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初學物理怎麼引入

初學物理怎麼引入

發布時間:2023-04-13 19:45:06

⑴ 初中物理概念引入的幾種方法

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礎知識的核心內容之一,是物理教學的基石,是正確理解和掌握物理規律的基礎.重視和加強物理概念的教學,幫助學生形成清晰、正確、深刻的物理概念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加強物理概念的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就有關初中物理概念的引入作些淺顯的探討.
1 概念引入的時機
在引入物理概念時不能一開始就告訴學生某個物理概念,然後逐一的解釋其中的每一個物理量的含義,這會導致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大減 ,因為學生不明白為什麼要引入這個概念.那我們什麼時候引入物理概念呢?應該在我們解決實際問題遇到困難如何來解決?假設了一系列方案,而最好方案的提出應該是引入物理概念時思維的最佳切入點.
例如在「機械功」概念的教學,不要一開始就告訴學生力與距離的乘積便是機械功.而是在我們學習了杠桿、滑輪、輪軸、斜面等簡單機械後,引導學生思考要想最省力我們選擇什麼樣的機械,要想最省距離我們又選擇什麼樣的機械,在學生弄清楚其中隱含了一個規律:省力的時候費了距離,省距離的時候費了力,也就是我們在使用機械時遵循著這樣一個規律:力與距離的乘積是不變的.水到渠成,我們將這一有價值的乘積就稱之為機械功.
又例如「速度」概念的教學,同樣是在學生完成活動:比較不同紙錐下落的快慢後,通過分析、歸納得出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即時間相同比路程,路程相同比時間.那如果遇到在現實生活中路程不一樣時間也不一樣的兩個運動的物體,我們又如何比較它們的運動快慢呢?學生提出可以將路程化為相同,也可以將時間化為相同.你更傾向於哪一種呢?將時間化為多少更為簡單呢?在一系列問題解決後再引入速度的概念就顯得很自然,同時也能更好的理解速度的本質.
2 概念引入的方法
2.1 從生活實例中抽象概括出來
抽象概括能力就是從具體的、生動的實例,在抽象概括的過程中,發現研究對象的本質;從給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結論,並能應用於解決問題或做出新的判斷.初三學生正處在形象思維開始向抽象思維過渡、轉化的階段,而且還開始出現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 模仿已經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了.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的這個思維特點加強抽象概括能力訓練同時又很好的解決了概念教學的難點.例如「杠桿」概念的教學,讓學生從許多具體工具在使用時的共同特徵中抽象概括出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叫做杠桿.又例如在講授「力」的概念時,先舉出一些實例,如兩個學生相距較近互相推,提起重物,手握握力計,拉彈簧測力計等,並從這些推、提、壓、拉產生力的不同動作中找出它們的共同特點來引入「力」的概念,其一,必須有兩個物體(不一定是人),單獨一個物體不會產生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其二,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2 巧用類比,靈活遷移
所謂類比,實際上是一種從特殊到特殊或從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從而推出他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邏輯思維.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類比思維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較復雜的概念.例如:「電流、電壓」概念的教學,電流、電壓是初中學生不易理解的一個概念,而水流與水壓學生卻很熟悉,通過類比,將水流類比電流、水壓類比電壓,從而引入「電流、電壓」概念,這種處理形象、生動、學生容易接受.又例如「功率」概念的教學,將功率和速度類比.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同樣的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定義是單位時間內運動的路程,同樣的功率的定義是單位時間內做功的多少.這樣引入「功率」概念,學生還是很容易的理解功率的本質的.
2.3 從學生生活體驗引入
初中學生接觸生活十幾年,也積累了許多生活體驗,這為我們引入物理概念提供了方便,學生也樂於接受.例如「慣性」概念的引入,引導學生回憶、再現自己坐在汽車里,體驗當汽車靜止、以某一速度正常行駛、突然啟動、剎車、加速、減速、拐彎等時刻的感覺,通過分析引入「慣性」的概念.又例如講「摩擦力」概念時,直接讓學生體驗手緊貼在課桌上移動時的感覺,自然引入「摩擦力」的概念.
2.4 通過演示實驗引入
演示實驗是由教師操作演示的實驗,是學生對所研究的物理問題獲得感性認識的基本途徑.通過演示實驗,可以指導學生觀察和分析物理現象,獲得生動的感性知識,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定律,提高物理教學效果.在概念教學時我們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引入,能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同時學生會對新概念印象深刻.例如「浮力」概念的引入.先做演示實驗,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個重物,用手向上托重物,學生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小.分析由於重物受到手向上的托力,才使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小.接著把重物慢慢放入水中,學生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示數也變小,分析由於重物受到水向上的托力,才使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小.此時再引入「浮力」的概念,可謂水到渠成.又例如在「大氣壓強」概念引入前,可以做「易拉罐」實驗,向空易拉罐中注入少量酒精,放在酒精燈上加熱,排走罐中空氣,然後用橡皮泥快速地將罐口封閉,讓易拉罐靜靜地立在講台上自然冷卻,學生可以觀察到易拉罐被壓癟,並發出劇烈響聲.該實驗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聽覺效果,都能給學生帶來震撼,接著引導學生思考:是誰將易拉罐壓癟的?從而引入「大氣壓強」的概念.
2.5 問題討論引入
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積極思考、參與討論,甚至爭論,在此基礎上引入物理概念.例如:「鐵比棉花重」、「油比水輕」是否有道理.可能有學生認為有一定的道理,有的認為沒有道理,但又說不清理由.接著教師繼續提問:「難道一根小小的鐵釘會比一床棉被還重,一桶油會比一滴水還輕?」.這時學生會自然而然的產生新的求知慾望:既然用「重」、「輕」已不能說明上述事實,那麼應怎樣來描述物質的這種性質呢?在這樣的基礎上加上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實驗逐漸引入「密度」的概念.
總之,物理概念的引入,要重視概念引入的時機.一方面能引起聽課學生的注意,明確概念學習的目的,概念用來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習動機.而概念引入方式有多種多樣,要根據學生和教學內容的具體情況,採用最恰當的引入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⑵ 初中物理教學導入新課的幾種方法

