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概念教學一般需要設計哪些環節

物理概念教學一般需要設計哪些環節

發布時間:2023-03-01 12:52:18

㈠ 幾種常見物理課型的教學方法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必須熟悉物理教學中的一些基本課型,才能很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和物理教學的特點,我們把物理教學中的課的類型主要劃分為三種,即實驗教學課,知識教學課和習題教學課。 (一) 實驗教學課 物理實驗教學的方式主要有四種,即演示實驗,學生實驗,隨堂實驗和課外實驗。 1. 演示實驗 所謂演示實驗是指教師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為配合教學內容而演示給學生看的實驗。因此主要是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培養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引起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對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起一定的示範作用。為了確保演示實驗成功,並取得良好的實驗效果,課堂演示實驗要首先做好准備,力求演示的現象清楚,並配合必要的說明和講解。 2. 學生實驗 學生實驗是物理實驗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是培養學生實驗能力,掌握實驗技能,使學生受到物理學研究的實驗方法的初步訓練的主要措施。進行學生實驗教學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努力創造條件,開出物理教學大綱中規定的所有實驗。 第二、關於實驗能力的培養要具體落實,要明確要求,嚴格訓練,逐步做到由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並完成實驗報告。 第三、實驗中要及時給學生以具體指導,巡迴檢查,及時發現並幫助學生解決操作中的問題,糾正實驗上的錯誤。 3. 隨堂實驗 這種實驗是物理實驗教學的補充形式,可作為實驗作業布置給學生,也可作為建議,由有興趣的學生自願進行。 (二) 知識教學課 物理基礎知識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內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並使學生的認識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規律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發展,是物理教學的重要任務。 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教學,一般要經過以下四個環節: 1. 引入物理概念和規律 這一環節的核心是創設物理環境,提供感性認識。概念和規律的基礎是感性認識,只有對具體的物理現象及其特性進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對物理現象運動變化規律及概念之間的本質聯系進行研究歸納,就形成了物理規律。因此教師必須在一開始就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認識。常用的方法有:運用實驗來展示有關的物理現象和過程、利用直觀教具、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及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等。 為形成概念、掌握規律而選用的事例和實驗事實,必須是包括主要類型的、本質聯系明顯的、與日常觀念矛盾突出的典型事例。例如,在進行杠桿教學中,關鍵在於弄清力臂的概念。教師在選擇事例時,必須包含力的作用點不垂直於力的作用點到支點的聯線這一情況。 2. 建立物理概念和規律 物理概念和規律是人腦對物理現象和過程等感性材料進行科學抽象的產物。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綜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觀察到的現象的共性、本質屬性,才能使學生正確地形成概念、掌握規律。例如,在進行牛頓第一定律教學時,其關鍵是通過對由演示實驗和列舉大量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現象的感性材料進行思維加工,使學生認識物體不受其它物體作用,將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這一本質。但是這一本質卻被許多非本質聯系所掩蓋著,如,當外力停止作用時,原來運動的物體便歸於停止;恆定外力作用是維持物體勻速運動的原因,等等。因此,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突出本質,摒棄非本質,才能順利建立牛頓第一定律。 3. 討論物理概念和規律 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牢固地掌握它。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規律建立以後,還必須引導學生對概念和規律進行討論,以深化認識。一般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討論:一是討論其物理意義,二是討論其適用范圍和條件,三是討論有關概念和規律間的關系。在討論過程中,應當注意針對學生在理解和運用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以便使學生獲得比較正確的理解。 4. 運用物理概念和規律 學習物理知識的目的在於運用,在這一環節中,一方面要用典型的問題,通過教師的示範和師生共同討論,深化活化對所學的概念和規律的理解,逐步領會分析、處理和解決物理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組織學生進行運用知識的練習,要幫助和引導學生在練習的基礎上,逐步總結出在解決問題時的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三) 習題教學課 習題教學,也是物理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在講述若乾重要概念和規律,或者在重要的教學單元之後,一般要安排以解題指導為中心的習題課,及時而有重點地進行復習和解題訓練。要上好一堂習題課,重要的是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程度,選編好例題和習題,認真研究教學方法,把復習講評、示範解題和學生練習等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以上我們對物理教學中最重要的三種課型,即實驗教學、知識教學和習題教學進行了初步分析,物理教師必須熟悉這三種課的教學。

