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論物理與生活的論文怎麼寫

論物理與生活的論文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3-03-25 22:46:54

❶ 1500字論文<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中學的

給你幾個例子,你再圓神寫個開頭結尾,組織下語言就可以了

例如,在物態變化一章的教學中的汽化一節,講清物理規律,即: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方式。前者只能在液體表面上緩慢進行,可在任何溫度下發生,而沸騰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並只能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它們共同點都是要吸收熱。汽化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現象,同人類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在生產、生活中有普遍的應用。同學們,你知道下面這些道理嗎?
一、 水為什麼能滅火。
當發生火災時,消防隊員常用水來滅火,水對滅火起什麼作用呢?
首先,水一接觸熾熱的物體,會立刻升溫汽化成水蒸汽,我們知道汽化要吸熱,從熾熱物體上吸取大量的熱。冷水升溫到100攝氏度需要吸熱,沸騰的水變成水蒸汽吸的熱是同質量的冷水加熱到100攝氏度的吸熱的五倍多,從而起到降溫滅火作用。
其次,水蒸汽的體積要比等質量水的體積大好幾百倍,這么多的水蒸汽在燃燒體的周圍,使燃燒體不能充分與空氣接觸,燃燒也就不容易進行了。
這里必須說明:並非任何大火都用水撲滅,例如油類著火,絕不能用水來撲滅,而只能用二氧化碳泡沫滅火器或用其它隔絕空氣的方法來滅火。
二、 天氣橘此虧的冷暖不一定由氣溫決定
也許有同學會說:誰不知道氣溫高就熱、氣溫低就冷。但實際並不都是這樣。我們都有這種體會:冬天有風的時候更冷,其道理是什麼?如果把溫度計放在風中吹,這時的氣體溫度並不會下降。冷天,人在風中感到特別冷,首先,從人體的裸扒仿露部分,如、頭、臉、手散掉的熱比無風時多得多,單這一點,已足夠使我們引起冷的感覺了。
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們的皮膚時刻在蒸發水分,而蒸發吸熱有致冷作用。同學們可做這樣的小實驗。在自己的手背上抹上一點酒精,並用嘴吹一吹,會感到特別涼在有風的天氣中,皮膚表面水分的蒸發快,吸取身體較多的熱,所以感到更冷。
根據上面的道理,人們在生產與生活中採取了許多保溫和降溫措施,下面略舉幾例:1、高燒病人或中暑病人用物理降溫,即在病人的額頭和其他皮膚上塗抹酒精,使酒精吸取身體的熱而達到退燒目的。2、夏天教室內灑水用水分蒸發來降溫散熱。3、在寒冷的冬天,人們常關著門窗,而在夏天則保持室內空氣流動。4、冬天洗頭後最好用電吹風把頭發吹乾,如果讓其自然干,勢必吸取頭部大量的熱,則有發生感冒的可能。5、火箭頭上塗上一層特殊材料,這種材料在高溫下熔化並汽化,熔化和汽化都要吸熱,使火箭溫度不致過高,因而不致被燒毀。
三、 沸水溫度即沸點並非都是100攝氏度
沸水的溫度同氣壓有關。我們知道,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高度每上升300米,沸水溫度即沸點就降低1攝氏度,照此計算,在珠穆朗瑪峰上燒水,70攝氏度左右水就沸騰了。相反在低於海平面1000米的礦井中,水的沸點是103攝氏度,在14個大氣壓的蒸汽鍋爐內,水的沸點是200攝氏度,所以應該說:在一個標准大氣下,純水的沸點才是100攝氏度。高山上煮食品不易熟,為了煮熟食品,山地居民常在密閉的鍋蓋上壓石頭。增大壓強提高沸點。現代人已發明並普遍使用了壓力鍋,鍋內氣壓在1.2個大氣壓以上,可任何地區使用,鍋溫度遠超過100攝氏度,煮熟食品既快又方便多了。在製糖工業上,也採用了類似方法降低沸點,不但節省燃料,提高生產效率,還保證了糖不致溫度過高而變質。
此外,還在水中加一些酸鹼鹽之類物質,它的沸點也會提高。因此煮熟食品時,加一點鹽,食品就容易煮熟煮爛。
四、 煮食品時,火越旺越快嗎?
有些人認為,為了盡快煮熟食品,把火燒得大一些就行了。結果是達不到目的。因為水沸騰時溫度是不變的,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溫,而結果只是加快水的汽化,使鍋的水幹得快而已,白白的浪費了燃料。正確的方法是用大火把水燒開後就改用小火,保持鍋的水一真沸騰,就行了。

❷ 以《生活中的物理》為題,寫一篇論文,1500字以內(左右)

