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可以幫我梳理一下初二下期物理考試要考的內容嗎順便帶公式,謝謝!本人明天就要考試了
個人覺得選擇題 填空題難度般,只要看熟課本內容,做題細心就OK了。難度較大的是計算題,初二考試的計算題一般考到壓強 浮力 功。計算圧強的公式:p=F/S,計算 液面下深度為h處液體壓強計算公式:p=pgh。浮力計算公式:F浮=G排。功的計算公式:W=Fs,功率的計算公式:P=W/t。
㈡ 中考物理八下內容考的多嗎
多。
初二物理下學期開始,部分學校開始以力學為主。另一部分進度較快的學校甚至將開始學習電學。無論是力還是電在中考中都是最重要的兩大塊。
其次初二物理在中考中的重要佔比,研究中考試題,我們可以發現初中物理的中考主要是以力電為主,佔75%。並且在實際命題過程中,力電的佔比經常還是要略高於這個比例。如達到81%甚至更多。
再次初二物理下學期所學知識在中考中的難度,在中考試題中,聲光熱在佔比少之外更主要是難度大。聲光熱的得分率可以接近98%。中考的主要拉開檔次的難題都是屬於力電范疇。而每年的中考壓軸題,如單選最後一個、填空最後一個,以及壓軸實驗、最後兩個壓軸力電綜合拉開檔次的題都是力電部分的知識點。
㈢ 初二下冊物理高頻考點匯總大全
有很多學生在復習初二下冊物理時,因為之前沒有做過系統的總結,導致復習時整體效率低下。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二下冊物理高頻考點匯總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力知識點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
5、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
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6、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牛頓第一定律
⑴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⑵說明:
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麼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無關,所以力不是產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
大氣壓的測量:托里拆利實驗。
(1)實驗過程: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後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後,管內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內與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為液體不動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壓強平衡。即向上的大氣壓=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3)結論:大氣壓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隨著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
A、實驗前玻璃管里水銀灌滿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後,水銀上方為真空;若未灌滿,則測量結果偏小。
B、本實驗若把水銀改成水,則需要玻璃管的長度為10.3 m
C、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內外的高度差不變,將玻璃管傾斜,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D、標准大氣壓: 支持76cm水銀柱的大氣壓叫標准大氣壓。
研讀物理課本
其實初二階段的物理還是很簡單的,初二物理課本中講的都是一些基礎的知識點而且很多知識都是跟著生活中的規律相聯系的,平時學習物理的似時候注意多看看課本,把課本上的知識點都給整理好了,然後仔細去鑽研物理的知識點。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其實是可以發現很多物理知識都是跟著生活中有很大的聯系的,物理的課本上的知識很多都是源自於生活,而且想要學好物理一定要感興趣,對物理感性才能夠學好物理, 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成績得到提高。
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後整理
學習物理一定要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後的復習,這是差生學習物理的最基本的步驟,學習物理要按照一步步來,每一節課前做好充足的學習可以讓自己在物理的課堂上有高效率的學習,課前預習的好處就是能夠跟緊老師的講課步伐而且,在老師講課的過程中出現什麼問題也可以及時的向老師提出來,而且老師一般也是都很喜歡愛提問題的學生,經常提問題可以讓自己在老師那裡加深印象。課後也要做好物理的復習,這樣能夠加深學習物理的效果。
重視物理的過程
學習物理的過程要做到高度重視,學習物理的過程其實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老師每節課上都為大家講的一些物理知識和一些實驗其實仔細觀察其實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而且多做物理實驗是可以總結出一些規律的,同時也能夠讓自己的學習中增加一些快樂。同時能夠在學習過程中記住一些物理知識點,同時得到一些提高。
㈣ 初二物理常考知識點整理
想要學好物理要學會整理知識點,下面初二網我就大家整理一下初二物理常考知識點整理,僅供參考。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2.攝氏溫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把1標准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
3.溫度計
(1)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
(2)構造:玻璃殼、毛細管、玻璃泡、刻度及液體
(3)使用:使用溫度計以前,要注意觀察量程和認清分度值
4.使用溫度計做到以下三點
①溫度計與待測物體充分接觸
②待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③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上表面相平,溫度計仍與待測物體緊密接觸
(1)省力杠桿:L1>L2,平衡時F1
(2)費力杠桿:L1F2.特點是費力,但省距離。(如釣魚桿,理發剪刀等)
(3)等臂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如:天平、定滑輪)
光折射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光能射入某種介質,則這種介質一定是透明的。否則光只會被反射。
②在兩種介質的交界面上,如果是透明的介質交界面會發生兩種光現象:折射和反射。如果介質不是透明的,比如鋼板等等,就只會發生「反射」。
③光的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但特殊情況下,光垂直入射時,傳播方向將不變化,也就是說,折射不一定都「折」。
1.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里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規定正電荷的定向移動方向為電流方向。
2.電流表不能直接與電源相連。
3.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安全電壓應不高於36V,家庭電路電壓220V。
4.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溫度越高電阻越小)。
5.能導電的物體是導體,不能導電的物體是絕緣體(錯,「容易」,「不容易」)。
6.在一定條件下導體和絕緣體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7.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溫度有時不考慮)。
8.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都是靠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9.利用歐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個量是對同一段導體而言的。
10.伏安法測電阻原理:R=U/I 伏安法測電功率原理:P = U I。
以上就是初二網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二物理常考知識點整理。
㈤ 初二下冊物理知識點歸納
為初二下冊物理的知識點做一些歸納,可以方便我們更好地復習。接下來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初二下冊物理的知識點歸納,供大家參考。
