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體主要污染物分為幾大類
水中主要污染物質有 10 大類,其特徵概述如下:
①無機無毒物污染:主要指酸、鹼、鹽污染、酸雨、硬度升高等,此類污染對人體無毒,但對環境有害。
②需氧有機物:也稱耗氧有機物,其特徵是分解過程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O2) ,使水質惡化。表示方法和指標有:COD、BOD5、TOD、TDC 等。
③毒污染:主要指有毒物質的污染,該類污染物質主要有非金屬無機毒物、重金屬與類金屬無機毒物、易分解有機毒物、難分解有機毒物等。
④富營養性污染:主要指 N、P 等營養特質對水的污染,大多數情況下是生活污水所致,該類污染是造成「赤潮」、「水華」的根源。
⑤病源微生物:主要是細菌、病毒、病蟲卵等的污染,其特點是數量大、分布廣、存活時間長。通常用細菌總數和大腸桿菌作為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間接指標。
⑥油污染:主要是石油污染,其特點是大部分漂浮在水面,少量溶於水中或呈吸附狀態。污染對象主要是河口、碼頭地帶。
⑦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核素造成的污染,其特點是難於處理和消除,主要靠自然衰變降低放射性強度。
⑧固體性污染:主要指懸浮物和泥沙。通常用懸浮物和濁度兩個指標表示,地面徑流中的主要組分是固體污染物。
⑨感官性污染:包括異色、異味、渾濁、泡沫、惡臭等,這類污染物一般屬物理性污染,其中惡臭是一種普遍的污染危害,它損壞水的功能,危害水環境。
⑩熱污染:是一種能量污染,其危害主要是使水中生物死亡,溶解氧減少。
節選自《養殖水化學》王憲。
㈡ 有哪些物理性污染,各有什麼特點,如何進行防治
物理性污染是指由物理因素引起的環境污染,如:放射性輻射、電磁輻射、雜訊、光污染等。
物理性污染特點:
懸浮物質污染
懸浮物質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質,包括固體物質和泡沫塑料等。它們是由生活污水、垃圾和采礦、採石、建築、食品加工、造紙等產生的廢物泄入水中或農田的水土流失所引起的。懸浮物質影響水體外觀,妨礙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氧氣的溶入,對水生生物不利。
熱污染
來自各種工業過程的冷卻水,若不採取措施,直接排入水體,可能引起水溫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質的毒性增加等現象,從而危及魚類和水生生物的生長。
雜訊污染
雜訊破壞了自然界原有的寧靜,損傷人們的聽力,損害人們的健康,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強雜訊還能造成建築物的損害,甚至導致生物死亡。雜訊已成為僅次於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
交通雜訊
主要指各種機動車輛、飛機、火車、輪船等在行駛過程中的振動和喇叭聲產生的雜訊。它的特點是流動性和不穩定性。對交通幹道兩側以及港口、機場附近的居民影響最大。
工業雜訊
指工廠的機器在運轉時產生的雜訊和建築工地施工時的雜訊。它的特點是具有穩定的雜訊源。在工廠和工地工作的人是直接的受害者,在其附近的居民也深受其害。
社會生活雜訊
主要產生在商業區。另外,娛樂、體育場所,遊行、集會、宣傳等社會活動也會產生雜訊。其他如家用電器的運轉聲,寵物的叫聲,上樓下樓的腳步聲,喧嘩聲,打鬧聲等等,都屬於社會生活雜訊。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主要指人工輻射源造成的污染,如核武器試驗時產生的放射性物質,生產和使用放射性物質的企業排出的核廢料。另外,由於原子能工業的發展,放射性礦藏的開采,核試驗和核電站的建立以及同位素在醫學、工業、研究等領域的應用,使放射性廢水、廢物顯著增加,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污染。
對大氣的污染:放射性物質進入大氣後,對人產生的輻射傷害通常有三種方式:①浸沒照射:人體浸沒在有放射性污染的空氣中,全身的皮膚會受到外照射。②吸入照射:吸入有放射性的氣體,會使全身或甲狀腺、肺等器官受到內照射。③沉降照射:指沉積在地面的放射性物質對人產生的照射。如放射性物質放出的γ射線的外照射或通過食物鏈而轉移到人體內產生的內照射。沉降照射的劑量一般比浸沒照射和吸入照射的劑量小,但有害作用持續時間長。
對水體的污染:核試驗的沉降物會造成全球地表水的放射性物質含量提高。核企業排放的放射性廢水,以及沖刷放射性污染物的用水,容易造成附近水域的放射性污染。地下水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主要途徑有:放射性廢水直接注入地下含水層、放射性廢水排往地面滲透池、放射性廢物埋入地下等。地下水中的放射性物質也可以遷移和擴散到地表水中,造成地表水的污染。放射性物質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影響飲水水質,並且污染水生生物和土壤,又通過食物鏈對人產生內照射。
對土壤的污染:放射性物質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污染土壤。如放射性廢水排放到地面上,放射性固體廢物埋藏到地下,核企業發生的放射性排放事故等,都會造成局部地區土壤的嚴重污染。