導入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導入的目的在於能激發學生興趣,引起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集中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入得當,引到學生的心坎上,引在教材的要點處,才能使學生進入一個良好的學習境界,為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礎。特別是對於物理這門比較抽象,比較難的學科,導入更是必不可少而且是關乎一節課成敗的關鍵。 對於不同的教學內容,導入的方案有很多種,特別是對於物理來說,每節課的導入方案都可以有好幾種,以下只是一些常用的引入方法。 一、直接導入法 這種導入方法是一種開門見山,直入主題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不拖泥帶水,而且為有限的課堂節約時間。對於學習內容很簡單,或者學生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識,就沒必要拐彎抹角。 二、生活經驗導入法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和接觸過很多物理現象或可以應用物理知識解釋的例子,這些都是很好的無形教學資源。恰當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現象,極大程度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為良好的物理教學創設環境。在引入過程中,一方面易使學生感到似曾相識,所以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能讓學生感到學以致用,為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而自豪;更重要是培養學生勤於觀察生活現象,勤於思考和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這也符合讓學生在生活世界中學物理而不是在科學世界中學物理的現代教育理念和新課標對教學目標中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 三、故事引入法 在物理學的發展歷程中,充滿著很多物理學家的有趣故事,而且涉及物理知識的故事也有很多。初中學生還是有點小孩子天性,喜歡聽故事,故事引入法對課堂教學有很多好處,第一可以舒緩學生緊張的學習氛圍,第二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第三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故事引入法要有一定的技巧,首先所引用的故事要與所講的內容緊密相扣,至少要從這個故事中引出一些物理問題,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其次故事的引入要有趣味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四、實驗引入法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對於一些物理現象,學生之前並沒有在日常生活中見過,因此學生頭腦中並沒有形成一種意識,就不能用生活經驗引入了,這類內容的引入就可以用藉助實驗。運用實驗引入新課,不僅可以使學生對物理現象、物理過程獲得必要的感性認識,還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引入新課中,實驗的選擇很重要,應該選擇一些生動有趣、新奇和使學生感到意外的實驗,創造一個愉快的物理學習環節,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五、復習引入法 這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方法,新課的內容往往與學過的知識密切相關,抓住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從已有的知識出發,通過邏輯展開,把新內容自然的引出來,這種方法使新舊知識連貫,便於學生理解、掌握和深化。 如在《功率》時,先復習功的計算後,通過事例引出做功的時間因素,提出做功的快慢問題,從而引出新課,知識的連續性,會讓學生感覺新知識是由舊知識引申和發展而來的,有助於消除心理上的障礙。 六、提問引入法 這種方法也是很多老師經常採取的方法,提問引入法是指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有關問題,請學生回答或引導學生思考,從而引出新課。這種引入方法可以喚起學生的自覺思維,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求知慾望和成就動機,增強學生思維的樂趣。 例如在講解串聯電路的特點時,可以這樣引入:亮度可調節的台燈的亮度或者電風扇轉動快慢與什麼有關?(答:與電流強度有關。)改變電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變電壓或電阻。)改變電阻有哪些方法?(答:改變導體的材料、截面積、長度或者溫度。)我們學過的什麼儀器可調節電流的大小?(答:滑動變阻器。)滑動變阻器如何連接在電路中?(答:串聯。)進而提出滑動變阻器串聯到電路中後,各部分電路中的電壓、電流如何?自然導入了新課。這樣設計的問題,結合學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總之,人們常說:教無定法。新課引入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方法應該靈活多變。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情況,不同的教學條件採取不同的新課引入方法,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但是不管採用什麼樣的引入方法,都應當在知識學習、啟迪智慧、陶冶情操等方面取得最佳效果。只要在新課開始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就能大大提高課堂效率,事半功倍。

⑶ 初學物理應怎樣入門如何學好

物理知識的大廈是由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構建的。對它們的學習要做到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決不能只滿足於對內容的死記硬背。要知其所以然,就不但要知道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內容,還必須了解它們產生的背景,知道它們是通過對哪些物理現象的分析歸納總結出來的;同時,要重視對物理概念、規律內涵的理解,明確它們與相關知識的區別與聯系,並能應用它們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例如對物理概念速度的學習,不少同學開始學習時,以為在數學里已經知道速度等於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沒有什麼可學的。但實際上,要掌握速度這個物理概念,只知道它等於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是遠遠不夠的。首先,還必須知道它是用來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要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既可以比較相同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路程的多少,還可以比較運動相同的路程所用時間的多少。物理學里速度的定義採用的是前一種方法,大家熟悉的百米賽跑則是採用的後一種方法。其次,還應知道速度常用的單位,會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能分析解決一些與速度有關的物理問題。比如坐在高速路上運動的汽車里,能利用鍾表測汽車的速度。
2.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

