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淺談高一新生如何適應物理課堂教學
為幫助高中新生盡快縮短「不適應期」,在教學中,可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1.做好教學過渡。
(1)新舊知識的同化。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掌握了哪些知識,在備課時將高中知識跟初中知識,在言語、方法、思維等方面進行類比,找出存在的差別與內在聯系,確定課堂教學中啟發和指導,使學生順利地利用新知識同化舊知識。
(2)教學進度由慢到快。由於初、高中教材存在一個「台階」,開始時,應適當放慢教學進度,使學生熟悉高中教與學的方法後,再趕上禪轎教學進度,有利於學生渡過不適應期。
2.強化思維訓練。
(1)培養思維推理能力。很多學生在分析回答激畢問題時,邏輯性、條理性較差。例如,有些同學對「有彈力存在的兩物體之間不一定有摩擦力,而有摩擦力存在的兩物體之間就一定有彈力」不能很好的理解。
(2)打破思維定勢,培養發散性思維能力。思維定勢會導致學生用錯誤的觀點或不完整的理論來分析物理問題。例如,靜止在斜面上的物體,受到一個平行於斜面向上的推力後仍靜止,摩擦力如何變化?很多學生會認為是變小,事實上,有可能變小,也有可能變大。
3.重視能力培養。
(1)培養明襲芹自學能力。高中物理學習中,自學很重要,它可以改變"注入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自學能力的培養主要體現在課前預習、課堂質疑、課後鞏固等方面。
(2)培養歸納總結能力。每學完一節一章後,要求學生將本章內容由點變成鏈,即將知識系統化、脈絡化,有利於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
教學中,除了物理教師分析新生不適應的原因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和對策外,學生也要克服畏懼感,樹立自信心,自覺調整學習方法,主動接受思維訓練,提高學習效率,把「不適感」消滅在萌芽狀態。
❷ 高一物理教學的思考與建議
高一物理教學的思考與建議 一、教師與學生的困惑
高一物理新教材要求每周只有2節課,課時大量縮減,傳統的課堂教學設計,已不能適應新的教學要求。這就要求我們要重新研究和學習,適應新的教育教學要求。
教師的困惑:①課時少,難以完成教學任務。②教學內容多,不能完全由教師講授,而讓學生自學的內容較多,就好像教師不能盡職盡責似的。③教師的教學設計起點較低,但結果往往偏高。④課前延伸與課上展示、合作、探究結合不默契。⑤學生主動性差,耽誤課堂時間。⑥學生回答問題不確切、不恰當時,教師怕耽誤時間,乾脆替學生回答現象等。
學生的問題: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差。表現在對教師要上課的內容課前不預習、不了解,上課忙於記筆記,忽略了聽課的真正任務,顧此失彼,被動學習。②學生在練習、作業上,慢騰騰,不講速度,訓練不出思維的敏捷性;心思不集中,作業、練習效率不高。 ③學習缺乏條理性,由於時間少,課後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系,只是忙於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定律、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死記硬背。
二、幾點建議與思考
1. 給新生的建議
物理是中學階段的重點科目之一,它經典而抽象,雖然來源於生活和實驗卻很難理解,因此許多學生望而卻步,那麼,怎樣才能學好物理這門學科呢?我的建議如下:
(1)做好課前延伸
課時量減少,課余時間增多,就要做好課前延伸。學生能學會的就讓學生學會自己去學習,學生能討論的就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2)課上學懂每個知識點
懂的標準是每個概念和規律你能回答出它們「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等問題;對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說出它們的聯系和本質區別;能用學過的`概念和規律分析解決一些具體的物理問題。
為了學懂,學生必須做到以下三點:認真閱讀教材;認真聽講;理論聯系實際。教材知識是前人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總結,准確精練,必須反復閱讀和揣摩,通過課前閱讀,了解知識的重點、難點和疑點,以便上課時有目的地聽講,提高學習效率。課堂上,教師的講解一般會比教材更具體,更詳細。認真聽講,一方面能更好地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理解;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學習教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維能力。
(3)掌握物理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
中學的物理規律較多,物理現象和過程千變萬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如假設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隔離法與整體法、獨立作用原理以及迭加合成原理等。掌握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把復雜問題分解為簡單問題的能力,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物理問題。
(4)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
對課堂上剛學的新知識,課後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結論、應用等全過程進行回顧,並與大腦里已有的相近的知識進行對比,看看是否有矛盾,若有矛盾就說明還沒有真正理解所學知識,這時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教材。在弄懂已學知識的基礎上,要及時完成作業,有餘力的學生還可適量地做些課外練習,以檢驗掌握知識的准確程度,鞏固所學知識。
2. 幾點思考
(1)把新的教學理念轉變為課堂教學行為
教師要努力轉變教學行為。教師不能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或只滿足於讓學生感到新奇或吸引學生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善於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要由注重結果到注重過程,由注重知識傳授到注重素質培養,不斷地進行探索、實驗、總結和完善提高。 (2)加強基礎知識的落實和基本能力的培養
物理的入門、基本物理知識的落實依然是高中物理教學的主要任務。要在學生熟練掌握基礎知識方面上下功夫,不僅要抓住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本質,還要從其產生的背景,建立的過程以及具體應用上展開教學與探索,使知識點完整、立體、豐富,使學生真正理解。也只有在這種全方位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素質的培養,能力的提高才有可能得以實現。
(3)注重學生基本物理習慣的養成
學習物理的一些基本習慣必須要養成。從答題情況看,這里需要強調三方面:一是嚴格作圖。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規范作圖,然後嚴格要求學生,使學生養成一個規范作圖的習慣,並且善於把一個物理問題准確用圖表示出來。二是努力提高數學運算能力。從答卷情況看,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普遍較差,需要加強訓練。三是規范解題過程。要能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過程,表述、論證要有初步的層次性和邏輯性,至少應通順。
(4)繼續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努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
近年來,我校一直在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學生基本上能夠掌握規定實驗的有關知識,並且具有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在今後的實驗教學中,應注意設置實驗情景,提出實驗問題,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的設計,進行實驗操作,分析總結得出結論。那麼,實驗的思想意識就會形成,實驗的方法就會掌握,實驗的設計和操作等綜合能力就會得到提高,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於創新的探索精神。
❸ 高一物理怎麼學才能學好
1.知識深度,理解加深
高中物理,要加深對重要物理知識的理解,有些將由定性討論進入定量計算,如力和運動的關系、動能概念、電磁感應、核能等。
2.知識廣度,范圍擴大
高中物理,要擴大物理知識的范圍,學習很多初中未學過的新內容,如力的合成與分解、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動量定理、動量守恆定律、光的本性等。
3.知識應用,能力提高
高中不僅要學習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習物理知識和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高中階段主要是自學能力和物理解題能力,並學會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的方法。
總之,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相比,是螺旋式上升的。
❹ 如何提高學生學習高中物理能力
1 激發興趣是培養能力的前提
要想使學生學好物理,必須是學生有興趣學,最終在興趣的驅動下提升物理學習能力,實現有能力學.興趣是推動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可以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有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就會自覺地去提高學習物理的能力.因此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偉大的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怎樣才能做到激勵、喚醒、鼓舞,很重要一點就是要激發學習的興趣.日常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1 精心設計導入環節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首要環節,精心設計的導入,猶如戲劇的序幕,可以在學習新課一開始就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習的興趣,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導入新課時就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那整個教學過程就有了一個好的開端.在導入新課即將完成時,除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外,另一個任務是讓全體學生了解本節課的學習目的,這樣的課堂才能樂而不散.
1.2 注重情境的創設
以前的非生命化課堂教學以學生盡可能多地掌握知識為終極目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培養目標形同虛設,試想:自我感覺皆已喪失,那麼,對他人、對社會的關愛又從何談起?這樣的教學談何價值?因此,當今的生命化課堂教學追求人格心靈的完整、個性的發展和情感與興趣的滿足.通過課堂互動,師生雙方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的境界.正因為如此,精心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顯得尤其重要,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進行的、快樂的事.