光污染
可見光污染:可見光污染比較常見的是眩光,例如,汽車夜間行駛時照明用的車頭燈,工廠車間里不合理的照明布置,會使人的視覺瞬間下降。核爆炸時產生的強閃光,可使幾公里范圍內的人的眼睛受到傷害。電焊時產生的強光,如果沒有適當的防護措施,也會傷害人的眼睛。長期在強光條件下工作的人(如冶煉、熔燒、吹玻璃等),也會由於強光而使眼睛受到傷害。
污染的防治:
雜訊污染防護
雜訊控制: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通過立法頒布了雜訊控制標准,對飛機和機場的雜訊、城市交通雜訊、建築施工雜訊、工廠機器雜訊和社會生活雜訊都制定了嚴格的雜訊控制標准。例如,工廠、工地的雜訊應不超過85分貝~90分貝。居民居住區,白天不能超過50分貝,夜間不能超過40分貝。
雜訊是一種聲波,雜訊污染是由雜訊源產生,再通過傳播介質對人產生影響的。雜訊控制包括降低雜訊源的雜訊,控制雜訊的傳播途徑和個人防護幾個方面:
(1)聲源控制運轉的機器設備和各種交通運輸工具是主要的雜訊源,控制它們的雜訊有兩條途徑:
一是改進結構,提高各個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裝配質量,採用合理的操作方法等,降低聲源的雜訊發射功率。
二是利用聲波的吸收、反射、干涉等特性,採用吸聲、隔聲、減振、隔振等技術,以及安裝消聲器等,控制雜訊的輻射。因此大力發展科學技術,開發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推廣使用低雜訊設備,是控制雜訊污染的長遠戰略。
(2)控制雜訊的傳播途徑主要措施有:
①在城市建設中合理布局,按照不同的功能區規劃,使居住區與雜訊源盡量遠離。
②在車流量大並且人口密集的交通幹道兩側,建立隔聲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以及利用其他隔聲材料和隔聲結構來阻擋雜訊的傳播。
③應用吸聲材料和吸聲結構,將傳播中的雜訊聲能轉變為物體的內能等。
(3)個人防護減少在雜訊環境中的暴露時間,在工廠或工地工作的人可以佩帶護耳器(耳塞、耳罩等),以減小雜訊的影響。
放射性污染防護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放射性污染的防治,主要是控制放射性物質的來源。放射性物質的來源主要是核試驗與核工業(如核電站以及放射性礦物的開采、提煉、儲存、運輸)。
防止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措施有:
①核電站(包括其他核企業)一般應選址在周圍人口密度較低,氣象和水文條件有利於廢水和廢氣擴散稀釋,以及地震強度較低的地區,以保證在正常運行和出現事故時,居民所受的輻射劑量最低。
②工藝流程的選擇和設備選型要考慮廢物產生量和運行安全。
③廢氣和廢水需作凈化處理,並嚴格控制放射性元素的排放濃度和排放量。含有α射線的廢物和放射強度大的廢物要進行最終處置和永久貯存。
④在核企業周圍和可能遭受放射性污染的地區建立監測機構。
光污染防護
光污染的防護:光污染的防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加強城市規劃和管理,加強對玻璃幕牆和其他反光系數大的裝飾材料的管理,減少其對城市環境的負面影響。改善工廠的照明條件,減少光污染來源。
②對有紅外線和紫外線污染的場所採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
③個人防護。主要是戴防護眼鏡和防護面罩。
電磁波污染防護
一、保持距離。與電視機的距離應為視屏尺寸乘以6,與微波爐的距離應為2.5~3米,離高壓輸電線0.5萬伏/米以外一般視為安全區。
二、減少接觸。經常使用電腦的人,每工作一小時應休息一刻鍾,而且每周工作最多不超過32小時。
三、改善環境。注意空氣流通,溫度、濕度應適中,家用電器最好不要擺放在卧室里。
四、個體防護。孕婦、兒童、體弱多病者、對電磁波輻射過敏者、長期處於電磁波污染超標環境者,應選擇使用適合自己的防護用品。
五、少用手機。要盡量減少使用手機、對講機和無繩電話,必須使用時應長話短說;不要經常把手機掛在身上。
六、少用電熱毯。電熱毯的電磁波污染較嚴重,長時間通電使用對人體有害,天氣寒冷必須使用時,建議通電烘暖被窩後立即切斷電源,以減少電磁波污染。
七、採用屏蔽物減少電磁波污染。對產生電磁污染的設施,可採用屏蔽、反射或吸收電磁波的屏蔽物,如銅、鋁、鋼板、高分子膜等。
選自:http://ke..com/view/268192.htm
㈢ 水污染根據雜質不同,分為物理性污染,化學性污染,生物性污染 的意義
水污染根據雜質不同,分為物理性污染,化學性污染,生物性污染 的意義:
有利於針對性的處理,不同類型的水污染處理方法不同。
物理性水污染包括懸浮物水污染、熱廢水和放射性廢水;化學性水污染包含各種有機、無機廢物和毒物污染的廢水;生物性水污染包含各種生活污水,特別是醫院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污染水體後,往往可以帶入一些病原微生物。例如某些原來存在於人畜腸道中的病原細菌,如傷寒、副傷寒、霍亂細菌等都可以通過人畜糞便的污染而進入水體,隨水流動而傳播。一些病毒,如肝炎病毒、腺病毒等也常在污染水中發現。某些寄生蟲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鉤端螺旋體病等也可通過水進行傳播。
