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物理降溫後需要多長時間再次測量體溫
很多人發燒的情況下都是想起物理退燒,確實物理退燒是較為快的一種降溫方法,並且臨床醫學上對物理退燒的界定代指較為普遍的,很多方式都歸屬於物理退燒的一種。除開要留意物理退燒的方式,還要留意復診溫度,進行復測溫度是有時間限定的。物理退燒後多長時間復測量體溫呢?
1.三十分鍾
臨床醫學上,碰到發熱病人,護理人員遵醫囑開展解決後,一般在三十分鍾後復測量體溫並紀錄。殊不知,事實上,一些狀況下三十分鍾並並不是復測量體溫的黃金時間。
2.減溫基本原理
盡管時間存有差別,可是減溫基本原理都一致,可能是溫開水、酒精擦浴減溫觸碰病人體表面積大,根據排熱方法減少溫度,但沒法持續減溫;醫用冰袋冷敷法因為部分觸碰總面積小,減溫速率比較慢,且大齡發熱病人皮膚覺得作用較低,應需注意觀查冰敷位置皮膚,防寒傷;冰毯減溫解決了以上降溫法無法保持的弊端,使病人持續平穩的減溫獲得確保,減少了護理人員的勞動量,擺脫了傳統式減溫所需醫護時間長、減溫實際效果不穩定的缺陷,非常值得臨床醫學應用。
3.留意
可以得到 一個精準的溫度在為患者開展評定、確診、醫治中尤為重要。假如精確測量時間先於復測量體溫最佳時間點,則不可以體現減溫功效,需再度精確測量,乃至反復數次精確測量,不但導致醫護人力資源管理的消耗,甚至可能造成患者及親屬焦慮不安,影響醫患矛盾。復測體溫時間若晚於最好復測體溫時間點,則不利觀查患者病況轉變,耽誤確診和醫治,僅再用30Min 復測量體溫欠缺精確性和銜接性,乃至可能導致反復服葯。
❷ 物理降溫的注意事項
1、腋窩、肘窩、手心、腹股溝、腘窩等大血管豐富處稍用力擦拭,並延長擦拭時間,以促進散熱。每側肢體擦拭3分鍾,擦浴全程不要超過20分鍾,避免患者著涼。
2、物理降溫擦浴後,注意觀察患者皮膚表面有無發紅、蒼白、出血點、感覺異常。禁止擦拭胸前區、腹部、耳後、足底。
3、隨時觀察,保證冰袋、冰囊完整,無漏水;冰融化後立即更換,如有局部皮膚發紫、麻木及凍傷發生,停止使用;
4、冰袋和冰囊不宜過大,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5、腋下降溫30分鍾後復測體溫;
6、禁止用於胸前區、腹部、耳後、足底;
7、對兒童和酒精過敏者禁用酒精擦浴。因為兒童的皮膚薄嫩,角質層發育不完善,血液循環較為旺盛。處於高溫狀態時,兒童全身毛孔張開,能快速吸收塗在皮膚表面的酒精;
酒精經皮膚大量吸收入血後,容易使兒童尤其是肝臟功能發育不健全的嬰幼兒發生煩躁不安、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等酒精中毒症狀。
❸ 正確的物理降溫方法和注意事項
說到物理降溫,其實很多醫生都不建議用酒精擦拭這種“土方法”給孩子物理降溫,當然更不能使用工業酒精,那麼,哪些物理降溫方法才是科學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正確的物理降溫方法,歡迎閱讀。
1:洗溫水澡
發熱是身體產熱增加或散熱減少的結果。要退熱,增加散熱很重要。皮膚散熱是主要的散熱途徑,增加皮膚血流就可增加散熱。溫水浴可使全身的皮膚血管擴張,散熱更加容易。而溫水浴前後通過裸露皮膚以及潮濕的皮膚水分蒸發都達到很好的散熱效果。
具體方法就是給寶寶洗溫水澡,把寶寶放在浴盆里,水溫不超過寶寶的體溫就可以,將室內環境溫度控制在26℃ ~27℃ , 邊洗邊陪寶寶玩,如果水涼了,可以繼續加溫水。時間可以家長自己掌握,原則上不宜太長,每隔半個小時給寶寶測一下體溫,如果已經降到38.5℃以下,就可以結束了。如果在洗澡的過程中,發現寶寶有點疲累,即使沒降到38.5℃,也應該適時結束。