從自然和生活現象走進物理,探究物理規律,然後將所學的物理知識用於生活、生產中,這是「司南版」初中物理教材的一個特點。物理知識與自然現象、工農業生產、社會生活有密切的聯系,不少物理知識都是從自然現象中歸納總結出來的。同時,物理知識在生活、工農業生產、現代科技都有廣泛的應用。要學好物理,必須注意物理知識與實際的聯系,這樣才會使我們對物理知識有較深的理解,使我們運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如初學運動的描述,對運動與靜止描述的相對性可能不理解。但如果結合教材18頁作業2題中的實際例子,就不難理解同一個物體在選擇不同的參照物時,對它運動情況描述的不同。

初中物理知識能解釋很多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用學到的物理知識去分析、解釋、解決實際問題,是學習物理要培養的一種重要能力。同學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斷增強應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逐漸養成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

做物理題是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重要方式。它有助於鞏固所學的物理知識,加深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理解,提高運用所學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物理題,一定要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的習慣。在獨立思考無法解決的基礎上,再與其他同學共同探討或請教老師。

3.要重視對科學探究的體驗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知識一般是通過觀察、猜想、實驗概括歸納出來的。物理知識的產生過程蘊涵著很多科學探究的方法: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問題的成因,制定解決問題的計劃與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等。

學習物理一定要重視對科學探究的體驗。要重視對自然界和實驗中物理現象的觀察,物理現象是產生物理知識的基礎,不了解相關的物理現象,你就很難對物理知識有深入的認識。要注意通過觀察物理現象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大膽、科學地對問題的成因進行猜想。如摩擦力是同學們所熟知的,但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我們可以從摩擦力是發生在相互接觸的物體間,去猜想摩擦力可能與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的接觸面大小有關、與相互接觸的物體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這樣的猜想對學好物理、培養同學們的創新精神是很有用的。

實驗在物理這門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物理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物理,要高度重視實驗。教材中的實驗探究、小實驗要盡可能自己動手做。要逐步學會根據實驗的目的選擇實驗儀器、設計實驗方案、按規則進行實驗,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分析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

⑷ 初中物理動能如何引入

我覺得你可以從熱能開始引入,因為熱可以感知,同樣物體能量高摸起來肯地熱,這樣可以對比。然後在擴展到運動上,速度快肯定具有的某種能量也相應升高,這個導致速度不一樣的東西就是動能。當他明白某種看不見東西有差別之後,慢慢就建立起來了固定概念。不過能量屬於一個基礎概念,就像質量一樣,沒法解釋,必須有點強制記憶。

⑸ 初中物理功怎樣引入新課

1新課引入法 1.1以學生游戲引入。游戲是課堂的催化劑,讓學生進行游戲,課堂將會異常活躍,由此產生的笑話或意想不到的結果,是學生親身的經歷和直接感受,

⑹ 物理教學怎麼引入正題

引入新課,方法多種多樣,情況因人而異,因師而異,因條件而異。這里我將平時用的幾種方法進行歸納、總結如下:
一、從生活實例,引入新課
許多物理知識、規律來源於生活中,只要你認真觀察、思考,生活中處處會發現物理知識及其應用,教師平時多收集生活中典型的物理現象,在引入新課時能發揮很好的作用。
例如:從「老虎鉗」、「火鉗」等例子引入「杠桿的應用」。
又如,在講「液化」時,我講了兩個生活例子,一 是「夏天,草上的露水是怎樣形成的?」二是「裝有空調的汽車,在冬天,車上的玻璃內表面有水珠,而夏天,車玻璃的外表面有水珠,這是為什麼?」學生覺得很有趣,都想知道是什麼原因,這樣就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
在講高中「受迫振動」時,我講了這樣的生活例子:洗衣機在脫水時,當脫水快要停下來時,洗衣機為什麼會突然劇烈振動起來,這是為什麼?」這樣,一開始就對學生設置了懸念,學生學完這節課後,才找到答案,原來是洗衣機的固有頻率和脫水桶的振動頻率相同,產生了共振現象。
這種引入新課的方法比較常見,它能讓學生感到學習物理是有用的,能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
二、由實驗引入新課
由實驗引入新課,直觀、形象、有趣,能較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例如,在將「大氣壓強」時,用皮碗代替馬德保半球,首先老師拉皮碗,這時碗內大氣沒排出來,輕輕一拉,皮碗就拉開了。然後老師再叫學生拉,拉的時候將裡面的大氣排出來,學生怎麼也拉吧開。這時,學生的熱情就很高,都想來試試,最後請了一個個子很大的同學,也沒有把皮碗拉開。結果,教師將的很輕松,學生學的有味,效果比較好。
三、利用故事引入新課
通過故事引入新課,學生比較喜歡,印象比較深刻,這樣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開始新的一課。要用故事引入新課,教師必須多看一些科普書籍或物理故事趣聞,進行整理、分類,到上課時使用。例如,在講「摩擦力」時,我講了這樣的故事:「一位跑步的人,由於不小心,腳踩到西瓜皮上,結果摔倒在地上,到醫院時已經死亡。一塊西瓜皮送掉了一條命,這是為什麼呢?」,然後讓學生討論,然後轉入到正題「摩擦力」。在講「電磁感應」時,講述法拉第發現「磁生電」的故事。在講「浮力」時,講述「死海不死」的故事。在講「機械運動」時,講述」一位法國飛行員在飛機用手抓住一粒子彈「的故事。
通過故事引入新課,教師應語言生動、故事簡短精煉,緊扣上課的主題,時間不宜過長。
四、廳稿賣提出新奇問題,引入新課
教師在講課時,設計一些新奇的問題,給學生一種好奇感,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效果也比較好。
例如:講「力的合成」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引扮逗入新課:「數學中,1+1=2,但在物理中,1+1可以等敬汪於1,這是為什麼呢?」這樣學生就覺得很奇怪,想知道為什麼,通過學習,才知道「原來2個相同的力,當夾角為1200時,合力等於分力。」
又如,在講「天體質量的計算」中,我設計了這樣三個問題「一:測金項鏈的質量用什麼工具?二:測人體的質量用什麼工具?三:測量地球的質量用什麼來測量?」引導學生運用「萬有引力公式」、「圓周運動」來進行分析,來講解本節內容。
五、運用詩詞、成語、俗語引入新課
古代的詩、詞、成語中,也包涵一些物理知識,恰當運用,用來引入新課也能發揮很好的作用。
例如,在講「重力」時這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句話「常言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你知道水為什麼往低處流嗎?」
又如,講「機械能」時,我挑選一些詩句來引入新課,「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一帆風順」,問學生知道這些詩詞包涵的物理知識嗎?從而引入新課。
六:從例題、練習引入新課
根據已學過知識及新課內容,設計一些承前啟後的練習題,即能復習、鞏固舊知識,同時為新課鋪平道路。
七:利用電視、投影、多媒體等手段引入新課
首先,通過投影、多媒體等形式,物理實驗、物理情景在屏幕上展現出來,然後提出問題引入新課,這種引課方法有時比實驗更清楚方便,比語言描述更具體形象,這也是一種好的引入新課方法。
引課方法雖然多種多樣,但它的共同點是通過各種方式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再通過師生共同的教與學的活動完成教學內容。

