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八年級上冊物理掌握那些知識
我一本書都給你了,要給我100分
一、教學目標要求
1.知道基礎物理由力學、熱學、聲學、光學、電學等。 初步了解物質世界有宏觀、微觀、宇觀三個層次。
2.經歷閱讀、思考、討論,並動手做一系列簡易的實驗過程,初步體會學習物理與其他學科的不同方法。
3. 對物質世界產生神秘感,對物理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索的慾望,初步認識 「沒有物理學就沒有現代文明」的道理。
二、重點與難點
本節重點是讓學生了解物理學的三大社會功能。難點是使學生體會到物理學在素質教育中的特殊性。
三、教學過程
1.情景創設
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
2.討論交流與實驗設計
教師再圍繞什麼是物理學,物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這些問題,廣泛應用生活中的器材開展實驗:
(1)要求每個學生用紙片和橡皮做落體運動實驗。
(2)學生用雙手摩擦,或用手來回與鉛筆摩擦,感受機械能變成熱能的過程。
(3)摩擦帶電實驗。
(4)利用教室中的電器,演示電的現象等。
通過上述身邊實驗,引出物理學中力、熱、聲、光、電的不同內容。並為引出物理學廣泛研究領域作準備。
3.介紹宇觀世界、微觀世界及其基本觀測方法。
結合教材中的教材上圖1-1-1、圖1-1-2、圖1-1-3及圖1-1-4進行介紹,主要著眼於說明物理學的研究范圍: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學。說明:宇觀世界的觀測需要望遠鏡與探測器,而微觀世界的觀測與研究使用各種顯微鏡、粒子加速器即可。教師也可以針對哈勃太空望遠鏡、「勇氣號」火星探測器等一些較為新奇的內容略作展開。
4.用圖片、資料、多媒體,聯系學生身邊的事實以及家居生活的現代化設備,讓學生談談對「物理學是改變世界的科學」這一論斷的初步認識。
5.介紹一些科學家的事跡
6.作業:
1.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看物理書,討論什麼是物理學?討論發生在家裡的物理現象和物理學對社會進步的主要作用。
2.寫一篇對物理學的初步認識的小論文。
3.做一些小實驗
① 靜電小實驗
② 三原色陀螺
第二節 觀察物質世界的運動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運動的普遍性,物質世界是一個運動的世界。 了解物質世界幾種常見的運動形式,對每種運動形式能舉出一些典型例子,初步知道它們和我們的生產、生活的關系。
2. 通過回憶、聯想生活中大量運動,觀察圖片、演示實驗、多媒體或動手做一些簡單實驗,經歷認識不同形式物質運動的過程,知道觀察研究不同物體運動要用不同的方法。
3. 通過對物質世界運動的觀察,知道物質世界的運動多樣性,復雜性,形成關注物質世界運動及其變化的意識。了解各種運動形式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和科學技術緊密聯系。初步認識物理學的進步與人類文明發展的關系。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談話)通過本節學習,應使每一個同學認識到物質世界的運動形形色色,但是並不是每個物體的運動大家都能認識到,需要通過觀察,有的是肉眼可以直接看到,但更多的是需要藉助儀器(望遠鏡或顯微鏡)進行觀察,有的需要通過間接觀察和思考,才能知道它們的運動。這也是為什麼本節的節名為「觀察物質世界的運動」的考慮,希望能引起學生對周圍世界各種運動的觀察和研究的興趣。
1.認識物質世界運動及運動的普遍性,滲透著運動的相對性。
①讓學生體會判斷物體靜止和運動不能憑感覺,需要有科學方法;判斷有些物質的運動如電磁波,熱運動,雖然人眼不能直接看到,但可以由電磁運動、分子熱運動產生的效應間接地觀察。
②物質的運動的絕對性、與靜止的相對性(舉例說明)
2.逐個認識基本運動形式。
①教師拿出香水,問: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不知道)教師再打開香水蓋噴,(學生回答:香水)你怎麼知道的?(聞到了香氣)香水在我手中,你們怎麼會聞到?這說明了什麼?香水分子在運動。
再充分利用教材的彩圖,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交流來進行,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分子熱運動」的認識。
②開閉電燈、收音機、學生互打手機等來認識電電磁運動。
③介紹聲的傳播、光的傳播等。這些是與學生們生活緊密相關的運動形式。
關於原子內部的運動與第一節介紹過的原子結構是密不可分的,原子內部有兩種不同運動:一種是核外電子的運動,如導體的導電是原子核最外層電子變成自由電子的運動,原子發光、煤、石油、有機物燃燒是核外價電子的運動;X光、紅外線、激光都是核外內層電子運動。另外一種是核內的運動,常見的是放射性現象,放出α、β、γ三種射線。這三種射線對生命物質都有殺傷作用,原子彈爆炸主要利用這三種射線形成殺傷力,核反應堆為什麼要築起厚厚的防護層,就是防止這些射線影響人體健康,醫療上則用γ射線殺死殘害人體健康的癌細胞。
三、發展空間
(一)「家庭實驗室」指導
(1)觀察油滴在水面上運動。
(2)與媽媽討論做飯中的物質運動形式。
第三節 認識物質世界的能量
一、教學目標
1. 知道一切物體都是有能量,不同運動形式對應不同能量。 初步了解光能、機械能、內能、電能、化學能和核能等能量形式。 知道各種能量之間可以轉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過程就是不同能量之間進行轉化的過程。
2. 通過聯系生活,觀察教材圖片,讓學生們自己來認識常見的這些能量形式。 通過觀察、討論分析初步認識不同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
3. 通過物質世界不同運動和能量形式的認識,尤其對能量轉化利用的認識,使學生們對大千世界有一個概括的具體的認識,拉近了物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到物理學就在身邊,物理學與我們人類生活、生產、社會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二、教學過程
1. 讓學生們閱讀課文,然後討論下列問題
①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聯系著哪些能量?學生們自己說說每天生活中至少應有哪些能量?
②我們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量是怎麼轉化的,即什麼能轉化成什麼能?
③如果世界上突然沒有電能,整個社會將會怎麼樣?沒有光能這個世界又將如何?
④怎樣認識能源技術革命與人類社會進步的關系?
2.教師小結,並認識能量的轉化
(1)點燃火柴,觀察光能、內能和化學能及其互相轉化。
(2)啟閉教室內電燈、演示電能、光能和能內及互相轉化。
(3)雙手摩擦或手捋鉛筆體驗機械能、內能及互相轉化。
三、發展空間指導
1. 觀察自己家裡的家用電器的能量轉化,填寫下表
洗衣機 電燈 熱水器 電扇 電視 音響 電話
電能變成其他能量形式
2.將一細鐵絲,來回反復彎折,可以折斷鐵絲,這時發現鐵線是否燙手,分析一下這個過程能量轉化。
3.社會調查:(1)市場有一種新型手電筒,不需要電池,晃幾下就可以照明。(2)一種玩具塑料球,從高空落地彈起就可以閃出彩光。通過這些活動讓同學們感受不同能量之間的轉化。
第二章 走進實驗室
第1節:學習科學探究
一、教學目標要求
1. 認識到測量是實驗探究的重要環節。 知道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了解安排這些步驟的原因。
2.觀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現象,初步了解觀察的科學方法。 通過觀察常用實驗儀器,認識到測量工具對探究式學習的重要性。
3. 激發學生初步的探究意識和對探究的渴望,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慾望。 讓學生認識到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緣由。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讓學生對科學探究活動形成一個概貌性的認識,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興趣。
難點在於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物理現象,探索物理規律的意識。認識「家庭實驗室」的重要性。
三、教學過程
(1)參觀實驗室
①要求學生明確走進實驗室有兩大任務:觀察奇妙的物理現象和了解實驗室的儀器、設施。
②在實驗室,還應引導學生參觀實驗室的各種儀器、設施,特別是要認識各種常用的測量儀器,為今後學習實驗探究做准備。對這些儀器可以觀看使學生感受物理實驗的氛圍,消除對儀器的神秘感。
(2)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師講故事:
某個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驚奇地發現,房頂上掛著的吊燈因為風吹而不停地有節奏地擺動。他想,脈搏的跳動是有規律的,可用來計時。於是他一面按著脈搏,一面注視著燈的擺動。不錯,燈每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基本相同。這使他又產生了一個疑問;假如吊燈受到強風吹動,擺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擺動的時間還是一樣嗎?
