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初中物理功如何導入

初中物理功如何導入

發布時間:2023-05-21 00:14:05

⑴ 初中物理教學導入新課的幾種方法

導入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導入的目的在於能激發學生興趣,引起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集中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入得當,引到學生的心坎上,引在教材的要點處,才能使學生進入一個良好的學習境界,為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礎。特別是對於物理這門比較抽象,比較難的學科,導入更是必不可少而且是關乎一節課成敗的關鍵。 對於不同的教學內容,導入的方案有很多種,特別是對於物理來說,每節課的導入方案都可以有好幾種,以下只是一些常用的引入方法。 一、直接導入法 這種導入方法是一種開門見山,直入主題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不拖泥帶水,而且為有限的課堂節約時間。對於學習內容很簡單,或者學生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識,就沒必要拐彎抹角。 二、生活經驗導入法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和接觸過很多物理現象或可以應用物理知識解釋的例子,這些都是很好的無形教學資源。恰當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現象,極大程度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為良好的物理教學創設環境。在引入過程中,一方面易使學生感到似曾相識,所以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能讓學生感到學以致用,為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而自豪;更重要是培養學生勤於觀察生活現象,勤於思考和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這也符合讓學生在生活世界中學物理而不是在科學世界中學物理的現代教育理念和新課標對教學目標中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 三、故事引入法 在物理學的發展歷程中,充滿著很多物理學家的有趣故事,而且涉及物理知識的故事也有很多。初中學生還是有點小孩子天性,喜歡聽故事,故事引入法對課堂教學有很多好處,第一可以舒緩學生緊張的學習氛圍,第二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第三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故事引入法要有一定的技巧,首先所引用的故事要與所講的內容緊密相扣,至少要從這個故事中引出一些物理問題,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其次故事的引入要有趣味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四、實驗引入法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對於一些物理現象,學生之前並沒有在日常生活中見過,因此學生頭腦中並沒有形成一種意識,就不能用生活經驗引入了,這類內容的引入就可以用藉助實驗。運用實驗引入新課,不僅可以使學生對物理現象、物理過程獲得必要的感性認識,還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引入新課中,實驗的選擇很重要,應該選擇一些生動有趣、新奇和使學生感到意外的實驗,創造一個愉快的物理學習環節,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五、復習引入法 這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方法,新課的內容往往與學過的知識密切相關,抓住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從已有的知識出發,通過邏輯展開,把新內容自然的引出來,這種方法使新舊知識連貫,便於學生理解、掌握和深化。 如在《功率》時,先復習功的計算後,通過事例引出做功的時間因素,提出做功的快慢問題,從而引出新課,知識的連續性,會讓學生感覺新知識是由舊知識引申和發展而來的,有助於消除心理上的障礙。 六、提問引入法 這種方法也是很多老師經常採取的方法,提問引入法是指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有關問題,請學生回答或引導學生思考,從而引出新課。這種引入方法可以喚起學生的自覺思維,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求知慾望和成就動機,增強學生思維的樂趣。 例如在講解串聯電路的特點時,可以這樣引入:亮度可調節的台燈的亮度或者電風扇轉動快慢與什麼有關?(答:與電流強度有關。)改變電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變電壓或電阻。)改變電阻有哪些方法?(答:改變導體的材料、截面積、長度或者溫度。)我們學過的什麼儀器可調節電流的大小?(答:滑動變阻器。)滑動變阻器如何連接在電路中?(答:串聯。)進而提出滑動變阻器串聯到電路中後,各部分電路中的電壓、電流如何?自然導入了新課。這樣設計的問題,結合學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總之,人們常說:教無定法。新課引入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方法應該靈活多變。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情況,不同的教學條件採取不同的新課引入方法,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但是不管採用什麼樣的引入方法,都應當在知識學習、啟迪智慧、陶冶情操等方面取得最佳效果。只要在新課開始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就能大大提高課堂效率,事半功倍。

⑵ 初中物理新課導入的方法

初中物理教學導入新課的方法
俗話說:「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在講授新課之前,教師就應該考慮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使其一開始就有一個明確的探索目標和正確的思維方向,這是一堂課成功的前提。
那麼怎樣提出課題、導入新課呢?通過實踐教學,我認為可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由科學史實導入新課
一些科學史料中的典型事例,可以用來導入新課。例如講簡單磁現象,教師可以通過介紹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導入新課;講阿基米德定律可以引用阿基米德稱皇冠的故事或曹沖稱象的故事來導入新課。這種導入新課的方法,其最大的特點是生動活潑、引人入勝,有助於啟發學生進行科學思維,也是生動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很受學生歡迎。
二、由生活中的錯誤經驗導入新課
生活中的經驗有正確的和錯誤的兩種,有時利用學生生活中的錯誤經驗來導入新課,會產生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講慣性定律時,可先提問學生:「維持物體的運動是否一定要有力的作用?」、「速度大的物體是不是一定受一個大的力的作用?」對這些問題的肯定的答案是錯誤的,但學生常常認為是正確的。產生這種錯誤的根源在於學生的生活經驗被假象所迷惑。例如靜止的車,人推它才動;靜止的樹枝,風吹它才動;靜止的球,腳踢它才滾,如此等等。如果不推、不吹、不踢,這些物體是不會動的。當老師把學生認為是「千真萬確」的生活經驗,給予否定時,學生的思維一下子被激活了,注意力頓時集中到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上來,這樣就巧妙的導入了新課。這種導入方法不僅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明白生活中的經驗在沒有經過嚴謹的科學分析之前還是粗淺的、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要正確認識世界,掌握自然界的客觀規律,還必須經過嚴格的科學分析。通過學習,學生對原有感性知識作一番完整的分析,以獲得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這對於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和逐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十分有益。
三、由生活中熟悉的現象導入新課
採用學生所熟悉的現象也可以用來導入新課。例如講「壓強」一課時,首先讓學生想一個問題,人在爛泥地上走和在爛泥地上墊一塊木板後再走,兩種情況下,陷入泥里的深淺是否一樣?為什麼?從而提出本課要討論的問題——壓強。又如講「慣性」的時候,可以舉出鋼筆出水不暢時,甩一甩,墨水就出來了;汽車起動、制動、拐彎時乘客有傾倒現象等事例,來導入新課。