㈣ 學界對水污染的定義,有幾種不同觀點
一、水體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超過了水體的自凈能力,導致其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特徵的改變,從而影響到水的利用價值,危害人體健康或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二、自然界中的水體污染,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劃分為各種污染類別。
1、從污染源劃分,可分為點污染源和面污染源。環境污染物的來源稱為污染源。點污染是指污染物質從集中的地點(如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口門)排入水體。它的特點是排污經常,其變化規律服從工業生產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規律,它的量可以直接測定或者定量化,其影響可以直接評價。而面污染則是指污染物質來源於集水面積的地面上(或地下),如農田施用化肥和農葯,灌排後常含有農葯和化肥的成分,城市、礦山在雨季,雨水沖刷地面污物形成的地面徑流等。面源污染的排放是以擴散方式進行的,時斷時續,並與氣象因素有聯系。
2、從污染的性質劃分,可分為物理性污染、化學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是指水的渾濁度、溫度和水的顏色發生改變,水面的漂浮油膜、泡沫以及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質增加等;化學性污染包括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的污染,如水中溶解氧減少,溶解鹽類增加,水的硬度變大,酸鹼度發生變化或水中含有某種有毒化學物質等;生物性污染是指水體中進入了細菌和污水微生物等。
㈤ 飲用水污染,根據污染類型可分為哪三大類
水污染分類
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化學性污染
污染雜質為化學物品而造成的水體污染。化學性污染根據具體污染雜質可分為6類:(1)無機污染物質:污染水體的無機污染物質有酸、鹼和一些無機鹽類。酸鹼污染使水體的pH值發生變化,妨礙水體自凈作用,還會腐蝕船舶和水下建築物,影響漁業。(2)無機有毒物質:污染水體的無機有毒物質主要是重金屬等有潛在長期影響的物質,主要有汞、鎘、鉛、砷等元素。(3)有機有毒物質:污染水體的有機有毒物質主要是各種有機農葯、多環芳烴、芳香烴等。它們大多是人工合成的物質,化學性質很穩定,很難被生物所分解。(4)需氧污染物質: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和酚、醇等有機物質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進行分解。在分解過程中需要大量氧氣,故稱之為需氧污染物質。(5)植物營養物質:主要是生活與工業污水中的含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以及農田排水中殘余的氮和磷。(6)油類污染物質:主要指石油對水體的污染,尤其海洋採油和油輪事故污染最甚。
物理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包括:(1)懸浮物質污染:懸浮物質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質,包括固體物質和泡沫塑料等。它們是由生活污水、垃圾和采礦、採石、建築、食品加工、造紙等產生的廢物泄入水中或農田的水土流失所引起的。懸浮物質影響水體外觀,妨礙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氧氣的溶入,對水生生物不利。(2)熱污染:來自各種工業過程的冷卻水,若不採取措施,直接排入水體,可能引起水溫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質的毒性增加等現象,從而危及魚類和水生生物的生長。(3)放射性污染:由於原子能工業的發展,放射性礦藏的開采,核試驗和核電站的建立以及同位素在醫學、工業、研究等領域的應用,使放射性廢水、廢物顯著增加,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生活污水,特別是醫院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污染水體後,往往可以帶入一些病原微生物。例如某些原來存在於人畜腸道中的病原細菌,如傷寒、副傷寒、霍亂細菌等都可以通過人畜糞便的污染而進入水體,隨水流動而傳播。一些病毒,如肝炎病毒、腺病毒等也常在污染水中發現。某些寄生蟲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鉤端螺旋體病等也可通過水進行傳播。防止病原微生物對水體的污染也是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的一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