1.3 優化教學手段
隨著社會信息量日益增大,教學手段日趨現代化,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形式已不能適應現代化教育的要求.多媒體技術的發展、運用和推廣,為中學物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變革提供了前所末有的機遇.多媒體計算機使圖、文、聲、像集於一體,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充分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❺ 教師如何教好高一物理的思考
江西豐城二中-----羅倩敏 一是高一物理教師要重視教材與教法研究。根據教育心理學理論當新知識與原有知識存在著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點時;當學生對知識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維加工的梯度時,就會形成教學難點。所以要求教師對教材理解深刻,對學生的原有知識和思維水平要了解清楚和到位,在會形成教學難點之處,把信息傳遞過程延長,中間要增設驛站,使學生分步達到目標;並在中途經過思維加工,使部分新知識先與原有知識結合,變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識的舊知識,從而使難點得以緩解。所以,高一物理教師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和教材結構,知道初中學生學過哪些知識,掌握到什麼水平以及獲取這些知識的途徑,在此基礎上根據高中物理教材和學生狀況分析、研究高一教學難點,設置合理的教學層次、實施適當的教學方法,降低台階,保護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學好物理的足夠信心。 二是教學中要堅持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原則。正如高中物理教學大綱所指出教學中應注意循序漸進,知識要逐步擴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學應以初中知識為教學的褲歷生長點逐步擴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現要難易適當,要根據學生知識的逐漸積累和能力的不斷提高,讓教學內容在不同階段重復出現,逐漸擴大范圍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學生進入高一後,物理學習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點。在初中,為了適應初中學生思維特點(主要是形象思維),使學生易於接受,是從日常生活實例引出力的概念,從力的作用效果進行物體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產生原因。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高一在講過三種基本力的性質後,講授受力分析方法時,只講隔離法和根據力的產生條件分析簡單問題中單個物體所受力;在講完牛頓第二定律後,作為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再講根據物體運動狀態和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單個物體所受力;在講連接體問題時,介紹以整體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的思路。這樣從較低的層次開始,經過三次重復、逐步提高,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了物體的受力分析思路與分析方法。 三是講清講透物理概念和規律,使學生掌握完整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物理思維能力。培養能力是物理教學的落腳點。能力是在獲得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在銜接教學中,首先要加強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教學。要重視概念和規律的建立過程,使學生知道它們的由來;對每一個概念要弄清它的內涵和外延,來龍去脈。講授物理規律要使學生掌握物理規律的表達形式,明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和單位,規律的適用條件及注意事項。了解概念、規律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如:運動學中速度的變化量和變化率,力與速度、加速度的關系,動量和沖量,動量和動能,沖量拆中和功,機械能守恆與動量守恆等,通過聯系、對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過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科學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是要重視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的訓練。中學物理教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確定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進行簡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圍內研究物理模型,分析總結得出規律,討論規律的適用范圍及注意事項。例如:平行四邊形法則、牛頓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建立形象思維的重要途徑。要通過對物理概念和規律建立過程的講解,使學生領會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通過規律的應用培養學生建立和應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實現知識的遷移。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訓練的重要途徑是講解物理習題。講解習題要注意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指導,有計劃地逐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講解習題時,要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並把物理過程圖景化,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物理習題做示意圖是將抽象變形象、抽象變具體,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從高一一開始就應訓練學生作示旅純山意圖的能力,如:運動學習題要求學生畫運動過程示意圖,動力學習題要求學生畫物體受力與運動過程示意圖,等等,並且要求學生審題時一邊讀題一邊畫圖,養成習慣。為此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要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使其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要培養學生養成先預習再聽課,先復習再作業,及時歸納作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要培養學生強調科學記憶,反對死記硬背。 總之,教師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沿著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水平,順應學生思維的發展規律,不斷地研究學生的思維個性與班集體個性差異,從中找到適合全班的教法,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不斷地注重教學反思,找學生交流、交談,多聽取學生的反映,更多地注意自己教學上的敗筆,還是那句話:只有抱著活到老,學到老的信念,才能順利的完成高一物理教學任務。
❻ 如何幫助高一學生適應高中物理教學
一、做好初高中物理的銜接
高中物理難學,難就難在初高中銜接時出現的「台階」。這個台階存在於教材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方法與心理特點上。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敘述通俗易懂,實驗原理簡單,易於操作,其規律不太復雜。高中物理學習的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現象比較復雜,分析問題時不僅要從實驗出發,而且要從多方面、多層次來探究。在學習過程中抽象思維多於形象思維,動態思維多於靜態思維,需要學生掌握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和演繹推理等方法,特別要具有情景想像,空間想像和科學想像等能力。
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學生普遍覺得高一物理難學,部分學生失去了學習物理的興趣,甚至打擊了信心。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如何幫助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物理教學特點和學習特點,跨過「高台階」,渡過學習物理的難關,就成為高一物理教師的首要任務。
1.正確引導,循序漸進。
很多學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學就會,一用就錯,一放就忘。這說明學生對所學知識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操之過急,對所學的知識不能要求學生一步到位,而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控制速度,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隨著認識能力的提高而螺旋式上升。
2.加強直觀教學。
高中物理在研究復雜的物理現象時,為了使問題簡單化,經常只考慮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教師應盡量採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多做一些實驗,多舉一些實例,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物理現象來建立物理模型,掌握物理概念,設法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
3.克服學生初中舊學識與日常生活經驗的負反饋。
學生通過搜逗十幾年的成長與生活,接觸到了許多物理學的現象,他們有許多時候憑直觀感受或主觀想像,都能猜中正確的結論,而高中所涉及的物理問題更本質、更抽象一些,並且許多時候其生活經驗或者潛意識中存在的一些比較根深蒂固的觀點與實際的物理規律相矛盾。諸如此類的現象在力學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學生這些想當然的錯誤,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糾正與澄清,會使他們思維抵觸,並使他們學習物理本來就十分脆弱的信心更是雪上加霜。