伽利略把鐵塊固定在繩的一端掛起來,再把鐵塊拉到不同高度讓它開始擺動,仍用脈搏細心地測定擺動的時間。結果表明每次擺動的時間仍然相同。這個實驗結果證明他的想法是正確的,即「不論擺動的幅度大些還是小些,完成一次擺動的時間是一樣的」。這就是物理學中擺的等時性原理。
後來,人們對擺動繼續深入研究,不僅進一步發現了擺的周期與擺長間的數學關系,並據此發明了鍾表。
然後請學生們一起討論,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伽利略通過觀察,發現了什麼值得注意的現象?伽利略怎樣提出問題?並做出什麼猜想?伽利略怎樣證實了自己的猜想?科學家對擺動規律的探究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
(3)學習建立家庭實驗室。
簡單地介紹如何利用周圍的事物建立實驗室
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物理,不僅需要動腦,還需要動手;物理學不僅有用,
四、教育學生遵守實驗室守則
一、中小學實驗教室是開展實驗教學、實驗研究及課外科技實驗活動的專職場所,不得用於與實驗教學無關的活動,不得堆放公、私雜物。
二、中小學實驗教室要配備足夠有效的滅火器材,並制定和落實安全防範措施。
三、中小學生必須熟悉實驗教室的安全規則,並要嚴格遵守實驗教室的紀律。
四、中小學實驗教室要經常保持清潔整齊,及時通風換氣,排除有害氣體以及實驗時產生的廢液。
五、未經任課教師或實驗教師允許,任何人不得動用儀器、葯品及其它實驗材料,不得擅自拆卸儀器、設備,實驗教室的公共財產不得帶出室外。
六、實驗前,學生應按教師的要求,檢查儀器、葯品及有關實驗材料是否齊全和完好,如有缺損,及時報告。未經任課教師或實驗教師批准,不得進行實驗。
七、實驗時,學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愛護儀器設備,要節約葯品、水、電等實驗材料。
八、實驗完畢,學生應按要求整理好儀器、葯品以及其它實驗材料、儀器,設備若有損壞或丟失,要及時報告任課教師,並如實填寫儀器報損單。任課教師與實驗教師協商後,可根據有關制度准予報損或責成賠償。
九、經任教教師允許後,學生方可離開實驗教室。
十、任課教師、實驗教師和學生課代表應按要求填寫《實驗登記表》。
第2節 測量:實驗探究的重要環節
(兩課時)
一、目標要求
1. 使學生了解統一計量標準的意義。熟悉長度的國際單位制單位,以及與其他單位的換算。學習使用刻度尺,了解零點(零刻度線)、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了解誤差,練習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的方法。學習記錄、分析、表達數據和結果。
2. 通過一些實例練習測量長度的方法。訓練使用測量工具的規范操作。 通過測量活動,從中體會、練習靈活運用知識的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3. 通過規范學生的操作行為,培養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訓練實驗技能的同時注意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
二、重點和難點
長度的測量是本課時的重點,理解長度測量的基礎性是本課的難點。
三、教學過程
本節分為三個教學板塊:②測量長度的要點;③綜合的測量活動。
1. 教師講述計量的重要性;
①測量是科學實驗的重要環節。物理量的測量首先要規定它的標准量,並以之作為單位,將待測物理量與它的標准量進行比較。以魯班制定中國木工尺為例,說明了統一計量標準的重要性:國際單位制是進行科學、科技、貿易交流的保障。測量本質上是比較,是將被測物和標准物做比較。
「如果不許使用尺子,你怎樣測量教室的長和寬?」學生可能提出各種各樣的測量方法,選其中之一進行實際測量,比如請一高一矮兩位同學用步來量教室的寬,必然得出不同的結果。教師就此向學生指出,同一長度的測量得不出統一的結果是沒有意義的。然後讓學生討論怎樣才能得出統一的結果呢?通過這個活動和魯班的故事,啟發學生認識建立長度標準的必要性,同時認識長度單位以及國際單位制。中國古代在計量方面有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秦始皇統一度量衡,老師可適當介紹,以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和民族自信心。
2.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
①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刻度尺的零點(零刻度線)、分度值、量程三項內容。使學生明確,今後凡對有刻度的儀器,都要先弄明白這三項內容,比如溫度計、帶游碼的天平、電流表以及電壓表等等。再學習學生使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書本的寬。並示範。
②明確長度測量的重要意義,向學生講解,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而測量是實驗的基礎,可以說沒有測量就沒有物理學。物理學實驗的許多測量儀器的讀數是以長度的讀數為基礎的,因此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刻度尺的讀數方法,對所有測量儀器的讀數具有普遍意義.這就是掌握好長度測量的意義。
3.實驗活動——「建立你的信息檔案」。
要求通過測量,認識自己,認識同學,學生會很感興趣。老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利用學生自己的身體練習估算能力,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測量物理量的具體觀念。
4.測量長度的幾種方法:
累積法:測細銅絲的直徑。把細銅絲緊密地排繞在鉛筆上若干圈,測出這個線圈總長,計算出細銅絲的直徑。
平移法:測乒乓球直徑。
替代法:測曲線的長度。
輪轉法:用輪子的滾動來測長度,如利用自行車輪測出弧形遺跑道的長度。
長度=輪子周長×輪子轉動的圈數。
四、作業:
1.「自我評價」參考答案:
(1)通過皮尺測得20步走過的距離,然後除以10即可。
(2)圖(a)為正確操作。
2.「物理在線」指導
納米技術的崛起引發了世界范圍內的納米熱潮,教師可以結合「參考資料」中提供的內容對學生進行課外活動的指導。另外在這一技術逐漸應用於日常生活領域的同時,許多虛假的納米商品也紛至沓來,教師可以針對這個問題給予學生指導,讓學生養成利用物理知識分辨偽科學的意識。
第3節 活動:降落傘比賽
(兩課時)
一、目標要求
1.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 知道長度、時間與面積測量的基本原理。
2. 體驗學生自主探究活動過程,領悟「控制變數」等科學研究方法。 經歷長度、時間與面積測量過程,體會物理測量的基本方法,會根據測量對象選擇適當的儀器。
3. 通過經歷探究過程,樹立善於參與討論與交流,勇於發表自己的觀點與成果的意識。通過參與探究活動,培養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以及善於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激發學生對科學探究活動的熱情,以及通過科學探究解決生活實際中的物理問題的興趣。�
二、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展示「通知」,學生閱讀過後,教師:同學們,高不高興?生:高興。師:想不想在比賽中獲勝?生:想。師:為了在明天的比賽中獲勝,現在我們一起來准備好不好?生:好!
