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高中物理怎麼進行德育教育

高中物理怎麼進行德育教育

發布時間:2023-06-09 10:46:37

1. 怎樣在學習中貫徹德育教育

淺談在教學中貫徹德育教育德育

教育是學校一切工作之首,教書育人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教師不但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要自覺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為祖國培養合格的建設者。《義務教育物理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注意不同學科之間的滲透,使學生關心科學技術的新進展和新思想,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教學是學校的中心任務。怎樣才能在平時的物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經過幾年的不斷學習,探索,總結出了以下做法:

一、 把德育教育貫穿於平時的備課中 中學生處於「心理斷乳期」,處於一種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處在人生中比較危險年齡,因此,在這個階段十分需要老師、家長的關懷和指導。寓德於教顯得更迫切、更必要。為了有計劃,有目的在物理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必須把德育教育貫穿於自己的備課中,備好自己每堂課中的德育教育內容、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二、 學習目標與學習興趣教育 根據初中學生好奇、好勝、好表現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和為社會服務的思想是物理科德育工作的重點。初中物理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教育素材,教師要充分挖掘和整理好物理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素材。例如:利用演示實驗提高學習興趣;用物理學史中物理學家的故事,讓學生在物理知識的探究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認真思考,提出問題。創設物理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學習中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使用學生樂學、愛學,逐步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三、 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培養教育 一個意志堅定的學生,他能頑強地戰勝一切困難,充滿信心的對待一切,學生道德素質與心理品質的好壞,對其今天的學習和明天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影響。教師應把握好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知識結構特點,充分利用物理課本中的閱讀材料向學生介紹物理學家的故事。如:安培——刻苦學習、專心致志;焦耳、歐姆——堅持不懈、探求科學真理;法拉第——對社會做出巨大貢獻,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質。讓學生通過對這些物理學家典型事例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又如,在「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中,通過對物理知識產生和發展過程的學習,培養學生艱苦奮斗、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精神;通過學生分組實驗,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和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
德育主要通過嚴格要求學生認真作業,及時復習,按時獨立對作來和考試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訂正,總結經驗,自覺讀書表現出來。養成學生認真、嚴謹、刻苦、頑強、謙遜、自信的心理品質,養成積極進取、惜時守信、竟爭創新的時代意識。 四、 愛國主義的教育的滲透。 通過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史料,給學生講歷史上我國在物理領域對世界科學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展示我國物理的發展成就,如:向學生介紹世界上最早記錄「幾何光學」的著作——《墨經》,比歐幾里德的光學要早百餘年;宋均提出的「運動與禁止」相對性的觀點,分別比哥白尼早1500年、伽利略早1530年;利用聲音的反射建造的北京天壇迴音壁具有獨特的聲響效果,在聲學上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公元前256年——251年,李冰父子在都江堰工程中,利用物質的熱脹冷縮開山嶺……。這樣通過對中國這些物理學成就的客觀介紹,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五、 開展專題講座,運用史料鼓勵學生。 為了彌補課堂教育的不足,舉辦一些專題講座,系統介紹我國物理家對祖國,對人民的學術貢獻,以及他們追求真理,造福人民而不斷求索的治學態度和奉獻精神。例如可通過講座,以故事的形式介紹如《兩彈元星——鄧稼先的故事》,美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的故事,介紹我國中學生歷屆在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所取得的優異成就等,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總之充分利用物理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就會使物理教學更加生動有趣,讓學生不但獲得理論知識,而且也能使學生在活動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質,思維品質,使學生不但會讀書,而且會做人。