二、加強學生的解題規范化要求
物理規范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思想、方法的規范化,解題過程的規范化,物理語言和書寫規范化。對此高考也有明確的要求,具體來說應抓好以下幾點。
1.力學中要求畫完整的受力分析圖,運動槐緩學中要有畫運動圖景的習慣。
力學問題中必須畫出完整的受力分析圖。有的學生認為對於簡單問題,畫圖無需完整甚至不畫受力圖。殊不知即鉛漏模使一時能得出正確的答案,長此以往也會養成這種不良習慣。
運動學中畫運動圖景輔助解題,其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只有確定研究對象、研究過程、受力情況與運動性質,才能提煉模型,選擇合適的方法。
2.字母、符號的規范化書寫。
一些易混的字母從一開始就應要求規范書寫。如u、v、μ、ρ、p,m與M等,現實中有不少學生m與M不分,那麼表達式就變味了。
3.必要的文字說明。
必要的文字說明是對題目完整解答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字表述,它能使解題思路表達得清楚明了,解答有根有據,流暢完美。
4.要有規范的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
方程式是主要的解題依據,寫出的方程式必須是反映所依據的物理規律的基本式,不能以變形式、結果式代替方程式。
三、激發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濃厚的興趣是人們刻苦鑽研、勇於攻關的強大動力。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人就會充分發揮自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學生對物理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從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教師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做好物理實驗。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學科。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多安排一些實驗,並注意提高實驗效果。
2.物理教學要聯系實際,聯系生活。
通過實物演示的直觀教學能使抽象的物理概念與生活實例聯系起來,變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更快地適應高中物理的教學特點。
3.通過介紹物理學家的事跡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毅力。
如講牛頓是怎樣勤奮學習,伽利略是怎樣為追求真理與教會作斗爭,法拉第是怎樣把人類帶入電的世界,通過討論會、辯論會等活動,滲透物理知識。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鼓勵學生通過閱讀科普讀物、利用網路等現代工具獲取信息,從而擴大他們的視野,樹立學習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四、加強學法指導,培養探究創新能力
新的課程標准提倡合作式教學和探究式學習,通過這樣一種基本形式和手段,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升科學素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探究式教學的意識。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閱讀物理課本不能一掃而過,而應潛心研讀,挖掘提煉,包括課本中的圖像、插圖、閱讀材料、注釋等。更重要的是在閱讀教材時,要邊讀邊思考,對重要內容要反復推敲,對重要概念和規律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記憶。
2.指導學生聽課。
學生上課時要全神貫注聽老師的講解,聽同學的發言。要邊聽邊想,邊聽邊憶。要注意聽各知識點間的相互聯系,聽公式、定律的適用范圍,聽解題的方法和思路。自己懂的要耐心聽,不懂的要仔細聽,還要動手做好筆記。
3.指導學生課後及時歸納總結。
如果課後不及時總結,掌握的知識是零碎而不系統的,就不會形成「知識串」,且容易遺忘。總結也有多種方法,如每單元總結、縱向總結、橫向總結。不論哪種方式總結都要抓住知識主線,抓莊重點、難點和關鍵,抓住典型問題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學生應通過總結使所學的知識點連成串、構成面、結成網,形成知識體系。
總之,我們要充分認識高中新生在物理學習上的特點和現實困難,尊重學生的這個基本實際,多想辦法,研究規律和遵循規律,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跨好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這個學習台階。
❼ 高一物理怎麼學才能學好
【 #高一# 導語】物理功課有它自身的規律,如果同學們在平日的學習和練習中,注意了這些規律和方法,物理也一旁游定會得心應手。以下是 考 網整理的《高一物理怎麼學才能學好》,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1.高一物理怎麼學才能學好 篇一
興趣是較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願意學習。願意學習,才能找到學習的樂趣。有了樂趣,長期堅持,就產生了較穩定的學習興趣—志趣。把學習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是成長生涯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件事。經日積月累,源臘終會有所成效。
2.掌握學習策略,善於整體把握
「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在任何一段材料學習之前,先從整體、宏觀去了解其主要內容和方法、結構和思路、內在的邏輯關系等,再從局部、細節入手,掌握各自知識點,明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並強調應用,在應用中內化、感悟,通過同化和順應兩種方式,豐富學生們的知識結構,建立多節點相連的知識網路。較後再從整體的角度審視學習過程,對陳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識能充分的理解和應用。
如「序言」教學設計中我們是先粗讀課本,從封面、插圖、目錄到各章內容、安排題例等,整體上了解高一物理是干什麼的,有哪些內容,是如何安排的。然後再說「序言」的內容,我們仍然是先找出「序言」分幾部分,每部分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麼,該核心問題舉了哪些例子等,之後希望同學們通過序言的學習達到如下共識識:高中物理的有用性、有趣性;有信心學好高中物理;學好物理有法可依。
3.掌握學習方法,達到事半功倍
物理學習同其他知識學習一樣,大的方面,應把握好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反饋、再復習鞏固、再練習深化提高等環節。小的方面,要重視聽好每一節課和做好每一道題。對教材內容,第一遍讀時要細、慢、思、記。認真研讀,明確思路,積極思考、辯析概念,掌握規律,學會應用。做練習,要遵循「讀、審、建、構、解、思」六步驟。即拿到一道題後,要讀明題意,審清條件,建立聯系,構造模型,正確解答,分類反思。對待復習,要做到及時復習,搶在遺忘之前進行。
要有效復習,舉一反三、縱橫聯系,注意知識結構的充實,注意技能、技巧的掌握。在學習過程,注意合作學習,強調與教師、與同學的合作和交流,不怕出醜,敢於發表自己見解,勇於質疑,和教師、同學共同理解、共同進步。對待現實事物和現象,要有問題意識,有意識地從物理學的眼光去審視,在情景之中培養探究精神。重視過程學習,加強情感體驗。在學習中還要勤動手、多實驗、細觀察、善總結,獲得直接經驗,培養實踐能力。還要注意物理知識和方法與其它學科知識與方法的交叉與滲透,相互借鑒,觸類旁通,從細微處加以比較和思考,發現別人所沒有發現的方法,增強創新能力。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沒有一個現成的完全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只有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學習習慣,摸索出一套合適的學習方法,才能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實效性。
4.樹立學習信心,增強耐挫能力
挑戰與機遇並存,困難與希望同在。每個同學都要樹立學好物理的信心,同時要有足夠的心理准備,學好物理決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有困難,肯定受挫折,但要永不言敗,永遠追求,增強耐挫能力。要認識到學習是一個過程,只要積極投入,你的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都會發生積極的變化。
學習的結果也是多元的,收獲也是豐富的。在學習的階段性評估中,和自己的過去比,知識掌握的豐富了,解題方法增多了,感覺自己提高了,從而對自己增強信心;和其他同學比,我有一定的優勢,還有一些不足,准確定位,找准努力方向。要自我激勵,不要自我挫敗;要接納自己、寬容自己;自我欣賞但不自我陶醉,激勵自己更加努力學習,爭取更大進步。
2.高一物理怎麼學才能學好 篇二
2)做題的時候要多思考,多提問題。「我」做題的速度一向很慢的,但是每次做完題後,都看看是怎樣得出的,看看對以後有什雹啟滑么可借鑒的,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而不是做完後就置之腦後。這樣,「我」考試的時候就快了,不象別人,到了考試的時候又去忙著推導。
3)要即錯即問,多與老師、同學討論問題,不要害羞。
4)復習要一遍一遍地反復復習。
5)對於參考書,成績不是太好的同學,買的時候要找那些有解析、總結歸納比較好的書,而非是那種單純給出答案的書。
面對以上這些物理學習方法特點,初上高中的同學要想學好它,我總結出了4字箴言,從「勤、恆、鑽、活」上做好心理和行動上的准備。
「勤」,高中物理中有著豐富的物理現象和物理模型,了解這些現象,掌握這些物理模型需要勤思多練不斷積累。
「恆」,高中物理知識一環緊扣一環,任何一環出問題都會影響到整體,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鑽」,高中物理有些內容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深入鑽研細心領會是不可缺少的,對學習中有疑問的地方一定要想辦法弄個水落石出,不留有尾巴。
「活」,物理學得好壞關鍵在於是否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
3.高一物理怎麼學才能學好 篇三
1、順序觀察法: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
2、特徵觀察法:根據現象的特徵進行觀察。
3、對比觀察法:對前後幾次實驗現象或實驗數據的觀察進行比較。
4、全面觀察法:對現象進行全面的觀察,了解觀察對象的全貌。
二、過程的分析方法
1、化解過程層次:一般說來,復雜的物理過程都是由若干個簡單的「子過程」構成的。因此,分析物理過程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把復雜的問題層次化,把它化解為多個相互關聯的「子過程」來研究。
2、探明中間狀態:有時階段的劃分並非易事,還必需探明決定物理現象從量變到質變的中間狀態(或過程)正確分析物理過程的關鍵環節。