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物理科學作為自然科學的重要分支,不僅對物質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類的思維發展也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從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自然哲學,到牛頓時代的經典力學,直至現代物理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都是物理學家科學素質、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思維的有形體現。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例如,光是找找汽車中的光學知識就有以下幾點:

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後鏡是一個凸鏡
利用凸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和成正立、縮小、虛像的特點,使看到的實物小,觀察范圍更大,而保證行車安全。
再如下面一個例子:
五香茶雞蛋是人們愛吃的,尤其是趁熱吃味道更美。細心的人會發現,雞蛋剛從滾開的鹵汁里取出來的時候,如果你急於剝殼吃蛋,就難免連殼帶「肉」一起剝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訣竅,就是把剛出鍋的雞蛋先放在涼水中浸一會,然後再剝,蛋殼就容易剝下來。
一般的物質(少數幾種例外),都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可是,不同的物質受熱或冷卻的時候,伸縮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一般說來,密度小的物質,要比密度大的物質容易發生伸縮,伸縮的幅度也大,傳熱快的物質,要比傳熱慢的物質容易伸縮。雞蛋是硬的蛋殼和軟的蛋白、蛋黃組成的,它們的伸縮情況是不一樣的。在溫度變化不大,或變化比較緩慢均勻的情況下,還顯不出什麼;一旦溫度劇烈變化,蛋殼和蛋白的伸縮步調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滾燙的雞蛋立即浸入冷水裡,蛋殼溫度降低,很快收縮,而蛋白仍然是原來的溫度,還沒有收縮,這時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殼壓擠到蛋的空頭處。隨後蛋白又因為溫度降低而逐漸收縮,而這時蛋殼的收縮已經很緩慢了,這樣就使蛋白與蛋殼脫離開來,因此,剝起來就不會連殼帶「肉」一起下來了。
明白了這個道理,對我們很有用處。凡需要經受較大溫度變化的東西,如果它們是用兩種不同材料合在一起做的,那麼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就必須考慮它們的熱膨脹性質,兩者越接近越好。工程師在設計房屋和橋梁時,都廣泛採用鋼筋混凝土,就是因為鋼材和混凝土的膨脹程度幾乎完全一樣,盡管春夏秋冬的溫度不同,也不會產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鋼筋混凝土的建築十分堅固。
另外,有些電器元件卻是用兩種熱膨脹性質差別很大的金屬製成的。例如,銅片的熱膨脹比鐵片大,把銅片和鐵片釘在一起的雙金屬片,在同樣情況下受熱,就會因膨脹程度不同而發生彎曲。利用這一性質製成了許多自動控制裝置和儀表。日光燈的「啟動器」里就有小巧的雙金屬片,它隨著溫度的變化,能夠自動屈伸,起到自動開啟日光燈的作用。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與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物理規律本身就是對自然現象的總結和抽象。
物理學也存在於同學們身邊。學了測量的初步知識,同學們紛紛做起了軟尺。有位同學別出心裁,用透明膠把制好的牛皮紙軟尺包紮好,這樣更牢固。然後,用大大卷泡泡糖的包裝盒作為軟尺的外殼,在盒的中心利用鐵絲做一搖柄中心軸,軟尺的末端固定在軸上,這樣一個可以收拾並反復使用的捲尺誕生了。同時,這位同學受軟尺自作的啟示,用實驗解決了一道習題:用軟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若把軟尺拉長些,測量值是偏大還是偏小?他做了這樣一個模擬實驗: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標上刻度,然後用透明膠粘貼,再扯下來,便做成了「軟尺」,用「軟尺」不僅找到了上題的答案,而且還清楚地看到分度值變大了,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學了電學的有關知識後,同學們對蚯蚓能承受的最大電壓進行了探究:當給它加上1.5V的電壓時,蚯蚓迅速分泌粘液,且奮力掙扎,從瓶內跳出瓶外。當給它加上3V的電壓時,蚯蚓被電為兩截;有同學在測量「2.4V、0.5A」的小燈泡的功率,並研究其發光情況時,不滿足於給燈泡加上2.4V的電壓,而是用自己早已准備好的小燈泡做破壞性實驗,不斷加大燈泡兩端的電壓,直至電壓高達9V、燈泡燈絲燒斷,才停止探究;有同學在學習蒸發的知識時,不厭其煩地座在桌旁觀察相同的兩滴水(其中一滴水灘開),進行聚精會神地觀察,然後進行分析、對比,得出影響蒸發的因素;……同學們捕捉身邊的瑣事進行探究的事例屢見不鮮。
今天,人類所有的令人驚嘆不已的科學技術成就,如克隆羊、網際網路、核電站、航空技術等,無不是建立在早年的科學家們對身邊瑣事進行觀察並研究的基礎上的。在學習中,同學們要樹立科學意識,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經歷觀察、思考、實踐、創新等活動,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訓練科學的思維方式,不久你就會擁有科學家的頭腦,為自己今後驚嘆不已的發展,為今後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