2. 物理教學中如何體現品德教育

樹人網訊《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按照不同學科特點,促進各類學科與課程同德育的有機結合」。按照這一精神,我們應結合物理教學的特點,積極探索把品德教育貫穿於物理教學之中的途徑與方法。總結自己十幾年來從事物理教學的經驗和體會。我認為應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一、在物理概念、定律、原理的講授中,要注意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看問題的方法。每一個物理概念、定律、原理都是對物理事實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聯系的概括、總結和升華,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作為物理教師,不僅要講清楚物理學的概念、定律和原理,而且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思考問題的方法,從而學會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嘗觀點和方法。比如,在上復習課時,教師要善於發掘教材內在的統一性,使紛繁復雜的現象、概念、公式、定律、原理等物理知識,在為數不多的幾條基本原理的指揮調度下,組成一個井然有序、簡單明了的物理體系講給學生,促進學生產生認識上的飛躍。通過正確的講授方法,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逐步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二、在物理學史的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在物理教學內容中,適當地、有選擇地引入我國古代物理學發展史和現代我國物理學家(包括外籍華人)的成就是非常必要的。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在物理學史上有過光輝燦爛的篇章,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教師要根據教學的需要,選擇我國物理學史上一些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插入教學內容。如在講物體重心時,可以先介紹六千年前的半坡氏族所用的「欹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說明當時我國人民對物體的重心已有認識;在講力學時,不妨先給學生講一下公元前四世紀的《墨經》記載的關於小孔成像、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成像的觀察研究事實。這樣,有助於學生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熱情,激勵他們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作出貢獻。三、在物理實踐課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品德。物理教學應根據需要,安排好實習、實驗和社會調查等社會實踐課,這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本知識。而且還擔負著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品德和不脫離工農群眾的思想作風的任務。在物理實踐課中,教師要解決好如下三個問題:一是對學生進行勞動價值觀的教育,比如通過物理實驗,讓學生親身體驗探索研究物理原理的過程,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勇於創新的科學態度,使他們充分認識勞動的偉大意義;二 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使學生不僅學會物理基本原理,而且能運用這些原理去解釋和解決生產、工作中遇到的物理現象和物理問題;三是培養學生從事經濟建設的本領。物理教學活動要緊密聯系工農業生產實際,有意識、有目的地安排學生深入工廠、農村進行實習,參加物質生產勞動,使他們掌握一定的從事經濟工作的本領和有關的基本操作技能,為將來走向社會、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矗 (寧夏信息員陳嘵東)""物理教學與德育""物理教學與德育在物理教學中,有意識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教育教學活動有機結合,這是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整體素質的重要教育環節。物理教學的內容涉及到我國的自然環境、能源分布、歷史和現代的科學成就、建設新貌等,這些都是愛國主義的好教材,特別是充分利用教材介紹我國科學史上的輝煌成就對世界文化史的巨大貢獻,將對學生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講經典物理學時,結合介紹古代墨翟和沈括在力學和光學力面的貢獻;「講近代物理學時,介紹吳有訓、錢三強、王淦昌等物理學家在原子物理學上的貢獻,可以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當然也應承認在某些方面由於歷史等原因與其他國家也還存在一些羞距,要適時激發學生對祖國前途命運的責任感,使他們能把目前的學習與將來的四化建設密切聯系起來。又如,把物理學史和科學家的獻身精神結合到物理教學中去,有助於學生學習科學家勤奮嚴謹的科學態度,也能幫助他們樹立為祖國獻身的遠大理想。再如,錢學森為了報效祖國,多次遭迫害,監禁在孤島上達五年,在一切書籍被沒收的情況下,他把資料強記在腦子里,終於勝利地回到祖國。在我國西部,一大批科學家、青年知識分子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在荒無人煙的大沙漠上奉獻一生,終於使我國航天事業的飛躍發展居於世界前列,等等。這些事跡會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從而增強愛國主義的崇高感情。在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方面,物理教材中同樣也有不少內容。如鄧稼先回國從事國防科研,為了保密的需要,幾十年「消聲匿跡」,雖然他的貢獻極大,但以前卻很少有人知道。還有科學家們對待事業,不追求名利,無私無畏的高尚品德,也是德育的好教材。在物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必須注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個性特點和思想實際,確定德育對教學的要求。