初二下冊物理知識點歸納(一)知識梳理
1.質量:
⑴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⑵單位:國際單位制單位kg,常用單位:tgmg
對質量的感性認識:一枚大頭針約80mg一個蘋果約150g
一頭大象約6t一隻雞約2kg
⑶質量的理解:固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態、狀態、位置、溫度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固有的一種屬性。
⑷測量:
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測量工具:案秤、台秤、桿秤,實驗室常用的測量工具托盤天平,也可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重,再通過公式m=G/g計算出物體質量。
②托盤天平的使用 方法 :二十四個字:水平台上,游碼歸零,橫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後小,橫梁平衡。具體如下:
A."看":觀察天平的稱量以及游碼在標尺上的分度值。
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C."調":調節天平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
D."稱":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並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E."記":被測物體的質量=盤中砝碼總質量+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
F.注意事項:A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
B保持天平乾燥、清潔。
③方法:A、直接測量:固體質量方法B、特殊測量:液體質量方法、微小質量方法。
2.密度:
⑴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初二下冊物理知識點歸納(二)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2.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它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壓強公式:P=F/s,式中p單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義是1m2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1N。
4. F= Ps;
5.增大壓強方法:(1)S不變,F 增大;(2)F不變,S 減小;(3)同時把F↑,S↓。而減小壓強方法則相反。
6.應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為了增大壓強,書包的背帶要用而寬是為了減小壓強鐵路的鋼軌不是直接鋪在路基上而是鋪在在枕木上是為了 減小壓強 ,鋼絲鉗的鉗口有螺紋是為了增大摩擦 。
7.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由於液體受到重力作用 ,而且液體具有 流動 性。
8.液體壓強特點:
(1)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壁都有壓強;
(2)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3)液體的壓強隨 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4)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 液體密度 有關系。
9.液體壓強計算:P=ρ液gh(ρ是液體密度,單位是kg/m3;h表示是液體的深度,指液體自由液面到液體內部某點的 垂直 距離,單位m。)
10.液體壓強公式:P=ρgh,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 密度 和 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體積和質量無關。
11.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是 馬德堡半球 實驗。
12.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空氣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小 。
13.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是:氣壓計,常見金屬盒氣壓計測定大氣壓。飛機上使用的高度計實際上是用氣壓計改裝成的。1標准大氣壓= 1.013×105 帕= 76 cm水銀柱高。
14.沸點與氣壓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鍋煮飯煮不熟,是因為高山上的沸點低,所以要用高壓鍋煮飯,煮飯時高壓鍋內氣壓大,水的沸點高,飯容易煮好。
15.流速和壓強的關系:在液體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
初二下冊物理知識點歸納(三)一、固體的壓力和壓強---
1、壓力:
⑴ 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⑵ 壓力並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桌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壓力F = 物體的重力G
⑶ 固體可以大小方向不變地傳遞壓力。
⑷重為G的物體在承面上靜止不動。指出下列各種情況下所受壓力的大小。
2、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
⑴課本甲、乙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丙說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概括這兩次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本實驗研究問題時,採用了控制變數法。和 對比法
3、壓強:
⑴ 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⑵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p:帕斯卡(Pa);F:牛頓(N)S:米2(m2)。
A使用該公式計算壓強時,關鍵是找出壓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積S(受力面積要注意兩物體的接觸部分)。
B特例:對於放在桌子上的直柱體(如:圓柱體、正方體、長放體等)對桌面的壓強p=ρgh
⑷壓強單位Pa的認識: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力約0.5Pa 。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時,其腳下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腳的壓力為:1.5×104N
⑸ 應用:當壓力不變時,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法來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也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如:縫一針做得很細、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壓力壓強問題:
處理時:把盛放液體的容器看成一個整體,先確定壓力(水平面受的壓力F=G容+G液),後確定壓強(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體的壓強---
1、液體內部產生壓強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2、測量:壓強計 用途:測量液體內部的壓強。
3、液體壓強的規律:
⑴ 液體對容器底和測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⑵ 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⑶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4、壓強公式:
⑴ 推導壓強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線的概念時,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⑵推導過程:(結合課本)
液柱體積V=Sh ;質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壓力:F=G=mg=ρShg .