二、 引導研究:
1.材料的准備:
不論做什麼事,我們都要先寫好計劃,為了明天的比賽,我們先應干什麼?(制降落傘),想一想你打算用什麼做材料?(讓學生舉手回答,如紙、布、塑料等,然後綜合得出最好的),還要什麼?繩子。
2.儀器的擇:
①對降落傘還有什麼要求?教師用手在通知書上指出。(20g),
20克究竟是多少?我們用什麼來稱?磅秤?桿秤?案秤?(讓學生回答),為什麼?(因為它們的分度值不同,應該選擇分度值較小的天平秤),你們會使用天平嗎?過一會兒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②我們再看一看,還有什麼要求?(指出3米)。
怎樣測出高度是3米?需要什麼儀器?(刻度尺)
③比賽是比什麼?(時間長為勝),那麼這又要什麼儀器?(秒錶)
3.天平的使用
我們准備了所需的器材,下面一步就是要會使用這些儀器了,上節課就布置了,要求同學們在圖書室或上屆初二學生的物理書上自己找一找有關天平使用的方法,你們找了嗎?有誰會使用天平,請給同學們說一說。學生說後,教師再邊演示邊講解。
4.秒錶的使用
我們一開課就講了怎樣學好物理,請同學說一說?教師再復述一次,秒錶如何使用,現在就要用上這一方法。我們先要猜一猜:上面一些按鈕是干什麼的,然後試一試。證明自己的所想是否正確。(讓學生,討論、試一試),然後讓學生演示,教師綜合。
5.我們即准備了所需的儀器,又會使用。現在我們應該考慮什麼?(怎樣讓「降落傘」在空中停留時間最長,哪些因素影響下降的速度?),這一問題、也需要自己猜想、實驗,我想:由於時間和環境有限,現在大家自己想一想,課後再試一試,剩下的時間我們就一起來熟練一下天平、秒錶的使用。
三、比賽活動。
第三章 聲
第1節 什麼是聲音
一 目標要求
1. 初步認識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發生的,聲的傳播必需依靠介質,聲具有能量。 了解在不同介質中聲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聲在固體和液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快。
2. 通過觀察發聲現象,能簡單地描述所觀察到的發聲體的共同特性,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對比和概括能力。通過聲傳播的實驗探究,讓學生初步學習在觀察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讓學生參與實驗探究,初步學習實驗探究的方法,體會科學探究的重要性。
3. 通過本節學習,讓學生知道我們生活在聲的廣袤空間中,聲可以表達豐富多彩的情感,通過聲可以獲取大量的信息。 使學生初步領略聲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從而引起對聲的好奇,激發求知的慾望。
二 重點和難點
重點聲音發生的條件。難點聲波
三教學過程
1.情景創設、提出問題
展示教材中圖3-1-1、圖3-1-2讓學生看圖後,進行思考,討論一些問題,動物都能發聲嗎?舉例說出各種動物(狗、貓、鳥、蟬等)是怎麼發出聲的?你是怎麼會聽到聲音的?聲音是什麼?聲音有什麼作用?讓學生自由發揮,把學生帶入聲的世界,在討論中切入本節主題:聲的產生和傳播。
2.過程展開
(1)觀察發聲體在振動。
讓學生根據身邊的器材例如刻度尺、橡皮筋、紙、塑料薄膜等發出聲音,進行體驗,當物體振動時可以聽到什麼?當物體停止振動還能發出聲音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物體發聲時的共同特徵,總結出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這一結論。
對於發聲時,振動不明顯的現象比如敲擊鼓面和音叉發聲,可用實驗進行演示。將紙屑放在鼓面上,讓學生觀察敲擊鼓面發聲時和用手按住鼓面使鼓不發聲時紙屑的情況,學生雖然沒看到鼓面的振動,但可從紙屑是否被彈起判斷鼓面是否在振動;將懸掛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觸音叉,讓學生觀察音叉發聲和不發聲時小球的情況,判斷音叉是否在振動。進而提出問題:紙屑和小球在什麼時候被彈起跳動?也可以讓學生用手觸摸喉頭進行發聲,感覺聲帶在振動。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舉P43動物與聲音中的例子,著重指出哪個部位在發出聲音,引出聲源的概念。
(2)聲波
與水波相比較引出聲波。進行如下描述:「……這樣空氣中就形成密疏相間的波動,以鼓面為中心向遠處擴展……」可以以鼓心為中心,用兩種不同顏色的圓,把空氣的密和疏向四周傳播形象地畫出來。
通過對兩種現象進行比較,引出聲波的概念。鼓面振動使周圍空氣振動,並且這個振動由近及遠地傳播,聲波是聲源的振動在空氣(或其他物體)中的傳播。振動的傳播,實質是能量的傳播,就像小石子在水面激起水波,水波使小紙片上下運動。因為聲波有能量,所以聲波傳入耳中會使耳膜振動,我們就感覺到了聲音。
(3)聲的傳播需要介質
聲在空氣中能傳播,在固體和液體中也能傳播。為什麼運動員在水下能聽到音樂進行花樣游泳?或讓學生自己舉例說出固體和液體也能傳聲。
聲在真空中能傳播嗎?學生可進行猜測,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提出證明猜測正確性的方法。學生可能提出許多方案,只要學生說出把聲源放到真空中和不在真空中所產生的情況進行比較,都是正確的,並對其進行鼓勵。
像教材中一樣安排 「聲的傳播」的實驗探究,讓學生通過探究初步認識聲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聲的傳播需要介質;電磁波可在真空中傳播,電磁波傳播不需要介質。
實驗過程中啟發學生不斷提出問題並思考問題,比如罩內手機的應答聲是怎麼傳到耳中的?當抽氣機抽去罩內的空氣時手機的應答聲音變小,讓空氣重新進入罩內時,聲又變大,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始終能看罩內手機屏上信號的顯示?鼓勵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對探究過程現象發生的原因,可進行猜測與討論,然後再得出結論。如玻璃罩內手機的應答聲變化說明聲的傳播需要介質,聲波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雖然聽不到真空中的手機的應答聲,但能看到顯示,說明了電磁波可在真空中傳播。
船上的人是怎麼會聽到遠處船隻航行的聲音的?暖氣管是怎麼把敲擊聲傳遍樓內各處的?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可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能聽到聲音所需要的條件。
觀察教材上的圖3-1-10、圖3-1-11開拓學生的知識面,並讓學生領會到振動並不一定能感到聲音;要感到聲音,必須要有聲源,介質和接收器。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Ⅱ 八年級上冊物理必考知識點
物理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初中物理的學習要打好基礎,下面是八年級上冊物理必考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時損耗最少(在固體中傳的最遠,鐵軌傳聲),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得最快,氣體中最慢(軟木除外);
2、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話交談;
3、聲音以波(聲波)的形式傳播;
註:由聲音物體一定振動,有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
4、聲速:物體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m/s;聲速的計算公式是v=s/t;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像是倒立的實像(樹陰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
(2)取直線:激光準直(挖隧道定向);整隊集合;射擊瞄準;
(3)限制視線:坐井觀天(要求會作有水、無水時青蛙視野的光路圖);一葉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時月球在中間;月食時地球在中間)
3、光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
(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1.長度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
其他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1km=1000m;1dm=0.1m;
換算關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001m;1nm=0.000000001m。
2.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注意刻度標尺的零刻度線、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測量時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線應對准所測物體的一端;
③讀數時視線要垂直於尺面,並且對正觀測點,不能仰視或者俯視。
3.時間的單位:
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
時間的單位還有小時(h)、分(min)。
換算關系:1h=60min 1min=60s。
4.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我們不能消除誤差,但應盡量減小誤差。
誤差的產生與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的人有關。
減少誤差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
誤差與錯誤區別:誤差不是錯誤,錯誤不該發生能夠避免,誤差永遠存在不能避免。
(二)運動的描述
1.機械運動:
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參照物:
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參照物的選擇: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應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參照物(不能選被研究的物體作參照物)。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通常選地面為參照物。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三)運動的快慢
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在相同時間內,物體經過的路程越長,它的速度就越快---觀眾方法
物體經過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時間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
2.速度:
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Ⅲ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知識點總結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知識點總結Ⅳ 初二物理知識點有哪些
初二物理共有六章:機械運動、聲現象、物態變化、光現象、透鏡及其應用、質量與密度。
第一章機械運動:第1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第2節運動的描述;第3節運動的快慢;第4節測量平均速度。
第二章聲現象 :第1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第2節聲音的特性 ;第3節聲的利用 ;第4節雜訊的危害和控制 。
第三章物態變化 :第1節溫度 ;第2節熔化和凝固 ;第3節汽化和液化 ;第4節升華和凝華 。
第四章光現象 :第1節光的直線傳播 ;第2節光的反射 ;第3節平面鏡成像 ;第4節光的折射;第5節光的色散 。
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第1節透鏡 ;第2節生活中的透鏡 ;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第4節眼睛和眼鏡;第5節顯微鏡和望遠鏡 。
第六章質量與密度 :第1節質量 ;第2節密度 ;第3節測量物質的密度;第4節密度與社會生活。
物理學:
物理學(physics)是研究物質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物理學起始於伽利略和牛頓的年代,它已經成為一門有眾多分支的基礎科學。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也是一門崇尚理性、重視邏輯推理的科學。物理學充分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物理學
Ⅳ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梳理
學習從來無捷徑,循序漸進登高峰。如果說學習一定有捷徑,那隻能是勤奮,因為努力永遠不會騙人。學習需要勤奮,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奮。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物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 上冊物理知識點 總結
1.受力分析時,要防止多力! 方法 是尋找施力物體,若找不到施力物體則此力不存在!比如說「上沖力」、「上滑力」、「下滑力」,這些所謂的「力」都找不到施力物體,因此是不存在的。
2.重力方向有兩種描述:豎直向下或垂直於水平面向下;不可說垂直向下!