師范學生處於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日益成熟,思維能力日益增強,教學中要有足夠的深度,提出較高的要求。同時同專業教育--當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結合起來,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在實驗教學、課外物理興趣小組活動,甚至是學習環境中,都可以進行德育。如實驗課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作風;物理課外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組織觀念、集體現念、道德品質,增強獨立工作的能力,還有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的各種表現、教學態度、對待事業的感情和處理問題的方法,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們進行教學時,不論是講新課還是復習課,分析實驗還是講解習題,都要體現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講到祖國的成就先要有自豪感,處處表現出與祖國同命運共呼吸的強烈愛國熱情。課堂講授,實驗操作時的科學態度,負責精神都是無聲的教育,只有教師自己言行一致,才能有效地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3.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本人在日常物理課堂教學中積極滲透德育教育,做法大致如下:
一、通過對古今物理成就的介紹,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我國古代許多的物理學家,對物理發展有過很大的貢獻,不少研究成果長期居世界領先地位。如指南針的發明與應用,不僅在我國古代軍事、生產、日常生活中起過重要作用,且對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世界的發展都有功績。這充分體現了我們祖先的聰明和才智,值得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感到驕傲和自豪。
又如,我國近代著名的力學家、火箭專家錢學森,它所涉及的學術領域十分廣泛,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應用中都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尤其是對我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被稱為「中國的導彈之父」。通過對我國歷史上有關科學家的發明創造和我國現代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的事實,培養了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責任感,樹立了為民富國強而艱苦奮斗的獻身精神,激發了他們的愛國熱情。
二、介紹物理學家事跡,激勵學生勤奮學習。
歐姆定律是電學中的重要規律,在講解歐姆定律時,首先向學生介紹德國的物理學家歐姆,得到這個結論是不容易的,經歷了10多年的辛勤勞動,做了大量實驗。同時,介紹學生課後閱讀文章後的「歐姆堅持不懈的精神」,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激勵。
另外,要結合課本中安排的許多閱讀材料,引導學生談感想、寫小論文,從而逐步培養學生勤學善思和積極上進的品德。
三、充分挖掘教學中的德育因素,增加德育藝術技巧。
物理課文中內涵豐富的思想教育因素,通過發掘、引導,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發展智力的同時,在思想、品德和其他心理素質上都能夠得到相應的發展。
在教學中我注意強調德育滲透的三個原則:有意原則、有序原則、有機原則。「有意」:即教材與德育目標的相關性、一致性和同步性,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吃透教材,實行德育的目標控制。「有序」:即對教學的德育內容進行系列組合,優化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使一個觀點、一種思想在學生的心靈中逐步培養和建立起來,從而獲得良好的整體效應。「有機」:即選擇好教學與德育的最佳結合點,找准某一知識或訓練點為突破口。這樣我們就不是單純的「教書匠」,而是育人的「工程師」。
四、了解物理知識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廣泛應用,增強學生為「四化」建設作貢獻的決心。
物理的產生和發展,從來就是和生產實踐與科技水平密切相關的。能否運用所學的知識順利地解決實際問題,這是學生素質教育的核心,也是評價物理教學的重要標志,因此,我在教學中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把「學」與「用」緊密結合起來。
比如,從緒論課起,就提到學習物理的目的在於應用,要特別注意教科書和教師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努力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從教材的安排看,提到:現代生活中廣泛用到物理知識;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國防科研等方面需要物理知識;物理知識是學好其他自然學科的基矗新教材的指導思想是:重視知識的應用。講完知識點後,我都舉有實際應用的事例。比如,講完動能和勢能轉化後,緊接著分析了人造衛星繞地球運行過程中動能和勢能的轉化,其目的是加強物理知識與現代科技的聯系,使學生了解他們所學的物理知識,也可以用來解釋一些高科技中的問題,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材最後總結到,物理是一門很有用的課程,物理學對「四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為「四化」建設培養有用的人才。
教學中德育因素的深入挖掘和教育契機的隨時捕捉,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也是一種教育的藝術。在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從局部看是細微的,但滴水成河,積沙成塔,一個標點、一句話、一道習題、一個實驗,都能啟發學生情感,啟迪學生思維。