液片受到的壓強:p= F/S=ρgh
⑶液體壓強公式p=ρgh說明:
A、公式適用的條件為:液體
B、公式中物理量的單位為:p:Pa;g:N/kg;h:m
C、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形狀均無關。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實驗充分說明這一點。
D、液體壓強與深度關系圖象:
6、計算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和壓強問題:
一般方法:一首先確定壓強p=ρgh;二其次確定壓力F=pS
特殊情況:壓強:對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用p=F/S
壓力:①作圖法②對直柱形容器F=G
7、連通器:⑴定義: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
⑵原理:連通器里裝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應用:茶壺、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船閘等都是根據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
三、大氣壓---
1、概念:大氣對浸在它裡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一般有p0表示。說明:“大氣壓”與“氣壓”(或部分氣體壓強)是有區別的,如高壓鍋內的氣壓——指部分氣體壓強。高壓鍋外稱大氣壓。
2、產生原因:因為 空氣受重力並且具有流動性。
3、大氣壓的存在——實驗證明:
歷史上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小實驗——覆杯實驗、瓶吞雞蛋實驗、皮碗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
4、大氣壓的實驗測定:托里拆利實驗。
(1)實驗過程: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後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後,管內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內,與管外液 面相 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為液體不動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壓強平衡。即向上的大氣壓=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3)結論:大氣壓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隨著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
(4)說明:
A實驗前玻璃管里水銀灌滿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後,水銀上方為真空;若未灌滿,則測量結果偏小。
B本實驗若把水銀改成水,則需要玻璃管的長度為10.3 m
C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內外的高度差不變,將玻璃管傾斜,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D若外界大氣壓為H cmHg 試寫出下列各種情況下,被密封氣體的壓強(管中液體為水銀)。
E標准大氣壓: 支持76cm水銀柱的大氣壓叫標准大氣壓。
1標准大氣壓=760mmHg=76cmHg=1.01×105Pa
2標准大氣壓=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約20.6m
5、大氣壓的特點:
(1)特點:空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且空氣中某點向各個方向的大氣壓強都相等。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且大氣壓的值與地點、天氣、季節、的變化有關。一般來說,晴天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大氣壓變化規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內,每上升10米,大氣壓大約降低100 Pa
6、測量工具:
定義:測定大氣壓的儀器叫氣壓計。
分類: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說明:若水銀氣壓計掛斜,則測量結果變大。 在無液氣壓計刻度盤上標的刻度改成高度,該無液氣壓計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計。
7、應用: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水泵。
8、沸點與壓強:內容: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㈥ 八年級物理下冊知識點歸納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積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學習也是一樣的,需要積累,從少變多。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級 物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物理知識點整理
聲現象
一、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常考點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用手按住發音的音叉,發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
3.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交談,因為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
4.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5.回聲是由於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在屋子裡談話比在曠野里聽起來響亮,原因是屋子空間比較小造成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不足0.1s最終回聲和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利用: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 潛水 艇的遠近測量中要先知道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測量 方法 是:測出發出聲音到受到反射回來的聲音訊號的時間t,查出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v,則發聲點距物體S=vt/2。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常考點
1.聲音在耳朵里的傳播途徑: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2.骨傳導:聲音的傳導不僅僅可以用耳朵,還可以經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去聽力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
3.雙耳效應:人有兩只耳朵,而不是一隻。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徵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三、聲音的三個特性
1.音調:人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音調跟發聲體振動頻率有關系,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高。頻率單位次/秒又記作Hz。
2.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生體的振幅和距發聲距離的遠近有關。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增大響度的主要方法是:減小聲音的發散。
3.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分人。
4.區分樂音三要素:聞聲知人——依據不同人的音色來判定;高聲大叫——指響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調。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
物態變化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及吸熱放熱情況: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義: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
晶體物質: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體物質: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
食鹽、明礬、奈、各種金屬
熔化圖象:
熔化特點:固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熔化特點:吸熱,先變軟變稀,最後變為液態
溫度不斷上升.
