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初中物理如何進行集體備課

初中物理如何進行集體備課

發布時間:2023-05-06 00:04:48

Ⅰ 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論文一

新課程教學改革對我們每位教師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戰,以往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為了讓自己的教學能符合學校提出的“打造優質高效課堂”的要求,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深受學生的喜愛,通過幾年的教學改革實踐,結合本校學生實際,理化教研組的全體同仁共同摸索、共同研究、共同修正,集思廣益,特總結了我校理化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現形成文字,以供各位同仁參考,同時請各位指正。

一、 明確目標、以標導學,讓學生充分感知學習內容

1、教師在課前吃透教材,將學習內容以學案形式呈現。我校的備課都是以集體備課為主,但是每位教師所帶的班級學生情況各不相同,所以對於學案的使用,學校嚴格要求每位教師要對學案進行二次備課,即針對各自所帶學生的特點,對學案中的內容進行修改、增刪、以增強學案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2、指導學生根據學案閱讀教材或有針對性、有選擇性的閱讀教材。對自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要求邊看邊思,反復推敲,最大限度地自主解決問題,並做出標記,劃出重點並進行必要的記憶或理解。

3、在自學基礎上,完成學案中的問題。

此環節建議在課下進行,也可以課上進行,但時間不可過長。

二、小組合作,組內自學、討論,當堂展示。

1、教師指導組長開展小組討論,在小組充分討論和准備的基礎上再到全班進行展示。這個環節要順利進行,小組長作用的發揮至關重要,這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需要教師耐心細致的輔導,對小組合作學習也要訓練有素。

2、在學生交流(或展示)過程中教師注意對本節預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進行集中與分類,以便於教師在新授課中集中講解.這個環節要求教師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注意傾聽各個層面的學生的聲音,而且要觀察各層面學生的表現,並且對捕捉到的信息進行分類整合,快速確定出現問題的原因,為下一個環節的精講巧練打好基礎。

三、精講巧練,解決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梳理知識體系,形成條理。

1、針對各小組存在的共性問題和教師精選的具有思維價值、創造價值和發散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展示交流(如可以利用實驗進行的探究性問題應該用演示實驗或分組實驗進行推理和驗證)。對於展示情況展開質疑釋疑,注意捕捉學生學習中發現的新問題、新觀點和新方法,營造多維互動氛圍。此環節教師要適時引導和點撥,保證展示的方向性和順暢性。

2、學生整理學案、理解記憶。由學生個人、或小組、或師生共同對本節所學習的內容(或實驗結論)進行梳理和總結,整理完善本模塊的知識系統。

四、當堂訓練,適時點撥,反饋知識掌握情況。

1、下發《當堂訓練》,並對學生分層提出要求,及時反饋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適時點撥。

2、每個學習小組根據教師下發的學案進行自主學習,注意:生教生,生幫生,生查生,由小組長調控管理。

3、教師巡堂指導。

五、規范作業、強化監控,分層次完成《課後訓練》中的題目,要求:

1、獨立完成基礎知識

2、交流討論完成綜合點、難點

3、對所做的題目反思:思考並找出所做題目所考查的知識點,做到“做有所為”——知道教師出這個題目所考查的知識點,並記錄於反思本。

六、知識檢測與矯正。

1、檢測:下發本節分層次的檢測題目,學生選擇其中適合於自己的題目作答。

2、矯正:教師查組長,組長查組員;教師教組長,組長教組員,組員教組員——師生互動。

3、教師訂正出現問題的知識點。

注意:在課堂實施過程中可以邊梳理知識體系邊進行有關的練習、講評等活動,達到及時鞏固之效;也可以先梳理後進行有關練習、講評活動;還可以先提供一些層次漸進的練習,在練習的講評活動中梳理知識體系。要根據實際內容進行安排。

另外,在教學設計過程中,不論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或模式,不要機械地按部就班地套用模式,應該結合課堂教學實際,根據學生實際進行“變式”處理。只有“變”才會顯示出靈活性,只有“變”才會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個性,只有“變”才會充分展示教師個性化的教學藝術風格。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才會更具有創造的活力。正如魏書生所說:“探索課堂教學方法,確立課堂教學類型,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不應該非把自己框定在某一種模式里不可,可根據自己與學生的實際確立一種基本模式。基本情況如此,情況有變則變。如果自己眼界比去年開闊了,學生基礎比去年堅實了,學習積極性比去年高了,那麼課堂教學方法、教學步驟必須隨之改變。”這應該是我們面對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面對任何一種教學模式所持的科學態度。

總之,高效課堂要以學生終身發展的教學理念為指導;要以扎實的.教學內容為載體;要以多元的學習方式為中介;要以積極的課堂氣氛為依託;要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導向。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學會,讓學生盡可能多學知識。少做無用功。

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論文二

【摘要】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和新課程標準的逐步實行,物理課堂教學不僅要讓學生領悟物理知識,更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培養提出問題、應對問題、探究問題、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適應將來實際工作與社會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 初中物理 小組合作 激勵性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165-01

小組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末興起於美國的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它是按學生學業成績、能力水平和學習內容等因素合理搭配分為若干個小組,學生在小組中共同完成任務,並以小組總體表現及完成情況作為獎勵依據。我國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就是指學習者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務,在明確任務的基礎上,以小組形式開展互助性和促進性學習,目前,這種教學形式已經比較多地運用在我們物理課的教學實踐中,如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小組合作學習模式[1]、杜郎口中學的以“自學+合作+探究”為主體思想的“三三六”教學模式[2]、昌樂二中的“271”高效課堂模式等。在新課改的大潮下,為了提高課堂的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作者結合初中物理教學的實際,在本校初中物理教學中採取導學案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建立動態小組

1.合理分組

小組成員由老師與學生共同商討決定,要考慮學生的成績、性格、性別、交際能力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要求每位成員都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參與,一般半個學期重新編組一次。重新編組時,全班評選出組長,再由組長與組員雙向選擇,以便推動學生的積極性與競爭意識,同時把良好的學習習慣推廣。

2.明確小組內任務,“共同目標,責任到人”

合作學習小組應當根據具體任務進行適當分工,讓每個小組成員都有明確的個人任務,他們在合作學習時才會有集體責任感,有合作意識,才會積極地互動 互助,只有讓每個小組成員都明確個人任務,他們在合作學習時才會有個人責任感,才會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3.明確教師角色

教師能否轉變教學觀念,角色定位是否准確,是否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時間和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能否真正實現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影響到學生只是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做一個“組織者、指導者、激勵者和幫助者”,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合理評價,反饋學習

對小組合作學習採取合理的評價策略有利於提高各小組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充分發揮小組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在進行合作學習評價時要注重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結合,注重個人評價和小組集體評價相結合。對學習過程評價時,注重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如小組成員是否都有合理分工並積極完成自己的任務,是否與其他組員良好溝通、合作等。教師用鼓勵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信心,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激勵。

二、合理的物理導學案是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的依據

作者所進行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是以學案導學為載體,在導學案引導下學生先獨立自主學習,再組內交流討論,提出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全班交流展示,教師可以適時點評、激發學生思維。導學案的編寫主要遵循主體性、導學性、探究性、層次性原則[3],包括如下要素:教學目標、探究導學、課堂達標、課後提升。在每一節新課進行的提前一天或當天,發給學生以供預習。藉助導學案,學生可以正確地確立學習目標和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課堂教學中,教師則要注意以學定教、靈活使用,隨時把握學情,靈活調控,努力做到只講疑點,引導學生總結規律、提煉方法。

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作為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做好指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創設有利於學生合作學習的課堂環境,讓班級里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當中來,並協調學校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激發學生小組合作的潛力,實現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洋思中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網上經驗交流

[2]畢景剛. 關於“杜郎口風暴”現象的思考[J]. 教育探討,2008(9):26-27

[3]李新鄉,張軍朋. 物理教學論(第二版)[M]. 科學出版社, 212-214

;

