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理必做20個實驗有哪些
物理必做20個實驗:
一、基本操作類實驗
1、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用表測量時間。2、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3、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4、用常見溫度計測量溫度。5、用電流表測量電流。6、用電壓表測量電壓、7、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
二、測定性實驗
1、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2、測量水平運動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3、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4、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三、探究性實驗
1、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2、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3、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4、探究光的反射規律。5、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6、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7、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8、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9、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㈡ 初中物理學科活動有哪些
初中物理的學科活動有很多的一,其中一大類就是科學探究活動。例如課本上的很多的科學探究實驗都屬於活動類型的,那麼在這裡面呢,經常老是會領著學生在教室裡面做演示實驗,或者是學生實驗的。這是一類活動,第二類活動是社會調查活動,例如調查環境的污染與廢舊電池的關系。或者是當地在缺水的條件下是如何進行水的再循環使用的。第三類則是一些開發新的活動,例如產。開發校本教材這類的活動,所以呢物理學科的活動呢是比較多的。
㈢ 30個有趣的物理現象有哪些
有趣的物理現象:
物理現象一:光的折射下雨天天空中出現彩虹。
物理現象二:磁力現象兩塊磁鐵相互吸引或排斥。
物理現象三:能量的轉化細線懸掛的小球在空中擺動(重力勢能和動能的轉化)。
物理現象四:液體凝固冬天早晨窗子上出現冰花。
物理現象五:擴散現象一滴紅墨水滴入一個裝滿清水的杯子,很快一杯水都紅了。
物理現象六:光的反射鏡子中出現自己。
物理現象七:沸騰現象燒開的水水面不停地翻滾。
物理現象八:做傢具形狀改變,其本質並沒有變化。木匠把木頭做成桌子、椅子等傢具。
自然科學學科
物理學(physics)是研究物質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物理學起始於伽利略和牛頓的年代,它已經成為一門有眾多分支的基礎科學。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也是一門崇尚理性、重視邏輯推理的科學。物理學充分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㈣ 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念
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現代科技發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強學生的科技意識,提高學生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認識,物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呢?
一、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課堂教學是老師傳播物理知識的主要陣地,也是學生獲取物理知識的主要途徑,加強科技意識教育必須從課堂教學做起,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識的實用性。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與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突出知識的實用性。物理知識、物理規律本身就是對自然現象的總結和抽象,通過這些知識的介紹,使學生更加認識到科學知識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乃至高科技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更加相信科學、熱愛科學,樹立良好的科技意識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學。物理發展史是物理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物理發展史的教學,不僅使學生了解物理發展的歷史和一些著名物理學家的典型事跡,同時也能較好地培養學生良好的科技意識。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強化物理學史的教學,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用適當的物理學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牛頓運動定律的創立」、「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物理學史教育。同時,在實際教學中,可適當向學生介紹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航天領域和高科技領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過這些知識的介紹,可使學生更加了解科學家們對科學的態度,研究科學的方法以及他們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了解科學技術給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帶來的巨大動力,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從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識教育。
