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如何引導初中學生設計物理實驗進行實驗

如何引導初中學生設計物理實驗進行實驗

發布時間:2022-03-06 02:42:35

㈠ 怎樣組織初中學生做好物理學生實驗

怎樣組織初中學生做好物理學生實驗

一、應當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不斷培養學生的質疑提問能力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作為物理老師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實驗操作上,都要不斷努力培養學生敢於向老師提問的能力。
首先,由於科學探究的要素之一就是提出問題,不斷將問題作為探究的出發點。因此,在探究活動開始時,要不斷努力創設物理問題情境,想方設法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去發現新的物理情景與已有知識的沖突所在,從而提出一系列問題來,以激起廣大學生的探究興趣。
其次,現實生活中處處充滿著物理知識。因為在物理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已學過的物理知識和生活經驗,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並還要注意及時表揚。
二、爭取做好學生的實驗組織者,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實踐是探究式學習的靈魂,我們應針對學生而言的「實踐能力」著重強調學生的實驗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正是我們培養學生總體素質的首要目標之一。
首先,實驗教學中,我們應採用多種形式的實驗探究以不斷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為此,我們可以進行演示實驗讓師生共同探究,比如,實驗課上,碘的升華和凝華,可以採取對學生分組來完成探究。
其次,應不斷加強學生的實踐探究活動。且還要不斷利用身邊的物品開發、設計出各種物理實驗,以更豐富課內和課外的探究活動。
三、要時刻培養學生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團結合作的探究精神
初中物理新教材中安排了三十多個學生探究實驗,但大部分都不以個人為單位進行,而著重讓學生分組進行。
首先,在實驗課探究中,應不斷抓住良機指導每個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如記錄實驗數據,自覺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比如:在「觀察水的沸騰」這一實驗中,要及時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水沸騰前和沸騰後的水中氣泡的現象,並將數據畫成圖表出來,再設法引導學生實事求是實驗的精神。
其次,要不斷重視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盡量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對各種想法、觀點進行充分的交流和討論。這樣對於多數探究活動課來說,探究的過程比探究的結果更顯得尤為重要。為此,在探究活動中,就不能為了趕進度而在學生還沒進行足夠的思考時草率地下結論。
四、要不斷將物理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和自然現象的問題中,以著重培養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中學物理教學一直以來都重視物理知識在自然現象、科學技術和生活實踐中的運用,以此來體現其科學價值,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首先,要盡量讓學生搞一些家庭小製作,比如微型照相機、簡易指南針等等。同時還要多布置一些探究性的問題:如掛衣鉤是如何貼在牆上的?這樣便可以拉進物理與生活的距離,且多讓學生深切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與社會、與日常生活的關系,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和學習興趣。
其次,要不斷重視物理知識的實際運用。比如,在學完簡單機械運動這一知識點後,應多組織學生親自通過對自行車進行實物觀察,盡量讓學生說出自行車究竟運用了哪些簡單的機械?只有如此,才至於讓學生感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這既激發了學生對物理課的學習興趣,又能鞏固了他們所學的知識,逐步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綜合能力。

㈡ 如何設計初中物理學生實驗活動宣

由於評價體系的滯後,在教學中漠視實驗的現象比比皆是.比如,有的教師不參與實驗教學,而是由實驗員包辦了事,導致由於實驗員不了解學生的基礎情況,分組不到位,實驗教學與物理教學課完全變成「兩層皮」,相互脫節;有的是實驗課缺乏必要的目標引領,學生只是為了操作實驗而做了實驗,對於實驗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完全是由老師包辦或者拼湊數據了事;有的是因為老師缺少必要的指導,實驗課變成了「放羊課」,學生忙亂而無頭緒,各個實驗環節無法統籌安排,實驗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和解決,也不能及時討論分析實驗故障,導致無法按時完成課時等拖課現象,這些問題對於物理課堂效率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影響.筆者通過近幾年的物理實驗教學,探索整理了物理實驗「活動單」,並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比較好的實驗教學效果.