Ⅱ 如何進行初中物理備課

一、備教材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充分利用教材,開展創造性的教學,是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新課程強調,教學的過程是教師「用教科書教」的過程,而不是「教教科書」的過程。通過備教材,教師要做到: 1. 鑽研物理課程標准 教材只是教師講課時所依託的材料,它是受課程標准制約的。教師的講課,應以課程標准為准繩,不得脫離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2. 正確、合理使用教學參考書 教師應該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參考,設計出一份適合自己、適合自己教的學生的教學設計。 3. 鑽深鑽透教材 要求學生理解、接受的東西,教師必須首先要理解透徹、瞭然於胸。為此,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1)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最終歸宿,明確了教學目標,就為鑽深鑽透教材提供了必要保證;(2)要確立兢兢業業的態度,「鑽深鑽透教材」不是「走馬觀花」式的瀏覽,也不是一般的通覽一遍和按部就班式的解析,而是要一絲不苟,深入到具體的教學內容中去,只有這樣,才可能把握住教材的實質性東西;(3)要善疑善思,要真正做到能准確熟練地駕馭教材,就應該善於發現教材中的問題,認真研究分析直到問題得以解決。
初中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
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4. 把握重點和難點 重點、難點部分的教學是一節課的關鍵,教師的課堂教學的水平主要體現在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上。一般說來,一節課中學生要掌握的主要知識就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學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難的地方就是教學難點。因此備課時,首先必須要把握住重點和難點,當教學內容確定以後,教師應認真考慮:通過教學應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識,那些主要的、關鍵性的知識就是教學的重點;學生在學習時會遇到哪些困難,那些學生難以理解、容易出錯的知識就是教學的難點。其次,考慮怎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當重點和難點確定以後教師還要考慮:教學時怎樣與學生熟悉的生活相聯系?怎樣與學生已有的舊知識相聯系?最終制定出詳細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以此幫助學生化難為易,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二、備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應盡可能多地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考慮在內。學生不僅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也應該是我們備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 在新課標下教學目標的設置已經發生了變化:變單一知識目標為多元目標,教學不應單純要求學生掌握知識,而應該在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提高,在培養學生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和學科思維的同時,給學生以豐富的內心體驗和個人感悟;變統一目標為多層目標,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變固定目標為開放目標,教師要設身處地關注、呵護、尊重學生的學習感受,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自主學習和探究,給學生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備學生的目的是為了做到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實際水平以及具體需要等,採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搜集相應的教學資源或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進行教學。只有事先「備好了學生」,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備方法 教學方法是為了有目的的教學,是採用符合教學規律的活動,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的手段。教學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包括學生學習的方法。教師備課時要組合好教學方法:
1.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以傳授新知識為主時,要考慮把知識加以概括、歸納,使之系統化,使之重點突出。 2. 選用的教學方法要富於變化,這樣比較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掌握學習的方法,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單向地傳遞知識,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對外部信息主動地選擇和加工。教師應把程序式課堂教學變為建構式課堂教學。 這樣的課堂教學,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學生的基礎上建構的。教師是指導者、組織者、策略者,教師對每個教學環節應有個合理的分析,研究教材的特點,研究學生的心理。「教無定法,教必得法」,這就需要教師理解多種教學策略,靈活運用。一般來講,教師要預測的教學程序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應該符合學生的發展的。關鍵是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如何藝術性地引導,教學過程的構建,要樹立現代的教學觀念,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創新意識,以學生的「自我嘗試在先,教師的引導在後」為原則。 四、備問題 備問題是備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問題備得好,就好像抓住了「牛鼻子」一樣,使得教學思路清晰,教學過程通暢。因此,備課時一定要精心設計提問的內容,提高提問的有效性,在設計提問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不能盲目提問。教師課堂中提的問題,需把握好度,把握好量,把握好質。怎樣圍繞教學主目標提問?怎樣的方式提妥當?怎樣的時機提適合?這些都是教師在備課時要深思熟慮的。如果沒有想及,提了再說,就是盲目提問。 2.不能提無價值的問題。問題應課堂而孕生,為課堂而服務。在課堂上的問題可分為有價值的提問和無價值的提問,有價值的問題才能促成教學有效性。無價值的問題,教師則是不提為妙。 五、備作業 在「備作業」上要做到精心挑選,適量適度。教師在「備作業」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內容上做到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形式上做到由模仿到獨創,由典型到變式,充分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 2.注意把掌握知識與訓練技能相結合,做到通過作業掌握知識,通過作業訓練技能。 3.注意適量。作業的布置要少而精,作業的重點應針對學生易混淆、易忽視的教學重點內容。 4.注意適度。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層次性,要做到難易適度,要體現出梯度,並提倡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業。 5.注意及時批改和講評。作業做了就要批改,錯了就要及時訂正。 六、備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也是有效備課中重要的環節之一。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教師的成長:成長=經驗+反思。備好課,上完課,這節課並沒有結束,課後教師還需要靜下心來反思。針對備課時的初衷與課堂的實施作一番回顧和比較,對教學目
標的達成度、教學策略是否得當、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足夠尊重、課堂生成處理是否妥當、問題設計是否有意義、情景創設是否到位等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效果進行再思考、再認識,並及時把感想、心得和調整策略等內容認真整理在備課本上。這樣既可以積累教學經驗,避免以後的教學實踐少走彎路,又可以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化發展。 總之,備好課是上好課的重要保證,是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的活水源頭。

