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怎麼讓物理課生動

怎麼讓物理課生動

發布時間:2023-04-22 17:01:15

『壹』 如何讓初中物理課堂變得更加鮮活,更加生動

理想中的物理課堂應該是充滿吸引力的學習樂園,是師生生命中精彩的篇章,是演繹生命華麗樂章的地方。如何在物理課教學中貫徹新課程的理念,把物理課上得更生動一些、更鮮活一些,使物理課堂充滿吸引力呢?筆者認為關鍵是要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一、創設物理情境,營造探究氛圍

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但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新課程理念認為,教師應該少教一些,多給學生研究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貴在善於引導和啟迪,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熟悉的事件或故事,創設各種物理情境,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科學探究氛圍。

1、利用實驗創設物理情境。物理學科是一門實驗科學,概念與規律的形成過程中離不開經典而巧妙的實驗,通過設置有趣的物理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動能和動能定理》之前,可設置問題:前面已經研究了重力做的功與重力勢能的關系,也探究了彈力做的功與彈性勢能的關系,那麼力對物體做的功與物體的動能又有什麼樣的關系?進而讓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啟發學生思考:橡皮筋彈力對小車做的功能測量嗎?可如何表示?橡皮筋彈力對小車做的功是合力功嗎?應如何改進實驗?實驗中需不需要算出速度的具體數值?如何根據所得數據得出功與速度的關系?引導學生自行探究並藉助計算機Excel軟體作出W-v圖象和W-v2圖象。

課堂上,更多的是利用演示實驗和課堂小實驗創設物理情境,例如在《光的全反射》一節可演示市售的光導纖維、試管、在水中的顏色設置物理情境;在《彈力》一節演示玻璃瓶、桌面的微小形變;在講共振時演示音叉、單擺的共振等,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營造濃烈的探究氛圍。

2、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物理情境。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並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於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由於多媒體教學能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多種媒體信息,它能使枯燥的物理問題趣味化,靜止的物理問題動態化,復雜的物理問題簡單化,能把實驗很難觀察的現象放大變慢等。所以教師要多花精力學習、製作、共享多媒體教學軟體,把精彩的物理情境呈現給學生。筆者運用PowerPoint、Flash軟體製作了諸多多媒體教學軟體例如《單擺》、《圓周運動》、《電磁感應現象》、《光的直線傳播》等。它們以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把學生吸引到物理課堂中來。

3、以學生的真實體驗創設物理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提取物理知識,「從生活走向物理」,由於有日常經驗的基礎,對相關物理知識更容易接受。例如在講到超重和失重現象時,可讓學生回憶站在電梯里隨電梯運動時的感覺,讓坐過過山車的同學談談感受,課堂上讓學生站在台秤上蹲下、站起觀察台秤指針的變化,使學生充分體驗超重和失重現象的存在;在比較v-t圖象和x-t圖象時只靠教師講解未免過於枯燥,如比較下列兩圖時可讓學生親身體驗,上台模擬這兩個圖象中物體的運動,這樣,同學的表演引起大家的會心大笑,同學們對兩個圖象含義的理解也更為深刻了;學生一般都有溜冰的經驗,在講了《牛頓第三定律》之後可設置以下情境:冬天,有個人提著一桶油在冰面走著,冰面很滑,一不小心摔倒在地,油灑了,冰面變得更滑了,這個人無法爬起來,周圍一個人影也沒有,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再這樣下去這人不被凍死也得被餓死,聰明的同學們,如果是你的話,你該如何自救呢?

4.通過講故事設置物理情境。結合相關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歷史故事,有利於將學生引入到相應教學內容,還可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例如在學習《單擺》一節時可講故事引入:1862年,18歲的伽利略離開神學院進入比薩大學學醫學,他心中充滿著奇妙的幻想和對自然科學的無窮疑問,一次他在比薩大學忘掉了向上帝祈禱,雙眼注視著天花板上懸垂下來搖擺不定的掛燈,右手接著左手的脈搏,心中默默地數著數字,在一般人熟視無睹的現象中他卻第一個明白了掛燈每擺動一次的時間是相等的,於是製作了單擺的模型,潛心研究了單擺的運動規律,給人類奉獻了最初的能准確計時的儀器,本節課就來學習這一理想化模型----單擺;講《聲波》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聲音是怎樣傳播的,可介紹大音樂家貝多芬晚年耳聾後,他將音樂指揮棒的一端用牙咬住,另一端頂在鋼琴上來「聽」自己演奏的琴聲,從而繼續進行創作,並譜寫了許多不朽的傳世佳作;又如在《光的色散》一節可介紹牛頓在劍橋大學當窮學生時發現光的色散現象的過程等。

二、加強情感交流,增加師生間的親和力

愛因斯坦認為:「對於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其理亦源於此。學生的學科情感常取決於對任課老師的喜好,古人雲:「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可見,課堂上師生間積極的情感交流往往能引起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能增加師生間親和力,形成特殊的教育功能。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首先,教師要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表現情感,從而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內容生動化。例如講到《摩擦力》時,可問學生在走路時假設不小心踩到香蕉皮會怎樣?學生哄然大笑,笑余問學生既然人受到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這樣,在談笑中學習了判斷摩擦力的方法「假設法」。在《自由落體運動》一節相關練習中,講兩個小球先後從同一高度做自由落體運動,比較兩球的高度差時,先問學生武打片里美女掉到懸崖下,「英雄救美」的情節有可能實現嗎?再讓學生推理,學生熱情高漲,求知慾望強烈,對自由落體運動的了解也更為深刻了。其次,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做到目光親切深沉,表現自然豐富,語言層次清析,使學生在一種親切,愉悅的氣氛中掌握知識。對學生任何參與都應有合理且激勵性評價,絕不能有任何諷刺和挖苦。再次,不管課內課外,要樂於為學生輔導和解答疑難,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學生從教師那裡感受到真誠的關懷和積極的期待。課堂上師生間積極的情感交流會使學生有一種受到信賴、鼓舞與激勵的內心情感體驗,從而從內心升騰起對老師的信賴和愛戴,「愛屋及烏」,學生會由於喜歡老師而喜歡他所任教的學科。

三、尋找知識的「交接區」,引導學生從原有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並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他們已經形成了豐富的經驗,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教學不能無視學生的這些經驗,另起爐灶,而是要把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識,相信每個學生都擁有巨大的智慧潛能和創造能力,倡導自主學習和自由探索。在教學中,新輸入的信息定含有與學生原有認知結構「相合的」部分,即「交接區」,這是學生對新信息進行調整、改組,從而形成新的認知結構的基礎,也是引起學生心理不平衡並產生學習興趣,驅使其主動探索,形成新的見解和思想的動力。例如:《太陽與行星的引力》與《圓周運動》、《向心力》在知識上存在「交接區」,可讓學生復習向心力公式和線速度公式的基礎上自主推導太陽與行星的引力的表達式。《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與《平拋運動》在知識與方法上都存在「交接區」,教師可與學生共同復習平拋運動知識點和處理方法後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在習題課和復習課教學中知識的「交接區」尤為突出,例如:處理氫原子的玻爾模型與行星或衛星繞中心天體運動的動能、勢能、運動周期問題時,處理所有能量轉化與守恆類等問題時,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題與運動學公式這些都存在「交接區」。當學生對某些問題的理解感到困惑時,可「等一等」再疏導;當對某一問題的討論出現意見分歧時,可「議一議」再統一;當學生思維出現偏差時,可「導一導」再糾正,能夠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獨立鑽研、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這將使學生終身受益。教師只要引導學生尋找與原有知識與方法上的「交接區」,然後指導學生科學探索,一般基礎可以的學生可得到結論。這不僅實現知識的正向遷移,同時增強他們成功的信心,讓學生覺得學習不再成為負擔。

