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孩子一般發燒在 多少度之間用物理降溫的 方法最好
樓上的純屬胡扯。小於39度都可以用物理降溫的方法,而且效果也比較好。再高物理降溫就不容易降下來了,不過也需要組合的辦法,同時要物理降溫。
2. 發燒多少度可以物理降溫
不管是多少度都可以。
其實人們如果不是燒很高,
一般都是吃葯打針就可以
只有高燒不退的人,才會採取
物理降溫的辦法。這是沒有
辦法的辦法,就怕人燒壞了腦子
或者是別的身體器官,很難恢復了
3. 寶寶發燒用物理降溫降到多少度可以
【寶寶發燒38.5℃以下首選物理降溫】
感冒有個重要症狀是發燒。寶寶發燒,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吃葯,其實這是錯誤的。
在兒科,經常出現醫生、護士被打事件。在這些暴力事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寶寶的燒沒有被及時退下來,家長著急,才跟醫生、護士起沖突的。家長擔心發燒燒壞寶寶,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求醫生一味地給寶寶退燒,真的好嗎?
發燒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之一,是人體在調動免疫系統來對抗感染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症狀。體溫的高低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不成正比,個人的體質不同,體溫調節的敏感度也會不同。絕大多數情況下,發燒是由於感冒、耳部感染或者支氣管感染等引起的。
使用退燒葯只是緩解發燒的症狀,不能清除引起發燒的感染。比如,普通病毒性感冒引起的發燒,吃退燒葯就能退燒,但幾小時後體溫可能會再次升高,這是正常現象,反復高熱3~5天很常見。退燒葯並不能殺死引起感冒的病毒。
引起感冒的病毒在人體內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般5~7天。身體會自主將病毒清除,不需要葯物去治療。事實上,也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葯物。如果寶寶身體出現了細菌等病原體引起的感染,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抗生素等葯物進行「治本」治療。若只是用退燒葯給寶寶退燒,就只能緩解他發燒的症狀。
通常情況下,腋下溫度超過37.2℃,耳溫超過37.8℃,口腔溫度超過37.5℃,肛門溫度超過38℃定義為發燒。腋溫37.3℃~38℃為低熱,38℃~39℃屬於中度發熱,39℃~40℃屬於高熱,40℃以上為超高熱。對於大多數3個月以上的寶寶而言,發燒本身並不危險,也不會燒壞腦袋。因此,只要他們腋下溫度在38.5℃以下,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好,玩耍等活動不受影響的話,就沒有必要使用葯物退燒,可以先為寶寶物理降溫試試。
* 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洗溫水澡,通過洗澡的方式達到全身散熱的目的。給寶寶洗澡時,建議使用的水溫是35℃~37℃。還要注意調整好浴室和其他房間的溫度,不要相差太多。如果其他房間的溫度低於浴室溫度很多,給寶寶洗完澡後,要擦乾再抱出浴室。
另一種方法是用溫濕的毛巾給寶寶擦身體。毛巾的溫度最好控制在37℃左右,用溫濕毛巾擦拭寶寶的額頭、頸部、腋下和四肢等。毛巾擦身體降溫的原理是讓寶寶的皮膚血管擴張,讓他體內產生的熱量及時散發出去,而且用溫濕毛巾擦拭身體時,沾在身上的水蒸發,也會帶走一部分熱量。
4. 成人發燒到達多少度可以採取物理降溫
成人要達到38.5度,才可以採用物理降溫:超過38·5度,可以吃退燒葯,多喝水。
1、頭部冷濕敷: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於前額,每3-5分鍾更換一次。
2、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濕毛巾擦拭自己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洗浴時間10-15分鍾,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5. 一般體溫達多少度可以使用冰帽降溫
冰帽一般用於高熱患者的物理降溫(40度以上),用於高熱降溫時,使用後每30分鍾測量體溫一次,並作好記錄,當體溫下降至39度以下時,即應取下冰帽,具體情況遵醫囑執行。
冰帽是一種規模比大陸冰蓋小,外形與其相似,而穹形更為突出的覆蓋型冰川。在壓力不均勻情況下,冰體內的冰從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狀漫流。它是大陸冰蓋和山嶽冰川的過渡類型。多分布在一些高原和島嶼上,故又有高原冰帽和島嶼冰帽之分。冰島的瓦特納冰川即是一例。
(5)多少溫度可以物理降溫擴展閱讀:
在進行冰帽冷療法操作中需要做到:
一、評估患者並解釋
(一)評估:患者的年齡、病情、意識、治療情況、頭部狀況、心理狀態及合作程度。
(二)解釋:向患者及家屬解釋使用冰帽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及配合要點。
二、患者准備
(一)了解冰帽使用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及配合要點。
(二)體位舒適、願意合作。
三、護士准備:衣帽整潔,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四、用物准備:冰帽或冰槽、冰塊、盆及冷水、水桶、肛表,手消毒液,醫療垃圾桶,治療車。若使用冰槽降溫,備不脫脂棉球及凡士林紗布。
