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楊振寧哪一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振寧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振寧,男,1922年10月1日生於安徽合肥三河鎮,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 1945年考取清華大學後赴美留學,族物歷任芝加哥大學講師、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研究所所長,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舉汪國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正穗仔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學院院士、巴西科學院院士、委內瑞拉科學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等。1949年,與恩利克·費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個復合模型。1956年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共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⑵ 楊振寧1957年獲得什麼獎
楊振寧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物理學大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與李政道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共同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最早獲諾貝爾獎的華人之一。主要研究領域為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量子場論、數學物理等。
主要作品
論文:大約300篇發表於《物理評論》《物理評論通訊》等。
著作:
《論文選集與後記1945-1980》(英文)(佛里門公司,1983)
《楊振寧文集》(中文)(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曙光集》(中文)(簡體版,北京三聯書店;繁體版,八方文化創作室,2008)
2018年5月,楊振寧及其夫人翁帆編著的科學隨筆《晨曦集》出版發行。
此外,還有《對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恆的質疑》《基本粒子發現簡史》《讀書教學四十年》《科學、教育和中國現代化》《科學的品格》《新世紀的科技》《20世紀的物理學》《對稱與物理》等。
⑶ 楊振寧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嗎
楊振寧諾貝爾獎研究的是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守恆質疑。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憑借共同發表的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守恆質疑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重要研究成果也叫宇稱不守恆,但這並不是楊振寧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奠定楊振寧在理論物理學界地位的研究成果是楊米爾斯規范場論。
1950年,楊振寧關於p0衰變的論文以及他和Tiomno關於β衰變中相位因子的論文奠定了他在此領域中的領先地位。1956年,θ-τ之謎是粒子物理學中最重虧配知要的難題,當時普遍討論宇稱是否可以不守恆。
楊振寧和李政道從θ-τ之謎這個具體的物理問題走到一個更普遍的問題,提出「銷消宇稱在強相互作用與電磁相互作用中守恆,但在弱相互作用中也許不守恆」的可能,將弱相互作用主宰的衰變過程獨立出來,然後經賣讓具體計算,發現以前並沒有實驗證明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是否守恆。
他們更指出了好幾類弱相互作用關鍵性實驗,以測試弱相互作用中宇稱是否守恆。吳健雄於1956年夏決定做他們指出的幾類實驗中的一項關於60Co β衰變的實驗。
次年1月,他領導的實驗組通過該實驗證明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確實不守恆,引起全物理學界的大震盪。因為這項工作,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振寧所獲得的榮譽稱號
1958年,當選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5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93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1996年,獲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兩所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1997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1999年,被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授予一等榮譽博士學位。
2015年,獲頒香港科學院榮譽院士。
2015年3月,被台灣大學授予名譽理學博士學位。
2015年3月,被澳門大學授予2014年度榮譽博士學位。
⑷ 楊振寧1957年獲得什麼獎
楊振寧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7年1月15日哥倫比亞大學的新聞發布會之後,李、楊進入了島內教育、科技和媒體的視野;5月,李、楊獲愛因斯坦獎,島內對二人的關注度明顯提升;10月,諾貝爾獎揭曉,島內對李、楊的關注達到巔峰,在各種慶祝宣傳活動和媒體的渲染下,李、楊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式人物。
獲獎項目的研究
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憑借共同發表的《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守恆質疑》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重要研究成果也叫宇稱不守恆,但這並不是楊振寧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奠定楊振寧在理論物理學界地位的研究成果是「楊米爾斯規范場論」。
這是楊振寧和他的助手米爾斯一同提出來的理論,這個理論解決了粒子物理學建造標准模型骨架的理論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強力的機制問題。
楊振寧的這個理論,為物理學家們研究粒子物理提供了一座橋梁,沒有這道橋,就沒法順暢的研究粒子物理,有5位科學家用楊米爾斯李理論來解釋強力,諾貝爾獎委員會為了表彰這五位科學家的貢獻,分兩次為這五位科學家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此可見,楊米爾斯規范場論的地位。
楊振寧主要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場論等細分領域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貢獻。物理學中有四大基本力,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引力,電磁力和引力的研究成果已經有了許多實際應用,這兩大基本力也是常人最容易理解的力,而強核力和弱核力的普及程度就要低很多,也更加難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