❸ 物理論文怎麼寫

以下是我以前給別人寫過的,現在同樣建議你也這么做
物理類論文大體上分成這樣幾個部分
1.背景介紹。(交代歷史背景已經前人相關研究結果)
2.基礎理論。(文中具體用到什麼樣的物理知識,注意,是基本理論)
3.模型與計算(本文中具體採用了什麼樣的設計方法,得到了什麼養的計算數據,圖表。等等)
4.結論與展望(寫改論文的目的以及研究結論,本文中有什麼創新點,今後在這個基礎上還可以繼續做什麼樣的文章)
這個體系結構下來,1000字肯定超了。理論論文都這么寫。建議樓主按照這個思路好好琢磨,對你以後也有好處。

❹ 論文:生活中的物理知識,500字

正文
一般來說,學術論文主題的內容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事實根據(通過本人實際考察所得到的語言、文化、文學、教育、社會、思想等事例或現象)。提出的事實根據要客觀、真實,必要時要註明出處;2.前人的相關論述(包括前人的考察方法、考察過程、所得結論等)。理論分析中,應將他人的意見、觀點與本人的意見、觀點明確區分。無論是直接引用還是間接引用他人的成果,都應該註明出處;3.本人的分析、論述和結論等。做到使事實根據、前人的成果和本人的分析論述有機地結合,注意其間的邏輯關系。
結論
結論應是畢業論文的最終的、總體的結論,換句話說,結論應是整篇論文的結局、是整篇論文的歸宿,而不是某一局部問題或某一分支問題的結論,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結的簡單重復。結論是該論文結論應當體現作者更深層的認識,且是從全篇論文的全部材料出發,經過推理、判斷、歸納等邏輯分析過程而得到的新的學術總觀念、總見解。結論可采「結論」等字樣,要求精煉、准確地闡述自己的創造性工作或新的見解及其意義和作用,還可提出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問題和建議。結論應該准確、完整、明確、精練。
該部分的寫作內容一般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本文研究結果說明了什麼問題;
對前人有關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補充、發展、證實或否定。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處或遺留未予解決的問題,以及對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能的關鍵點和方向。
參考文獻
在學術論文後一般應列出參考文獻(表),其目的有三,即:
為了能反映出真實的科學依據;
為了體現嚴肅的科學態度,分清是自己的觀點或成果還是別人的觀點或成果;
為了對前人的科學成果表示尊重,同時也是為了指明引用資料出處,便於檢索。
畢業論文的撰寫應本著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處,均應按論文中所出現的先後次序列於參考文獻中,並且只列出正文中以標注形式引用或參考的有關著作和論文,參考文獻應按正文中出現的順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參考文獻。
致謝
按照GB7713-87的規定,致謝語句可以放在正文後,體現對下列方面致謝:國家科學基金、資助研究工作的獎學金基金、合同單位、資助和支持的企業、組織或個人;協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條件的組織或個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議和提供幫助的人;給予轉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其他應感謝的組織和人。在我們的畢業論文中的致謝里主要感謝導師和對論文工作有直接貢獻及幫助的人士和單位。
附錄
對於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為畢業論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內容,可編入畢業論文附錄中。例如問卷調查原件、數據、圖表及其說明等。

❺ 「物理與生活」論文(800字)

物理與生活

談談與人體冷熱感覺有關的天氣因賀棗素

人體冷熱感覺屬於觸覺問題。許多人習慣只以氣溫的高低作為推斷人體冷熱感覺(感覺溫度)的唯一標准,其實,人體的感覺溫度和實際氣溫有時相去甚遠。如:人們常說「熱在三伏」,但翻開氣象資料一看,多數地區的最高氣溫並不出現在三伏,而是在三伏前後,人們之所以感到三伏天最熱,是因為這時的「熱」加進了「濕」,是悶熱。人們還有這樣的體會,在旋轉的電風扇下,往往感覺到電風扇吹出的風是涼爽的,但拿一根溫度計放在電風扇前吹,就會發現溫度計的示溫並不下降,人感到涼爽是因為風改變了空氣濕度的緣故。夏天游泳後剛從水中上岸時感到涼爽,如果有風,甚至會冷得打顫。這些都說明大氣環境對人體的影響是綜合的。決定人體冷熱感覺的主要因素除溫度外,還有濕度和風力,這三者都不可忽視。