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熔化的條件:⑴達到熔點.⑵繼續吸熱.
②凝固: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
凝固圖象:
凝固特點:固液共存,放熱,溫度不變凝固特點:放熱,逐漸變稠、變黏、變硬、最後
凝固點:晶體凝固時的溫度.成固體,溫度不斷降低.
同種物質的熔點凝固點相同.
凝固的條件:⑴達到凝固點.⑵繼續放熱.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
定義: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並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叫蒸發.
影響因素:⑴液體的溫度;⑵液體的表面積⑶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
作用:蒸發吸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製冷作用.
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
沸騰條件:⑴達到沸點.⑵繼續吸熱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②液化:定義: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溫度;⑵壓縮體積.
好處:體積縮小便於運輸.
作用:液化放熱
初二物理 復習方法
一、遵「綱」循「本」,梳理強化知識,夯實基礎,發展能力。?
1、明確考點,梳理知識,從知識點形成知識網。?歷年來中考基礎題面廣量足,而一些綜合題也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綜合應用,因此抓好基礎是關鍵。在第一輪復習中,教學的重點放在《物理考標》的學習和研究上,做到定時間、定內容,明確中考對各章、各知識塊的知識點的能級要求、變化情況、考試新動向。重點、難點、學生的薄弱點在哪裡,就設置怎樣的典型性例題和針對性練習,做到心中有數。在復習中,要指導好學生根據考點,整理知識,歸納分類,讓學生明確考點,明確要求,掌握重點,並通過針對性訓練,促進「三基」內化,將單一的知識點形成知識鏈,構建知識網,使知識系統化。?
2、糾錯解惑,強化訓練,夯實基礎,發展思維。
根據學生平時學習的「病歷」和復習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要通過「設陷」來糾錯,「設陷」就是要在學生的錯誤認識上設陷,以消除接受科學知識的障礙,「設陷」就是要在解題思路上設陷,以克服消極呆板的思維定勢,「設陷」就是要在物理實驗的方法上設陷,以矯正其研究物理的思想方法,提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把典型錯誤,拿出來讓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刨根求底,「自己解放自己」。對於同一類問題,要變換方式,在新情境、新角度中設置練習,進行反復訓練,並及時反饋,扎扎實實把基礎夯實,讓學生思維得到發展。?
二、實施分層復習、分類推進,全面提高復習質量。?
1、分析差異,把握層次。?
在綜合復習階段,學生的差異很大,為了使復習更有針對性、更有效,以「面向全體,分類指導」為原則,在綜合分析學生的基礎水平、物理學習能力、潛能及認知心理的基礎上,把學生分成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的界線是模糊的,呈動態變化的,允許學生根據復習情況,可以變動,實行民主,以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同時,把分層的目的、方法、設想向學生公開,定出相應的教學目標、志向目標,使升學復習按著預定的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進行。?
2、分層次復習 教學方法 ?
首先是分層備課,確定不同層次的教學復習目標,確保「物理考標」的基本要求,做到「保底」不「封頂」,同時設計不同層次的復習方法、課堂提問、練習作業等。使普通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飽」,優秀生「吃得好」。?