總之,把物理課上得更生動一些、更鮮活一些,使物理課堂充滿吸引力應成為我們每一位物理老師的追求,這更有利於實施新課程提出的「三維目標」,更有利於學生的成長。

『貳』 物理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上好第一節課來激發學習興趣
第一節課是全書教學內容的導言,第一節課的教學帶有動員的性質,第一節課教學的成敗往往是決定學生以後學習態度的關鍵,萬事開頭難。為此,八年級《物理》在進行第一課教學之前,首先要了解學情,緊密聯系學生實際,從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出發,根據學生愛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合理調整引言課的內容,使學生能夠充分的用眼觀察、動手收集有關信息、實驗操作和動腦思維。給學生灌輸我們將要學習的物理它研究什麼、物理是有趣的、物理是有用的、怎樣學好物理等內容。和第一單元以至後面的有關內容集中起來,組成由三節課形成的引言。首先是在上新課之前,利用雙休日,讓學生收集一些與物理有關的信息和實物、提出問題,利用小組討論方式上好第一節課。第二節課,教師為第一節課小組討論的結果做出參考評判,做實驗以及讓學生初步了解怎樣做實驗,實驗包括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得到探索新知識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知道物理是有趣的,從而實現課程標准中要求的過程與方法的目標。第三課時,對學生進行物理學基本技能的訓練,並逐步過渡到對第一單元的學習。通過 提出問題,喚醒學生十幾年生活中積累的許多「為什麼?」、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如:飛機為什麼能在天空中飛翔?冰箱為什麼能使水結成冰?空調為什麼能調節溫度?電視是怎樣接收到節目的?……等問題。同時,簡介物理學發展的廣闊前景,使學生了解學習物理學的重要性,了解物理學在各個科學領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利用情感激發學習興趣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認識活動總是和情感緊密聯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動下進行的。通過引言課教學所激發出來的興趣是暫時的,時間一久,各科作業一重,這點興趣就有可能消失,怎麼辦?為穩住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可利用情感投入的辦法,教師經常深入到學生的課餘生活中去,與學生打成一片,不失時機的談自然界和現實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理現象,對學生提出的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種物理現象,盡量習題給予學生滿意的解釋,如果當學生問到我們不熟悉甚至很陌生的問題和疑問時,我們應為自己的學生這種好學的求知精神而高興,並給予鼓勵,自己盡力查閱各種資料或求教於同行,盡量滿足於學生的求知慾。從不敷衍搪塞和給學生潑冷水。我認為只有這樣愛護學生和扶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取得學生的信賴,師生間的距離縮短了。學生從喜歡老師本人,進而發展到喜歡我們所教的物理,實現了教與學的很好結合。
三、實例走進課堂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慣性現象」實例教學片段
師:一切物體都有慣性。下面我們做個表現慣性的有趣實驗。我們把一個小球放在小木片上,用彈簧片迅速地把小木片彈出去,注意觀察發生的現象。(演示:小木片彈出去後,小球落在了原處。)師:大家都知道這是由於小球有慣性。但是如何用簡單明了的語言解釋這個現象呢?我們用慣性解釋物理現象,必須抓做慣性的實質。慣性的質實質是物體有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所以我們必須認清物體原有的運動狀態。以小球為例,木片被彈出去之前,小球處於靜止狀態。小球由於有慣性,還應保持原有的靜止狀態,所以小球落在原處。也就是說,物體原來是什麼狀態,由於有慣性,它就要保持什麼狀態,這是解釋慣性現象的關鍵。
四、聯系實際激發學習興趣
實踐不僅是在於檢驗知識的客觀真理性以及深化對知識的記憶,而且能培養學生思維,喚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物理課外參觀活動,帶領學生在我們本地的工廠或研究機構進行參觀,如果是農村地區,可以參觀農業生產上用到的各種農機以及水利設施等,例如,在學到浮力有關知識時,農村學校就可以讓學生參觀農民如何進行選種,在學到熱現象有關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參觀有關糧食的貯藏設備。也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家裡找出幾種與物理現象有關的東西等。通過這些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學生的學習目的更為明確,概念得到加深,興趣得到增長。從而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五、利用現化教育手段激發學習興趣
實驗證明:在學習的過程中,使用的感官越多,收效就越大。要善於利用學校已有的錄相、教學影碟片、幻燈片、教學掛圖、網上的課件(有條件也可以自己製作)進行全方位的現代化的教學,把聲、光、電、圖、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使學生利用各種感官,感受和體驗到物理知識存在和應用。這樣不僅可以大大擴展學生的知識領域,而且還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六、介紹當今一些與物理有關的前沿科學激發學習興趣
當今世界是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世界,其中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很多,作為物理教師應該適當地給學生介紹這方面的知識,這樣既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例如:納米技術、微電子技術、航空航天知識、現代戰爭中有關的新型武器等。
七、設置懸念來激發學習興趣
緊密聯系學生的知識實際和生活實際,根據教學目的的要求,提出一些如熟透的果實和枯萎的樹葉為什麼總要落回地面?用雞蛋打石頭,被打的是石頭,為什麼破的是雞蛋?為什麼小個磁大個總是小個倒地而大個確安然無恙?等這些生活自然現象,都是學生熟悉的,在課堂上,作為一個個問題提出來,就自然激發學生的強烈興趣,使他們急於了解為什麼。
八、創設好的情境來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創設情境,通過提出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發起學習的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如:在講動量時,教師可向學生提問:玻璃制的用品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地木地板上不易碎,這是為什麼呢?在講到自由落體時,可向學生提問:一片樹葉與一匹磚同時從同一高度落下誰先著地?如果在真空中情況又如何?又如:在學習「變阻器」之前,可向學生提問:為什麼調節電視機是的音量旋鈕時,喇叭的聲音會變大變小?以上這些現象學生並不陌生,但要讓學生解釋並不一定回答得出來。所以通過合理的創設情境,不僅能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而且能使學生明確本節課學習的目的,從而對體節課產生濃厚的學生興趣。
九、使用表演來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是一門藝術。那麼在物理教學中如何進行表演呢?首先,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抓住課文內容,設計不同的角色,創造情景氛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共同參與,充分調動學生樂學、想學、好學的積極性,使其在情景表演中體會物理學中難於理解的概念。如在講解「機械動運」概念時,可讓A、B、C三位同學上講台來,其中A、B 倆位同學以相同的速度行駛,C同學以另一種速度行駛,教師這時可以讓A同學觀察自己相對於B、C 同學自己的位置的變化情況。從而得出A相對於B是沒有作機械運動,A相對於C卻在作機械運動。又如運動學中經常提到的:相向運動、同向運動等這些較難於理解的概念,都可以通過表演來加深學生的理解。
還有其它很多方法,如加強實驗、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生動而有趣的簡練幽默的課堂語言等。其他教師都說得很多了,在這里我就不一一重復了。
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深深感覺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之一,學生時代的興趣是他們今後事業的萌芽,影響著他們的一生。人們常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先有「一桶水」並且是「一桶新鮮的水」,這「一桶新鮮的水」意味著教師要有淵博的學識,不斷的更新的知識,而給學生的這「一杯水」,卻並非是從「一桶水」中隨意倒出來的。它應該是從「一桶水」中「提煉」出來的,是一「一桶水」的精華所在,是蜜蜂辛勤釀出的「蜂王漿」。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博覽群書,佔有豐富的資料,才能教學起來得心應手,配合學習目的的教育,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使其恰到好處,才能獲得相對來說是最佳的教學效果。

『叄』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學生的興趣是指他們力求接近,探索某種事物和從事某種活動的態度和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的一種力求認識和趨近的傾向,是推動學習最有效最直接的原動力,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學生的興趣與非智力因素緊密地聯系著,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學生智力水平的提高,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積極最活躍的成份。正如常言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麼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就應考慮採用何種方式、何種手段激活課堂氣氛,使教學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從而真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探索欲、創新欲,對學習物理產生興趣,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自覺地訓練技能,達到教學的目的。本文就如何在物理教學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談談筆者的見解。

一、融洽師生關系,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課堂教學是的師生雙邊的活動,需要師生互相的配合。現代教育觀念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僅起引導作用。學生要學好物理,掌握知識,必須依靠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去認真學習。許多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學生對學科的好惡,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教師的個人魅力。如果這位老師受到學生的歡迎,他上課時,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高,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心理更加放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知識,把枯燥的課堂學習變為一種美的享受,這必將大大提高課堂的效率。為此,要求教師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經常深入學生群中和學生談心,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關心他們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經常與學生一起參加課外體育或文藝活動,在娛樂和游戲中改善師生關系。使自己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二、錘煉教學藝術,做學生的良師

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教學任務的完成,主要藉助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靈活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注重教學語言表達要有趣味性。