Ⅲ 如何能讓物理集體備課更有效

做好集體備課的方法:首先,每位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明確把握所教學段在課標中的基本要求,熟悉教學內容,為參與集體備課做好准備。其次,要計劃好集體備課的內容,重點放在教學重難點的確定和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方法上,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第三,針對計劃,教師闡述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要重點討論,這是能否落實課改理念的關鍵。必要時可以組織教師觀看本學科教師的常態錄像課,以使討論更加深入有效。第四,做好集體備課筆記。因為集體備課是「團體的產物」,教師只有將「思想碰撞的結晶」帶回去,融入自己的教學設計中,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當然,各校情況不同,面對的學生不同,教師水平不同,我們應地從實際情況出發,探討更為積極有效的集體備課形式。一、集體備課備什麼?備課是展現教師教學藝術的序幕。備課過程實際上是教師對自己組織每一節課的教學活動的內容、時間和空間結構的規范和優化過程,這是一個循環往復、逐步發展提高的過程。過去,我們通常採用獨立備課形式,這種形式可以彰顯教師個人對文本(教材)的獨到見解,於是,課堂上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壯觀。但個人獨立備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過分追求獨到見解,而忽略了教學中的一些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滲透與訓練。長此以往,學生的「應知應會」打了折扣。現在採用集體備課形式,目的是在充分醞釀、日趨完善的集體智慧的基礎上,能動地發揮教師個人潛能,在二次備課中顯現教師個人的教學魅力。我們不能把集體備課代替教師個人備課,我們更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走進一個程序化的模式中。為此,我們共同探討有關集體備課的問題:集體備課到底備什麼?怎樣備?1、備教學理念理念是什麼?理念就是教學指導思想。先進的課程理念,都來自於成功的教學實踐。理念指導實踐,實踐孕育理念。數學課程標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教材是我們首先要研究的基礎。只有將這些理念爛熟於心,我們在備課中才能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定位,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與時俱進。2、備教材教師在第一次集體備課時,一定要認真研究教材,對本學期的課程進行整體規劃,簡要寫出本學期的教學計劃,並制定好單元教學計劃。對教材要有宏觀上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更要從微觀著手,腳踏實地,力求實效。3、備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去學習,就必須充分的「備學生」。要具體分析學生實際,在哪些方面會存在問題,怎樣講更易於學生理解、領悟和應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從其感興趣的方式、方法人手,往往效果更顯著。4、備教法、學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法得當,教學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集體備課時必須根據各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同時,對學生要進行學法指導。5、備教學重、難點摸准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是基於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之上,它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就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而言,班與班之間參差不齊,學生與學生之間參差不齊。在開學這段時間的聽課中發現兩種不利現象:一是教師為完成教學設計中既定的內容,在學生已掌握知識要點的情況下,仍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解該知識要點,學生真正需要教師講解、加強鞏固的地方因時間而耽誤,或一帶而過,或省略為自學。一是嚴格區分課時目標,集體備課時,應充分討論生情、班情,在此基礎上確立教學重、難點,合理劃分課時,使課堂教學密度均衡。6、備學習方式修訂後的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增加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有意義的接受學習」相輔相成。這告訴我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應是唯一的課堂學習方式,它應與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有機結合,互為補充。一些教育專家在各種教學刊物上撰文,指出當前課改中出現的幾種誤區,其中一誤區為學習方式「自主變為自由」,教師在課堂上充當的是:1、學生學習的「召集人」:學生誇誇其談,教師無所事事。2、學生交流的「旁聽者」:學生漫無邊際,教師不置可否。3、學生活動的「捧場者」:學生言行出軌,教師大加贊賞。集體備課時,我們應探討教材中哪些知識是可以讓學生自己學習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教師講解的,教師應將到什麼位置。要預設學生會出現什麼問題,教師該採用什麼形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千萬不能讓學生指責教師在課堂上「不作為」。7、備作業設計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通過「學得」和「習得」而來的,無論課內課外應「學得」與「習得」並存。眾所周知,作業設計成為教師了解、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一把尺子,這把尺子在教師手中。教師應怎樣用好這把尺子,是我們集體備課要探討的。我個人認為,我們應探討兩個問題:(1)作業的量。不論課堂作業,還是家庭作業,都應嚴格控制學生作業的數量,保證學生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完成作業。可以因人而異,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設立必做題和選做題。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2)作業的質。這是教師備課討論的重點。作業的設計應既是對課堂學習的鞏固,也是對課堂學習的反饋。作業題型的設計既相對固定,也應有所變化。相對固定是針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來說,盡快地認識、熟悉、讀懂題目,是保證作業質量的基礎。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知識水平的補充,作業題型應有變化,以幫助學生學會審題,正確答題。作業內容的設計即考慮基礎性,也應兼顧發散性。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因此,作業內容的設計應把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鞏固與掌握放在首位。集體備課強調的是集體智慧與個人創意的結合,建立有效的集體備課的運行機制,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探索的內容。二、集體備課缺什麼?在課程改革不斷推進過程中,學校遇到了非共性問題。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受到各界關注,校本教研應運而生。集體備課作為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之一被賦予了新的使命。這一使命就是藉助教師的群體智慧解決新課程理念科學合理地落實到課堂中的問題。現在一些集體備課活動,還是不盡人意。為此作了如下工作:1、訪談。(訪談對象中有校長、教研組長、教研員、教導主任。)(1)你怎麼看集體備課?教師a:教師要乾的事情太多。考試、班會、續教、職評剩下的時間寥寥無幾,集體備課就是應付差事。教師b:我看集體備課是增加了老師負擔,浪費了寶貴時間。你想,原本老師看看書,在書上寫寫畫畫,就可以上課了。現在,還要寫詳細,還要修改,上課有幾個人照教案上課?教師c:現在網路這么先進。教師有時間上網搜集一些資料,不就行了。集體備課有點多餘。……(2)你參加的集體備課是怎樣進行的?教師a:教師分頭寫教案,學校安排統一的時間大家聚在一起說教案,說完改,改好上傳,然後寫反思。教師b:同軌教師,每周五下午第三節課集體備課,教師分頭來說下一周的教案,利用假期調整使用。教師c:我們是幾所學校共同研討考點,制定共同的教學框架,然後分頭實施。(3)集體備課對你的影響是什麼?教師a:我剛參加工作兩年,集體備課讓我很快適應了教學崗位。以前我的教學成績和同軌教師比差異非常大,現在明顯縮小了差距。教師b:以前我電腦不行,集體備課以後,寫好了教案,都是年輕教師幫忙列印,現在進步多了,年輕教師給學校帶來了活力。……教師c:一般吧,沒什麼明顯的影響……有的教師反映,新教材沒有舊教材好用,你們在集體備課上討論過類似的問題嗎?教師一:沒有。討論有用嗎?新教材出了,好不好也得用,是不是?教師二:我也這樣認為。集體備課討論它不更白耽誤工夫嗎?教師三:兩套教材,一起看,把舊教材當參考。2、思考:(1)集體備課缺乏老師們的主動支持。當集體備課成了一項行政任務,當集體備課成了教師不參加不行的活動,集體備課也就沒了民主自由的味道。領導在上,我在下,怎敢不聽黨的話?教師帶著這樣的心態參加集體備課,其效果必然事倍功半。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被公認的先進理念,也是新課程改革中大力倡導的教育理念。教研活動都要服從行政的需要,這一理念的落實之艱難可見一斑。在推進集體備課時,作為管理者有必要認真反省一下,我們倡導的集體備課教師是真心擁護嗎?我們怎樣做才能贏得教師們的支持?。(2)教師為什麼不支持集體備課活動。教師一致的聲音是:集體備課增加了教師的負擔。集體備課缺乏實效。集體備課應當是促進教師成長的平台和教師展示自我的才華的舞台。如果我們能認真反思一下,我們進行的集體備課是否貼近教師的急切需要,集體備課研討的內容是否具有明確的針對性,集體備課要解決的問題是否是教師們在新課程實踐過程中遇到靠自身努力難以解決的真實問題;如果我們在這樣的基礎上果斷剔除那些本無研討必要卻要喋喋不休地進行研討的內容;如果通過我們對集體備課的改進實實在在的增加了備課的含金量,那麼我們何愁教師不支持和擁護?沒有實用性是教師不支持集體備課的原因之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條條大陸通羅馬。集體備課首先應當讓大家把自己對新課程的理解和困惑開誠布公的亮出來。急於統一意見,領導和專家拍板,讓教師產生了這樣的思維定勢,說也白說,白說不如不說。教師話語權被無形的剝奪是教師不支持集體備課的原因之二。辯證地看,一些教師對傳統教學方式的習慣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新課程的事實,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應當本著寬容的心態,給他們足夠的轉變時間。有些學校把集體備課強加給教師,既要改革,又要成績。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追求早動手,無視學校的實際條件。對集體備課認識思考還不成熟,就倉促上馬,導致集體備課難以深入,只剩一張皮。管理者在認識集體備課過程中的缺乏對集體備課本質的把握,就強行推行是教師不支持集體備課的原因之三。(3)面對集體備課,我們應當做什麼?集體備課應當有所創新。集體備課本不是新事物。它產生的背景是教師在知識結構和教學水平上存在明顯的差異。當初,靠優秀教師的引領在當時確實收到了明顯的效果。但我們今天實行的集體備課背景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我們的教師隊伍絕大多數都受過正規的師范教育,教師具有較好的基礎。新課程對教師來說是新事物。新課程的推進可借鑒的經驗有限。這就需要在推行集體備課是必須有所創新。集體備課的創新至少應當明確以下指向:如何使集體備課更好地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服務。通過教師的群體智慧找到課程改革從理論到實踐的平穩著陸的途徑。人們對集體備課的期望是藉助集體的智慧解決學科推進新課程過程中的個性化問題。因此,集體備課的基礎作用應當是破舊立新。即從備課階段最大限度的剔除不符合新課程要求的糟粕,從而保證新課程理念的正確落實。教師在參與集體備課過程中不斷糾正自己對新課程認識和實踐的偏差從而不斷完善自己,促進自己的成長。如何使集體備課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當集體備課不是為解決課堂教學在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困惑時,就缺了在崗的必要。當我們還不能發現在課程改革落實過程中出現了那些依靠統一培訓難以解決的問題時,集體備課就失去了用武之地。目前很多集體備課活動,內容瑣碎、繁雜、求全責備,又是教師教案復雜化的傾向。教師帶著這樣的教案授課時教學個性受到了相應的限制;還有很多集體備課成了研究應試的平台,成了學校總結工作創新的裝飾品,這些集體備課的起點就偏離了集體備課的方向。結果,無疑是苦了老師,毀了學生。

Ⅳ 如何開展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新課標背景下每位物理教師都應該探索的教學模式。因為合作學習能夠實現優勢互補,促進知識的建構,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所以我也不例外的積極投入到探究之列。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合理分組,有效分工
要形成學生之間的合作 ,並使這種合作積極有效,就要使同學之間建立起積極互動關系,每個人要明確並積極承擔在共同合作完成任務中的責任。實施小組成員的優化組合策略是合作學習能否有效的前提,合作學習是學生在小組中完成的互助性學習。作為物理教師應充分了解所教班級學生的成績、個人愛好、個性特徵和家庭情況,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分組分工。一般說來,合作學習的分組以互補性為原則。互補能增進對不同人的了解,從而增強合作的興趣和共享性,使得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思路增多。互補的分組就是要男女生搭配,學習基礎好、中、差學生搭配,能力不同的學生搭配,不同特長的學生搭配,不同家庭環境的學習搭配…………..(我們學校每小組一般是6-9人分成一組。我們學校班額很大,每組成員人比較多。)每組中一定要考慮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並且各個小組的總體水平相當,這樣才能在各個小組展開公平的競爭。小組建立後,首先選出小組長,然後共同討論確定本組的口號和目標,並以手抄報的形式張貼到後邊的黑板上,最後每個小組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有效的分工。例如誰組織討論或實驗、誰具體操作、誰作記錄、誰主要回答老師或其他小組的提問等等。但這種分工並不是一層不變,他們可以針對不同的課程輪換角色,這樣可以讓他們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訓練自己,讓每位學生均衡發展,同時也曾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和責任感,促進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養。
二、精心設計,組織好合作學習中的討論與交流
「討論」是合作學習中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教師要精心設計討論的內容,一「觀察員」的身份出現,要允許學生各抒己見,互相啟發,互相幫助,在積極參與的互動中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從中獲得新知,拓展思維,發展能力。「討論」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一個中心環節,它直接關心到合作學習的成效。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討論內容,把握好討論時機,組織好討論過程,讓學習有效的參與合作學習。教師要充分利用問題的情景,把問題引向深入,讓學生在討論中自己糾正、解答做錯的問題或練習,這樣才學得牢固。在討論過程中,教師留給學習足夠的獨立思考和交流探索的時間,如果時間太短,學生來不及思考問題,更談不上設計實驗探究方案,容易造成組內優生一言堂,差生人雲亦雲,不知所措。使討論流於形式,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因此要注重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教會學生學會傾聽,培養學社積極參與、踴躍發言的習慣。教師要為小組合作學習創設一個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參與熱情,採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積極的參與活動。要使發言的學生具有一種代表小組榮譽感,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從而形成強烈的自信心。
三、把握時間,精心選取合作學習的內容
在實際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多次出現,並且往往和教師的演示、講授以及學生的自學融為一體。教師一定要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時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自主學習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自學完教材後,以學習小組為單元交流自學情況,討論預習中存在的問題,看看同組的其他同學能否解決,如果不能夠解決,將問題匯總向其它學習小組的同學請教,形成組內互動、組組互動,相互討論,爭辯的課堂氣氛。教師在此期間要給予及時的引導和點撥,通過該環節的合作學習,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積極參與、踴躍發言、認真傾聽、遵紀守規的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學生分組實驗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在物理教學中,需要做很多學生分組實驗,目的是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實驗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體驗,以便學生更好的掌握新知識。但是,如果安排每個學生獨立完成,不但器材不夠,而且一個學生完成的工作量大,課堂教學時間明顯不足,還有些學生根本不具備獨立完成的條件和能力。這時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就是最好的選擇。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小組成員分工合作,讓小組每個成員承擔與其興趣、能力相當的一部分任務,使個人的優勢最大化。小組長及時收集組員們實驗的信息,向老師和全班同學匯報,實現最大程度的交流合作和資源共享。例如,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動中,誰承擔實驗器材的連接和整理、誰主持實驗、誰是記錄員、誰收集信息和資料、誰匯報等等,這些每一小組都必須有明確的分工。從而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去偽存真、求同存異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分組實驗的操作過程中,學生們往往只重現象,忽略數據的處理和規律的得出,教師不能聽之任之,完全放手不管。教師要注意巡視、指導、啟發,及時引導學生做好實驗記錄,根據現象找出本質,嘗試尋找規律的東西,以獲得小組合作學習最佳的總體效果。例如,在測量電阻大小的實驗中,學生發現幾次計算出來的電阻大小不一樣,就要修改記錄的數據,這時教師就要巡迴檢查,引導學生分析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而不能放任自流。從而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學習的精神。
四、注意評價,促進發展
及時評價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保障。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因此評價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小組內的自評,二是小組間的互評。無論是哪種評價方式都要堅持發展性評價的觀點。教師引導小組自評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總結取得的成績和經驗:二是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指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小組之間的互評,應總結出個小組的優點和不足,達到取長補短、互相促進的目的。教師在評價過程中不能包辦代替,要始終以極大的熱情傾聽學生的發言,起到觀察者、引領者、合作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對學生在活動、實驗、製作、討論等方面的表現進行及時評價和鼓勵,可以激發學生再接再厲,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通過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評價時除對小組學習結果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外,更要注重對學習過程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要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協作情況。鼓勵學生互評、自評、師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充分發揮學習評價的積極作用。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或大張旗鼓的表揚,讓 他們充分體驗合作的樂趣,充分享受成功帶來的快感,從而激發再學習的樂趣。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培養學生間的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當然,合作學習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學生自主探究,並不是不要教師指導,也不是說教師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認為教師可以卸下教育教學的責任。教師只是積極地參與了學生的討論,充當觀察者、引領者、合作者和促進者的角色,適時適度地把握教學節奏,調整課堂進度,從而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不斷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Ⅳ 初中物理如何圍繞主題教研進行備課

