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數據倉庫常用的多維數據模型有那幾種它們各自有什麼特點
行業標准為星型模型
按客戶化可成為雪花型模型
數據按用戶視角分為事實和維度
比如銷售領域
銷售數據就是事實 會有一張行數巨大的銷售事實表
而客戶需要的分析關注角度就為維度
比如地區維度表,時間維度表,客戶維度表,產品維度表等
事實表和維度表呈標準星型關聯
事實表在中間 維度表在周圍環繞
維度表可按各屬性變化快慢客戶化拆分成雪花型
你可以去了解下數據倉庫之父所定義的匯流排結構
可以很好的搭建各個數據集市,進行平行的擴展
㈡ 什麼叫數據的物理結構和邏輯結構
物理結構,就是在計算機內存中的存儲關系。
比如數組,在計算機上的存儲是一段連續的內存塊。鏈式存儲,是在計算機中不連續的內存使用間接尋找方式連接的,是物理內存的表現。
邏輯結構是指數據的邏輯關系,比如二叉樹,我們知道內存是不會分叉的。那麼二叉是什麼哪。是我們對數據的邏輯關系。物理上就是個指針(間接定址)
㈢ 多維數據概念及模型解析-簡單
數據立方體(Cube)
維度(Dimension)
成員(Member),又稱維度成員(Dimension Member)
度量(Measure)
級別(Level)
維度(Dimension)
維度就是描述數據的業務角度,不同的分析場景會有若乾的維度。類似於一個坐標軸
體現在數據結構中,每個維度都應該會對應一張表,如果該維度存在多個等級,這張表中的欄位應該可以體現出來
維度成員(Dimension Member)
若是維度相當於坐標軸,那麼維度成員就相當於坐標軸上的值。對應在workbench生成的schema裡面的Level
維度成員可以呈現成樹形結構,沒有子級成員的成為明細成員(Leaf Member)
數據立方體(Cube)
數據立方體表示由若干維度所描述的一個數據集合,每個維度各自表示一個可對此數據集合進行觀察和分析的業務角度
每個立方體的事實表應該具備多個維度對應表的關聯數據,是一張整合的復雜數據表
度量(Measure)
在一個數據立方體中,從每個維度上都選取一個確定的維度成員,這些維度成員組合所確定的一個點就是度量值
一般情況下,數據立方體中並不直接存儲非明細成員所描述的度量值,而是通過對其後代成員中的全部明細成員進行匯總計算而得出
級別(Level)
級別表示維度成員所描述業務角度的細節程度,也可理解為通過維度成員觀察數據的粒度。
即描述該維度的細節屬性。
模型說明(原帖):
https://blog.csdn.net/zzq900503/article/details/78490660
https://blog.csdn.net/zzq900503/article/details/78492505
㈣ 數據模型是由哪三個部分組成
數據模型所描述的內容包括三個部分:數據結構、數據操作、數據約束。
1、數據結構
主要描述數據的類型、內容、性質以及數據間的聯系等,是目標類型的集合。目標類型是資料庫的組成成分,一般可分為兩類:數據類型、數據類型之間的聯系。
數據類型如DBTG(資料庫任務組)網狀模型中的記錄型、數據項,關系模型中的關系、域等。聯系部分有DBTG網狀模型中的系型等。數據結構是數據模型的基礎,數據操作和約束都基本建立在數據結構上。不同的數據結構具有不同的操作和約束。
2、數據操作
數據模型中數據操作主要描述在相應的數據結構上的操作類型和操作方式。它是操作算符的集合,包括若干操作和推理規則,用以對目標類型的有效實例所組成的資料庫進行操作。
3、數據約束
數據模型中的數據約束主要描述數據結構內數據間的語法、詞義聯系、他們之間的制約和依存關系,以及數據動態變化的規則,以保證數據的正確、有效和相容。它是完整性規則的集合,用以限定符合數據模型的資料庫狀態,以及狀態的變化。
約束條件可以按不同的原則劃分為數據值的約束和數據間聯系的約束;靜態約束和動態約束;實體約束和實體間的參照約束等。
(4)多維數據模型的物理結構是什麼擴展閱讀:
層次類型:
數據模型按不同的應用層次分成三種類型:分別是概念數據模型、邏輯數據模型、物理數據模型。
1、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一種面向用戶、面向客觀世界的模型,主要用來描述世界的概念化結構,它是資料庫的設計人員在設計的初始階段,擺脫計算機系統及DBMS的具體技術問題。
概念模型用於信息世界的建模,一方面應該具有較強的語義表達能力,能夠方便直接表達應用中的各種語義知識,另一方面它還應該簡單、清晰、易於用戶理解。
2、邏輯模型
邏輯模型是一種面向資料庫系統的模型,是具體的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如網狀數據模型(Network Data Model)、層次數據模型(Hierarchical Data Model)等等。此模型既要面向用戶,又要面向系統,主要用於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的實現。
3、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是一種面向計算機物理表示的模型,描述了數據在儲存介質上的組織結構,它不但與具體的DBMS有關,而且還與操作系統和硬體有關。
每一種邏輯數據模型在實現時都有其對應的物理數據模型。DBMS為了保證其獨立性與可移植性,大部分物理數據模型的實現工作由系統自動完成,而設計者只設計索引、聚集等特殊結構。
㈤ 寫出數據結構中包含的物理結構和邏輯結構分別有哪些
邏輯結構有:集合結構、線性結構、樹形結構和圖狀結構.
