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職業危害因素分為哪些類型
(1)化學性因素。
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煤塵、有機粉塵等。作業人員長期在超過國家規定的最高容許濃度條件下作業,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就有可能發生塵肺病。粉塵中的主要危害化學因素為游離二氧化硅、硅酸鹽等。
生產性毒物,如生產性化學毒物可引起急、慢性職業中毒。作業人員可能接觸到的生產性毒物類型很多,取決於實際生產條件。
(2)物理性因素。
不良的氣象條件:生產場所的氣溫、氣濕、氣流及熱輻射構成了生產環境的氣象條件。在強烈熱輻射、高氣溫、氣濕等不良氣象條件下作業,可能引起中暑。在寒冷氣候條件下工作,不僅會引起凍傷,還會增加感冒等的發病率。
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電磁輻射按其生物學作用的不同可分為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是指引起物質原子電離的射線或微粒子,如α、β、γ射線和中子等,可引起生物分子結構的破壞。而非電離輻射引起的傷害是灼效應,如紫外線、紅外線、高頻電磁場、無線電波電磁場等。
(3)生物性因素。
主要是指在工作環境中接觸到的一些生物或微生物。
防治職業病,就要改善作業環境中這些化學、物理和生物的有害因素,盡最大可能減少這些因素對健康和安全的傷害,降低職業危害,防範職業病,保證健康和安全。
(4)社會經濟因素。
經濟全球化、國民生產總值(GNP)、財富分配、文化教育水平、生態環境、勞動立法、醫療衛生制度,都可影響職業人群的健康。如生產管理水平低、廠房建築或設備簡陋、過重體力負荷、生產布局不合理等。
(1)物理性職業危害因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不論是室內作業還是室外作業,地面作業還是井下作業,勞動者都面臨不同的環境條件,如冶煉作業的高溫,井下作業的高濕,露天作業的嚴寒,鉚接作業和鑿岩作業的雜訊和振動,破碎作業的粉塵,化學作業的有毒有害氣體,某些作業的電磁輻射以及作業空間的照明、色彩等。
這些環境條件直接或間接對勞動者作業產生不同程度影響,輕則降低工作效率,重則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和危害人體安全和健康。
作業環境的主要影響因素有:照明、色彩、雜訊、振動、溫度、濕度、空氣成分、電磁輻射等。只有改善這些環境因素才能保證人的安全與健康,保證系統的正常、高效運行。
作業環境管理最基本的任務是使作業環境保持整潔有序,消除職業危害因素,防止職業病發生,因此,其管理的核心內容是如何改善作業環境條件,如何預防職業病。
⑵ 屬於職業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摘要 職業病危害因素可以分為很多種,主要包括:粉塵因素、化學因素(如有機溶劑類毒物,鉛、錳等金屬毒物等)、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各種放射性物質)、生物因素(如炭疽桿菌、森林腦炎病毒等)和其他因素(金屬煙、井下不良作業條件等)。
⑶ 物理因素所導致的職業病有哪幾種
物理因素所導致的職業病一共有以下五種:中暑,減壓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振動病
一、中暑
致病因素:高溫、高濕、風速小、勞動強度大等因素。
治療:綜合性治療:應用擴張血管及營養神經的葯物治療,中醫葯治療可結合物理療法、運動療法等,必要時外科治療。
⑷ 職業危害因素有哪些
1、生產過程有關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不良的氣象條件(高溫、高濕、低溫等)、異常的氣壓(高氣壓、低氣壓)、輻射(高頻電磁場、微波、紫外線、紅外線、放射線)、雜訊、振動等;化學因素,如工業毒物、粉塵等;生物因素,如某些寄生蟲、微生物等。
2、勞動過程中產生的因素。如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精神緊張,勞動強度過大、頻度過密等。
3、生產環境中固有的因素。如自然環境中的不良因素、廠房建築不合理等。
相關規定
根據規定,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內容主要包括:生產經營單位的基本情況,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種類、濃度或強度,作業場所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人數及分布情況,職業危害防護設施及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情況,對接觸職業危害因素從業人員的管理情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職業危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職業危害因素
⑸ 作業場所常見的物理性職業性危害因素包括 ( )
A,C,D,E
答案解析:
作業場所常見的物理性職業性危
害因素包括雜訊、振動、輻射、異常氣象條件(氣
溫、氣流、氣壓)等。
⑹ 物理因素職業病有哪幾種
四、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 5種
1、中暑
2、減壓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動病
⑺ 屬於職業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屬於職業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
雜訊、振動、輻射、粉塵、物理性損傷、高空、高壓電、異常氣象條件(氣溫、氣流、氣壓)。
⑻ 職業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一)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學因素
(1)有毒物質,如鉛、汞,乙烯生產過程中,有苯、甲苯、乙基苯、苯乙烯等毒物;生產丁苯橡膠過程中有丁二烯、苯乙烯、高芳烴油、亞硝酸鈉、過氧化二異丙苯等幾十種。