㈢ 如何引導學生在物理實驗中進行研究性學習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科學探究已被作為理科各科教學的核心並要求貫徹落實。作為自然學科之一的物理學科也不例外,物理新課程標准中最突出的特點是把科學探究列入到了課程內容標准中,強調在教學中要積極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品質和增強科學探究能力。所以科學探究已成為物理教學的核心內容。而物理實驗教學是中學物理教學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學物理教學的重要基礎、內容、方法和手段。基於物理實驗教學本身的這些特點,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恰當的進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科學探究內涵
科學探究的本意是指科學家們運用科學的方法研究自然界的科學事物及規律時所進行的科學研究活動。運用到教育中的科學探究的具體含義是:「學生在學習課程和現實生活的情境中,通過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動手操作、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性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 [1]。
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將科學探究列入內容標准,旨在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於創新的探索精神」。科學探究的教育目的就是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知識的獲得過程,並在此過程中運用科學的方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尋求證據、材料解決問題,體驗探究過程中的辛酸與喜悅,從而使學生能夠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以應對現代社會和未來發展的挑戰。
2.物理實驗教學對科學探究能力培養的作用
2.1物理實驗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認知傾向,它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 [2]。 科學探究興趣是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學生探究的一種推動力。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基礎的自然科學,利用實驗可以直觀的把物理現象和物理事實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從而激發學生的直覺興趣。大量的教育事實表明學生對各種操作性實驗和演示實驗都感到新鮮而有趣,這也是中學生們願意上物理實驗課的一個心理原因,所以我們就要抓住學生的這個心理因素,充分利用好實驗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
2.2物理實驗能夠使學生學會並運用物理科學思維方法
「當代科學教育理論認為,科學探究沒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些可辨別的要素,比如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和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數據、提出理論或建立模型、進行評估與交流等」 [3]。這些同樣也是物理實驗中經常用到的科學思維方法。只學習理論,而不把學到的理論應用到實踐不是真正地學會了理論。通過物理實驗學生們可以直接應用這些科學思維方法,從而使學生真正地掌握這些科學思維方法,成為終身必備的知識與技能,這樣才是真正地實現了科學思維方法教育,提高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所以說物理實驗教學能夠使學生真正地學會並掌握科學探究的思維方法。
2.3物理實驗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今天的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智力發展,更要注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每一個物理概念、規律的發現和證實都離不開物理學家們的堅持不懈、一往直前的科學探索精神。在這一點上物理實驗教學表現的尤為突出,因為今天我們所做的實驗都是在研究和體驗物理學家們的「實驗」。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們掌握和創新物理學家們的「成果」,更要讓學生們體驗物理學家們在發現物理問題和解決物理問題上的酸甜苦辣,從而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意志品質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物理實驗教學中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策略
3.1創設實驗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問題情境的創設無論是在物理概念教學還是在物理規律教學中都是十分重要的,物理實驗教學中同樣也不能缺少問題情境的創設。因為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的創設能夠促使學生提出問題,只有提出問題才能進一步地通過實驗進行驗證、推理,從而解決問題。一個實驗問題情境的創設能夠給學生們提供豐富的想像空間,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產生疑問,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例如,我們可以設計的一個實驗問題情境:「從物理學角度看日常生活中的一斤棉花和一斤鐵哪個重?」當然同學們都會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一樣重了,因為都是一斤嗎?」這時教師說:實際上不是這樣的。這時同學們會感到很迷惑,都想知道是怎麼回事。教師:一斤棉花和一斤鐵它們有什麼不同點?學生:棉花的體積大。教師:同學們思考一下剛才的問題,既然它們的體積不同那麼它們在天平上的平衡狀態會受什麼影響?同學們猜想一下,學生:會受到空氣浮力的影響。教師:那麼同學們可不可以設計一個實驗來探究一番呢?於是同學們會積極地設計實驗來探究從物理學角度來看日常生活中一斤棉花和一斤鐵到底哪個重?學生:在空氣中將一斤棉花和一斤鐵分別放到天平的兩盤內,這時天