⑶ 蘇教版九年級物理《功》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蘇教版九年級物理《功》教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機能:

1,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能從生產、生活的實例中,判斷哪些力做功,哪些力不做功。

2,理解功的計算公式:W=FS 中各符號代表的物理意義、各自的單位;並能用來進行簡 單的計算。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

(二)過程與方法:

1,組織學生通過對實例的分析、討論總結出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2,利用對生活中具體事例的分析,彎穗加強對功的概念的理解。

3,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功的物理意義。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抽象概念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初步了解科學概念跟生活術語的區別。培養學生樹立將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結合教材聯系生活中的實際事例,培養學生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功的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並會計算功。

三,教具准備:

彈簧測力計,斜面,小車,木塊,刻度尺,雞蛋

四,教學步驟:

(一),引入課題。以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一上課便向學生播放關於盤山公路,供輪椅通行的斜坡的動畫引導學生思考,提出「有沒有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這一問題,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給學生舉例進一步引入課題,當我們提著一桶水在水平方向前進了一段距離時,因為我們用了力,我們說自己在「工作「。然而在物理學中功的概念是怎麼定義的?怎樣才叫做功?又怎樣計算做功的多少?這就是本節課要學習和研究的內容。

(二),新概念「功」的導入。(體現重點)當你舉高物體時,你就應用儲存在體內的化學能,使物體的位置升高了。在物理學中,就說力對物體做了功。舉起相同的高度,物體的重力越大,舉仿鬧握起它所需要的力也就越大,力做的功也就越多;對於同樣重的物體,舉起的高度越大,力做的功也就越多。那麼「什麼是功?」

在物理學中,把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稱為機械功,簡稱功。

如果我們用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然後請同學根據自己的理解在黑板上寫下三者之間的關系表達式。再請同學對其進行評論備慶是否正確。教師再對其進行規范教導。W=F·S 並指出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N),距離的單位是米(m),則功的單位就是牛·米(N·m).為了紀念英國物理學家焦耳對物理學的貢獻,人們將功的單位命名為「焦耳」,簡稱「焦」,用J表示 1J=1N·m

1J的功大致等於從地上拿起一個約50g的雞蛋,並把它舉過頭頂,在此過程中你對雞蛋做的功大約為1J。教師在說的過程中進行演示,然後讓學生親自體驗感受1J功的概念。

(三),做功了嗎?(突破重點,體現難點)課件展示四幅動畫分別為(a)女孩將一箱書搬起來 (b)學生背著書包在水平道路上勻速行走 (c)司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汽車還是紋絲不動 (d)足球被踢後,在草坪上滾動了一段距離

教師對其進行解說:1, 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為慣性通過一段路程,如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一物體由於慣性做勻速直線運動。 (F=0,W=0)

2,物體受到力,但沒有移動距離,即通過的距離為零。如一人用很

大的力推一輛汽車,汽車沒移動。(S=0,W=0)

3,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動了距離,但移動的距離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如圖(b)。 (W=0)

然後讓同學討論四幅畫中哪些做功了,哪些沒有?為什麼?發表討論後的結果。

教師總結概括,歸納根據功的概念可知,對物體做功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對物體要有力的作用;二是物體要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定的距離。

為加深學生對力與功之間關系的及力對物體做功概念的理解,課件展示例題:小明將質量為10kg的水桶從離井口三米的深處勻速提到井口,如圖所示。在這個過程中,小明對水桶做功了嗎?若做了,做了多少功?

讓學生自己思考,然後請同學進行分析,講解。再由教師進行詳細講解。

(四),活動實驗,測量提升物體所做的功。(突破難點)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首先由教師講解注意事項,實驗步驟,再由學生設計動手操作)1,在斜面上拉小車的實驗,並計算在自己的實驗中拉力對小車所做的功,2,在豎直方向上勻速提升小車,使小車上升一定高度,測量並計算拉力所做的功。(實驗過程中,教師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將兩種測量結果記錄在自己設計的表格中,分析得到的數據,看看利用斜面是否省力,是否省功。最後分析討論由他們總結和發現規律,得出結論。老師在作進一步的講解和總結。

(五),關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再次向學生展示引入課題是播放的動畫,引導學生思考,供輪椅上下的斜坡,在物理學中我們常稱為斜面,也是一種簡單的機械,這樣可以省力,體現了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懷;盤旋公路也利用了同樣的道理。研究表明利用簡單機械可以省力但要費距離,或者可以省距離但要費力,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六)小結及作業安排。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功,功是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也學會了計算功。知道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作業設計:1,一個質量為80g的皮球從高處下落了5m,重力對其做了多少功?