3.加強實驗教學。加強實驗教學,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識教育。根據自己十幾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加強實驗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改革課堂演示實驗教學。把部分演示實驗改成學生上台演示或邊講邊實驗的形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2)注重學生實驗教學。對學生實驗的教學,教師要求學生按「預習――實驗――觀察記錄――分析討論――總結報告」的形式進行,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組織學生認真討論,分析原因,並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根據實驗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寫出實驗報告,從而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加強實驗習題的教學。對實驗習題的教學,主要採取按「自設方案――討論方案――選擇方案――實驗驗證――總結報告」的程序進行教學,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設計並通過實驗驗證。這樣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以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二、積極組織開展物理課外活動
物理課外活動也是加強對學生進行科技知識和科技意識教育的重要陣地,與課堂教學相比,課外活動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選擇性。
1.課外趣味實驗。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精心設計趣味物理實驗,讓學生來完成如「飛機投彈」、「噴氣火箭」、「紙鍋燒水」等等實驗。通過這些實驗,既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能幫助學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科技小製作。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積極組織學生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展科技製作活動,如自製電鈴、自製平行光源、製作針孔照相機、製作潛望鏡、自製量筒、樓梯電燈開關電路等,並組織展評。科技活動的開展,既能鍛煉學生的科技製作能力,又能為學生將來工作後自製簡易教學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礎。
3.指導學生閱讀科普讀物。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老師要指導學生閱讀有關的科普讀物,使學生更多地了解科學知識和科技發展的新動向,增加學生的科技知識,並定期組織「實用物理知識競賽」等活動,以調動學生學習、讀書的積極性,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科技閱讀能力。
4.舉辦科普知識講座。科技知識與社會發展、生產、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在舉辦科技講座時,要認真選擇材料,或根據有關資料撰寫講稿,根據平時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動課分班級或集中學習,可以收集軍事科學、航天技術、通信技術、空間技術、科學家的事例與貢獻等材料,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科學素質教育。還可以聯系社會生活中的物理,讓學生自己搜集資料在班上進行專題介紹,還可以利用板報介紹科普知識及物理知識的應用。
5.組織社會調查活動。在社會調查活動中,學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識,結合實際去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如學習「水能風能的利用」後,可調查當地能源使用情況、環境污染情況,並提出改進意見,還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內容,調查雜訊污染、熱機的使用、農村用電等情況。
總之,加強學生的科技意識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科技意識,是科技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新世紀合格人才的需要。
㈤ 物理趣味小知識
1. 如何提高物理課堂的趣味性
如何提高物理課堂的趣味性聯系實際,主要是聯系自然現象和生產、生活中的實例及現代科技。