為了保證學生整節課精神飽滿,學生經常保持學習興趣,教師要注意教學藝術和教學方法。如果課堂上是程式老化,結構單一,語言乏味,學生學習必定肅然無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求語言詼諧幽默,做好「演員」角色,引導學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同時保持課堂氣氛輕松活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肢體語言來強調問題。也可以穿插一些成語典故、幽默笑話、順口溜、歇後語、物理學史、科學家生平事跡等。還可以採用問題討論、分組競賽等手段,隨時變換教法,抓住學生眼球,讓學生隨著教師的導演,緊跟教師完成每一堂課的教學和學習任務。例如學習長度的單位「納米」時,可以介紹「納米技術」和「納米材料」,既可以讓學生了解一些物理常識,特別是現在社會上流傳納米技術和納米材料很神秘,很有必要讓學生了解這些常識,認識到物理並不神秘但很有用,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速度計算的教學中,如果只是老師教學生練習,課堂氣氛會比較沉悶,但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學生的興趣就會被得到激發。

三、挖掘教材內涵,增加學習興趣

教學內容是否有興趣,興趣的大小如何,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在物理教學中若能經常保持刺激的新穎和變化,就能不斷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樂於學習。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課本中有許多的實驗。充分利用好課本的實驗,讓學生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途徑感知事物,避免空洞的說教。把枯燥的理論知識形象化具體化。例如在講電功率、電路的串並聯知識時,拿出兩只不同功率的燈泡,一隻是15W、一隻是40W,問學生哪個更亮。同學們都不約而同地回答:40W的更亮。然後把它們串聯接入電路,反而15W的更亮些。給學生一個懸念,從而達到激發學生求知慾,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又例如講慣性知識,把幾個火柴盒摞好,用尺子迅速打出下面的火柴盒,上面的火柴盒會落在正下方的火柴盒上。

四、利用實踐活動,保持興趣的延伸

作為理科的物理教學,除了把握好課堂教學,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外,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教學效果出發,通過精心設計,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廣泛收集物理學科最新成果,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包裝,隆重地介紹,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科教學的特點,引導學生注意物理學科知識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實驗法、談話法、調查法、文獻法等對學習方法,使學習從被動的學習方式中解脫出來,進行自主式、研究性學習,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五、重視興趣的遷移,提高興趣的層次

遷移是指已獲得的知識、技能對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和解決問題時所產生的以種影響。學習興趣的遷移則指把對其他活動的興趣遷移到學習上來,或把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遷移到另一學科的學習中去。教師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了解學生的興趣,再通過耐心教育使他們把興趣遷移到物理的學習上來,形成學習的樂趣,從而更好地完成物理的學習任務。

六、立足用現代化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

隨著科學發展,計算機的普及,各種現代化教學技術走進了課堂。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軟體和自製教學課件,豐富教學內涵,來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總之,活潑的課堂教學和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創設輕松歡快學習氛圍,能有效地把學生帶入所學環境中,激活學生思維,激起學生學習熱情,學生主體性和創造性得到發揮,學生在輕松愉快環境中學會學習,學會探索,從而收到最佳教學效果。

『肆』 如何讓物理教學更有趣

如何讓物理教學更有趣
教育心理學指出,興趣是產生注意的基礎、求知的動力。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如何創建有趣的物理課堂,途徑是多方面的:課堂教學是主要陣地,設置有吸引力的開場白;利用妙趣橫生的物理實驗;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等都是切實可行的方法。

一、設置有吸引力的課堂導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課堂導入是開啟學生思維大門的鑰匙,是把學生引向知識海洋的風帆。教師只要具有較高的教學藝術和語言修養,就能設計出好的課堂導入,使課堂收到良好的「首因效應」。 實踐證明課堂導入常常關系整個教學的成敗優劣。講課時要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要設計好每堂課的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輔助教學的一種常見手段,物理課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趣味性強的演示實驗進行導入.如講授「感受大氣壓」時,先取一個空的鋁質易拉罐及一盆冷水,罐口纏上鐵絲並固定並將鐵絲擰成柄狀(要有一定的長度和強度),往易拉罐中加入少量的水,放在酒精燈上加熱至沸騰,並繼續加熱數十秒,迅速(持鐵絲柄)將易拉罐倒扣到冷水中,觀察發生的現象。這種小實驗把枯燥抽象的理論變成生動活潑的趣味探索.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引導學生步入物理學這座精美的科學殿堂,以極大的興趣和勇氣去吸取其中的營養。可見,課堂導入的作用不可小覷。
但是課堂導入與教學內容不能油水分離,而應水乳交融,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緊緊圍繞課堂導入這個特點來設計。恰到好處的課堂導入能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成為啟迪思維,強化記憶、幫助理解、發展能力的興奮劑和催化劑。
二、利用妙趣橫生的物理實驗
現行初中物理教材中實驗佔有很大的比重。通過這些實驗,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觀察物理現象,加深認識和理解物理規律,是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的一座橋梁;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學會一些物理實驗的方法,初步培養實驗能力。教師通過豐富多彩的物理實驗讓課堂變得有趣味性,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驗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比如:觀察擴散現象(准備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將兩小顆高錳酸鉀分別投入兩杯水中,試觀察比較高錳酸鉀在兩杯水中的擴散情況。如果你觀察到了兩杯水中高錳酸鉀發生擴散的差異,想一想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又如:哪個瓶子滾得快(兩個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一個裝滿沙,另一個裝滿水,放在同一斜面上滑下,哪個瓶子滾得比較快?動手試試,想想看,為什麼?) 還如:水為什麼不灑出(在杯中倒入半杯水,上面用紙蓋住。用手掌壓住紙把杯子翻轉過來,注意不讓杯中的水灑出來。放開手,杯中的水也好,紙也好,都不會掉下來。即使水中放入一些木螺絲之類的小東西也沒有關系。這是為什麼?)另有:試管內奇怪的水(用試管裝水(塞上木塞,不要塞太緊)在酒精燈上加熱直至沸騰(不要燒太久,要不然水蒸氣容易把塞子沖出來),這時,停止加熱,會發現試管內的水停止沸騰。)
在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物理現象,讓同學做一做,看一看,再想一想其中的科學道理,分析其中的規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在生活中還有實際應用呢!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教師要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要充分了解學生、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教育家贊可夫說「當老師不不可少的,幾乎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孩子。」老師的愛就像一方巨石,投入到學生心靈的海洋里,必定掀起驚濤駭浪。學生喜歡自己的老師,就會感覺像「好朋友」「偶像」一般,對相應科目有濃厚的興趣,上課能專心聽講,下課能按時完成作業。唯恐自己學不好他教的學科惹老師不高興,「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如果師生關系緊張,學生會產生抵觸情緒,即使老師教學方法再好,也不會引起學生的注意,更不會有思想的溝通和情感的共鳴。老師做到關心、愛護、幫助學生,並用自身的言行感染學生,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把這種師生感情轉化成對學習的信心、興趣、責任感,使他在學習上不斷進步。可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潤滑劑,能磨合學生的心靈機器;是利斧,能劈開學生的心靈枷鎖;是路標,能致命學生前進的方向。
名師訪談錄《行走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中引用了一個故事證明了「教師信任你的學生就是信任自己」的教育觀念。故事講述湯姆森太太如何把一個性格孤僻、邋裡邋遢叫泰迪·斯徒伍德的小個男孩轉化成獲得博士學位的著名醫生。思維就像一棵花,他是逐漸積累生命的汁液,只要我們用這種汁液澆灌他的根,讓他受到陽光的照射,他的花朵定會開放。
四、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求知慾望。羅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現。物理教學同樣如此,但物理本身並不是美學,要想使物理教程從枯燥的鉛字變成閃爍美的光彩的科學詩篇,關鍵在於我們教師平常教學中是否認真發掘物理科學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學特徵,是否去創設美的意境,讓學生潛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學美的陶冶,這就是教學的藝術。
誘發學習動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學習動機就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原因或內部動力。如何激發、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動機,一直是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極為關注的一個問題。學習還需要目標的指引,既需要遠景的總體目標,又需要近景的具體目標。但是目標的制定要適當,教師要與學生、家長都取得聯系,達成共識,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目標。目標太高會迫使學生產生消極心理,如同紙上談兵;目標太低讓他們不經過一點努力就可以實現也是不科學的。家長和教師的目標要讓學生「跳一跳,能摸到」,這樣,他們永遠都有「成就動機」這一內在的心理動力。
傳授科學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習慣。傳統的教學只重視知識與技能,而忽視了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在物理教學中,是引導學生獨立地學習,還是「抱著」學生學習,既是一個教育觀念的問題,也是一個教學藝術的問題,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不僅要教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學生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葉聖陶說過:「教是為了不教」。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自己獨立思考自行解決問題,學生就能享受到成功的歡樂和喜悅,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從而培養他的自信心。但是僅僅重視對學生方法的培養是不夠的,假如學生智力超群、方法得當,而意志薄弱、耐挫力極弱、習慣不良,是很難有所作為的。反之,一個學生哪怕智力平平,但卻鍥而不舍、堅忍不拔,是很有可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的。古今中外無數成功人士的事例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總之,教學是一門藝術,也是學無止境的。古希臘哲學家、教育家亞里士多德說過「教育之根味苦,教育之果味甜」。只有我們在三尺講台揮汗潑墨、用心鑽研、因材施教,不僅可以構建有趣的物理課堂,更會收獲味道香甜的果實。