4. 如何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加強德育功能

如何開展中學教學中的德育工作,一直是廣大中學教師關心和研究的問題。德育的基本職能就是要為學生將來生存與適應社會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他們堅強意志力、自信心、自我意識與自我完善能力、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積極的人生價值觀、世界觀。物理雖非社會科學,但在物理學中包涵了人類許多偉大的思想,物理學的發展過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過程,而無數的物理學家的艱苦卓絕的嚴謹治學精神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又正是人類所奉信的道德水準。因此,只要我們在物理學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德育的滲透,那麼我們便可以將許多崇高而偉大的思想在不知不覺的潛移默化中傳輸給學生,在教書的同時達到育人的效果。
一、物理教學中的德育內容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觀

自然科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是唯物論,即物質第一,意識第二。物質決定意識。在中學物理中強調物質性的地方比比皆是,在高中首先是力的物質性。其次場的概念是加強學生唯物觀的重要內容。場是一種特殊的物質,與學生們以前所熟悉的所有有形物質不同,它看不見,摸不著,不能為人的所有感官所感覺,甚至沒有化學組成成分及質量,但它卻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這種客觀實在性就是物質的唯一特性,並且物質這一客觀實在是可以認識、可以反映的對象,我們雖然不能感覺到它,卻可以用實驗證明它的存在,這就證明了電場的物質性。此外,象磁場、電磁波、原子物理的一些內容等等都可以成為培養學生唯物觀的好教材。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聯系和發展的觀點對我們學習物理有著指導作用,而物理學的具體內容又證實著馬克思主義的聯系和發展的觀點的正確。例如,在物理學中我們經常提到狀態和過程,這實際上就是說物質世界是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的。物理學告訴我們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的變化是與這二個狀態間的過程中的某些物理量有關的,具體的說,從一個狀態到另一狀態動能的變化量就等於這個過程中合外力做的功,動量的變化量就等於這個過程中合外力的沖量。這個觀點實際上是和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的規律相一致的,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其狀態的變化,總是與其相應的過程中的某些因素密切相關的,這實際上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聯系和發展的觀點。
此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矛盾的觀點;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觀點;原因和結果、現象和本質、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人類認識世界的本質、特點、過程;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等等一系列的哲學思想,在我們的物理學中都有所體現,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注重滲透,則可以很好地在物理教學中培養起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二、科學精神

(三)道德品格

如此豐富的寶貴的生動的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格的材料,我們不去運用,實在是物理教育的一大遺憾。

(四)愛國主義

總之,作為物理教師應經常注意我國物理科學工作者在物理學上所做的貢獻,在教學中及時介紹他們的卓越成就,藉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二、進行德育的方法

