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物理教學如何實現三維目標
物理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是由「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組成。它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學生通過知識與技能的探索去獲得研究、學習、思維的方法,並體驗探究過程,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逐漸使學生形成某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使物理教學的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授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使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培養和發展科學探究能力。如何把新課程的三維目標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情境、營造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 教師通過為學生創設物理情境,展現物理過程,敘述物理現象,引發他們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注意力,激發起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處於十分明確的動機狀態之下,充分調動學生的心理因素,再不失時機地轉向引導學生揭示物理學的內部規律。例如,學習《重力》一節時,教師引入新課時提出:「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水往低處流?下山容易上山難?」。這樣的問題源於自然現象,既激發了學生對自然界的好奇心又產生了對科學的求知慾。 二、優化課堂環境,關注學生的情感和學習態度的變化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和諧、愉快、民主的課堂氣氛,以真摯豐富的感情吸引、啟發和激勵學生,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學生的智力和情感能夠在學習中得到發展。運用親其師信其道的心理效應,把愛心、微笑、激勵帶進課堂,形成平等寬容、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格調,營造一種民主愉悅的氛圍,使學生身心處於最佳活動狀態。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語言要准確、生動、形象、富有幽默感和感染力,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去獲取知識,發展思維。只有在自由、寬松、民主、平等、和諧、樂學、互相信任、心情愉悅的課堂環境里,學生的情緒、情感體驗才能得到關注,學生良好的情緒狀態才能調動起來,學生才能在不斷地參與、交往、思考的狀態下,感受成長的喜悅,釋放個性與潛能,愉快的學習,生動活潑地發展。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情緒狀態成為一種良性的互動,達到了整體優化。 三、開展自主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 科學探究是學生參與式的學習活動。要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通過自己的探究活動,了解科學方法,獲取科學知識,逐步樹立科學創新精神。在探究中可能出現挫折和失敗,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幫助學生克服在探究中出現的困難,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這樣做可以讓學生更多的體驗到成功的愉悅,避免多次失敗產生的消極心理影響。通過自主探究,不但培養學生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敢於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和勇於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而且還培養學生的科學實驗素養,理論聯系實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 四、加強德育滲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的挖掘道德教育素材,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引導學生成為一個有高尚道德的人。使學生在獲得物理知識同時,也成為人格健全的人。通過介紹我國古代在物理學方面對世界所做的傑出貢獻、我國現代科學技術的新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國古代文明燦爛輝煌,很多科學論述和科學發明都在世界遙遙領先,如《墨經》關於杠桿的論述、小孔成像的觀察研究,《春秋》中哈雷彗星的記載,足足比西方早六百多年。在現代科學技術中,我國超導的研究與實踐,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尖端技術方面原子彈、氫彈、洲際導彈的實驗成功,人造衛星的發射與回收,神州六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等,都處於國際前列,在教學中適當的穿插這些內容,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還能使學生了解祖國燦爛輝煌的文化,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立志振興中華。
⑵ 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初中物理課的課堂教學質量如何上初中物理練習課
物理是與社會生活最為接近的一門自然學科 。不是有這么一句話么「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我個人冊搭認為要上好初中物理, 根據初中生的年齡及性格特徵。 我們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因在上課傳達知識內容的時候,舉出大量的與生活相關的事例 , 讓學生從他們自己身邊能感受到物理知識的存在 ! 這樣他們才能更容易理解我們傳達的知識內容 。
每一個知識點都會牽扯到我們生活中的某些現象 , 多舉例 。時不時開開玩笑 。 逗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並且也能活躍一下課堂氣氛 。 最重要的是讓謹鎮學生喜歡你 。
練習課如何上 ?