八年級物理下冊知識點歸納相關 文章 :
★ 最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
★ 初二物理下冊重點知識點總結
★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梳理歸納
★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匯總
★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最新
★ 初中八年級物理下冊知識點梳理
★ 初二下冊物理知識點歸納
★ 新版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
㈦ 初二物理通常考什麼
不知道你是哪裡的
如果是上海的
初二上學期:測量
聲
光學(光的直線傳播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折射規律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光的色散)
運動(勻速直線運動
重力
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
二力平衡
慣性定律)
初二下學期:簡單機械(杠桿:杠桿原理
杠桿分類與實際應用
滑輪:動滑輪的特點和工作原理,定滑輪的特點和工作原理
機械功初步
功率
機械能初步)
熱(溫度
溫標
分子動理論
熱傳遞
熱現象
熱量
比熱容
內能初步
熱機)
純手打
望採納
㈧ 八年級下冊物理期末考試知識提綱
物理是中考的一門重要科目,學好物理很重要,找對 方法 可以幫我們更好的學習物理。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 八年級 下冊物理期末考試提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八年級下冊物理期末考試知識提綱
一、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人靠聲帶振動發聲、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點振動發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聲,管制樂器考裡面的空氣柱振動發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聲,鼓靠鼓面振動發聲,鍾考鍾振動發聲,等等);
2、振動停止,發生停止;但聲音並沒立即消失(因為原來發出的聲音仍在繼續傳播);
3、發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4、聲音的振動可記錄下來,並且可重新還原(唱片的製作、播放);
二、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時損耗最少(在固體中傳的最遠,鐵軌傳聲),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得最快,氣體中最慢(軟木除外);
2、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話交談;
3、聲音以波(聲波)的形式傳播;
註:由聲音物體一定振動,有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
4、聲速:物體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m/s;聲速的計算公式是v=s/t;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三、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里,人耳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回聲(如:高山的回聲,夏天雷聲轟鳴不絕,北京的天壇的迴音壁)
1、聽見回聲的條件:原聲與回聲之間的時間間隔在0.1s以上(教師里聽不見老師說話的回聲,狹小房間聲音變大是因為原聲與回聲重合);
2、回聲的利用:測量距離(車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離);
四、怎樣聽見聲音
1、人耳的構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及聽覺神經組成;
2、聲音傳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動,再經聽小骨、聽覺神經傳給大腦,形成聽覺;
3、在聲音傳給大腦的過程中任何部位發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鼓膜、聽小骨處出現障礙是傳導性耳聾;聽覺神經處出障礙是神經性耳聾);
4、骨傳導:不藉助鼓膜、靠頭骨、頜骨傳給聽覺神經,再傳給大腦形成聽覺(貝多芬耳聾後聽音樂,我們說話時自己聽見的自己的聲音);骨傳導的性能比空氣傳聲的性能好;
5、雙耳效應:生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因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步調亦不同,可由此判斷聲源方位的現象(聽見立體聲);
五、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響度、音色;
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赫茲,振動物體越大音調越低;)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強;聽者距發聲者越遠響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體的音調、響度盡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辨別是什麼物體法的聲靠音色)
注意:音調、響度、音色三者互不影響,彼此獨立;
六、超聲波和次聲波
1、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一個范圍:20Hz~20000Hz,高於20000Hz叫超聲波;低於20Hz叫次聲波;