一 、活動背景、目的
所謂教研,通俗地可以理解為教學研究,也就是圍繞學科的特點及學校的具體教學工作,開展一些有關教學、教育的討論或是課堂實踐課,以期提高課堂的45min效率和教師的個人素養。但在課改的不斷深入過程中,教研活動唯有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變化,才有可能使教研工作有所突破,教師才有可能向著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從而走上專業化的道路。我們開展主題教學研究活動,就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形式之一。在課堂教學中更新教育觀念,變革教學方式,在「課堂拼搏」中「學會教學」,在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改進教學行為,實現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二、活動過程
教研主題是在教學存在的問題中提煉出來的,是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確定的,圍繞主題,每個教師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如何做,必須有一個系統的分析、認識過程。
1 活動的准備、啟動階段——提出主題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往往會遇到很多感到困惑、疑難的問題。因此,在期末總結時,要求組內每位教師在總結教學工作的成績、經驗、方法、體會時,把教學工作中的失誤,困惑,疑難的問題也總結出來。在寒暑假中布置作業:要求教研組內每位教師把工作中碰到的問題與困惑進行系統整理,把普遍性的問題,制約教學發展的關鍵性問題列出來,經過提煉,提出下學期的教研主題。
2 活動的實施階段
(1) 交流和確定主題
學期初,在第一次備課組內活動中呈現自己的主題。這學期教研組內收集到的主題有:如何寫好教學反思,課堂提問的藝術,以怎樣的方式去評價課堂教學,課後反思的實踐與探索,課外探究活動課的實踐與探索,如何設計有創意的引入,用研究的視角梳理課堂,如何創設物理課堂的教學情景……。每位教師對自己提出的教研主題在備課組內進行交流時,要求解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確定主題的理由或背景;二是主題的來源及涉及的研究范圍,圍繞主題應該學習和查閱的相關資料指引;三是該主題在我校實行的可行性等。在主題交流的過程中,每個教師也將自己的經驗體會與困惑在會上進行了說明,互相啟發思考。在備課組交流的基礎上,根據主題選擇的幾個原則(需要解決的,需要及時解決的,我們可以解決的)進行選擇,在每個備課組選擇兩個主題後,然後在教研組內交流,再確定我們本學期的活動主題是:物理課堂的導入。
(2 )收集資料
在主題確定後,要求每位教師收集有關「物理課堂導入」的資料。一星期後,每個備課組再把收集的資料進行匯總、交流。交流的時候發現不同的版本對「什麼叫導入?」,「什麼叫課堂導入?」,「課堂導入的幾種模式及每種模式的要求」
都有所不同,並且每個環節都有不同的導入模式和導入要求。於是,教研組內又進行了討論,先對「什麼叫導入?」,「什麼叫課堂導入?」,「課堂導入的幾種模式及每種模式的要求」進行了界定。所謂導入,即引入新課的第一個重要的課堂教學環節,是通過各種方法引出所要講述的課題,把學生領進學習的「大門」,猶如樂曲的「引子」,戲劇的「序幕」,承擔著醞釀情緒,誘發學生的注意力,切入主題和帶入情景的任務。而「課堂導入」是指在課堂教學伊始的3~5min內,教師和學生所有教學活動的通稱。課堂導入的方法有:開門見山導入法(直接導入);承前啟後導入法(以舊拓新導入);溫故知新導入法(作業導入、提問導入、知識類比導入);創設懸疑導入法(懸念導入、設疑導入);創設情境導入法……有了明確的主題後,再推薦開課教師,推薦結果是對此問題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黃老師擔任。主題教研課教師確定後,課的內容和導入的方法由開課老師決定,組內老師共同協助。
(3 )二度實踐反思
黃老師第一次上課時,採用的是提問導入。課程結束後,先是黃老師首先對這節課進行反思:該主題在本節課中的落實情況,哪些內容、方法落實較好,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哪些內容、方法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原因是什麼,要怎樣改進。然後全組老師進行評課,評課只是對主題教研課相對應的主題進行評課。在評課過程中有以下幾點要求:一是把創新的設計,創新的方法總結出來;二是把不可取的一些做法羅列出來;三是把主題涉及到的尚未解決的疑惑指出來;四是提出你的建議。第一次評課後,黃老師接受大家的建議,進行了適當的修改和調整。第二次上課採用多媒體導入。第二次上課後,又進行了反思和評課,主要是比較兩種不同的導入法對這節課產生的效果。然後再討論不同類型課的導入方法。
(4 )活動後續
這次主題研究,從時間上看,集中的討論有四次:主題交流、確定會,資料收集交流會,評課小結會(兩次)。集中的活動有兩次:主題研究課活動。而其他事情都是分小組的,或個對個的,或單個的備課、上課、思考整理活動。整個主題教研活動結束後,由主題責任人將整個主題教研過程中的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包括主題交流的資料記錄,備課筆記,說課稿,教案,反思,課件,評課記錄,主題小結等),同時由主題責任人和其他相關人員根據開展的活動情況寫出總結和感想。
三、活動收獲
1 促進了主題教研活動經驗的積累;促進了教師的學習、思考和提高。
通過這次主題教研活動,教師們對「課堂導入」這一基本環節,既有理論的認識,又有實踐的感悟,為在今後開展其他主題教研活動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
主題教研促進了教師有目的地學習,為解決教學中的某個問題去找資料,去採納各種意見。主題教研促進了教師去分析思考:備課過程中要思考,不是憑經驗,不是照搬別人的東西;上課過程中要思考,如何優化課堂教學;課後要思考,成功與不足的地方在哪裡。通過主題教研,使教師們初步掌握了尋求解決平時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問題的途徑,從而最終實現教學策略的改進,進一步提高了教學效率。
2 促進了教師教研成果的積累和教學研究的創新。
活動是圍繞「課堂導入」這一主題有計劃有步驟開展的研究活動,各種資料都是圍著一個中心,對教師來說有深切的體會,做小課題研究或寫論文則是水到渠成。並且通過主題教研,更新了教師的教學觀念,也激發了教師的工作熱情,讓教師體會到自己不是在重復過去的工作,而是在不斷創新。在教學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也克服了職業倦怠,推動著全體教研組內教師齊頭並進向前發展。
四、注意的問題和建議
在活動的准備、啟動階段,應讓老師們先理解幾個問題:什麼是主題教研?為什麼要開展主題教研?怎樣開展主題教研?主題教研會不會增加教師的工作負擔?。
主題選擇時,要注意主題應該是在目前所處的教學環境中能夠解決的,不宜過大,過難。研究的主題一般一個學期確定一至兩個,這樣具有實效性。當然,研究周期視研究主題的不同可靈活安排,並根據實踐過程,不斷改進策略,從而實現解決問題、提升教學效益的終極目標。