要在物理教學中努力滲透和體現STS(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教育思想,讓學生充分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密切關系,讓他們既關注科學技術的發展,增強斗陸探索科學的興趣與能力,又能清楚地認識其對人類和社會生活的危害,自覺地樹立環保意識。[1]換句話說,要使學生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最根本的是要使學生感到物理對他們有用,懂得物理知識的重要性、實用價值和社會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如何應用這些知識,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展現出物理世界的無窮魅力,引導學生思維向深處延伸,使學生覺得物理知識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從而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他們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備理性與科學思維,提高人文素質,使新一代的公民能夠形成關於科學技術與人類福利、社會發展相統一的價值觀。 物理學與自然現象密不可分,發生在我們周圍的各種自然現象,包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物理現象充滿在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學習物理,應該養成多觀察、多思考的良好習慣。
如講光的折射時解釋「三日同輝」:2002年某日清晨,遼寧葫蘆島市上班的人們在東方的天空中發現「三個太陽」,一大二小,小太陽輪廓不很清晰,持續40分鍾消失。實際這是太陽在大氣中玩的「把戲」,是太陽通過折射的光線在人們眼中產生的虛像。
學生對這些與生活緊密相聯的知識很感興趣,急欲要探求其中的奧妙,會很快橡汪掌握有關的物理知識。 結合教材內容,介紹與個人、家庭、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使學生了解物理學能為改善人類生存條件服務。
如講靜電可介紹雷雨時不要在大樹下避雨,不用有金屬傘尖的傘,不用手機等防雷擊的措施,尤其是說明太陽能熱水器室外天線必須接地,因為它安裝的高度大於該建築物的最高避雷針,若不接地,一旦遭雷擊,雷電流將通過熱水器的管道、電源線、信號線直接進入用戶室內。學生從中體會到物理學在生活中的用處很大。
另外,還可從一些古典詩詞中引入或理解物理學一些概念,或利用物理知識欣賞中國古典詩詞,這能使學生興趣盎然,已有教師對此做了有益的嘗試。[2] 結合教材內容,介紹與工農業生產、軍事密切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如講靜電屏蔽和並聯電阻時介紹坦克為什麼不怕高壓電網的兩種原因;講紅外線時簡介透視相機;講能量守恆定律時介紹英國的發明家發明的步行鞋發電裝置:將一種微型發電機安裝在經過加工的普通鞋底中,當人們行走時,產生的機械能就轉化為電能,這些電能足以為手機和筆空如頃記本電腦充電。如此等等,學生對這些知識不僅感興趣,而且能培養他們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
配合教材的閱讀材料介紹課外科技普及讀物,介紹新型電池、室溫超導體、光纖通信、激光、現代航空航天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納米技術等國際、國內最新科技成果及其未來發展趨勢,使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促進學生為未來發奮學習,鼓勵他們「奇思異想」。如講物態時可簡介固體內存在「流動的液體」;講人造衛星介紹「惠更斯」探測器登陸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時發回的照片所展示的神秘河道,並介紹我國的 「神舟七號」飛船將進行太空行走、交互對接等實驗;講磁場時可介紹未來的地球磁場可能會反轉,到時太陽粒子風暴將猛擊地球大氣層,對地球氣候和人類命運產生毀滅性的影響;講電磁波時可提到能烤焦敵人的微波武器,並介紹國外生物工程專家設想用「充電式」和「磁化式」將知識「拷貝」到大腦中去等等。
2.2 多做實驗和多開展課外活動 實驗有學生實驗、演示實驗、小游戲、科技小製作等等,要多將一些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演示性實驗變為學生實驗,給學生更多的動手動腦的機會,讓他們在操作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課外活動小組有攝影小組、無線電小組、家電小組、航模小組等等。
要用實驗和活動不斷構建學習物理的最佳情境,將其作為建立物理概念和規律的主要途徑,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形象直觀地展示物理現象的變化過程,從而使學生能夠理解、掌握、加深和拓寬所學物理知識,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及動手能力,充分發揮其獨立鑽研和創造精神,提高他們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和能力。2.2.1 演示 做演示實驗時,教師應想方設法自製教具、改造實驗,並盡可能多地把演示實驗變成學生實驗,為學生提供參與動手的好機會,讓學生輪流到講台上邊講、邊演示,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能動性。
例如講圓周運動、向心力時,把一個裝有乒乓球的罐頭瓶倒扣在講台上,要求學生手拿倒置的瓶子且瓶口不能用任何東西擋住,連同瓶內的乒乓球一起運到教室後面去(提示學生抓住瓶子在桌面上做勻速繞圈運動,帶動瓶內的乒乓球沿著瓶子內壁作旋轉,然後移動瓶子)。學生踴躍演示,對向心力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2.2.2 實驗 教學生經常做一些很能說明問題的小實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講磁場時教學生把吸力較強的磁鐵放入水壺內燒水,一周左右壺內的水垢甚至熱水瓶內的。
2. 五個物理小常識
1.氣功演員身上壓上重重的石碑,再用很重的鐵錘砸師碑,為什麼石碑碎裂演員卻安然無恙? (壓強)
2.煮餃子時,為什麼剛放入沸水中的會沉入水底,而快熟時會浮上來? (空氣膨脹,體積增大,密度減小)
3.電視機屏幕上為什麼容易附著塵土? (電視機顯象管向外發射電子到屏幕上,屏幕帶上了靜電,自然就吸塵)
4.環保人士呼籲裝修要慎用大理石鋪地面,為什麼? (大理石中含有放射形元素氡,對人體有害)
5.雷雨時,雷電曲折而下一閃而逝,雷生卻隆隆不絕,為什麼? (光速比聲速快)
6.白天在室內隔著玻璃看室外很清楚,而在室外隔著相同的玻璃看市內為什麼不清楚? (屋內光線射向屋外,比屋外光線暗,就不容易看見)
3. 有關物理的小故事
趣味物理]「其實你也可以做伽利略」
有許多城市為愛好強烈 *** 的人預備了一種極別致的娛樂,叫做「魔術鞦韆」。我沒有玩過這種鞦韆,所以只能從一本科學游戲集里抄下來一段描寫它的文字:
在離地面很高的地方,有一根很堅固的橫貫屋子的梁,樑上掛著鞦韆。大家在上面坐定以後,工作人員就關上門,撤去進屋子的跳板。這時候他宣布,他馬上要讓玩鞦韆的遊客有機會去做一次短期的空中旅行了。說完以後,他就輕輕地推動鞦韆。然後自己就坐在後面,像駕馬車的人坐在馬車後面一樣,或者乾脆走出這間屋子。
