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晶體的定義是什麼
晶體(crystal)即是物質的質點(分子、原子、離子)在三維空間作有規律的周期性重復排列所形成的物質。從宏觀上看,晶體都有自己獨特的、呈對稱性的形狀,如食鹽呈立方體;冰呈六角稜柱體;明礬呈八面體等。晶體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如機械強度、導熱性、熱膨脹、導電性等,稱為各向異性。晶體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熔點(或凝固點)。晶體的分布非常廣泛,自然界的固體物質中,絕大多數是晶體。氣體、液體和非晶物質在一定的合適條件下也可以轉變成晶體。
特徵:
(1)晶體擁有整齊規則的幾何外形,即晶體的自限性。
(2)晶體擁有固定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溫度始終保持不變。
(3)晶體有各向異性的特點:固態物質有晶體與非晶態物質(無定形固體)之分,而無定形固體不具有上述特點。
晶體是內部質點在三維空間成周期性重復排列的固體,具有長程有序,並成周期性重復排列。
非晶體是內部質點在三維空間不成周期性重復排列的固體,具有近程有序,但不具有長程有序。如玻璃。外形為無規則形狀的固體。
(4)晶體可以使X光發生有規律的衍射。
宏觀上能否產生X光衍射現象,是實驗上判定某物質是不是晶體的主要方法。
(5)晶體相對應的晶面角相等,稱為晶面角守恆。
主要特性:
1.長程有序:晶體內部原子在至少在微米級范圍內的規則排列。
2.均勻性:晶體內部各個部分的宏觀性質是相同的。
3.各向異性:晶體中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質。
4.對稱性:晶體的理想外形和晶體內部結構都具有特定的對稱性。
5.自限性:晶體具有自發地形成封閉幾何多面體的特性。
6.解理性:晶體具有沿某些確定方位的晶面劈裂的性質。
7.最小內能:成型晶體內能最小。
8.晶面角守恆:屬於同種晶體的兩個對應晶面之間的夾角恆定不變。
B. 物理中晶體是什麼、
.1 X射線:通常將波長為10-3nm~10nm的電磁波叫做X射線。用於晶體衍射的X射線波長一般從0.05nm到0.25nm。
2.2 晶體:由結構單元在三維空間呈周期性重復排列而成的固態物質。這里的結構基元指的是原子、分子、離子或它們的集團;在晶體學中,(空間)點陣是用來表達晶體中原子團排列的周期性的工具,是三維空間中,周期重復排列的點的集合。晶體可以用簡單的公式表示如下:
晶體 = (空間)點陣 + 結構基元
2.3多晶體: 由許多小晶粒聚集而成的物體稱為多晶體或多晶材料。它可以是單相的,也可以是多相的。
2.4 晶胞:晶體中用來反映晶體的周期性、對稱性及結構單元的基本構造單元。其形狀為一平行六面體。
2.5 晶胞參數;點陣常數:平行六面體形的晶胞可用其三個邊的長度a、b、c及它們間的夾角α(b、c邊的夾角)、β(a、c邊的夾角)、γ(a、b邊的夾角)這六個數來表達,這六個數就叫做點陣常數或晶胞參數。
2.6 點陣畸變:存在於點陣內部的不均勻應變。
2.7 晶系:晶體中可能存在的點陣,按其本身的對稱性,也即晶胞的對稱性可分為七種,稱為七個晶系。
2.8 (晶)面間距d:空間點陣可認為是由許多相同的具有一定周期構造的平面點陣平行等距排列而成的平面點陣族構成的。兩個相鄰平面點陣間的距離就叫做面間距。
2.9 晶面指數(h k l):用來代表一個平面點陣族的,用圓括弧括起來的三個互質的整數(h k l)。
2.10多晶衍射法:利用晶體對X射線的衍射效應,獲得多晶樣品的X射線衍射圖的方法。該法給出一套基本數據——d-I 值 (衍射面間距和衍射強度)。根據這些數據可進行物相分析、計算晶胞參數、確定空間點陣以及測定簡單金屬和化合物的晶體結構。樣品通常為塊狀或粉末狀,若是後者,又稱為X射線粉末法。