(一)總體規劃,合理安排


(二)緊扣教材,有機滲透

(三)加強評價,正確導向

5. 淺談如何在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新的課程標准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培養目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跛足而不迷路能趕超雖健步如飛但誤入歧途的人。」雅斯貝爾斯在他的《什麼是幸福》一書中說:教育的過程首先是一個精神成長過程,然後才成為科學獲知的一部分。他將「精神成長」置於「科學獲知」之前,真正體現了德育在整個教育中的地位。
初中階段是學生的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將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出發點。學校中的德育是由學校舉行的各種德育活動和各學科的德育組成的整體,各學科都擔負著由學科自身特點所形成的德育任務。物理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注意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重視科學的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結合物理教學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等等。
通過課堂滲透,使德育內容逐漸地、潛移默化地進入到學生的頭腦,使學生的頭腦得到滋潤。滲透就是要求真正地把知識性和思想性統一起來,做到水乳相融。除課堂滲透外,教師還需要用一定的力量搞好課外活動,在課外活動中進行德育主要靠熏陶和感染,以達到育人的目的。在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切合實際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
一、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主要取材於物理學史和我國建國以來物理學所取得的成就,在物理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通過課堂講授、習題課、實驗和課外活動等教學環節,利用圖片、幻燈、電影、網路等多種媒體手段向學生介紹我國物理學發展的歷史,就可以把愛國主義教育滲透於物理教學中去。具體做法可有以下幾個方面1、介紹我國古代的物理學成就和科學家事跡,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中學生剛剛接觸物理這門學科。發現課本上的定律和物理單位大多是用外國人的名字命名,容易產生民族自卑感。針對這種情況,我就有意識地結合課堂教學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代在物理學方面的卓越貢獻。在講聲學時,我就講故宮天壇的迴音壁,在講光學時,我就講我國在二千多年前墨子所著《墨經》上已經闡述了光的直線傳播。在講杠桿時,我就講述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利用杠桿原理製成搗谷的舂和在井上汲水的桔棒以及天平和桿枰,而天平和桿枰在現代社會仍然普遍應用。在學習電磁現象時,向學生介紹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早在公元前221年戰國時期的《呂氏春秋》、《鬼穀子》、《淮南子》等書中均有「磁石召鐵」的記載。北宋科學家沈括於1086年編著的《夢溪筆談》詳細講述了人工製造指南針的方法,書中第一次明確指出了磁偏角。在講物質的構成時,向學生介紹我們祖先很早就開始了對自然界物質本質的探討,提出了「五行說」、「元氣說」、「原子論」。這樣使學生體會到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水平在世界上是一流的,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為什麼近代中國物理卻落後了,只是由於長期的封建統治壓抑了生產力的發展,封建專制思想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封建教育扼殺了人才,讓學生了解我國科學技術的現狀以及科學技術落後的原因,實事求是地認識我國的國情,就可以大大的激發學生奮發圖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2、介紹建國以來我國物理學研究的巨大成就,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建國以來,我國物理學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的已處於世界前列,例如:在核物理研究領域,原子彈、氫彈的爆炸,在航天領域,人造衛星進入太空,神州系列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與回收,超導技術研究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等等,與學生緊密相連的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更明顯。組織學生成立了物理興趣小組,在圖書館和網上收集科技信息,使同學們及時了解我國在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3、介紹科學家熱愛自己祖國的故事,激勵學生為建設祖國而學習。
每節課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有意識的給學生講錢學森、李四光等科學家的故事:他們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毅然放棄在國外的優厚的生活待遇,沖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懷抱,為新中國的科技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還給學生講工程專家詹天佑和橋梁專家茅以升的故事。使學生懂得科學家不僅有豐富的科學知識,而且有滿腔的愛國熱情。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的學習興趣,還把熱愛祖國的思想意識不知不覺地注入學生的心靈之中,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二、在課堂上利用中外物理學家的事跡、格言,對學生滲透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在講授牛頓第一運動定律這一章時,可以將牛頓的一段名言介紹給同學們,「我就像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小孩,偶爾拾到一顆美麗的貝殼。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遠一些,那是因為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通過這段名言,教育學生在學習上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在講授焦耳定律時,介紹這位實驗物理學家的執著。他自學成才,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經過三十幾年的努力,做了400多次實驗,為能量的轉化和守恆定律的建立打下了基礎;安培、奧斯特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地進行實驗的故事;還有我國兩彈元勛鄧稼先,錢學森沖破重重阻力,毅然放棄在國外的優越生活和豐厚條件,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和報國志向回國;科學巨子王淦昌為了祖國的核事業,告別生活優裕的北京,來到人跡罕至的西北高原,一干就是十多年之久。物理學家這些實事求是的態度、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刻苦鑽研和探索的精神、只講奉獻、不圖索取的美德等,都是向學生進行教育的好教材。通過這件實例,讓學生體會科學探究的艱辛,認識到研究科學要百折不撓,刻苦鑽研,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獻身科學也是只講奉獻不圖索取的。
三、結合理論和規律,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注重從客觀事實出發,以實驗為基礎,結合有關概念、規律,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師應舉出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物理現象的實例,抓住事物的本質聯系,對物理現象,物理過程進行正確分析,使學生逐步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例如: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牛頓第一運動定律、阿基米德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歐姆定律和能的轉化和守恆定律等,這些規律本身就體現了認識來源於實踐的唯物主義觀點。這些結論是經過許多科學家由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多次反復才歸納、總結出來的。在課堂進行演示實驗時,教師要注意規范操作、真實記錄、客觀分析,決不弄虛作假。以培養學生的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作風。
四、在實驗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探索精神和個性的培養的滲透。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的操作,現象的觀察,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樹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依據的觀念。教師的演示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若實驗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還可以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實驗結果的交流可以加強學生的自信與謙遜的個性培養。在處理實驗數據時教育學生培養實事求是,尊重事實的美德。一些驗證性的實驗改為探索性的實驗,讓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態度更加積極,還可以促進他們積極思考,使之不斷探索的創新意識逐漸形成。
五、在物理教學中滲透團結協作精神,體會合作的樂趣
物理學中許多重大成就,是不少科學家之間相互協作和相互幫助共同取得的。如法拉第長於實驗研究,麥克斯韋擅長理論概括。麥克斯韋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基礎上,運用數學知識建立了麥克斯韋方程組,奠定了電磁場理論的基礎。楊振寧和李政道通力合作,終於發現了宇稱守恆定律。在物理教學中,運用這些典型的事例,適當地對學生進行團結協作精神教育,教育學生學會與人相處,學會相互幫助。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在物理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是對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環節。由於物理課程特點,在物理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不可能進行經常性的直接灌輸,更多的只能是滲透和潛移默化,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接受教育。只要在教學中做到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有機的結合,而不是違背教學規律去牽強附會、生搬硬套,就一定能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影響,因為隱性的點滴滲透,往往比顯性的正面灌輸更能使學生入耳入心。教學實踐一再證明:教師的一句話,往往可以使學生銘記終生,受益終生。