㈡ 談談物理規律教學一般要經歷哪幾個階段

一、要讓學生把新舊知識聯系,建立物理規律的事實依據,掌握物理規律的探究方法
物理規律反映了物理現象中的相互關系、因果關系和有關物理量間嚴格數量關系,因此,在物理規律的教學中,必須將那些原先分散學習的有關物理概念綜合起來,把研究它們的關系作為主題。只有用聯系的觀點來引導學生研究新課題,提出新問題,才能激發學生新的求知慾與新的鑽研志趣。另一方面,物理規律本身,總是以一定的物理事實為依據的,因此,學生學習物理規律,也必須在認識、分析和研究有關的物理事實的基礎上進行。對於初中學生,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強,理解和掌握物理規律更需要有充分的感性材料作為支柱。
中學生認識和掌握物理規律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簡化了的探索和研究過程。而學生對物理規律的獲得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直接從實驗結果中分析、歸納、概括而總結出來,即實驗歸納法;另一種途徑則是利用已有的概念和規律,通過邏輯推理或數學推導,得出新的規律,即理論分析法。實驗歸納法是探索物理規律的一種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總之,我們應當在物理規律的教學中,讓學生初步掌握物理規律的探究方法。
二、要讓學生理解物理規律的物理意義
作為初中階段的物理,一般著重於用文字語言加以表述,即用一段話把一個規律的物理意義表述出來,有些規律還用公式加以表達。對於規律的文字表述,要認真加以分析,使學生真正理解它的含義,而不是讓學生死記結論。而且必須是在學生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並對它的本質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進行,例如: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教學,可仿照伽利略「理想實驗」的思路,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推理想像,由有摩擦時的運動情況推想到無摩擦時的運動情況,最後把這一規律表述為「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在理解時,要注意弄清定律的條件是「物體沒有受到外力作用」,還要正確理解「或」字的含義,「或」不是指物體有時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有時保持靜止狀態,而是指如果物體原來是運動的,它就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如果原來是靜止的,它就保持靜止狀態。
許多物理規律的內容可以用數學形式表達出來,即定律的公式。要使學生從物理意義上去理解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間的數量關系,而不是從純數學的角度加以理解,例如,歐姆定律的表達公式:I=U/R,應當使學生理解,這一公式表達了電流的強弱決定於加在導體兩端電壓的大小和導體本身電阻的大小,即某段電路中電流的大小,與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這段電路中的電阻成反比。如果對公式進行變形,則有R=U/I,即電阻的定義式。如果不理解公式的物理意義,就可能得出「電阻與電壓成正比」這一類錯誤的結論來。
三、要讓學生明確物理規律的適用條件和范圍
每一個物理規律都是在一定條件下反映某個物理現象或物理過程變化規律的,規律的成立是有條件的。因此,每一規律的適用條件和范圍也是一定的。學生只有明確規律的適用條件和范圍,才能正確地運用規律來研究和解決問題,才能避免亂用規律、亂套公式的現象。例如,歐姆定律I=U/R,適用於金屬導體,不適用於高電壓的液體導電,不適用於氣體導電,不適用於含源電路或含有非線性元件的電路,而且,I、U、R必須是同一段電路上的三個物理量。
四、要讓學生認清所研究的物理規律與有關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之間的關系
物理規律總是與許多物理概念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與某些物理規律也相互關聯,應當使學生把物理規律與和它相關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之間的關系搞清楚。例如,牛頓第一定律與物體的慣性雖有聯系,但二者有體質上的區別,不能混為一談。常發現中學生把慣性與運動狀態等同起來,把用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說成是「打破物體的慣性」,把物體不受外力作用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說成是「保持物體的慣性」。我們知道,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物體無論是靜止還是運動,無論是從靜到動還是從動到靜,任何時候都具有慣性,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因此不能說「打破慣性」。牛頓第一定律是一個反映這些客觀事實的物理規律,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五、要讓學生學會運用物理規律說明和解釋現象,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對於物理規律,不僅要求學生理解,而且要求會靈活運用,因為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學以致用。初中階段,雖不要求學生能解決某些復雜問題,但也應當要求學生會用物理規律去說明和解釋有關的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因為這樣,一方面可以鞏固和深化對規律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學到分析、處理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發展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綜合運用歐姆定律、串並聯電路、電功率等概念和規律可以解決日常生活用電中的簡單問題,如常見家電的選擇和使用、保險絲的選擇等等。
,