2.11 高溫衍射:將試樣保持在高於室溫的某個溫度下進行X射線衍射。
2.12 衍射譜:表現測角角度和衍射強度關系的圖譜。
2.13 相對強度I/I1:某衍射峰的相對強度是該衍射峰的面積(或峰高)與該衍射譜中最強衍射峰的面積(或峰高)I1的比值乘上100。此面積(或峰高)為扣除背底後的值,物相定性分析採用相對強度。
2.14 積分強度;累積強度:單位長度衍射線上接收到的累積能量,實驗上是該衍射峰的積分計數與背底計數之差。物相定量分析採用積分強度。
2.15 擇優取向:多晶聚集體中個小晶粒的取向不是在空間均勻分布,而是相對集中在某些方向的現象。
2.16 物相;相: 物相是具有相同成分及相同物理化學性質的,即具有相同晶體結構的物質均勻部分。
2.17 相變:晶體結構發生變化的現象。
2.18 半高寬: 衍射峰高極大值一半處的衍射峰寬。
2.19 積分寬:用衍射峰面積(積分強度)除以衍射峰高極大值(峰值強度)來表示的衍射線寬度。
2.20 微觀應力:存在於晶體內部的殘余應力。
2.21 (晶體)缺陷:晶體內部周期性遭破壞的地方。
2.22 分析線:在待測物相、標准物質衍射圖中選作定量分析用或作線形分析用的衍射線。
2.23 單位符號:晶體學常用的長度單位是「埃」(Angstrom),符號是「Å」、角度單位是「度」,符號「o」。
C. 物理中,晶體和非晶體各有哪些
固態物質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從宏觀上看,晶體都有自己獨特的、呈對稱性的形狀,如食鹽呈立方體;冰呈六角稜柱體;明礬呈八面體等。而非晶體的外形則是不規則的。晶體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如機械強度、導熱性、熱膨脹、導電性等,稱為各向異性。而非晶體的物理性質卻表現為各向同性。晶體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熔點(或凝固點),而非晶體則是隨溫度的升高逐漸由硬變軟,而熔化。
晶體和非晶體所以含有不同的物理性質,主要是由於它的微觀結構不同。組成晶體的微粒——原子是對稱排列的,形成很規則的幾何空間點陣。空間點陣排列成不同的形狀,就在宏觀上呈現為晶體不同的獨特幾何形狀。組成點陣的各個原子之間,都相互作用著,它們的作用主要是靜電力。對每一個原子來說,其他原子對它作用的總效果,使它們都處在勢能最低的狀態,因此很穩定,宏觀上就表現為形狀固定,且不易改變。晶體內部原子有規則的排列,引起了晶體各向不同的物理性質。例如原子的規則排列可以使晶體內部出現若干個晶面,立方體的食鹽就有三組與其邊面平行的平面。如果外力沿平行晶面的方向作用,則晶體就很容易滑動(變形),這種變形還不易恢復,稱為晶體的范性。從這里可以看出沿晶面的方向,其彈性限度小,只要稍加力,就超出了其彈性限度,使其不能復原;而沿其他方向則彈性限度很大,能承受較大的壓力、拉力而仍滿足虎克定律。當晶體吸收熱量時,由於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疏密不同,間距不同,吸收的熱量多少也不同,於是表現為有不同的傳熱系數和膨脹系數。
非晶體的內部組成是原子無規則的均勻排列,沒有一個方向比另一個方向特殊,如同液體內的分子排列一樣,形不成空間點陣,故表現為各向同性。
當晶體從外界吸收熱量時,其內部分子、原子的平均動能增大,溫度也開始升高,但並不破壞其空間點陣,仍保持有規則排列。繼續吸熱達到一定的溫度——熔點時,其分子、原子運動的劇烈程度可以破壞其有規則的排列,空間點陣也開始解體,於是晶體開始變成液體。在晶體從固體向液體的轉化過程中,吸收的熱量用來一部分一部分地破壞晶體的空間點陣,所以固液混合物的溫度並不升高。當晶體完全熔化後,隨著從外界吸收熱量,溫度又開始升高。而非晶體由於分子、原子的排列不規則,吸收熱量後不需要破壞其空間點陣,只用來提高平均動能,所以當從外界吸收熱量時,便由硬變軟,最後變成液體。玻璃、松香、瀝青和橡膠就是常見的非晶體。