『伍』 如何把物理課上得形象生動,大家喜歡學

本人的一篇論文,共參考。
淺談物理課堂教學語言藝術
教師主要通過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語言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武器,是直接關繫到能夠完成教師使命的主要因素。
教師對語言的駕馭能力和水平直接關繫到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關繫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水平。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教師的知識水平相仿,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也差不多,但教學效果卻有很大差異,有的教師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思考,而有的教師會使課堂氣氛低沉,學生昏昏欲睡,兩者的差異直接影響學生的學業成績。
中學物理課程相對而言又是中學各科目中較難的一門學科,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中的各種語言的運用至關重要,先我就教學一年來的各種體會、收獲簡單敘述如下:
1.教學語言要有科學性和邏輯性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內容、知識體系都是一些客觀存在的規律,這些規律是經過千錘百煉的,往往是字字千鈞、不可更改。這就要求教師在敘述物理規律時,不能亂用詞語,不能破壞原有客觀規律的嚴謹性。很多物理名詞只是一字之差,但意義卻相差甚遠。比如「速度」與「速率」,前者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後者是標量,僅僅指大小;再比如力臂是指「轉軸到力的作用線之間的(垂直)距離」,而不是指「轉軸到力的作用點之間的距離」。好多學生也經常會在這里犯錯誤。這些例子都要求我們對語言的科學性、准確性上要特別注意。另外,要注意語言的邏輯性,比如,不能把「反射角等於入射角」說成是「入射角等於反射角」,不能把「加速度跟質量成反比」說成是「質量與加速度成反比」等等。因此,這里要求教師尤其是新參加工作的教師更應該做到認真鑽研教材,字斟字酌,這樣才能在課堂上使用語言時有科學性、邏輯性,不違背科學。
2.教學語言要有啟發性
物理是一門循序漸進的學科,許多知識前後聯系比較大,教師的語言要生動,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情緒和知識基礎,要使學生經常注意為什麼要研究這個問題,問題是怎麼樣著手解決的。講課時,要「心中時刻有學生」可以經常提出問題,即採用所謂「問題性講解」,以激起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引導學生到正確的思想上去,比如在講「勻加速直線運動」時,可以這樣引導學生:以前我們學習了勻速直線運動的汽車在一段時間內的位移,那麼,如果汽車在加速,或者在減速,在一段時間內汽車通過的惟一是多少呢?這種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又是經常碰到的,你們想不想知道呢?通過這樣的一段話,就可以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有一種迫於知道答案的想法,這樣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再比如,在講授「反沖」時,可以問學生:在完全光滑的冰面上的人,手裡拿著一個鐵球,他怎麼才能前進呢?同樣的啟發式教學語言舉不勝舉,這需要教師在備課時精心思考、巧妙設計,年輕教師平時多注意觀察生活,多收集生活中的例子,這樣比那些純粹抽象的物理模型更具有直觀性。
3.教學語言要簡明生動、突出重點
教學的語言應該力求簡練明達,形象生動和通俗易懂。
教學語言既非書面用語,又不純粹是口頭用語,在不違背科學性、邏輯性的前提下,應盡量用學生容易掌握的語言來描述物理規律,把一些抽象問題具體化,使學生一目瞭然,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在物理教學中可以穿插一些時尚的東西,不讓學生感到乏味,如我在講關於「有效利用能源」這一節內容時,給學生引用了這樣一則廣告:科學家預言,地球將越來越熱,只要您擁有春蘭空調,春天將永遠陪伴著您!順便給同學門分析一下地球為什麼會越來越熱,簡單介紹一下空調的製冷原理,讓學生知道,物理現象時刻發生在我們周圍。
4.教學語言要幽默風趣、比喻恰當
要做一名好的物理教師(這里也適用於其他科目的教師),幽默是必不可少的,幽默是一種較高的語言境界,他富有情趣,意味深長。
首先,幽默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節學生情趣。學生在心情舒暢的環境中學習效果要比在沉悶的環境中學習效果好的多。如我在講解「自由落體運動」時說:電影上經常放映的「英雄救美」的故事有很多是不符合物理規律的,比如一個女孩從山崖上掉下來了,另一個俠客緊接著跳下去,我們看到他們的距離是越來越近,不一會兒,俠客就可以抓住女孩的手了,然後更不可思議的是兩個人竟然又飛回來原來掉下來的地方。向學生講解這些現象為什麼不符合物理規律,這樣的效果比直接說「兩個物體先後從同一高處自由下落,兩物體間的距離越來越大」來的生動,有感染力。但是在這里要指出的是:不應為了片面追求生動性而引用一些庸俗的笑話和比喻,應當竭力運用科學本身的動人事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和活躍課堂氣氛,而且一堂課內,幽默的次數也不宜太多,這樣,學生的情緒不容易控制,過猶不及,效果反而不好,這里需要教師能夠善於把握。
其次,在學生違反課堂紀律時,用幽默的方式提出批評,效果要比直接制止的好。比如,當你發現學生睡覺時,除了可以走到旁邊個別提醒外,有時為了活躍一下課堂氣氛,教師可以幽默一下,說:「有的同學已經在夢里……」後面的內容可以與當時講授的內容相聯系,這樣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又加深知識的印象。但要注意的是不可濫用幽默、諷刺來挖苦學生,如果有意無意的貶損了學生的人格,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那就會帶來極大的副面效應。
事實上,教師的課堂語言多種多樣,遠非上面所述。課堂教學一個顯著特點便是學習對象的群體性,群體的思維空間和思維反應時間比個體的更廣闊更漫長,教師的語言應盡量適應學生群體的思維空間和時間。因此,還要求教師在講課吐字時能夠做到抑揚頓挫,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另外,還要求教師做到百分之百的自信,講課時,侃侃而談、鏗鏘有力、落地有聲,這樣都更有助於教學,在此不再敷述。
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藝術,成功的教學就是一種藝術的創造,而這種藝術需要教學語言來展示,教師的語言水平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通過教學實踐不斷錘煉而提高的。教師的教學水平由知識水平、教學方法和教學語言三個主要因素決定,三者缺一不可,所以提高教學語言水平值得每一個教師重視,教師在精心鑽研教材的基礎上,注意平時多加強語言文學修養,關注一些生活細節,這樣會使你的語言水平不斷提高,課堂教學得心應手,妙趣橫生。