浮力方向有兩種描述:豎直向上或垂直於水平面向上。不可說垂直向上!
3.遇到摩擦力一定先要區分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
如果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靜摩擦力,其大小應該利用受力平衡來解答,初中物理遇到的一般是二力平衡,此時靜摩擦力大小等於外界拉力或者推力,若拉力或者推力大小發生變化,則靜摩擦力也隨之而變化。
如果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動摩擦力,則只需要考慮影響其大小的兩個因素即可,此兩個因素即:「正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只要這兩個因素不變,則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也就是說,如果物體受到的是滑動摩擦力,則其大小與其速度大小無關,也與其受力面積無關,不管物體正放、側放、立放,都無法改變滑動摩擦力大小!
4.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只與質量有關,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
看到李銷慣性,應該立刻想到慣性大小隻與質量大小有關,與其他任何量無關;
而且,在利用慣性解釋物理現象時,決不允許出現「慣性力」、「受到慣性」、「慣性作用」這樣的字眼,只要出現就是錯的!慣性只能用「由於慣性」、「乎襪具有慣性」、「由於物體具有慣性」來形容。
5.看到「勻速」、「靜止」、「緩哪頃游慢」這樣的關鍵詞要立刻想到「受力平衡」,然後立刻想到「合力為零」!要注意的是,物理中的「靜止狀態」是指「受力平衡狀態」,當物體的速度為零時,並不能直接得出物體就處於靜止狀態,比如豎直上拋的物體運動到點時,速度為零,但是其所受到的合力並不為零,因此並不是真正的靜止!
6.看到液體和柱體,要求其壓力和壓強時,應該立刻想到p=ρgh,此公式解答柱體問題時有奇效!
7.看到氣壓計應該注意,由於瓶內氣壓大於外壓,所以液柱會上升,當物體位置越高,外界氣壓越低時,液柱的液面也越高!也就是說其刻度值是自下往上減小的!
由此我們可以反過來想一下,如果瓶內氣壓小於外壓,液柱會下降!豎直玻璃管內的液面會低於瓶內液面!
這兩種情況下的液柱都有一種效果,那就是其產生壓強的大小正可以彌補瓶內外氣體的壓強差!
8.「流體流速與壓強關系」這一知識點可以有很多有意思的物理現象和考查方式,但是不管哪一種,只要是凸起的位置,流體流速就會變大,壓強就會變小,從而形成從其他位置指向凸起位置處的壓強差!形成通道風!
作為常例,飛機升力是一個最典型的案例,可以從飛機無風飛、逆風飛、順風飛三種情況進行討論,另外也可以對飛機進行「風洞」實驗,即飛機不動,從飛機的正面吹風!但是不管是哪一種,使飛機獲得相對於空氣的速度越大,其獲得的升力也就越大!
再比如說,汽車也會受到空氣流速影響,由於汽車幾乎都是上方凸起,下方平直,和飛機的機翼形狀類似,因此上方空氣流速大壓強小,下方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導致形成了向上的壓力差,類似於飛機所受到的升力!因此,無風時,運動的車受到的地面支持力小於重力,靜止的車受到的地面支持力等於重力。類似於飛機的風洞試驗,如果車沒動但有風,則車受到的地面支持力也是小於重力。
另外,運動的汽車更容易被灰塵弄臟,樹葉會撲到車下,也是考查了空氣流速與壓強的關系。
再比如說「噴霧器」,不管是吹氣還是吸氣,都能使豎直管內的液柱上升,兩種情況都是因為豎直管上方空氣流速變大所導致!
9.只要看到「船」,應該立刻想到「漂浮」,然後想到浮力等於重力!因此船所受的浮力大小取決於其重力大小,只要重力不變則浮力不變!不管這艘船是從淡水到海水,還是從大西洋到印度洋都如此!
10.只要看到「排水量」應該立刻想到m排!一定不要把排水量當做排開液體的體積!此時應該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變形公式F浮=m排g直接解答!