⑺ 物理怎樣啟蒙或入門

要點:1、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
2、養成善於觀察,樂於思考,勤於動手的好習慣!

怎樣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整個階段的物理教學,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啟蒙階段,對於啟蒙階段的教學,應該特別重視的是什麼呢?我認為應該特別重視的是學習興趣的培養。從初中生的心理狀態看,他們的學習活動最容易從興趣出發,最容易被興趣所左右,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記憶力都和興趣緊密相連。在興趣中學習,思維最主動最活躍,能力和智力發展最充分。而且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興趣是獲得成功的動力,是推動他們求知的一種潛在力量,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主動性。

怎樣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呢?下面就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一點體會與做法

一、抓好「開頭」這個關鍵性時期。

學生在學習新課程的開頭一階段都會感到新鮮,好奇。而新鮮好奇正是誘發學習興趣的積極因素,教師抓住學生處於興趣「旺季」這個時期,努力去激發培養學生的興趣。

1、上好第一堂「入門課」。

學生在沒接觸到物理課之前,不知道物理要學些什麼?好不好學?新學期剛開始,學生就說:「聽高年級的同學說物理難學」,一開始就有畏懼情緒,所以第一堂「入門課」就要通過生動活潑的實例,給學生打開一扇物理窗口向學生展示絢麗多彩的物理世界到底有些什麼?使學生產生急於要學習物理這門學科的願望,就能收到較好的效果。為此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利用實驗、錄像、小故事等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例如我演示了這樣一組實驗:杯水倒置(大氣壓作用演示)、隔掌吸釘(磁鐵的性質)、轉動發電機小燈泡亮了(發電機的工作原理)、每張桌上有塊三棱鏡叫學生透過它看周圍的物體,發現物體都鑲了彩色的邊,並放一組實驗錄像有燒不死的魚、銀針穿氣球而氣球不破、平面鏡中有幾個像(兩塊平面鏡分別垂直、平行、和夾角小於180度三種情況)最後向同學們講述「死海不死」、「伽利略發現鍾擺的等時性」的小故事通過這些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為物理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這樣做的目的是A、生動有趣,有雜技色彩,能吸引學生。B、器材大都來自生活常用之物,造就「實驗到處有,信手可拈來」的印象,回家就能模仿給家長看,學生情緒高。C、這些實驗的原理有的是初二教材中的內容,通過實驗演示,在驚奇中喚起學生頭腦中的疑問,然後告訴學生:這些實驗以及原理有的在這學期就會學到。這樣大多數學生對物理有了興趣,且產生了急於要學習的願望

2、穩定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的興趣容易激發,但也容易消失或轉移,為了把學生一時的興趣引向深入、持久,在開頭幾章的教學中除了要通過生動有趣的講演,實驗,吸引學生外,每堂課都要讓學生明確學懂了什麼,記住了什麼,練會了什麼,這一階段教師必須下大力量深入學生,了解他們的情況和學習中的問題,進行集體訓練補習,個別輔導,務必使絕大多數學生體會到「學會」的樂趣,考試後適當的表揚和鼓勵都會強化和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十分注意創造條件,利用積極評價的反饋作用,使學生樹立信心,鞏固和發展學習興趣。