2,若你的教室在三樓,試估算你從一樓走到三樓要做多少功?

3,2008年8月11日,在北京奧運會女子舉重58kg級比賽中,中國名將陳艷青以抓舉106kg, 挺舉138kg和總成績244kg的優異成績獲得金牌,刷新了她自己保持的挺舉和總成績兩項奧運會記錄。試估算出陳艷青在成功抓舉的過程中對杠鈴所做的功?

五,板書設計;

1,功:概念:在物理學中,把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稱為機械功,簡稱功

2,力學中的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對物體要有力的作用;二是物體要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定的距離。

3,功的計算:W=F·S 1J=1N·m

4,力對物體做功注意事項,力,距離,功各自的國際單位制單位。

5,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⑷ 初中物理概念引入的幾種方法

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礎知識的核心內容之一,是物理教學的基石,是正確理解和掌握物理規律的基礎.重視和加強物理概念的教學,幫助學生形成清晰、正確、深刻的物理概念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加強物理概念的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就有關初中物理概念的引入作些淺顯的探討.
1 概念引入的時機
在引入物理概念時不能一開始就告訴學生某個物理概念,然後逐一的解釋其中的每一個物理量的含義,這會導致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大減 ,因為學生不明白為什麼要引入這個概念.那我們什麼時候引入物理概念呢?應該在我們解決實際問題遇到困難如何來解決?假設了一系列方案,而最好方案的提出應該是引入物理概念時思維的最佳切入點.
例如在「機械功」概念的教學,不要一開始就告訴學生力與距離的乘積便是機械功.而是在我們學習了杠桿、滑輪、輪軸、斜面等簡單機械後,引導學生思考要想最省力我們選擇什麼樣的機械,要想最省距離我們又選擇什麼樣的機械,在學生弄清楚其中隱含了一個規律:省力的時候費了距離,省距離的時候費了力,也就是我們在使用機械時遵循著這樣一個規律:力與距離的乘積是不變的.水到渠成,我們將這一有價值的乘積就稱之為機械功.
又例如「速度」概念的教學,同樣是在學生完成活動:比較不同紙錐下落的快慢後,通過分析、歸納得出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即時間相同比路程,路程相同比時間.那如果遇到在現實生活中路程不一樣時間也不一樣的兩個運動的物體,我們又如何比較它們的運動快慢呢?學生提出可以將路程化為相同,也可以將時間化為相同.你更傾向於哪一種呢?將時間化為多少更為簡單呢?在一系列問題解決後再引入速度的概念就顯得很自然,同時也能更好的理解速度的本質.
2 概念引入的方法
2.1 從生活實例中抽象概括出來
抽象概括能力就是從具體的、生動的實例,在抽象概括的過程中,發現研究對象的本質;從給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結論,並能應用於解決問題或做出新的判斷.初三學生正處在形象思維開始向抽象思維過渡、轉化的階段,而且還開始出現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 模仿已經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了.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的這個思維特點加強抽象概括能力訓練同時又很好的解決了概念教學的難點.例如「杠桿」概念的教學,讓學生從許多具體工具在使用時的共同特徵中抽象概括出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叫做杠桿.又例如在講授「力」的概念時,先舉出一些實例,如兩個學生相距較近互相推,提起重物,手握握力計,拉彈簧測力計等,並從這些推、提、壓、拉產生力的不同動作中找出它們的共同特點來引入「力」的概念,其一,必須有兩個物體(不一定是人),單獨一個物體不會產生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其二,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2 巧用類比,靈活遷移
所謂類比,實際上是一種從特殊到特殊或從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從而推出他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邏輯思維.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類比思維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較復雜的概念.例如:「電流、電壓」概念的教學,電流、電壓是初中學生不易理解的一個概念,而水流與水壓學生卻很熟悉,通過類比,將水流類比電流、水壓類比電壓,從而引入「電流、電壓」概念,這種處理形象、生動、學生容易接受.又例如「功率」概念的教學,將功率和速度類比.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同樣的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定義是單位時間內運動的路程,同樣的功率的定義是單位時間內做功的多少.這樣引入「功率」概念,學生還是很容易的理解功率的本質的.
2.3 從學生生活體驗引入
初中學生接觸生活十幾年,也積累了許多生活體驗,這為我們引入物理概念提供了方便,學生也樂於接受.例如「慣性」概念的引入,引導學生回憶、再現自己坐在汽車里,體驗當汽車靜止、以某一速度正常行駛、突然啟動、剎車、加速、減速、拐彎等時刻的感覺,通過分析引入「慣性」的概念.又例如講「摩擦力」概念時,直接讓學生體驗手緊貼在課桌上移動時的感覺,自然引入「摩擦力」的概念.
2.4 通過演示實驗引入
演示實驗是由教師操作演示的實驗,是學生對所研究的物理問題獲得感性認識的基本途徑.通過演示實驗,可以指導學生觀察和分析物理現象,獲得生動的感性知識,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定律,提高物理教學效果.在概念教學時我們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引入,能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同時學生會對新概念印象深刻.例如「浮力」概念的引入.先做演示實驗,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個重物,用手向上托重物,學生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小.分析由於重物受到手向上的托力,才使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小.接著把重物慢慢放入水中,學生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示數也變小,分析由於重物受到水向上的托力,才使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小.此時再引入「浮力」的概念,可謂水到渠成.又例如在「大氣壓強」概念引入前,可以做「易拉罐」實驗,向空易拉罐中注入少量酒精,放在酒精燈上加熱,排走罐中空氣,然後用橡皮泥快速地將罐口封閉,讓易拉罐靜靜地立在講台上自然冷卻,學生可以觀察到易拉罐被壓癟,並發出劇烈響聲.該實驗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聽覺效果,都能給學生帶來震撼,接著引導學生思考:是誰將易拉罐壓癟的?從而引入「大氣壓強」的概念.
2.5 問題討論引入
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積極思考、參與討論,甚至爭論,在此基礎上引入物理概念.例如:「鐵比棉花重」、「油比水輕」是否有道理.可能有學生認為有一定的道理,有的認為沒有道理,但又說不清理由.接著教師繼續提問:「難道一根小小的鐵釘會比一床棉被還重,一桶油會比一滴水還輕?」.這時學生會自然而然的產生新的求知慾望:既然用「重」、「輕」已不能說明上述事實,那麼應怎樣來描述物質的這種性質呢?在這樣的基礎上加上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實驗逐漸引入「密度」的概念.
總之,物理概念的引入,要重視概念引入的時機.一方面能引起聽課學生的注意,明確概念學習的目的,概念用來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習動機.而概念引入方式有多種多樣,要根據學生和教學內容的具體情況,採用最恰當的引入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⑸ 初中物理功怎樣引入新課