空氣的濕度是表示空氣干濕程度的物理量,有兩種表示方式。一種是絕對濕度,用單位體積的空氣中所含水蒸汽的質量(或壓強)來表示,表示的是空氣中所含水蒸汽的多少。在某一溫度下,一定體積的空氣中能夠容納的水蒸汽的多少有一個最大的限度,達到這個限度,空氣中的水蒸汽便處於飽和狀態,這時的氣體叫飽和氣;另一種方式是相對濕度,用某溫度時空氣的絕對濕度跟同一溫度下飽和水蒸汽的密度(或壓強)的百分數比來表示,表示的是空氣里水蒸汽離飽和狀態的遠近程度。相對濕度越大,空氣里的水蒸汽就越接近飽和狀態,空氣中可供水蒸汽分子填充的「空位」就越少,蒸發也就越慢。濕度對人的冷熱感覺的影響,是由空氣的相對濕度決定的。天氣炎熱時,人體為了使體溫保持在370C左右,就要不斷地向體外散發熱量,它主要是通過汗腺向體外分泌汗水,利用汗水蒸發吸收熱量,將熱量帶走。汗液的分子從汗液表面跑出來絕拍激成為水蒸汽分子,如果人處在一個空氣相對靜止的環境中,這些水蒸汽分子就會滯留在人體皮膚附近,形成一個「保溫層」,「保溫層」中水蒸汽越來越接近飽和狀態(空氣相對濕度越來越大),結果汗水蒸發速度越來越慢,使人感到悶熱。這時如果有一股風吹來或打開電風扇,「保溫層」就會被吹走,人體周圍的空氣相對濕度將減少,汗水蒸發速度增大,使人有一個涼爽的感覺。

當氣溫在240C時,空氣中的濕度相對而言對人體冷熱感覺影響較小,人既不覺得冷,又不感到熱並襪。240C的空氣帶走人體一部分熱量,而人體內產生的熱量則彌補空氣帶走的那部分熱量,人體保持了相對的熱平衡,從而感覺良好。當氣溫低於或高於240C時,人就會有明顯的冷熱感覺,此時相對濕度便會對人體的冷熱感覺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當氣溫是250C,相對濕度為30%時,人體沒有什麼冷熱感覺;同一溫度若相對濕度增大到95%,人體便感覺到悶熱了。有人測定,氣溫是17.80C、相對濕度為100%時,人體的冷熱感覺與氣溫是28.60C、相對濕度為20%時是相同的。

人體的冷熱感覺除了與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有關外,風速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冬天,在刮風的天氣里或坐在賓士的敞篷汽車上時,人似乎感覺到更冷一些,這是因為風能把人體周圍的空氣「保溫層」吹散,把熱量帶走的緣故。在一定的數值范圍內,一般風速越大,人體散熱也越快、越多。

在大量醫學氣象科學試驗中,人們找到了風速大小和人體冷熱感覺的關系:當氣溫為100C,3級風時,人的感覺氣溫為50C;5級風時,人的感覺氣溫像00C時一樣。當氣溫為1.10C,2級風時,人的感覺氣溫為-2.80C;5級風時,人的感覺氣溫會降至-15.50C。根據實驗,大致可得出這樣的結論:當氣溫在00C以上時,風速每增加2級,人的寒冷感覺會下降3——50C;氣溫在00C以下時,風速每增加2級,人的寒冷感覺會下降6——80C。