二、抓好「實驗」這個關鍵性手段。

教育心理提出「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其主導性的學習動機是不同的,年級越低,學習動機越具體,他們往往以直接的近景性的學習動機為主。」也就是說,初中生學習的興趣更多的是受直接興趣的影響,即對事物本身感興趣。比如實驗就容易讓學生產生直接興趣。對於初中生來說實驗具有特別強烈的吸引力,很少有學生在做實驗時精神不集中的。因此,教師應根據教材的要求和特點經常圍繞實驗來組織教學,努力使物理課節節有實驗。

1、利用「實驗先導」,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導入新課時,盡量用一個有趣的實驗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例如在引入慣性新課時,我做了一個打雞蛋的實驗,在一裝半杯水的杯子口上放一硬塑料板,薄板上放一個雞蛋,用彈片與薄板垂直後拉開,然後問學生「我放手後,雞蛋會怎麼樣?」此時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雞蛋上了,有的學生說雞蛋要飛出來,有的學生說不會,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生怕雞蛋打個粉碎,這時我說「放手了,瞪大眼睛了。」「啪」的一聲,塑料片彈出去了,只見雞蛋穩穩當當的落在了水中,學生緊張的而專著的目睹了這一切,心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接著教室里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這時我再問「你們知道雞蛋為什麼會落入水中嗎?」學生搖頭,這是就為學習「慣性」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能比較牢固地掌握知識,

2、利用「實驗先導」幫助學生想像,學好抽象的物理概念。

物理中的概念很多,基礎知識面廣,有的概念比較抽象,學了幾次弄不懂,記不住,就會影響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該想方設法通過實驗,變抽象為形象,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例如學生學習《大氣壓強》時,對大氣壓強比較陌生,難以理解,於是我讓學生把兩個吸盤相對,擠出其中的空氣,然後在讓他們用力來拉,也很難將它們拉開,通過這個實驗,形象的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再通過做「托里拆利實驗」定量的測出了大氣壓強的數值。這樣通過以上幾個實驗,使學生在頭腦中對大氣壓強有了一個鮮明的印象,很容易理解,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

3、通過「實驗先導」,使學生自主地獲得物理規律,培養學生概括分析能力。

物理規律是物理知識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對物理規律的教學,方法很多,但較適合學生的方法卻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自己分析,概括。通過教師的引導,自己獲得物理規律,這樣既有利於學生掌握物理規律,也有利於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探索精神,例如在學習《光的反射》時,我給學生提了三個問題:A、法線的位置有何特點?B、通過三組實驗找出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怎樣?C、當板饒法線前後轉動時,還能看到反射光線嗎?這一現象說明了什麼問題?接下來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完成上述問題,總結光的反射定律。通過實驗不僅使學生掌握這個知識,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品嘗了成功的喜悅。

三、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是實施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而教學方法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手段。在教學過程中若把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同時結合靈活的教學方法,不但傳遞信息快,信息量大,而且能做到動靜結合,視聽結合,聲光結合,聲形並茂,直接表現客觀事物和各種物理現象,能在短時間內展示事物的運動和發展過程,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豐富生動的感性材料。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感到輕松愉快,易於接受,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從心理學角度講,大腦處於競爭狀態時的效率比平時高,而且具有競爭取勝的心理狀態,因而有必要創造一些合理的競爭機制,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課外小實驗和小製作,一學期開展一次「物理小製作作品展」同時進行評比獎勵。這些活動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靠哪一點、哪一方面,它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可以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而且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應努力從各方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物理入門時就學好物理。

怎樣搞好物理啟蒙教學

初二物理啟蒙教學的兩個特點是。第一,學生的年齡大都在13~15周歲之間,這年齡段的學生,對外界的事物比較敏感,易於接受,好奇心強,都急於想了解一切未知的東西,可是對物理學科的學習則是一張白紙;第二,初中物理教學,以感性觀察為主,定性分析多,定量計算少,又是以後學習物理的第一階梯。下面就如何根據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水平結合教學要求來搞好啟蒙教學,淺談幾點體會。

l 以實驗組織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建立是與實驗密切相關的,對初學物理的學生而言,更需要在課堂教學中,組織生動的多層次的實驗,引起學生的好奇,激發他們的求知慾,通過具體、生動的、千變萬化的物理現象來逐步形成概念,認識現象中本質的屬性。同時通過實驗可引導學生進一步發現問題。

所謂用實驗組織課堂教學,就是由教師根據教學目的設計一系列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從觀察現象著手,運用讀、講、練的方法,從一個現象到另一個現象,由解決一個知識點到另一個知識點,有層次地去認識知識,應用知識。學生可以在自己的實驗中探索、觀察現象,結合閱讀課文和師生共同分析討論以獲得知識。我在具體操作中,根據學生特點,做到:課前精心設計和指導,課堂上把實驗的現象提煉,上升到理性進行認識,課後組織引伸開拓,激起學生的疑問、引導探索。初二第一學期充分發揮新教材以實驗現象入門的優勢,精心組織大小實驗(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和家庭自製實驗)38次,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特別是一些學生的小實驗具有創新價值。例如,做「水的對流」實驗中,由於高錳酸鉀溶液很快充滿水中,演示時不少學生對水的對流的形成過程觀察不清楚,我讓學生回家自己作此實驗,結果有兩名學生分別用少量干凈的鋸木屑或很碎的小紙片投入裝有冷水的燒瓶底部,以此代替高錳酸鉀晶粒,當用酒精燈給瓶底加熱後,就會清楚地看到瓶底的木屑或紙片隨水上升,而後又隨水沿瓶的邊緣回到瓶底,如此循環。實驗簡單易行,而且現象清晰。

