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中的發現是什麼意思

物理中的發現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3-16 15:43:59

① 19世紀末物理學上震驚科學界三大發現是什麼

在19世紀末,物理學上爆出了的「三大發現」: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X射線,同一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現了天然放射性;1897年,英國物理學家湯姆遜發現了電子。

② 簡述十九世紀末實驗物理學上的三大發現及其意義

一、1895年,妙手偶得之的「X」光

1895年11月8日晚, 德國的維爾芝堡大學的倫琴用黑的厚紙板把陰極射線管子包起來,意外的發現1米以外態陪的熒光屏在閃光,而這絕不是陰極射線,因陰極射線穿不透玻璃,只能行進幾厘米遠。倫琴斷定這是一種新射線,用它拍出了一張手掌照片,一時引起轟動。由於X射線與原子中內層電子的躍遷有關,這說明了物理學還存在亟待搜索的未知領域。X射線本身在醫療、研究物質結構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實用價值。
二、1896年,天然放射性現象的發現
法國巴黎的貝克勒爾在一次陰雨綿綿的日子,將用黑紙包的感光底片與鈾鹽一起鎖進了抽屜,結果底片仍舊被鈾鹽感光了,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某些元素自身也具有自發輻射現象,引起了人們對原子核問題的關注。 貝克勒爾因此獲1903 年諾貝爾獎。原子核物理學起源於放射性的研究,1933年中子的發現,核物理學誕生。核能的開發利用,大大促進了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的發展,這其中居里夫婦功不可沒。居里夫婦進行了艱苦的提煉工作,從鈾礦渣中提煉出了釙,它比純鈾放射性強400倍!1898年7月,為紀念自己的祖國波蘭,居里夫人宣布這種元素為「釙」。1898年12月,居里夫人又宣布發現了鐳。由於鐳的引人矚目的放射性,盧瑟福等科學家對鐳的放射性進行了研究。盧瑟福(1871-1937)發現了:α射線(即氦核的離子流)、β射線(即高速的負電子流)、法國人維拉德發現γ射線是一種波長極短的電磁波,比X射線的波長還要短。
三、1897年,電子的發現
J·J·湯姆遜任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主任,屬於「弦絲掛、火漆封」派。培養的學生有盧瑟福、玻爾、威爾遜等多人榮獲諾貝爾獎帆鄭蠢。湯姆遜於1897年4月30 日在叢槐英國皇家學院作了「陰極射線」的報告,正式宣布發現了陰極射線的本質。1899年,J·J·湯姆遜正式將其命名為電子。這宣告了原子是可分的。為進行電子和原子的研究開創了新的實驗技術。

③ 近代科學史物理學革命中的三大發現

19世紀末的三大發現(X射線、放射性元素和電子)引發了20世紀頭30年的第二次 科學革命。第一次科學革命是天文學革命,第二次科學革命是物理學革命。第二次科學革命誕生了兩個科學理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④ 物理和數學中的公式應該稱作發明的還是發現的

當然是發現的

所謂發明應該是客觀上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而發現答核是主觀意識上從無到有的過程

所有的物理化學公式都是一種客觀上本來存在的規律,而隨著我們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對這些規律有了一步一步深入的認識,發現了更多的規律。這些規律用文字或數學語言表派舉纖達出來就是公塵仿式。

⑤ 19世紀末,物理學的三大發現是什麼 具體說明下為什麼是這三個

19世紀末,物理學上出現了三大發現,即X射線、放射性和電子.
這些新發現猛烈地沖擊了道爾頓關於原子不可分割的觀念,從而打開了
原子和原子核內部結構的大門,揭露了微觀世界中更深層次的奧秘.
熱力學等物理學理論引入化學以後,利用化學平衡和反應速度的概
念,可以判斷化學反應中物質轉化的方向和條件,從而開始建立了物理
化學,把化學從理論上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在量子力學建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化學鍵(分子中原子之間的結
合力)理論,使人類進一步了解了分子結構與性能的關系,大大地促進了
化學與材料科學的聯系,為發展材料科學提供了理論依據.
化學與社會的關系也日益密切.化學家們運用化學的觀點來觀察和
思考社會問題,用化學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例如能源危機、
糧食問題、環境污染等.
化學與其他學科的相互交叉與滲透,產生了很多邊緣學科,如生物
化學、地球化學、宇宙化學、海洋化學、大氣化學等等,使得生物、電
子、航天、激光、地質、海洋等科學技術迅猛發展.
化學也為人類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數不清的物質保證,在改善
人民生活,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方面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現代化學的興起使化學從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的基礎上,發展成為
多分支學科的科學,開始建立了以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
理化學和高分子化學為分支學科的化學學科.化學家這位「分子建築師」
將運用善變之手,為全人類創造今日之大廈、明日之環宇