Ⅵ 初中物理組教研工作計劃範例


【篇一】初中物理組教研工作計劃範例

工作目標及現狀

全面提升物理組工作質態,提高集體備課質量,強化教科研,爭取在優質課比賽和論文發表和競賽中取得更大成績,八、九年的的質量監測在全區取得優異成績,八年級進入前3名,九年級實現保4爭3的目標。今年八年級5個教學班,九年級6個教學班,每個班級人數都超45人,共有5名老師,其中有一人跨頭教三個班,工作量大,輔導難度更大,要實現既定目標,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工作措施

一、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

1.提高物理教師理論素養認真學習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物理課程標准》《物理課程標准解讀》和《中考指導意見》以及有關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等各類課程改革的材料。

2.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交流,積極參加實現縣級教研活動,撰寫教學教育理論材料。

3.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校本教材編寫活動,使物理校本課程落到實處。

二、按物理課程標准,進行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組織九年級教師對近5年揚州的中考題,課下努力篩選典型例題,使練習題盡量的典型精幹,幾乎所有的物理學習任務放在課堂上,防止學生出現厭學,討厭物理,討厭物理老師。

2.要求學生做過的題目盡量的弄懂,不放過一個題目。

3.認真備課,集體備課通過發揮的智慧和力量,彌補教師備課中的不足,取長補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取得較好的成績。

4.優化課堂教學,實施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構建教學模式,重視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和情境清困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重視科學探究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習新課程標准下的教學要求,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方法。

5.加強教學常規調研,做好備課筆記、聽課筆記、作業批改等的檢查或抽查工作。切實提高備課和上課的質量,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規范作業批改。

6.組織每位教師每學期上好一節示範課、教學研究課,組員必須全體參加,活前正戚動時,聽課老師對公開課發表意見,要說出集體備課的落實情況,指出存在的問題,找出改進的方法。授課老師做好記錄,力求做到實處,共同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和途徑。

三、加強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本學期推進校級教科研課題《初中物理課堂探究性學習與接受性學習的有效性比較研究》的研究,進一步完善研究內容,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保證研究質量。提高研究效益,並做好課題的總結工作,在認真總結的基礎上推廣研究成果。

四、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促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

1.繼續組織青年教師學習教育理論,要求他們堅持自學教育理論,寫好學習筆記,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

2.加強對青年教師備課和上課的指導,探討課堂教學結構、模式和方法,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各種學習,幫助青年教師熟悉教學業務,提高教學業務水平。

五、加強畢業班物理教學工作,提高畢業班教學的質量

初中畢業班物理教學要把重點放在加強雙基和能力培養上,要求教師運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方法,注重知識形成過程教學,重視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同時積極進行復習教學研討活動共同研究歷屆中考試卷交流復習經驗明確復習方向,努力提高物理中考成績。物理教學離不開實驗,新課標對學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學習過程中的小實驗,課後的小製作,讓學生在實驗中觀察現象,提出問題,概括結論,同時要求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留意身邊數據,重大事件等,體現時代性,實踐性,導向性,探究性。加大備課組建設,提高備課組的戰鬥力

(1)形成教學進度自查制度:每個月的教學計劃是否完成,都要每月底在教研組慧陵會上進行返饋,核對教學計劃的落實情況。

(2)教師基本功——命卷能力的考查:要求階段、期中、期末,九年級階段檢測試卷規范出卷,按課程處要求。每位教師沒學期至少單獨承擔一次出卷任務。

(3)備課組活動的檢查:每星期有一次活動,定時間,定地點,力求實效,並有活動的記載。由教研組對備課組的活動進行檢查或抽查。

(4)教研公開課,本學期三月份面向全區開展一次教研活動,八九年級各開設一節公開課,另外,本學期校內爭取開八年級研究課一節,九年級研討課一節,九年級復習專題課一節。每位教師兩年內至少承擔一次公開教學任務。要求:每一節教研公開課,

備課組要集體備課,解決教學中出現的某一問題,課型形式力求多樣,課後教研組、備課組及時研討,分析得失。加強物理實驗室的建設在熟悉教材的同時加強物理實驗的訓練,做到實驗與教學相適應,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自製實驗器材及改進實驗器材,提高實驗器材的使用效率。發動物理教師對物理實驗室的建設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六、其它工作

1.積極參加物理專業各種培訓,特別是有關中考動向的會議;組織教師撰寫論文,進行評選,做好區年度優秀教研組的評選的資料收集。

【篇二】初中物理組教研工作計劃範例

本學期我校物理教研組工作,將繼續以全教會精神為指針,認真學習和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緊緊圍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中心,狠抓教學常規的落實,進一步加強課題研究,加大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本校物理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具體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提高物理教師理論素養

1.認真學習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物理課程標准》、《學科標准解讀》和有關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等各類課程改革的材料。

2.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交流,積極撰寫教學論文。

二、按物理課程標准,進行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設立新課程標准教學研究小組,共同研究,促使課程改革。本學期教學研究內容主要是:

⑴優化課堂教學,實施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

⑵構建教學模式,重視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和情境教學;

⑶開展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重視科學探究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⑷新課程標准下的教學要求;

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方法。

2.加強教學常規調研,做好備課筆記、聽課筆記、作業批改等的'檢查或抽查工作。

課"做法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備課和上課的質量,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規范作業批改。

3.組織每位教師每學期上好一節示範課、教學研究課,共同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和途徑。

4.組織學習教材教法,熟悉教材體系及教學要求。

三、加強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

本學期繼續加強江蘇省級教科研課題《初中物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和溧陽市級教科研課題《指導物理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研究,進一步完善研究內容,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保證研究質量。提高研究效益,並做好課題的總結工作,在認真總結的基礎上推廣研究成果。

四、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促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

1.繼續組織青年教師學習教育理論,要求他們堅持自學教育理論,寫好學習筆記,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

2.加強對青年教師備課和上課的指導,探討課堂教學結構、模式和方法,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各種講座、討論、參觀等學習,幫助青年教師熟悉教學業務,提高教學業務水平。

五、加強畢業班物理教學工作,提高畢業班教學的質量

初中畢業班物理教學要把重點放在加強雙基和能力培養上,要求教師運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方法,注重知識形成過程教學和實驗教

學,重視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同時積極進行復習教學研討活動,共同研究歷屆中考試卷,交流復習經驗,明確復習方向,努力提高物理中考成績。

六、其它工作

1.積極參加溧陽市教育學會物理專業研究會的第xx屆年會,組織教師撰寫論文,進行評選。

2.搞好課外興趣小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20xx年3月舉行的全國初三物理競賽

【篇三】初中物理組教研工作計劃範例

一、工作目標

1.提升課堂研究的氛圍。通過各種課型的研究來指導和提高本組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進行研究,程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組織本組教師規范課堂常規,並進一步完善物理課堂教學模式。

2.進行相關培訓工作,更快地提升本組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定期對本組教師進行新課程理念的學習與培訓。

3.對於初四,如何進行有效練習與講評是目前我們物理教研組重點探究的一個問題,期望能探索出適合本組教學的一些模式。

4.組織指導好備課組活動,結合課題初步建設物理教學資源庫,重點是備課和練習資源的建設。

二、工作重點

(一)進行相關培訓工作,更快地提升本組教師的教科研能力

1.定期對本組教師進行新課程理念的學習與培訓,本學期重點學習《物理課程標准》、《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教師如何做課題》等各類課程改革的材料,並用這些理論來指導平時的課堂教學。

2.積極組織組內教師進行理論學習,參與論文和其他方面組織的論文撰寫工作。

(二)提升課堂研究的氛圍

通過各種課型的研究來指導和提高本組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進行研究,程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組織本組教師學習如何評課,如何說課,如何鑒別一堂有效的課,並包括如何評價檢測課堂教學效率(包括如何命題)。

(三)教學資源建設

組織指導好備課組活動,結合課題初步建設物理教學資源庫,一方面收集物理學科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的`資料(包括典型的案例集,配套練習集),

(四)積極做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

我們物理教研組青年教師佔了一半,為了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讓青年教師感受到物理教研組團隊的精神,我們將繼續開展青藍工程建設,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傳、幫、帶外,將積極為青年教師成長創設發展平台,例如參加區級賽課活動,開設教學開放日活動的教學研究課,從而促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五)初四工作重點是抓好復習,迎接中考。

三、具體措施

1、每學期初制定好教研組工作計劃,做到目標明確,職責分明,措施有效。

2、認真貫徹好教學常規,對備課、聽課、評課作如下要求:備課具體要求:

(1)鑽研教材,年輕教師備詳案,老教師備簡案,但內容要做到重點突出,難點有化解方法。重點突出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學習知識,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而不是詳細的介紹教師怎樣把知識教給學生。

(2)加強集體備課,做到「三定」:定時、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聽課:隨機聽課。評課:先提意見,再提優點,並要求每位老師歸納發表新的見解。

3、備課組認真組織好教材分析。備課組要組織成員對教材進行深入解讀,分析,要從單元結構分析,到每課時的分析,並研究有效的教學方法。

4、改進教師作業的批改方式,要求批改要保證質量,對後進生可提倡面批,對作業進行評定,針對性的給予批評和表揚,以此促進學生。

5、定期開展教學情況分析,交流研討活動,根據每個班的學生特點,成績的差異,找出每階段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出好補償練習,爭取每章知識減少差生面。盡量統一練習。在每課時分析時,針對本年級學生配備怎樣的課堂練習,配備怎樣的課後練習,要進行認真組合、篩選與變化。

6、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觀摩課。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上好一節示範課或教學研究課,共同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和途徑。並採用一種新的公開課開展方式,即先確定課題、人選,再集體討論方案,再上課、評課。

7、對外交流。一個教研組不是封閉的研究組織,而是開放型的研究組織,一方面定期邀請相關學科專家或有經驗的教師來組指導、交流,擴大視野,增加教學信息,另一方面要積極外出交流學習。

8、教研組長組織組內教師分工合作,共同做好各項工作的書面記錄及專題材料。

9、配合學校做好階段測試的命題、閱卷和試卷分析工作,為學校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考核提供客觀、公平和公正依據。

10、認真進行質量檢測與分析。備課組統一進度,對每單元要進行統一的質量監控,分析比較。同時,強調閱卷及時、分析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及時。

11、初四加強集體復習備課研究,研究中考重難點,中考方向,做好階段考試總結工作,並集體反思總結前一階段復習成敗點,為下一階段復習提供借鑒。配合學校月考和模擬考試,爭取中考取得優異成績。

Ⅶ 如何進行集體備課

如何進行集體備課流程如下:

一、確定集體備課的組織形式及參加人員

二、集體備課的實施原則——四定、七備、六統一

1、「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

2、「七備」:備思想、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學法、備教學手段、備教學過程。

(2)教學環節。

(3)問題的預虧擾設與生成的處理預案。

(4)總結。

(5)板書設計。

(6)練習設計(課堂和課後)。

Ⅷ 如何做好初中物理的整體復習教學

一、認真備課:包括搞清要教學的知識點、難點、重點和在整個物理學體系中的地位;思考學生學習過程中將會出現的各種情緩緩況;設計教學過銷配程和各個環節,要特別注意設計如何導入、過渡、知識應用中與生活實際的結合、作業及各種問題;准備各種教具、課件、導學案等。二、精心組織教學:教學過程中有導入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案、實驗驗證、分析得出結論、知識的運用及新問擾斗模題的提出等。教學過程不一定按備課的預案,要據學生及課堂實際;注意把多數時間化在重點難點知識上;注意知識的系統化和總結。三、課後復習、學生練習和檢查。注意階段復習或教學過程中對以學知識的鞏固。

Ⅸ 如何對初中物理開展有效性教學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初中物理教師可能都已經意識到初中物理教學面臨著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這就是兩極分化嚴重,合格率偏低。如何改變這種局面?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上願學、樂學,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問題就擺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工作中的體會。
一、加強學習、提高教師業務素質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平時對教師的繼續教育只是從理論上對教師的專業成長給予洗禮。要想提高有效的課堂教學,筆者認為需要的是具體的作法,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並應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去。我閱讀了楊冬老師的文章,其中的一個故事用來講慣性我感覺很好,能把枯燥的課堂變得充滿生機。急忙拿來用於自己的課堂上。他是在講慣性時給學生先講了如下的故事:有一油田突然失火,情況萬分緊急!有人迅速報警,各路消防車陸續趕到,但由於火勢太大,消防員無法靠近,火一時難以控制。正在這時遠處傳來了汽車的轟鳴聲。只見一輛舊消防車疾駛而來,幾乎沒有減速就直奔火源中心沖去,車上隊員急忙下車救火,火舌很快被撲滅。油田老闆激動的握住該隊隊長的手說不出話來。記者急忙采訪隊長並興奮的說:油田老闆已許諾哪個隊先滅火,將獎勵一大筆錢。請問:你們得到錢後第一件想做的事是什麼?隊長憤憤的說:我們首先要換掉車上哪個失靈的剎車片!同學們聽完後鬨堂大笑。在此基礎上引入慣性,接下來的課一切進展很順利。學生處於一種亢奮狀態教學效果很好。
平時我們進行壓強的教學時,書上用實驗小桌做實驗,准備不方便易損壞,多數學校不開分組實驗。可有一次聽銀川十中段綏蓮老師的課,我發現段老師用海綿和礦泉水瓶裝滿水分組做這個實驗,礦泉水倒過來放改變面積、倒掉一些水改變壓力。實驗效果非常好且實驗器材好找。可見,物理教學除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外,聽課學習真的是一條快捷的途徑。
二、重視集體備課,集思廣義,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手段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新的教學理論、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博取眾長,我們在集體備課活動中,就能不斷地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通過集體備課,才能使自己的教學避免單一化。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鑒他人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使自己獲益匪淺。備課時,聽取其他老師的意見,可以在課程、教法、學法等方面吸取營養,充實自己。集體備課如果開展的好,將對學校的教育教學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一定要把集體備課落在實處。筆者在晶體的熔化的實驗教學中,一直以來受到困擾。原因是用酒精燈加熱到海波的熔點附近,通過攪拌使海波受熱均勻。但由於試管不是很大,海波裝的不是很多,由於持續加熱溫度升高很快,在熔點停留時間太短,負責讀數的學生來不及觀察到實驗現象,海波已經全部熔化。只有兩三個相差不太大的溫度接近熔點實驗時匆匆忙忙,效果很不好。在集體備課時,我把自己多年的不足說出來,同行給我指出在書上的實驗裝置上再加一隻溫度計放在燒杯中,監測燒杯中水的溫度,待達到55-60攝氏度時把酒精燈移開停止加熱。用熱水的余溫給海波加熱就可以了。小小的改動使實驗順利成功了,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深感細節決定成敗。類似的情況還有許多,比如一節課的引入如何去引效果好,討論學習記錄充實自己。借鑒過來為我所用。因為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頭開好了後面的課也就順暢了。大家都知道有些課程內容本身比較有趣學生也容易理解,而有些課就感覺上起來就不那麼順暢,枯燥不易理解,不好上的課更應該加強集體備課,集思廣義,集體研討想出辦法,對教材進行再處理。把平淡的課設計為熱烈,把枯燥的課堂設計為生動、妙趣橫生、趣味十足、引人人勝,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能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
三、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教師運用物理學科本身的魅力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和情感,物理學科的最大特點就是趣。教師運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和情感,同時以飽滿的熱情、強烈的求知慾、熱愛物理學科的情趣,帶領學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奧秘,就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巨大影響。在教學中可以從教學效果出發,通過精心設計,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廣泛收集物理學科的最新成果,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設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興趣。
四、加強實驗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注重實驗教學從實驗中得到結論。然後理解形成記憶。如果一味的死記硬背的物理知識學的不扎實、記的不牢、用的不活。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液化的教學時,我前一天布置時對學生說:在自家水箱里冷藏一瓶啤酒或冷凍一瓶礦泉水,第二天拿出來放到桌子上,過一會兒觀察瓶子的外表面會出現特別奇怪的現象?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學生做完這個小實驗後,印象特別深刻,再講液化學生易於理解。不然紙上談兵怎麼講仍有一些學生感到茫然。課堂上給學生設疑,激發回家做實驗的願望,實驗做了教師就達到了教學目的。培養學生動手做實驗研究問題的習慣,邊玩邊學輕松達到學會的目的。關於物態變化的教學,單純講解一個概念一講就懂,但全部學完後你會發現,好多學生把六種物態變化混為一談,區分不清,分得清有些也是死記硬背,問題關鍵還是不理解。
五、重視教師的督促檢查,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證
網路時代對孩子們學業的影響和沖擊是不言而喻的。雖教師在課堂上想了很多辦法,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學習令人擔憂。受網路游戲、社會經濟環境、就業壓力等影響,一部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高。這樣對學生學習的督促檢查就突顯出來,只有通過教師的努力讓他們學會學懂,也只有讓學生學會學懂了才會有興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不然當他們的學習已經嚴重落下的時候再抓他們的學習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時間長了養成學習上的壞習慣,不交作業,上課不注意聽講,而且會出現反復。必須嚴格要求。及時檢查督促。如課前是否預習,作業是否獨立完成,學習上的查缺補漏是否及時填平補齊等等。時間長了學生會養成習慣。習慣的形成是需要時間的。要做到對於一個教師來說是很辛苦的。也只有教師的辛苦才能換來有效的課堂教學。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研究教學,虛心向同行學習,學習他們好的教學設計,學習他們好的實驗操作。在具體教學中不虛設一個沒有必要設置的情境,不多說一句不必說的話,不追求沒有實際價值而只有表面上熱鬧的課堂氣氛。要講求效率,力爭用較少的時間實現最優的課堂。