這時候,鞦韆擺動的幅度越來越大,看來就要盪得同橫梁一樣高了。鞦韆越盪越高,最後,它繞著橫梁轉了一周。運動越來越快了,這些盪鞦韆的人雖然大部分都已經知道這個游戲實際上是怎麼一回事,也感覺到自己的確是在擺動,的確在做著迅速的運動。他們似乎覺得自己的頭有時候是倒掛著,所以就本能地抓著坐位的扶手,免得跌下來。
不久,鞦韆擺動的幅度開始減小了,已經不再同橫梁一樣高了。又過了幾秒鍾,它完全停了下來。
事實上,這鞦韆始終掛在那裡,沒有動過,而是這間屋子在一種非常簡單的機件幫助下,繞著水平軸在遊客周圍轉動著。屋子裡的各種傢具,都是固定在地板上或牆壁上的。那個罩著大燈罩的電燈看來好像很容易跌倒,其實也是焊在桌子上的。管理鞦韆的工作人員好像曾經輕輕地推動過鞦韆,使它盪起來,而實際上是屋子輕輕地擺動了一下,他只是做一個推的樣子。
所有一切都促成大家的錯覺。
這個錯覺的秘密,簡直簡單得可笑。然而在你現在懂得了這是怎麼一回事以後,再去玩這個魔術鞦韆,你還是會受它欺騙的。錯覺的力量竟有這樣大!
普希金的一首關於「運動」的詩,你還記得嗎?
「世界上沒有運動。」一個滿腮胡須的哲人說。
另一個哲人不開口,卻在他面前來回地走。
他這個反駁真是再有力也沒有。
人們都贊美這個奧妙的答復。
可是,先生們,這個有趣的事件,
使我想起了另外一個例子:
誰都看見太陽每天在我們頭上走,
然而正確的卻是固執的伽利略。
在那些不懂鞦韆秘密的遊客當中,你也可能做一個伽利略。你同伽利略有一點不同:伽利略曾經向大家證明太陽和星是不動的,我們自己才在旋轉。而你卻要向大家證明:我們是不動的,整個屋子在圍著我們轉。但你跟伽利略一樣,所說的話都和常見的情況相反,所以你也很可能遇上枷利略的可悲的遭遇:被大家看作是一個睜眼說瞎話的人……
4. 求一篇物理趣味故事~~
物理學家介紹——霍金 1942年1月8日,霍金出生於英國牛津。
這一天正是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300年前闔然長逝的日子。伽利略是最先提出了慣性定律原理(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都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的人,後來牛頓系統地歸納了這個定律(因此後人也叫它「牛頓第一定律」),使之成為一切力學定律的基石。
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徹底改變了人類的時空觀念。霍金的成就與這幾位前輩相比又如何呢?他有資格躋身科學名人堂嗎?讓我們從他在學術界的第一次亮相看起: 1970年,28歲的霍金和彭羅斯(R. Penrose)合作,證明了「奇點定理」:在一定條件下,按照廣義相對論,宇宙大爆炸必然從一個「奇點」開始。
為此,他們共同獲得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 霍金的貢獻——對黑洞性質的研究和提出量子引力論——論重要程度雖趕不上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和愛因斯坦的兩個相對論,但是足以為他在科學名人堂中留下一席之地。
尤其是他的量子引力論,整合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領域,自成體系,使他能與創立分子生物學(生物學與量子力學的成功結合)的科學家平起平坐。 在霍金之前,所有的宇宙理論都以廣義相對論為基礎,但是只有霍金發現並證明了廣義相對論只是一個不完全的理論,它不能告訴我們宇宙起源的細節。
因為根據廣義相對論得出的結論,所有的物理理論(包括它自己在內)都將在宇宙的開端處失效。顯然,廣義相對論只是一個不完全的「部分」理論,所以奇點定理真正所顯示的是,在極早期宇宙中有過一個時刻,那時宇宙是如此之小,以至於人們不得不考慮用20世紀另一個偉大的「部分」理論——專門描述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來研究它。
霍金和他的搭檔被迫從對極其巨大范圍的理論研究轉到對極其微小范圍的理論研究。 恰好有這樣一種可能存在的微型天體可作為研究對象。
正如霍金後來回憶的:「研究黑洞的性質,有助於我們同時理解大爆炸奇點,因為他們之間實在是太相似了。」於是他開始潛心研究黑洞問題。
【名詞解釋 黑洞:一顆內部燃燒盡了的大質量恆星由於自身的重力作用,外殼不斷向中心坍塌縮小,最後就會形成緻密的黑洞。黑洞是宇宙中的實體微粒,它們的體積趨向於零,而密度(密度=質量÷體積)幾乎是無窮大,由於具有強大的引力,物體只要靠近這個微粒,就會被強大的引力吸住,連每秒傳播30萬千米的光也不能倖免。
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信號能夠從黑洞的作用范圍內傳出,這個作用范圍的界限被稱為「視界」,人類無法看到裡面的情形——對於觀測者來說,那就是漆黑一片——這也是黑洞名字的由來。】 1971年,霍金指出,宇宙大爆炸時間可能產生像質子那麼小(半徑10-13厘米)的重約十億噸的「太初黑洞」,它們的壽命大約和宇宙年齡相同。
1973年霍金、卡特爾(B. Carter)等人嚴格證明了「黑洞無毛定理」:「無論什麼樣的黑洞,其最終性質僅由幾個物理量(質量、角動量、電荷)惟一確定」。即當黑洞形成之後,只剩下這三個不能變為電磁輻射的守恆量,其他一切信息(「毛發」)都喪失了。
「黑洞」的命名者惠勒(J.A. Wheeler)戲稱這特性為「黑洞無毛」。 華裔著名物理學家介紹 吳有訓 吳有訓先生於1916年考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理化部,受教於留美歸來的胡剛復博士。
在胡先生的指導下,吳有訓在國內即對X射線有了一定的了解。1921年以優異成績獲得赴美留學機會。
該年底吳有訓赴美,1922年初進入芝加哥大學。其時,著名物理學家A•H•康普頓正以訪問學者身份在芝加哥大學從事研究與教學,1923年他正式成為該校教授,該年5月康普頓發表了解釋X射線被石墨散射後頻率改變現象(後稱康普頓效應)的論文。
當時也研究這一現象的美國物理界一位重要人物杜安已有所謂「箱子效應」和「三次輻射」的理論,因此他極力反對康普頓的工作。吳有訓先後以十幾種元素為散射物質進一步做了大量深入研究,通過精心設計實驗方案以無法辯駁的事實對康普頓的理論給予了極大支持。
這些成果得到了國際物理界的關注和承認。相關數據被一些國際著作引用。
吳先生1926年獲博士學位。國外有的物理教科書,因尊重吳先生的工作而將康普頓效應稱為康普頓—吳有訓效應。
嚴濟慈 嚴先生1923年赴法國留學,1927年獲科學博士學位。1880年著名物理學家比埃爾•居里發現了晶體的壓電效應,但壓電效應的定量數據的獲得,是嚴先生深入研究並精確測量給出的。
嚴濟慈的導師是物理學家夏爾•法布里,他是居里夫婦的好朋友。瑪麗•居里夫人對嚴先生的研究非常支持,並把四十年前居里用過的石英晶體樣品借給了嚴濟慈。