㈢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的制定是為了讓各位物理老師更好地教學,以下是物理教學設計方案模板,歡迎閱覽!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模板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體表面可以發生反射。

2.認識光反射的規律,了解法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義。

3.理解反射現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麼是鏡面反射,什麼是漫反射。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觀察光的反射現象。

2.體驗和感悟我們是如何看不見不發光的物體的。

3.經歷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用實驗的方法獲得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跟法線位置的關系,測量反射光線與法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總結探究的結論,獲得比較全面探究活動的體驗。

4.通過觀察,理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異。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2.密切聯系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光的反射定律;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學難點】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學工具

激光源、平面鏡、紙、角度測量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請舉出應用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實例。

二、新課引入

教師:在漆黑的夜晚,我們看不到屋子裡的桌子、電視,怎樣才能看到呢?

我們能看見太陽、電燈,是由於它們能發光,光線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我們為什麼又能看見人、教室、書本這些本身不發光的物體呢?這是因為他們能反射太陽、電燈等光源發出的光,這些被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本節我們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規律。

三、新課教學

1.光反射的規律

1、教師:光傳到兩種不同物質的分界面時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的物質中的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演示一:用平面鏡反射太陽光。

觀察:牆上光斑及其變化。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讓學生觀察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入射點。並在黑板上畫出圖:

教師向學生介紹以下名詞:一點、兩角、三線.

入射點(O):光線射到鏡面上的點。

法線(ON):通過入射點,垂直於鏡面的直線(用虛線表示)。

入射角(i):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反射角(r):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2、探究:光的反射規律

教師:通過演示觀察到光的反射現象。那麼光反射時遵從什麼規律呢?

實驗一:

1.按照課本圖2.2-3,讓從激光器射出的光沿紙板入射到鏡面上的O點,觀察反射光的位置。在白紙上畫出法線、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位置。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並記錄下來。

2.不改變入射點的位置,改變入射光線的位置,重復上面實驗兩次。

3.把紙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後折,還能看見反射光線嗎?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和數據得出:

①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

③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板書: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實驗二:

把入射光線沿原反射光線的位置射到鏡面。觀察反射光的位置。

討論得出:光在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3、講述反射光路圖的畫法:

例:下圖中已知入射光線,請畫出反射光線。

畫法:①過入射點畫法線;②畫反射光線(根據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學生練習:投影儀膠片。

(1)畫出下圖的入射光線。

(2)如圖,畫出反射光線,並回答:入射角多大?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多大?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

2.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演示三:用鏡子和白紙反射太陽光或燈光。

問:為什麼鏡子反射的光很強,白紙反射的光很弱呢?

我們來研究這兩種情況。

教師: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體表面上時的情況如圖: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

引導學生分析得出鏡面反射:每條光線都遵守反射定律。反射光向同一方向射出,在這個方向的反射光很強,而其餘方向無反射光。

演示四:把幾根大頭針垂直插入硬紙條中表示「法線」,把硬紙條任意彎折後「法線」不再平行。(圖上)

強調: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漫反射向各個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們從各個方向看到物體。

教師分析實例:同學們看不到黑板反光部分的字,這是因為黑板上的反光部分發生鏡面反射,光線強度比粉筆字漫反射的光線強。怎樣避免這種情況?讓「反光」部分粗糙,這樣就可以發生漫反射,減弱反光部分來的反射光,同學們就能從不同方向看清粉筆字反射來的光,也就是能看清楚字了。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模板二

【學習目標】

1.理解什麼是內能

2. 知道內能與溫度之間的關系

3. 掌握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並能用來解決簡單的問題。

【學習重點】:內能以及改變內能的方法。

【學習難點】: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

【預習檢測】

1. 叫做物體的內能;內能的單位: 。

2.同一物體,溫度升高,內能 。

3.鐵水和冰塊的溫度雖然不同,但他們都具有 。

4.改變內能的途徑是: 和 。

5.冬天搓手會讓手暖和,是通過 改變的內能;冬天嘴對手哈氣取暖是通過 改變內能的。

6.在高空飛行的子彈具有_______能、_______能,同時還具有_______能,子彈落地後,這三種能不為零的是____

2016九年級物理教案人教版

___能.

7.物體內大量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關,當物體的溫度升高時,它的內能_______;溫度降低時,內能_______

8.當物體對外做功時,它的內能_______,溫度_______;當外界對物體做功時,物體的內能_______,溫度_______.給自行車打氣,筒壁會發熱,這是壓縮筒內的空氣_______,使空氣的_______增加,溫度升高的緣故.