『陸』 如何激發八年級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對八年級學生來說是一門新的課程,剛接觸到這一門課時,學生往往有新鮮感,表現出較大的興趣。但很多學生只停留在興趣上,時間一長,很多學生就失去了學習物理的興趣,所以在物理教學上,我得出了以下幾點提高學習物理興趣的反思:
一、盡可能多做實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更有主動性,而這樣的教學方法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多種教學手段的應用,會使課堂更有趣!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我們應該利用學校已有的條件,盡量多做實驗。在研究光的色散現象時,我利用三棱鏡讓同學們觀察白色光的色散現象。我還從生化實驗室借用了試管,讓同學們研究敲擊裝有水的試管時,到底是不是空氣的振動發出了聲音。還有,在講究凸透鏡的習題時,我利用實驗室里的凸透鏡讓學生們自己觀察,並總結實驗的結果。這樣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加深了同學們的印象、和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課堂之外,我還要求同學們利用身邊的材料,自己多做物理實驗。在學習色光的三原色時,我就要求同學們,利用自製的放大鏡(裝有水的圓形塑料瓶)觀察自己家的電視機的顏色,是否是由紅、綠、藍這三種顏色的色光組合而成的。
二、讓同學們學會觀察,多觀察
首先,我上課時盡量多做演示實驗,讓同學們仔細的觀察。並積極的思考總結實驗結論。對錯誤的結論,並不是馬上指出,而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是課堂上的演示實驗,畢竟是有限的,而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卻是很多的。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多聯系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並表揚那些善於觀察,對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仔細觀察過的學生,加以表揚,以鼓勵同學們多去觀察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並用我們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一些問題。如果沒有學到過的知識,就通過自己查閱資料,同學間的相互討論,還有問老師來解決。讓同學們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體會物理的樂趣。
三、盡可能讓學生自己去調查物理知識的應用
看看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有哪些例子。通過學生自己的參與,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將我們所學的知識,再用來去解決一些生活中的物理。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雜訊,同學們可以利用我們所學過的減弱雜訊的三個環節來控制雜訊。也可以利用回聲,來估測一些生活中的距離。這樣,同學們既可以將理論應用於實踐,又會加深同學們對知識的熱愛,對擁有知識的自豪感,也進一步加深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四、不要讓學生對物理產生恐懼感
剛接觸物理,在帶給同學們新的知識的同時,也讓有些同學產生了恐懼。教師要了解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狀況,要求他們寫物理總結,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物理的動向。比如我在八年級物理教學開始時,讓同學們通過瀏覽全書寫出他們對物理的最初認識,談談他們在生活中看到的不懂的問題,如:筷子放在水中變彎了;我們聽到了回聲;遠處的煙花總是先看到煙花,後聽到爆炸聲;放大鏡把字放大了,風、霜、雨、露是怎麼來的;夜晚燈泡回自己發光等等。到期中的時候,再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現在會解釋哪些問題,還有那些疑惑,對感到物理有困難的同學,及時進行輔導溝通。不讓他們的困難和疑惑,越積越多,從而感到物理很難。這樣就會避免同學們逐漸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 。
總之,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如何時刻提起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是每一個老師,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思考的的問題。作為一名農村物理教師盡可能的走近學生,盡可能的讓實驗教學生動有趣,盡可能提高孩子們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物理教學成績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我們都應該不斷的努力,將這些做得更好。

『柒』 如何有效開展"活力,高效"的物理課堂教學

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衡隱汪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本文分析了實施高效課攜廳堂教學的策略。

新課程改革給中學物理教學帶來了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可喜變化,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作為教師,我們就要深刻理解新課程理念的精神實質,靈活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搞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效整合,提高駕馭新課堂的教學能力。那麼,怎樣才能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落實新課程理念,構建和諧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效率與教學質量?下面結合筆者在中學物理教學工作中的探索與實踐,談淡筆者的思考與認識: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首先,教師有一個良好的情緒狀態。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情緒應該是愉快的,精神是飽滿的。人們常說親其師,信其道,一旦學生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教師的話就很容易被他們接受,師生間容易擦出理解信任的火花。教師的情緒和精神極易感染學生,當教師由於種種原因煩躁不安地走進教室,打開書本進行教學或操作實驗時,學生會感到壓抑,從而使得心理閉鎖,阻礙了新信息的輸入。而當教師面帶微笑,懷著喜悅的心情進入課堂教學時,學生會倍感親切,快樂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師自己的快樂情緒來影響和引發學生的快樂情緒,會使學生思維活躍,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輸入。
其次,加強對教學內容的情感處理。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講解不死板,善於創設各種情景,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例如《物理》機械運動一節內容比較平淡,幾個基本概念顯得抽象、分散,學生聽課容易厭倦。筆者在教學中採用了詩詞引入法: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再配上動畫效果,使學生在詩情畫意中體驗到自然界是運動的,運動是美麗的。然後筆者又創設情景: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去旅行,讓我們在從鄭州到北京的旅途中來學習幾個物理量。從而引出參照物、機械運動和路程等幾個物理基本概念,辨別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這樣,通過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學到抽象的物理知識,這樣的課堂必然是高效的。
二、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
皮亞傑說過:興趣,實際上就是需要的延伸,教學要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個耐人尋味的恰當的教學情境可以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因此,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用冷水來降低物體的溫度,而學生經常認為只有提高溫度才能使停止沸騰的水重新沸騰起來。而在此實驗中,給停止沸騰的水澆上冷水後,水會重新沸騰起來。由於這個實驗現象與日常觀察到的現象相悖,打破了學生原有認知結構的平衡狀態,使學生充滿熱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學生推到了主動探索的位置上。
三、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從而使學生和諧地發展。學習過程是否有效,是課堂教學是否高效的關鍵,而學生的學習過程需要教師的巧妙引導。因此,物理課堂教學應該多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餘地,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只需要適當引導和點撥。
例如,在平面鏡成像教學中,筆者精心為學生們設計了一個奇特的演示實驗:
上課伊始,筆者在講台上放了一個轉盤,上面豎直放著一塊平板玻璃,玻璃後面放著一隻透明的杯子,玻璃前放了一支蠟燭,並點燃了它。隨後,筆者調整了一下轉盤,這時學咐仔生們透過玻璃清楚地看到,玻璃杯中也有一支點燃的蠟燭。
蠟燭當然會熄滅了。同學們異口同聲。
聽了學生們的回答,筆者笑而不答,而是拿了一瓶水,緩緩地倒向杯中。當水面沒過蠟燭的火焰時,學生們驚奇地發現火焰並沒有熄滅。
聽到學生們驚奇的聲音,筆者笑眯眯地調整了轉盤。這時學生們發現,剛剛在杯中看到的蠟燭不見了,只有一杯水。
筆者說:其實杯中本來就沒有蠟燭,大家剛才看到的杯中蠟燭是玻璃板前面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平面鏡成像』。
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自然而然進入到平面鏡成像的合作探究中,提高了學習過程的高效性。
四、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有許多摸不著、看不到的現象,學生對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現象缺少豐富的感性認識,很難理解和掌握,更談不上什麼創新。而物理教學中大量的內容又是實驗無法直接向學生提供的。例如:天體運動、大型船閘、航天發射、磁場、電流方向等,這些學生都難以見到的、有重要物理意義的教學內容。可利用電視錄像或多媒體課件,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把所講的對象化小為大、化遠為近、化虛為實、化靜為動、化快為慢、化繁為簡,從而把看不見、看不清的東西通過多媒體變成看得見、看得清,抽象的東西變成具體的,遙遠的東西變成眼前的,使事物的形、聲、色直接付諸於學生感官,從而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創新活動提供了大量感性材料和時空環境,學生見其形、聞其聲、觀其色,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領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加深認識,形成映像,深刻地理解抽象和復雜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積極的思維,使教學難點得到了較好的突破。
五、要關注學生差異,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
毋庸諱言,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他們有的思維活躍,有的想像力豐富,也有的同學在學習物理上存在一些困難。為了建立和諧高效課堂,我們應關注每一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知識內容應由易到難,教師的語言要深入淺出,照顧到接受能力較差、層次較低的學生,使他們不掉隊,學得扎實。學習要求應有層次性,讓各層次的學生都吃得好吃得飽,讓所有的學生知識得到積累、能力得到提高、個性得到發展。同時,物理課堂要想真正高效,還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請老師們時刻想到,學生跟種子一樣,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師要做的,只是供給他們適應學習的條件和營養,讓他們自己成長。教師必須指導學生學會學習,使他們能主動地、積極地、創造性地學,要擺正自己在教學中的位置,真心誠意地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恰當地發揮主導作用,努力提高導的藝術,從而在教學中恰到好處地去啟發、點撥、設疑、解惑。課堂上要盡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為了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可以改變固定的課堂教學模式,採取班級集中授課、小組合作交流和個別輔導學習相結合的綜合模式,從而使課堂有利於學生學習,提高課堂效能。
六、重視設計有效的鞏固練習,提高學習效率
物理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指導、有組織的學習活動,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基本途徑,因而設計有效的練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筆者在設計練習時注意了以下幾點:(1)設計練習應貼近生活。從實際生活出發,設計貼近生活的練習,能使學生學以致用,加深對知識的理解。(2)設計有趣味性的練習,能使學生對物理產生濃厚興趣。(3)設計對比性的練習以防產生思維定勢。對比性的練習能在比較、分析中揭示它們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4)設計有坡度的練習。因學生能力有強弱,因此在設計練習時應有坡度、有階梯性。例如,可先設計一些簡單的練習,然後逐步提高要求,設計一些富有變化和發展的練習,這樣就能面向全體、各有所得,讓優生能拓展探究,讓學困生能感受成功的快樂,使全體同學的智商和情商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總之,我們要充分利用新課程理念在物理教學中的指導作用,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從有效教學出發,積極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合理運用和安排各種教學手段與環節,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捌』 如何使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生動有趣

