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識點有哪些
1、參考系: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選來作為標準的的另外的物體。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是相對於參考系在而言的。
2、質點:
①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質點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學的抽象。
②物體可看做質點的條件:研究物體的運動時,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可以忽略。且物體能否看成質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時間和時刻:
時刻是指某一瞬間,用時間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它與狀量相對應;時間是指起始時刻到終止時刻之間的間隔,用時間軸上的一段線段來表示,它與過程量相對應。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來描述質點位置的變化,是質點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是矢量;
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
5、速度:
用來描述質點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與通過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其定義式為 ,方向與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對變速運動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㈡ 高一物理必修一題型及解析是什麼
1、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發生變化的運動。
參照物:判斷一個物體運動必須選取另一個物體作標准,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2、勻速直線運動:
(1)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a比較在相等時間里通過的路程。b比較通過相等路程所需的時間。
(2)公式:1米/秒=3.6千米/時。
(2)高一物理必修1有哪些專題擴展閱讀:
電能:
W:電流做的功叫做電功。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電能轉換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公式:W=UQW=U2t/R=I2RtW=Pt單位:W焦U伏特I安培T秒Q庫P瓦特,
電功率P: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電功,快慢程度。大功率電器在電流的作用下工作速度很快。
公式:P=W/TP=UI(P=U2/RP=I2R)單位:W焦U伏特I安培T秒Q庫P瓦特。
㈢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有哪些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一、探究形變與彈力的關系。
彈性形變(撤去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外力後能恢復原來形狀的物體的形變)范性形變(撤去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外力後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物體的形變)
彈性限度:若物體形變過大,超過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後,無法恢復原來的形狀,這個限度叫彈性限度。
二、探究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相當於另一個物體滑動的時候,要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相對滑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說明:摩擦力的產生是由於物體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三、力的合成與分解。
(1)若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僅受兩個力作用,這兩個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即二力平衡。
(2)若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受三個力作用,則這三個力中的任意兩個力的合力一定與另一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3)若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受到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力的作用,則宜用正交分解法處理,此時的平衡方程可寫成。
①確定研究對象。
②分析受力情況。
③建立適當坐標。
④列出平衡方程。
四、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1.共點力:物體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線或作用線的延長線能相交於一點的力。
2.平衡狀態:在共點力的作用下,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
說明:這里的靜止需要二個條件,一是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為零,二是物體的速度為零,僅速度為零時物體不一定處於靜止狀態,如物體做豎直上拋運動達到點時刻,物體速度為零,但物體不是處於靜止狀態,因為物體受到的合外力不為零。
3.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合力為零,即0。
說明。
①三力匯交原理:當物體受到三個非平行的共點力作用而平衡時,這三個力必交於一點。
②物體受到N個共點力作用而處於平衡狀態時,取出其中的一個力,則這個力必與剩下的(N-1)個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③若採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問題,則其平衡條件為:FX合=0,FY合=0。
④有固定轉動軸的物體的平衡條件。
五、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學過物理學的人都會知道牛頓第三定律,此定律主要說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的關系。在對一個物體用力的時候同時會受到另一個物體的反作用力,這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㈣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識點歸納有哪些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識點歸納:
1、參考系: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選來作為標準的的另外的物體。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是相對於參考系在而言的。
參考系的選擇是任意的,被選為參考系的物體,我們假定它是靜止的。選擇不同的物體作為參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但選擇時要使運動的描述盡量的簡單。
通常以地面為參考系。
2、質點:
①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質點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學的抽象。
②物體可看做質點的條件:研究物體的運動時,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可以忽略。且物體能否看成質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③物體可被看做質點的幾種情況:
(1)平動的物體通常可視為質點。
(2)有轉動但相對平動而言可以忽略時,也可以把物體視為質點。
(3)同一物體,有時可看成質點,有時不能.當物體本身的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不能忽略時,不能把物體看做質點,反之,則可以。
註:
(1)不能以物體的大小和形狀為標准來判斷物體是否可以看做質點,關鍵要看所研究問題的性質.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時,物體可視為質點。
(2)質點並不是質量很小的點,要區別於幾何學中的「點」。
3、時間和時刻:
時刻是指某一瞬間,用時間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它與狀態量相對應;時間是指起始時刻到終止時刻之間的間隔,用時間軸上的一段線段來表示,它與過程量相對應。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來描述質點位置的變化,是質點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是矢量。
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
5、速度:
用來描述質點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與通過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其定義式為,方向與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對變速運動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時速度:是質點在某一時刻或通過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時速度簡稱速度,它可以精確變速運動。瞬時速度的大小簡稱速率,它是一個標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的物理量。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與速度的變化量方向相同(注意與速度的方向沒有關系),大小由兩個因素決定。
易錯現象:
1、忽略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只考慮大小,不注意方向。
2、混淆速度、速度的增量和加速度之間的關系。
㈤ 高一物理必修一的知識點有什麼
一、相互作用力:
1、萬有引力:相互吸引的作用存在與一切物體之間,強度隨距離的增大而減弱;
2、電磁相互作用:電荷間的相互作用、電磁間的相互作用;
3、強相互作用:存在於原子核內的核子之間,使核子結合成原子核時起作用的力;
4、弱相互作用:在放射現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
二、受力分析:
1、整體法:當只涉及研究系統而不涉及系統內部某些物體的力和運動的時,一般可採用整體法。運用整體法解題的基本思路是:
(1)明確研究的系統和運動的全過程;
(2)畫出系統整體的受力圖和運動全過程;
(3)畫出適當的物理規律列方程求解。
2、隔離法:為了弄清楚系統內某個物體的受力和運動情況:一般可採用隔離法。運用隔離法解題的基本步驟是:
(1)明確研究對象或過程、狀態;
(2)將某個研究對象或者某段運動的過程、某個狀態從全過程中隔離出來;
(3)畫出某狀態下的受力圖或者運動過程示意圖;
(4)選用適當的物理規律列方程求解.