⑥ 科學發現的涵義是什麼

科學活動中對未知事物或規律的揭示,鋒首主要包括事實的發現和理論的提出。作出科學發現是一切科學活動的直接目標,重要事實或理論的發現也是科學進步的主要標志。這兩類發現又是互相聯系、互相促進的。例如,19世紀末以來,電子、X射線、放射性等發現促成了原子結構和原子核理論談戚的建立,而後者又含基陵推動了各種基本粒子的發現,為粒子物理學的誕生作好了准備。

⑦ 科學家發現一切都是存在的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粗野現有的物理公式和方程,其實都是存在宇宙中的,我們只是發現了而已,比如萬有引力,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方程、狄拉克方程、海森堡方程等等。而這也就意味著愛因斯坦和楊振寧純知的懷疑岩褲喊可能是正確的。

⑧ 19世紀末20世紀初物理學的三大發現是什麼 意義何在

19世紀末20世紀初物理學的三大發現是:電子、X射線和放射性現象。

1、X射線

X射線是一種波長極短,能量很大的電磁波,由德國物理學家W.K.倫琴於1895年發現,故又稱倫琴射線。這一發現標志著現代物理學的產生。

由於X射線與原子中內層電子的躍遷有關,這說明了物理學還存在亟待搜索的未知領域,X射線本身在醫療、研究物質結構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實用價值。

2、放射線

1896年,貝克勒耳發現了放射線。盧瑟福繼而開始研究放射線,他分別研究了三種射線的穿透本領。結果是:α射線的穿透本領最差,β射線的穿透本領比α射線強一些,能穿透幾毫米厚的鋁片。γ射線的穿透本領極強,1.3厘米厚的鉛板也只能使它的強度減弱一半。

3、電子

電子是在1897年由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約瑟夫·約翰·湯姆森在研究陰極射線時發現的,一切原子都由一個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圍繞它運動的若干電子組成。電子的定向運動形成電流,如金屬導線中的電流。

利用電場和磁場,能按照需要控制電子的運動(在固體、真空中),從而製造出各種電子儀器和元件,如各種電子管、電子顯微鏡等。

(8)物理中的發現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經典物理學的各個分支學科均發展到了完善、成熟的階段,隨著熱力學和統計力學的建立以及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的建立,經典物理學達到了它的頂峰,當時人們以系統的形式描繪出一幅物理世界的清晰、完整的圖畫,幾乎能完美地解釋所有已經觀察到的物理現象。

由於經典物理學的巨大成就,當時不少物理學家產生了這樣一種思想:認為物理學的大廈已經建成,物理學的發展基本上已經完成,人們對物理世界的解釋已經達到了終點。

物理學的一些基本的、原則的問題都已經解決,剩下來的只是進一步精確化的問題,即在一些細節上作一些補充和修正,使已知公式中的各個常數測得更精確一些。

然而,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正當物理學家在慶賀物理學大廈落成之際,科學實驗卻發現了許多經典物理學無法解釋的事實。

首先是世紀之交物理學的三大發現,其次是經典物理學的萬里晴空中出現了兩朵「烏雲」:「以太漂移」的「零結果」和黑體輻射的「紫外災難」。

這些實驗結果與經典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論有尖銳的矛盾,經典物理學的傳統觀念受到沖擊,經典物理發生「危機」。

由此引起物理學的一場革命。普朗克在德國物理學會上報告結果,成為革命開始的時刻。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海森堡、薛定諤等一群科學家創立量子力學,現代物理學誕生。

⑨ 物理之中,著名人物與其發現 (高中部分)