我覺得關鍵在於:要讓學生知道一點,他學到東西了 他自己能做題了。 這很重要 , 所以在講習題的同時, 一直不斷地與書本上的知識內容相結合。比如說些什麼話勾他們的回憶「哎,這個題,咱上課祥姿粗的時候是不是有說過相關的題型啊!」 讓他們聯想到相關的例題,自行思考 ,讓他們品嘗到解決問題的那份快感。 學習興趣來了,教學質量自然能提高。
個人意見,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
⑶ 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論文一
新課程教學改革對我們每位教師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戰,以往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為了讓自己的教學能符合學校提出的“打造優質高效課堂”的要求,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深受學生的喜愛,通過幾年的教學改革實踐,結合本校學生實際,理化教研組的全體同仁共同摸索、共同研究、共同修正,集思廣益,特總結了我校理化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現形成文字,以供各位同仁參考,同時請各位指正。
一、 明確目標、以標導學,讓學生充分感知學習內容
1、教師在課前吃透教材,將學習內容以學案形式呈現。我校的備課都是以集體備課為主,但是每位教師所帶的班級學生情況各不相同,所以對於學案的使用,學校嚴格要求每位教師要對學案進行二次備課,即針對各自所帶學生的特點,對學案中的內容進行修改、增刪、以增強學案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2、指導學生根據學案閱讀教材或有針對性、有選擇性的閱讀教材。對自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要求邊看邊思,反復推敲,最大限度地自主解決問題,並做出標記,劃出重點並進行必要的記憶或理解。
3、在自學基礎上,完成學案中的問題。
此環節建議在課下進行,也可以課上進行,但時間不可過長。
二、小組合作,組內自學、討論,當堂展示。
1、教師指導組長開展小組討論,在小組充分討論和准備的基礎上再到全班進行展示。這個環節要順利進行,小組長作用的發揮至關重要,這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需要教師耐心細致的輔導,對小組合作學習也要訓練有素。
2、在學生交流(或展示)過程中教師注意對本節預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進行集中與分類,以便於教師在新授課中集中講解.這個環節要求教師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注意傾聽各個層面的學生的聲音,而且要觀察各層面學生的表現,並且對捕捉到的信息進行分類整合,快速確定出現問題的原因,為下一個環節的精講巧練打好基礎。
三、精講巧練,解決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梳理知識體系,形成條理。
1、針對各小組存在的共性問題和教師精選的具有思維價值、創造價值和發散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展示交流(如可以利用實驗進行的探究性問題應該用演示實驗或分組實驗進行推理和驗證)。對於展示情況展開質疑釋疑,注意捕捉學生學習中發現的新問題、新觀點和新方法,營造多維互動氛圍。此環節教師要適時引導和點撥,保證展示的方向性和順暢性。
2、學生整理學案、理解記憶。由學生個人、或小組、或師生共同對本節所學習的內容(或實驗結論)進行梳理和總結,整理完善本模塊的知識系統。
四、當堂訓練,適時點撥,反饋知識掌握情況。
1、下發《當堂訓練》,並對學生分層提出要求,及時反饋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適時點撥。
2、每個學習小組根據教師下發的學案進行自主學習,注意:生教生,生幫生,生查生,由小組長調控管理。
3、教師巡堂指導。
五、規范作業、強化監控,分層次完成《課後訓練》中的題目,要求:
1、獨立完成基礎知識點
2、交流討論完成綜合點、難點
3、對所做的題目反思:思考並找出所做題目所考查的知識點,做到“做有所為”——知道教師出這個題目所考查的知識點,並記錄於反思本。
六、知識檢測與矯正。
1、檢測:下發本節分層次的檢測題目,學生選擇其中適合於自己的題目作答。
2、矯正:教師查組長,組長查組員;教師教組長,組長教組員,組員教組員——師生互動。
3、教師訂正出現問題的知識點。
注意:在課堂實施過程中可以邊梳理知識體系邊進行有關的練習、講評等活動,達到及時鞏固之效;也可以先梳理後進行有關練習、講評活動;還可以先提供一些層次漸進的練習,在練習的講評活動中梳理知識體系。要根據實際內容進行安排。
另外,在教學設計過程中,不論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或模式,不要機械地按部就班地套用模式,應該結合課堂教學實際,根據學生實際進行“變式”處理。只有“變”才會顯示出靈活性,只有“變”才會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個性,只有“變”才會充分展示教師個性化的教學藝術風格。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才會更具有創造的活力。正如魏書生所說:“探索課堂教學方法,確立課堂教學類型,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不應該非把自己框定在某一種模式里不可,可根據自己與學生的實際確立一種基本模式。基本情況如此,情況有變則變。如果自己眼界比去年開闊了,學生基礎比去年堅實了,學習積極性比去年高了,那麼課堂教學方法、教學步驟必須隨之改變。”這應該是我們面對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面對任何一種教學模式所持的科學態度。
總之,高效課堂要以學生終身發展的教學理念為指導;要以扎實的.教學內容為載體;要以多元的學習方式為中介;要以積極的課堂氣氛為依託;要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導向。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學會,讓學生盡可能多學知識。少做無用功。
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論文二