如何使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生動有趣
初中學生剛開始接觸和學習物理,如果教師的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學生很可能對物理這門課敬而遠之,從此不感興趣了。所以教師備好課很重要,要讓授課內容生動有趣,充分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如何才能做到使課堂教學生動有趣,我在以下幾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學生普遍反映很好。

一、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科學合理地設計授課內容

物理學家丁肇中曾說:「好奇心是科學的原動力。」我們現在所學習的科學知識,就是在科學家們在強烈的好奇心驅動下和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的努力下探索出來的。其實中學生也和科學家一樣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所以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來展開知識,會使課堂教學更吸引人。比如在講「溫度」這一概念時,我們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在滬粵教版教材中,列舉了很多不同物體的溫度,也介紹了絕對零度,但是沒有介紹熱的本質。而在科學發展歷程中,科學家最感好奇的正是熱的本質。人類的好奇心是相通的,科學家好奇的東西也一定是中學生所好奇的。所以我在設計授課內容時,會把熱的本質納入其中,從早期的熱質說到後來的唯動說,告訴學生熱的本質是物質內部分子運動的反映。物質內部分子運動越劇烈物體越熱,反之越冷。1985年美籍華人科學家朱棣文用多束激光,從各個方面對納原子進行照射,使原子的運動不斷受到阻礙而減速,從而將其溫度下降到接近絕對零度,這一實驗就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熱的本質。

二、介紹科學家探索過程的更多細節

對於一些科學家通過實驗探索發現的物理規律,如果把實驗的過程講得更詳細一些,能夠使課堂更吸引學生。比如,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我是這樣介紹的:一開始蓋里克使用一個裝滿水的葡萄酒桶,用黃銅泵將桶內的水抽出,但桶不嚴密,水抽出後不久就有空氣進入,蓋里克就用空心銅球代替木桶繼續實驗。起初抽起來比較輕松,後來活塞很難推動了,再後來「卟」的一聲巨響,銅球癟了。蓋里克又換上更結實的銅球,這一次銅球沒有癟,但抽完氣後瓶里放氣的場面十分嚇人。1654年蓋里克當著德皇和國會議員的面演示了大氣壓有多大,也就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關於托里拆利實驗,有一些細節也很吸引學生。托里拆利公開了他的實驗後,很多科學家仍不相信玻璃管水銀柱是由管外的大氣壓支撐起來的。托里拆利實驗後來傳到了法國的帕斯卡那裡,他用紅葡萄酒重復了托里拆利的實驗,由於酒比水銀密度小,他使用了一根46英尺長的玻璃管,結果得到一段真空,他進一步想,如果水銀柱真的是被空氣壓力頂住的,那麼在海拔較高的地方,空氣壓力與水銀柱高度應有變化。他自己身體太差,不能登山,於是他寫信給他的內兄,請他帶著托里拆利實驗裝置登上當地的多姆山做實驗,果然在一英里高處水銀柱下降了三英寸,帕斯卡將實驗重復了五次,結果使他十分激動,因為這進一步支持了托里拆利關於大氣壓支撐水銀柱的觀點。

三、向學生介紹一些由重大科學發現引發的發明

有些科學發現,看起來很簡單,但意義重大。比如奧斯特實驗,發現電和磁之間有聯系,電能生磁,堪稱偉大發現,在當時震動了整個歐洲科學界。可是在課堂上演示完這個實驗後,學生感覺好像很簡單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這時我向學生介紹電報的發明:人類一直都有遠距離瞬時通訊的夢想,但在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之前,信息的傳遞速度完全取決於信使坐騎的速度,在奧斯特的發現之後,安培很快就試制了一種電報,他用26根導線連接兩處26個相對應的字母,發報端控制電流的開關,收報端的每個字母旁邊各有一個小磁針,可以感應出連接字母的導線是否通電,人類最初的電報就是通過這種電磁方式來完成信息傳遞工作的,但這種電報面臨的重要問題是電流太弱,很難將信息准確地傳遞到較遠的距離。後來,美國發明家莫爾斯發明了一種電碼,他的電碼用點和橫線代替了26個字母,有了電碼,在1837年莫爾斯製造了一台電報機,它的發報裝置很簡單,是由開關和一組電池組成,按下開關,便有電流通過,按的時間短促表示點信號,按的時間長些表示橫線信號,它的收報裝置是由一隻電磁鐵及有關附件組成,當有電流通過時電磁鐵便產生磁性,這樣電磁鐵裝置就在勻速前進的紙帶上記下點或橫線。1844年,莫爾斯鼓勵美國國會架設了一條由華盛頓到巴爾的摩的電報線路,人類第一條電報線路就這樣在美國誕生,幾十年以後,電話也發明了,其中也用到了電磁鐵,由電能生磁的發現能引發遠距離瞬時通信的實現。向學生介紹這些由重大科學發現引發的發明,既能使學生更深刻理解科學發現的偉大意義,又能使課堂更生動。

四、用自己觀察和積累的例子來解釋一些物理知識,會使課堂更生動

課本上介紹每一個物理知識,一般都會有相關的例子來說明或解釋,但是如果教師用自己在生活中觀察積累得來的例子,效果會不一樣。比如,我在電視里看過一個魔術表演,表演者在舞台上輕松地抱起一個穿高跟鞋的女孩子,然後叫一位觀眾來抱這女孩子,結果怎麼用力也抱不起來。這個魔術我看很簡單:這個女孩子的鞋底有一鐵塊,而舞台下裝有電磁鐵。我在講電磁鐵時就用上了這個例子,學生很感興趣。再比如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一原理時我舉的例子學生也特別有興趣:我們知道人從地面上跳起時,要先蹲下,道理是下蹲後腿步肌肉才能收縮然後給地面一個向下的力,地面再給腳底施加一個向上的力使人向上跳起來,所以香港電影的鬼片里那些鬼向上跳起時不用先下蹲,人是做不到的。但是有次我看到電視上介紹一種樹上爬行動物,它從樹上跳起時不需要先彎曲腿部的,為什麼?難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反例嗎?原來這種動物從樹上跳起時,心臟會向腳底壓出血液,利用血液通過腳底向樹施加一個力,樹木給予腳底施加一個相互作用力使它跳起來。使課堂生動有趣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可以經常布置學生在課後思考、討論一些有趣的物理問題,向學生講一些物理學家的故事,指導學生做一些有趣的小製作等等。生動有趣的課堂能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愛上物理這門學科。.