㈣ 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物理實驗探究能力

初中化學新課標實驗教材,一個很大特點就是突出了學生的探究活動,加強了實驗探究的力度,通過精心創設探究活動,把科學方法的學習和科學知識的學習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引導學生地採用感受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方式。不僅使學生獲得科學知識,還使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增強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和能力。如單元課題中的「活動與探究」、「調查與研究」、「家庭小實驗」等部分內容,充分體現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學科的特點,突出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下面就實際教學過程中提出一些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方法:一、掌握基本實驗操作,強調實驗觀察的重要性學生剛接觸化學時,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最早的出發點是覺得神奇好玩,變化多。而教學中如何在保持學生實驗興趣的同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和觀察力,這是學生開展探究性實驗活動順利進行的先決條件。如:點燃剛熄滅的蠟燭的白煙的實驗,很多學生未做實驗就有潛意識認為肯定會熄滅,而進行實驗時又不能很好把握操作,成功率都不高。因此,良好的實驗習慣和觀察力是需要通過反復指導、培養和練習才能形成的。如實驗過程中老師通過演示,強調實驗操作注意點和怎樣觀察實驗,然後讓學生親自動手練習如基本操作、儀器裝配、操作順序等實驗,學會從顏色變化、沉澱出現、物質溶解、氣體生成、發光發熱等探討觀察到的現象。為開展探究性實驗活動打下良好基礎。二、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探究實驗創設良好環境在教學中要改變以往驗證性實驗為主的特點,信任學生,大膽讓學生通過探究性活動的實驗,以培養和激發學生通過實驗去探討知識,發現問題。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時,讓學生通過幾組實驗對比:(一)碳酸鈉粉末與稀鹽酸反應;(二)碳酸鈉粉末與稀硫酸反應;(三)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四)石灰石與稀硫酸反應。讓學生分別做這四組實驗,通過四組實驗對比,共同討論:在實驗室條件下製取二氧化碳選用哪組最合適?為什麼?同學們在經過討論後歸納:實驗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最適合;反應適中,容易控制。在選擇製取二氧化碳所需的裝置儀器時,讓學生通過考慮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CO2物理性質之後,選擇所需的儀器進行裝配,並討論、交流裝置的優缺點,同學們通過思考、具體操作和討論等探究過程不僅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而且也學會了對比實驗和優化實驗的方法。三、創設問題情景,大膽實驗探究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創設活躍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由交流、大膽質疑。如在探究用燒杯罩在燃著的蠟燭的實驗中,改讓學生用高、低兩支蠟燭進行對比實驗,觀察哪支先熄滅,許多同學腦海中認為生成的CO2比空氣重,肯定是低的先熄滅,但結果卻可能相反;然後又讓學生用體積大很多的鍾罩代替燒杯罩在燃著的兩支蠟燭上,結果卻又變為低的先熄滅。在讓學生感受這些有趣的對比實驗的同時,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大膽討論發言,調動學習熱情和發揮潛能,提高學習探究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要經常地創設一些問題情景,大膽去實驗探究,如分別點燃兩根火柴,一根向下燃燒,一根向上燃燒,觀察哪根先熄滅,為什麼?氧化氫溶液中分別加入二氧化錳、高錳酸鉀、硫酸銅溶液反應程度如何等,使學生通過實驗探究,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四、積極開展課外家庭小實驗家庭小實驗是課標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實驗探究的重要組成,也最能體現學生的自主發展和探究精神。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家庭小實驗的活動中,要引導學生從取材、安裝到操作步驟、觀察順序、記錄要點等各方面去考慮,家庭小實驗的用品應該是家居生活中較常用、常見的。如:利用點燃的蠟燭進行家庭小實驗:按上圖A、B、C、D、E所示進行實驗、觀察並描述現象。又如:通過白砂糖與煙灰混合能燃燒,明白煙灰的催化作用;用蘇打與潔廁精製滅火器;用醋酸除去水壺瓶膽內的水垢等家庭小實驗,知道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也大大地激發了學習興趣。五、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實驗探究和交互學習功能一些有毒、有害、危險性大的實驗或一些錯誤操作會造成什麼樣後果的實驗,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實驗探究,效果會更好,而且可以彌補不易直接進行實驗的缺憾。根據實驗探究內容製作的課件,應有較強的學習交互性和反饋功能。如:利用多媒體動畫課件探究《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內容,該動畫課件既能提供模擬實驗的操作流程,又能提供組合裝置的操作,還能提供模擬錯誤操作產生的後果以及微觀解釋等,交互功能強大,效果顯著。在開展探究性實驗的過程中,關鍵是要善於激勵學生勇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勇於創新的能力。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不但學到知識,而且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

㈤ 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很簡單啊,教他學物理的方法改成實驗教學。也就是用實驗的方法教他認識學習,這樣會很好的,有多種的就用多種方法(注意由繁到簡逐步引導)