高中教科書出現部份物理學家學術成就簡介

一、阿基米德;
1、發現了浮力定律;2、證明了杠桿定律;3、提出了精確地確定物體重心的方法;4、他還認為地球是圓球狀的,並圍繞著太陽旋轉, 5、發明「阿基米德螺旋」的揚水機。
二、牛頓:
1、建立微積分;2、發現了二項式定理。3、色散試驗。並計算出不同顏色光的折射率,精確地說明了色散現象,揭開了物質的顏色之謎。4、製成了第一架反射望遠鏡;5、提出了光的「微粒說」。6、發現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三定律。
三、焦耳:
1、發現焦耳-楞次定律;2、通過實驗否定了熱質說;3、測出了熱功當量近似值;並測得了熱功當量的平均值為423.9千克米/千卡。4、 計算出了氣體分子的熱運動速度值,從理論上奠定了波義耳-馬略特和蓋-呂薩克定律的基礎,並解釋了氣體對器壁壓力的實質。5、發現焦耳-湯姆遜效應。這個效應在低溫和氣體液化方面有廣泛的應用。焦耳對蒸汽機的發展也做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工作。
四、愛因斯坦:
1、光電效應定律的發現。確立波粒二象性學說。解釋的光電效應,推導出光電子的最大能量同入射光的頻率之間的關系。
2、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通過觀測由分子運動的漲落現象所產生的懸浮粒子的無規則運動,來測定分子的實際大小,證明原子的存在。
3、完整的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最重要的結論是質量守恆原理失去了獨立性,他和能量守恆定律融合在一起,質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使力學和電磁學也就在運動學的基礎上統一起來。
4、發現質能關系,為核能開發利用奠定基礎。
5、建成廣義相對論以;6、在輻射量子方面提出引力波理論,7、開創了現代宇宙學。
五、亞里士多德:
1、首次將哲學和其他科學區別開來,開創了邏輯、倫理學、政治學和生物學等學科的獨立研究。
2、他是形式邏輯學的奠基人,他力圖把思維形式和存在聯系起來,並按照客觀實際來闡明邏輯的范疇。
3、亞里士多德認為運行的天體是物質的實體,地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
4、在物理學方面,他反對原子論,不承認有真空存在;他還認為物體只有在外力推動下才運動,外力停止,運動也就停止。
六、哥白尼
建立日心說。
七、笛卡兒:
1、創立了解析幾何學,為微積分的創立奠定了基礎,從而開拓了變數數學的廣闊領域。
2、對折射定律提出了理論上的推證。不過他的假定條件是錯誤的,他的推證得出了光由光疏媒質進入光密媒質時速度增大的錯誤結論。
3、對人眼進行光學分析,解釋了視力失常的原因是晶狀體變形,設計了矯正視力的透鏡。
4、比較完整地第一次表述了慣性定律;
5、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運動量守恆定律;
6、善於運用直觀「模型」來說明物理現象。運用假設和假說的方法研究物理,提倡理性、提倡科學為現代物理的研究提供範例。
笛卡兒堪稱17世紀及其後的歐洲哲學界和科學界最有影響的巨匠之一,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始祖」。
八、伏特:
1、製造起電盤。2、設計了一種靜電計,3、發現了沼氣。並製成了一種稱為氣體燃化的儀器,可以用電火花點燃一個封閉容器內的氣體。4、發明了伏達電堆,這是歷史上的神奇發明之一。