當然這種方法適合精神狀態好的寶寶,如果寶寶精神狀態不好,或者有過高熱驚厥史,不建議採用這些方法,因為溫水浴很耗費體力,不適合此類發燒。
方法2:多攝入液體
人體散熱主要通過皮膚發汗、排尿、排便、呼吸等生理過程完成。西葯中的退熱葯(泰諾林、美林等)退熱的原理是通過葯物作用,使孩子出汗,從而通過發汗帶走體溫,達到降溫的目的。如果體內水分不足,無論是發汗還是排便都會減少,退熱的效果可能就會受限。所以在寶寶發燒期間尤其是吃了退熱葯後讓寶寶補充足夠的水分是退燒的必要前提。
母乳喂養的寶寶可以通過多吃母乳攝入水分,非母乳喂養的寶寶可以多攝入溫熱的水。如果寶寶不接受白開水,也可以喝一點果汁或者蔬菜汁,一次喝較多量的水有困難,推薦少量多次飲用。母乳和溫開水適合所有的發燒寶寶,但是過甜、過濃的果汁和果蔬汁不適合由腹瀉引起的發燒。
方法3:溫濕敷
這種方法也是通過使血管擴張、皮膚裸露、表皮水分蒸發,來增加體表皮膚散熱的機會,從而達到降溫退燒的目的。具體方法就是就是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將毛巾浸泡在溫水中片刻,水溫控制在32℃ ~34℃之間,然後將毛巾撈出,擰至半干,擦拭寶寶全身,特別是褶皺多的地方,比如頸部、腋窩下面、腹股溝處等。這樣持續做0.5~1 小時,體溫降到38.5℃就可以結束了。
【物理降溫】
包括有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冰塊、冰鹽水、冰帽、醫用化學袋降溫、灌腸、冰液體靜脈輸入等方法。
【注意事項】:
1、對冷敏感的病人不宜使用任何物理方法降溫,因各種冷刺激都會使病人出現寒顫,橫紋肌產熱增加而影響降溫效果。可選用溫水擦浴等降溫措施。
2、不論採用何種降溫方法,都應同時在足心臵熱水袋,可減輕腦組織充血,促進散熱,增加舒適,尤其是冰敷頭部更應重視,降低頭部溫度可增加腦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減少耗氧量,降低機體代謝率。一般認為,體溫下降10OC腦細胞代謝可降低6.5%,顱內壓可降低5.5%。因此,頭部降溫對顱腦損傷的病人更為重要。
3、對有出血傾向皮疹、皮下出血點及伴有皮膚性損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特別是白血病患者,酒精擦浴往往會導致出血症狀加重。擦浴時禁擦後背、胸前區、腹部和足底等處,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4、採用物理降溫措施30分鍾後測量體溫,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及神志的變化。
5、使用冰塊降溫要經常更換部位,防止凍傷。腋下冰袋降溫後,腋溫的測量不宜在50分鍾內進行。應用醫用冰毯降溫的病人,探頭應放在腋中線與腋後線中間為宜。
物理降溫禁忌的部位
1、枕後、耳廓、陰囊處:用冷易引起凍傷。
2、心前區:用冷
3、腹部:用冷易引起腹瀉。
4、足底:用冷可導致
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縮影響散熱或引起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可導致反射性心率減慢、心房纖顫或心室纖顫及房室傳導阻滯。
❹ 物理降溫與葯物降溫後,多少時間復測體溫
一般來說是30分鍾,但是也可與隨時用手感知體溫,一旦發生異常的時候就立即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