3、理順制約關系:有些綜合題所述物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是諸多因素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綜合效應」。要正確分析,就要全方位、多角度的進行觀察和分析,從內在聯繫上把握規律、理順關系,尋求解決方法。
4、區分變化條件:物理現象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發展的。條件變化了,物理過程也會隨之而發生變化。在分析問題時,要特別注意區分由於條件變化而引起的物理過程的變化,避免把形同質異的問題混為一談。
三、因果分析法
1、分清因果地位:物理學中有許多物理量是通過比值來定義的。如R=U/R、E=F/q等。在這種定義方法中,物理量之間並非都互為比例關系的。但學生在運用物理公式處理物理習題和問題時,常常不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義,分不清哪些量之間有因果聯系,哪些量之間沒有因果聯系。
2、注意因果對應:任何結果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產生一定的結果。因果常是一一對應的,不能混淆。
3、循因導果,執果索因:在物理習題的訓練中,從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進行因果分析,有利於發展多向性思維。
四、原型啟發法
原型啟發就是通過與假設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東西,來啟發人們解決新問題的途徑。能夠起到啟發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原型可來源於生活、生產和實驗。如魚的體型是創造船體的原型。原型啟發能否實現取決於頭腦中是否存在原型,原型又與頭腦中的表象儲備有關,增加原型主要有以下三種途徑:
1、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並爭取用學到的知識予以初步解釋;
2、通過課外書、電視、科教電影的觀看來得到;
3、要重視實驗。
五、概括法
概括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從同類的個別對象中發現它們的共同性,由特定的、較小范圍的認識擴展到更普遍性的,較大范圍的認識。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概括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高級形式的、科學的概括,這種概括的結果得到的往往是概念,這種概括稱為概念概括;另一種是初級形式的、經驗的概括,又叫相似特徵的概括。
相似特徵概括是根據事物的外部特徵對不同事物進行比較,舍棄它們不相同的特徵,而對它們共同的特徵加以概括,這是知覺表象階段的概括,結果往往是感性的,是初級的。要轉化為高級形式的概括,必須要在經驗概括的基礎上,對各種事物和現象作深入的分析、綜合,從中抽象出事物和現象的本質屬性,舍棄非本質的屬性。
六、歸納法
歸納方法是經典物理研究及其理論建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它要解決的主要任務是:第一由因導果或執果索因,理解事物和現象的因果聯系,為認識物理規律作輔墊。第二透過現象抓本質,將一定的物理事實(現象、過程)歸入某個范疇,並找到支配的規律性。完成這一歸納任務的方法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審慎地考察各種事例,並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以及探究因果關系等一系列邏輯方法,推出一般性猜想或假說,然後再運用演繹對其進行修正和補充,直至最後得到物理學的普遍性結論。比較法返回
比較的方法,是物理學研究中一種常用的思維方法,也是我們經常運用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實質,就是辯析物理現象、概念、規律的同中之異,異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質屬性。
七、類比法
類比是由一種物理現象,想像到另一種物理現象,並對兩種物理現象進行比較,由已知物理現象的規律去推出另一種物理現象的規律,或解決另一種物理現象中的問題的思維方法,類比不但可以在物理知識系統內部進行,還可以將許多物理知識與其他知識如數學知識、化學知識、哲學知識、生活常識等進行類比,常能起到點化疑難、開拓思路的作用。
八、假設推理法
假設推理法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這就要求我們針對研究對象,根據物理過程,靈活運用規律,大膽假設,突破思維方法上的局限性,使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主要有下面幾方面內容:
1、物理過程假設
2、物理線路假設
3、推理過程假設
4、臨界狀態假設
4.高一物理怎麼學才能學好 篇四
就是在上課的前一天晚上對第二天所要學習的課本內容進行預習,通過課前的閱讀了解知識重、難點和疑點,以便上課時有目的地聽講,提高學習效率。通過課前預習,還可以培養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
(二)專心上課。
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神。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請教,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於是完全自學了。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維能力。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
課後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後要經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一直保存。
(三)及時復習。
要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對課堂上剛學過的新知識,課後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結論、應用等全過程進行回顧,並與大腦里已有的相近的舊知識進行對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如果有矛盾就說明還沒有真正弄懂。這時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書學習。在弄懂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要及時完成作業,有能力的同學還可適量地做些課外練習,以檢驗掌握知識的准確程度,鞏固所學知識。
(四)獨立做題。
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完成一些題目。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另外,對於完成作業要有如下的五點要求:①書寫工整;②作圖規范;③表達清楚;④推理嚴密;⑤計算準確。還有作業批改完發下去以後,有錯的要認真訂正並裝訂保存好,留待以後復習時用。
(五)解決疑難。
有什麼疑問或是弄錯的地方要隨手拿專門的本子記下,然後通過再思考琢磨或請教老師和同學來解決。專門的本子命名為「疑難問題記錄本」,記完一本要再換一本,每本都要編號保存著。
(六)系統總結。
每學完一個板塊,要把分散在各章的知識點連成線、鋪成面、結成網,使學到的知識系統化、規律化、結構化,這樣運用起來才能聯想暢通、思想活躍。要重視知識結構,要系統地掌握好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系統化起來。大到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小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具體到章,如靜力學的知識結構等等。
(七)課外學習。
閱讀適量的課外書籍,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實踐表明,物理成績優秀的同學,無不閱讀了適量的課外書籍。這是因為,不同的書籍,不同的作者會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來闡述問題,閱讀者可以從各方面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學到很多巧妙簡捷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見識一多,思路當然就活了。
5.高一物理怎麼學才能學好 篇五
由於先入為主的障礙,許多學生還未入高中就對學習物理失去信心。學生應該明確,高中物理內容與初中大體一樣,還是力、熱、電、光,只是比初中加深了一點。至於原子物理,一方面內容淺,另一方面在課本中所佔比例小,不必害怕和緊張。學生的心理不失去平衡,就會樹立能學好物理的信心。
2、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識的過渡。
高中物理學習的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現象比較復雜。分析物理問題時不僅要從實驗出發,有時還要從建立物理模型出發,要從多方面、多層次來探究問題。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抽象思維多於形象思維,動態思維多於靜態思維,需要學生掌握歸納,類比推理和演繹推理方法,特別要具有科學想像能力。
例如:初中物理中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有速度(速率)、路程和時間;高中物理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有速度、位移、時間、加速度等,其中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除了有大小還有方向,是矢量。教師應及時指導學生順應新知識,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區別,指導學生掌握建立坐標系選取正方向,然後再列運動學方程的研究方法。用新的知識和新的方法來調整、替代原有的認知結構。避免人為的「走彎路」加高學習物理的台階。
3、做好學習方法的過渡。
(1)做好課前預習。高中物理的難度相對較大,提前預習可以對課堂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也有助於心理穩定。故一定要做好課前預習准備工作。
(2)課上要認真聽講,主動性思維。高中物理課由於內容較多,邏輯性較強,因此要求學生必須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做到主動思維,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學會知識的對比、歸納和梳理。如自由落體運動和拋體運動都可歸結為勻變速運動,服從同樣的基本規律;再如T=2πl/g(單擺),T=2πm/k(彈簧振子),T=2πR/g(地面附近的人造衛星)也都具有共同的特點。歸納和小結,可以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可以找出各部分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4)上課記好筆記,每章進行歸納小結。根據老師的要求,養成記錄及整理筆記的習慣,做好知識的落實工作。
