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如何推銷物理實驗課

如何推銷物理實驗課

發布時間:2023-06-15 14:44:01

『壹』 如何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物理實驗探究

如何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物理實驗探究

如何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教在學實踐中我覺得要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必須在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上做好文章:加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

如何讓幼兒主動參與主題探究活動

探究對於幼兒來說,是一種天性,是一種令他們感到興奮的學習和活動方式。「探究是創造的前提,探究是成功的階梯」。 探究有助於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拓展幼兒的現實生活視野、豐富內心情感世界,形成科學求實的態度、和諧發展的個性。幼兒園自主性科學探索活動是幼兒的一種主體活動。 我們從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化的科學教育內容入手,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將科學教育活動滲透於日常生活中,並創設自然化的科學教育活動環境,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的科學事物和現象,從不同方面入手,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和技能;精心觀察幼兒的探索情況,組織幼兒展開討論,引導幼兒學會表達。
在當前幼兒園的課程改革中,由研究教師的「怎樣教」轉變為幼兒的「怎樣學」已成幼兒園教學改革的主旋律,也就是,幼兒園的課程設定必須適應幼兒的興趣、愛好和發展的需要,而課程的實施又必須以幼兒為主體,即以學定教,那麼究竟如何組織與指導幼兒自主性科學探索活動呢?

一、體現主體性
幼兒是能動發展的主體,幼兒發展是主動活動的結果。幼兒從出生之日起,便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探索著未知的世界。幼兒主體性發展是幼兒發展的核心內容,實現幼兒的主體性是幼兒個體自身發展的需要。
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教的主體,幼兒是學的主體,科學活動應充分發揮教師與幼兒的雙主體作用。教師的主體作用更多地體現於物質和心理環境的創設。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上都恰如其分地把幼兒推到「主體」的位置上,而幼兒的主體地位則體現於自主觀察、自主探索和自主建構。如中班探索活動《有趣的洞洞》:剛開始讓幼兒探索用一張紙如何變出洞洞的秘密和中間的環節利用大的羊角球來鑽幼兒兩個手臂變出的洞洞。剛聽到要求時,很多幼兒都立刻發出「啊?」並搖頭表示不可以,作為教師我推遲評價,讓幼兒自主猜想、動手嘗試,在等待幼兒驗證了自己的想法中。我發現幼兒在探索時,注意力非常集中,主動參與性相當高。很短的時間,就有幼兒舉手錶示有辦法了,接著,大部分幼兒都主動相互介紹了自己的與眾不同的辦法;在《種子的秘密》一課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種子,讓幼兒自由選擇種子,然後,自己觀察、記錄去尋找它的秘密;大班《沉與浮》,在活動中,每個幼兒都有一些不同材質的的玩具(如塑料、木頭、鐵釘、石頭等)讓幼兒自己一一放在水中,觀察什麼東西浮在水面,什麼東西沉下水底,這樣的活動過程幼兒是自主的,以幼兒自己操作探索嘗試為主的學習方法,並能滿足各種各樣不同層次發展的幼兒的活動需要。

二、體現探索性
幼兒進行科學探索與其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是分不開的,好奇心是幼兒學習的內驅力,它對幼兒形成對周圍事物世界的積極態度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幼兒是主動的探索者、研究者和發現者,知識經驗的主動建構者。
《有趣的洞洞》中,我以用一張紙變洞洞為匯入,引導幼兒在找洞洞、變洞洞、玩洞洞的過程中感受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洞洞」無處不在,引起了孩子們一個又一個驚奇的發現和無窮無盡的探索慾望。我們身體上有洞洞嗎?平時你還見過什麼樣的洞洞等,孩子喜歡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進行積極、主動地探索和研究。找洞過程中要充分放手為孩子提供充分的尋找和探索的機會,和孩子一起從我們的身體和周圍環境中尋找各種各樣的洞洞,探索發現洞洞的大小、深淺,比較洞洞的不同特徵,了解洞洞的不同用途,初步幫助孩子獲取更多有關「洞」的直接經驗;在探索過程中發展孩子的主動觀察能力、分析比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擴散思維能力。