由此可見,在日常生活中,當你根據天氣預報增減衣服時,除了要注意氣溫的高低外,還要考慮空氣濕度和風速的大小。這樣才能使你的衣著和寒暑冷暖相宜。

❻ 物理與生活論文

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在人類生活、生產中,摩擦力無處不在。摩擦力按其性質可分為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和滾動摩擦力三種。不同性質的摩擦力,影響其大小的因素亦不相同。我們組選擇了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進行研究,並粗源基略研究物體在流體中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研究至今,已取得一些成果。
首先對於滑動摩擦力,從課本中知道它與正壓力成正比。我們組員採取控制變數法,通過實驗准確驗證了在動摩擦因數一定時,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成正比這一結論。但因為動摩擦因數較難控制,只粗略驗證了在正壓力一定時,滑動摩擦力與動摩擦力系數成正比這一結論。由此,我們仍可得出f=μN這一公式。
那麼動摩擦因數由什麼決定呢?我們知道動摩擦因數反映物體表面的粗糙程度,反過來說就是物體表面的粗糙程度決定了動摩擦因數,而動摩擦力是兩個有不光滑接觸,有相對運動的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因此動摩擦因數也不是單獨由某一物體表面粗糙程度決定的,而是由兩個有相互作用摩擦力的物體的接觸面粗糙程度決定的。
假如我們拿一支筆,一段小繩,把繩子纏繞在筆上,我們會發現繩子纏繞的圈數越多越難拉動,如果繩子之間有重疊的話,則更是難以拉動。這中間是否存在其它影響摩擦力的因素呢?我們分析得到:繩子在筆上每繞一圈,繩子與筆之間就多了一圈(無數多個)接觸點,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多了無數處,即有更多的地方產生摩擦力,所有的摩擦力疊加在一起,便使合力增大了。若繩子中有重疊,則不止繩子與筆之間,連繩子與繩子之間也會有相互作用,阻礙對方運動。且這時繩子與筆的壓力除直接與筆接觸的繩子的壓力外,也包括繩子與繩子之間的壓力,這樣摩擦力便急劇增大,以致難拉動繩子。生活中,船靠岸時總是用繩子綁住岸上的樁,也是採用多繞幾圈繩子的辦法來增大摩擦力的。但這裡面並不包括除正壓力及動摩擦因數以外的其它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對於靜摩擦力,其產生原因是因為物體間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相對運動趨勢產生的原因是有外力作用,因此,產生靜摩擦力的條件不僅包括接觸面不光滑、有正壓力,還需要有外力作用。在不超出最大靜摩擦力的范圍時,外力越大,靜摩擦力越大。一旦超出最大靜摩擦力的范圍,物體便開始運動,靜摩擦力變為滑動摩擦力。那麼最大靜摩擦力與什麼有關呢?經過實驗可知fmax=μN即最大靜摩擦力與靜摩擦因數和正壓力成正比,其中靜摩擦因數比動摩擦因數稍大,因為當外力等於動摩擦力時,物體受力還是平衡的,要使物體純裂缺運動,就必須增大外力。
至於物體在流體中運動時,主要是受到排開流體時流體產生的阻力,但物體側面受到流體的摩擦力也是不可忽略的。對於排開流體時所受的阻力,可採用把運動物體改造成流線型等方法來減小,也可採用相反的方法來增大。對於物體運動時側面所做辯受摩擦力,我們知道,物體運動時會帶動附近流體隨之運動,而稍遠處的流體仍是靜止的,這樣,根據伯努利方程
「 =常量」可知,靜止的流體會對物體有壓力,加之物體與流體間的接觸不光滑,便會產生摩擦力。而且隨著速度的增加,運動的流體的壓強減小,而靜止的流體壓強不變,所以壓強差與壓力都增大,摩擦力也就增大;經過類似的分析可得隨著深度的增加,摩擦力也是增加的。
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固定的,較少的,但其表現形式卻十分多樣化、復雜化、只有充分了解、控制這些因素,才能充分利用有益摩擦,避免有害摩擦,最大程度地改進生產,改善生活。

❼ 物理進步對生活的貢獻論文 3000字 急需

物理學的發展,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物理學更成為高新技術的基礎。1、在牛頓力學和萬有引力定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空間物理,能把宇宙飛船送上太空,使人類實現了飛天的夢想。也使中國人「九天攬月」成為可能。(2007年我們國家要登月,那時就是神州7號)。楊得偉是神州6號。(學完萬有引力定律可窺一斑)2、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中的偏轉的規律在科學技術中的應用。電視機顯像管等。(學完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中的偏轉會了解了。)刀。如核磁共振,超聲波,X光機等。3、核物理的研究使放射線的應用成為可能。醫療上的放療。在醫療上還有很多,如用於治療腦瘤的4、20世紀初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建立,誕生了近代物理,開創了微電子技術的時代。半導體晶元。電子計算機。沒有量子力學也就沒有現代科技 。5、20世紀60年代,激光器誕生。激光物理的進展使激光在製造業、醫療技術和國防工業中的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大家熟悉的微機光碟就是用激光讀的。光導纖維等。6、20世紀80年代高溫超導體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為超導體的實際應用開辟了道路。磁懸浮列車等。80年代,我國高溫超導的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7、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納米技術,使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設計並重新排列原子或者原子團,使其具有人們希望的特性。納米材料的應用現是一個新興的又應用很廣泛的前沿技術。嫌沒秦始皇兵馬俑的色彩防脫。8、生命科學的發展也離不開物理學。脫氧核糖核酸(DNA)是存在於細胞核中的一岩慶種重要物質,它是儲存和傳遞生命信息的物質基礎。1953年生物學家沃森和物理學家克里克利用X射線衍射的方法在卡文迪許(著名實驗物理學家)的實驗室成功地測定了DNA的雙螺旋結構。可以說物理學的發展,促進了各個領域科學技術的進步。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物理學的發展引發了一次又一次的產業革命,推動著社會和人類文明的發展。可以說社會的每一次大的進步都與物理學的發展緊密相連。18世紀中葉,在熱學發展的基礎上發明並改進了蒸汽機。蒸汽機的廣泛使用,促成了手工業向機械化的大生產的轉變,並使陸上和海上的大規模的長途運輸芹棗納成為可能。大大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古人雲:一日千里。火車、飛機的使用使每一個地球人實現了「一日千里」甚至日行萬里的夢想。蒸汽機的使用是第一次產業革命。1840年,法拉弟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並逐漸形成了完整的電磁場理論。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電力工業,使人類進入電氣化的時代,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想想現在使用的電燈、電話、電視、微機等一切的電力設施就能體會了。這是第二次產業革命。20世紀70年代,微觀物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開創了微電子工業,使世界開始進入了以電子計算機應用為特徵的信息時代。這是第三次產業革命。可以說社會的每一次巨大的進步都是在物理學發展的基礎上完成的。沒有物理學的發展就沒有人類社會和文明的巨大進步