1新課引入法 1.1以學生游戲引入。游戲是課堂的催化劑,讓學生進行游戲,課堂將會異常活躍,由此產生的笑話或意想不到的結果,是學生親身的經歷和直接感受,

⑹ 初二如何引入「做功」這個物理量,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呢

沒有辦法 別說是初中 高中的引入都是無法讓人信服的 功在歷史上發展用了不少時間 就告訴他們這個物理量有意義得了 非要讓他們理解 查物理學史吧 怪麻煩的

⑺ 怎樣給初中學生講解物理中的功

我是這樣理解的
物理界中有四大基本力 引力 電磁力 強核力 弱核力
從最簡單的兩種力 引力 電磁力 他們都能產生相互作用的「場」
而做功就是移動距離 乘以 力「場」 做了功之後 兩者必然會相互靠近 然後很明顯 他們不能無限地靠近 兩個物體無法重合 所以有一種能力 把他們拉近了 所以肯定有消耗能量
所以功的定義就是有能量的轉換
再舉幾個例子: 高舉一個物體 舉高10M 物體還沒掉下來時 那麼說明它還有掉下來的能力 所以水平沒有對它做功 當它掉到5M時 它剩下5M能掉了 所以能量轉換了一半
重點的物體能掉下來 很形象就能想到它擁有的能量很大了 所以做功是距離乘以力

試一下這個說法吧 從本質上解釋 不然就只能死背公式 不了解原理的現象是很容易忘記的
還很容易迷惑

⑻ 初中物理功如何來講

初中物理的功,這部分內容呢比較容易,因為攻在這個初中過程當中呢,只涉及到物體在同一方向上運動的時候力對物體所做的功。也就是公對物體施加力的時候呢,同時物體在意。力的方向上有移動距離,這時候做工的問題。
初中物理並不講高中的部分內容,也就是不講正功復工。以及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有夾角這類的問題,所以呢,相對來說要簡單的多。
要搶工的話,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力和沿力方向上的距離這兩句話的解釋。隨後,再把功的單位功的符號,功的計算公式給學生講明確。同時,進行一些簡單的訓練就可以了。

⑼ 初中物理功的教學設計

人教版初中物理課本中功的教學,要怎麼設計嗎?下面我分享了初中物理功的教學設計,供你參考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學設計: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結合實例知道機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產中的實例解釋機械功的含義。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機械功都不省功。

2.過程與 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功的物理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 社會實踐 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功的概念和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功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功的概念。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引人新課:

提問:平時,我們常用力去移動物體,使其位置改變。下面請同學們一起做三個小實驗。

1.學生實驗:用手勻速將放在桌旁地面上的書包和4本書分別提到桌面上。

問:兩次移動的距離怎樣?哪次“累”一些呢?為什麼?

答:兩次移動的距離相同,提書包“累”一些,因為提書包需較大的拉力。[移動相同的距離,需要的力越大越“累”]

2.學生實驗:用手將放在桌旁地面上的書包分別勻速提到凳子上和桌面上。

問:哪次“累”一些呢?為什麼?

答:提到桌面上“累”一些,因為移動的距離較大。 [用同樣的力移動物體,移動的距離越大越“累”。]

3 .學生實驗:用手將書包提 5厘米左右和將 4本書從地面提到桌面上。

問:哪次“累”一些?為什麼? 答:無法比較,因為兩種情況需要的拉力大小不同,移動的距離也不同。力的大小不同,移動的距離不同,無法比較哪次更“累”。 [來源:數理化網]

講述:由此,人提物體“累”的程度,不 能僅僅單獨由力的大小或單獨由移動的距離大小來比較或表示,所以我們引人一個新的物理量—— 機械功(簡稱功)。

二、講授新課:

功這個物理量和 什麼因素有關呢?