需要定製原創文章的朋友請點擊>>> 需要快速發表文章的朋友請點擊>>>
公務員之家辦的非常成功,極具口碑。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時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類文章。當然,因為免費和開源,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鑒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專屬於個人的原創文章,請點擊以上鏈接獲得專業文秘寫作服務,點擊以下圖標可以分享到你自己空間。

『玖』 如何激發學生對物理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物理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才不會覺得高中物理課是枯燥無味的。進入高中,隨著學生所學科目的增多,各科所涉及的知識面大為增廣,加之物理學科的抽象性,部分學生會漸漸失去對物理學科的濃厚興趣,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是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師面臨的問題。結合這幾年的教學經驗,從以下五個方面淺談對學生物理學科興趣的培養。 1、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 要讓學生積極思考,往往是在學生對物理事物感到「驚奇」時,在情感上燃燒起學生對物理事物和物理事理追根究底的強烈探索興趣。伽利略通過對教堂的鍾生疑,發明了鍾擺的等時性;瓦特自水壺蓋跳動生疑,創造發明了蒸汽機;法拉第從奧斯特的「電生磁」逆向思維生疑,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因此要激發學生創造性學習的願望,首先就必須創設問題情景,使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慾。 (1)可自行設計簡易實驗創設情景。如講超重和失重時可設計成:教師將一裝滿水的礦泉水瓶瓶側打一小孔,學生馬上想到水會從孔中噴出,教師馬上分別讓瓶自由下落,豎直上拋或斜拋,結果發現水未噴出,為什麼?習慣性思維受到了沖擊,一種要探究的慾望被激活。 (2)可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景。多媒體形式靈活多樣,為我們的教學帶來極大的便利,也為學生構建了一個極為形象、直觀的圖景。如在學習「平拋運動」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這樣一個情景:高空勻速飛行的飛機要擊中海面上行駛的艦艇,應在什麼地方投彈才能擊中目標?請學生上台操作,學生表現出極高的參與熱情,同時發現並不是任何情況下都能擊中目標。必須滿足什麼條件呢?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3)可利用生活體驗創設情景。在教學中,精心設計一定環境引起學生新舊概念的沖突,從而讓學生感到已學知識的不足,造成認知的不協調,進而讓學生產生積極探索的慾望。如在學習自由落體運動時,先讓一鐵球和一小紙片從同一高度自由釋放,學生由生活經驗很容易得出重的物體下落快的結論。然後師生一起實驗:准備大、小兩張紙片,將較小的紙片揉成團,將兩者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結果輕的物體下落快,這樣一來,學生的認知發生沖突,興趣就會激發起來。 (4)利用真實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教學中,通過現場的實驗演示,讓學生心中覺得不可能做到的在實驗中卻做到了,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如講到物體的機械能時,將一個小拴在單擺上的小鐵球拉起來,將球放手,演示者將鼻子剛好接近到小球同一高度的另一側,將小球由靜止釋放,小球將會在同學們的親眼目視下擺到演示者的鼻子處卻碰不傷人。這將大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進而達到培養學生興趣的目的。 2、設置恰當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設置恰當的問題,學生在對問題的探究中處於一種積極參與的狀態。因此,他們的思維、表達、自學、實踐、合作等能力都得以充分展現,尤其因為探究是以假設為基礎,在探究中既有形象思維,又有邏輯思維,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應當從學生實際出發,切不可一味求難、求偏,不然,不但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會極大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曾有一名教師在講《自由落體運動》時,在講述了什麼是自由落體運動後,先讓學生猜想: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什麼樣的加速運動呢?由於前兩節剛學了勻加速直線運動。學生很容易猜出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教師進一步設置問題:你能否利用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規律,設計幾種方案來證明自由落體運動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呢?於是學生很容易想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四個公式:一是速度公式Vt=V0+at,二是位移公式S=V0t+at2/2,三是推導公式Vt2=V02+2aS(其中V0=0),四是重要的判定式:在連續相等時間間隔T內位移的差值為一定值,即△S=aT2。很顯然這個問題的設置恰到好處,既解決了本課時的重、難點問題,又鞏固了已學知識,並且培養了學生遷移知識的能力。 3、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學改革實踐證明學生一旦把學習物理的意識與生活實踐掛起鉤來,不僅興趣高、動力大,而且學習得生動、扎實,因此在教學中,應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介紹所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教育學生留心觀察現實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從現象中感悟知識,從而使記憶深刻、學有用武之地。例如:在講電學時引入「油罐車為什麼拖一條長尾巴—鐵鏈?在乾燥季節里黑暗中脫下衣服往往會看到火星閃爍,這是什麼現象?」講解牛頓運動定律時引入「為什麼蘋果會落向地面,而不說地球向上碰到蘋果?」等等。通過引導,學生會在生活中發現各種各樣的物理現象。在學習「力、物體平衡」之後,讓學生研究「菜刀上的力學、自行車靠什麼前進」;講解電磁學時引入「磁懸浮列車是怎樣工作?」的等等。還應根據中學生「少年多志」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有選擇的給同學們介紹一些宇宙航空、激光、超導、高能物理方面的科技前沿知識及信息,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消除知識結構上的疑點,保持其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的有關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特別是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充分感到學有所用。如講授了《家庭用電》以後,可布置學生實際調查一下自己家裡的用電情況,並算出選用的保險絲規格……。這樣,使學生在實際應用中,進一步理解物理知識,掌握物理知識,從而保持和穩定學生的學習興趣。把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逐步引向志趣。 4、以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思維是由問題開始的,創新思維是在排疑解難過程中被激發出來的,教師要允許學生隨時隨地提出問題。在學生積極主動提問時,應給予熱情的鼓勵和真誠的表揚,讓他們帶著成就感去學習,保護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腦子里有了問題,才會主動思考,有了主動思考,才會有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會有找出與眾不同的新思維和獨特見解。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問題、疑難、懸念,引起學生已有知識與能力產生矛盾沖突,使心理感到困惑,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求知興趣,從而產生解決問題的迫切意向。例如在學習「變壓器」教學過程中,模擬文藝舞台燈光時亮時暗的場景,引出一連串的問題,燈光師是如何改變燈的亮度?引起燈亮度變化的原因是什麼?通過什麼方法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如何改變電路中的電阻大小?從而得出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又如:在學習「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教學中,演示用漏斗吹乒乓球,學生觀察後會提出問題:乒乓球為什麼不會被吹掉,而是在漏斗出氣處滾動?這樣的問題使學生產生好奇,對學生始終感新鮮而有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的靈活性。沒有問題就沒有興趣,就沒有思維,就沒有創新。教師應引導學生學而思,思而疑,只有使學生對某一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的懷疑,才能激發其進取創新的慾望。所以物理教學過程應是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教室,把更多的問題帶出教室。 5、積極開展學生分組實驗,提供足夠器材,讓學生大膽試驗、探究,培養學習興趣。 單純的觀察演示實驗,沒有讓學生動手操作,抑制了學生那躍躍欲試想自行動手的慾望時,學習興趣也會開始削減,因此積極開展分組實驗,滿足學生動手的慾望,也是提高興趣的有效方法。教材中的分組實驗,往往是驗證性實驗,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動手操作的慾望,提高了興趣,但是隨著實驗次數增多會越顯得單調,沒有創意,當實驗驗證完畢後興趣也就開始消失了。由於器材限制,思維活躍的學生興趣受到抑製得不到發展,創新能力得不到煅練。在分組實驗中多提供一些器材,多提出一些可探究性實驗課題,讓學生有更多選擇餘地和施展空間,通過對問題的猜想,制定方案,選擇器材,進行試驗,大大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如高二物理測電阻實驗,提供了電流表和電壓表,學生很容易測出電阻值,如果在此基礎上向學生提出更深的實驗課題:只用一個電流表和一個已知阻值的電阻如何測另一個未知的電阻?只用一個電壓表和一個已知阻值的電阻又如何測另一個未知的電阻?通過此類開放性的實驗設計,讓學生有更多的實驗課題,更廣的動手空間,不僅鞏固已有的知識,又獲得新知識,學生思維活躍了,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對物理學習更加投入,興趣更濃厚,更持久。 除上述幾個途徑外,進行適當的練習、多給學生自主表演的機會,開設物理研究性學習課程和課外講座,也都是培養學生濃厚興趣的有效途徑。只要正確地加以運用,都可以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需要全方位的激發,更需要在各個環節中培養,這樣才能讓學生學得更好,老師教得更有意義。