三、體現操作性
操作法是幼兒學習科學的主要方法。《綱要》指出:在科學活動中,教師是「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為每位幼兒都能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條件」。由此可見操作法是幼兒學習科學的主要方法,在操作中探索科學的奧秘是幼兒學習科學的必經之路。
「找洞洞」重點是發展孩子的觀察、比較、探究、分析、表達等能力,那麼「變洞洞」的過程就是要孩子們去思考、嘗試「運用不同辦法,變出不同的洞洞」,在實際的操作探究過程中有效地發展孩子的大膽想像能力、大膽嘗試能力、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幫助孩子進一步理解洞洞的「圍集」概念,發展孩子的空間智慧。探索活動《看誰站得穩》的操作之前的提問:「這些東西都能站起來嗎?」幼兒的答案很多。教師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操作;在探索活動《不同的車速》中,操作材料——小汽車,是幼兒熟悉和喜歡的,幼兒知道如何操作,在介紹了用三種不同材料(毛巾、絨布、絲綢)製作成的車道後,幼兒通過反復操作,發現了因為材料粗糙程度不同,造成車速不同,從而對三種材料特徵有了一定的認知。幼兒對小汽車的喜歡,使幼兒對材料產生「試試」的想法,進而形成探索操作的過程。
在這樣的過程中,幼兒為了解決問題,尋求答案,真正的主動去嘗試、去操作。因為,思維是由問題開始的,有了需要解決的問題,才能夠調動思維的積極性。人的思維開始於「問題情境」,設疑,創設了問題情境,在情感上具有吸引力,使幼兒產生「操作」的慾望,形成尋求答案的心向,從而促使幼兒產生了通過操作來解決問題的探索願望。

四、體現綜合性
隨著幼教改革的逐漸深化,幼兒園課程日趨綜合化,正如《綱要》中所指出的「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的聯絡,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游戲中。」在科學教育活動中體現整合教育的理念,就是指在堅持科學教育目標的前提下,同時關注其他學科的目標,或在堅持以科學探索為主的同時,充分利用其他學科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以達到活動整合的目的。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努力提高課程的整合程度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也是教育理想的追求。
在一次春遊活動中,幼兒對被風吹起的柳絮產生了興趣,在追逐之後產生了疑問:為什麼柳絮能像飛舞的蝴蝶一樣或高或低?幼兒在探索和討論後得出結論:風大柳絮飛得高,風小柳絮飛得低。顯然幼兒已經感受到風的存在,但這只是直覺的經驗,他們並沒有弄懂真正的原因,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在科學活動區設定了「風從那裡來」的探索活動。幼兒通過探索,明白了空氣流動產生了風的道理。在《有趣的洞洞》這節科學活動中,我採用整合教育理念的第二種情況,堅持以科學探索為主線,引導孩子在「找一找」中探究「洞洞」的不同,在「說一說」中思考「洞洞」的用途,在「想一想、變一變」過程中,找尋解決問題的多種辦法,理解、感受生活中不同「洞洞」的作用與趣味,在找找、說說、變變、玩玩過程中充分滿足孩子空間智慧發展的需要,培養孩子觀察、感知、分析、探究、想像、操作、運動等多種能力,從小培養孩子關注生活、喜歡探究的良好品質。
同時,在互動性的玩洞洞過程中,又可以很好地發展孩子的多種運動交往能力,增進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和體驗,培養良好的社會品質。

五、體現生成性
幼兒園教育活動本質上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幼兒的興趣需求而設定的。活動是動態的,發展變化的價值意義的生成是教育活動作為「生成」而存在的內在要求。只有認識到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生成屬性,幼兒的創造力、個性發展、幼兒的天性才可能實現,教育活動才有可能成一種「藝術」。否則,教育活動只能是沒有生命活動的「復制」和「刻寫」活動。優化的教學活動,應該是由教師和幼兒相互作用、共同生成的過程。
《有趣的洞洞》整個活動的主要環節就是讓幼兒通過找洞洞、變洞洞、玩洞洞發現多樣性。這是預設的,是計劃

在中國畫欣賞教學中,如何才能讓學生主體主動參與呢?