❽ 求一篇以《生活與物理》為題的論文,急求!!!!!

望採納,謝謝~~~

生活中的物理
摘要;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敏族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物理學存在於物理學家的身邊;物理學也存在於同學們身邊;在學習中,同學們要樹立科學意識,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經歷觀察、思考、實踐、創新等活動,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訓練科學的思維方式,不久你就會擁有科學家的頭腦,為自己今後驚嘆不已的發展,為今後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物理 滲入 人類生活 各個領域 存在 物理學家 同學們 身邊 科學意識 科學學習方法 科學思維方式

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物理科學作為自然科學的重要分支,不僅對物質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類的思維發展也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從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自然哲學,到牛頓時代的經典力學,直至現代物理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都是物理學家科學素質、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思維的有形體現。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例如,光是找找汽車中的光學知識就有以下幾點:
1. 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後鏡是一個凸鏡
利用凸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和成正立、縮小、虛像的特點,使看到的實物小,觀察范圍更大,而保證行車安全。
2. 汽車頭燈里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鏡
它是利用凹鏡能把放在其焦巧渣點上的光源發出的光反射成為平行光射出的性質做成的。
3. 汽車頭燈總要裝有橫豎條紋的玻璃燈罩
汽車頭燈由燈泡、反射鏡和燈前玻璃罩組成。根據透鏡和棱鏡的知識,汽車頭燈玻璃罩相當於一個透鏡和棱鏡的組合體。在夜晚行車時,司機不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況,還要還要看清路邊持人、路標、岔路口等。透鏡和棱鏡對光線有折射作用,所以燈罩通過折射,根據實際需要將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勻柔和地照亮汽車前進的道路和路邊的景物,同時這種散光燈罩還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標和里程碑,從而確保行車安全。
4. 轎車上裝有茶色玻璃後,行人很難看清車中人的面孔
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還會吸收一部分光,這樣透進車內的光線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須要從面孔反射足夠強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於車內光線較弱,沒有足夠的光透射出來,所以很難看清乘客的面孔。
5. 除大型客車外,絕大多數汽車的前窗都是傾斜的
當汽車的前窗玻璃孝拿悄傾斜時,車內乘客經玻璃反射成的像在國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現在上方的空中的,這樣就將車內乘客的像與路上行人分離開來,司機就不會出現錯覺。大型客車較大,前窗離地面要比小汽車高得多,即使前窗豎直裝,像是與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現在這個高度,所以司機也不會將乘客在窗外的像與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再如下面一個例子:
五香茶雞蛋是人們愛吃的,尤其是趁熱吃味道更美。細心的人會發現,雞蛋剛從滾開的鹵汁里取出來的時候,如果你急於剝殼吃蛋,就難免連殼帶「肉」一起剝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訣竅,就是把剛出鍋的雞蛋先放在涼水中浸一會,然後再剝,蛋殼就容易剝下來。
一般的物質(少數幾種例外),都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可是,不同的物質受熱或冷卻的時候,伸縮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一般說來,密度小的物質,要比密度大的物質容易發生伸縮,伸縮的幅度也大,傳熱快的物質,要比傳熱慢的物質容易伸縮。雞蛋是硬的蛋殼和軟的蛋白、蛋黃組成的,它們的伸縮情況是不一樣的。在溫度變化不大,或變化比較緩慢均勻的情況下,還顯不出什麼;一旦溫度劇烈變化,蛋殼和蛋白的伸縮步調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滾燙的雞蛋立即浸入冷水裡,蛋殼溫度降低,很快收縮,而蛋白仍然是原來的溫度,還沒有收縮,這時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殼壓擠到蛋的空頭處。隨後蛋白又因為溫度降低而逐漸收縮,而這時蛋殼的收縮已經很緩慢了,這樣就使蛋白與蛋殼脫離開來,因此,剝起來就不會連殼帶「肉」一起下來了。明白了這個道理,對我們很有用處。凡需要經受較大溫度變化的東西,如果它們是用兩種不同材料合在一起做的,那麼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就必須考慮它們的熱膨脹性質,兩者越接近越好。工程師在設計房屋和橋梁時,都廣泛採用鋼筋混凝土,就是因為鋼材和混凝土的膨脹程度幾乎完全一樣,盡管春夏秋冬的溫度不同,也不會產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鋼筋混凝土的建築十分堅固。