㈥ 如何設計初中物理實驗課

一、認識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
實驗是人們根據研究的具體目的,利用一定的儀器設備,人為地製造、控制或模擬自然現象,使某些現象反復再現以便讓人們反復進行觀察研究的一種方法。實驗直觀具體、形象生動;實驗教學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適合學生的身心特點,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在物理教學中運用實驗能給學生學習物理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使學生能主動獲取物理知識,掌握實驗基本方法和實驗技能,發展各種能力,促進學生科學品質和世界觀的形成。中學物理教學必須以實驗為基礎,這是由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具有的獨特作用決定的。
(一)物理實驗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實驗對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很重要,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實驗具有真實、直觀、形象和生動的特點,易引起學生的注意。
從學生學習物理的心理反應來看,學生天生好奇、好動。實驗教學向學生提供了生動、直觀、形象的感性材料,對於初中學生,物理實驗有很強的吸引力,極易喚起他們的直接興趣。讓他們觀察生動有趣的實驗,他們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新奇的實驗現象常常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使他們興趣盎然;而對於內容枯燥、抽象的東西他們則興趣索然,難入角色。離開了實驗的物理教學只能是「空中樓閣」,照本宣讀、在黑板上做實驗,不過是「紙上談兵」,會把本來生動的、豐富的物理知識變成一堆枯燥難懂的材料,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是實驗是一種具有目的性的操作行為,易引起學生親身嘗試的需要。
實驗能給學生提供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很高,學生接觸實驗時,自然也會產生自己動手的慾望。設法讓學生多動手做實驗(邊學邊實驗、分組實驗、課外實驗),不僅可以滿足學生操作的慾望,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不斷體會和嘗到發現和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興趣,增強信心,激發求知慾望,進而使他們轉化為一種熱愛科學的素質和志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了學習的興趣,才談得上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正因為上述兩個原因,所以教師不僅要自己多做實驗,而且要設法讓學生多做實驗;不僅要注意選擇能說明問題的實驗,而且要盡可能使所選的實驗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物理實驗教學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思維活動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產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維活動的源泉和根據。各種類型的物理實驗具體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強化了學生的感知並糾正了學生經驗感知中所形成的錯覺。
實驗能將復雜的條件進行簡化和純化:藉助儀器設備突出研究對象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的非本質因素。實驗能夠創造最好的物理環境,使需要認識的某種性質或關系以比較純粹的形態表現出來,以便人們能比較容易比較精確地發現規律。
許多物理概念和規律都是從大量的具體事例中抽象出來的。在教學中,必須使學生通過對物理現象、過程獲得必要的感性認識,它是形成概念、掌握規律的基礎。這種感性認識可以來源於學生的生活,也可以來源於實驗提供的物理事實。從生活中得到的感性材料通常來自復雜的運動形態,本質的、非本質的因素通常交融在一起,僅僅通過這種途徑使學生建立概念、認識規律有時會遇到很大的困難。
而實驗則可以提供精心選擇的、經過簡化和純化了的感性材料,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明確、具體的認識。在實驗教學中,通過觀察、操作、討論、分析,最後學生會歸納出物理概念和規律,實現從感性認識層面到理性認識層面的進步。實驗教學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夠達到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
(三)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方法和能力
實驗創設了理論密切聯系實際的學習過程,不僅活化學生學到的物理知識,而且能引導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去觀察周圍的事物,用實驗手段去驗證事物的屬性,發現事物的變化、聯系和規律。在這個過程中蘊藏著極其活潑的因素,學生可以從中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通過實驗教學,可以使學生學到實驗基本技能和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學會觀察物理現象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觀察,學會抓住觀察現象的主要特徵,明確觀察對象的變化條件,同時引導學生在觀察中積極思維,做到眼到心到;可以指導學生明確實驗原理,學會正確使用物理儀器,掌握計數、讀數和處理實驗結果的技巧,通過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結論。
通過實驗教學,不僅有效地幫助學生領會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和解決實驗中的問題,做到手腦並用。同時在實驗教學中啟發學生對有關實驗進行設計和改進,都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實驗能力不能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來傳授,必須在相應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得到發展,只有通過實驗才能培養實驗能力。例如,在進行觀察與實驗中,需要用精細敏銳的感知和觀察力去及時捕獲一些重要現象,從而培養觀察能力;通過設計實驗、分析結果等鍛煉和培養想像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結果和形成概念的過程中,通過分析、比較、判斷、推理等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歸納能力、分析能力等);通過想像、假設鍛煉和發展想像能力、創造能力;在實際操作和匯報實驗結果的過程中培養動手能力、組織能力、表達能力等。