『拾』 如何激發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的學習興趣

如何激發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並在其中產生積極情緒體驗的心理傾向,也是人才成長的起點。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對學習活動產生的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的傾向。在實踐中,興趣對人的活動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濃厚的興趣將是人們刻苦鑽研、勇於攻關的強大動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楊振寧博士也說過:"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學生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從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加強和改革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概念的建立與物理規律的發現,都以實驗事實為依據。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視實驗,才能使物理教學獲得成功,學生只有通過實驗觀察物理事實,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
1.通過趣味新奇的物理實驗演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他們思索的慾望。
例如,在講授"大氣壓"一節時,可在裝滿水的杯上用硬紙片蓋住並倒過來,發現水並不流出,紙片也不下落,使學生確信大氣壓的存在。接著讓兩個學生做馬德堡半球實驗,使他們感覺到巨大的大氣壓力,這樣就會使學生對這節課感興趣、印象深、易理解、記得牢。又如在講授水不善於導熱的內容時,在裝滿水的大試管里,放入一條小金魚,並用網狀物將其隔在試管的底部。當在試管上部加熱直到沸騰時,底部的魚還在自由自在地游動,說明水不善於導熱。當在試管底部加熱時,不一會小金魚就會肚子朝天--死了,這說明水傳熱主要是通過對流來實現的。通過實驗演示,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
2.用實驗導入新課的方法,使學生產生懸念,然後通過授課解決懸念。
每節課的前十幾分鍾,學生情緒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師能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根據欲講內容,做一些隨手可做的實驗,就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如在講動量和沖量時,讓兩支相同的粉筆分別從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鋪墊的桌面上,可以發現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筆斷了,落到厚毛巾墊上的另一支卻完好無損,老師由此引人動量和沖量知識的講授。又如在講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時,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實驗,按照常規認識,當易拉罐運動到最高點時,水必往下灑,但從實驗結果看卻出乎意料之外,水並沒有下落。接著使轉速慢下來,學生們會發現慢到一定程度後水會下落,接著提出問題:要使水不落下來,必須滿足什麼條件?從而引入課題,使學生在好奇心理的驅使下進入聽課角色。
3.用具有驚險性出乎學生意料之外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類的興趣與好奇心緊密相聯。培養好奇心的關鍵在於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之外,即出乎學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講授機械能守恆定律時,可用一個單擺來做實驗。先將擺球拉個較大的角度使之貼近眼睛,人站著不動,然後放手,使單擺擺動起來。很多學生都替老師擔心,生怕擺球會碰到老師的眼睛。實驗結果卻出乎學生的意料之外。通過實驗,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為下一步解決"為什麼"作好准備。
4.把實際生活中的現象跟物理實驗聯系起來,使學生感悟實際生活的奇妙和規律性。
根據學生求動、求知、求趣、求異、求新等心理特點,精心組織和設計課堂講授內容和實驗內容,把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例如,在講到圓周運動的線速度方向時,利用電影《劉三姐》里"拋綉球"的故事,並准備好"綉球"進行實驗,一定會引人人勝、妙趣橫生。拋"綉球"時,只有"綉球"和接球人的連線是"綉球"在該時刻的切線方向時,才能夠接到"綉球",這個方向就是"綉球"在該時刻的線速度方向。通過這個實驗,學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記得牢,直到幾年後,有些學生還說這個實驗很有趣,印象深刻。
通過演示實驗,使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學生感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學習,增加"實用時間",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果。
二、教師授課時要有良好的教學藝術
在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1.生動風趣,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語言應體現出機智和俏皮。課前,教師要進行自我心理調整,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有聲有色,才能帶著愉悅的心情傳授知識,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事實表明,教師風趣的語言藝術,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即產生所謂"愛屋及烏"的效應。
例如,在講"核外電子離核越遠能量越高"時,向學生打比方:"這好比你們小時候還是嬰兒時,你爸爸將你抱在懷里;你學會走路了,你爸爸將你牽在手上;你再大一點,你爸爸則說:'走,外面玩'。"又如在講楞次定律時,可以這樣比喻:在被太陽曬過的爛泥塘里,當人踩上去時,稍硬的表面會阻礙你下沉;當下沉後,你想拔出腿來,爛泥又會阻礙你拔出腿來。再如,在講理想氣體等溫變化的微觀解釋時.可這樣比喻:你們班五十人,在教室里顯得很擠,容易產生碰撞;而當把你們放在大禮堂時.碰撞的機會就減小了。
教學生動風趣,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例如:在講勢能時,可向學生說,當天花板上有一根雞毛向你頭頂上落下時,你將怎樣?學生肯定會說:"這有什麼可怕的。"如再問,若你頭頂上的電風扇落下呢?學生肯定會下意識地手蓋頭頂,"那還不快跑"。從而說明物體的勢能和質量有關。在講勢能和相對高度有關時,可以用從課桌上跳下來和從三樓上跳下來進行比較,肯定會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風趣的語言,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例如,講評試題時,先不說答案,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說,"是這個",學生當然會明白這表示第二個答案正確,同時還明白這還表示"勝利"的意思,然後接著說:我們班永遠是"這個",從而使枯燥無味的教學變得生動活潑而有趣,逐漸把教學活動推向高潮。
在授課時,如果在適當的時機故意講錯,也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記得牢。例如,在講到絕對溫度的單位是"開爾文"時,故意說成"就是那個發現進化論的開爾文",講完後,學生們先是一楞,然後幾乎全班同學齊聲回答"那個是達爾文",這樣整個課堂氣氛就都活躍起來了。
2.教師授課時,要有豐富的情感,從而激勵學生的學習情趣。
豐富的情感,是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的運用,也是教師道德情操的要求。一個教態自然的優秀教師,走進課堂應滿臉笑容,每字每句都對學生有一種熱情的期望。大多數學生的進步都是從任課教師的期望中產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課堂教學,能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能增強他們的理智感,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能使他們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學一方面是進行認知性學習,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兩者結合得好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把智力活動由最初簡單的興趣,引向熱情而緊張的思考。所以教師要熱愛學生,消除學生對老師的恐懼心理。當師生之間形成了一種融洽、和諧、輕松、愉快的人際關系時,就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
教師授課時的語言、聲調、動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確的措詞、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描繪、柔和的聲調、富有表現力的動作表情融為一體,可使學生在45分鍾內不僅學到物理知識,而且還有一種美的享受。在對物理概念、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進行敘述時,要做到抑揚頓挫,聲音的高低、發音的長短、感情的運用等,都要求教師根據具體內容進行精心設計。
3.講述有趣的物理現象、物理學史和物理學家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介紹物理學史的發展、物理學家的情況,是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會使學生有很強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愛迪生和白熾電燈"的故事使學生了解了科學家的成才之路,並深深地體會到"天才等於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一道理。
給學生適時講授有趣味的故事是滿足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補償方式。例如在講到玻意耳--馬略特定律的時候,介紹定律的來歷以及不同國家對定律的不同稱呼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進一步學習創造良好的氛圍。當講到歷史上曾有一位學者叫赫曼,為了驗證天電(閃電)與他電是否是同種電,竟被雷電擊死在實驗台上時,課堂一片寂靜。當講到秦始皇在建阿房宮時用磁石來防刺客時,課堂上又是一片活躍氣氛。
4.教育學生留心觀察現實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從現象中感知物理意義。
物理學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很多物理定律和規律都是從觀察中發現的。例如,牛頓通過對蘋果落地的思 索,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過觀察吊燈的擺動發現了單擺的等時性。通過舉例,引導學生觀察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例如,油罐車為什麼要拖一條尾巴--鐵鏈?在乾燥季節里,在黑暗中脫下化纖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閃爍,這是什麼現象?通過引導,學生會在生活中發現各種各樣的物理現象。有一位學生問過我,在他家附近的抽水站,當通電抽水的瞬間,會發現幾根通電導線抖動起來,為什麼呢?我並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引導他思索,最後使他恍然大悟。
5.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願望和需要。成功時,會情緒高昂、興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敗時。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影響積極性。其實,中學生感到學物理難並不都是學生的智力問題,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更大。因此,給學生創造一個成功的機會,是提高學生學習情緒的一種有效方法。
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與梯度、適應學生的智力發展創設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例如.在設置課堂提問的內容與對象時,可根據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難的問題不應提問差生,以免他們由於答不出而處於尷尬的境地,從而產生自卑感。在布置作業時,要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題目,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每單元授課完後,要認真進行單元歸類復習,精心設計測試題,對於較難的題目在復習時可進行一些暗示,對差班甚至不惜"漏題",使他們在復習時具有針對性,在測試時獲得一定的成功,從而激發和鞏固他們的學習興趣。
此外,在課堂上適當地為實例配上板畫,可以使許多難以說清的物理現象在黑板上一目瞭然。例如:兩人追趕問題,通過幾筆就可以把兩個火柴人畫得惟妙惟肖,使學生忍俊不禁。這樣,通過"助之以成",幫助學生牽線搭橋,克服困難,獲得成功;通過"動之以情",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通過"曉之以理",啟發學生准確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教師的解頤笑語,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智中見志的特點和功能;生動有趣的實驗,把"外在"的信息,即物理課題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學生面前,能使課堂氣氛活躍,引人入勝,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在樂趣中獲得知識,鞏固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無疑會產生良好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怎麼讓物理課生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