著名的物理學家朗之萬對嚴濟慈也非常賞識,給予了許多指導和幫助。嚴先生在大量實驗基礎上,總結出了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及其反效應具有各向異性、飽和現象以及瞬時性等特性,擴充發展了居里的理論。
1927年法布里當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在就職儀式上他宣讀了他的得意弟子---嚴濟慈的博士論文。1931年嚴先生回國。
1935年與著名物理學家F•約里奧—居里及卡皮察同時當選為法國物理學會理事。 趙忠堯 趙忠堯先生1927。
5. 有什麼生活中的趣味物理知識
1、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
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
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
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6. 趣味小知識
【物理趣味小知識》——會變化的「物重」】在學習了有關物理知識以後,同學們可能知道物體自身的重量不是一成不變的,即有時候「失重」;有時候「超重」。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物體重量的變化呢?別急,我們先來看下面一個故事:從前,曾經有這樣一件事:一個商人向荷蘭漁民購入5000噸青魚,裝在船上,從荷蘭一個城市運到靠近赤道的非洲城市——馬加的海港去。到了那裡,一過磅,發現青魚少了將近19噸。
奇怪!到哪裡去了呢?被偷走是不可能的,因為輪船沿途並沒有靠過岸。在當時大家都無法揭開這個秘密,現在我們終於知道它的原因了:原來這是地球引力跟我們開的玩笑。
由於地球是稍帶橢圓的,它的南北極的半徑要比赤道半徑小20公里。半徑越小,吸引力越大;反之亦然。
因此,在荷蘭的五千噸青魚,運到靠近赤道時,青魚的重量就自然變「輕」了。除此之外,物體重量的變化情況還很多呢!如在高山上,要比平地上輕一些;在赤道上比兩極輕一些;在水裡比在陸地上輕的多,等等。
可以想像,如果飛到地球引力達不到的高空區域,在那裡根本沒有重量了,因為在那裡地球的吸引力很小。但是,不論怎樣變化,物體的質量卻不會變化!怎麼樣,現在大家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吧!其實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類似的問題,只要大家能夠及時發現它們,並且與理論相結合,就可以找出正確的答案。
相信你今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不要「束手無策」哦!【貓的趣味小知識】貓有230根骨頭。貓的聽覺比人和狗靈敏。
相對身體尺寸而言,貓有比任何哺乳動物都有大的眼睛。貓正常的脈搏每分鍾大約在110至170次之間。
貓正常的身體溫度大約是39度 。貓的垂直跳躍高度能達到自己身體高度的5倍。
貓的鼻紋是唯一的,沒有任何兩只貓的鼻紋是一樣的。貓尋女人的反應高於男人,原因是女人聲音的頻率比男人更高。
家貓的奔跑速度每小時大約是55至60公里。貓是最愛睡的哺乳動物,一天中大約有16個小時在睡覺。
【鳥類趣味小知識】什麼鳥不易被人察覺? 當你在森林裡經過一棵停有山鷸的樹時,可能會察覺不到樹上有山鷸,山鷸並不是一隻很小的鳥,而是一種大鳥,可是它那一身漂亮的羽毛,看起來就像秋天的落葉一般,加上它靜止不動的假裝,才使人不易察覺。山鷸站在樹上,隨時注意四周的情況,即使是它背後的一點動靜,它也能立刻察覺的到。
這是因這它的眼睛位於頭頂偏後的地方,所以任何敵人都不能逃過它的視線。當然,很少有昆蟲能倖免被它獵食。
松雞住在哪裡? 松雞住在南北半球的冷原地帶,是寒帶地區少數鳥類中的一種。 冬天時,鳥棲息在松樹或杉樹上。
為了抵禦寒冷的氣候,它必須要吃大量的針葉才能產生能量。在極地附近,冬季時晝短夜長,所以松雞幾乎要花整個白晝的時間來進食。
春天來臨時,松雞就紛紛展開求偶的行動。它們通常是由雌鳥來選擇雄鳥,必須在比武招親獲勝,才能得到雌鳥的親睞。
鸚鵡之間會不會聊天?"寶寶起床!"有些鸚鵡會說話,但它們並不會真正交談。鸚鵡的主人很有耐心的教它們說些很簡單的字句,雖然它們能夠照念,可是卻一點不懂其中的意思。
動物能用它們自己的方式互相交談,而不是用我們所懂的字句。它們的叫聲可能代表:"我害怕";"請摸我一下";"我找到食物了"或者是"危險哦!快逃!"顏色、動作和氣味也能作為動物之間溝通的工具。
獵人可以模仿它們的叫聲、氣味等設置陷井,讓它們自投羅網。 企鵝不會築巢? 事實上企鵝不會築巢。
企鵝媽媽到海中找食物的時候,企鵝爸爸則在陸地上,把蛋放在雙腳間,再用充滿脂肪的大肚子蓋在上面,站著孵蛋。企鵝每年都在相同的地點孵蛋,它們用喙和振翅,來對付可能進犯的敵人,保護它們的後代。
初出世的小企鵝會到爸爸媽媽的嘴裡找食物。 企鵝是以魚.蝦和貝殼為食物的。
在食物豐富的夏季,它們把時間全部花在補充營養上,通常可以潛到幾百米深的海中去尋找食物。 企鵝會不會飛 企鵝是一種很奇特的動物,不靈活卻很可愛。
它們的雙腳就像穿進同一隻褲管里,走起路來扭扭捏捏,十分困難。企鵝為了保持平衡,所以老上張著萎縮的翅膀。
雖然它們不會飛,不過它們還是屬於鳥類。它們厚重的衣上面長滿了十分緊密的小羽毛,小羽毛中充滿了油脂。
企鵝在水中鼓動著翅膀前進,好像裝上發動機似有非常敏捷。企鵝性情活潑,十分喜歡潛水和在水中玩耍。
它們在逃避天敵時,常常露出水面,可以在空中滑翔1米多。 哪一種鳥巢最漂亮? 在天空中飛翔的鳥,種類很多,每一種鳥所築的巢都不一樣。
蜂鳥的巢比湯匙還小,有些老鷹的巢比汽車還大。鳥類用絨毛、小樹枝、唾液或蜘蛛的網作為築巢的原料。
鳥巢的形狀,有的像碗,有的像球;有些像搖籃一樣懸吊著,有些則像木筏一樣地漂浮在水面上百非洲有一種織布鳥,它的巢築的很復雜。有的鳥還會在巢上塗顏色,來吸引雌鳥的注意。
世上還有許多種的鳥巢,至於哪一種最漂亮還是你自己挑選吧! 鳥類如何進行長途飛行? 鳥兒在長途旅行時,都是成群結隊的,一連飛行好幾天。例如燕鷗,就是這樣飛完從。
㈥ 物理課外興趣活動總結
物理課外興趣活動總結
活動是由共同目的聯合起來並完成一定社會職能的動作的總和。活動由目的、動機和動作構成,具有完整的結構系統。下面就是我整理的物理課外興趣活動總結,一起來看一下吧。