2 吃透初高中教學大綱,把握好教學深度

搞好物理啟蒙教學還必須注意物理教學中概念形成的階段性和概念的逐步深化。由於學生年齡特點的不同,無論在知識方面,還是能力方面的要求都應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不可能指望畢其功於一役。如何在啟蒙物理教學中做到既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又能處理好學生以後學習物理的銜接,必須吃透初、高中教學大綱,把握好教學中的深度。例如,初中講利用動滑輪的省力問題,大綱要求「利用動滑輪,可以省一半力」應強調支持動滑輪的二段繩子的拉力方向必須豎直向上。為什麼拉力方向均要豎直向上,可向學生交待是以後討論的問題,這樣既不超綱,又為(高中)學習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繩子拉力隨著它們之間夾角的變化而變化打下伏筆。在講述壓力和壓強這一概念後,習題中常出現「按圖釘求牆受到的壓強」等類似的題目,解此類題就要涉及到力的可傳性。如果就題論題告訴學生加在釘帽上的壓力等於加在釘尖上的壓力。學生初學物理就會錯誤地認為加在固體上的力都是通過固體大小、方向不變地傳遞的。其實像加在道釘撬上的力和加在鍘刀柄上的壓力都不是按力的大小、方向不變地傳遞給道釘和草的。為此,在講力的可傳性時應避免片面化,有的要留到後階段學習時進一步充實。又如,初中物理中,只學二力平衡,所以學生絕大多數接觸到的都是二力平衡問題,放在桌面上的物體受重力和桌面支持力而平衡,則物體對桌面壓力的大小等於水平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也就是等於物體所受的重力。由於這類習題都只涉及二力平衡,於是久而久之,在學生的頭腦中就會留下壓力就等於物體所受的重力的錯誤印象。作為啟蒙教學的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反復強調此類習題的條件——物體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僅僅在此條件下,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在數值上等於物體所受的重力。物理啟蒙教學時,教師對初、高中大綱的吃透和融會貫通程度,直接正確把握初中物理教學的深度,間接地影響學生物理學習的延伸和科學性。

3 了解學生,知己知彼,穩步跨上階梯

由13~15周歲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造成他們在學習上常常表現出急躁、耐性差、情緒易波動。學習順心時,興趣足,成績上升,而學習上遇到比較難於理解的問題時,只求一知半解,失去信心,成績下降。鑒於這情況,教師在啟蒙教學的第一節課時,就要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對照教材備課、備人、備練習題,注意講授知識的通俗性、趣味性和啟發性,特別要在聯系學生實際上下功夫。

(1)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從易到難,從淺入深,從學生所能感觸到的客觀事物、客觀現象出發,應用物理知識逐步分析,最後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理解物理概念。例如「浮力」一章的教學,可以在講授本章內容之前提出一些學生常接觸到,但又未加思考過的問題,「站在較高的地方向河中投入一塊較大的木頭和在水面上輕輕放下一枚大頭針,則較大的木頭和較小的大頭針最後是處於什麼位置」,「木頭的體積和重量都比大頭針大,為什麼木頭浮而大頭針沉呢?」「若把沉入水中的鐵塊,鑄成鐵盒子放入水中,又將出現什麼現象?為什麼?」然後從這些客觀現象中逐步引出「浮力、阿基米德定津、物體浮沉條件」等概念,設問會使學生產生很強的好奇心,對內容產生「非要弄清」的思想,達到引人入勝的目的。

(2)對於作為物理學習概念前的生活經驗要有分析地恰當運用

生活經驗是長年累月積累起來的,學生幼年學走路時就知道「用力推小板凳,小板凳才會動」,物體受力才會動在幼年的頭腦中已經先入為主。經驗中有部分是正確的,可作為教學的感性基礎,有助於理解和掌握有關的物理知識,但它畢竟是「經驗」,沒有經過嚴謹的科學分析,所以還是粗淺的,有的帶有片面住、甚至是錯誤的,例如「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物體受力作用的結果而具有速度」,「受力越大,速度就越大」。學生得到這個經驗是有大量的「事實作基礎的」,要糾正學生這個錯誤是很不容易的,不能操之過急。啟蒙教學中要講清楚,到高中還要繼續講,只有反復多次,應用正反兩個方面事實作對比,逐步過濾,才能對物理概念有比較透徹的正確理解。

(3)正確評價,積極鼓勵,穩步上階梯

物理啟蒙教學的成敗與學生學習興趣密切相關,而興趣又與成績緊密聯系。往往第一次成績不好,就會感到物理難學,導致興趣下降。老師的正確評價和鼓勵、考得好的成績,將使初學者心理上感到某種滿足,從而樹起學好物理的信心。物理啟蒙教師一開始不宜對學生提出過高要求。第一次考試,出卷時,題目不宜太難太偏,以後才逐步增加題目的難度。對於學生回答問題,要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又指出問題可能擴展的方面及其回答中的不完美處,使學生既看到自己的成績又感到不足。從而使學生對於物理學習研究的興趣和積極性逐漸趨於穩定狀態。

在初二物理啟蒙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物理興趣和積極主動精神;最重要的是教師始終要把握好兩條脈搏,一是吃透教材,二是了解學生。這是成功的關鍵。