【共同探究】

★學生活動一:閱讀課文7頁內能,回答下列問題:

1) 運動的物體具有_______,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所以分子也具有動能;

2) 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於有作用力具有______,分子間也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間也有______,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內能。 3) 分子的熱運動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動能越_____,內能越________。

4) 物體的溫度低時,分子的熱運動______(停止嗎?),所以一切物體________。

討論:內能與機械能的'區別:

★ 學生活動二:改變內能的方法

1、小組討論:如何使一塊冰熔化?怎樣使一根鐵絲的內能增大?

小結:⑴ 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兩種:____和_____,且在改變物體的內能上是等效的。熱傳遞的實質是________;做功的實質_________。

⑵ 在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 熱量,溫度 ,內能 ;低溫物體 熱量,溫度 ,內能 。(熱傳遞的條件是——存在溫差)

2、演示壓縮空氣引火儀的實驗:

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團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壓下去,觀察發生的現象 ,

原因: ,

說明: 。

3、實驗:在大口玻璃瓶內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氣。給瓶內打氣,當瓶塞跳起來時,觀察瓶內的變化 ,原因 ,

說明 。

小結:⑶ 對物體做功,內能 ,溫度 , 實質是 能轉化為 能;

物體對外,內能 ,溫度 ,實質是 能轉化為 能

★ 學生活動三:群策群力

1、1分鍾競賽:舉出改變物體內能的例子?

2、討論達成共識:

內能和溫度的關系

⑴物體溫度的變化(會、不會)引起內能的變化?

⑵物體溫度不變,其內能(可能、不可能)改變?

內能和熱量的關系

⑴物體內能的變化(一定、不一定)伴隨著吸收或放出熱量?

⑵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一定、不一定)會引起內能的變化?

熱量和溫度的關系

⑴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一定、不一定)會引起物體溫度的變化?

★ 學生活動四:學生閱讀:地球的溫室效應

1)什麼是溫室效應?

2)產生溫室效應的原因是什麼?


㈣ 物理實驗教學的環節有哪些

答:物理實驗教學的環節有以下六步:一:看所謂「看」即「觀察和了解」是所有實驗的第一環節,包括對實驗器材的選取,器材的使用規則,器材的使用范圍,以及器材的精確度等,要有一個詳盡的了解。
三、做做,即做實驗,它是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參與實踐的具體過程。每一種儀器,都有它的使用規則和要求,我們應嚴格地按照它的規則要求進行操作。
四、記即在實驗中,正確的讀取和記錄數據,它包括:讀取的姿勢(例:刻度尺數值的讀取時,眼睛應水平垂直或豎直垂直刻度);讀取的方法(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確的記錄(數字與單位要准確)。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錯誤的讀取姿勢或方法,加深學生對錯誤和差的了解,加強學生對動手操作的掌握。同時,也應注重實驗的事實,而不能任意加大或減小實驗數據,有意迎合實驗的真實結果,應著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六、理實驗器材的適當選取,實驗過程的正確操作,實驗數據的准確讀取,記錄和分析,並不意味著實驗的完整結束。實驗後器材的歸類、整理是各類實驗的掃尾工作,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工作,它培養學生愛護儀器,培養學生有始有終的科學態度的重要內容。
總而言之,要上好一堂生動的,成功的物理實驗課「看、調、做、記、析、理」這六個環節缺一可,只有掌握這六個環節,才能使自己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做到得心應手,運用自如,也才能使學生所做實驗及相關知識牢固熟練掌握。既能使老師輕松教學,又能使學生愉快接受,從而使物理實驗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㈤ 物理實驗教學的環節有哪些