五、環境准備:室溫適宜,酌情關閉門窗。
六、操作後處理:撤去治療用物、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整理床單位,對用物進行處理。
七、洗手、記錄:記錄用冷的部位、時間、效果、反應。
6. 物理降溫降到多少度即可
物理降溫降到38.5度以下即可。物理降溫是高熱患者除葯物治療外,最簡易、有效、安全的降溫方法濕敷幫助降低體溫。熱的濕敷可退燒。但是當病人覺得熱得很不舒服時,應以冷濕敷取代。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濕冷毛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假使體溫上升到39.4C以上,切勿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應換一次,反復做到燒退為止。以海綿擦拭全身蒸發也有降溫作用。護理專家潘瑪麗建議使用冷自來水來幫助皮膚驅散過多的熱。雖然你可以攝拭(用海綿)全身,但應特別加強一些體溫較高的部位,例如腋窩及鼠蹊部。將海綿擠出過多的水後,一次攝拭一個部位,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體溫將蒸發這些水分,有助於散熱。
7. 房間多少度適和物理降溫呢
38.5℃以下的低熱或中等度發熱患者可採用物理降溫。一般體溫正常值是37℃以下,可對口腔溫度、直腸溫度、腋溫進行測量,臨床常用的是腋溫,體溫37-38℃時屬於低熱,38-39℃屬於中等度發熱,39-41℃屬於高熱,41
8. 發熱到多少度時提示物理降溫
一般寶寶體溫在38以下,可不必退燒。超過38度以上就可以採用物理降溫,不過物理降溫一般僅用於緊急退燒。用濕毛巾 (或酒精棉, 慎用)擦孩子額、頸及胸部等處。密切觀察給寶寶及時就醫。
發熱是由於發熱激活物作用於機體,進而導致內生致熱原(EP)的產生並入腦作用於體溫調節反饋示意圖體溫調節中樞,更進而導致發熱中樞介質的釋放繼而引起調定點的改變,最終引起發熱。常見的發熱激活物有來自體外的外致熱原: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瘧原蟲等;來自體內的:抗原抗體復合物、類固醇等。內生致熱原(EP)來自體內的產EP細胞,其種類主要有:白細胞介素-1(IL-1)、腫瘤壞死因子(TNF)、干擾素(IFN)、白細胞介素-6(IL-6)等。EP作用於位於POAH的體溫調節中樞,致使正、負調節介質的產生。後者可引起調定點的改變並最終導致發熱的產生。
發熱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其實,它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發燒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較不具傳染性。這些能力應可以抵消發燒時所經歷的不舒服。
不明原因發熱(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診斷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有近10%的FUO病例始終不能明確病因。發熱本身可由多類疾病,如感染、腫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引起,無法明確歸類。過去這類患者通常由內科醫師診治,在大多數分科較細的醫院則主要由呼吸內科醫師接診。目前很多醫院開設了感染科,並把FUO歸於感染科診治,這種專科化管理是一種進步,可以提高診治水平。FUO有準確的定義,其包含3個要點:①發熱時間持續≥3周;②體溫多次>38.3℃;③經≥1周完整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常規實驗室檢查後仍不能確診。可見,雖然FUO本身是症狀診斷,不是疾病診斷,但診斷要求卻十分嚴格。
9. 物理降溫用什麼溫度的水
物理降溫水溫應在30℃左右,<36℃最佳。
如果要加入酒精,則水溫就要稍高,因為加入酒精後溫度會輕度降低。物理降溫是用冷水溫水:通常使用32-34℃左右的溫水的方法進行物理降溫,而不是用熱水。
溫度計介紹:
溫度計是可以准確地判斷和測量溫度的工具,分為指針溫度計和數字溫度計。根據使用目的的區別,已設計製造出多種溫度計。
2020年10月16日,國家葯監局在其網站發布《國家葯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最早的溫度計是在1593年由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1564~1642)發明的。他的第一隻溫度計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帶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時先給玻璃泡加熱,然後把玻璃管插入水中。
隨著溫度的變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會上下移動,根據移動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溫度的變化和溫度的高低。溫度計有熱脹冷縮的作用所以這種溫度計,受外界大氣壓強等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所以測量誤差較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溫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