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 測量是物理學最基本的測量,常用測量長度的工具是 什麼 什麼 什麼 ,學生常用的測
長度測量 長度測量的工具是刻度尺 學生常用的測量工具是學生尺 測量時間的工具是表
希望對你有幫助 望採納
Ⅱ 物理公式中代表距離的英文縮寫是什麼
直線運動一般用s,d用在豎向的直線運動。
嚴格來說,距離指同一時間下,空間兩點之間的空間最短連線長。該最短連線的性質取決於衡沖距離所在的空間性質,在經典物理中的歷攔並平直空間里是直線,但在彎曲空間里則可以是曲線。
其應用:
距離的概念與位移的模(或大小)並不完全相同。由於位移是不同時刻(運動起始和終結兩個時間點)的同一物體(在質點力學下指的是質點)所處位置的矢量差,其模對肢跡應的這一位置之間的連線長。
其中由於位移與不同的參考系相關,而不同的參考系可能對應的狀態不同,從而帶來的問題是不在同一時刻下的坐標空間兩點的距離會發生變化;也就是說針對不同的參考系同一物理過程的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而在現實世界裡,點與點之間的距離是確定的,譬如北京和倫敦隔了八個時區的距離,但是如果以太陽為參考系,一個物體經歷八個小時從北京的經度移動到倫敦的精度,該物體的橫向位移大小為零。
Ⅲ 在物理學中正方體的邊長用什麼字母表示
你好,一般用「a「表示,距離用小寫「s」表示力臂用L表示
Ⅳ 物理學中常見的測量方法
1. 控制變數法
當某一物理量受到幾個不同物理量的影響,為了確定各個不同物理量的影響,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變,改變某一個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與該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如:研究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的關系。
2. 理想模型法
在用物理規律研究問題時,常需要對它們進行必要的簡化,忽略次要因素,以突出主要矛盾。用這種理想化的方法將實際中的事物進行簡化,便可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如:電路圖是實物電路的模型;力的示意圖或力的圖示是實際物體和作用力的模型。
3. 轉換法
物理學中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如:奧斯特實驗可證明電流周圍有磁場;擴散現象可證明分子做無規則運動。
4. 等效替代法
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對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提出一個簡單的方案或設想,而使它們的效果完全相同,將問題化難為易,求得解決。例如:在曹沖稱象中用石塊等效替換大象,效果相同。
5. 類比法
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邏輯思維。如: 用抽水機類比電源。
6. 比較法
通過觀察,分析,找出研究對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它是認識事物的一種基本方法。如:比較發電機和電動機工作原理的異同。
7. 實驗推理法
是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忽略次要因素,進行合理的推想,得出結論,達到認識事物本質的目的。如:研究物體運動狀態與力的關系實驗;研究聲音的傳播實驗等。
8. 比值定義法
就是用兩個基本的物理量的「比」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其特點是被定義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質的最本質的屬性,它不隨定義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捨而改變。如:速度、密度、壓強、功率、比熱容、熱值等概念公式採取的都是這樣的方法。
9. 歸納法
從一般性較小的前提出發,推出一般性較大的結論的推理方法叫歸納法。如;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反復做了三次實驗來驗證F1 L1= F2 L2
10.估測法
根據題目給定的條件或數量關系,可以不精確計算,而經分析、推理或進行簡單的心算就能找出答案的一種解題方法。它的最大優點是不需要精確計算,只要對數據進行粗略估計或模糊計算,就能使問題迎刃而解。(1)解答時應了解一些常用的物理數據:家庭照明電壓值220V、每層樓高3m左右、一個雞蛋的質量約50g、成人身高約1.60~1.80m、人體的密度約為1.0×103kg/m3、人的心跳約1秒70~80次、人體電阻約為幾千~幾百千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1.4m/s、自行車一般行駛速度約5m/s、一本物理課本的質量約230g、一張報紙平鋪在桌面產生的壓強約0.5Pa等。(2)記住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數: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熱容等。
Ⅳ 物理學中,測量步距的方法
你可以走十步,然後用捲尺測出你走十步的距離,除以十就可以得到你的步距了呀。
Ⅵ 在物理學里,距離的代號是什麼
一般說位移和路程,不說距離:
位移(Displacement),一般是矢量,用 r 標記(只是中學物理課本是以s標記的);
路程(distance),是標量,以 s 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