2、動物的聽覺范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台風、海嘯都要產生次聲波;
七、雜訊的危害和控制
1、雜訊:(!)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雜訊;(2)從環保的角度上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雜訊;
2、樂音: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有規則振動發出的聲音;
3、常見招生來源:飛機的轟鳴聲、汽車的鳴笛聲、鞭炮聲、金屬之間的摩擦聲;
4、雜訊的等級: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是分貝。符號dB,超過90dB會損害健康;0dB指人耳剛好能聽見的聲音;
5、控制雜訊:(1)在生源處較弱(安消聲器);(2)在傳播過程中(植樹。隔音牆)(3)在人耳處減弱(戴耳塞)
八、聲音的利用
1、超聲波的能量大、頻率高用來打結石、清洗鍾表等精密儀器;超聲波基本沿直線傳播用來回聲定位(蝙蝠辨向)製作(聲納系統)
2、傳遞信息(醫生查病時的"聞",打B超,敲鐵軌聽聲音等等)
3、聲音可以傳遞能量(飛機場幫邊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聲說話,一音叉振動,未接觸的音叉振動發生)
中考物理考試技巧
1、單項選擇題的答題
選擇題的特點是概念性強、針對性強,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主要考查學生的判斷能力和比較能力。應答的主要方式有兩種:
(1)直接判斷法:利用概念、規律和事實直接看準哪一選項是完全肯定的,將唯一的正確答案選出;
(2)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選項正確,也可以肯定哪些選項一定不正確,先把它們排除掉,在餘下的選項中做認真的分析與比較,最後確定一個選項。單項選項題一定不要缺答。
2、多項選擇題的答題
選項中有一個或幾個選項是正確的,但不能肯定 其它 選項一定就是錯誤的,採用的方法主要是直接判斷,對猶豫不定的結論不要強行選擇,以免影響得分。
3、填空題的答題
填空題不要求書寫思考過程或計算過程,但需要有較高的判斷能力和准確的計算能力。對概念性的問題回答要確切、簡練;對計算性的問題回答要准確,包括數字的位數、單位、正負號等,對比例性的計算千萬不要前後顛倒。
中考物理答題技巧
⒈拿到試卷後,切勿急於答題,用5~10分鍾時間「瀏覽」一遍所有試題,首先要看試題說明要求,例如開頭說明的一些常量取值,元素的原子質量等。還要看清共有多少道題,多少大題,多少小題,反面有無試題,一方面可以防止由於緊張而漏做試題,另一方面找出你比較「熟悉」的或「有印象」的試題,進而確定各科試題中,哪些題先答、哪些題後答的答題順序,並計劃具體的答題時間。看試卷的時候,要注意是否有缺頁少題的現象,如有應立即 報告 監考老師。
⒉根據學科分值分配和難易程度來分配時間。生物學科約需要25分鍾,化學約需要50分鍾,物理約需要60分鍾,餘下的15分鍾作為機動時間,用於重點檢查或返攻難題。從試卷類型上分,第Ⅰ卷用時參考時間約50分鍾,第Ⅱ卷用時約85分鍾,留15分鍾當機動時間。
⒊要做到合理安排時間,最主要的問題是速度,原則是「穩中求快,准確第一」。正確解決「速度」和「准確率」的矛盾是尋求時間分配最佳方案的關鍵。做題速度不能太快,過快不能保證准確率,也不過慢,以至能做的題完不成。所以解題時要准確到位,提高一次性答題的准確率,不要寄希望於最後時間的檢查上。應當根據你自己的具體情況確定各題時間的分配。
八年級下冊物理期末考試提綱相關 文章 :
★ 初二物理下冊期末知識點復習
★ 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期末常考知識點
★ 初二下學期物理期末復習知識點總結
★ 初二物理下冊重點知識點總結
★ 初二物理期末考試重點知識總結
★ 初二下學期物理期末復習知識點總結(2)
★ 八年級物理下冊(人教版)期中考試復習提綱
★ 2021八年級下冊物理復習提綱
★ 2021八年級物理下冊復習提綱
★ 中考物理初二下冊的知識點提綱
㈨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提綱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學習物理要注重科學探究的過程,所以做好知識點的 總結 提綱,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 八年級 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提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提綱
1、長度的測量是物理學最基本的測量,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技能。長度測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 m ,常用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納米(nm)。
3、主單位與常用單位的換算關系:
33691 km=1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 nm 31μm=10nm
單位換算的過程:口訣:「系數不變,等量代換」。
4、長度估測:黑板的長度2.5m、課桌高0.7m、 籃球 直徑24cm、指甲寬度 1cm、鉛筆芯的直徑1mm 、一隻新鉛筆長度1.75dm 、 手掌寬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測量 方法 :
A> 、測量細銅絲的直徑、一張紙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積法(當被測長度較小,測量工具精度不夠時可將較小的物體累積起來,用刻度尺測量之後再求得單一長度)
☆如何測物理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
答:數出物理課本若干張紙,記下總張數n,用毫米刻度尺測出n張紙的厚度L,則一張紙的厚度為L/n 。
☆如何測細銅絲的直徑?