【摘要】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和新課程標準的逐步實行,物理課堂教學不僅要讓學生領悟物理知識,更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培養提出問題、應對問題、探究問題、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適應將來實際工作與社會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 初中物理 小組合作 激勵性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165-01
小組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末興起於美國的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它是按學生學業成績、能力水平和學習內容等因素合理搭配分為若干個小組,學生在小組中共同完成任務,並以小組總體表現及完成情況作為獎勵依據。我國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就是指學習者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務,在明確任務的基礎上,以小組形式開展互助性和促進性學習,目前,這種教學形式已經比較多地運用在我們物理課的教學實踐中,如洋思中學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小組合作學習模式[1]、杜郎口中學的以“自學+合作+探究”為主體思想的“三三六”教學模式[2]、昌樂二中的“271”高效課堂模式等。在新課改的大潮下,為了提高課堂的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作者結合初中物理教學的實際,在本校初中物理教學中採取導學案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建立動態小組
1.合理分組
小組成員由老師與學生共同商討決定,要考慮學生的成績、性格、性別、交際能力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要求每位成員都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參與,一般半個學期重新編組一次。重新編組時,全班評選出組長,再由組長與組員雙向選擇,以便推動學生的積極性與競爭意識,同時把良好的學習習慣推廣。
2.明確小組內任務,“共同目標,責任到人”
合作學習小組應當根據具體任務進行適當分工,讓每個小組成員都有明確的個人任務,他們在合作學習時才會有集體責任感,有合作意識,才會積極地互動 互助,只有讓每個小組成員都明確個人任務,他們在合作學習時才會有個人責任感,才會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3.明確教師角色
教師能否轉變教學觀念,角色定位是否准確,是否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時間和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能否真正實現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影響到學生只是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做一個“組織者、指導者、激勵者和幫助者”,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合理評價,反饋學習
對小組合作學習採取合理的評價策略有利於提高各小組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充分發揮小組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在進行合作學習評價時要注重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結合,注重個人評價和小組集體評價相結合。對學習過程評價時,注重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如小組成員是否都有合理分工並積極完成自己的任務,是否與其他組員良好溝通、合作等。教師用鼓勵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信心,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激勵。
二、合理的物理導學案是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的依據
作者所進行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是以學案導學為載體,在導學案引導下學生先獨立自主學習,再組內交流討論,提出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全班交流展示,教師可以適時點評、激發學生思維。導學案的編寫主要遵循主體性、導學性、探究性、層次性原則[3],包括如下要素:教學目標、探究導學、課堂達標、課後提升。在每一節新課進行的提前一天或當天,發給學生以供預習。藉助導學案,學生可以正確地確立學習目標和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課堂教學中,教師則要注意以學定教、靈活使用,隨時把握學情,靈活調控,努力做到只講疑點,引導學生總結規律、提煉方法。
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作為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做好指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創設有利於學生合作學習的課堂環境,讓班級里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當中來,並協調學校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激發學生小組合作的潛力,實現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洋思中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網上經驗交流
[2]畢景剛. 關於“杜郎口風暴”現象的思考[J]. 教育探討,2008(9):26-27
[3]李新鄉,張軍朋. 物理教學論(第二版)[M]. 科學出版社, 212-214