九、伽利略:
1、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著名實驗,從此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糾正了這個持續了1900年之久的錯誤結論。
2、創制了天文望遠鏡(後被稱為伽利略望遠鏡),並用來觀測天體,他發現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並親手繪制了第一幅月面圖。人們爭相傳頌:「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伽利略發現了新宇宙」。
十、惠更斯
1、改進望遠鏡,並於1655年用新望遠鏡發現了土衛六,從此聞名於世。2、創立了光的波動學,在建立向心力概念和極光研究等方面也有重要貢獻。
十一、安培:
1、發現了安培定則: 2、發現電流的相互作用規律: 3、發明了電流計:4、提出分子電流假說
5、總結了電流元之間的作用規律——安培定律:
十二、開普勒:
1.發現了行星運行三定律,為牛頓建立萬有引力定律打下堅實基礎。因此,人們稱頌他是「天空法律創制者」、「天體力學奠基人」。
2.在1627年完成了《魯道夫星表》的編制,這是當時最完備最准確的一部星表,在以後的一百多年裡幾乎毫無修改地被天文學家和航海家尊為經典。
3.闡述了光是怎樣成像的,研究了大氣折射的計算,並且提出了折射望遠鏡的原理。開普勒望遠鏡光路圖。
十三、庫侖:
1、提出了一種可以精確測量微小力的扭秤。2、發現庫侖定律。3、提出過帶電物體因漏電而損失電量的衰減公式和分子的極化模型等,這種模型是A.M.安培提出分子電流的重要思想基礎。
十四、奧斯特
1、發現了電流對磁針的作用,即電流的磁效應。由此開辟了物理學的新領域——電磁學。
2、提出了光與電磁之間聯系的思想。
十五、法拉弟:
1、發現通電的導線能繞磁鐵旋轉以及磁體繞載流導體的運動,第一次實現了電磁運動向機械運動的轉換,從而建立了電動機的實驗室模型。2、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使人類掌握了電磁運動相互轉變以及機械能和電能相互轉變的方法,成為現代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技術的基礎。3、發現電解第一和第二定律,為現代電化學工業奠定了基礎,4、發現了磁致光效應,成為人類第一次認識到電磁現象與光現象間的關系。5、最早提出了光的電磁本質的思想。他的思想和觀點完全正確,均為後人的實驗所驗證。6、首先提出了磁力線、電力線的概念,在電磁感應、電化學、靜電感應的研究中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了力線思想,7、第一次提出場的思想,建立了電場、磁場的概念,8、否定了超距作用觀點。
十六、麥克斯韋:
1、集成並發展了法拉第關於電磁相互作用的思想,將所有電磁現象概括為一組偏微分方程組,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2、確認光也是一種電磁波,從而創立了經典電動力學。3、氣體運動理論、光學、熱力學、彈性理論等方面有重要貢獻。
十七:卡諾:
1、運用了理想模型的研究方法,構思了理想化的熱機——後稱卡諾可逆熱機(卡諾熱機),提出了作為熱力學重要理論基礎的卡諾循環和卡諾定理,從理論上解決了提高熱機效率的根本途徑。
2、指出了熱機工作過程中最本質的東西:熱機必須工作於兩個熱源之間,才能將高溫熱源的熱量不斷地轉化為有用的機械功;「熱的動力與用來實現動力的介質無關,動力的量僅由最終影響熱素傳遞的物體之間的溫度來確定」。
十八、開爾文:
1、創立了熱力學溫標。他指出:「這個溫標的特點是它完全不依賴於任何特殊物質的物理性質。」這是現代科學上的標准溫標。
2、與克勞修斯共同創立熱力學第二定律:「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熱使之完全變為有用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他從熱力學第二定律斷言,能量耗散是普遍的趨勢。
3、與焦耳合作進一步研究氣體的內能,對焦耳氣體自由膨脹實驗作了改進,進行氣體膨脹的多孔塞實驗,發現了焦耳-湯姆孫效應,即氣體經多孔塞絕熱膨脹後所引起的溫度的變化現象。這一發現成為獲得低溫的主要方法之一,廣泛地應用到低溫技術中。
4、從理論研究上預言了一種新的溫差電效應,即當電流在溫度不均勻的導體中流過時,導體除產生不可逆的焦耳熱之外,還要吸收或放出一定的熱量(稱為湯姆孫熱)。這一現象後叫湯姆孫效應。