6. 如何在新課標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素質

德育教育必須和物理知識緊密地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學科知識為載體,做到知識性和教育的統一,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必須發揮物理知識的魅力,把傳授知識與培養學生的觀點、信念、情感有機地結合起來,發乎其情,順乎其理,而不是脫離學科特點、牽強附會地附加於物理知識之外。更切忌生搬硬套兩張皮,把物理課上成思想品德課,要對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和已有的教育資料作出細致的安排,在引入新課、講授知識、講解應用、解答例題、復習總結及布置作業等各個環節中適時引入,用點滴滲透的方式不斷進行教育。這就要求物理教師按照大綱對德育的要求,認真鑽研教材,逐章逐節地深挖內容,並在備課中制訂出本課的德育目標。

7. 如何在中學物理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一、物理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應堅持的五個原則

(一)堅持全員性原則

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主要是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的過程,觀察、實驗、掌握物理方法等技能都穿插和滲透在對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運用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由於客觀上知識的相似性及不同學生個人人為的同義性,造成混淆客觀上並不相似的事物;由於不習慣展開想像或用靜態想像代替動態想像,常常以回憶代替想像,從而產生片面性的分析。導致錯誤;由於不能用發展的、開放的、全面的方式思維而以個人日常經驗和從日常概念出發,以想當然或片面的方式思維,草率地得出結論,從而不能自覺地把握整體、深入本質,造成錯誤。還由於認知水平的差異及其它心理因素的障礙,妨礙學生正常地接受物理的概念和規律,使一部分學生從心理上覺得物理難學。一些物理教師針對好學生進行偏愛性教育,著重培養,對「差生」歧視或根本放棄,這樣做只會使一部分學生在關愛下得到較好發展,而使另一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自信心受到打擊,得不到應有的發展。因此,物理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全面、科學地採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不以「人人升學」為目的,而以「人人成才」為方向,以全面提高民族的科技素質為己任。

(二)堅持全面性原則

智育,是物理教學中的基本成分,它包括知識教育、能力培養、技能訓練等等。另一方面,物理教育的德育、美育、勞動技術教學成果,又在意識和實踐的領域以某種高於或異於智育的效果發揮著能動作用。應試教育重視的是智育,側重於物理基礎理論的學習和測試,忽視了實踐,忽視了物理學與科學技術發展及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關系,單純以分數評價學生的好壞,以升學率判定教學的優劣,使得物理教育只側重於學科的專業性而失去了德育、美育、勞動技能等多種教育功能。

(三)堅持有效性原則

物理教學素質教育的長期有效性集中體現在:物理學使用的、物理教學倡導的科學思想方法,物理學所培養的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學生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

2.樹立相信科學、依靠科學的信念和求實精神。

3.培養學生相互合作和善於同別人合作的習慣。

4.重視培養意志力,使學生以堅定的信心克服學習上的一切困難。

(四)堅持差異性原則

學生在學習物理時,由於在智力水平、已有的知識基礎以及在掌握生活經驗多少多方面存在的差異,都會影響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從而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這就要求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把每個學生看成是一棵棵不同品種的小樹,要給他們提供適合自身生長的條件,幫助他們按其特定的能力和自然趨勢發育成長。即選擇不同的方法,有針對性地對每個學生實施最優化教育,促進學生的智力和能力最大限度地發展。

(五)堅持主動性原則

學生們對物理學科的學習往往具有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物理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學科優勢,創設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自然興趣進一步升華,讓他們像科學家一樣去自行發現規律、解決問題,堅定他們學好物理的信念,使他們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地探求知識,使智力潛能得以充分發掘。