;⑷ 如何提高九年級物理課堂教學質量
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方世洞法:
一、心中有愛,營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 。
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1、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宏純的學習興趣。2、講課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通過物理知識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優化課堂設計與過程。
四、搜絕枯了解並研究學生的學情,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
五、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⑸ 畢業論文是「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求論文寫作構思,好的話追加分數,亟需解答
初中物理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簡介:初中物理優質資料下載,適合各階段老師教學,學生日常輔導,中考沖刺,技能提升的學習。
⑹ 初中物理情境創設的常見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適當的情境創設是很必要的。初中年齡段是人的智力發展的轉折時期。智力的核心是思維,從思維的發展過程看,三歲前到幼兒園孩子的思維是由動作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到了小學,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整個初中時期是進入抽象邏輯思維階段。在物理教學中適當的情境創設採用大量學生已具有的感性知識,可以使學生從具體事物中學習,以幫助學生思維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化。
情境創設是利用學生和對象之間相互作用,將學生學習的新的知識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中的知識進行有意義的聯系,使情境創設的對象作為新的知識的固著點。在新舊知識之間通過問題的形式建立連接,學生的回答反映了思考的結果,根據學生的回饋進行適當的修正和引導。情境創設在學生知識的遷移方面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情境創設可以模擬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不止是體驗在書本和試卷中的文字,而是更多的參與生活中,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把教育和生活割裂開來。在這一章中我以浮力一章的知識情境創設為例分析一下情景創設的常見方法。
第一類創設問題情境,所謂問題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依據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需要解答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實現教學目的。學生思維的良好情境,更多來源於激起思維的問題本身。根據認識理論,物理課堂教學過程是以不斷地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方式來使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而解決問題的前提是提出問題。因此教師無論是在教學的整個過程,還是在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都應十分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在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實驗之前,經過數學推理浮力的大小和排開液體的重力是有關系的,教師設置情境,向學生提出問題:如何測量兩者之間的關系?學生已經學過用稱重法測量浮力的大小。在測量浮力時,使用的是普通的燒杯,有的同學順著這個想法會想出將燒杯放在容器里,裝滿水後,向燒杯裡面浸入重物,這種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水流沿著燒杯流下時會在燒杯壁上留下大量的水,會造成誤差。通過對學生的指導,找到最優化的解決辦法,使用溢水杯,這樣就可以提供實驗器材,進行實驗了,學生親自思考過解決問題的辦法,會比教師直接告訴答案,或者查看書本要記憶深刻。學生的思維都是問題開始的,教師在實驗前,根據實驗物品,提出合適的問題情境,使學生順著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增強解決問題能力。
第二類是創設生活情境,所謂生活情景,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生活中的場景,創設與學生的生活認知相聯系的情境。學生在學習科學概念之前,頭腦中已經存在一些來自於生活經驗的對一般客觀事物的直覺認識,情境創設可以對學生大腦中已形成的物理前概念進行正確引導。學生對日常生活中有關物理現象都有自己的理解,這一理解涉及到物理學的各分支,通常被稱作前概念。生活經驗是獲得感性認識的主要途徑之一,一個初中學生即使初次接觸物理概念,有些知識是在小學的課本中進行學習,這些知識有的是為了學生基本了解,不是很全面,學生有著十多年的生活經驗作為知識來源,這些知識有些是與科學概念不相符合的,教師要在准備課程之前找到學生的前概念,喚起學生的感性認識,並用科學方法加以驗證。例如:在浮力一節引入的時候教師播放生活中常見的樹葉,鴨子,輪船等漂浮在液體表面上的物體圖片,學生學習過浮力,知道這些物體是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且浮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但是對於放在液體中就會下沉的物體,學生卻很難確定是否受到浮力,所以教師在此處加一個實驗,准備一個水槽,首先將乒乓球摁在水下,乒乓球浮了起來,再將一個重物放在水中,重物下沉,向學生提問重物是否受到浮力。聯系學生生活中的常見的重物放在水中會下沉的生活經驗,引發出學生的前概念。學生有的`回答受到浮力,有的回答不受到浮力。最後通過設計科學實驗驗證浸沒在水中的重物的受力情況,用實驗證明浸沒在水中的物體也受到浮力。生活情境的創設可以通過生活場景逼真的模擬,也可以引發認知沖突。