1)激發學生對作品的興趣,進行深入觀察。
審美心理是以直覺思維為主要特徵的。因此,作品的直觀印象,也就是材料、造型(形、線、色等)必然是引發學生注意的最直接的因素。在中國畫欣賞過程中,學生對形式美感較強、內容豐富、富於情節或抒情性、接近現實生活的作品,能較大地吸引注意力,激發欣賞興趣,調動欣賞積極性。如在欣賞補充教材《韓熙載夜宴圖》時,學生立刻被整件作品五段式有機聯絡的形式相吸引,教師根據畫面內容分別播放琵琶演奏、舞曲、輕音樂、笛子的錄音。引導學生隨音樂而感受夜宴圖的具體內容。學生談感受時,有的說:「夜宴圖首尾統一了聽琵琶演奏、觀舞、休息、聽笛演奏、送別五個場面好象看小人書,是一個小小的故事。」有的說:「夜宴圖中這么多人,或站或坐,或正或側、或仰或靠、或動或靜,簡直是生動豐富。」有的說:「畫面顏色金碧輝煌而又古樸可愛,紅綠色相穿插,大塊黑白相問隔,有對比有呼應,色彩不多,卻非常豐富。」美的國畫作品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深刻的,學生感受美的同時也充分調動了欣賞積極性,對作品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心理活動逐步展開,促進了欣賞的發展。
2)喚起學生的審美經驗,進行積極的思考。
學生在欣賞國畫時,往往與自身對國畫知識的積累和審美經驗相聯絡、溝通。欣賞過程實質上是學生在審美過程中思維和活動的發展。要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其前提是讓其學會思維,實現思維自主性。因此,在欣賞教學中通過喚起審美經驗,主動欣賞國畫作品的同時,引導學生逐步展開—簡縮—優化—發散思維。如《韓熙載夜宴圖》前後五部分相連,描寫了韓熙載怎樣的生活(展開思維)?
3)展開學生的主體評論,鼓勵交流、合作。
學生進行美術評論,絕不是要學生尋求對一幅國畫作品的唯一審美認同。這一學習領域的魅力在於要求評論者有獨特視角、語言和品味。學生們在課堂上樂意傾聽夥伴對美術作品的看法,這比書本的評論更親切,同時還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學生通過與美術作品的「對話」,激活了審美意識和情感,增強了視覺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不失時機地組織小組討論等形式來促進學生全面參與學習活動,利用每個學生的不同觀點,互相啟發,就能激發自身欣賞的靈感,活躍思維,從而拓寬自己的思路。
例如,《清明上河圖》欣賞過程中就發生了激烈的討論。有學生認為作品主要描寫了汴河中大貨船通過虹橋的精彩瞬間;有學生認為作品描寫了虹橋上馬沖驢驚人慌亂的紛擾場面;有學生認為作品詳盡描寫了京城汴河兩岸的風土人情,這是主要內容;有學生認為作品表現了京城三百六十行,反映了京城的繁榮景象……
探究型的國畫欣賞、評論,學生對作品傳遞出來的資訊產生了不同的意見,欣賞過程中發生了歧義,引起了對各種觀點的評論。這樣不僅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可以展示自我、表達的機會;同時討論中還能披露謬誤,及時糾正偏差,互相啟發,運用欣賞客體重組了自身的認知結構,審美心理得到進一步的建構。
3、深入探究體驗作品內涵,學習掌握中國畫欣賞的方法。
創新需要知識基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程式和方法,比掌握知識內容更重要。掌握的欣賞方法越靈活,中國畫知識就越豐富,也就越容易對中國畫產生新的理解和認識。因此,我們要幫助學生通過對中國畫作品內涵的探究體驗,掌握靈活的欣賞方法,建立豐富的知識體系,為學生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