多數的固體晶體屬於多晶體(也叫復晶體),它是由單晶體組成的。這種組成方式是無規則的,每個單晶體的取向不同。雖然每個單晶體仍保持原來的特性,但多晶體除有固定的熔點外,其他宏觀物理特性就不再存在。這是因為組成多晶體的單晶體仍保持著分子、原子有規則的排列,溫度達不到熔解溫度時不會破壞其空間點陣,故仍存在熔解溫度。而其他方面的宏觀性質,則因為多晶體是由大量單晶體無規則排列成的,單晶體各方向上的特性平均後,沒有一個方向比另一個方向上更占優勢,故成為各向同性。各種金屬就屬於多晶體。它們沒有固定的獨特形狀,表現為各向同性。
簡單地說就是
有固定熔點的物質是晶體,沒有固定熔點的物質是非晶體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D. 什麼叫晶體
什麼叫做晶體:
晶體(crystal)是有明確衍射圖案的固體,其原子或分子在空間按一定規律周期重復地排列。晶體中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具有三維空間的周期性,隔一定的距離重復出現,這種周期性規律是晶體結構中最基本的特徵。
晶體的形狀:
晶體通常呈現規則的幾何形狀,就像有人特意加工出來的一樣。其內部原子的排列十分規整嚴格,比士兵的方陣還要整齊得多。如果把晶體中任意一個原子沿某一方向平移一定距離,必能找到一個同樣的原子。而玻璃、珍珠、瀝青、塑料等非晶體,內部原子的排列則是雜亂無章的。准晶體是發現的一類新物質,其內部排列既不同於晶體,也不同於非晶體。
究竟什麼樣的物質才能算作晶體呢?首先,除液晶外,晶體一般是固體形態。其次,組成物質的原子、分子或離子具有規律、周期性的排列,這樣的物質就是晶體。
但僅從外觀上,用肉眼很難區分晶體、非晶體與准晶體。那麼,如何才能快速鑒定出它們呢?一種最常用的技術是X光技術。用X光對固體進行結構分析,你很快就會發現,晶體和非晶體、准晶體是截然不同的三類固體。
為了描述晶體的結構,我們把構成晶體的原子當成一個點,再用假想的線段將這些代表原子的各點連接起來,就繪成了像圖中所表示的格架式空間結構。這種用來描述原子在晶體中排列的幾何空間格架,稱為晶格。由於晶體中原子的排列是有規律的,可以從晶格中拿出一個完全能夠表達晶格結構的最小單元,這個最小單元就叫作晶胞。許多取向相同的晶胞組成晶粒,由取向不同的晶粒組成的物體,叫做多晶體,而單晶體內所有的晶胞取向完全一致,常見的單晶如單晶硅、單晶石英。大家最常見到的一般是多晶體。
由於物質內部原子排列的明顯差異,導致了晶體與非晶體物理化學性質的巨大差異。例如,晶體有固定的熔點,當溫度高到某一溫度便立即熔化;而玻璃及其它非晶體則沒有固定的熔點,從軟化到熔化是一個較大的溫度范圍。
E. 晶體的定義是什麼
晶體(crystal)即是物質的質點(分子、原子、離子)在三維空間作有規律的周期性重復排列所形成的物質。
從宏觀上看,晶體都有自己獨特的、呈對稱性的形狀,如食鹽呈立方體;冰呈六角稜柱體;明礬呈八面體等。晶體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物理性質,如機械強度、導熱性、熱膨脹、導電性等,稱為各向異性。
晶體的簡介。
晶體內部結構中的質點(原子、離子、分子、原子團)有規則地在三維空間呈周期性重復排列,組成一定形式的晶格,外形上表現為一定形狀的幾何多面體。組成某種幾何多面體的平面稱為晶面,由於生長的條件不同,晶體在外形上可能有些歪斜,但同種晶體晶面間夾角是一定的,稱為晶面角不變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