隔離法和整體法常常需要交叉運用,從而優化解題思路和方法,使解題簡潔明了。
三、慣性:
物體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者靜止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與物體的運動情況及受力情況無關,質量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慣性的具體表現形式有兩種:
1、當物體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為零時,慣性表現為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
2、當物體受到外力作用時,慣性表現為改變運動狀態的難易程度,物體慣性越大,他的運動狀態越難改變。
㈥ 高一物理必修1課本有哪些實驗
1.打點計器求加速度
2.用彈簧測力計驗證力合
3.探究力與加速度關系牛頓第二定律(注意平衡摩擦力)
㈦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識點有哪些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識點有:
1、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是相對於參考系在而言的。
2、質點是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質點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學的抽象。
3、同一物體,有時可看成質點,有時不能.當物體本身的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不能忽略時,不能把物體看做質點,反之,則可以。
4、不能以物體的大小和形狀為標准來判斷物體是否可以看做質點,關鍵要看所研究問題的性質。
5、時刻是指某一瞬間,用時間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它與狀態量相對應;時間是指起始時刻到終止時刻之間的間隔,用時間軸上的一段線段來表示,它與過程量相對應。
㈧ 高中物理必修一所涉及到的題型
一.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
1.參考系
⑴定義:在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選來作為標準的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考系。
⑵對同一運動,取不同的參考系,觀察的結果可能不同。
⑶運動學中的同一公式中涉及的各物理量應以同一參考系為標准,如果沒有特別指明,都是取地面為參考系。
2.質點
⑴定義:質點是指有質量而不考慮大小和形狀的物體。
⑵質點是物理學中一個理想化模型,能否將物體看作質點,取決於所研究的具體問題,而不是取決於這一物體的大小、形狀及質量,只有當所研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或影響很小,可以將其形狀和大小忽略時,才能將物體看作質點。
⑴物體可視為質點的主要三種情形:
①物體只作平動時;
②物體的位移遠遠大於物體本身的尺度時;
③只研究物體的平動,而不考慮其轉動效果時。
3.時間與時刻
⑴時刻:指某一瞬時,在時間軸上表示為某一點。
⑵時間:指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在時間軸上表示為兩點間線段的長度。
⑶時刻與物體運動過程中的某一位置相對應,時間與物體運動過程中的位移(或路程)相對應。
4.位移和路程
⑴位移: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化,是一個矢量,物體的位移是指從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其大小就是此線段的長度,方向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⑵路程:路程等於運動軌跡的長度,是一個標量。
5.速度、平均速度、瞬時速度
⑴速度:是表示質點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它等於位移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
⑵平均速度:物體所發生的位移跟發生這一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叫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相應位移的方向。
⑶瞬時速度:運動物體經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方向就是物體經過某有一位置時的運動方向。
6.加速度
⑴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的物理量,是一個矢量,方向與速度變化的方向相同。
⑵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的變化量與發生這一變化所需時間的比值叫加速度,即
⑶對加速度的理解要點:
①注意速度和加速度兩個概念的區別,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和時間的比值,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速度變化和時間的比值,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而加速度的方向不是速度的方向,而是速度變化的方向,所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沒有必然的聯系。
②加速度的定義式不是加速度的決定式,在該式中加速度並不是速度變化量和時間t決定,不能由此得出a與成正比、與時間t成反比的結論,加速度的決定式,即物體的加速度由合外力和物體的質量決定,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比,跟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與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還是做減速直線運動,判斷的依據是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是相同還是相反,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物體的速度一定增大,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物體的速度一定減小。
二.運動圖象
s—t圖象與v—t圖象的比較
圖A-2-6-1和下表是形狀一樣的圖線在s—t圖象與v—t圖象中的比較.