物理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學生參加學科討論、製作科技模型、觀看實驗表演、進行現場參觀、閱讀課外輔導資料、參加各種競賽,不僅能幫助他們復習、記憶、理解學過的物理知識,培養聯系實際的能力,而且還能開闊眼界,豐富知識,吸引他們探索新的物理現象和規律。這是課堂上得不到的,更不是做幾道練習題所能代替的。所以,物理課外活動是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既是物理課堂教學的補充,也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學生獲得系統的物理基礎知識,主要來源於課本,但大量物理知識的擴展卻來自課外的親身實踐和課外閱讀。我們物理教師只有把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有機地組織好,才能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引導他們通過觀察和動手實踐去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逐步提高他們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的能力。
1.物理課外活動能促進基礎知識向實際能力轉化,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
學生從書本上獲得系統的物理知識後,要讓學生覺得這些知識有用,解決了實際問題,就會得到滿足,而產生新的求知慾望。所以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不斷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十分有效的措施。有計劃,有步驟的課外活動能促進學生的基礎知識向實際能力轉化,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例如學過照相機原理後,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攝影小組活動,學生會對照相機的原理更加深刻地理解。學過凸透鏡,凹透鏡的光學性質後,組織學生到實驗室去自製望遠鏡,學過照明電路後,組織學生安裝簡單的照明電路等等,學生會從物理知識的大量應用中,看到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性,就會增強學好物理的信心。
學生從書本上學習了一些物理規律、原理以後,要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這些規律、原理,光憑做習題是不行的,可利用課外活動讓學生搞一些小製作。例如學過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外力成正比後,可讓學生自製一個測力器;學過物體的浮沉條件後,讓學生自製一個浮沉子;學過杠桿的平衡條件後讓學生自製桿秤等等。對一些重要的物理現象、實驗還可讓學習自製實驗器材進行小實驗,例如用大小廣口玻璃瓶兩個、木板、鐵絲自製一個量熱器測定物質的比熱;自製驗電器、指南針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課外活動,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2.物理課外活動能發揮學生的個性與特長,促進非智力因素的發展
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個性與特長,有的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得很好,但不善於動手;有的學生基礎知識學得一般,但動手能力較強。有益的課外活動能對前者起促進作用,對後者提供更多的成功機會,以增強學生對基礎知識學習的主動性。豐富多採的課外活動能發揮學生的個性與特長,促進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例如,學生在小製作的過程中會碰到許多困難,會經歷失敗的苦惱,但通過自己的努力
最終還是成功了,從中學生會得到尊重客觀規律的教育,體會到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艱辛,會嘗到成功後的喜樂,更重要的是鍛煉了自己的意志。在小論文比賽中,學生會展開豐富的想像,查閱有關資料,閱讀有關的課外讀物,從中學生會領略到物理知識的無窮魅力,使他們對物理學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和情感。心理學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是人對待外界事物的態度,是人對客觀現實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體驗。」凡能滿足需要的事物,會引起肯定性的體驗,如快樂、滿足、熱愛等。情感的特殊性,正是由於這些需要、渴求或意向所決定的,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如果把學習物理知識作為滿足自己的需要,渴求或意向,那麼他們對學習物理知識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所以我們在物理教學中應努力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科的情感,而從這一點上看物理課外活動有優於課堂教學的作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千方百計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課外活動,讓學生從中學到知識,能力得到提高。
本學期本人在開展物理課外興趣小組活動中,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取得一定的成績,初步完成指導學生參加課外興趣活動的工作任務。
1、在學期初制定物理課外興趣活動計劃,並提交物理教研組會議討論,爭取各科任教師的配合協作。把物理課外興趣活動與具體探究式課改及研究性學習過程結合起來,強調鍛煉提高學生的學習、理解、應用物理能力,豐富物理教學內容,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物理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及技術技能;強調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2、利用學校校園網路,創建物理教研組主頁,轉貼科普知識文章,設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講座欄目,鼓勵學生參加科技小發明小製作小實驗小論文,向學生徵集創新作品。
3 、組織學生組成科技創新興趣小組加以輔導,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小發明小製作 .