物理實驗教學的環節有以下六步:
一:看所謂「看」即「觀察和了解」是所有實驗的第一環節,包括對實驗器材的選取,器材的使用規則,器材的使用范圍,以及器材的精確度等,要有一個詳盡的了解。
二:調即「調整或調節」,它是進行實驗的一個准備階段,調整或調節的正確與否對實驗的成功有決定性的作用。對部分需要「調」的實驗儀器,應注重怎樣正確的「調」。例如彈簧測力計、托盤天平、杠桿、體溫計、電流表、電壓表在使用的時候都需要認真的調。

三、做做,即做實驗,它是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參與實踐的具體過程。每一種儀器,都有它的使用規則和要求,我們應嚴格地按照它的規則要求進行操作。
四、記即在實驗中,正確的讀取和記錄數據,它包括:讀取的姿勢(例:刻度尺數值的讀取時,眼睛應水平垂直或豎直垂直刻度);讀取的方法(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確的記錄(數字與單位要准確)。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錯誤的讀取姿勢或方法,加深學生對錯誤和差的了解,加強學生對動手操作的掌握。同時,也應注重實驗的事實,而不能任意加大或減小實驗數據,有意迎合實驗的真實結果,應著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五:析對於記錄的數據由於操作者不同,實驗器材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可能導致同一實驗結果的不同。我們應及時加以總結和分析。幫助學生分析哪些是錯誤導致的結果,哪些是誤差造成的原因,與學生共同探求對實驗器材和實驗方法的改進,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思維。例:做動滑輪可以省一半力的實驗過程中,實驗的結果與理論的數值存在偏大的現象,我們應幫助學生指出,這並不是錯誤實驗的原因,而是由於摩擦力存在的導致的結果,為了使實驗結果更趨於理想,我們應想辦法,減少摩擦。

六、理實驗器材的適當選取,實驗過程的正確操作,實驗數據的准確讀取,記錄和分析,並不意味著實驗的完整結束。實驗後器材的歸類、整理是各類實驗的掃尾工作,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工作,它培養學生愛護儀器,培養學生有始有終的科學態度的重要內容。
總而言之,要上好一堂生動的,成功的物理實驗課「看、調、做、記、析、理」這六個環節缺一可,只有掌握這六個環節,才能使自己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做到得心應手,運用自如,也才能使學生所做實驗及相關知識牢固熟練掌握。既能使老師輕松教學,又能使學生愉快接受,從而使物理實驗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㈥ 物理概念教學的基本要求

概念教學和探究教學一樣也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一種途徑,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現在兩條途徑有機整合到一起,成了一條寬廣大道,通向科學探究的寬廣大道。它以糾正、補充、完善學生的前概念,建構正確的認知為己任,意在給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及以後的人生產生有意義的影響。因此概念教學注重學生前概念的了解,並基於學生的認識來設計教學,幫助孩子建構概念。

概念教學是當前一個研究的熱門話題。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和當地的實際情況改革教材,對原有教材重新進行調整和組合。這就使教材有了一個比較好的知識結構。而要把知識的基本結構教給學生,關鍵在於要有好的教學方法,在教法改革中充分運用知識遷移的原理,突出基本概念的教學,加強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適時進行滲透,使前面的學習為順利地學習後面的知識打好基礎,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使學生形成一個最佳的認知結構。這里不是一般地教給學生一個個知識,而是教給學生知識的基本結構。這種把教知識變為教知識結構,是教學中特別重視的環節。