初二物理 復習方法
1.重視常規學習
(1)研讀課本。
軍隊不打無准備之仗,學習物理也是如此。新學期的書發下來,希望你能夠拿起物理課本,翻開美如畫的篇章,順著目錄,大致了解本學期的內容;每章、每節上課前,再次提前預習,你心存大量疑惑,等待在課堂上與老師一起揭開謎底;復習時,課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復復習,「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而且每一次你都會有新發現。
(2)認真聽講。
天才不是天生的。無論是新課、實驗課,還是習題課、復習課,每一個「考試狀元」都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聚精會神聽講,緊跟老師思路,積極思考,不時勾畫出重點,標注仍不清楚的,或者記錄又產生的新疑問,這樣的學習才是高效的。學習是一個過程,不斷鞭策自己,堅定自己的學習信念,堅持不懈,才能到達「會學」和「學會」的境界。
(3)自我督查。
習題是鞏固、復習是系統、考試是檢驗。每一次作業、每一次考試,獨立完成,認真審題,仔細計算,精煉結論,全面思考,規范答題;及時訂正,不懂就問,學會歸納,一題多解,舉一反三,多題歸一。
學好物理,關鍵問題是要盡快了解物理學科的特點,否則,就會「坐飛機」,雲里霧里,窮於應付,失去學習主動性。
2.重視物理過程
(1)會看。
例如,老師在空礦泉水瓶子的側面不同高度處扎了幾個小洞,將水倒入瓶中。你睜大了眼睛,像看電影一樣,就怕漏掉哪個環節。做好實驗,
老師問觀察到什麼現象?集體回答「水噴出來了」。其實,還有一個答案,「越是下面的小洞水噴得越遠」。兩個現象,兩個結論,而後一個更是研究重點。物理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初中物理的實驗更多,但實驗不是看熱鬧的。
物理復習一定要講究方法,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看.二回.三精做.四展開的復習方法值得同學們借鑒。
「一看」就是指一定要有計劃.系統地認真看課本和課堂 筆記本 ,經過通看.整理.記憶達到把初中各章節的內容及常規解題方法有機地串聯起來並印在腦中。這樣就可以做到需要解決什麼問題就可以拿出相關的知識.公式和解題方法。
「二回」就是指對以往做過的好題目,要再回過頭來做一做,經過再思考.再規范做.再總結,達到鞏固基礎知識,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就可以做到基本題不失分,拿到新面孔題目至少會一步一步分析下去。
「三精做」就是指對於習題可以因人而宜地選做.精做。基礎差一些的同學可以著重做一些基本題和中等難題,一些較難的題目可適當放一放,等老師講解後再認真補做;基礎好的同學可以多學習一些難題的解題思路。至於那些花了較多時間仍解不出難題,建議同學們不要耗費太多的精力和時間,讓老師分析吧。
「四展開」就是指對於所學物理中較難的概念或較難的某一種類型的計算題,可以將身邊若干份試卷中或平時做過的習題中反映同一較難概念或同一類型的較難題目放在一起對比著研究研究
物理 學習方法 技巧
(一)三個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關於基本概念,舉一個例子。比如說速率。它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而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關於基本規律,比如說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有兩個經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義式,適用於任何情況,後者是導出式,只適用於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再說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說研究中學問題是常採用的整體法和隔離法,就是一個典型的相輔形成的方法。最後再談一個問題,屬於三個基本之外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簡練易記實用的推論或論斷,對幫助解題和學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同一根繩上張力相等」;「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洛侖茲力不做功」等等。
(二)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過程。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畫圖能夠變 抽象思維 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四)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思或盡量少走思。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學習。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於是完全自學了。入門以後,有了一定的基礎,則允許有自己一定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允許有一些自己的東西,學得越多,自己的東西越多。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梳理相關 文章 :
★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必背總結
★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 初二物理上冊期末考試高頻知識點整理
★ 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知識點總結
★ 初二物理力的知識點總結
★ 物理初二上冊知識點總結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 初二物理上冊課文重點知識預習資料
★ 初二物理上學期知識點歸納
Ⅵ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上冊
對世界上的一切學問與知識的掌握也並非難事,只要持之以恆地學習,努力掌握規律,達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學習需要持之以恆。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八年級 物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上學期物理知識點 總結 蘇科版
常見的測量工具有:刻度尺、量筒、天平、停表、電流表、溫度計。
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符號是m。1米等於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時間所傳播的距離。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1分米=0.1米
1dm=0.1m
1厘米=0.01米
1cm=0.01m
1毫米=0.001米
1mm=0.001m
1微米=0.000001米
1um=0.000001m
誤差:即使測量的 方法 正確,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不可避免地會有些差異,這個差異叫做誤差。
體積的測量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0.001立方米
1立方厘米=0.000001立方米
摩擦起電: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做摩擦起電。
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正電荷——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為正電荷;
負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為負電荷。
中和——如果讓兩個帶等量的異種電荷的物體相互接觸,物體將恢復成不帶電的中性狀態,這種現象叫做正負電荷的中和。
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
常見的導體有哪些?
所有的金屬、人體、石墨、大地以及各種酸、鹼、鹽的水溶液是常見的導體;
常見的絕緣體有哪些?
玻璃、塑料、橡膠、陶瓷、油等是常見的絕緣體。
什麼條件下絕緣體會變成導體?
在一般情況下不導電的玻璃,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也會變成導體。乾燥的木頭不導電,潮濕的木頭卻能導電。因此,平時要注意保持電器絕緣部分的乾燥,以防止發生漏電和觸電事故。
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在物理學中,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電源——能持續供給電流的裝置叫做電源。
用電器——利用電流進行工作的器件叫做用電器。
要使電流通過燈泡,必須用導線把干電池和燈泡連接起來,形成一個迴路。為了隨時能控制燈泡的發光和熄滅,還必須安裝電鍵(開關)。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總結北師大版
電磁繼電器揚聲器
1、繼電器是利用低電壓、弱電流電路的通斷,來間接地控制高電壓、強電流電路的裝置。實質上它就是利用電磁鐵來控制工作電路的一種開關。
2、電磁繼電器由電磁鐵、銜鐵、簧片、觸點組成;其工作電路由低壓控制電路和高壓工作電路兩部分組成。
3、揚聲器是把電信號轉換成聲信號的一種裝置。它主要由固定的永久磁體、線圈和錐形紙盆構成。
電動機
1、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磁感線方向有關。
2、電動機由轉子和定子兩部分組成。能夠轉動的部分叫轉子;固定不動的部分叫定子。
3、當直流電動機的線圈轉動到平衡位置時,線圈就不再轉動,只有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線圈才能繼續轉動下去。這一功能是由換向器實現的。換向器是由一對半圓形鐵片構成的,它通過與電刷的接觸,在平衡位置時改變電流的方向。實際生活中電動機的電刷有很多對,而且會用電磁場來產生強磁場。
4、電動機構造簡單、控制方便、體積小、效率高、功率可大可小,被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和各種產業中。它在電路圖中用M表示。電動機工作時是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非常實用的初二 物理 學習方法
一、興趣和堅持
物理是很有趣的,伴隨著有趣的演示實驗和動手實驗,一個個意想不到的現象吸引你走入深奧的物理世界,但更多時候,老師為了講清某一物理規律或物理情景,考慮到知識的整體性和邏輯性,經常會進行大段講解。這是理解較高層次的知識所必需的,也是物理的「理」性所在,因此課堂氣氛可能不象小學時那樣「熱烈」,隨著學習的深入,物理的簡潔美、邏輯美、對稱美、統一美等更高層次的魅力就會吸引你欲罷不能,對這一過程同學們應該有思想准備,同時自己要盡快養成這種嚴謹的思維習慣和分析問題的方法。
學習是個苦差事,三分鍾熱度人人都有,難在讓堅持成為一種習慣。
二、理解和記憶
經常見到身邊的某位同學考試時填空、計算題都對,就是選擇題一錯一連串,原因何在?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而這正是學習物理的首要任務、重中之重。什麼才算是真正理解呢?理解的標準是對每個概念和規律都能回答出「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怎麼用」等問題,例如「浮力」的概念,我們要搞清楚「浮力是什麼?」「浮力怎麼樣計算」「為什麼物體會受浮力」「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等等;對一些相近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記住和說出他們的聯系和本質區別,突出要素,抓住關鍵。而建立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才會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三、主動和獨立
身心處於積極主動狀態的同學,能夠在課前主動預習,發現自己學習的困難點,課堂上注意力集中,大腦要高速運轉,對老師提出的一些問題,要自己去考慮,主動發言,不要等老師去「灌輸」。在學習中要善於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學會對知識進行梳理和重新整合,把雜亂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將它變成自己的東西。
一定要獨立完成作業。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熟能生巧,這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四、觀察和思考
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善於觀察和思考是物理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同學們要學會有目的的觀察,就是在做實驗之前,聽清楚老師講的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採用什麼儀器,儀器如何放置,實驗怎麼做,觀察什麼現象。還要認真思考實驗結論、過程中有哪些不完善之處,怎麼解決或改進,實驗誤差來源於哪裡如何減小誤差等等。長此以往,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就會大大提高。
五、錯題本(好題本)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每到期末考試前,大部分之前學過的內容都忘了,再怎麼翻課本也無濟於事?每當卷子發下來,總是遺憾地感慨「這題我會啊,怎麼考試時就這么馬虎?」心理學研究發現,這些事情不是真的遺忘了,而是找不到從大腦中有效提取的路徑和線索,這就需要我們建立錯題本或者叫好題本,主要記錄「易錯題」、「難點題」、「典型題」、「好題」,定期或考前翻一翻,一定會大幅有效提升你的考試成績。
仔細想想,你花了一個多小時去考試,又花了很多時間讓老師改卷和聽老師講評,實際上真正對你的學習有意義的只是那丟掉的十分,明白了這一點,你還會輕視錯題本嗎?錯(好)題本使你的復習極具針對性,是物理取得優異成績的捷徑。
學無定法,更具體地、更有效的學習方法需要同學們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別人的學習方法再好,也要通過自己去實踐內化,才能變為自己的東西。方法對了,堅持就能成功。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上冊相關 文章 :
★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必背總結
★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 八年級上冊物理思維導圖
★ 【初二】物理八年級上冊章節知識點
★ 物理八年級上冊知識點
★ 初二物理上學期知識點歸納
★ 初二物理力的知識點總結
Ⅶ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大全
初二剛剛學習物理,是從頭開始的好機會,拿到課本以後,像看圖書一樣,先翻一翻,感受一下。這次我在這里給大家整理了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供大家閱讀參考。
目錄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
怎樣學好初二物理
如何學好物理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
第二章 聲現象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聲的產生:
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說明:物體在振動時發聲,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聲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物質,物理學中把這樣的物質叫做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聲速的大小不僅跟介質的種類有關(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且V固>V液>V氣),還跟介質的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聲速越大);
(3)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
(4)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340m/s;
(5)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
3.回聲:
人耳能辨別原聲與回聲的時間間隔至少為0.1S 或人與障礙物的距離至少為17m.