(2)生產性粉塵,如煉油生產過程中,有石油焦粉塵,使用催化劑硅酸鋁粉(粉塵狀)等;催化劑生產過程中,有金屬粉塵、水泥粉塵等,此外,還有石棉塵、煤塵等。
2.物理因素
(1)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高濕、低溫等。
(2)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
(3)雜訊、振動。
(4)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射頻、微波、激光。
(5)電離輻射,如X射線、放射性同位素儀表產生的丫射線等。
3.生物因素,如附著在皮毛上的炭疽桿菌、蔗渣上的黴菌等。在石化行業少見。
(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勞動過程是指生產過程的勞動組織、操作體位和方式以及體力和腦力勞動的比例等。在此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有:
①大檢修或搶修期間,易發生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勞動作息制度不合理等。②精神緊張;自動化程度高,儀表代替了笨重的體力勞動和手工操作,也帶來了精神緊張問題。③勞動強度過大或生產定額...(一)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學因素
(1)有毒物質,如鉛、汞,乙烯生產過程中,有苯、甲苯、乙基苯、苯乙烯等毒物;生產丁苯橡膠過程中有丁二烯、苯乙烯、高芳烴油、亞硝酸鈉、過氧化二異丙苯等幾十種。
(2)生產性粉塵,如煉油生產過程中,有石油焦粉塵,使用催化劑硅酸鋁粉(粉塵狀)等;催化劑生產過程中,有金屬粉塵、水泥粉塵等,此外,還有石棉塵、煤塵等。
2.物理因素
(1)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高濕、低溫等。
(2)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
(3)雜訊、振動。
(4)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射頻、微波、激光。
(5)電離輻射,如X射線、放射性同位素儀表產生的丫射線等。
3.生物因素,如附著在皮毛上的炭疽桿菌、蔗渣上的黴菌等。在石化行業少見。
(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勞動過程是指生產過程的勞動組織、操作體位和方式以及體力和腦力勞動的比例等。在此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有:
①大檢修或搶修期間,易發生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勞動作息制度不合理等。②精神緊張;自動化程度高,儀表代替了笨重的體力勞動和手工操作,也帶來了精神緊張問題。③勞動強度過大或生產定額不當,如安排的作業與職工生理狀況不相適應等。④個別系統或器官過分緊張,如視力緊張等。⑤長時間處於某種不良體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三)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
生產環境可以是大自然的環境,也可以是按生產過程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人工環境,生產過程中的職業危害因素包括:
①自然環境中的因素,如炎熱季節的太陽輻射;②房屋建築或布置不合理,如有毒工段與無毒工段安排在一個車間;③由不合理生產過程所致的環境污染,如氯氣回收、精製、液化崗位產生的氯氣泄液,有時造成周圍10~20m環境的
污染。
在實際生產中,職業病危害因素常不是單一存在的,多種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聯合存在,常可加重對職工健康的影響。
⑼ 屬於職業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根據《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屬於職業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
1、雜訊
2、高溫
3、低氣壓
4、高氣壓
5、高原低氧
6、振動
7、激光
8、低溫
9、微波
10、紫外線
11、紅外線
12、工頻電磁場
13、高頻電磁場
14、超高頻電磁場
職業病危害因素可以分為很多種,主要包括:粉塵因素、化學因素(如有機溶劑類毒物,鉛、錳等金屬毒物等)、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各種放射性物質)、生物因素(如炭疽桿菌、森林腦炎病毒等)和其他因素(金屬煙、井下不良作業條件等)。
(9)物理性職業危害因素有哪些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二條規定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加速及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廣泛使用,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接觸的職業危害更加多樣、復雜,職業暴露人群日益擴大,職業病新發病例呈明顯上升趨勢。
1998年~2017年,我國共報告職業病病例380449例。自2010年以來,我國職業病報告病例數持續高位波動,2016年全國職業病報告病例數首次超過3萬,每年因職業病造成的死亡人數已超過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
在新的職業危害因素不斷出現的背景下,2013年,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安全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四部門聯合發布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將職業病分為10大類132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