5、發明了電像法,這是計算一定形狀導體電荷分布所產生的靜電場問題的有效方法。
6、推算了振盪的頻率,為電磁振盪理論研究作出了開拓性的貢獻。
7、成功地完成了電力、磁力和電流的「力的活動影像法」,這已經是電磁場理論的雛形了(如果再前進一步,就會深人到電磁波問題)。
8、 預言了城市將採用電力照明,並提出了遠距離輸電的可能性。他的這些設想以後都得以實現
9、 對電動機進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電動機的實用價值。
10、建立電磁量的精確單位標准和設計各種精密的測量儀器。他發明了鏡式電流計(大大提高了測量靈敏度)、雙臂電橋、虹吸記錄器(可自動記錄電報信號)等等,大大促進了電測量儀器的發展。
11、研究了電纜中信號傳播情況,解決了長距離海底電纜通訊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問題。裝設了第一條大西洋海底電纜,這是開爾文相當出名的一項工作。
十九、克勞修斯:
1、發現了熱力學基本現象,得出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克勞修斯陳述。
2、提出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定義:「熱量不能自動地從低溫物體傳向高溫物體。」
3、推導了克勞修斯方程——關於氣體的壓強、體積、溫度和氣體普適常數之間的關系,修正了原來的范德瓦爾斯方程。
4、提出了熵的概念,進一步發展了熱力學理論。使熱力學第二定律公式化,使它的應用更為廣泛了。
5、提出了氣體分子繞本身轉動的假說。確定了實際氣體與理想氣體的區別。
6、研究了電解質和電介質。他重新解釋了鹽的電解質溶液中分子的運動;他建立了固體的電介質理論。
7、提出描述分子極性同電介質常數之間關系的方程。同時他還提出了電解液分解的假說。這一假說,後來經過阿侖尼烏斯的進一步發展成為電解液理論。
8、推導出了氣體分子平均自由程公式,找出了分子平均自由程與分子大小和擴散系數之間的關系。同時,他還提出分子運動自由程分布定律。他的研究也為氣體分子運動論的建立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9、計算出了氣體分子運動速度。後來,他確定了氣體對於器壁的壓力值相當於分子撞擊器壁的平均值。運用與概率論相結合的平均值方法,創建了統計物理學的學科。並推導出能表示受壓力影響的物體熔點(凝固點)的方程式,後來被稱為克拉珀龍-克勞修斯方程。
10、在晚年,他不恰當地把熱力學第二定律引用到整個宇宙,認為整個宇宙的溫度必將達到均衡而不再有熱量的傳遞,從而成為所謂的熱寂狀態,這就是克勞修斯首先提出來的「熱寂說」。熱寂說否定了物質不滅性在質上的意義,而且把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應用范圍無限的擴大了。
二十、玻爾茲曼:
1、應用熱力學理論,導出了熱輻射的斯特藩定律,取得了應用理論知識驗證實驗定律的一個重大成果。
2、與克勞修斯、麥克斯韋在充分研究氣體分子運動論的基礎上,開辟的一門新的理論物理學科。
3、在重力場中引進了速度分布率,並用H定理證明了速度分布率,給予熵以統計的意義;完成了輸運過程的數學理論。他用能的自發運動的觀點,解釋了熱力學第二定律。
4、建立了一系列的統計物理理論。在平衡態的統計理論中,他提出了各態歷經假說;在求宏觀平衡性質的方法研究中,他又提出了幾率法,並與麥克斯韋共同總結出了近獨立子系最可幾分布的麥克斯韋一玻爾茲曼分布律。
5、創立了系統的非平衡態的統計理論。他在研究了如何通過分子的相互碰撞而使速度分布趨於平衡態分布時,建立了H定理、它相當於熱力學中的熵增加原理,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統計詮釋的基礎。
6、確立了非平衡態的分布函數 。 玻爾茲曼在哲學觀點上,反對馬赫的唯象論,1899年,他對馬赫的哲學理論進行過公開的批評,從而捍衛了原子論學說。
二十一、約翰.湯姆遜:
1、研究了陰極射線在磁場和電場中的偏轉,作了比值e/m(電子的電荷與質量之比)的測定,結果他從實驗上發現了電子的存在。
2、原子模型,把原子看成是一個帶正電的球,電子在球內運動。
3、與阿斯頓共同進行陽極射線的質量分析,發現了氖的同位素。
二十二、威廉•湯姆遜亦譯為湯姆生。
1、創立絕對溫標(亦稱開氏溫標);把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熱力學第二定律具體應用到熱學、電學和彈性現象等方面,對熱力學的發展起了一定作用。