4.百米賽跑:
終點計時員應該在看見發令槍冒白煙時計時,若再聽見槍聲計時,則會少記0.294S(約為0.3S)。
5.人類怎樣聽到聲音:
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產生的信號經過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非神經性耳聾——鼓膜或聽小骨損壞——可以治癒
6.耳聾
神經性耳聾——聽覺神經損壞——不易治癒。
7.骨傳導及實例:
聲音通過頭骨、頜骨也能傳導聽覺神經引起聽覺,科學上把這樣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
骨傳導實例:音樂家貝多芬耳聾後,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頂在鋼琴上,聽自己演奏的琴聲,從而繼續進行創作的。
8.雙耳效應:
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徵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二、聲音的特性
1.頻率:
每秒內物體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頻率是表示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單位赫茲,符號HZ。
2.超聲波和次聲波:
高於20000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低於20HZ的聲音叫做次聲波;
大象可以用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台風、海嘯等都伴有次聲波發生,一些機器在工作時也會產生次聲波;蝙蝠可以發出超聲波。
3.人耳聽覺范圍:
20HZ---20000HZ
4.音調:
(1)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2)長而粗的弦,發聲的音調低;
(3)短而細的弦,發聲的音調高;
(4)綳緊的弦,發聲的音調高;
(5)一般來說,女士的音調高於男士的音調;小孩的音調高於成人的音調。
「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她是唱女高音的」、「脆如銀鈴」都是描述音調的。
5.響度:
(1)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2)距聲源越近,響度越大。
「震耳欲聾」、「高聲呼叫」、「低聲細語」、「聲如洪鍾」、「引吭高歌」、「請勿高聲喧嘩」、「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曲高和寡」都是描述響度的。
6.音色:
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聞其聲,知其人」、「悅耳動聽」描述的是音色。
作用:用來辨別發聲的物體是什麼,辨別物體是否損壞。
三、聲的利用
1.聲音傳遞信息的實例:
(1)遠處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可能的大雨;
(2)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鋼軌,會從異常的聲音中發現松動的螺栓;
(3)醫生用聽診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狀況;
(4)醫生用B超為孕婦作常規檢查;
(5)古代霧中航行的水手通過回聲能夠判斷懸崖的距離;
(6)蝙蝠靠超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物和發現昆蟲;
(7)利用聲吶探測海底深度和魚群位置。
2.聲音傳遞能量的實例:
(1)聲波可以用來清洗鍾表等精細機械;
(2)外科醫生可以利用超聲波振動出去人體內的結石。
3.超聲波的應用:
(1)聲吶;(定向性好,傳播距離遠。)
(2)B超;(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
(3)超聲波測速器。(易於獲得較為集中的聲能。)
四、雜訊的危害與控制
1.雜訊:
從物理學角度來看,雜訊是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產生的;
從環境保護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的工作、學習、休息,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雜訊。
2.分貝:
人們以分貝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符號dB;
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
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
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dB。
3.雜訊的控制:
(1) 防止雜訊的產生 或 消聲 或 在聲源處減弱;
(2) 阻斷雜訊的傳播 或 吸聲 或 在傳播過程中減弱;
(3) 防止雜訊進入耳朵 或 隔聲 或 在人耳處減弱。
<<<
怎樣學好初二物理
聽課是非常重要的,這比你在課後復習記憶得來的知識印象更深。
1.「笨鳥先飛」。你可以在老師講課之間先預習,看不懂的可以畫下來,上課聽聽老師的講解。還是不懂的話,可以找同學或老師探討一下。
2。錯題本。把做錯的題目抄下來,自己解答一遍,看看老師給的答案和思路,作對比,再 總結 。
3.學會歸納知識點。初中物理和 其它 的科目不同,它每一框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大,所以它的內容比較廣泛,你應該做好每一框的斧子工作
4.弄清楚概念。例如,合力是什麼?力的定義等等。這些都要靠記憶。
5.凹、凸透鏡成像原理。這個一定要搞清楚,考試很經常考,但這不太難。多出於作圖和選擇題。
6.光的折射。這個或許比較復雜,但你弄清楚水中的折射、鏡面的折射(好像還有個鏡面成像什麼的,忘了)的區別。
最後,我個人一個小小的習慣:抄書。開個 筆記本 ,把書中的概念或一些重要的知識點抄下來,閑來無事,就拿起來看看背背。初三總復習時也方便啊。
<<<
如何學好物理
1、要預習。
學習物理之前先把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提前預習以下,有配套訓練的可以做一下 課前預習 的習題。這樣能對本節課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對學習新課幫助是很大的。
2、要記筆記。
記筆記是幫助你知道重難點,幫助你後面復習的,也就是記錄課堂的痕跡,不要懶,學習最忌懶惰。
3、要練習。
這個學習就像做菜一樣,比如我教給大家做紅燒肉,第一步怎麼怎麼樣,第二步怎麼怎麼樣,然後按照步驟一步一步的給你演示一遍,你也記在本子上了。但是你就說你會做紅燒肉了嗎?很顯然沒有,你要自己動手去做幾次才能真正的把我講的變成你自己的。所以,學習也是一樣,一定要多做練習題,並且這個練習題一定是越早越好,所謂趁熱打鐵,不要等到你忘記的差不多了再去做,效果就很差了。
4、要復習。
教育 學上有一個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這條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很快,並且先快後慢。觀察曲線,你會發現,學得的知識在一天後,如不抓緊復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
5、要能復述知識點。
比如講完一節課,你能把這節課的知識點說一遍,學完第二節,你能把前兩節的知識點復述出來,學完這一章你能把一章的復述出來。堅持下去,學完一本書,你能復述出一本書的知識點,知識框架、知識點都在你腦子里,請問你的物理怎麼會學不好呢?