第三類是創設實驗情境,實驗情境就是利用身邊的常見的生活用品,讓學生親手進行實驗,提高學生的參與性。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我們就應盡可能地創設各種動手操作的情境,在教學中盡可能讓學生多種感官共同參與知識的內化過程,使學生的心理活動處於主動、活躍的狀態,既有助於學生加深對物理概念的認識與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滿足學生作為個體的人的需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設計一些小實驗類的游戲。例如:在講解浮力的應用時,有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是輪船的漂浮原理,在講解這個知識點之前,設計一個小實驗,將一塊橡皮泥捏成實心的放在水裡,橡皮泥就會下沉到水中,問問同學們是否有辦法讓橡皮泥不下沉。學生積極配合教師,將橡皮泥捏成船型,由於排水量增加了,所以受到的浮力增大了,能夠漂浮在水面上,所以雖然輪船是鋼鐵做成也能夠漂浮在水面上。因為學生小的時候都玩過橡皮泥,所以對這個游戲不會產生陌生,在娛樂中把輪船的工作原理學會。實驗情境創設分為學生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教師利用專業的實驗教具或者自製的教具演示實驗原理,能夠讓學生直觀的觀察到實驗的現象以及工作的原理。例如:在講解潛水艇的工作原理時,可以選擇播放多媒體圖片或者視頻,我選擇使用潛水艇模型,實際操作演示實驗,讓學生更直觀的看到潛水艇的工作原理,潛水艇的體積不變,通過改變潛水艇中水的多少來改變潛水艇的重力,當重力比浮力大時,會發現潛水艇下沉,只有當浮力等於重力時,潛水艇才會靜止在水中。通過學生觀看教師的演示,會留下潛水艇浮力和重力變化的深刻印象。
第四類是創設故事情境,就是根據歷史或者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案例創設相關知識點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之後,學生知道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有關。在這個時候穿插阿基米德的故事,國王想要一個皇冠,工匠做成皇冠之後,國王懷疑工匠在黃冠里摻了銀,國王用秤來稱量皇冠的質量,但是皇冠的質量和黃金的質量相同,國王叫來了阿基米德,讓他幫忙。阿基米德冥思苦想也沒想到合適的辦法,有一天他洗澡時,走進浴缸時,發現水向外溢出。阿基米德想到浸入液體中的體積就是液體排開水的體積。阿基米德根據這個發現,進行了實驗,兩個容器中裝滿水,將王冠和等質量的黃金放在水中,發現裝皇冠的容器溢出的水比裝黃金的容器溢出來的水多。證明王冠的體積比黃金的體積要大,所以王冠不是純的黃金。在這個故事中,讓學生感受阿基米德探索的精神之外,想讓學生提煉出浸在液體中的體積等於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為下面的測量浮力大小進行鋪墊。這個實驗並不是很復雜,但是對於兩千多年前的阿基米德來說,這個發現是有重要意義的。在講完故事後,用易拉罐讓學生模擬體會浸在液體中的體積和排開液體的體積。加深對阿基米德發現原理的理解。在故事情境創設時也可以引入一些新奇的歷史故事,我們博大精深文化寶庫中有豐富的資源。
情境創設根據分類原則不同還有其他的方式,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的使用情境創設。在了解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思維障礙的基礎上,針對教育目標,選擇合適的情境創設方式,並在情境創設後進行科學的方式評價,進行有效的反思。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增強物理記憶常見的7種方法
眾所周知,沒有記憶就沒有學習。物理學科的記憶是物理學科智力活動的基礎,也是物理學習的倉庫。沒有豐富的物理知識信息儲藏倉庫,智力活動這座工廠就只有停工待料。因此培養學生記憶物理知識的能力非常重要。以下為增強物理記憶常見的7種方法:
1.實驗記憶法
物理實驗能為學生學習物理提供符合認知規律的表象;能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使學生得到科學方法訓練。例如:做一個覆杯實驗,大氣壓存在的事實讓學生久久不能忘懷;用彈簧測力計拉一個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毛刷,摩擦力的方向栩栩如生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實驗多種感覺器官將知識信息傳入神經中樞進行思維加工,同時輸出反饋信息、控制觀察和操作器官,讓學生獲取更為廣泛和深入的信息,從而達到加深理解和增強記憶的目的。實踐證明:從實驗中得到的知識比死記硬背學到的知識效果好得多,記憶准確、牢固。
2.直觀記憶法
教學中,通過實物、模型、繪制掛圖、自製教具等手段、或使用電視、多媒體課件等電教媒體,以及形象生動比喻,將抽象的物理理論形象化,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如利用汽油機的活動掛圖,汽油機模型,自製課件能深入淺出地講清其工作原理。這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歸納、總結記憶法
物理現象的千變萬化是有其規律的,只有找到事物之間的變化規律,抓住事物變化的本質,就可以理解其事物變化的原因。而物理記憶以理解是記憶的基礎,以對知識的系統化為捷徑,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尋找物理變化規律加以歸納總結,理解越透徹,記憶越牢固。例如:產生感生電流的條件可以歸納為:①電路要閉合;②是部分導體;③一定切割磁感應線。又如:光的反射定律可以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
5.對比記憶法
將新舊知識中具有相似性和對立性的有關內容,以及某些易混淆的概念、定義和規律等知識,通過分析、對比找出異同點及聯系,可以加深理解,增強記憶。例如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的區別可以採用列表的方法對照比較,在學生腦海里形成清晰的輪廓,大大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
6.趣味記憶法