1)恰當提出問題,引發心境共鳴。
學生通過對作品的認識分析,已經有了初步的較為完整的印象。而要認識畫面以外的內容,就需要審美主體的聯想、想像來幫助,這樣就可以加深情感體驗,引發更為強烈的情感共鳴。具體的做法是提出一些最易喚起情感、最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但這個提問是緊跟著畫面分析而來的,切不可脫離原有的感性基礎。
例如,《清明上河圖》中大貨船過虹橋時,船夫怎樣放桅桿、其他船夫怎樣使勁掙篙、橋上怎樣拋下繩索挽船隻,鄰近大小船上的人怎樣指指點點、虹橋上的人又怎樣,這緊張而富有戲劇性的過橋場面在整個畫面中反映了怎樣的關系?你怎樣解釋畫面呢?通過問題的提出,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緊緊圍繞作品快速思考、想像,加深情感體驗。聽覺較之視覺與情感的聯絡更緊密,更能迅速誘發美感共鳴。
2)規范評論過程,尋求欣賞途徑。
在中國畫欣賞教學中創造性學習雖然強調學生的主觀欣賞,讓學生在發展個性、鼓勵冒尖並能容忍學習錯誤的寬松環境中,養成好奇、不斷提問、善於探索的學習品質,用多種思維方式探討作品內涵的思維品質。如何使學生的評論活動規范有序,避免容易出現的隨意現象,強調評論過程的規范性,也能幫助學生從無序的思路中尋求有序的欣賞途徑。
3)運用多種手段掌握欣賞方法
A、利用多媒體的形、聲、色並茂,表現手法多樣的特點,指導學生的欣賞學習。運用多媒體進行畫面的靜態、動態演示,營造理想的美術欣賞境界,學生完全與作品交流;利用多媒體的技術優勢剖析作品的外在因素形式,挖掘內在因素價值,啟發思維講創造。例如,用適合的音樂和畫面共同作用於欣賞者,能夠較快地與作品產生情感共鳴,啟發欣賞的思維創造,掌握欣賞方法。
B、讓學生學會精讀作品,運用預先設計好的圖、表對作品進行深入剖析,能夠深入淺出地解決欣賞過程中的難點、重點;能夠深入挖掘作品內涵、滲透思想教育;能夠進行主動思維訓練,有利於學習主體掌握欣賞方法。
4、合作、交流、拓展,以促進創造性學習
良好的學習氛圍、主動參與學習精神和掌握靈活的欣賞方法是創造性學習的基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能夠在一個平台上進行欣賞活動的交流和合作乃至引發拓展,才是創造性學習的核心。在中國畫欣賞教學中,根據繪畫藝術的特點加強直覺思維訓練和發散思維訓練,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創造性學習。
1)直覺思維訓練
直覺思維是人腦對於突然出現在面前的新事物、新現象、新問題及其關系的一種迅速的識別,是一種沒有事先思考或邏輯分析的判斷活動。這種思維帶有快速地整體上看待事物,敏銳而深入地洞察事物和直接地從本質上去理解事物及其聯絡的特點,在欣賞活動中能直捷地幫助學生領會作品意圖和本質。
2)發散思維訓練
發散思維是從問題的要求出發,沿著不同的角度去探求多種答案的一種思維形式。當問題有多種可能的答案時,就會發生發散思維。這種思維,不墨守陳規,不拘泥於傳統的做法,有更多的創造性。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也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國畫欣賞過程中,可根據不同的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如欣賞《清明上河圖》時,由於畫面內容的豐富、布局的復雜、情節描寫的多樣
,學生對作品主題的概括就結合了自己主觀的思維給以定位,產生了欣賞者之間對作品的多主題現象,歧義引發了學生的評論,再度加強了學生發散思維的訓練。

