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述8086cpu取數據時是如何產生物理地址的,舉例說明
採用一種在內部用兩個16位地址合成的方法來形成一個20位的物理地址。地址加法器採用物理地址=段地址×16+偏移地址合成物理地址
B. 8086/8088 CPU的20位物理地址是怎樣形成的
(1)Intel的8位機8080CPU,數據匯流排(DB)為8位,地址匯流排(AB)為16位.那麼這個16位地址信息也是要通過8位數據匯流排來傳送,也是要在數據通道中的暫存器,以及在CPU中的寄存器和內存中存放的,但由於AB正好是DB的整數倍,故不會產生矛盾。
(2)但當上升到16位機後,Intel8086/8088CPU的設計由於當年IC集成技術和外封裝及引腳技術的限制,不能超過40個引腳.但又感覺到8位機原來的地址定址能力2^16=64KB太少了,但直接增加到16的整數倍即令AB=32位又是達不到的.故而只能把AB暫時增加4條成為20條.則2^20=1MB的定址能力已經增加了16倍.但此舉卻造成了AB的20位和DB的16位之間的矛盾,20位地址信息既無法在DB上傳送,又無法在16位的CPU寄存器和內存單元中存放.於是應運而生就產生了CPU段結構的原理。
"邏輯地址"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這樣該存儲單元的地址就可以用段基值和段內偏移量來表示,段基值確定它所在的段居於整個存儲空間的位置,偏移量確定它在段內的位置,這種地址表示方式稱為邏輯地址,通常表示為邏輯地址:偏移量的形式(計算機網路全書)。
2、所謂邏輯地址是指按數據的邏輯塊號給出的磁碟的位置(l塊=512字l字=64位)而物理地址則是由磁碟的柱面、頭、段等物理位置所確定的地址(邏輯運算)。
感覺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建議自己下去查查資料
C. 8086CPU的20位物理地址是如何形成的
採用一種在內部用兩個16位地址合成的方法來形成一個20位的物理地址。地址加法器採用物理地址=段地址×16+偏移地址合成物理地址
D. 電腦物理地址是怎麼獲得的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獲得電腦物理地址,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1、打開電腦開始運行;
E. 8086系統中訪問存儲器的20 位物理地址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 段寄存器 右移4位 成 20位地址 然後加上16位偏移地址 形成最後的 20位地址。如有不清楚可以去網上看看《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第二版 (周明德) 第39頁
F. 堆棧操作時物理地址是怎麼形成的
你好!
堆棧的段地址由段寄存器SS指定,棧頂由堆棧指針SP指向,所以堆棧操作時,
棧地址=SS*16+SP
打字不易,採納哦!
G. 存儲器的邏輯地址由哪幾部分組成存儲器的物理地址是怎樣形成的
邏輯地址是指程序員編制的程序地址,由它構成邏輯地址空間。程序主存儲器中的實際地址稱為物理地址.
所以這里邏輯地址的組成得看你的存儲器是段表的還是頁表的,物理地址一般通過一個關系來對應邏輯地址.
當然樓上的回答也有正確的地方那就是在一般的定址中,指令的地址可以是這樣計算的,但是他的回答太不全面了.
H. 8088是如何形成20位物理地址的詳細點……
16位的段地址左移四個二進制位,加上16位的偏移地址,得到的和就是20位的物理地址。
因為8088的地址匯流排是20條,能夠定址的存儲空間為2的20次方——1MB,但是內部的寄存器和數據匯流排只有16位,只能計算出16位的地址,即只能定址64KB。為了定址全部的1MB空間,採用內存的分段管理。
由於CPU內部的寄存器都是16位的,為了能夠提供20位的物理地址,系統中採用了存儲器分段的方法。規定存儲器的一個段為64KB,由段寄存器來確定存儲單元的段地址,由指令提供該單元相對於相應段起始地址的16位偏移量
I. 8086物理地址的形成過程
段地址左移4位加上偏移地址
J. 8086/8088存儲器的物理地址是如何形成的
物理地址=基址X16+偏移地址。這裡面的16是十進制數,化成16進制數正好是10H。式中的物理地址、基址、偏移地址都是16進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