答:把細銅絲在鉛筆桿上緊密排繞n圈成螺線管,用刻度尺測出螺線管的長度L,則細銅絲直徑為L/n。
☆兩卷細銅絲,其中一卷上有直徑為0.3mm,而另一卷上標簽已脫落,如果只給你兩只相同的新鉛筆,你能較為准確地弄清它的直徑嗎?寫出操作過程及細銅絲直徑的數學表達式。答:將已知直徑和未知直徑兩卷細銅絲分別緊密排繞在兩只相同的新鉛筆上,且使線圈長度相等,記下排繞圈數N1和N2,則可計算出未知銅絲的直徑D2=0.3N1/N2 mm
B>、測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園柱的周長等常用化曲為直法(把不易拉長的軟線重合待測曲線上標出起點終點,然後拉直測量)
☆給你一段軟銅線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圖冊估測出北京到廣州的鐵路長嗎?
答:用細銅線去重合地圖冊上北京到廣州的鐵路線,再將細銅線拉直,用刻度尺測出長度L查出比例尺,計算出鐵路線的長度。
C>、測操場跑道的長度等常用輪滾法(用已知周長的滾輪沿著待測曲線滾動,記下輪子圈數,可算出曲線長度)
D>、測硬幣、球、園柱的直徑圓錐的高等常用輔助法(對於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測出的物體長度可將刻度尺三角板等組合起來進行測量)
☆ 你能想出幾種方法測硬幣的直徑?(簡述)
①、直尺三角板輔助法。②、貼折硬幣邊緣用筆畫一圈剪下後對折量出摺痕長。③、硬幣在紙上滾動一周測周長求直徑。④、將硬幣平放直尺上,讀取和硬幣左右相切的兩刻度線之間的長度。
6、刻度尺的使用規則:
A、「選」: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刻度尺。
B、「觀」:使用刻度尺前要觀察它的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測長度時,尺要沿著所測直線(緊貼物體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用零刻線磨損的的刻度尺測物體時,要從整刻度開始)
D、「看」: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E、「讀」:在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記」: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也可表達為:測量結果由准確值、估讀值和單位組成)。
練習:有兩位同學測同一隻鋼筆的長度,甲測得結果12.82cm,乙測得結果為12.8cm。如果這兩位同學測量時都沒有錯誤,那麼結果不同的原因是:兩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這兩位同學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則乙 同學的結果錯誤。原因是:沒有估讀值。
7、誤差:
(1)定義:測量值和真實值的差異叫誤差。
(2)產生原因:測量工具 測量環境 人為因素。
(3)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儀器
(4)誤差只能減小而不能 避免 ,而錯誤是由於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和主觀粗心造成的,是能夠避免的。
9.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
10. 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經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這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11. 速度:用來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公式:s=vt v=s÷t t=s÷v
速度的單位是:米/秒;千米/小時。1米/秒=3.6千米/小時
13. 變速運動:物體運動速度是變化的運動。
14. 平均速度:在變速運動中,用總路程除以所用的時間可得物體在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說的速度多數情況下是指平均速度。
15. 根據可求路程:和時間:
16. 人類發明的計時工具有:日晷→沙漏→擺鍾→石英鍾→原子鍾。
物理 復習方法
(1)研讀課本
軍隊不打無准備之仗,學習物理也是如此。新學期的書發下來,希望你能夠拿起物理課本,翻開美如畫的篇章,順著目錄,大致了解本學期的內容;每章、每節上課前,再次提前預習,你心存大量疑惑,等待在課堂上與老師一起揭開謎底;復習時,課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復復習,「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而且每一次你都會有新發現。
(2)認真聽講
天才不是天生的。無論是新課、實驗課,還是習題課、復習課,每一個「考試狀元」都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聚精會神聽講,緊跟老師思路,積極思考,不時勾畫出重點,標注仍不清楚的,或者記錄又產生的新疑問,這樣的學習才是高效的。學習是一個過程,不斷鞭策自己,堅定自己的學習信念,堅持不懈,才能到達「會學」和「學會」的境界。
(3)自我督查
習題是鞏固、復習是系統、考試是檢驗。每一次作業、每一次考試,獨立完成,認真審題,仔細計算,精煉結論,全面思考,規范答題;及時訂正,不懂就問,學會歸納,一題多解,舉一反三,多題歸一。
學好物理,關鍵問題是要盡快了解物理學科的特點,否則,就會「坐飛機」,雲里霧里,窮於應付,失去學習主動性。
物理考試技巧
1、單項選擇題的答題
選擇題的特點是概念性強、針對性強,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主要考查學生的判斷能力和比較能力。應答的主要方式有兩種:
(1)直接判斷法:利用概念、規律和事實直接看準哪一選項是完全肯定的,將唯一的正確答案選出;
(2)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選項正確,也可以肯定哪些選項一定不正確,先把它們排除掉,在餘下的選項中做認真的分析與比較,最後確定一個選項。單項選項題一定不要缺答。
2、多項選擇題的答題
選項中有一個或幾個選項是正確的,但不能肯定 其它 選項一定就是錯誤的,採用的方法主要是直接判斷,對猶豫不定的結論不要強行選擇,以免影響得分。
3、填空題的答題
填空題不要求書寫思考過程或計算過程,但需要有較高的判斷能力和准確的計算能力。對概念性的問題回答要確切、簡練;對計算性的問題回答要准確,包括數字的位數、單位、正負號等,對比例性的計算千萬不要前後顛倒。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提綱相關 文章 :
★ 最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
★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
★ 初二物理下冊重點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 初二下冊物理知識點歸納
★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最新
★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梳理歸納
★ 中考物理初二下冊的知識點提綱
★ 初二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人教版
㈩ 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期末常考知識點