如何才能提高物理實驗探究能力

物理實驗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大環境的影響,也有個人知識的局限性。
很多物理實驗探究其實都是驗證。確實要提高的話,我覺得弄明白你
探究的目的或目標是關鍵。

談談積極主動參與安全環境創造

一是嚴格遵守企業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二是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嚴禁違章作業
三是積極參加安全培訓,提高安全意識
四是積極參與安全隱患識別與排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共同創造安全的生產環境

如何提高學生參與初中物理實驗的積極性

物理實驗離不開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探求知識的原動力,也是發明創造的精神源泉。初中學生正處於思想活躍,興趣廣泛、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的時期,教師如果從物理學科的起始年級就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並啟發誘導,使學生把興趣轉化成樂趣,進而轉化成志趣,就能保持學生對物理學習經久不衰的求知慾,提高物理教學效果。

舉例說明,運動技能教學時如何激發學困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練過程?

多開展活動,如做游戲、比賽等。學生積極參與的前提是對你所教的東西感興趣,即學習動機的激發過程~根據教育學中學習動機激發:4、及時提供恰當反饋;3、合理利用獎勵和懲罰;2、鼓勵學生進行學習;1、開展競賽激發學習動機。

如何培養學生的物理實驗探究能力

物理課程標准中,把科學探究式學習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懂得科學的思維方法,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探究式學習方法是學生學習科學概念、發展科學思維能力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不僅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感受到自己的失敗與錯誤,通過糾正錯誤,逐步走向正確,真正體會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物理從本質上說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規律的發現和物理理論的建立都必須以嚴格的物理實驗為基礎,並得到實驗檢驗。因此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 在演示實驗中尋找機會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以前課堂上的演示實驗,一般都是老師做學生看,學生沒有參與到實驗當中,不利於學生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將演示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讓學生充分動腦、動手、動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有力於探究能力的培養。例如:在講"光的反射定律"時,將老師的課上演示實驗布置為課前的探索性實驗,讓學生准備一隻鐳射筆、一個反射面(小鏡子、可樂罐內壁、光碟)、一個白屏,上課時請同學到講台上,用自己的光反射儀演示課本上的實驗,學生邊演示,老師邊指導,師生共同交流,以"點帶面"把知識點的教學落實到全體學生,最後全班同學用自己准備的儀器做實驗。既讓學生主動獲取了知識,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學習能力和興趣,體會了科學研究的樂趣。
二、 在分組實驗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學生通過分組實驗活動能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學會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科學規律,分組實驗是物理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培養和訓練學生科學素質的主要渠道,。只有學生獨立使用儀器,親手做實驗,才能培養和提高實驗能力,在上分組實驗課時,我不是告訴學生如何做實驗,而是引導學生如何完成實驗,例如:做"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我首先讓學生觀察光具座上有什麼,怎樣用;凸透鏡、光屏、蠟燭它們的前後順序如何放置、高度怎樣調整。讓學生思考、交流、得出結論。老師適時指導,及時點評。然後由學生完成實驗。完成課本上的試驗目的後,又給學生提出問題:如果沒有光具座,這個實驗該怎樣完成?需要哪些儀器?怎樣做?在前面成功完成實驗的基礎上,學生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獻計獻策,然後要求學生課後用自己准備的儀器,探究光路是否可逆,凸透鏡被擋住一部分,是否能成完整的像等等問題。
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學生對探究方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探究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獲得了成功的喜悅,產生了探索科學的慾望。
三、 在課外實驗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開展課外實驗對學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對於理論聯絡實際,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培養探究能力都是很有效的。比如,講光的色散一節時,老師讓學生課前完成色散實驗,沒有三棱鏡怎麼辦?學生會想出:在透明水杯中,放一些水,在一張紙上移動,觀察現象;或在水盆中斜放一塊平面鏡,讓陽光照射平面鏡,在牆上觀察現象,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知道:想弄清一個現象,探究一個問題,有多種方法,多條途徑,只要肯動腦筋,多實踐,知識的大門總是向我們敞開著的。再如:為了探究陽光透過樹蔭所形成的光斑的形狀以及形成的原因,學生們首先作出猜想,設計實驗,然後用硬紙板作出不同形狀的小孔(圓形、方形、三角形、梯形),觀察光斑形狀;再作出不同形狀的大孔(圓形、方形、三角形、梯形),再觀察光斑形狀;用學過的理論解釋觀察到的現象,得出結論。通過前面的實踐活動,使學生步步深入地進行自主探究,更好地領會到科學探究的思想和方法。
通過演示實驗、分組實驗、課外實驗,不僅達到了教材上提出的實驗目的,還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絡實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以及對日常生活中物理現象的嚴密觀察和勤於思考,更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科學的能力。學生們對科學探究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形成了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濃厚氛圍,學生們積極性高,興趣濃,方法好,對學好物理充滿了信心,對科學探索有了更高的追求。