在教學中,強調理解記憶,並不排除機械記憶。有些內容本身沒有什麼需要理解的,或限於學生知識水平無法理解,只能運用機械記憶。為防止枯燥記憶,可採用編順口溜、口訣,韻語歌謠等形式幫助記憶。在《杠桿》教學中,作力的力臂是一難點,可以編順口溜:作力臂,並不難,找到點(支點),找到線(力的作用線),作垂線。這樣易讀易記,朗朗上口,可以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激發學習動機,降低記憶難度,提高記憶效率。
7.縮略記憶法
物理需要記憶的知識多,學生易「東拉西扯」、「張冠李戴」記不全面。為此,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指出概念或規律的幾個關鍵字或詞,組成一句簡單話來記憶。例如,學習牛頓第一定律要抓住「物體」、「不受力」、「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等關鍵字詞,來加以記憶。
⑺ 如何加強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
一、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優化教學過程
人類文化在不斷進步,社會在不斷發展,教育在時代變化中不斷改革,從而提高教學效果,這是新時代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理論基礎就是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新課改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教學主要目標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物理科學素質以及全面發展為重點內容。因此,課堂教學中課堂的構建和實施必須重視學生從自然到物理,再從生活到物理的認知過程,探索基本的科學實踐過程,對物理和其他科學之間相互融合重視,促進學生全面協調發展。過去傳統教學模式已經逐漸暴露出種種弊端,因此先進教學理念的出現彌補了這些弊端,從以老師為本轉變為以學生為本,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方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更加重視。作為學生學習的模範,老師更要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改變老師在課堂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讓物理教學活動變得更加符合新時代要求,更有利於學生發展。
二、澄清認識誤區,明晰概念和規律的產生條件
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因為一些慣性思維和錯誤經驗導致對所學的新概念或者物理規范產生錯誤理解。因此,老師對學生理解的錯誤概念要多多注意並及時指導更正,明晰概念和規律。也可以進行一些和學生所想完全相反的實驗來引發思維沖突,從而不斷分析探索,得出正確科學結論,從而令學生對該物理概念印象更深刻。這樣不單單能夠糾正原本認知的錯誤知識,還能夠提高記憶度,從而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培優輔差,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老師可實行培優輔差的措施:(1)承認學習水平的差異化,尊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作為老師要努力幫助學困生樹立學好物理的信心,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2)重視課堂提問策略。在課堂講授中,老師可以將一般學生認知不夠完善的問題再展開,更加深入地探索該問題,當進行概括知識的時候,可以利用優等生物理水平較高的優勢來讓他們對新知識點進行總結,從而引發其他學生對知識擁有更為深刻的理解。課堂中進行鞏固練習的時候,可以提問學困生,查漏補缺,檢查他們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幫助他們更好更全面地理解所學知識。(3)課外輔導。老師將學困生按照自願原則集合到一起,進行每周一次補課,從最低點開始進行輔導,同時也可以將自願集合到一起的優等生組成學習小組,進行超越大綱的學習;第四,精心設計試卷。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來設置試卷的難易程度,難題、中等題、容易題的分值設計合理,通過考試成績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樹立學生成功學習物理的信心。
四、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新時代,老師要將自己的主導作用在物理課堂中充分發揮出來,
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指導學生從已存在的現象中觀察並發現問題,不斷思考尋找該現象背後存在的本質問題,最後進行分析、歸納總結,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去解決問題。老師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還要注意學習方法,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除此之外,老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進行分層次學習與輔導,組織各個層次的學生自行閱讀與探索分析,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自
我學習習慣,在新時代,自主學習是非常有效的獲取知識的方法。同時,老師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正確估計,分層次地發展其智力,在所創造的條件中不斷引導與學習,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自主學習,主動索取物理知識,這是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式。
綜上所述,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老師孜孜不斷的追求,作為老師需要不斷思考與探索,總結出行之有效的實現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