Ⅹ 初中物理備課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備課教案大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備課教案大全1

教學單元分析

本節教學重點是參照物的教學,關於參照物要求能夠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擇的參照物和知道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

教學過程分析

一、機械運動

討論引入新課,學生閱讀教材的內容和提供的參考資料,閱讀問題是:什麼叫機械運動;舉例說明自然界中的機械運動;課桌、房屋是否做機械運動,為什麼;能舉出絕對不動的例子嗎。

對學生列舉的示例能夠實行分析,注意講解的問題:我們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宇宙是運動的,其中的所以物體都是運動的。

二、參照物

說明日常生活中對一些現象的解釋,並進一步引出了參照物的概念,講解時注意的問題是:通過實例分析,說明不同的人對運動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們對運動描述所選擇的標准不同,我們把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由學生列舉實例說明當選不同的參照物時,同一物體的運動的情況,並深入分析選其他參照物時的運動特點。

分析兩類實例:已知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根據描述的運動情況判斷選擇的參照物。由學生的具體情況能夠教師提供參考示例學生分析,也能夠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由學生組成小組,自行設計問題,討論,由教師評價。提供一些參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這句話是以什麼做參照物的」、「地球同步衛星總是靜止在地球的某處上空,這是以什麼做參照物」、「以太陽做參照物,地球同步通信衛星的運動情況怎樣」、「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句歌詞中前半句和後半句中所選的參照物各是什麼」等。

三、勻速直線運動

觀察一些實例,能夠提供錄相和視頻文件、圖片讓學生思考這些運動的特點,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夠由他們發現其中的共性,總結出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講解時,要注意勻速解釋成快慢不變,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形成對勻速的感性理解,並說明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而物理研究問題是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的。

對於想想議議中的問題,能夠提供學生自然科學中的圖片資料,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夠在課前就布置查閱資料的預習內容,要求查找關於我國衛星發射的情況和衛星運動的資料。

初中物理備課教案大全2

【課題】

長度的測量:誤差

【重點難點分析】

知道長度的單位,對於長度的進率的指數表示是一個難點,但是不宜要求過高,以形成新的難點。能准確使用刻度尺並對使用的准確和錯誤能有準確的判斷。准確記錄測量結果,能在准確值的基礎上估測一位,誤差是難點,講解時不宜過深。

【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新課

條件較好的學校能夠組織學生觀察動畫或圖片,條件一般的學校能夠觀察課本上的1-1和1-2,使學生得到結論"感覺不總是可靠的,需要實行實際測量",從而引出測量在物理中的重要地位。

說明在一些方面測量的決定作用,要注意聯系實際:發射一顆人造衛星,衛星的運動是否正常,就需要持續的各種各樣的測量,並且這種測量要求的精度很高。

2、新授課:測量和長度的單位

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測量要有標准,所以長度有單位,能夠引申各個物理量都有單位。介紹長度的單位。

教學中要使學生建立長度單位大小的觀點,條件較好的學校能夠用動畫(自然世界的尺度)、圖形、圖像來協助學生想像一些長度的數值。在學生充分觀察的基礎上,聯系實際讓學生充分動起來,在自己的身體上找出大約是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部位,看看誰的更准確。

學生練習單位的換算和判斷數值的單位,以便鞏固所學到的知識。

3、新授課: 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測量長度的一般工具是刻度尺,觀察刻度尺,說出自己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線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再觀察一些圖形,說明這些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和最小刻度。

學生能夠觀察圖形和圖像素材,或者觀察課本上的1-5、1-6、1-7圖,組織學生討論,並總結出使用刻度尺的准確方法:刻度尺的刻度線緊貼被測物體的應測部位,零刻度線磨損時,能夠從其他刻線量起;觀察測量結果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同時,學生理應討論不按照準確方法使用時出現的問題。

記錄結果時,要註明單位,並理應在讀出准確值後,再估計一位,教師利用板圖,讀出木塊的長度:准確值是2cm,再估計一位數值,約是,所以木塊的長度是:。

在此基礎上,加上毫米線,此時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再讀出木塊的長度,對比這兩次的數值,能夠看出測量相同的物體,用不同的精確度的刻度尺得到的結果是不同的。能夠再出示一些問題,鞏固學生的准確讀數。教學中要注意養成學生的這些學習習慣。

4、新授課:誤差

對於"誤差"的教學,僅僅把握三個問題:什麼是誤差,誤差是怎麼產生的;誤差和錯誤的區別;減小誤差的方法。這三個問題能夠讓學生討論後得出。

因為估讀的數值不同,不同的刻度尺有差異,一些環境等因素對測量工具的影響,造成了誤差,所以誤差是不能絕對避免的,我們把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而錯誤是測量上的方法錯誤,能夠在測量中改正的,這是二者的區別。減小誤差的方法是選擇精密的測量儀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課題】

查閱關於長度的'一些單位

【活動的組織】

以小組為單位

【教師指導】

1、提供關於長度的一些學史資料

2、不同國家中關於長度的不同單位

3、長度的國際單位制中,單位的換算關系

【評價】

1、資料來源的豐富水準

2、內容的祥實水準

3、資料本身的豐富水準

初中物理備課教案大全3

一、教學任務分析

本節學習機械功、功率。機械功、功率是「機械和功」這一章的第二節,是為下一節學習「機械能」打基礎的,同時也是本章學習研究「功的原理」的基礎,更是高中學習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恆定律、能量的轉化和守恆定律的基礎。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將知道功的概念,知道功率的意義。在學習本節前,學生已經學過「力」、「物體的運動」相關知識,對「力」和「距離」這兩個概念並不陌生。但由於生活經驗的影響,學生容易將生活中的「做工作」與物理學中的「做功」混淆,對費力而未做功的現象不易理解。因此要通過一系列的事例讓學生知道功的概念。做功有大小,做功有快慢嗎?怎樣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呢?本設計期望通過一系列實驗探究,幫助學生找到比較物體做功快慢的不同方法。

本節課的教學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在觀察、實驗、討論的過程中建立功和功率的概念,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計算功的大小,並能用學到的知識解釋生活中與功率有關的問題,從中體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功的概念;能用公式w = f·s進行簡單計算,知道功的單位。

知道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功率的單位。

能用公式p = w / t進行簡單計算。

2。過程和方法

經歷比較做功快慢的活動,認識功

率概念的建立過程中的科學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了解功率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感受物理與生活密切相關。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功率概念的形成過程。

難點:功的概念建立。

四、教學資源

1。學生實驗器材:鉤碼、彈簧測力計、木塊、鉛球、秒錶、礦泉水瓶、直尺等。

2。各種做功和功率的圖片、視頻等。

五、教學設計思路

本設計的內容為機械功、功率等兩部分內容。

本設計的基本思路是:

以觀察生活中的實例為基礎,以學生分組實驗討論、教師點撥為基本方法,建立機械功的概念,並能實際測量物體做功的大小;通過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建立功率的概念。

本設計要突出的重點是:

功率概念的形成過程。方法是:在學生已經知道功的概念的基礎上,讓學生測出自己走上樓梯和跑上樓梯所做的功及所用時間,將不同同學測得的數據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學生會發現:不同的人,上樓時做的功不同,所用時間也不同,怎樣才能比較他們做功的快慢?在需要中尋找方法,最後得到功率的概念。

本設計要突破的難點是:功的概念建立。方法是通過列舉一系列的事例,引導學生明確:物理學中的「做功」與生活中的「做工作」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用了力不一定做了功,在學生知道了功的概念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舉例並通過討論、辨析,搞清怎樣才算做了功。

本節課的設計力圖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通過活動、討論,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做功」與」做工作」的不同;做功不僅有大小,還有快慢之分。通過學生

實驗、舉例辨析等自主活動,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教與學能達到最佳的結合。

完成本設計的內容約需2課時。

六、教學流程

1、教學流程圖

2、教學流程圖說明及主要環節

活動ⅰ閱讀討論

閱讀活動卡p16上的小故事,討論問題。

閱讀教科書p13「機械功」,建立機械功的概念。

情景ⅰ視頻

觀察描述一些力做功、力未做功的情景。

活動ⅱ 討論

討論做功的要素,知道機械功w = f·s。

活動ⅲ應用

進行活動卡p17活動,通過對表格中實驗結論的分析,體會機械功的含義。

分析例題,鞏固練習。

活動ⅳ學生實驗

進行活動卡p18活動,記下自己兩次登樓的高度和所用時間。

活動ⅴ分析數據

比較自己兩次登樓做功的多少;比較自己兩次登樓做功的快慢,完成表格填寫。 活動ⅵ比較快慢

進行活動卡p18交流與合作,完成表格填寫,尋找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建立功率的概念。 情景ⅱ 應用

一些常見機械的功率。

3。教學的主要環節本設計為兩個主要的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實例,建立「機械功」的概念,體會「機械功」的含義。 第二環節通過實驗,分析實驗數據,感受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建立功率的概念。

七、教案示例

第一課時

引入

1。閱讀活動卡p16小故事,討論

回答問題。

在兩人用力大小和移動物體距離不同的情況下,怎樣比較兩人貢獻大小?引導學生在比較中關注「力的大小」及「移動距離」這兩個量。

新課

2。機械功

問題

做功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觀察、討論

觀看一些力做功、一些力未做功的視頻,描述觀察到的情景中力的大小、方向及物體移動的距離大小。討論做功的要素。

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越大,力對物體做的功越多;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越大,力對物體做的功越多。

閱讀

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且物體沿力的方向通過了一段距離,物理學上稱這個力對物體做了機械功,簡稱做了功。

公式:w = f·s。

單位:1焦=1牛·米

體會1焦的大小。

知識應用

3。應用

問題

任何情況下力都對物體做功嗎?