物理結構有:線性存儲結構和非線性存儲結構,線性存儲結構有順序、鏈接、索引和散列4種結構;非線性存儲結構有樹形存儲結構、圖形存儲結構.
呵呵,自己學校的,還認識你呢.~~
㈥ 數據結構中邏輯結構和物理結構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區別:一、含義不同。數據的邏輯結構是對數據之間關系的描述,有時就把邏輯結構簡稱為數據結構。邏輯結構形式地定義為(K,R)(或(D,S)),其中,K是數據元素的有限集,R是K上的關系的有限集。數據結構在計算機中的表示(映像)稱為數據的物理(存儲)結構。它包括數據元素的表示和關系的表示。二、任務不同。邏輯結構設計的任務是將基本概念模型圖轉換為與選用的數據模型相符合的邏輯結構。物理設計的任務是根據具體計算機系統的特點,為給定的數據模型確定合理的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三、反應數據成分不同。邏輯上的數據結構反映成分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物理上的數據結構反映成分數據在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安排。數據結構是數據存在的形式。(6)多維數據模型的物理結構是什麼擴展閱讀:邏輯結構的物理表示:線性表的順序存儲則可以分為靜態和非靜態:靜態存儲空間不可擴展,初始時就定義了存儲空間的大小,故而容易造成內存問題。線性表的鏈式存儲:通過傳遞地址的方式存儲數據。單鏈表:節點存儲下一個節點的地址。環鏈表:尾節點存儲頭結點的地址雙鏈表:節點存儲前一個和後一個節點的地址,存儲兩個地址。雙循環鏈表:尾節點存儲頭結點的地址。參考資料:邏輯結構-網路物理結構-網路㈦ 數據的物理結構主要包括哪兩種情況
物理結構就是指存儲結構,與之對應的是邏輯結構.
物理結構分為順序存儲結構、鏈式存儲結構
具有n個結點的完全二叉樹的深度為int(log2n)+1
256個結點深度就是9
㈧ 資料庫的物理結構和邏輯結構分別是什麼
資料庫的基本結構
資料庫的基本結構分三個層次,反映了觀察資料庫的三種不同角度。
(1)物理數據層。它是資料庫的最內層,是物理存貯設備上實際存儲的數據的集合。這些數據是原始數據,是用戶加工的對象,由內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處理的位串、字元和字組成。
(2)概念數據層。它是資料庫的中間一層,是資料庫的整體邏輯表示。指出了每個數據的邏輯定義及數據間的邏輯聯系,是存貯記錄的集合。它所涉及的是資料庫所有對象的邏輯關系,而不是它們的物理情況,是資料庫管理員概念下的資料庫。
(3)邏輯數據層。它是用戶所看到和使用的資料庫,表示了一個或一些特定用戶使用的數據集合,即邏輯記錄的集合。
資料庫不同層次之間的聯系是通過映射進行轉換的。資料庫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實現數據共享。數據共享包含所有用戶可同時存取資料庫中的數據,也包括用戶可以用各種方式通過介面使用資料庫,並提供數據共享。
(2)減少數據的冗餘度。同文件系統相比,由於資料庫實現了數據共享,從而避免了用戶各自建立應用文件。減少了大量重復數據,減少了數據冗餘,維護了數據的一致性。
(3)數據的獨立性。數據的獨立性包括資料庫中資料庫的邏輯結構和應用程序相互獨立,也包括數據物理結構的變化不影響數據的邏輯結構。
(4)數據實現集中控制。文件管理方式中,數據處於一種分散的狀態,不同的用戶或同一用戶在不同處理中其文件之間毫無關系。利用資料庫可對數據進行集中控制和管理,並通過數據模型表示各種數據的組織以及數據間的聯系。
(5)數據一致性和可維護性,以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包括:①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數據丟失、錯誤更新和越權使用;②完整性控制:保證數據的正確性、有效性和相容性;③並發控制:使在同一時間周期內,允許對數據實現多路存取,又能防止用戶之間的不正常交互作用;④故障的發現和恢復:由資料庫管理系統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時發現故障和修復故障,從而防止數據被破壞
㈨ 什麼叫數據的物理結構和邏輯結構
邏輯結構就是邏輯上看的結構,就是用數學模型去描述的,一般分為集合、線性、樹形、圖形四種
物理結構又稱為存儲結構,指的是在存儲器中存放的方式,一般也分為順序、鏈式(也叫鏈接)、索引、散列(也叫哈希)四類
㈩ 資料庫的物理結構設計指的是什麼
Log File物理結構
log block結構分為日誌頭段、日誌記錄、日誌尾部
Block Header,佔用12位元組
Data部分
Block tailer,佔用4位元組
Block Header
這個部分是每個Block的頭部,主要記錄的塊的信息
Block Number,表示這是第幾個block,佔用4位元組,是通過LSN計算得來的,佔用4位元組
Block data len,表示該block中有多少位元組已經被使用了,佔用2位元組
First Rec offet,表示該block中作為第一個新的mtr開始的偏移量,佔用2位元組
Checkpoint number,表示該log block最後被寫入時的檢查點的值,佔用4位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