另外,有些電器元件卻是用兩種熱膨脹性質差別很大的金屬製成的。例如,銅片的熱膨脹比鐵片大,把銅片和鐵片釘在一起的雙金屬片,在同樣情況下受熱,就會因膨脹程度不同而發生彎曲。利用這一性質製成了許多自動控制裝置和儀表。日光燈的「啟動器」里就有小巧的雙金屬片,它隨著溫度的變化,能夠自動屈伸,起到自動開啟日光燈的作用。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與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物理規律本身就是對自然現象的總結和抽象。
談到物理學,有些同學覺得很難;談到物理探究,有同學覺得深不可測;談到物理學家,有同學更是感到他們都不是凡人。誠然,成為物理學家的人的確屈指可數,但只要勤於觀察,善於思考,勇於實踐,敢於創新,從生活走向物理,你就會發現:其實,物理就在身邊。正如馬克思說的:「科學就是實驗的科學,科學就在於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物理不但是我們的一門學科,更重要的,它還是一門科學。
物理學存在於物理學家的身邊。勤於觀察的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做禮拜時,懸掛在教堂半空中的銅吊燈的擺動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後來反復觀察,反復研究,發明了擺的等時性;勇於實踐的美國物理學家富蘭克林,為認清「天神發怒」的本質,在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日子,冒著生命危險,利用司空見慣的風箏將「上帝之火」請下凡,由此發明了避雷針;敢於創新的英國科學家亨利•阿察爾去郵局辦事。當時身旁有位外地人拿出一大版新郵票,准備裁下一枚貼在信封上,苦於沒有小刀。找阿察爾借,阿察爾也沒有。這位外地人靈機一動,取下西服領帶上的別針,在郵票的四周整整齊齊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後,很利落地撕下郵票。外地人走了,卻給阿察爾留下了一串深深的思考,並由此發明了郵票打孔機,有齒紋的郵票也隨之誕生了;古希臘阿基米德發現阿基米德原理;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X射線;……研究身邊的瑣事並有大成就的物理學家的事例不勝枚舉。
物理學也存在於同學們身邊。學了測量的初步知識,同學們紛紛做起了軟尺。有位同學別出心裁,用透明膠把制好的牛皮紙軟尺包紮好,這樣更牢固。然後,用大大卷泡泡糖的包裝盒作為軟尺的外殼,在盒的中心利用鐵絲做一搖柄中心軸,軟尺的末端固定在軸上,這樣一個可以收拾並反復使用的捲尺誕生了。同時,這位同學受軟尺自作的啟示,用實驗解決了一道習題:用軟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若把軟尺拉長些,測量值是偏大還是偏小?他做了這樣一個模擬實驗: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標上刻度,然後用透明膠粘貼,再扯下來,便做成了「軟尺」,用「軟尺」不僅找到了上題的答案,而且還清楚地看到分度值變大了,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學了電學的有關知識後,同學們對蚯蚓能承受的最大電壓進行了探究:當給它加上1.5V的電壓時,蚯蚓迅速分泌粘液,且奮力掙扎,從瓶內跳出瓶外。當給它加上3V的電壓時,蚯蚓被電為兩截;有同學在測量「2.4V、0.5A」的小燈泡的功率,並研究其發光情況時,不滿足於給燈泡加上2.4V的電壓,而是用自己早已准備好的小燈泡做破壞性實驗,不斷加大燈泡兩端的電壓,直至電壓高達9V、燈泡燈絲燒斷,才停止探究;有同學在學習蒸發的知識時,不厭其煩地座在桌旁觀察相同的兩滴水(其中一滴水灘開),進行聚精會神地觀察,然後進行分析、對比,得出影響蒸發的因素;……同學們捕捉身邊的瑣事進行探究的事例屢見不鮮。
身邊的事物是取之不盡的,對與現實生活聯系很緊密的物理學科來說,更是時時會用到的,用身邊的事例去解釋和總結物理規律,學生聽起來熟悉,接受起來也就容易了。只要時時留意,經常總結,就會不斷發現有利於物理教學的事物,豐富我們的課堂,活躍教學氣氛,簡化概念和規律。新課標告訴我們「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並將其應用於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

今天,人類所有的令人驚嘆不已的科學技術成就,如克隆羊、網際網路、核電站、航空技術等,無不是建立在早年的科學家們對身邊瑣事進行觀察並研究的基礎上的。在學習中,同學們要樹立科學意識,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經歷觀察、思考、實踐、創新等活動,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訓練科學的思維方式,不久你就會擁有科學家的頭腦,為自己今後驚嘆不已的發展,為今後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