⑻ 如何把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引入課堂

在課堂上,如何將身邊的物理現象引入課堂,讓學生對物理現象的好奇轉化為對物理知識探究的動力,激起他們對物理規律的探究興趣。筆者從事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二十多年,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利用身邊的物理現象,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思考與實踐。
1、加強和改革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理概念的建立與物理規律的發現,都以實驗事實為依據。物理學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運動規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現象和規律里又蘊藏著無窮奧秘,探索物理現象和規律的過程會讓人充滿快樂,要想達到這種境界必須重視實驗,通過實驗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物理的樂趣,使其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
2、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學好物理的基本動力,是成功的根本保證。學生有較強的自信心,對戰勝學習中的困難才具備更大的決心和堅強的意志,才能在學習上不斷進取。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上的自信心,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對於他們在學習上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人覺得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2.1轉變教育觀念,熱愛學生
熱愛學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礎。教師對學生的愛不能局限於優等生,而是面向全體學生,更要厚愛學困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著頭走路」。「親其師、信其道」,心理相融,情感相通,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使教育發生作用。「羅森塔爾」效應充分說明了,教師對學生的良好期待,能使學生增強自信心和上進心,對學生發展具有推動和引導作用。
2.2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我,給予成功機會
成功對人的發展具有激勵作用,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要努力為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多給予他們成功的機會。讓他們從點滴的進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樹立自信心。如:平時上課時一些較簡單、容易的問題,盡量讓他們回答,讓他們在同學們面前也能表現自己。進行物理測驗前,對他們進行個別的輔導,甚至一些測驗題可以讓他們事先做一遍,測驗時使他們的成績也能及格,讓他們感到成功的愉悅。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動手能力並不一定差,在做物理實驗時很明顯的表現出來。在這種時候,老師要及時肯定他們,讓他們認識到「我能行」,克服自卑的心理。
2.3 激發學習興趣,消除畏懼心理
興趣是學好物理的重要因素,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要讓學生對物理產生興趣,關鍵在於教師要把物理教得「有趣」。在初二開始學習物理的第一節課,首先讓學生知道物理將學些什麼,學了物理有什麼用,通過一些有趣的實驗,生動的講解,讓學生知道「物理有趣」、「物理有用」,然後進一步告訴學生怎樣才能學好物理。只要第一步開頭開得好,就會減輕學生學習物理的精神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物理的心理環境,消除了畏懼心理,樹立了要學好物理的自信心。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注意讓學生有多動手的機會。如:課文中一些教師做的演示實驗,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做,由對物理現象的好奇而產生要探索它的興趣;對於教材提供的科學世界欄目中的知識,把它們改成學生課外學習研究材料,讓學生通過詢問、調查、閱讀有關書籍和上網查閱等多種渠道搜集有關這些知識資料並通過書面形式列印出來供全班同學閱讀。這樣做既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知識。
2.4 激勵學習動機,強化學習動力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在動力,是學習的基本心理因素。學習困難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習動機不強,動力不足。當今社會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將來要適應和推動社會的發展,必須自強不息,提高自己的智能。而智能的提高是以基礎知識的掌握為條件的。要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需要。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加強物理學習上的競爭,考試、參加物理競賽,還有學習上的落後將潛伏著喪失自尊的威脅,這些都可以形成一種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積極進取替代惰性心理。
2.5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有些學生,智商並不低,學習也認真了,但是學習成績總是上不去,他們所存在的問題往往是學習方法不當所造成。學生掌握知識,有一個科學的學習過程。這個過程包括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小結等環節。學習困難學生在這幾個環節上往往做不好。如:他們沒有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上課聽課思想容易開小差,平時不重視即時復習,總是考試前才匆匆忙忙的復習,作業不能獨立完成等等。因此具有針對性提出一些科學的學習方法,例如幫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學生之間互換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課外有針對性的輔導。
3、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應該關注符合學生心理特徵的課余愛好
在課堂之外,教師要多了解當今學生的興趣愛好,比如說要了解他們喜歡聽什麼音樂,喜歡吃什麼零食,喜歡玩什麼游戲,喜歡說什麼時髦的口頭禪等等,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把學生的這些切身的生活體會加入教學,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用學生的語言習慣說話,學生就會感到這位老師的思想和他們很接近,他們感興趣的東西老師也同樣感興趣,從而學生就會漸漸地的願意親近這位老師,慢慢地喜歡上這位老師的課,進而逐漸地對物理感興趣。所以物理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藝術。
現在學生的課餘生活豐富,有很多體驗生活的機會,但是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卻很少用物理的方式去思考問題,身邊存在的一些現象也不能有意識的用學過的物理知識去解釋,如果老師在課堂上把這些生活體驗和感受與物理聯系起來,就會讓學生感受到物理離我們的生活原來這么近,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熱情。例如在講解決定不透明物體顏色的因素時,講到綠葉呈現綠色是因為它反射的是綠色光,為什麼植物的葉子反射綠色光呢?因為綠色光對植物的生長有害,所以要把有害的光反射出去;在講解摩擦起電現象時,舉出油罐車為什麼要拖一條尾巴--鐵鏈?是因為汽油和油罐之間有摩擦,造成油罐上會附著大量的電荷,如果不急時通過鐵鏈引到大地會使汽油自然。這樣以來既讓學生掌握了要學的物理知識,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教師授課時要有良好的教學藝術
在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並且具有良好的師生情感交流,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4.1通過生動風趣語言,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語言應體現出機智和俏皮。上課前,教師要進行自我心理調整,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有聲有色,才能帶著愉悅的心情傳授知識,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事實表明,教師風趣的語言藝術,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再加上善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更能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4.2教師授課時,要有豐富的情感,從而激勵學生的學習情趣。
豐富的情感,是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的運用,也是教師道德情操的要求。一個教態自然的優秀教師,走進課堂應滿臉笑容,每字每句都對學生有一種熱情的期望。大多數學生的進步都是從任課教師的期望中產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課堂教學,能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能增強他們的理智感,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能使他們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學一方面是進行認知性學習,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兩者結合得好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把智力活動由最初簡單的興趣,引向熱情而緊張的思考。所以教師要熱愛學生,消除學生對老師的恐懼心理。當師生之間形成了一種融洽、和諧、輕松、愉快的人際關系時,就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
教師授課時的語言、聲調、動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確的措詞、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描繪、柔和的聲調、富有表現力的動作表情融為一體,可使學生在45分鍾內不僅學到物理知識,而且還有一種美的享受。在對物理概念、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進行敘述時,要做到抑揚頓挫,聲音的高低、發音的長短、感情的運用等,都要求教師根據具體內容進行精心設計。
4.3講述有趣的物理現象、物理學史和物理學家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在課堂上介紹物理學史的發展、物理學家的情況,是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會使學生有很強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愛迪生和白熾電燈"的故事使學生了解了科學家的成才之路,並深深地體會到"天才等於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一道理。
給學生適時講授有趣味的故事是滿足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補償方式。例如在講到玻意耳--馬略特定律的時候,介紹定律的來歷以及不同國家對定律的不同稱呼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進一步學習創造良好的氛圍。當講到歷史上曾有一位學者叫赫曼,為了驗證天電(閃電)與他電是否是同種電,竟被雷電擊死在實驗台上時,課堂一片寂靜。當講到秦始皇在建阿房宮時用磁石來防刺客時,課堂上又是一片活躍氣氛。
4.4教育學生留心觀察現實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從現象中感知物理意義。
物理學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很多物理定律和規律都是從觀察現實生活中發現的。例如:牛頓通過對蘋果落地的思索,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過觀察吊燈的擺動發現了單擺的等時性。學生從生活中走來,對身邊的事情比較熟悉,比較親切。老師在講解理論時,用實際事例來說明理論;講解完理論後,又用理論來解釋實際問題,可使學生體會到學物理的實用性,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再例如:流星雨、日食、月食、海市蜃樓現象、百貨商場中的各種各樣的東西等,這些活生生的事例和有趣的自然現象,都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是較好的物理素材。在做實驗時,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組織和設計實驗內容,把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學生對物理有親切感,體會到學物理的實用性,提高他們學習物理的熱情。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善於觀察、勤於思考的習慣。
5、結束語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以新奇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能使課堂氣氛活躍,引人入勝,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在樂趣中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但絕不能把素質教育異化為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以知識的傳授為載體,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也就是在進行物理課的教學中,要教思路,教方法,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鼓勵學生勤於思考,敢於提問,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和樹立創新精神,這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關鍵。