❽ 高一學生該怎麼樣提高物理成績
高一是整個高中的開始,也是最基礎的階段,這個時候學好物理知識,能有效的打下基礎,提高未來的物理成績。下面是我分享的高一學生提高物理成績的 方法 ,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學生提高物理成績的方法
培養物理 思維方式 。
有很多同學說我課上能聽懂老師講課內容,課後會做題,但是考試就是沒思路,這是為什麼?一般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你沒有物理思維方式。
首先要重視理解。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不同之一,就是高中物理的知識點,公式等,並不是會背誦,會簡單應用就OK了,而是需要你理解裡面的含義,推導過程,公式的應用前提,環境等等。我們要對課本上公式、定理的來龍去脈非常熟悉,嘗試進行推導。對二級公式一定要親自推導,知道公式的應用范圍。通過做題來鞏固這些知識點,尤其是在做題的時候做錯了,看看為什麼用這個知識點是錯誤的,分析做錯的原因,避免再次出錯。
看教材
首先、要將教材通讀一遍,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知道定理定律的適用條件,注意事項,這些都做到了之後,要把公式、概念背的滾瓜爛熟,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如果記不準,那列方程求解就是錯的。做一道題目錯一道題目。背的時候眼看、口念、手抄,讓各個感官都收到刺激,以多種方式作用於大腦,這樣記得快、牢。考試時用錯公式是最冤枉、最徒勞無益的,就象出差時坐錯了火車,怎麼開也到不了目的地。
要重視細節
首先,我們要重視選擇題。一方面是高考物理選擇題分鍾不小,分數加起來很客觀。另一方面是選擇題相比後面的綜合題,簡單一些,得分容易一些。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平時重視選擇題,不僅僅要重視這道題的對錯,考點,我們還可以稍微關注一下錯誤的選項。每個錯誤的選項都不是平白無故放在那裡迷惑你的,都應該是你的易錯點,如果有時間,有精力稍微研究一下,是什麼原因能夠導致錯誤的選項,那麼,我們就可以在以後遇到類似的題的時候,心裡產生警覺,避免犯這樣的錯誤。
其次,重視審題。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很大的區別在於題目的考點。初中物理基本都是直接在題目中告訴你,就差直接說我考這個,考這個。高中考點都是猶抱琵芭半遮面,給你玩躲貓貓。所以需要大家培養自己的火眼金睛,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需要同學們不斷的積累 經驗 ,鞏固知識點。
大量練習物理題
有的物里知識點在老師講解的過程中,學生基本上能夠理解。但是要真正地應用到屋裡體重,這些學生會感覺非常的困難。就是這些學生理解了公式的含義,理解了這些知識點的含義,但是沒有辦法真正的靈活應用到物理題目中,就需要這些學生大量的練習物理題。
現在學生要想學好高中物理,就必須要練習大量的物理題目。除了每天老師發的一些物理題之外,學生也可以從一些書店或者是從網路中購買一些物理專題題目,這樣對學生提高分數是有幫助的。學生通過專項的練習,能夠提升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
及時溝通
高中物理課程時長是45分鍾,沒有任何一個學生能夠在45分鍾全部掌握老師所講的內容,都會出現一些疑惑,疑問。學生就需要在課下的時候及時和高中物理老師進行溝通,了解哪些問題自己還有疑問,通過老師課下的解讀能夠,鞏固自己對於知識點的理解。溝通對這些學生提高分數非常有幫助。
高中物理的學習建議
對於大多數剛剛跨過中考門檻的學生來說,高中生活是充滿未知和刺激的,帶著這份激情,經過 軍訓 的洗禮,來到我們高中的課堂上,我們的學生將面對的是一個無論是難度還是強度都高一個檔次的高中學習。多數學生最後能夠完整走完這高中三年,最後考上了一個自己滿意的大學,然而也有不少的學生這三年或者說最後高三一年走得異常艱難,在高考這場硬仗中敗下陣來。從一個老師的角度來講,我們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在高考中脫穎而出,然而整個高中的學習是由不同的科目組成的,要獲得最後的成功,各個科目都要齊頭並進。北京新東方中小學一對一沈霖老師其他不談,就談談我們高中物理的學科特點以及一些學習規劃。
高中物理,不容小覷
考察今年北京市的中考物理卷,雖然不能得出很精深的見解,但是有一點新東方一對一沈霖老師想大家都能贊同:初中物理很注重生活體驗。力學中的載重車輪、熱學中的蒸發、聲學中的高架隔音牆、光學中的彩虹,這些都是建立在一些可以實證的現象之上的知識。而到了我們高中階段,很多知識就要從簡單的生活體驗中剝離出來了,比如電場磁場的描述,萬有引力的計算,這些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需要我們進行大量的抽象思考,而不是簡單的情境體驗。甚至還有一些知識雖然與我們的生活很接近,但是如果利用生活體驗來描述的話,卻會得到錯誤的結論,例如在電梯超重失重問題研究中,很多學生就會不明白,為什麼在向上的電梯裡面也會失重。
從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是高中物理學習的另一個難點,光幾十個基本公式就可以讓很多學生倒不過來了,更別說將這些公式定理推廣運用,考察他們的適用條件了。但是高中物理就是這樣,不僅僅要求學生對物理現象進行一個描述,還要進行定量的計算,利用數學工具,進行分類討論等等,計算能力也是很多高中學生的痛苦之處。北京高考對計算能力的考察沒有其他省份那麼重視,因此很多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都是手機"一機雙用",下課用來刷朋友圈,上課用來摁計算器。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對一些關鍵算式或者特殊數據的不敏感,例如不知道科學計數法5*10-4就是0.0005,例如看到125就不會聯想到這是1000÷8的結果。
甚至還有學生有這樣的感覺,高中物理一開始感覺還湊合,但突然有一天,一覺醒來就發現,連物理題目都讀不懂了。和文科不同,物理是一門需要大量 抽象思維 和邏輯推理的學科,這就決定了物理語言跟生活語言是有一定差別的,而我們就像是學習外語一樣,需要不斷地訓練來適應這種差別。
高中物理的 學習方法
第一、查缺補漏
查缺補漏的有效方法是把平時練習、單元測驗、期中考題等等練習中,自己曾經做過但是出了錯的題抽出來,把太難的、力所不能及的先放一邊,把其他的統統認真訂正,做出標記,並定期再復習。分在哪兒丟的,就在哪兒補上。這些題目比外界流行的題目更適合自己,更有針對性,更能收到實際效果。這就是“對症下葯”,可以消除死角,在短時間內有效地提高成績。
有的同學認為,“就是要按高考要求復習”。還有的同學認為,“就是要多見新鮮題”。他們忽略了一點:大量的低、中檔題同樣是高考要求。高考中也是大量採用稍加變形的常見題。所以,越是到復習的最後階段,越要強調“回到基礎上來”。也不能到處搜集新題,一味求新、求異、求難,陷入題海,反而丟掉了根本,那樣不會有好的結果。
曾經,我們有一個學生,每次考物理都不太好,經過與老師交流,他將自己所有出錯的問題在一張紙上抄寫下來,將紙疊成四豎道,然後在第一豎道里寫一遍,過幾天,再寫第二遍,在考試前再做一遍,在大考再做一遍,基本上保證四遍,經過半個學期的努力,在高考中,他的物理成績達到了全班的前五名!
第二、系統綜合
把所掌握的知識和重要的方法加以濃縮,勾選提要,整理有序,在需要的時候能迅速提取,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在考場上,這同樣是一種用於競爭的實力。如果對學過的大量知識和作過的大量練習不加以 總結 ,腦子里就像一個雜亂無章的倉庫,裝的貨物越多,就越難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到了收獲的季節,要爭取顆粒歸倉。要整理所學過的內容之間的橫向、縱向的聯系,把各種不同事情中共性的東西抽出來。系統綜合就是能用自己的簡練的語言概括、復述這些有關的內容。
系統綜合的辦法之一是做“備忘錄”。對於每個學科,把最主要的概念和規律、公式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重要的方法,易混淆的問題,典型的例題和自己的主要經驗教訓,整理出來,用2張8開大小的白紙寫下來。這樣就把自己認為最要緊的事,最應時提醒自己注意的事,最容易忽視而出問題的地方,經過自己的加工,有了清晰的認識。加以濃縮、整理、記錄,成為一個時時可以方便查閱的“備忘錄”。要指出的是這個“備忘錄”篇幅不能過大,應限制在8開紙2張之內甚至更少。越是到最後復習階段,越要從一大堆書、一大堆筆記、一大堆篇子中解脫出來,必須完成由多到少的轉變。這是提高應試能力的一個關鍵。特別是臨考之前,稍微用一點時間認真地把“備忘錄”看一遍,就相當於把這個學科的主要內容進行了一次較全面的復習,這是一個值得推薦的行之有效的辦法。
有不少同學把提物理成績的希望寄託在大量做題上,搞題海戰術。這是不妥當的,“不要以做題多少論英雄”,重要的不在做題多,而在於做題的效益要高、目的要達到。做題的目的在於檢查學過的知識,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準,甚至有偏差,那麼多做題的結果,反而鞏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確地把握住基本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做一定量的練習是必要的。
❾ 如何學好高一物理
物理學是人類探討大自然的一門重要學科,高中物理所討論的內容是物理學中最基本的規律,所採用的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以,學好高中物理知識至關重要,而要學好高中物理必需從高一起,原因有二:一是因為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有一個較大的台階,只有跨過了這一台階.才能有更大的發展;二是因為高一物理是基礎中的基礎,許多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要通過高一的學習初步形成。
1. 做好初、高中物理的銜接。
高中物理難學,難就難在初中與高中銜接中出現的「台階」。這個台階存在於物理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方法與心理特點上。初中物理學習的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大多是「看得見,摸得著」,而且常常與日常生活現象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大多屬於生動的自然現象和直觀實驗為依據的具體的形象思維,較少要求應用科學概念和原理進行邏輯思維等抽象思維方式。初中物理練習題,要求學生解說物理現象的多,計算題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結果。高中物理學習的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現象比較復雜,且與日常生活現象的聯系也不象初中那麼緊密。分析物理問題時不僅要從實驗出發,有時還要從建立物理模型出發,要從多方面、多層次來探究問題。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抽象思維多於形象思維,動態思維多於靜態思維,需要學生掌握歸納理,類比推理和演繹推理方法,特別要具有科學想像能力。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學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適應過來,都覺得高一物理難學。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教學的銜接,降低高初中的物理學習台階:如何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物理教學特點,渡過學習物理的難關,就成為我們高一物理教師的首要任務。一是注意新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以舊知識同化新知識,使學生掌握新知識,順利達到知識的遷移。二是加強直觀教學。應盡量採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多做一些實驗,多舉一些實例,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物理現象來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設法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三是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具體的物理問題,有時必須掌握一些特殊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教師應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指導。