本學期的物理興趣活動雖取得了一點成績,但尚沒有得到充分開展,原因是傳統課堂教學為主的觀念不易改變,以及受到學生課余時間不足、教師配合不夠、學校資金設備條件有限等因素的制約,希望今後能逐步改善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不難發現,初中學生系統地獲得物理基礎知識及技能的主要途徑依然是物理課堂教學,但物理知識的拓展運用,卻有賴於課外實踐和閱讀。因此,物理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另外,我們也應當注意到,物理學是一門嚴謹的實驗學科,這決定了物理教學不能局限於教科書與課堂教學,而應在適當的多種教學形式下,輔之以必要的課外實踐活動,使物理教學與生活生產實際密切結合,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素質。本文結合教學實際淺談物理課外活動的開展。
一、物理課外活動的特點和作用
物理學科具有獨特的性質和內涵,它不僅關注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學科知識的積累,還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為此,需要適當開展一些課外活動。
物理課外活動,可以發展學生的特長,培養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物理課外活動可以不受大綱的限制,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來確定。
物理課外活動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能力。想要讓學生加深對課本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單靠作業練習是不夠的。但是如果教師在課外活動中適當地穿插一些小發明或小製作內容,如簡易的照明電路的安裝等的活動,以便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所學物理知識的作用,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能產生求知慾望和滿足感。再者,通過這樣的活動,還能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術態度,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外活動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其非智力因素的發展。高效、有益的課外活動,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更能培養學生敏銳的洞察力,增強其探究學習的能力,也能培養他們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二、教師在物理課外活動中的角色
在物理課外活動中,輔導教師往往沒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他們常在把學生引入到事前設定好的自己熟悉的軌道上後,對學生在活動中所提出的稀奇古怪的問題不聞不答,或敷衍了事。如學生不能隨意使用設備儀器,不能隨意行動。學生的所有行為都必須在教師的監控下進行。實際上,這些做法是不妥的,教師應讓學生大膽進行試驗,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提高。
我們應該明確物理課外活動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開展活動時,我們應當確保活動的開放性,充分考慮學生的愛好、性格、興趣等因素,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喜歡的課外活動,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想像力。教師在活動中僅是一個引導者,應當注意為學生釋疑解惑。在這些活動中,教師還應當對成績較差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幫助,以提高他們在活動中的成就感,從而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三、物理課外活動的實施
開展物理課外活動,活動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採用以下形式。
1.科技小組
科技活動往往具有濃厚的趣味性,一般學生都樂意參加,學生可以通過活動檢驗所學的知識、發展自己的的能力。具體形式如下:(1)模型小組。可以分為航模、車模小組。根據學生所處年齡段和知識結構的差異,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如在車模製作中,就可以將學生按年級劃分為七年級組、八年級組等。七年級組的,可以讓其製作彈射車,而八和九年級組,則可要求他們製作牽引車。(2)攝影小組。參加對象主要是八年級以上的學生。學校可以將活動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操作配合講解為主,以攝影知識和光學原理為主要內容。第二階段則以攝影活動為主,對所拍攝的作品進行分析、總結和評價,通過反復實踐提高學生對攝影的認識和光影成像知識的理解。
2.競賽集訓小組
通常而言,參加物理知識競賽集訓的人員應控制在一定的范圍,目的是培訓尖子生。日常教學中,可以為學生推薦與物理競賽相關的書籍及學習方法。集訓時,應根據小組實際情況進行授課,並適當地拓展延伸。
3.社會調查小組
開展社會調查活動,學生能夠利用課本知識,結合實際活動,調查問題,觀察現象,並提出一些解決措施和建議。如在學習「能源與環境」這一知識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當地的能源使用情況以及環境的污染現狀進行調查分析,並提出解決建議。