㈦ 淺談怎樣培養初中學生做物理實驗

怎樣培養初中學生做物理實驗
一、常見的物理器材的使用能力 常見的初中物理實驗器材有刻度尺、量筒、量杯、天平、溫度計、彈簧秤、電流表、電壓表、變阻器等。掌握這些物理器材的使用方法,是最基本的實驗技能。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它們的使用。而且應該讓學生了解這些器材的結構、用途,以及使用規則,比如,使用某些器材時,是如何觀察它?怎麼讀數的?在使用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總的來說,從物理實驗的時間上看,可以把實驗最基本的技能分成實驗前、實驗過程中、實驗結束後三個部分。 1.實驗前的基本技能 在實驗前,學生拿到物理器材後,是不能立即動手操作的。首先教師要讓學生觀察器材的量程、分度值等內容,有的器材還需要校零。比如,各種測量器材都有一定的量程,因此,教師在要求學生觀察物理器材時,首先要讓學生注意它的量程,並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量程的測量器材,而觀察最小分度值的目的在於准確地讀數。學習物理是從測量開始的,而測量的基礎就是使用好刻度尺,讓學生正確地使用刻度尺是培養實驗技能的基礎。因此,在實驗技能培養方面,教師要重視學生對刻度尺使用技能的培養。學會校零,是使用某些物理器材很關鍵的技能。比如.彈簧秤、電流表、電壓表等在使用前,必須校零,否則容易將數值讀錯,造成實驗錯誤。從某種意義上講,天平使用前的調節、刻度尺將清晰的刻度線對准被測物體的邊緣等操作規律,也可以當作復雜的校零。因此,教師一定要讓學生養成在使用器材前進行校零的習慣。 2.實驗過程中的基本技能 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正確地使用各種物理器材,是實驗能力的基礎。正確使用實驗器材的基礎,應該是懂得器材的原理。比如,天平是利用等臂杠桿的原理,而為了測量的精密,將擺動的支撐點做成了刀口。所以,教師要讓學生知道保護天平刀口的重要性.在使用天平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對刀口的保護;砝碼是用來反映被測物體質量的,保護好砝碼就是為了減少誤差。學生會自然地理解 砝碼必須用鑷子鑷取。任何測量都離不開讀數。能正確地讀數,是重要的實驗技能的之一。比如。在讀數的時候,要有估計值;用量筒、量杯測液體體積時,需要根據液面的形狀,讀出正確的讀數。如,液面是凹形的,就要以凹形的底部為准;電流表、電壓表等讀數的時候,不能錯誤地將量程忽視;溫度計讀數時,不能將零下與零上讀亂,更不能將普通溫度計離開被測液體進行讀數。 3.實驗後的基本技能實驗後的基本技能主要是指數據的處理與實驗報告的書寫。 二 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 物理實驗技能不是簡單地使用器材,還包括原理的掌握、振動厲害。但發出的聲音一點不像用筷子敲擊啤酒瓶發出的聲音,兩次發聲明顯來源於不同的發聲體。探究實驗三:探究當用筷子敲擊瓶子時.決定產生聲音音調的因素。分析上述探究實驗的結果,可以得出如下結論:當用筷子敲擊啤酒瓶時,聲音產生的原因不是瓶內水振動,應該是瓶子的振動。在兩個一樣的啤酒瓶中分別灌裝入同樣高度的水和泥沙,用筷子分別敲擊兩個啤酒瓶。實驗現象是:灌裝入水的瓶發出的聲音音調較高,灌裝人泥沙的瓶發出的聲音音調較低。這樣一步步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數法進行科學探究,經歷提出問題一猜想一設計實驗一進行實驗一分析和論證一評估和交流等科學探究環節,發展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2.在合作探究中解答學生的疑惑。 例如學生在探究影響蒸發快慢因素的實驗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取等量的液體。而且時間有限.液體量不宜太多。實驗前,我先對毛細滴管取液體的使用方法作了詳細介紹:這個毛細滴管是用來取液體的。首先將毛細滴管較細的一端浸入液體中.如果所需液體量較少,把它直接拿出來在載玻片上點一下即可.如果所需液體量較多,則先用食指將較粗一端滴管口堵住,再把毛細滴管拿出來,接觸載玻片後松開食指即可。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還往往會出現面對器材無從下手,或者忘記實驗條件的情形。因此,在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需要巡視,提醒或暗示學生實驗中的不足,但必須把握分寸,對自己正確定位,從知識的傳授者、佔有者轉變為學生探究的引導者、合作者或共同參與者,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幫助和服務,並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餘地。 總之,物理課的實驗探究要提高課堂探究活動的效率與參與度,關鍵在於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式,有效處理課堂探索活動的各個環節。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得到成長。教師應讓學生在實驗中經歷、感受、領悟科學過程,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的水平。

