當然還有一些默默無聞但是相當厲害,在為國家做貢獻的人的存在,這些人也是有能力又不求名利的人。

8. 為什麼中國出不了一個諾貝爾獎物理學家

楊振宇、李政道、丁肇中.都是諾貝爾獎物理學家,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中國難出物理學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4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