『貳』 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實驗課

‍物理是以觀察和實驗為主的一門自然科學,要想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方法和習慣,教師就要善於用實驗引導學生進行教學。
初中物理實驗主要分為演示實驗、學生實驗。演示實驗的優點是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要是在引課時用的多。但是缺點很多,學生只是看,沒有動手的機會,且觀察的效果無法面對所有的學生。學生實驗分為探究性實驗、驗證性實驗。主要以探究性實驗為主。初中探究性的實驗的利大於弊,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分析數據和整理數據的能力,對知識的掌握能夠達到新的認識領域,是實驗教學中對教學最有利的一種。但是由於是探究實驗,學生對於探究問題的認識不一定能夠到位,如實驗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怎樣操作?學生面對復雜的實驗不知從何處下手等等。所以教師設置好問題,指向性要明確,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要有預見性,如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鏡子與桌子的角度、從哪一面來觀察虛像等,教師能夠設計好問題,學生就可以少走彎路,提高實驗的效率。所以盡量把各種實驗變為探究的實驗,又要做好各項的准備。
現在的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課堂,我們應採用怎樣的模式,來具體實施實驗教學呢?
首先掌握好以下原則 :
1、能就地取材,用學習生活中的物體來設計完成實驗,使學生能充分認識到物理源自於生活,物理就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例子有好多,比如說聲、光等一些現象,即便是摩擦力這樣的較為抽象的知識,也可以。像學習摩擦力的方向時,我通過一個毛刷子,讓學生觀察認識到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認識到靜止的物體也能受到摩擦力。
2、學生能完成的實驗,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去嘗試。如小孔成像、硬紙片刮梳子,讓學生學會從實驗中尋求答案。
3、要教會學生基本的實驗觀察能力,如在聲現象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看尺子的振動,聽發出的聲音,學會比較,記錄結果,會形成結論。
其次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上進行科學探究並不意味著一切都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內合作學習,班級交流展示可以靈活運用。
我的實驗教學是這樣和同學們共同完成的。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共同提出問題。猜想環節及設計實驗方案環節都可以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班級交流展示,從而共同確定實驗方案。進行試驗的環節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師對實驗教學的指導點撥可以通過預先設置的啟迪性的小問題出現在導學案中。學生在組長的帶領下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導學案合作學習完成實驗,收集數據得出結論。交流評估環節恰好就是班級交流展示的大好時機,在班級集體展示2-3組的實驗及結論,並針對不同情況進行評估。例如,我在講《探究串、並聯電路》這一實驗時,我把每個班級的學生分成6個小組,實驗器材足夠,這樣學生能夠充分動手操作。上課時我問學生如何利用桌上現有的器材連接成一個電路,使兩個小燈泡同時發光,並提示連接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種。學生利用器材自己探索進行連接電路的實驗。我從中選擇幾個相類似的電路,拿到前面展示。組織學生通過比較的方法進行討論,找出相同之處並進行歸納,由此得出電路的一種連接方法:串聯。此後進一步提出問題:如果取走其中的一個小燈泡,其餘小燈泡還能不能繼續發光?