2、製成靜電計、鏡式電流計、雙臂電橋等很多電學儀器。
3、證明了電容放電是一種振盪。19世紀末論述了原子的構造。堅持用力學模型來解釋一切物理現象。
二十三、盧瑟福
1、發現了鈾放射性輻射的不同成份的α輻射和β輻射。同時預言並證實,穿透能力更強的γ射線, 1900年提出了重元素自發衰變理論。 同時發現α射線的能量比β和γ射線大99倍左右。
2、1904年總結出放射性產物鏈式衰變理論,奠定了重元素放射系元素移位的基本原理。他的發現打破了元素不會改變的傳統觀念,使人們對物質結構的研究進人了原子內部的深層次,為開辟一個新的學科領域棗原子核物理做了開創性工作。
3、對α散謝實驗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有核結構模型。把原子結構的研究引向正確的軌道。被譽為「原子物理學之父」。
4、1919年實現人工核反應。證明這是α粒子轟擊N之後使之衰變放出了氫原子核即質子:第一次實現了改變化學元素的人工核反應。
5、他還預言了重氫和中子的存在,這在後來都得到了證實。
二十四、倫琴
在進行陰極射線的實驗時第一次注意到放在射線管附近的氰亞鉑酸鋇小屏上發出微光。經過研究,他確定了熒光屏的發光是由於射線管中發出的某種射線所致。因為當時對於這種射線的本質和屬性還了解得很少,所以他稱它為X射線,後來,人們將這種射線命名為倫琴射線。
二十五、玻爾
1、引入了「定態」和「躍遷」這兩個全新的概念。「定態」概念把經典物理學在一定邊界條件和初始條件下所允許的各種連續狀態進行篩選,只允許某些分立狀態存在,從而排除了定態之間的其他狀態,形成若干鴻溝。「躍遷」(最初叫「過渡」)則把一個定態到另一定態的變化看作一種突然的、整體的、不需時間的行為,不允許經典物理那種逐漸的、連續的、分階段動作。兩個狀態之間的能量差形成了原子發射和吸收光的機制。
2、提出了對應原理:在同一問題的經典理論與量子理論之間,總可以從形式上找到相對應的類比關系。合理地解釋了眾多的現象,如各元素的光譜與X射線譜、原子中電子的組態和元素周期表等。
二十六、玻意耳
1、證實了「空氣的彈性有能力作出遠遠超過我們需要歸之於它的事實」,並發現了氣體的體積與壓強的反比關系,建立玻意耳-馬略特定律。
2、發現了水在結冰時會膨脹。他主張熱是分子的運動。他擁護原子論假說,認為一切物體都是由較小的、完全相同的粒子組成的。
3、首先提出色光是白光的變種,表述了白光的復雜性的思想,指出物體的顏色並不是物體本身的內在屬性,而是由光線在被照射面上發生的變異引起的。第一次記載了在肥皂泡和玻璃球中產生的彩色薄膜條紋。他觀察到靜電感應現象,指出化學發光現象是冷光等。在實驗過程中研製成氣壓計。
二十七、居里夫人
1、發現釷(Th)亦具有放射性,並且瀝青鈾礦的放射性比任何含量的鈾和釷能夠解釋的要強。
2、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他們最終從8噸廢瀝青鈾礦中製得1克純凈的氯化鐳,還提出了β射線(現在已知它是由電子組成的)是帶負電荷的微粒的觀點。並於1899年從瀝青鈾礦中發現放射性元素錒Ac)一起分離出純凈的金屬鐳。
二十八、查德威克,
1、發現β射線能譜是連續的。並測出了原子核的電荷,從而完全證實了盧瑟福的原子理論和關於元素的核結構以及核電荷數與元素的原子序數相等的結論。
2、他根據約里奧-居里夫婦的實驗,他敏銳地覺察到鈹福射決不是γ輻射,很可能就是盧瑟福在1920年所預言的、也是他多年尋找的——中子輻射。通過一系列實驗研究,最後終於證實了中子的存在,鈹福射即是由鈹中射出的中子組成的。從而發現了中子。
二十九、恩利克•費米
1、發展了量子統計學,用它來描述某類粒子大量聚集的行為,這類粒子人稱費米子。由於電子、質子和中子——構成普通物質的三種「建築材料」都是費米子,所以費米學說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2、1934年用中子轟擊原子核產生人工放射現象。開始中子物理學研究。被譽為「中子物理學之父」。
3、1941年底,費米在哥倫比亞大學主持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應堆,實現了自持式鏈式反應,為製造原子彈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1942年12月2日,在芝加哥,費米指導下設計和製造出來的核反應堆首次運轉成功。這是原子時代的真正開端,因為這是人類第一次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核鏈式反應。