二、物理教學素質教育的實施應把握以下四個具體的操作環節

(一)理論教學環節的把握:在進行物理理論知識教學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心理特點來選擇適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在建立概念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如:力的概念就是對生活概念(如推、拉、提、壓等)的概括和抽象,突出了相互作用這一本質。「勻速直線運動」、「光滑面」、點光源」這些理想化的過程和模型,就是對生活中復雜的現象和物體,採取條件單純化的近似處理後形成的。

2.在運用概念對事物、現象作出肯定或否定結論的思維過程中,可培養學生的判斷力。隨小車一同向前運動的物體,在小車突然停止時向前傾倒,是因為物體具有慣性,在這一過程的分析、判定中培養學生的判斷力。

3.在進行規律教學時,培養推理能力。如對串、並聯電路,以為基本依據,推導總電阻與分電阻關系的過程可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4.在進行抽象知識教學時,培養形象思維能力。對分子模型的想像及對原子內部結構的模擬,可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5.在理論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通過對公式的分析中,讓學生懂得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是由P、L、S三個量值統一決定的,再通過比較,從中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

(二)實驗教學環節的把握:物理實驗是實現物理教學目標的基本手段,是實現腦、眼、手綜合運用的過程,是培養能力、發展非智力因素的一個重要環節。

1.通過課堂演示實驗,培養觀察能力。

初中物理新教材中對概念和規律的學習側重於實驗演示,而教師就要根據這一特點來合理地安排演示、講解與練習的順序,引導學生正確地觀察和分析。以「牛頓第一定律」為例,教師可首先安排學生觀察從斜面滑下的小車在粗糙平面上運動的實驗,並提出問題由學生回答。然後再安排學生觀察同一小車在不很粗糙平面及在較光滑平面重復這一過程的實驗,並比較三者的不同。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現象,引導學生設想若平面絕對光滑,小車會怎樣運動。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總結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這樣一環扣一環地演示、提問、分析,最好得出結論的過程,可使學生自始至終集中注意力,跟隨教師的思路,從個別到一般,從現象到本質,在嚴謹的分析推理中培養思維能力和科學素質。

2.組織好學生實驗,培養操作能力。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分組實驗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分組實驗中,學生既是實驗的主體,又是觀察的主體。實驗前教師要安排並指導課前預習,實驗中可安排些與實驗有關的小競賽,以調動學生的好勝心理,培養實驗操作的興趣和技能,將學生從對觀察的興趣轉

入對操作的興趣,進而體會物理中常遇到的邏輯關系,進入主動實驗者和研究者的狀態,在無意識中提高物理實驗能力。同時,還要不斷地從實地中發掘出素質教育的基本因素,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善於質疑、勇於探索、實是求是的科學品質。

3.通過嘗試實驗,培養創造能力。實驗前。教師可安排學生預習實驗的目的、實驗所用的儀器、實驗的步驟及處理數據的方法。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可鼓勵學生尋找更好的方法去安排實驗,或用其它可替代的儀器改進實驗,並在學生已完成規定實驗的前提下,為學生提供可能的條件幫助學生完成他們自己設計的實驗,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規定實驗中或學生自行設計的實驗中,學生觀察到的現象、取得的數據會有與預想的或已知規律不符的情況,應教育學生尊重客觀事實,並認真從理論上探討實驗結論與規律不符的原因,以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發散思維。

(三)習題及測驗環節的把握:

1.課堂提問深淺要適中教學過程冉不開教師的提問與學生的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只有學生感到有興趣,才能把問題討論下去,因此教師的提問應注重深淺適中,符合學生的實際,要使他們「跳一跳才夠得著」。教師的提問還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除了教師設置問題啟發學生之外,學生之間也可提問題進行互相啟發,這樣可以減輕學生個體的思考壓力,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敢於發問、各於發問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的信念和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練習要精確、得當。在物理教學中如果搞「題海戰術」,只能使學生機械地記憶一些習題的固定解法,對解題的必要知識及為什麼這樣做不求甚解,達不到通過習題加深對知識理解的目的,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做習題時,要側重練慣用已有的生活知識和物理知識建立准確的描述物理過程的模型,讓學生學會善於從習題敘述的句子中找出隱含的條件,然後搜尋解決該問題相關的具體方法和手段,並按照正確、科學、嚴謹的思路去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測驗要靈活物理測驗的試題要靈活多樣,並盡量與生產生活實際相聯系,通過試題的立意、情境設計、問題設計等著重考查學生掌握知識及運用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要通過對實際物理事實、物理現象和物理圖象的分析和對動態變化的物理過程的分析中考察學生的思維水平,鑒別學生的科學素質水平。