6、要會利用錯題。
你花時間練習,做錯的那些題目就是你知識薄弱點,你可以不整理錯題本,但一定要用重顏色筆標記住,考試前復習的時候就重點復習這些,避免重復錯誤,助你高分、滿分!
<<<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大全相關 文章 :
★ 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
★ 初二上冊物理知識點梳理
★ 初二物理上冊的知識點歸納
★ 初二物理知識點上冊
★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第一章)
★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歸納
★ 初二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 蘇教版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
★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第五章)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Ⅷ 初二物理學什麼知識點
初二物理知識點
汽化可分為沸騰和蒸發
(1)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註:蒸發的快慢與(A)液體溫度有關:溫度越高蒸發越快(夏天灑在房間的水比冬天乾的快;在太陽下曬衣服快乾);(B)跟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有關,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涼衣服時要把衣服打開涼,為了地下有積水快乾,要把積水掃開);(C)跟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有關,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涼衣服要涼在通風處,夏天開風扇降溫);
(2) 沸騰:在一定溫度下(沸點),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註:(A)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B)不同液體的沸點一般不同;(C)液體的沸點與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沸點越高(高壓鍋煮飯)(D)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還要繼續吸熱;
(3) 沸騰和蒸發的區別和聯系:
(A)它們都是汽化現象,都吸收熱量;(B)沸騰只在沸點時才進行;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C)沸騰在液體內、外同時發生;蒸發只在液體表面進行;(D)沸騰比蒸發劇烈;
(4)蒸發可致冷:夏天在房間灑水降溫;人出汗降溫;發燒時在皮膚上塗酒精降溫;
(5)不同物體蒸發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發的快;
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大氣層是不均勻的,當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發了了彎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於這個速度,水中的速度為3/4C,玻璃中為2/3C
4、光直線傳播的應用
可解釋許多光學現象: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即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直線,並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光線是假想的,實際並不存在)
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人靠聲帶振動發聲、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點振動發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聲,管制樂器考裡面的空氣柱振動發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聲,鼓靠鼓面振動發聲,鍾考鍾振動發聲,等等);
2、振動停止,發生停止;但聲音並沒立即消失(因為原來發出的聲音仍在繼續傳播);
3、發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4、聲音的振動可記錄下來,並且可重新還原(唱片的製作、播放);
Ⅸ 八年級上物理學什麼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考點一:時刻與時間間隔的關系
時間間隔能展示運動的一個過程,時刻只能顯示運動的一個瞬間。對一些關於時間間隔和時刻的表述,能夠正確理解。如:
第4s末、4s時、第5s初……均為時刻;4s內、第4s、第2s至第4s內……均為時間間隔。
區別:時刻在時間軸上表示一點,時間間隔在時間軸上表示一段。
考點二:路程與位移的關系
位移表示位置變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只有當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等於路程。一般情況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點三:速度與速率的關系
速度 速率
物理意義 描述物體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
量 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是
標量
分類 平均速度、瞬時速度 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時間)
決定因素 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時間決定 由瞬時速度的大小決定
方向 平均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瞬時速度
方向為該質點的運動方向 無方向
聯系 它們的單位相同(m/s),瞬時速度的大小等於速率
考點四:速度、加速度與速度變化量的關系
速度 加速度 速度變化量
意義 描述物體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
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大
小程度的物理量,是
一過程量
定義式
單位 m/s m/s2 m/s
決定因素 v的大小由v0、a、t
決定 a不是由v、△v、△t
決定的,而是由F和
m決定。 由v與v0決定,
而且 ,也
由a與△t決定
方向 與位移x或△x同向,
即物體運動的方向 與△v方向一致 由 或
決定方向
大小 ① 位移與時間的比值
② 位移對時間的變化
率
③ x-t圖象中圖線
上點的切線斜率的大
小值 ① 速度對時間的變
化率
② 速度改變數與所
用時間的比值
③ v—t圖象中圖線
上點的切線斜率的大
小值
考點五:運動圖象的理解及應用
由於圖象能直觀地表示出物理過程和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所以在解題的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在運動學中,經常用到的有x-t圖象和v—t圖象。
1. 理解圖象的含義
(1) x-t圖象是描述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2) v—t圖象是描述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2. 明確圖象斜率的含義
(1) x-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考點一: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時間關系式:
(2) 位移—時間關系式:
(3) 位移—速度關系式:
三個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個,就可求出其餘兩個。
利用公式解題時注意:x、v、a為矢量及正、負號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題時要有正方向的規定。
2. 常用推論
(1) 平均速度公式:
(2) 一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於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3) 一段位移的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
(4) 任意兩個連續相等的時間間隔(T)內位移之差為常數(逐差相等):
考點二:對運動圖象的理解及應用
1. 研究運動圖象
(1) 從圖象識別物體的運動性質
(2) 能認識圖象的截距(即圖象與縱軸或橫軸的交點坐標)的意義
(3) 能認識圖象的斜率(即圖象與橫軸夾角的正切值)的意義
(4) 能認識圖象與坐標軸所圍面積的物理意義
(5) 能說明圖象上任一點的物理意義
2. x-t圖象和v—t圖象的比較
如圖所示是形狀一樣的圖線在x-t圖象和v—t圖象中,
x-t圖象 v—t圖象
①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斜率表示速度) ①表示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體靜止 ②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③表示物體靜止 ③表示物體靜止
④ 表示物體向反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初
位移為x0 ④ 表示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
v0
⑤ 交點的縱坐標表示三個運動的支點相遇時
的位移 ⑤ 交點的縱坐標表示三個運動質點的共同速度
⑥t1時間內物體位移為x1 ⑥ t1時刻物體速度為v1(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表
示質點在0~t1時間內的位移)
考點三:追及和相遇問題
1.「追及」、「相遇」的特徵
「追及」的主要條件是:兩個物體在追趕過程中處在同一位置。
兩物體恰能「相遇」的臨界條件是兩物體處在同一位置時,兩物體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問題的思路
(1)根據對兩物體的運動過程分析,畫出物體運動示意圖
(2)根據兩物體的運動性質,分別列出兩個物體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將兩物體的運動時間的關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運動示意圖找出兩物體位移間的關聯方程
(4)聯立方程求解
3. 分析「追及」、「相遇」問題時應注意的問題
(1) 抓住一個條件:是兩物體的速度滿足的臨界條件。如兩物體距離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兩個關系:是時間關系和位移關系。
(2) 若被追趕的物體做勻減速運動,注意在追上前,該物體是否已經停止運動
4. 解決「追及」、「相遇」問題的方法
(1) 數學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數求極值的方法求解
(2) 物理方法:即通過對物理情景和物理過程的分析,找到臨界狀態和臨界條件,然後列出方程求解
考點四:紙帶問題的分析
1. 判斷物體的運動性質
(1) 根據勻速直線運動特點x=vt,若紙帶上各相鄰的點的間隔相等,則可判斷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2)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 ,若所打的紙帶上在任意兩個相鄰且相等的時間內物體的位移之差相等,則說明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2. 求加速度
(1) 逐差法
(2)v—t圖象法
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於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的推論,求出各點的瞬時速度,建立直角坐標系(v—t圖象),然後進行描點連線,求出圖線的斜率k=a.