2.注意自學能力的培養。
一是記憶。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應熟記基本概念,規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結論,即所謂我們常提起的最基礎的知識。同學們往往忽視這些基本概念的記憶,認為學習物理不用死記硬背這些文字性的東西,其結果在高三總復習中提問同學物理概念,能准確地說出來的同學很少,即使是補習班的同學也幾乎如此。因此,學習語文需要熟記名言警句,學習數學必須記憶基本公式,學習物理也必須熟記基本概念和規律,這是學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條件,是學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沒有這一步,下面的學習無從談起。
二是積累。是學習物理過程中記憶後的工作。在記憶的基礎上,不斷搜集來自課本和參考資料上的許多有關物理知識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有的來自一題,有的來自一道題的一個插圖,也可能來自一小段閱讀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過程中,要善於將不同知識點分析歸類,在整理過程中,找出相同點,也找出不同點,以便於記憶。積累過程是記憶和遺忘相互斗爭的過程,但是要通過反復記憶使知識更全面、更系統,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聯系更加緊密,這樣才能達到積累的目的。
三是綜合。物理知識是分章分節的,物理考綱能要求之內容也是一塊一塊的,它們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所以在物理學習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小綜合,等高三年級知識學完後再進行系統大綜合。有了前面知識的記憶和積累,再進行認真綜合,就能在解題能力上有所提高。提高首先是解決問題熟練,然後是解法靈活,而後在解題方法上有所創新。這裡麵包括對同一題的多解,能從多解中選中一種最簡單的方法;還包括多題一解,一種方法去順利解決多個類似的題目。真正做到靈巧運用,信手拈來的程度。
3.聯系實際,幫助理解。
從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變化就是知識要求的變化。初中物理是通過現象認識規律,因此,初中物理主要的學習方法是「記憶」;高中物理則是通過對規律的認識理解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解釋一些自然現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學習方法是「理解」。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驟是:一練、二講、三應用。
「一練」即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練習,通過對不同類型習題的練習,多方面、多角度地認識概念、認識規律、認識知識點、認識考點。
「二講」即把自己對規律、對概念、對知識點的認識講給同學,或者講給假想的同學,在講解時要多考慮如何講對方才能聽明白,如何講對方才更容易接受。一個概念、一條規律若能講一次或講清一個問題,自己對該概念或規律的認識和理解就會有一個較大的提高。
「三應用」即試著用學過的規律去解釋一些實際問題.若能做到這一點,才算真正的理解。學習沒有固定不變的方法,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進學習,培養起學習物理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樂學,提高學習效率全面發展自己。
4、培養學生養成積極主動自學歸納的學習習慣。
在新課教學過程中處處以學生為主體,採用各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由教師設計任務,給學生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使其集中精力調動各種能力完成任務,並為進一步的交流和互動奠定基礎。例如:我們在學到牛頓第二定律公式F=ma時,一定要讓學生改掉隨意代公式的習慣,要充分的強調並讓學生深刻理解這個公式是矢量關系,即讓學生深刻理解公式中的F指合外力,啟發學生求合外力要掌握一定的方法;m是研究對象的質量,啟發學生要掌握研究對象的選取問題,也要掌握方法;a是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列方程時啟發學生還要注意合外力和加速度的方向要統一,在具體解題計算時要把矢量式轉化為標量式。所有這些就要求學生思維要嚴密,物理情景要深入,徹底改掉原來只憑表面列方程求解的習慣。
一、觀察的幾種方法
1、順序觀察法: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
2、特徵觀察法:根據現象的特徵進行觀察。
3、對比觀察法:對前後幾次實驗現象或實驗數據的觀察進行比較。
4、全面觀察法:對現象進行全面的觀察,了解觀察對象的全貌。
二、過程的分析方法
1、化解過程層次:一般說來,復雜的物理過程都是由若干個簡單的「子過程」構成的。因此,分析物理過程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把復雜的問題層次化,把它化解為多個相互關聯的「子過程」來研究。
2、探明中間狀態:有時階段的劃分並非易事,還必需探明決定物理現象從量變到質變的中間狀態(或過程)正確分析物理過程的關鍵環節。
3、理順制約關系:有些綜合題所述物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是諸多因素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綜合效應」。要正確分析,就要全方位、多角度的進行觀察和分析,從內在聯繫上把握規律、理順關系,尋求解決方法。
4、區分變化條件:物理現象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發展的。條件變化了,物理過程也會隨之而發生變化。在分析問題時,要特別注意區分由於條件變化而引起的物理過程的變化,避免把形同質異的問題混為一談。
三、因果分析法
1、分清因果地位:物理學中有許多物理量是通過比值來定義的。如R=U/R、E=F/q等。在這種定義方法中,物理量之間並非都互為比例關系的。但學生在運用物理公式處理物理習題和問題時,常常不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義,分不清哪些量之間有因果聯系,哪些量之間沒有因果聯系。
2、注意因果對應:任何結果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產生一定的結果。因果常是一一對應的,不能混淆。
3、循因導果,執果索因:在物理習題的訓練中,從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進行因果分析,有利於發展多向性思維。
四、原型啟發法
原型啟發就是通過與假設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東西,來啟發人們解決新問題的途徑。能夠起到啟發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原型可來源於生活、生產和實驗。如魚的體型是創造船體的原型。原型啟發能否實現取決於頭腦中是否存在原型,原型又與頭腦中的表象儲備有關,增加原型主要有以下三種途徑:1、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並爭取用學到的知識予以初步解釋;2、通過課外書、電視、科教電影的觀看來得到;3、要重視實驗。
五、概括法
概括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從同類的個別對象中發現它們的共同性,由特定的、較小范圍的認識擴展到更普遍性的,較大范圍的認識。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概括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高級形式的、科學的概括,這種概括的結果得到的往往是概念,這種概括稱為概念概括;另一種是初級形式的、經驗的概括,又叫相似特徵的概括。
相似特徵概括是根據事物的外部特徵對不同事物進行比較,舍棄它們不相同的特徵,而對它們共同的特徵加以概括,這是知覺表象階段的概括,結果往往是感性的,是初級的。要轉化為高級形式的概括,必須要在經驗概括的基礎上,對各種事物和現象作深入的分析、綜合,從中抽象出事物和現象的本質屬性,舍棄非本質的屬性。
學好高一物理的方法敘事
重視自己的運算能力
高中的物理不僅注重物理模型的建立,還要求學生提高數學的計算能力,為了減少在考試中過多地把時間和精力花在計算量上,要求我們在平時對一些規律性、具有典型結論性的問題加強記憶。在湖南2009年物理高考卷子的第一道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完完整整地把平拋運動速度、位移和角度的關系推導一遍,這必定會花費較多的時間,但是記住了這個規律,解答這道題目就是很快的事情了。
多做題
刷題、題海戰術想必是很多同學學習物理的常用「戰術」,有些同學可能為了增大題目的訓練量,把一些自己認為之前做過的題目「濾」掉了。這可能在不少時候影響不大,但是我不認為這是值得提倡的做法。
高中時,我發現,在平時能看得懂、做得對的題目,自我感覺能理解的知識點,一到考試就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但是,這些問題或許需要更多從我們身上找原因。
「不是你不會,而是你不夠熟練」,這是我們物理老師對我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言下之意,應該是題目做不對,原因在於練得不夠多,練得不夠熟。一些細節性問題,比如物理情況的取捨,受力分析中比較容易漏掉的力等,這些很難通過一兩次訓練記住或者是熟練的掌握,需要較大容量的反復練習。
1、初本身的差異。
(1)物理具有形象性、直接性、經驗性的特點,以形象為主,主要通過對現象的觀察和演示實驗使建立物理概念認識其規律,獲得定性知識。具有概括性、間接性、邏輯性的特點,抽象為主,如物理所講的摩擦力產生條件、靜摩擦力方向、物體受力分析、力的合成與分解、瞬時速度、加速度等,都要求具有較強的抽象。剛進入高中的對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跨越難以適應。
(2)以定性分析為主,定量計算非常簡單,而高中物理不但要定性分析,而且還要進行大量、復雜的定量計算,剛進入高一的學生對這種從定性到定量的突變不適應。