學生會進行猜測,此時我示意可通過自己所連接的電路加以實驗,由此通過實踐操作加深對串聯電路的理解。由於有極少數的學生有不同的連接方法,當取走其中的一個小燈泡時,另一個燈泡仍然發光,此時他們會提出異議,當投影他們連接的電路時,大多數同學會發現他們所連接的電路與前面所示的電路有區別,教師由此組織他們進行簡短的討論,分析它的連接特點,並示意學生利用手裡的器材進行實驗。實驗下來大家發現用這種方法也能使兩個小燈泡同時發光,教師再組織學生進行比較、討論,找出相同之處進行比較,得出電路的另一種連接方法:並聯。此後進一步提問:如果取走其中的一個小燈泡,其餘小燈泡還能不能繼續發光?並示意用實驗進行檢驗,學生由此通過實踐操作加深對並聯電路的理解。結束學生實驗後,組織學生通過討論,自己得出串、並聯電路的特點,並利用電腦多煤體的手段進行一些電路的識別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到的知識。這樣學生就能真正的理解串聯和並聯電路,並為以後學習打下基礎。
總之;物理課上的實驗是貫穿了全部的物理教學過程的,如果實驗教學運用的恰當得體那麼它就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能使學生樂此不疲地千方百計地學好物理,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叄』 如何上好高中物理實驗課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理學中許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和理論都是通過實驗,對大量的物理現象進行分析、歸納、比較和綜合後總結出來的。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 作為一名物理實驗教師,多年來的工作中我深深的體會到物理實驗教學在物理學習中的重要地位。那麼呢? 第一步是要認識到高中物理實驗的作用。 首先是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教學過程雖然是以間接知識為對象的特殊認識過程,但是仍然需要遵循從感性到理性,從實踐到理論這樣一個認識規律。物理實驗能夠為學生理解物理知識提供豐富的感性知識和實踐機會。馬克思說過「物理學家是在自然過程表現得最確實、最少受干擾的地方考查自然過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證過程以其純粹形態進行的條件下從事實驗的」。由於物理實驗的「最確實,最少受干擾的」特點,使物理學家能很好地發現和認識規律;同樣,物理實驗也能在課堂上創造合適的物理環境,使學生以最有效的方式掌握物理知識。 其次,物理實驗有助於學生的能力發展,發展學生能力是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近代科學的發展進程表明,實驗是科學發展的重要基礎,沒有實驗所顯示的現象,就很難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在教學中,讓學生既動手、又動腦,自己去探索和驗證規律,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開發智力,形成能力。實驗能力是區別於一般實驗技能技巧的更高層次的概念,對於高中學生來說,它主要是指根據實驗的目的和要求,制訂實驗方案、步驟,設計記錄表格,合理地選擇儀器,正確地使用儀器進行測量,分析整理實驗結果,得出必要結論的能力。實際上,學生實驗是思維能力、實驗能力綜合訓練的過程,也是學生創造能力得以產生的源泉。我們應該從實踐與思維,動手與動腦的相互關系來認識學生實驗的作用。再其次,學生實驗有利於學生學習科學實驗的方法。物理實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仿物理學的研究過程,讓學生主動學習和探求物理規律,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比如探索物理規律的方法(探索性實驗),驗證物理規律的方法(驗證性實驗),理想化實驗的方法等 最後,學生實驗有利於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形成良好的習慣。學生實驗可以加深學生對物理學的熱愛,進一步激發對物理科學的興趣。通過學生實驗可以使學生樹立尊重客觀實際,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可以形成按照基本儀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程序,按照實驗要求做實驗的良好的實驗習慣。