請同學們看圖:課本104頁圖15.1-1:

這兩幅圖中有什麼共同的地方或者共同的要素。

答:都有力,物體都移動了一段距離。

問:移動的距離和力之間有何關系?

答:是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講述:在物理學中就說圖中的力對物體做了功。

請同 學們看圖:課本104頁圖15.1-2:

甲:用力而未移動距離;

乙:水平方向移動的距離但水平方向上卻沒有力。

分析得出:

1.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講述:必要的意思就是一個都不能少,請同學們用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判斷下面幾種情況下,力對物體是否做功?

[演示1]手提著鉤碼在空中靜止不動,問拉力是否對鈞碼做功?為什麼?

[演示2]手提著鉤碼勻速水平移動一段距離,問拉力是否對物體做功?為什麼?

[演示3]手提著鈞碼勻速上升,問拉力是否對物體做功?為什麼?

講述: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看出,物理學中的做功與日常生活中工作的意思不同。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工作包括一切消耗體力和腦力的勞動,但物理學中功的涵義要狹窄且嚴格得多,即做功必須同時滿足兩個必要因素。想一想上課起始同學們一起做的提書包和提書的實驗中,我們所說的“累”的程度大小,這個“累”字體現的含義是什麼?

功的大小與力和距離這兩個因素有何關系呢?

力越大,使物體移動的距離越大,這個力的成效越顯著,說明力所做的功越多。

2.物理學中,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叫做功。

即功=力×距離用

功的公式:W=FS。

W-功-焦耳(J),F-力-牛頓(N),s-距離-米(m)。

3.功的單位:焦耳(J)

1焦耳=1牛頓o米 1J=1Nom

〔例題1〕一台 拖拉機 耕地時,牽引力是28500牛,前進了l00米,此拖拉機的牽引力 做了多少功?

[例題2] 馬拉著重為19600牛的車在水平路面上前進了400米,做了 3× 105焦耳的功。車受的重力有沒有做功?馬的水平拉力是多少牛?

分析:因為馬在水平路面上前進,豎直方向上沒有通過的距離,所 以車受的重力不做功 。求馬的水平拉力,可從已知拉力做功和車前進的距離,由W=FoS公式求得。

答:車受的重力沒有做功,馬的水平拉力是750牛。

學生閱讀課本106頁,小結 :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於不用機械時所做的功,也就是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三、鞏固檢測:

[例題 3]回憶上課起始做的三個實驗,若勻速提書包和 4本書所需的力分別為30牛和5牛,課桌高80厘米,計算下面情況下拉力做功的大小:

(1)把書包和4本書從地面提 到桌面上, 拉力分別做功多少?

(2)把書包提高5厘米,把4本書從地面提到桌面上,拉力做功分別為多少?

小結:功的大小是由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大小共同決定的,作用力大的做的功不一定多,距離長的過程做的功也不一定多。解題時要注意單位統一。

[例題4]小剛把重為1000牛的箱子沿著水平地板推動1米,小剛對箱產做的功()

A.1000焦 B.1焦 C.0焦 D.無法確定

引導學生分析物體受到幾個力, 畫出力的示意圖

課後小結

強調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功的計算公式W=F·S及單位1焦耳=1牛·米。
初二物理功知識點:功的定義及公式
1.力學里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不做功的三種情況:有力無距離、有距離無力、力和距離垂直。

鞏固:某同學踢 足球 ,球離腳後飛出10m遠,足球飛出10m的過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慣性飛出)。

3.力學里規定:功等於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公式:W=FS。

4.功的單位:焦耳,1J=1N·m。把一個雞蛋舉高1m,做的功大約是0.5J。

5.應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個力對物體做功,計算時F就是這個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強調對應。③功的單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積(牛·米,不能寫成“焦”)單位搞混。

⑽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教案有哪些

教案是教師對新一課時講授的整體設計,這樣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聽課質量。下面是模橡簡我分享給大家的初中物理功和功率教案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教案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深刻理解電功率是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知道電功率的單位是w。會用電功率的公式p=w/t=ui進行簡單的計算。掌握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的意義。

過程和方法:觀察體驗電能表鋁盤轉動快慢跟用電器電功率的關系,通過科學探究電功率與用電器兩端電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使學生懂如渣得科學就在我們身邊;通過有關社會實踐活動,滲透新課程標准中“從生活走向旦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及科學·技術·社會(sts)教育。形成節約用電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深刻理解電功率的定義,學慣用探究實驗研究電功率問題。區分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

【教學難點】

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的區分及實踐意義。

【教學准備】

教師准備:簡易家庭電路示教板:接有電能表,一個保險盒,一個開關,一個15w電燈泡和一個100w的電燈泡(包括燈座),一個插座;學生用穩壓電源,直流電流表、電壓表、導線若干、開關、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一個。節能型電燈一隻(功率16w)。教學課件等。

學生准備:觀察家庭中常用的燈泡上面的數據;復習有關機械功率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讓學生觀察(或課件展示、實物投影)手中的2個燈泡(其中一個是100w的,另一個是15w的),看上面有哪些數據?你能從中發現什麼?(pz220-100,220是什麼意思?100是什麼意思?)

由學生討論交流:15度(度:生活中常用的說法)和100度是代表了什麼?

先讓學生猜想:如果接入電路將會怎樣?