(3)初中物理習題以簡單理論和算術計算為主,而高中以邏輯推理代數計算為主,大量運用三角函數、直角坐標系、相似三角形、方程等解決物理問題。高中力學中矢量較多,如:力、速度、加速度、動量、沖量等,學生必須先進行正確的分析、判斷,確定矢量方向,然後選取正方向,簡化為代數運算,這一步驟本身就要求學生對矢量有正確理解。其次,正負號使用多樣化,在高中物理的分析和運算中"+、-號"用途較廣,意義各不相同,不能混淆。例如:"+、-"號可以表示矢量的'相反方向、過程的方向、表示勢能的大小及變化的情況等,這使得不少學生產生了混亂,把物理運算當成了純運算,分不清"+、-"號的物理意義,當然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2、學生的主觀台階。
(1)思維過渡困難。根據皮亞傑的兒童思維發展理論,生思維處於從具體運算階段向形式運算階段過渡,即從初步邏輯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初中生的思維處於具體運算階段,此時他們能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但還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持。初中物理研究的是實實在在的物體,物理知識也是建立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初中物理學習內容基本適應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但高中物理研究對象大多是理想模型,要求學生更多地運用抽象思維來獲得物理知識,要求學生在頭腦中把形式和內容分開,離開具體事物,根據假設來進行邏輯推演。多數高一學生的抽象思維正從經驗性思維向理論性思維過渡,其中經驗思維仍占優勢,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依靠具體經驗材料,不善於從理論上進行演繹推導。而高中物理有相當嚴密的推理系統,始終強調抽象思維,學生的思維水平很難馬上適應高中物理思維抽象程度的要求,故造成了進一步學習物理的困難。
(2)先入為主障礙。調查發現,未進入高中前,被他人告知"高中物理難學"的學生佔50%以上,這在"中"等生中尤為明顯(比例達70%),而"好"、"差"生中較少(比例分別為15%,22%)。可見在對高中物理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半數以上的學生,對物理學科存在著畏懼感。這種先入為主的人為因素,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對能否學好物理產生動搖,失去了信心,給高中物理教學造成了無形的障礙。
(3)認知結構重建。高中物理相對於初中物理而言,是具有更強包括性的上位知識,對上位知識的學習應重新組織認知結構,把原來已有的相應的下位知識,作為理解和支持新的上位知識的生長點。掌握了上位知識,下位知識不難由此或導出。但原有的知識結構往往對更新認知結構產生障礙作用。經驗性錯誤和原有知識的負反饋影響正確概念的形成。其一,學生對日常生活中原有的一些認識,包括不少浮淺或錯誤的認識,影響學好新的物理知識。如"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產生加速度的原因".而許多學生由"物體不拉不推不動"的錯誤認識,得出物體滑上斜坡的過程中一定有拉力或推力作用;飛行中的子彈必然還有一個向前沖力的作用等錯誤結論。其二,"相關知識"的影響。學生在初中學過的較簡單概念、定律,掌握不好或形成"思維定勢",影響其知識的擴展和延伸。例如:把作用力、反作用力與二力平衡相混淆;把放在斜面上的物體認為其重力的大小等於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等。其三,"相似經驗"的影響。熟悉的、簡單的物理知識同新的物理知識相混淆。如:把動量P=mv和動能Ek=1/2mv2相混淆等。
3、學生的台階。
初中生掌握物理知識習慣於多講、細講,解決物理問題從頭到尾,步步不缺,也常為學生指出重點、難點,要學生背牢記熟,對於如何指導學生認真讀書、建立物理情景、分析物理過程,極少考慮。學生逐漸養成了死記硬背的呆板學習方法。高中物理學習要求學生能在指導下獨立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是精講,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完整的物理情景,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和總結學習的知識,獨立完成實驗,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❿ 如何學好高一物理
對於高一學生,開始學高中物理時,感覺同初中物理大不一樣,好象高中物理同初中物理間有一道鴻溝。那麼怎樣才能跨越鴻溝,學好高中物理呢?我想應該從高中物理的知識結構特點與初中物理的區別入手,找到新的學習方法。
一.高中物理知識結構特點與初中物理的區別:
1、初中物理研究的問題相對獨立,高中物理則有一個知識體系。第一學期所學的新編高級中學?試驗修訂本必修)第一章:力,第二章:直線運動,第三章:牛頓運動定律,第四章:物體的平衡等本身就構成一個動力學體系。第一章講述力的知識,為動力學做准備。第二章從運動學的角度研究物體的運動規律,找出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規律--加速度。第三章牛頓運動定律,則從力學的角度進一步闡述運動狀態改變?產生加速度)的原因。第四章則分析物體的運動狀態不改變物體平衡的規律。
2、初中物理只介紹一些較為簡單的知識,高中物理則注重更深層次的研究。如物體的運動,初中只介紹到速度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高中對速度概念的描述更深,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改變必然有加速度,而加速度扒散又有加速和減速之分。又如摩擦力,高中僅其方向的判定就是一個難點,「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首先要分清是相對哪個面,其次要用運動學的知識來判斷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然後才能找出力的方向,有一些問題中還要用物體平衡的知識能才得出結論。例如:在水平面上有一物體B,其上有一物體A,今用一水平力F拉B物體,它們剛好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求A和B之間的摩擦力。分析:A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故A和B之間的摩擦力為零。
3、初中物理注春培氏重定性分析,高中物體則注重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比定性的要難,當然也更精確。如對於摩擦力,初中只講增大和減少摩擦的方法,好理解。高中則要分析和計算摩擦力的大小,且靜摩擦力的大小一般要由物體的狀態來決定。高中物理還強調:(1)注重物理過程的分析:就是要了解物理事件的發生過程,分清在這個過程中哪些物理量不變,哪些物理量發生了變化。特別是針對兩個以上的物理過程更應該分析清楚。若不分析清楚過程及物理量的變化,就容易出錯。(2)注意運用圖象:圖象法是一種分析問題的新方法,它的最大特點是直觀,對我們處理問題有很好的幫助。但是容易混淆。如位移圖象和速度圖象就容易混淆,同學們常感到頭痛,其實只要分清楚縱坐標的物理量,結合運動學的變化規律,就比較容易掌握。(3)注意實驗能力和實驗技能的培養:高中物理實驗分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它對於我們學習知識和鞏固知識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同學們要認真觀察演示實驗,切實做好學生實驗,加強動手能力的鍛煉,注意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
二.初、高中兩個階段之間的物理台階產生的原因:
初中學生畢業後,升入高中一年級學習,普遍感到物理難學,教師也感到難教,這種在初、高中兩個階段之間的物理教學中出現的脫節現象被稱之為台階。根據上述高中物理的知識結構特點與初中物理的區別,經過分析,產生台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從定性到定量的飛躍是第一個原因。
初中物理教學對許多物理問題都重在定性分析,即使進行定量計算,一般來說也是比較簡單的;而高中物理教中漏學,大部分物理問題不單是作定性分析,而且要求進行大量相當復雜的定量計算。學生對這種從定性到定量的飛躍不適應。
2、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飛躍是第二個原因。
初中物理教學基本上是建立在形象思維基礎上的,它以生動的自然現象和直觀的實驗為依據,從而使學生通過形象思維獲得知識。初中物理中的大多數問題看得見、摸得著。進入高中後,物理教學便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領域過度。從目前的教材來看,這個台階是較高的。如高一物理教材中的靜摩擦力的方向,瞬時速度,物體受力情況的分析,力的合成與分解等都要求學生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從人的認識過程來看,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是認識能力的一大飛躍。
3、從通常是單因素的簡單邏輯思維到多因素的復雜邏輯思維(包括判斷、推理、假設、歸納、分析演繹等)的過度是第三個原因。
初中生進入高一以後普遍不會解題,要麼就亂套公式,瞎做一氣。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較為復雜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善於判斷和推理,不會聯想,缺乏分析、歸納、演繹的能力。在這一點上,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也是很大的。
4、在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上,從單純的算術、代數方法到函數、圖象、矢量運算、極值等各種數學工具的綜合應用的變化是第四個原因。
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並不突出,到高中物理教學中已經成為能否處理各種實際問題的至關重要手段了。特別應該指出的是,高中物理中的矢量概念和運算對初中學生來說是非常生疏和困難的。建立這個概念,掌握其運算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再考慮到個別數學工具的應用和學生實際掌握的數學知識存在明顯的差距這一事實。那麼,這個台階就更為突出了。
5、學習方法上的不適應是第五個原因。
初中學生更多的習慣於由教師傳授知識,而高中物理學習中在相當程度上則要求學生獨立地或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包括預習、獨立地觀察和總結實驗以及系統地閱讀教材和整理知識等)。此外,高中物理學習中的理解和記憶,越來越顯得重要。許多學生對這種學習方法上的變化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三.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物理這門自然科學課程比較難學,靠死記硬背是學不會的,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出個題目還是照樣不會作。物理課初中、高中、大學各講一遍,初中定性的東西多,高中定量的東西多,大學定量的東西更多了,而且要用高等數學去計算。那麼,如何學好物理呢?