(四)「第二課堂」環節的把握:

在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科技素質的同時不能忽略在課外活動中對學生進行科普教育及科技素質的培養。物理教師在帶領學生春遊時,可向學生介紹風、雪、雨的形成知識及光的傳播知識;在運動會上可以通過運動員速度快慢不同與學生一同探討運動的行程及速度的關系……使學生感到生活中科學無處不在。還要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為學生舉辦科技講座,介紹科技的前沿知識、科學家的成長歷程、科學發展的方向等等,帶領學生開展各種小製作活動,以培養動手能力和創造力,這些都有益於學生科技素質的提高。

8. 在物理教學方面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一、通過物理學科的德育目標,做到有向滲透。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許多課文不是給學生方法論、世界觀的有向引導,就是給學生某種高尚情感的感化、積極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觀的啟迪,因此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為滲透德育的方向,這些教育,在常規施教中應落實在三個方面。
1、 愛國主義是德育的中心內容。物理學是—門與國家科學技術發展有密切關系的學科,教材本身就包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在物理教學中,可向學生介紹我國在物理學方面對世界的傑出貢獻,增強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宣傳我國現代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和科技工作者奮發圖強的事跡,加深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崇高感情;把我國某些科技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真實地亮給學生,激發他們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獻身的雄心壯志。例如:談到目物理量的單位都是以外國人的名字命名時,鼓勵學生勤奮學習,爭取將來有中國人的名字命名的物理量單位。
2、辯證唯物主義是人類哲學和科學發展的最高成果。物理即萬物之道理,物理學是—門自然科學,學科自始至終蘊含著辯證唯物主義基本觀點。例如:電流的形成條件說明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在講授光學部分內容時,有很多內容可以進行「從量變到質變」的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機械運動和分子運動說明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而言的、是有條件的。通過這些知識的滲透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正確的認識世界,認知身邊的事物。
3、道德品質教育以向學生進行科學態度教育為主。介紹科學家發現定律和原理的過程,培養學生嚴謹求知、務實求是的態度,勇於探索、敢於革新的品質。例如:在力學部分的—系列分組實驗中,要適時的對學生教育,培養學生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愛護儀器到愛護公物的良好品德。在萬有引力定律—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講解萬有引力定律的揭示過程及其重大意義,培養學生相信科學、熱愛科學,為認識自然、發現自然而獻身的精神。
二、針對學生實際,緊扣教材,做到有機滲透。我們在德育因素比較突出和集中的教材中應集中滲透德育。如在說明火箭照片時介紹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以技術成熟、繼承性好、可靠性高、適應性強、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等特徵已步入世界航空發射技術的先進行列。可見,愛國激情和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是科技工作者成功的支柱,實踐證明感情的陶冶往往要比其它德育方式牢固可靠,情感通融,學生的思想境界就能升華。
三、改進教法,提高藝術,做到靈活滲透。
不同教材,德育方法迥異,要靈活生動滲透德育,須講求教學方法的藝術。
1、德育滲透應力求新。有些老素材要陳話新說。比如,舊中國發明的火葯卻填進了英帝國的炮膛,成了轟開我國南大門的幫凶;古人發明的造紙術,活字印刷卻被用來與侵略者簽訂不平等條約,從新角度滲透四大發明,可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收效更佳。
2、德育滲透應做到靈活多樣。物理競賽、課外實驗、參觀訪問也是進行德育的好陣地;教學中利用圖表、掛圖、錄像、幻燈、專題講座等能增強德育的趣味性、可接受性。
3、 德育滲透應掌握分寸。不能過多引用哲學名詞,把物理課上成政治課,例如,只說明電嘗磁場是一種特殊物質,物質是以多種形式存在的,有的看得見摸得著,有的則看不見揣不到,寥寥數語卻蘊含了世界物質性的思想。

閱讀全文

與高中物理怎麼進行德育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5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