㈧ 淺談怎樣培養初中學生的物理實驗操作能力

一、加強學生實驗教學的理論指導 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認知心理學認為:「思維產生於動作,不但感知運動水平的智慧與動作密不可分,就是較高水平的智慧也與動作有著間接的聯系,所以學習的根本途徑是學生自己的活動。」將這一原則應用於教學過程,應放手讓學生動手、動腦探索外物,通過活動及其協調逐步形成豐富自己的認識結構,中學物理學生實驗就是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從而獲取知識的活動。在實驗中,學生自己觀察現象,動手操作儀器,手腦並用,最後得出實驗結論。學生在實驗中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認知效果,而且有助於學生科學素質的逐步形成。初中兩年的物理學習是學生准備跨入科技大門的啟蒙階段,切實加強學生的實驗教學,對於學生將來的學習、工作將有深遠的影響。
二、加強操作示範,強化學生的技能練習 學生的實驗操作很多是在模仿教師的操作中獲得的,因此,教師的規范操作對學生實驗素質的培養影響很大,教師在操作中不但要規范,還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現象。例如,在使用顯微鏡時,我堅持用左眼看目鏡,這樣有利於繪圖。俗話說:「熟能生巧。」物理實驗技能是在不斷的實際操作中形成和發展的,只有通過動手做實驗,學生的操作技能才能得到提高。

㈨ 怎樣培養初中生的物理實驗探究能力

一、做好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興趣是人們從事一項活動的內驅力,是入門的先導。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必須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為使學生對科學探究感興趣,就需要老師在課前認真備課,設計一些演示實驗,創設問題情景,利用實驗來演示學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現象,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有吸引力,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探求知識的情境中去。如「大氣壓強」一課的導入,教師用多媒體展示馬德堡半球實驗:兩邊各用8匹馬,共16匹馬拉一個半徑只有500px的兩個銅半球組成的中間抽出了空氣的小球,學生非常震驚,那麼多匹馬才能把這么小的一個球拉開,是什麼原因呢?這樣就立刻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了。接著再演示紙片托水杯的實驗:將一隻玻璃杯灌滿水,用厚紙片蓋在杯口上,再按住紙片把水杯倒過來,鬆手後厚紙片不會掉下來,學生驚訝不已,繼而發出疑問:「厚紙片為什麼不會掉下來呢?是不是紙片粘住了杯口?」接著再做一個實驗:把一個煮熟去殼比瓶口略大的雞蛋放在廣口瓶的瓶口上,讓學生走上講台試著把雞蛋往瓶里壓,結果雞蛋進不了瓶。然後教師將雞蛋拿下,把沾有酒精的棉花點燃後放入瓶中,再把雞蛋放在瓶口上,雞蛋就很順利地掉進了瓶中。這時就把所有學生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學生既感到新鮮又感到困惑,急需想弄個明白。從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

二、課前讓學生做好充分的准備,調動學生探究的興趣
在探究中學生通過經歷與科學工作者進行科學探究時的相似過程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探究方法,領悟科學家的思想和精神,並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因此有些實驗要求學生課前自己准備。如上「浮力」一節時,我讓三個學生一組分工合作,一個學生准備小塑料盆和一個空飲料罐,另一個准備一盒橡皮泥,再一個學生准備一些花生米或者大米。上課時,讓學生拿出他們事先准備好的物品,每人拿一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放到水盆里,再在小船內放糧食當「貨物」,看誰的小船裝載的「貨物」最多?再注意裝「貨物」多的船有什麼特點?學生做得很認真,也非常高興,使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下學習而不感覺到有壓力。接著再做另一個實驗:用手把空飲料罐按入水中,注意飲料罐按入水中的深淺不同時,手有什麼不同的感覺?並觀察水面的變化。再問此實驗現象可以給同學們什麼啟示?並思考浮力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呢,如何測量浮力?接著引入探究的問題:浮力的大小等於什麼?