為了更好地實施STS教育,採取課堂滲透的方法在當今教育體制下無疑是一條主要途徑,但僅有這還不夠,有效和生動地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必將成為一種最重要的開放式的輔助手段。近幾年來,我在這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創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開展課外小實驗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試驗課本上除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外,還根據不同章節的知識特點確定了近20個課外小實驗,我覺得將其分布在三年時間內完成仍顯不足。為此我聯系有關章節知識,另外增補了10多個。如在《動量》一章里增設了「用自來水觀察反沖運動」;在《電場》一章里增設了「靜電屏蔽現象的觀察」;在《光的色散》一節里增設了「室內彩虹形成」等小實驗,平均每月至少有一個可做。我把這30多個課外小實驗編成序列,按教材的特點分階段以各課外實驗興趣小組為中心組織實施,每個小實驗盡量要求學生獨立設計,獨立操作,並獨立完成實驗報告。對於難一些的小實驗,我給予一定的提示與指導,包括實驗原理、所需器材、操作與觀察要領等。有些實驗原理簡單,需要的器材不多且在身邊易找,要求他們在實驗室外隨機場所完成。而有些實驗需要利用實驗室現有器材,必須要他們在實驗室里完成。如「測人的反應時間」、「縫衣針浮在水面上」、「觀察光的衍射現象」等大部分小實驗均可在實驗室外完成,而「觀察電磁感應現象」、「微小形變的顯示與觀察」等少部分小實驗可在實驗室里完成。
每學期每班能收到學生完成的課外小實驗報告和小結達100餘份,對這些報告和小結我都給予了及時的批閱,從中還篩選出20餘篇優秀報告和小結裝訂成冊進行展覽,然後存檔。
豐富有趣的課外小實驗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加深了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同時提高了動手操作和手腦並用的能力,對學生智力開發不無裨益。
近幾年高考中,加強了對課外實驗設計能力的考察,這標志著今後高考命題的改革方向。 由於我重視學生課外實驗設計能力的訓練,99年高考中,我所帶的畢業班實驗題得分率較高,平均分為15.2分,而實驗題總分為17分。
二、開展科技小製作和撰寫科技小論文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
科技創造和發明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應用物理學也因此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要想培養愛迪生式的大發明家,必須從小事做起。
首先,我將教材上與我們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聯系較緊的知識作恰當地擴展,引導學生在課外獨立完成科技小製作。如在學完「靜電感應」後,學生完成了「簡易靜電吸塵器製作」和「簡易驗電器製作」;在學完了「動量守恆定律」後,學生完成了「微型火箭的製作」; 在學完電路知識後,學生完成了「簡易熱得快自控電路設計與安裝」、「節日閃爍彩燈電路的設計與安裝」和「多用電表組裝」; 學完了「透鏡成像」後,學生完成了「照片的拍攝與沖洗」;學完了「聲波」知識後,學生完成了「普通開水壺報警器設計與安裝」;學完「磁場」後,學生完成了「指南針製作」等等。
其次,我引導學生對身邊觀察到的和課本上遇到的物理現象作理論和實踐上的思考,寫出了一篇篇嫩稚而又不失科學的小論文。學了「向心力」知識後,學生寫出了《汽車拐彎安全談》;學了「動量定理後」,學生寫出了《汽車製造中的舒適問題》;學了「超重和失重」知識後,學生寫出了《在宇宙飛船中的生活起居》;學了「圓周運動」後,學生寫出了《地球形狀為什麼是橢球體》;學了「振動和波」後,學生寫出了《房屋建築中的防震設計》等。
再次,我結合現代前沿科學和對未來科學的展望,引導學生大膽地進行科學幻想。他們在查閱了我提供的有關資料後,寫出了一篇篇發人深思的科幻小論文。如《月地索道與來來太空旅遊》、《未來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超導現象與電力革命》、《反物質世界與物質世界的碰撞》、《環保生物電池》等等。
生動有趣的科技小製作和小論文撰寫活動,極大地陶冶了學生們的科學情趣,培養了他們獨立思考、獨立創造、獨立幻想的能力,對他們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科學習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他們未來獻身科學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啟迪。
每學年每班能收到學生的小製作和小論文達50多件(篇),在98年由京山縣科協舉辦的中小學生科技小論文、小製作評選活動中有2人獲一等獎,2人獲二等獎,4人獲三等獎,獲獎數居全縣各校之首。有二項還作為科技成果向有關單位推廣,如《樓道感應燈控電路的設計》被推廣到建工局,《熱得快自控電路設計》被推廣到製造廠。
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學生在學校相對比較封閉,與社會有較大距離。但學生終究要走入社會,在人海茫茫中尋找自己的位置。而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生存競爭更加激烈。因此必須引導學生學會面對社會和適應社會。
結合當前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我利用雙休日組織學生到農村、工廠和街道進行社會調查,並寫出調查報告。如在京源大道上測定汽車、摩托車的速度後,學生們發現不少汽車和摩托車超速行駛,於是他們寫出了《城市交通事故成因》並呈送縣交警大隊,使自己也受到一次交通安全教育。結合「光纜通訊」的學習和中央電視台關於「拉線有電打死了人誰負責」的討論,我組織學生參觀了街道和工廠的通訊線路布局,發現有些地方的通訊線路像蜘蛛網似的,有的離高壓線和照明電路較近,於是他們寫出了《通訊線路的合理化布局》呈送縣電訊局,報告上還附有照片。結合電能輸送的知識,我組織學生到我校社會實踐基地永興鎮汪嶺崗村進行調查和訪問,發現有些村落燈光很暗,線路電壓降較大。個別村落還沒有通電,晚上用的是柴油燈。走訪中還得知電價較高,農民用不起。於是同學們寫出了《關於汪嶺崗村輸電線路的布局與管理的意見》分別呈送該村委會和鎮供電所。此外,還就雜訊、光、白色污染等環保問題,下水道面蓋不全造成兒童不幸墮入身亡的問題等進行了社會調查,都寫出了調查報告,並呈交有關單位。呈送的報告中大多有迴音,通過半年的整改,均有一定的成效。為此,汪嶺崗村委員會、電訊局、縣文明辦、縣城建局向學校送來了感謝信。98年5月在學校組織的社會調查報告評選活動中,有三篇獲一等獎,5篇獲二等獎。
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促使了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一些社會生活實際問題,提高了他們觀察事物、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社會公德意識和社會主人翁責任感。同時也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