第三章 相互作用
考點一:關於彈力的問題
1. 彈力的產出
條件:(1)物體間是否直接接觸
(2) 接觸處是否有相互擠壓或拉伸
2.彈力方向的判斷
彈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形變方向相反,指向物體恢復原狀的方向。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並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1) 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支持面指向被壓的物體(受力物體)。
(2) 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體(受力物體)。
(3) 繩的拉力是繩對所拉物體的彈力,方向總是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沿繩背離受力物體)。
補充:物體間點面接觸時其彈力方向過點垂直於面,點線接觸時其彈力方向過點垂直於線,兩物體球面接觸時其彈力的方向沿兩球心的連線指向受力物體。
3. 彈力的大小
(1) 彈簧的彈力滿足胡克定律: 。其中k代表彈簧的勁度系數,僅與彈簧的材料有關,x代表形變數。
(2) 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在彈性限度內,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考點二:關於摩擦力的問題
1. 對摩擦力認識的四個「不一定」
(1)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2) 靜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動摩擦力小
(3) 靜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與運動方向共線,但一定沿接觸面的切線方向
(4) 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動力
2. 靜摩擦力用二力平衡來求解,滑動摩擦力用公式 來求解
3. 靜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斷
存在判斷:假設接觸面光滑,看物體是否發生相當運動,若發生相對運動,則說明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物體間存在靜摩擦力;若不發生相對運動,則不存在靜摩擦力。
方向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考點三:物體的受力分析
1.物體受力分析的方法
(1) 方法
(2) 選擇
2.受力分析的順序
先重力,再接觸力,最後分析其他外力
3.受力分析時應注意的問題
(1) 分析物體受力時,只分析周圍物體對研究對象所施加的力
(2) 受力分析時,不要多力或漏力,注意確定每個力的實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在力的合成和分解中,不要把實際不存在的合力或分力當做是物體受到的力
(3) 如果一個力的方向難以確定,可用假設法分析
(4) 物體的受力情況會隨運動狀態的改變而改變,必要時根據學過的知識通過計算確定
(5) 受力分析外部作用看整體,互相作用要隔離
考點四:正交分解法在力的合成與分解中的應用
1. 正交分解時建立坐標軸的原則
(1) 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為原則,一般情況下應使盡可能多的力分布在坐標軸上
(2) 一般使所要求的力落在坐標軸上
第四章 牛頓運動定律
考點一:對牛頓運動定律的理解
1. 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
(1) 揭示了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規律
(2) 牛頓第一定律是慣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只與質量有關
(3) 肯定了力和運動的關系: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4) 牛頓第一定律是用理想化的實驗總結出來的一條獨立的規律,並非牛頓第二定律的特例
(5) 當物體所受合力為零時,從運動效果上說,相當於物體不受力,此時可以應用牛頓第一定律
2. 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1) 揭示了a與F、m的定量關系,特別是a與F的幾種特殊的對應關系:同時性、同向性、同體性、相對性、獨立性
(2) 牛頓第二定律進一步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決定於物體的受力情況和初始狀態
(3) 加速度是聯系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的橋梁,無論是由受力情況確定運動情況,還是由運動情況確定受力情況,都需求出加速度
3. 對牛頓第三定律的理解
(1) 力總是成對出現於同一對物體之間,物體間的這對力一個是作用力,另一個是反作用力
(2) 指出了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的特點:「四同」指大小相等,性質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同時出現、消失、存在;「三不同」指方向不同,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不同,效果不同
考點二:應用牛頓運動定律時常用的方法、技巧
1. 理想實驗法
2. 控制變數法
3. 整體與隔離法
4. 圖解法
5. 正交分解法
6. 關於臨界問題
處理的基本方法是:
根據條件變化或過程的發展,分析引起的受力情況的變化和狀態的變化,找到臨界點或臨界條件(更多類型見錯題本)
考點三: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的幾個典型問題
1. 力、加速度、速度的關系
(1) 物體所受合力的方向決定了其加速度的方向,合力與加速度的關系 ,合力只要不為零,無論速度是多大,加速度都不為零
(2) 合力與速度無必然聯系,只有速度變化才與合力有必然聯系
(3) 速度大小如何變化,取決於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方向之間的關系,當二者夾角為銳角或方向相同時,速度增加,否則速度減小
2. 關於輕繩、輕桿、輕彈簧的問題
(1) 輕繩
① 拉力的方向一定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② 同一根繩上各處的拉力大小都相等
③ 認為受力形變極微,看做不可伸長
④ 彈力可做瞬時變化
(2) 輕桿
① 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桿的方向
② 各處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③ 輕桿不能伸長或壓縮
④ 輕桿受到的彈力方式有:拉力、壓力
⑤ 彈力變化所需時間極短,可忽略不計
(3) 輕彈簧
① 各處的彈力大小相等,方向與彈簧形變的方向相反
② 彈力的大小遵循 的關系
③ 彈簧的彈力不能發生突變
3. 關於超重和失重的問題
(1) 物體超重或失重是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或對懸掛物體的拉力大於或小於物體的實際重力
(2) 物體超重或失重與速度方向和大小無關。根據加速度的方向判斷超重或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則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則失重
(3) 物體出於完全失重狀態時,物體與重力有關的現象全部消失:
① 與重力有關的一些儀器如天平、台秤等不能使用
② 豎直上拋的物體再也回不到地面
③ 杯口向下時,杯中的水也不流出
Ⅹ 初二物理學什麼
問題一:初中物理學什麼內容 擺,勻速直線運動,光(光線,反射,斜射,凸透鏡成像),
聲(回聲,響度,音調,音色,雜訊),
力(重力支持力等遲含,二力平衡,摩擦力,慣性,杠桿,滑輪,壓力,壓強,功率),
熱(比熱),
電(畫電路圖,串聯,並聯,電流,電壓,電功率)
大概就是這些吧,有點忘了。望採納
問題二:初中物理主要都學什麼 關於物激絕理的一些常識性的知識,主要有關於力的,熱的,光的,聲的,電的,磁的等方面。
問題三:初二上學期物理有哪些重點?怎麼學? 初二物理主要學:聲、光、透鏡、物態變化、電流和電路,重點難點在光、電流和電路部分。
其實初二物理對整個初中還有高中物理來說是很簡單的,跟著老師學就好了,認真預習聽課。課後做習題加強鞏固基礎知識。若還想提高,建議可以去買VCM模擬實驗,做實驗的軟體,非常有趣,可以增加學習物理的樂趣,而且通過明旦姿做實驗能提高動手、動腦、探索思維能力。
問題四:初二物理講些什麼? 人教版的如下(不知道你是要什麼版本的):
上冊:
第一章聲現象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二、我們怎麼聽到聲音
三、聲音的特性
四、雜訊的危害和控制
五、聲的利用
第二章光現象
一、光的傳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鏡成像
四、光的折射
五、光的色散
六、看不見的光
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
一、透鏡
二、生活中透鏡
三、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四、眼睛和眼鏡
五、顯微鏡和望遠鏡
第四章物態變化
一、溫度計
二、熔化和凝固
三、汽化和液化
四、升華和凝華
第五章電流和電路
一、電荷
二、電流和電路
三、串聯和並聯
四、電流的強弱
五、探究串、並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
下冊:
第六章電壓電阻
一、電壓
二、探究串、並聯電路電壓的規律
三、電阻
四、變阻器
第七章歐姆定律
一、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
二、歐姆定律及其應用
三、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四、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
第八章電功率
一、電能
二、電功率
三、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四、電與熱
五、電功率和安全用電
六、生活用電常識
第九章電與磁
一、磁現象
二、磁場
三、電生磁
四、電磁鐵
五、電磁繼電器揚聲器
六、電動機
七、磁生電
第十章信息的傳遞
一、現代順風耳──電話
二、電磁波的海洋
三、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
四、越來越寬的信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