在學校里,我們見到學習好的學生,哪科都學得好,學習差的學生哪科都學得差,基本如此,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這里確實存在一個學習方法問題。
誰不想做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呢,但是要想成為一名真正學習好的學生,第一條就要好好學習,就是要敢於吃苦,就是要珍惜時間,就是要不屈不撓地去學習。樹立信心,堅信自己能夠學好任何課程,堅信「能量的轉化和守恆定律」,堅信有幾分付出,就應當有幾分收獲。關於這一條,請看以下二條語錄:我決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後天的才能,可以無需堅定的長期苦乾的品質而得到成功的--狄更斯(英國文學家);有的人能夠遠遠超過其他人,其主要原因與其說是天才,不如說他有專心致志堅持學習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頑強精神。--道爾頓(英國化學家)。
以上談到的第一條應當說是學習態度、思想方法問題。第二條就是要了解作為一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如下七個環節: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課外學習。在以上七個環節中,存在著不少的學習方法,下面就針對物理學的特點,針對就「如何學好物理」這一問題結合以上七個環節,提出幾點具體的學習方法:
(一)課前預習。就是在上課的前一天晚上對第二天所要學習的課本內容進行預習,通過課前的閱讀了解知識重、難點和疑點,以便上課時有目的地聽講,提高學習效率。通過課前預習,還可以培養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
(二)專心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神。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請教,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於是完全自學了。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學習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維能力。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後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後要經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一直保存。
(三)及時復習。要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對課堂上剛學過的新知識,課後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結論、應用等全過程進行回顧,並與大腦里已有的相近的舊知識進行對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如果有矛盾就說明還沒有真正弄懂。這時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書學習。在弄懂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要及時完成作業,有能力的同學還可適量地做些課外練習,以檢驗掌握知識的准確程度,鞏固所學知識。
(四)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完成一些題目。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另外,對於完成作業要有如下的五點要求:①書寫工整;②作圖規范;③表達清楚;④推理嚴密;⑤計算準確。還有作業批改完發下去以後,有錯的要認真訂正並裝訂保存好,留待以後復習時用。
(五)解決疑難。有什麼疑問或是弄錯的地方要隨手拿專門的本子記下,然後通過再思考琢磨或請教老師和同學來解決。專門的本子命名為「疑難問題記錄本」,記完一本要再換一本,每本都要編號保存著。
(六)系統總結。每學完一個板塊,要把分散在各章的知識點連成線、鋪成面、結成網,使學到的知識系統化、規律化、結構化,這樣運用起來才能聯想暢通、思想活躍。要重視知識結構,要系統地掌握好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系統化起來。大到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小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具體到章,如靜力學的知識結構等等。
(七)課外學習。閱讀適量的課外書籍,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實踐表明,物理成績優秀的同學,無不閱讀了適量的課外書籍。這是因為,不同的書籍,不同的作者會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來闡述問題,閱讀者可以從各方面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學到很多巧妙簡捷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見識一多,思路當然就活了。
總之,學習物理大致有六個層次,即:首先聽懂,而後記住,練習會做,逐漸熟練,熟能生巧,有所創新,這樣才能最終達到學習物理的最高境界。
{二}物理這門自然科學課程比較比較難學,靠死記硬背是學不會的,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出個題目還是照樣不會作.物理課初中,高中,大學各講一遍,初中定性的東西多,高中定量的東西多,大學定量的東西更多了,而且要用高等數學去計算.那麼,如何學好物理呢?
要想學好物理,應當能夠做到不僅是能把物理學好,其它課程如數學,化學,語文,歷史等都能夠學好,也就是說學什麼,就能學好什麼.實際上在學校里,我們見到的學習好的學生,哪科都學得好,學習差的學生哪科都學得差,基本如此,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這里確實存在一個學習方法問題.
誰不想做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呢,但是要想成為一名真正學習好的學生,第一條就要好好學習,就是要敢於吃苦,就是要珍惜時間,就是要不屈不撓地去學習.樹立信心,堅信自己能夠學好任何課程,堅信"能量的轉化和守恆定律",堅信有幾份付出,就應當有幾份收獲.
關於這一條,請看以下三條語錄:
我決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後天的才能,可以無需堅定的長期苦乾的品質而得到成功的.
——狄更斯(英國文學家)
有的人能夠遠遠超過其他人,其主要原因與其說是天才,不如說他有專心致志堅持學習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頑強精神.
——道爾頓(英國化學家)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忽視而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
——高爾基(蘇聯文學家)
以上談到的第一條應當說是學習態度,思想方法問題.
第二條就是要了解作為一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如下八個環節:制定計劃→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課外學習.這里最重要的是: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這五個環節.在以上八個環節中,存在著不少的學習方法,下面就針對物理的特點,針對就"如何學好物理",這一問題提出幾點具體的學習方法.
(一)三個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關於基本概念,舉一個例子.比如說速率.它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而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關於基本規律,比如說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有兩個經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義式,適用於任何情況,後者是導出式,只適用於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再說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說研究中學問題是常採用的整體法和隔離法,就是一個典型的相輔形成的方法.最後再談一個問題,屬於三個基本之外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簡練易記實用的推論或論斷,對幫助解題和學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同一根繩上張力相等";"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洛侖茲力不做功"等等.
(二)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過程.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
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四)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思或盡量少走思.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學習.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於是完全自學了.入門以後,有了一定的基礎,則允許有自己一定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允許有一些自己的東西,學得越多,自己的東西越多.
(五)筆記本.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後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後要經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終生保存.
(六)學習資料.學習資料要保存好,作好分類工作,還要作好記號.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題,試卷,實驗報告等等.作記號是指,比方說對練習題吧,一般題不作記號,好題,有價值的題,易錯的題,分別作不同的記號,以備今後閱讀,作記號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七)時間.時間是寶貴的,沒有了時間就什麼也來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時間,而利用時間是一門非常高超的藝術.比方說,可以利用"回憶"的學習方法以節省時間,睡覺前,等車時,走在路上等這些時間,我們可以把當天講的課一節一節地回憶,這樣重復地再學一次,能達到強化的目的.物理題有的比較難,有的題可能是在散步時想到它的解法的.學習物理的人腦子里會經常有幾道做不出來的題貯存著,念念不忘,不知何時會有所突破,找到問題的答案.
(八)向別人學習.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向同學們學習,向周圍的人學習,看人家是怎樣學習的,經常與他們進行"學術上"的交流,互教互學,共同提高,千萬不能自以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訴別人,這樣別人有了好方法也會告訴你.在學習方面要有幾個好朋友.
(九)知識結構.要重視知識結構,要系統地掌握好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系統起來.大到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小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具體到章,如靜力學的知識結構等等.
(十)數學.物理的計算要依靠數學,對學物理來說數學太重要了.沒有數學這個計算工具物理學是步難行的.大學里物理系的數學課與物理課是並重的.要學好數學,利用好數學這個強有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