物理是一門比較難學的學科,面對即將到來的期末考,教師們要如何同學們整理知識點呢?接下來是我為大家帶來的 八年級 下學期物理期末常考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八年級下學期物理期末常考知識點:
《功和機械能》學習提綱
一、功:
1、力學里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不做功的三種情況:有力無距離、有距離無力、力和距離垂直。
鞏固:☆某同學踢 足球 ,球離腳後飛出10m遠,足球飛出10m的過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慣性飛出)。
3、力學里規定:功等於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公式:W=FS
4、功的單位:焦耳,1J= 1N•m 。 把一個雞蛋舉高1m ,做的功大約是0.5 J 。
5、應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個力對物體做功,計算時F就是這個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強調對應。③ 功的單位“焦”(牛•米 = 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積(牛•米,不能寫成“焦”)單位搞混。
二、功率:
1、定義: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義: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 Fv
4、單位:主單位 W 常用單位 kW mW 馬力
換算:1kW=103W 1mW=106 W 1馬力=735W
某小轎車功率66kW,它表示:小轎車1s 內做功66000J
5、機械效率和功率的區別:
功率和機械效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機械效率表示機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總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三、動能和勢能
1、能量: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體做功本領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
②一個物體“能夠做功”並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經做功”如:山上靜止的石頭具有能量,但它沒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2、知識結構:
3、探究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
①猜想:動能大小與物體質量和速度有關;
② 實驗研究:研究對象:小鋼球 方法 :控制變數;
?如何判斷動能大小:看小鋼球能推動木快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變:使鋼球從同一高度滾下,則到達斜面底端時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變鋼球速度:使鋼球從不同同高度滾下;
③分析歸納:保持鋼球質量不變時結論:運動物體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保持鋼球速度不變時結論:運動物體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④得出結論:物體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質量越大動能也越大。
物體 質量m/kg 速度v/(m.s-1) 動能E/J
牛 約600 約0.5 約75
中學生 約50 約6 約900
練習:☆右表中給出了一頭牛漫步行走和一名中學生百米賽跑時的一些數據:分析數據,可以看出對物體動能大小影響較大的是 速度你判斷的依據:人的質量約為牛的1/12,而速度約為牛的12倍此時動能為牛的12倍說明速度對動能影響大
4、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理解:①有動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②有勢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③同時具有動能和勢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
四、機械能及其轉化
1、知識結構:
2、動能和重力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加速下降,則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②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減速上升,則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3、動能與彈性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減小,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增大,則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
②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增大,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減小,則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4、動能與勢能轉化問題的分析:
⑴首先分析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決定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看動能和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如何變化。
⑵還要注意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過程中的能量損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彈力外沒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沒有其他形式能量補充或沒有能量損失),則動能勢能轉化過程中機械能不變。
⑶題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動”則“光滑”表示沒有能量損失——機械能守恆;“斜面上勻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損失——機械能不守恆。
五、水能和風能的利用
1、 知識結構:
2、水電站的工作原理:利用高處的水落下時把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水的一部分動能轉移到水輪機,利用水輪機帶動發電機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練習:☆水電站修築攔河大壩的目的是什麼?大壩為什麼要設計成上窄下寬?
答:水電站修築攔河大壩是為了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勢能,水下落時能轉化為更多的動能,通過發電機就能轉化為更多的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