首先,突出基本概念的教學。對於基本概念、法則、原理的教學,讓學生擺一擺,畫一畫,說一說,自己動手操作、練習;邊觀察、邊說、邊思考,做到眼、手、口、腦並用,使概念的形成經過形象化感知、外部言語、再到內部言語這樣一個過程。一般來說,對基本概念的講解、推導,不急於求成,一節課不夠用,就增加時間,直到學生真正理解,牢固掌握,能舉一反三為止。例如,學生初學「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這部分知識時,重點抓「和」的概念的教學。從實物和圖畫入手,讓學生把手中的蘋果和梨放在一起,數一數共有幾個水果;把桌上的紅粉筆和白粉筆放在一起,數一數有幾支粉筆;把長方體的糖和球體的糖放在一起,數一數一共是多少,……然後又拿出色彩新穎的圖片,如猴山上的大猴和小猴,草地上的山羊和綿羊,汽車場上的大汽車和小汽車,等等。通過大量的實物、圖片演示,學生對「和」的概念就理解和掌握了。學生掌握了「和」的概念,就為學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和有關知識打下了基礎。對於一些比較抽象的基本概念,則寓教學於日常的活動之中,使學生對教材有生動形象化的感知。例如,在講解相遇問題時,為了使學生理解「同時」、「不同地」、「相遇」、「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等概念,讓學生到親自做一些活動。如把學生分為兩隊,分別站在操場兩邊。教師說「走」,兩隊同時相對行走讓學生形象地理解「同時」、「相對」的含義。當兩隊遇上時,教師叫「停」,告訴學生這是「相遇」,同時讓學生觀察這時各自走的路程的長是多少,理解在同一時間內兩隊各走的「距離」。有時也可以讓學生同坐兩人那學具進行演示,這些知識都是相遇問題的難點。學生有了感性認識後,回到課堂上講相遇問題時,就能迎刃而解了。

其次,加強知識的訓練,形成知識網路。科學概念反映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系,越是基本的概念,它所反映事物的聯系就越廣泛、越深刻。突出基本概念的教學,不是說可以不去注意一般的知識,相反,而是要以最基本的概念為中心,在對概念的理解,運用和深化的過程中,不斷把有關知識聯系起來,以綱帶目,以點帶面,形成知識網路。這種聯系緊密的知識,就為遷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學生就能比較順利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識。

例如,進行「同樣多」這個基本概念教學,可以在逐步加深理解的過程中引出一系列有關新知識,得到新認識,使一個個相關知識聯系起來。在比較數的大小過程中,學生建立起「同樣多」的概念,以它為中心,學習了「求兩數相差」、「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這樣一組應用題。接著把「同樣多」概念納入加減的計算中,在計算2+2+2,5+5等一類練習題中,引導學生觀察加數都相同的特點,進而引出新的概念:「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為學習乘法意義打下基礎。在學習除法意義時,還以「同樣多」為主線,繼續引申認識平均分的意義,從而學習了除法的意義。這樣,以「同樣多」這個基本概念,使有關知識連成線,形成塊,連成網,形成一個較好的知識結構。因此,使這部分知識學習起來變得容易些,理解也比較深刻。

第三,適時進行滲透。在學習過程中,有些知識前後聯系不緊密,有些新知識跨越程度比較大,學生不容易掌握,成為知識的難點。對於這些新知識,怎樣使前面的學習能為後面學習作準備,怎樣使新舊知識聯系起來,使遷移能順利地進行呢?這就需要在新舊知識之間,架起聯系的橋梁。這種在前面學習時為後面學習某些知識的「架橋」工作,也就是為學習某些新知識作了准備,就是滲透。滲透要注意時機,要結合學習前面的知識自然地進行;滲透的內容要適度,做到使學生通過遷移順利地掌握新知識即可。

㈦ 請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具體如何進行物理概念的教學

一、抓好入門教育
物理課是初二年級的一門新學科,這對剛接觸這門課的學生來說,往往有一種新鮮感。許多學生對此學科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這種興趣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種新奇,如不及時深化,熱的時間是短暫的。物理概念只需涉及,強調描述就可以了。
二、注重實驗教學
初中物理是所有學科中最具有科學性的學科,每一個概念很多都是通過物理實驗得出。很多物理概念是在大量的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運用邏輯思維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質的共同特徵集中起來加以概括而形成的
三、創設情境,注重讓用學生已學的知識學習新概念
可以突破傳統教室的課桌布局,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形成開放性結構,便於學生們交流合作;整堂課不受約束,學生可自主學習、自由討論、舉手發言,無須起立等等。例如講與聲音有關的概念(音調、響度、音色等)可以先播放各種各樣學生熟悉的聲音,再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發出聲音,在這樣真實的活動情境中,學生們滿懷興趣地通過仔細的觀察、身體的觸摸,去感知聲音有關的概念的物理意義。
四、教師應循序漸進,進行物理概念的教學,不能過深、過廣
在教學理念上淡化概念的嚴整性。

閱讀全文

與物理概念教學一般需要設計哪些環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