(此時大部分學生會知道100w的比15w的燈亮,此時應引導學生的思路:為什麼100度的燈泡亮?做功的快慢即消耗電能的快慢)

2.實驗演示:分別將15w和100w的燈泡接在電路中。

注意提醒學生:要觀察燈泡的亮度(通過觀察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自信心),更要觀察電能表鋁盤轉動的快慢。

談話與引導:電能表鋁盤轉動的快慢跟什麼有關系?(說明了什麼?)

(引導得出:電能表鋁盤走的快慢不同,表示用電器消耗的電能的快慢不一樣)

3.談話導入課題:可見只有做功的多少還不行,還有做功的快慢。那麼我們應如何表示不同用電器的做功快慢呢?

板書:2、電功率

二、學習新知:

(一)電功率

1.通過討論和讓學生對比第一冊學過的機械功率的知識,引導學生得出電功率的知識:

投影:電功率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啟發:如果來比較不同用電器做功的快慢呢?(應引導學生得出:可以讓時間相等,看做功多少;或者讓其做功相等,看消耗時間的多少;只要說出大體意思即可,關鍵是讓學生真正理解。)

得出:電功率是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或所消耗的電能)

(特別要讓學生理解:什麼是單位時間?在課堂中應啟發學生自己說出來)

2.投影:電功率的定義公式:p=w/t

注意:要讓學生深刻理解此公式的意義。

談話:我們上一節學習的電功的計算公式是什麼?引導學生推導電功率的另一個公式:p=ui。

3.投影展示:電功率的單位:瓦(w) 千瓦(kw)

要求:應明確他們之間的進率

4.解決導入本課時的問題:

告訴學生:pz220-100中的100就是電功率是100w,它的意義是此燈泡在1s內消耗的電能是100j(前提:在220v的電壓下)。

談話:正是因為100w的燈泡比15w的燈泡在相同的時間內消耗的電能多,所以轉化為內能(光能)的能量也就多,這就是為什麼100w的燈泡比15w的燈泡亮的原因。(解決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實質:能量的轉化)

5.談話:這兩個公式各有什麼用途呢?

如學生不能回答應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

引導學生得出:p=w/t和p=ui各有其用途,當知道p、w、t中任意兩個時,可以求出另一個(此時應指出: 這樣我們可以求出電功率,只要知道w和t即可,而w是可以用電能表來測量的,t可以用秒錶來測量,讓學生知道在生活中就可以測量,也為下一環節進行電能的節約的討論做好准備);對於p=ui也是這樣,此時應讓學生掌握:這又是一種測量電功率的方法,為最後一個環節:實驗探究(電燈功率與電壓的關系)做好准備。

6.投影:

例題(做一做):一個1kw的用電器當工作1h時消耗的電能是多少?

(此處不用課本上例題,用意在於為下一部分進行節約電能的討論做好准備,而關於電功率的計算第四節將有專門的計算課)

學生板演,教師巡迴指導。

引導學生:這個結果3.6×106j正好是1kw·h電能,告訴學生知道:除了用標準的國際單位以外,還可以直接用kw、h和kw·h來直接運算,這樣在數值比較大時更方便。

7.結合現實生活讓學生口算一些生活中電能計算的題目,提高學生興趣,為轉入下一部分做鋪墊,如100w的燈泡工作多長時間消耗一度電。

8.討論(交流與合作):如何來節約電能?

投影展示:根據w=pt這個計算公式,請同學們交流一下:

如何才能節約電能(減小電功w的值)?

9.布置課外的調查報告:投影展示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要求同學們觀察(或調查)在學校發現過哪些浪費電能的現象,你(或你班)在學習與生活中是如何節約電能的?你對我校(或我班)如何進一步節約電能有何意見或建議,請課下繼續交流討論,寫出調查報告或意見建議書(匯總後將擇優提交學校有關部門)。

10、簡要回顧一下前面的內容,引入下一部分內容。

(二)實驗探究:額定功率

1.投影展示:你想過嗎:物理就在我們身邊。

在用電高峰時,電壓較低,這時電燈會怎樣?你能提出什麼問題或有什麼想法呢?(啟發學生討論、思考)

2.猜想與假設:

你的猜想:你認為當電壓變化(變大或變小)時電功率如何變化呢?你的依據是什麼?

3.制定計劃、設計實驗:

如何來驗證我們的猜想呢?(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此處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交流討論)

最後由學生描述自己設計的實驗思路和方法(應盡可能讓學生自己去說出思路,讓每個學生都要明白設計這個實驗的目的是什麼?)

4.展示教師的實驗思路:

(如學生已說出,最好,如果沒有說出,應引導學生理解這個思路;但同時也應讓學生理解:這不是唯一的方法,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用別的方法,這只是教師設計的思路)

5.進行實驗,收集證據

(應告訴學生:實驗所用的小燈泡正常工作電壓是2.5v)

投影出示實驗表格:

提示學生:將有關實驗數據記錄在如下的表格中。

燈泡兩端的電壓(v)

經過燈泡的電流(a)

小燈泡的功率(w)

發光程度

分析、論證與評估:實驗完畢,讓學生計算有關這三次的小燈泡的實際功率,並讓學生討論,著重使學生理解以下問題:

(1)用電器的功率是如何隨電壓變化的?