⑼ 初中物理新課導入的方法

初中物理教學導入新課的方法
俗話說:「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在講授新課之前,教師就應該考慮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使其一開始就有一個明確的探索目標和正確的思維方向,這是一堂課成功的前提。
那麼怎樣提出課題、導入新課呢?通過實踐教學,我認為可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由科學史實導入新課
一些科學史料中的典型事例,可以用來導入新課。例如講簡單磁現象,教師可以通過介紹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導入新課;講阿基米德定律可以引用阿基米德稱皇冠的故事或曹沖稱象的故事來導入新課。這種導入新課的方法,其最大的特點是生動活潑、引人入勝,有助於啟發學生進行科學思維,也是生動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很受學生歡迎。
二、由生活中的錯誤經驗導入新課
生活中的經驗有正確的和錯誤的兩種,有時利用學生生活中的錯誤經驗來導入新課,會產生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講慣性定律時,可先提問學生:「維持物體的運動是否一定要有力的作用?」、「速度大的物體是不是一定受一個大的力的作用?」對這些問題的肯定的答案是錯誤的,但學生常常認為是正確的。產生這種錯誤的根源在於學生的生活經驗被假象所迷惑。例如靜止的車,人推它才動;靜止的樹枝,風吹它才動;靜止的球,腳踢它才滾,如此等等。如果不推、不吹、不踢,這些物體是不會動的。當老師把學生認為是「千真萬確」的生活經驗,給予否定時,學生的思維一下子被激活了,注意力頓時集中到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上來,這樣就巧妙的導入了新課。這種導入方法不僅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明白生活中的經驗在沒有經過嚴謹的科學分析之前還是粗淺的、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要正確認識世界,掌握自然界的客觀規律,還必須經過嚴格的科學分析。通過學習,學生對原有感性知識作一番完整的分析,以獲得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這對於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和逐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十分有益。
三、由生活中熟悉的現象導入新課
採用學生所熟悉的現象也可以用來導入新課。例如講「壓強」一課時,首先讓學生想一個問題,人在爛泥地上走和在爛泥地上墊一塊木板後再走,兩種情況下,陷入泥里的深淺是否一樣?為什麼?從而提出本課要討論的問題——壓強。又如講「慣性」的時候,可以舉出鋼筆出水不暢時,甩一甩,墨水就出來了;汽車起動、制動、拐彎時乘客有傾倒現象等事例,來導入新課。

閱讀全文

與初學物理怎麼引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