活動

進行活動卡p17活動,通過對表格中實驗結論的分析,體會機械功的含義。

例題

計算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做功值。

教科書p14例題1、例題2。

布置作業

①教科書p17,1、2、3題。

②學生實驗

測一測自己上樓做的功。設計方案,測量自己走上樓和跑上樓做的功及所用時間,將測量數據填入活動卡p18的活動表格中。

第二課時

引入

1。分析實驗數據

分析活動卡p18上表一中測得的實驗數據。

如何比較自己兩次做功的多少?

如何比較自己兩次做功的快慢?

做功有快慢嗎?做功多的做功一定快嗎?

新課

2。功率

問題

怎樣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

結論

相同時間比較物體做功的多少;

做相同的功比較所需時間的多少。

採集數據

任選幾位同學的登樓梯數據,填入活動卡p18表格二中。

問題

分析表格中的數據發現,不同同學做功不同,所用時間也不同,如何比較做功的快慢?

結論

比較物體單位時間做功的多少。 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稱為功率。符號為

p。

公式:p=w/t

單位:瓦特,簡稱瓦,符號w。

1瓦 = 1焦/秒。

體會1瓦的大小。

功率單位的由來

介紹瓦特。

知識應用

3。應用

視頻

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見功率的大小。觀看汽車發動機、摩托車發動機的銘牌。

例題:

教科書p15例題3、教科書p16例題4。

閱讀教科書p16閱讀材料、sts另一個功率單位——馬力的由來。

布置作業:

教科書p17,4、5、6題。

初中物理備課教案大全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會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2、能准確記錄實驗數據。

水平目標:

1、觀察和實驗水平:初步了解物理實驗的基本過程;學會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2、應用水平:解決實驗操作中所遇到的問題;思考實際現象中的問題。

情感目標:

1、教育學生愛護儀器設備,培養愛護公共財務的品德。

2、良好的實驗習慣。

3、記錄數據要如實,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

教材分析

學生要先觀察所使用的刻度尺,清楚其零刻度線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理應讓學生養成好的測量習慣,使用測量儀器前理應觀察清楚。教材對減小誤差沒有做過多的要求,沒有要求學生在實驗中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所以在測量課本和作業本的長和寬時,只注意要在記錄結果時,估計一位,並註明單位。

測量細銅絲時,要強調緊密纏繞,測量的長度值除以圈數,就是細銅絲的直徑。測量硬幣的直徑時,要求學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 主要使學生在動手中學到知識,並強調實驗的過程和思考的過程。

教法建議

本節為學生第一次動手實驗的課程,理應遵守實驗室的規則,做實驗一般應注意的問題,養成嚴肅認真的實驗態度,記錄結果時,理應尊重實際,不能隨便改動數據,對於結果要有一定的分析水平。

初中物理備課教案大全5

【課題】實驗:

用刻度尺測長度

【重點難點分析】

會用刻度尺測量長度,准確讀數,用特殊方法測量長度。

【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新課

介紹實驗室的規則,說明物理實驗理應注重實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學的實驗態度。

2、按照實驗步驟實行實驗

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是否磨損;其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結合上一節的內容,讓學生能敘述刻度尺的准確使用的方法和讀數的規則。

測量課本和作業本的長和寬,把數據記錄在表格中,注意註明單位,在讀數時,理應在准確值後面估計一位數值。

學生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時,理應注意把鐵絲緊密纏繞在鉛筆上,測量出總的長度,除以圈數,得到細銅絲的直徑。記錄數據後,理應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測量一篇紙張的厚度,然後總結這是用累積法測量,今後這種方法還會用到,在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中,這種方法經常用到。

學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硬幣的直徑,理應讓學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夠想出方法。之後,用板圖協助說明,並在記錄完成後,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如何測量錐體的高度,如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長度等等,有條件的學校能夠用動畫來展示,也能夠用圖片協助學生想像,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

初中物理備課教案大全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其他單位有千米、分米、厘米、好米、微米、納米。各個單位間的換算關系。

2、知道測量長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能准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3、能准確讀出測量結果,知道測量數值由准確值和估計值組成。

4、知道什麼是誤差,什麼是錯誤並區別誤差和錯誤。

水平目標

1、培養觀察水平:對圖形和圖像觀察,了解通過視覺判斷的長度與實際測量不同;通過觀察刻度尺,理解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零刻線。

2、培養思維水平:通過單位換算,學會換算的一般方法。

德育目標

養成認真、細致的好習慣,例如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減小誤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是通過讓學生觀察圖和估測1分鍾的時間,理解到人的感覺並非可靠的,從而引出了用測量工具實行實際測量的重要性。列舉了學生熟悉的測量工具,並指出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測量工具,教材利用圖片協助學生分析如何准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教材要求教學中注重觀察的環節。對於「長度的單位」提供了兩個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使學生聯系生活形成一般長度的概念。在關於「誤差」的內容中,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分析了誤差為什麼產生,和錯誤的區別以及減小的方法。

教法建議

關於測量部分,因為學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現象的經驗,對測量的重要性理解不足,所以理應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兩個例子,有條件的學校,還能夠用其他的例子使學生理解到利用感覺器官做判斷的局限性,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總結出「感覺並不總是可靠的,需要實行測量」的結論。教師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聯系實際,說明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應用大量的測量、精確的測量等。

關於長度的單位,理應著眼形成長度的具體觀點,所以在教學中展示圖片、圖像和一些關於長度的視頻資料,教學方法理應注意讓學生動起來,自己實踐。

關於准確使用刻度尺,先觀察刻度尺的零點、量程、最小刻度,並告知其他的測量工具也有類似的問題,從而形成學生「不同事物的共同規律」的觀點。在此基礎上,用觀察法自己得到准確的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的方法。教師能夠在課堂教學中組織討論小組,其後,引導學生勤於思考著重理解,分析准確的和錯誤的測量方法的不同,而能深入理解什麼是准確的測量。

關於准確記錄測量結果,結果要註明單位,理應在今後的學習中進一步鞏固,提示學生要重視這個問題就能夠了。在准確讀數這個問題上,講清得到讀數的步驟,學生在此基礎上,用練習鞏固,形成學習習慣為宜,不宜讓學生弄清細節和原理。

關於誤差的教學,講清誤差和錯誤的區別,並知道減小誤差的方法,關於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具體應用,在初三物理測量電阻中才會較高要求的應用。

初中物理備課教案大全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機械運動

2、知道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

水平目標:

1、觀察實驗水平:能從生活中觀察到物體機械運動的實例。

2、思維水平:判斷和分析機械運動,結合參照物的知識分析運動和靜止的情況。

3、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解釋、判斷自然界中的運動現象。

情感目標:

1、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的教育。

2、培養學生科技意識,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衛星的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從實例中引出了物體運動的問題,並稱物體位置的變化為機械運動,再推廣到自然界的實例中。參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實例引出,並聯系實際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實例,要求學生會聯系實際判斷已知參照物的情況下物體的運動情況和由運動情況分析所選的參照物。在此基礎上,感性的分析了勻速直線運動,並說明物理學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即從簡單的問題入手,逐漸深化,最後分析我國發射的地球同步衛星並思考一些問題。

教法建議

盡量不加深課本上的內容,而理應多聯系實際,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水平和由實踐中學習的習慣,加深一些物理學習方法的體會。

通過討論引入新課,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並直接界定物理學中的機械運動,對於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學習,理應提出問題,學生討論,並由此引出參照物的概念,關於參照物的問題要由學生列舉實例,學生分析,教師能夠做評價,最後總結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內容的教學中能夠使用適當的媒體資料,例如能夠用課本的配套錄像帶"運動的相對性"並回答本節的練習。

勻速直線運動的教學,觀察和分析課本上的實例,說明這是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由學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勻速直線運動,加深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的感性理解,在此基礎上給出定義。定義中只須講清快慢不變,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閱讀全文

與初中物理如何進行集體備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