三、觀察實驗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基礎
觀察是有目的的綜合知覺活動,是探究思維的前提。只有多觀察才能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最後上升為理性認識,進而形成良好的探究習慣,為探究能力奠定基礎。由於初中學生觀察事物缺乏條理順序,所以在實驗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從表到里、由粗到細有順序地觀察事物。比如觀察水的沸騰,用酒精燈給燒杯中的水加熱,讓學生觀察杯底和杯子的壁,問他們看到了什麼現象?學生會觀察到有小氣泡附著在器壁上。接著讓學生繼續觀察,學生會發現氣泡在慢慢變大,再接著會觀察到有的氣泡可以離開器壁上升了,再問上升的氣泡大小如何變化?氣泡最終又怎樣了?繼續觀察,看溫度計的示數如何變化?再觀察氣泡比先前又有怎樣的變化?當水沸騰時,讓同學們觀察:溫度計的示數還變不變?氣泡多不多?氣泡上升的速度快不快?氣泡上升過程中大小又如何變化?上升的氣泡跑到哪裡去了?問題提出後,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會積極地進行觀察,通過反復提問、觀察,使學生增強了觀察能力,對探究過程中的現象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觀察、提問和思考。

四、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
在探究性課堂教學過程中,從問題的提出、方案的設計到實施,再到結論的得出與重審,完全由學生自主完成,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的原則。原來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佔主導地位的教師,在探究性教學活動中轉而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和指導者。
比如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這是一個以前教材所沒有的新內容,書本上也沒有給出結論,要讓學生自己探究得結論。先讓學生把這部分內容仔細閱讀一遍,課本中已給出了探究的問題:「光滑程度一樣的斜面,當它的傾斜程度不同時,斜面的機械效率是否相同?」讓每個同學把自己的猜想或假設寫在課本上,接著設計實驗,教師引導學生動腦筋思考,引導他們靈活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從不同方面利用不同方法對同一問題進行思維,提出自己的方案,然後展開討論。從各種合理的方法和可行的方案中找出最佳的實驗方案來檢驗假設的真偽。在設計實驗時應考慮: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怎樣計算總功?怎樣計算有用功?讓學生設計出表格。再把准備好的器材拿到教室,三個同學一組,分發給他們。開始實驗後,教師巡視並隨時指導,學生做得積極而認真,做好後根據測出的數據計算。發現各組得出的結論不一樣,甚至有兩個截然不同的結論,有的得出了與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有的得出了與斜面的傾斜程度無關,他們也不知哪一個結論是正確的。於是大家討論交流,氣氛熱烈,這時應及時引導他們進行評估,尋找自己有可能出錯的地方,實驗設計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數據有沒有讀錯等等。
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小組間交流與合作非常重要:
(1)在交流中,學生明白了對同一個問題別人也可以有其他不同的解釋,有利於他們擺脫自我中心的思維傾向;
(2)在合作、相互表達與傾聽中,學生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明晰化、外顯化,學生可以更好地對自己的理解和思維過程進行審視和監控;
(3)在討論中,小組間相互質疑,相互指出對方的邏輯矛盾,可以更好地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認識;
(4)小組間的交流、爭議、意見的綜合等有助於激發彼此的靈感,促進彼此構建出新的假設和更深層的理解;
(5)探究中的合作、分享與交流,可以使學生貢獻各自的經驗和發揮各自的優勢,從而完成各單個小組難以完成的任務。在相互交流中教師可及時通過各組自評、他評的方式找出他們各環節成功之處或不足之處,進行改進修正。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澄清不清晰的思維,明確具體操作中容易出錯的地方以及如何避免等。

總之,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是學好物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探究性課堂教學是否能取得實效,歸根到底是由學生是否參與、怎樣參與來決定的,同時只有學生主動參與,才能使課堂充滿生機。這就要求教師在領會探究性課堂教學實質的基礎上,隨機應變,靈活處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設計合理可行的探究性教學,使學生的知識獲得、積累與能力的發展始終處於一種良性循環狀態,這樣就可以使探究性課堂教學進入理想的境界。

㈩ 如何引導學生做好初中物理實驗

1、選擇好說理題型。要根據說理題出現方式的各異,施以不同的指導方法,選擇好訓練題型。
2、運用好說理條件,要使同學有所悟,學有所得,就必須調動他們的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緊扣題目的答題要求和充分利用知識條件,包括基本概念和物理規律,做到「心中有數」。
3、把握好說理小結。指的是說理小結是在運用說理條件的基礎上,理順思路和明確答題方式次序,這是認識和表達問題的思維過程。

閱讀全文

與如何引導初中學生設計物理實驗進行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0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