主要參考文獻

教育部:初中物理新課程標准(實驗稿)

邢紅軍:《論科學技術發展與中學物理課程改革》《中學物理教考》1998年第4期

李榮明張雲生:《用原型啟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物理教學探討》2000年第8期

[美] L.愛波斯坦 [美] P.哈威特 《趣味物理尋答集》

❾ 物理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論文

我先寫,晚上給你回答哈,絕對原創,明天早上前絕對可以完工,這個最佳答案給我預留下哈,明天我絕對可以給你個滿意的答案。

物理學作為一門最基礎的自然學科,貫穿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從遠古燧人氏鑽木生火到如今的信息化社會的建設,都少不了物理的參與。燧人鑽木取火的基本原理正是摩擦生熱原理,在熱量積蓄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使木頭與氧氣發生劇烈反應產生火焰。而物理在如今的生活中擁有著更加廣泛的應用,比如說一個人的起居,早上從床上爬起來,刷牙,洗漱,刷牙時利用牙刷凹凸不平的表面增大摩擦,可以把牙刷得更干凈徹底。洗漱完畢,來一頓豐盛的西式早餐,鋒利的刀子切麵包更容易,利用的原理是在力一定下,接觸面越小,壓強越大,這樣更容易切開物體。飽餐之後,開著心愛的跑車去公司,發動時利用電火花點燃氣缸中的氣體,使活塞帶動軸承轉動,從而使汽車前進。
到達公司,坐電腦前開始一天的工作。最初發明的電腦很大,而如今一台電腦桌就足夠放電腦的所有部件,正是因為量子力學促使半導體硅晶元的發明,使電路集成化,在一張小小的晶元上承載大量電路,大大縮小了其佔有的空間。
中午在辦公室用泡麵充飢下,筷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簡簡單單兩根木條,動一動手腕就可以把食物送入口中。這里運用的是杠桿原理,較大力作用在較小的力臂上就可以舉起較大力臂上的較輕物體。
下班後呼朋喚友,一起吃一頓火鍋,其樂也融融。現在流行電磁爐,電磁爐的基本原理是電磁感應原理,利用形成渦流產生的熱量為火鍋供熱。
吃完火鍋出來時已然天黑,夜市的霓虹燈五顏六色,利用的正是量子力學對原子能級的研究,不同能級間電子發生躍遷時發出的光子的頻率不同,所以看上去絢麗無比,如夢似幻。
回家打開電視放鬆下,家中的彩電顏色艷麗,利用的是電子束磁偏轉原理,然後不斷變化,掃描,形成一幅幅動作畫面。
……………
物理學在生活中的運用由此可見一斑。不僅是日常生活,物理學在其它領域有著更廣泛的應用。
比如在國防領域,如今的提高打擊精度,引入了相對論進行計算,使導彈的誤差不超過方圓5米;人類終極武器原子彈,氫彈,利用的是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將物質轉化為能量,使一顆小小的原子彈爆發出驚人的破壞力。
物理學對近代生物學的發展更是起決定性作用。X射線衍射技術的應用敲開了通向DNA結構的一扇大門;波粒二相性的發現使得顯微技術突破瓶頸,發明了電子顯微鏡,為人們揭開了細胞亞顯微結構的神秘面紗;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技術的使用為我們展示了各種有機物具體存在位置以及其生產流程。這些幫助我們更加深入地認識生命的本質。
網路的建立更是將全世界聯系起來,成為一個整體,地球村不再是虛言。首先是貝爾發明電話,利用電流進行傳播聲音信號,形成初步的有線網路。而後加以完善,形成了互聯網。再後來以電磁波為基本原理的無線技術的發明建立起全球性的無線網路,真正實現了隨時隨地聯系的地步。
由此可見,物理學如今幾乎已滲透到所有領域當中,在人類的發展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總之一句話,人類社會離不開物理。

……………
不知道我這答案你可滿意?時間緊迫,我也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啊…所有物理的應用只是寫了最基本的理論基礎,重在應用嘛!就算你不能全部用,用到十之一二問題還是不大的,呵呵。例子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相信你能舉出好多的:)
要體諒我的辛苦啊…完全原創…

❿ 物理小論文怎麼寫

1、寫一寫你對一個物理現象的觀察,或過程、或提問、猜想、假設,可以沒有結論,也可以有結論,要依據你的生活經驗或已有的知識
寫。要用心觀察,用腦思考。力的、光的、聲的等等都可以。
2、描述你對一個問題的思考。
3、寫一寫你上過的一節物理課。
4、寫一寫你聽說過的與物理有關的事物,可以以對話形式寫。

閱讀全文

與論物理與生活的論文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