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已知物理地址怎樣求邏輯地址
有一個邏輯地址為 5A07H:32D0H.
它的物理地址是 5D340H
另外再給出此物理地址的三個邏輯地址表示:
5A08H:32C0H 5A17H:31D0H 5D00H:0340H
② 操作系統中邏輯地址轉物理地址是什麼
1、確定虛擬地址(物理地址)的有效位。
2、再次確定邏輯地址頁面位數你應該知道:邏輯地址=頁號+頁面。
3、由物理地址=頁框號×頁塊大小(頁塊大小是等於頁面大小的)+頁內位移(即頁面邏輯地址)
4、根據上面物理地址=頁框號×1024B+1110000000。
5、若在一分頁存儲管理系統中,某作業的頁表如下所示。已知頁面大小為1024位元組,試將邏輯地址1011,2148,4000,5012轉化為相應的物理地址。
分析頁式存儲管理的地址結構是一維的,即邏輯地址(或物理地址)只用一個數值即可表示。若給定邏輯地址A,頁面的大小為L,則頁號p和頁內地址d可按照下式求得:
p=int[A/L]d=AmodL
其中,int是取整函數(取數值的整數部分),mod是取余函數(取數值的余數部分)。
③ 邏輯地址轉換物理地址公式
物理地址是明確的、最終用在匯流排上的編號。那麼邏輯地址轉物理地址怎麼轉?我為大家介紹邏輯地址轉物理地址的解決 方法 。希望大家喜歡。
邏輯地址轉換物理地址公式參考如下
1. 物理地址和邏輯地址
物理地址:載入到內存地址寄存器中的地址,內存單元的真正地址。在前端匯流排上傳輸的內存地址都是物理內存地址,編號從0開始一直到可用物理內存的最高端。這些數字被北橋(Nortbridge chip)映射到實際的內存條上。物理地址是明確的、最終用在匯流排上的編號,不必轉換,不必分頁,也沒有特權級檢查(no translation, no paging, no privilege checks)。
邏輯地址:CPU所生成的地址。邏輯地址是內部和編程使用的、並不唯一。例如,你在進行C語言指針編程中,可以讀取指針變數本身值(&操作),實際上這個值就是邏輯地址,它是相對於你當前進程數據段的地址(偏移地址),不和絕對物理地址相干。
(具體步驟 共三步)
1.確定虛擬地址(物理地址)的有效位
例如:假設頁面大小1KB,共32頁。(頁面:邏輯地址 頁框:物理地址)
由32(KB)=32×1024(B) 即等於32×1024 位元組
二進制用多少位能有效表示這么多位元組呢——答是:15位 因為32×1024=2^5×2^10=2^15
2.再次確定邏輯地址頁面位數 你應該知道:邏輯地址=頁號+頁面
還是以上假設,那麼頁面大小為1KB=1024位元組 同樣的方法計算出表示位數:10位
如果給你邏輯地址:0000 1111 1000 0000
那麼由:011+11100000000(相當於 頁號+頁面(10位))推得出頁號011=3
3.根據頁號找出對應的頁框號
由 物理地址=頁框號×頁塊大小(頁塊大小是等於頁面大小的)+頁內位移(即頁面邏輯地址)
根據上面 物理地址=頁框號×1024B + 1110000000 ( 這里的相加是指位置上而言)
例如:110+110=110110(即高地址+低地址)
提問:在一分頁存儲管理系統中,邏輯地址長度為16位,頁面大小為4096B,現有一邏輯地址為2F6AH,且第0、1、2頁依次存放在物理塊5、10、11中,問相應的物理地址為多少?
答:4096B=2^12B
16位定址一共2^16B
分頁存儲。共分的頁:2^16/2^12=2^4=16 共分16頁。
第0頁的地址范圍 0 - FFFH
第1頁的地址范圍 1000H - 1FFFH
第2頁得地址范圍 2000H - 2FFFH
.....
第11頁 B000H - BFFFH
第15頁 F000H - FFFFH
2F6AH=10 1111 0110 1010 在2頁的范圍對應物理塊11
所以物理地址為:
2F6AH - 2000H + B000H = F6AH + B000H= BF6AH
④ 邏輯地址為,的實際物理地址是多少
要知道頁號、塊號才能計算。邏輯地址=頁號+頁內地址;物理地址=塊號+頁內地址。
在網路底層的物理傳輸過程中,是通過物理地址來識別主機的,它一般也是全球唯一的。比如,著名的乙太網卡,其物理地址大小是48bit(比特位),前24位是廠商編號,後24位為網卡編號,如:44-45-53-54-00-00,以機器可讀的方式存入主機介面中。
乙太網地址管理機構(IEEE)將乙太網地址,也就是48比特的不同組合,分為若干獨立的連續地址組,生產乙太網網卡的廠家就購買其中一組,具體生產時,逐個將唯一地址賦予乙太網卡。
(4)如何根據物理地址求邏輯地址擴展閱讀:
一個邏輯地址由兩部份組成,段標識符和段內偏移量。段標識符是由一個16位長的欄位組成,稱為段選擇符。其中前13位是一個索引號。
引號可以理解為數組的下標——而它將會對應一個數組,就是「段描述符(segment descriptor)」,段描述符具體地址描述了一個段(對於「段」可以理解為把虛擬內存分為一個一個的段)。
比如一個存儲器有1024個位元組,可以把它分成4段,每段有256個位元組)。這樣,很多個段描述符,就組了一個數組,叫「段描述符表」,這樣,可以通過段標識符的前13位,直接在段描述符表中找到一個具體的段描述符,這個描述符就描述了一個段。
⑤ 已知邏輯地址求物理地址
⑥ 2.6 什麼是邏輯地址什麼是物理地址如何由邏輯地址計算物理地址
【解】:物理地址:完成存儲器單元或I/O埠定址的實際地址成為物理地址,CPU型號不同其物理地址也不同。物理地址是指CPU和存儲器進行數據交換時實際所使用的地址,而邏輯地址是程序使用的地址。物理地址由兩部分組成:段基址(段起始地址高16位)和偏移地址。前者由段寄存器給出,後者是指存儲單元所在的位置離段起始地址的偏移距離。當CPU定址某個存儲單元時,先將段寄存器的內容左移4位,然後加上指令中提供的16位偏移地址而形成20位物理地址。在取指令時,CPU自動選擇代碼段寄存器CS,左移4位後,加上指令提供的16位偏移地址,計算出要取指令的物理地址。堆棧操作時,CPU自動選擇堆棧段寄存器SS,將其內容左移4位後,加上指令提供的16位偏移地址,計算出棧頂單元的物理地址。每當存取操作數時,CPU會自動選擇數據段寄存器(或附加段寄存器ES),將段基值左移4位後加上16位偏移地址,得到操作數在內存的物理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