(2)為何用電器的功率是變化的,但用電器上面卻都標著電功率?(如100w的燈泡)

通過學生討論:引出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的概念。

6.投影:

額定電壓(u額):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

額定功率(p額):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7.投影展示:小燈泡的亮度取決於──實際功率(p實)

u實與u額的關系

p實與p額的關系

(三)小結本節課主要內容:

電功率(電功率的概念;額定電壓、額定功率的概念;實際功率的概念)

(四)課後作業與思考:

1.書面作業:課後練習題第3、4題。

2.課後討論:剛才我說用電高峰時,電壓較低,為什麼會這樣呢?請同學們交流討論一下。

3.收集下列電器的銘牌,了解它們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sts活動)。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教案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會根據用電器的額定電壓、額定功率算出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流和用電器的電阻.

2.理解計算實際功率的思路.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審題能力和初步綜合運用學過的電學知識解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使學生獲得解決實際用電的初步知識.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有關電功率的計算涉及的物理量較多,綜合性較強,而且靈活性強,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

本節習題課就是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教師在選擇例題時應精心選擇,要有目的性,如:課本上的例題1要解決的問題是要學生學會在使用電功率的公式時,應注意公式各個量的對應關系,熟悉電功率公式,為下道例題做鋪墊.

例題2的目的是要學生掌握解電功率習題的思路,抓住解題中的變數和不變數,其中不變數在初中就是電阻不變.電壓變電功率、電流變.

教材(人教版)中的例題2沒有從最簡便的方法解題突出了電功率的決定式的作用.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理解計算實際功率的思路.

教法建議

有關電功率的計算涉及的物理公式較多對初中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在講例題前可以幫助學生復習一下電功率的公式和歐姆定律的公式.講例題前應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要在教會學生獨立思考上下功夫.鼓勵學生一題多解,教師也應在一體多變上下功夫.

計算涉及的物理量比較多,題目的難度比較大.解題時要認真審題,理清解題思路,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加深對額定電壓、額定功率、實際電壓、實際功率的認識和理解,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弄清串、並聯電路中電功率的特點,加深對計算過程中必須對各物理量一一對應的重要性的認識.

明確目標

會根據用電器的額定電壓、額定功率算出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流和用電器的電阻.

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

理解計算實際功率的思路.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培養學生運用電功率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進一步理解計算實際功率的思路.

培養歸納解題思路的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重難點:重點電功率公式的運用,難點是靈活運用電功率、歐姆定律公式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

一.引入新課

方案一.復習引入新課

問:(1)歐姆定律的內容是什麼?

(2)串聯電路的電流、電壓、電阻有什麼特點?

(3)什麼叫電功?什麼叫電功率?

(4)用電器在什麼情況下正常工作?

(5)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之間有什麼關系?

方案二:直接引入課題

二.進行新課

解決問題:

1) 已知用電器銘牌,求用電器正常工作時,電流.

2)已知用電器銘牌,求用電器實際工作時,電壓或電流或功率.

3)電功率在串聯、並聯電路中的應用.

例1:課本中的[例題1].

例題小結:

① 若已知用電器的額定狀態,可求出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流I=P額/U額和用電器的電阻R =U額2/P額.(一般地說,應當把用電器上所標明的額定條件,理解為給出了用電器的電阻.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

② 額定電壓相同的燈泡,額定功率大的燈泡電阻小,燈絲粗.

分析:當電燈兩端電壓發生變化時,可認為燈絲的電阻沒有改變,根據歐姆定律I=U/R可知,I隨U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燈泡實際發出的功率也變化.

解題思路:

① 根據額定狀態求出燈泡的電阻.

② 根據I=U/R求出燈泡在新電壓上的電流.

③ 根據P=UI求出新電壓下的功率.

請兩位同學上黑板分別算出燈泡在210伏和230伏電壓下的功率P1和P2,其他同學在課堂作業 本上解此題.

討論:本題還有沒有其他解法?學生回答,教師指出:用比例法P1∶P額 =(U12∶U額)2求P1較為方便.

例題小結:

① 用電器的實際功率是隨著它兩端的實際電壓的改變而改變的;

② 求實際功率的思路.

例3:將燈L1(PZ220-25)和燈L2 (PZ220-60)並聯接在220伏的電壓上再將它們串聯接在220伏的電路上,兩種情況下哪盞燈泡亮些?為什麼?

分析:要判斷兩燈的亮與暗,只要比較二燈的實際功率大小就可以了.

解:並聯時,每盞燈的實際電壓均為220伏,則其實際功率就等於燈的額定功率,因此可直接判斷出燈L1比燈L1亮.

串聯時,因每盞燈兩端的電壓均小於220伏,所以兩燈均不能正常發光,根據例1的結果知道,燈L1的電阻R1大於燈L2的電阻R2,又因為兩盞燈串聯,所以通過它們的電流一樣大.因此可根據P =UI =I2R判斷出P1>P2,L1這盞燈亮些.

例題小結:在並聯電路中,電阻大的用電器消耗電功率小;在串聯電路中,電阻大的用電器消耗的電功率大.

例4:標有6V 3W的小燈泡能不能直接接到9伏的電源上?若要使小燈泡接上後正常發光,應怎麼辦?

分析: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不難判斷,因為9伏已大於燈泡的額定電壓6伏,如果直接接上去,因實際功率比額定功率大得多,燈泡會燒壞,所以不能直接接入.若要接,應和燈泡串聯一個電阻R再接入,讓電阻R分擔3伏的電壓.

解:不能直接接入.應和一個阻值是R的電阻串聯後再接入.

I =I額 =P額/ U額 =3瓦/6伏 =0.5安.