三十、哈恩
1、發現鐵核受快中子轟擊也會發生裂變,核裂變的發現使世界開始進人原子能時代。
三十一、普朗克
1、找到了一個適用於電磁波譜所有波段的黑體輻射的經驗公式。在公式推導中,他提出一個革命性的假定,認為能量只能取某一基本量hv(即能量量子)的整數倍 ,h為作用量子 ,即普朗克常量。對20世紀20年代量子理論的進一步發展起了主要作用。
三十二、康普頓
1、提出了電子有限線度(半徑1.85×10-10」cm)的假設,說明密度與散射角的觀察關系。形成的電子以及其它基本粒子的「康普頓波長」概念。這個概念後來在他自己的X射線散射的量子理論以及量子電動力學中都充分地得到了發展。
2、研究關於決定磁化效應對磁晶體X射線反射的密度問題。這項研究表明,電子軌道運動對磁化效應不起作用。他認為鐵磁性是由於電子本身的固有特性所引起的,這是一個基本磁荷。這一看法的正確性後來由他在芝加哥大學指導的學生斯特思斯(J•C•Stearns)用實驗得出的結果作了更有力的證明。
3、提出光量子不僅具有能量,而且具有某些類似力學意義的動量,在碰撞過程中,光子把一部分能量傳遞給電子,減少了它的能量,因而也就降低了它的頻率。另外,根據碰撞粒子的能量和動量守恆,可以導出頻率改變和散射角的依賴關系,這也就能很好地說明了康普頓所觀測到的事實。讓人們承認:光除了具有早巳熟知的波動性以外,還具有粒子的性質。這就說明了一束光是由互相分離的若干粒子所組成的,這種粒子在許多方面表現出和通常物質的粒子具有同樣的性質。
4、發現「康普頓效應」
另:α、β、γ射線與X射線
實質上x射線就是一種光子流,一種電磁波,具有光線的特性,是光譜家族中的成員,只是其振盪頻率高,波長短罷了,其波長在1~0.01埃(1埃=10-10米)。X射線在光譜中能量最高、范圍最寬,可從紫外線直到幾十甚至幾百兆電子伏特(MeV)。因為其能量高,所以能穿透一定厚度的物質。能量越高,穿透得越厚,所以在醫學上能用來透視、照片和進行放射治療。
科學家們在放射線研究的過程中,還發現放射性同位素在衰變時能放射三種射線:α、β、γ射線。α射線實質上就是氦原子核流,它的電離能力強,但穿透力弱,一張薄紙就可擋住;β射線實質上就是電子流,電離能力較α射線弱,而穿透力較強,故常用於放射治療;γ射線本質上同X射線一樣,是一種波長極短,能量甚高的電磁波,是一種光子流,不帶電,以光速運動,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因此常常用於放射治療。

⑩ 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物理學的三大發現是什麼有什麼意義

1、細胞學說(1838-1839)

2、能量守恆定律(1842-1847)

3、生物進化論(1859)

19 進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是指證明了自然界的各種物質運動形式,都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互相轉化的重大發現,同時證明了自然界中物質運動的統一性,為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在19世紀中葉,自然科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其中的三大發現具有決定的意義。

(10)物理中的發現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1838-1839年關於細胞學說的建立,證明了除原生質外,一切有機體都是從細胞的繁殖和分化中產生、成長起來的,它們都遵循著共同的1842-1847年關於能量守恆與轉化定律的發現規律。

1859年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創立,進一步證明了整個有機界,包括人類在內,都是某種機體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長期發展的結果。

這些重大發現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各個領域之間的聯系,沉重地打擊了形而上學自然觀。因此,恩格斯非常重視並高度評價了這些重要發現,認為「有了這三個大發現,自然界的主要過程就得到了說明,就歸結到自然的原因了。」

閱讀全文

與物理中的發現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