s—t圖
v—t圖
①表示物體勻速直線運動(斜率表示速度v)
①表示物體勻加速直線運動(斜率表示加速度a)
②表示物體靜止
②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③表示物體向反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初位移為s0
③表示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v0
④t1時間內物體位移s1
④t1時刻物體速度v1(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質點在0~t1時間內的位移)
三.勻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相等,這種運動就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定義中的「相等時間」應理解為所要求達到的精度范圍內的任意的相等時間。
2.規律:勻速直線運動中,物體的位移與時間成正比。
3.公式:⑴s=vt ⑵t=s/v ⑶v=s/t
◎命題趨勢◎
高考對本單元知識點的考查表現在對一些物理量的理解判斷能力,如質點、位移、路程、速度、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等,其直接考查的幾率不大,多數情況是與動力學或其他知識綜合在一起考查。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規律及推論:
基本規律:⑴Vt=V0+at,
⑵s=V0t+at2/2
推論:⑴Vt-2VO2=2as
⑵
(Vt/2表示時間t的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
⑶任意兩個連續相等的時間間隔(T)內,位移之差是一恆量.即:sⅡ-sⅠ=sⅢ-sⅡ=……=sN-sN-1=△s=aT2.
說明:
⑴公式涉及五個物理量V0,Vt,s,a,t每一個公式各缺一個物理量,在解題中,題目不要求和不涉及哪個物理量,就選用缺這個物理量的公式,這樣可少走彎路,找到最優解法.
⑵公式均是矢量表達式,對勻變速直線運動來講,通常取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其他矢量取正或負數代入公式運算.
2.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點: (設T為等分時間間隔):
⑴1T末、2T末、3T末……瞬時速度的比為
v1:v2:v3:……vn=1:2:3:……:n
⑵1T內、2T內、3T內……位移的比為
s1:s2:s3:……:sn=12:22:32:……:n2
⑶第一個T內、第二個T內、第三個T內……位移的比為
s1:sⅡ:sⅢ……:sN=1:3:5:……:(2n-1)
⑷從靜止開始通過連續相等的位移所用時間的比
t1:t2:t3:……:tn=
一、自由落體運動
1.自由落體運動的概念
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2.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
⑴v0=0;
⑵a=g=9.8m/s2;
⑶方向豎直向下
3.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Vt=gt
h=gt2/2
v2t=2gh
4.必須是從靜止開始算起的自由下落過程才是自由落體運動,從中間取的一段運動過程不是自由落體運動.
二、豎直上拋運動
1.豎直上拋運動的概念
物體以初速v0豎直上拋後,只在重力作用下而做的運動,叫做豎直上拋運動(勻變速運動規律對它都適用).
2.豎直上拋運動的規律
取向上的方向為正方向,有
vt=v0-gt
h=v0t-gt2/2
v2t-v20=2gh
3.幾個特徵量
⑴上升的最大高度h=v20/2g.
⑵上升到最大高度處所需時間t上和從最高點處落回原拋出點所需時間t下相等.
即t上=t下=v0/g.
4.豎直上拋運動的兩種研究方法
⑴分段法:上升階段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下落階段是自由落體運動.下落過程是上升過程的逆過程.
⑵整體法:從全程來看,加速度方向始終與初速度v0的方向相反,所以可把豎直上拋運動看成是一個勻變速直線運動,應用公式時,要特別注意v,h等矢量的正負號.一般選取向上為正方向,v0總是正值,上升過程中v為正值,下降過程中v為負值,物體在拋出點以下時h為負值.
1.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
⑴實驗原理: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低壓交流電源的計時儀器,其工作電壓為4~6伏,當電源為50Hz交流電時,它每隔0.02秒打一次點.當物體拖著紙帶運動時,打點計時器便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點,這些點記錄了運動物體的位移和發生相應位移所用的時間,據此可定量研究物體的運動.
⑵注意事項
①要先接通電源,後讓紙帶運動,並且每打完一條紙帶,應及時切斷電源.
②拉動紙帶時要平直,不要與限位孔摩擦.
③不必把打的第一個點作為計量起點.
④測各段長度時,不要用短尺分段測量.
2.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⑴實驗原理
①利用紙帶判斷物體作勻變速運動的方法:如圖A-2-10-1所示,0、l、2……為時間間隔相等的各計數點,s1、s2、s3.……為相鄰兩個計數點間的距離,若△s=s2-sl=s3-s2……=常數,即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差為恆量,則說明與紙帶相連的物體做勻變速運動.
②利用紙帶求運動物體加速度的方法:
a.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根據s4-s1=s5-s2=s6-s3=3aT2(T為相鄰兩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得:a1=(s4-s1)/3T2,a2=(s5-s2)/3T2,a3=(s6-s3)/3T2,
再求出a1、a2、a3的平均值,即為物體的加速度.
b.用v-t圖象求加速度:
先根據vn=(sn+sn+1)/2T,求出打第n點時紙帶的瞬時速度,然後作出v-t圖象.圖線的斜率即為物體運動的加速度.
⑵實驗器材:打點計時器、紙帶、復寫紙片、低壓交流電源、小車、細繩、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刻度尺、鉤碼、導線.
⑶實驗中應特別注意:
①開始應把小車停靠在打點計時器處,再讓小車運動,以使紙帶上多打些點.
②要先接通電源,再放開小車.
③要選擇比較理想的紙帶進行分析,舍掉開頭較密集的點.
④測量各記數點間的距離時不要分段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