∴R =(U - U額)/I =(9伏 - 6伏)/0.5安=6歐.

討論此題還有哪些方法求R.

例題小結:當加在用電器兩端的實際電壓比額定電壓大許多時,用電器可能會燒壞,應和它串聯一個電阻再接入.

探究活動

【課題】觀察比較兩只燈泡燈絲的粗細,判斷額定功率的大小.

【組織形式】學生分組或個人

【活動方式】

1.提出問題

2.仔細觀察

3.討論分析
初中物理功和功率教案三
(一)教學目的

1.掌握電功率的概念(物理意義、定義、計算公式,單位)。

2.理解什麼是額定電壓、額定功率。知道額定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電壓、實際功率的。別。

(二)教具

低壓電源,演示電流表、電壓表,標有“3.8V”的小燈泡,開關、滑動變阻器各一個,導線若干,“220V40W”白熾燈泡一隻,畫上用電器銘牌的小黑板一塊,寫有例題、預習題的小黑板一塊。

(三)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新課

問:(l)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棗速度。)

(2)怎樣比較力對物體做功的快慢?(物體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棗一功率。)

(3)怎樣比較電流做功的快慢?(掛出寫有例題的小黑板。)

例:電流通過洗衣機的電動機,通電半小時做功180000焦;電流通過公共電車的電動機,通電2秒鍾做功120000焦。問:①電流通過哪個電動機做功多?(通過洗衣機電動機)②電流通過哪個電動機做功快呢?

告訴學生,電流做功的快做,僅從它做功的多少來考慮是不行的,必須看它們在相同的時間里哪個做的功多,這就跟比較運動快慢和物體做功的快慢一樣。

分別計算出電流通過洗衣機電動機、電車電動機每秒鍾做的功:i00焦、60000焦。結論:電流通過電車的電動機做功快。

指出:日常生活中,不僅要了解電流做功的多少,還需要知道電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學中是用“電功率”來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

2.進行新課

(1)電功率(師生共同討論下列的內容)

①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用字母P來表示。

②意義: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

表明:電功率等於電壓與電流的乘積。(注意:上述兩個公式適用於任何電路)

④單位:瓦、千瓦。

1瓦=1焦/秒=1伏·安,

l千瓦=1000瓦。

⑤導出計算電功的另一公式W=Pt和電功的單位干瓦時。

W=Pt=l千瓦×I時=1千瓦時

=1000瓦×3600秒=3.6×106焦。

⑥例題(本節課本上的〔例題〕):通過該例題的講評,向學生強調要正確使用W=Pt這個公式,注意公式中各量的單位。公式與單位:

W=Pt W=Pt

焦瓦秒 千瓦·時干瓦時

可再做一些W=Pt的口頭練習

(2)額定功率

手拿一個“220V40W”的燈泡提問:通常我們說這是一隻4D瓦的燈泡,那是一把60瓦的電烙鐵,是什麼意思?

①演示實驗

告訴學生實驗目的:研究燈泡的亮度跟電壓的關系。

介紹實驗裝置,組成如圖1所示的電路。

讓學生觀察:兩表的示數和燈泡的亮度。

實驗過程:a.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使表的示數為2.5伏,

在下表中記錄U、I讀數和燈泡的亮度。

b.移動滑片P,使表的示數為2伏,記錄。

C.移動滑片P,使表的成數為2.8伏,記錄。

實驗記錄

②師生對實驗進行分析討論並小結如下:

a.在不同的電壓下,同一個用電器的電功率不是一樣大,燈泡消耗的功率可由P=UI來計算。

b、燈泡的亮度由它實際消耗的電功率決定。燈泡越亮,表明其消耗的電功率越大。C.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做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叫做額定功率,為了使用電器正常工作,應使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d.每個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只有一個,而實際功率有許多個,我們平常說這是一個40瓦的燈泡,指的是這個燈泡的額定功率是40瓦。

e.根據實驗結果可知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的關系:

當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正常工作;

當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不能正常工作;

當U實>U額時,P實>P額,用電器容易被燒壞。

③教師出示一個“220V40W”的燈泡和銘牌,讓學生觀察,然後掛出有銘牌的小黑板,介紹燈泡上的標志和銘牌的意義。最後讓學生看書上的一些電器設備的功率。

3.小結:略。

4.布置作業 :(1)課本本節的練習3、4。

(2)預習下節實驗。(預習題抄在小黑板上。)

預習題:

1.實驗的目的是什麼?

2.必須測出哪些物理量?實驗的原理是什麼?

3.需要哪些實驗器材?

4.實驗中為什麼要用滑動變阻器?它和燈泡應如何連接?

5.怎樣組成電路?請畫出實驗電路圖。

6.怎樣設計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7.在什麼條件下測出的功率才是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四)說明

l、理解額定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電壓、實際功率的關系是本節課的難點。學生對這些不易分清,通過演示實驗來講解,比較直觀,學生易於接受。在這里主要是講清概念,不要急於進行較復雜的計算。

2.布置學生預習下節課的實驗,一是為了復習鞏固電功率的概念,二是為下節課順利實驗做好准備。

3.對於較好的學生可布置他們課後推導對純電阻電路適用的

猜你喜歡:

1.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功率教案

2. 初中功和功率知識點

3. 初中物理電功率復習教案怎麼設計

4. 初三物理復習教案

閱讀全文

與初中物理功如何導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