『肆』 怎樣上好初中物理學生實驗課

一、精心准備課前實驗,狠抓實驗前的德育常規教育
在學生學習的幾個學科中,單純地背記的科目較多,例如歷史,政治,語文,英語等學科。而物理課是一門實踐與理論結合緊密的學科,需要學生動手實驗,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學生在實驗前對物理實驗的內容和儀器保持著好奇和興奮的心情,所以有的學生容易產生沖動,總想動手摸摸,加上人多嘈雜,學生就人員損毀儀器,破外設備,影響該堂實驗課的教學。所以教師首先將學生分成實驗小組,每組選一名小組長負責,再講實驗規則以及賠償制度,特別強調的是不許大聲喧嘩和打鬧,不能亂走動、討論問題要小聲,對精密儀器不能用手摸等,從第一節試驗課就養成愛護儀器的好習慣。盡管實驗課前的各項准備工作都很充分,但是,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我行我素,這不僅影響課堂秩序,而且也嚴重地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實驗課必須嚴格課堂紀律。為此要求學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按老師要求排隊列,有序進出實驗室,按照老師指定的位置入座,不隨意走動。2.聽從老師指揮,尊重事實,不與老師鬥嘴。3.人人動手,親自操作、獨立思考、不抄襲或偽造實驗結果。4.愛護實驗器材、儀器等,不竊取或私自拆裝儀器、器材等。5.實驗結束後,清理實驗器具,注意安全,搞好實驗衛生,有序離開實驗室。
二、教師精心研讀實驗內容,進行課前預實驗
物理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與現實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為了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增加學生的物理生活常識,教師必須首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認真研讀教材,根據本節課的實驗內容和學習需要,精心准備,寫出實驗計劃。教師在通讀全學期的實驗內容後,都應該熟悉並掌握,有計劃地安排操作,應做到實驗結果符合預期要求。同時隨著學科的不斷發展,還應逐步掌握新的實驗內容。老師還可以先自己進行預實驗,對原有的實驗內容有的還需要加以改進提高,預實驗的目的就是摸索實驗條件,找出存在的問題及注意事項。此外,教師把預實驗中使用的各種儀器及試品用量等記錄清楚,在此基礎上計算學生實驗時需用的數量。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在實驗准備時遺忘相關物品,一方面也可為以後同一實驗的准備工作提供依據,使實驗准備工作逐步趨於程序化,從而在有效降低實驗准備工作量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准備效率。例如在實驗內容《光現象》中,學生可以進行趣味實驗。1.實驗器材:一張撲克牌,一根針。2.實驗過程:在撲克牌上用針扎兩個相距不超過3mm的針孔。然後把針放在撲克牌的背後約2.5cm的地方,用單眼透過雙孔觀察,你看到的不是一根針,而是兩根。若在兩孔的附近再扎第三個孔,當你透過這些孔觀察時,就能看到三根針。扎的孔越多,看到的針越多。觀察時,適當調整撲克牌(轉動或改變撲克牌距人眼的距離),這種現象更清晰。3.結論解釋:由於光的直線傳播,針上的光在透過不同的小孔時,在人的視網膜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物像,因而出現了神奇的分身術現象。通過教師預實驗,教師能提前找出其中的不完善地方,以便學生能更好的掌握該節課實驗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在實驗課中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途徑多種多樣。老師可以憑借自身的專業知識、廣泛的文化素養、嫻熟的教學技巧、靈活的教學機智營造出一個輕松的教學氛圍,並在此氛圍中充分發揮自身的魅力,是學生對學習內容、學習活動本身產生興趣。學生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如何,是老師教學措施能否取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學生只要有了高漲的學習積極性,就能自覺地、大膽地、獨立地把老師教授的學習方法和知識用之於實踐中,並且從中獲得益處,理解英語學習的意義。物理是一種生活實踐課,物理老師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本,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作為重要的教學指導思想,努力在教學實踐中去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要讓學生參與自主合作,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充分地學習。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確保學生有足夠自主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地閱讀教材、充分地思考、充分地討論交流,使學生有充分、自由、寬松的學習空間,允許學生有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的時間,學生在合作學習和交流中尋找到學習的快樂。讓學生能延伸課堂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在實踐中學習。例如在《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中,老師首先進行實驗設計,畫出實驗電路圖,用串聯滑動變阻器來控制加在小燈泡上的電壓,以控制小燈泡的功率。

『伍』 如何教好初中物理實驗課

如何教好初中物理實驗課
初中物理實驗的分類;
⑴演示實驗 ⑵學生分組的探究實驗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物理教材,一共有三冊.八年分上下冊,九年全一冊.其中有演示實驗44個,學生探究實驗有35個,課堂實驗(動手動腦)課外實驗有35個,一共初中物理實驗有146個.
舉例說明:實驗的分類像真空罩中的鬧鍾就是演示實驗,而音調高低和頻率有關的實驗就是探究實驗.書上有明確的說明.光是怎樣傳播的是演示實驗等等.
(二)演示實驗教學的技能
⑴、什麼叫演示教學?演示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教具或教學儀器進行表演和示範操作,利用實物、模型、各種掛圖、音像資料、數字化媒體等向學生提供感性材料,並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歸納以獲得知識、提高技能的教學行為方式。
⑵、演示實驗教學的作用
①、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
初中物理的學習內容包括:聲、光、熱、電、力、能等幾個部分,分別從聽覺、視覺、觸覺等方面有效地刺激學生的感官,在短時間內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產生進一步的探究興趣。
在演示過程中,應該盡量讓學生參與,調動學生用眼、耳、口、鼻、手、腦多種感覺並用,去看一看、聽一聽、嘗一嘗、聞一聞、摸一摸、講一講、想一想這樣一方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踴躍的願望,增強學習的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大腦皮層的分析、綜合活動能力,增強其觀察和記憶能力。
舉例說明:小魚實驗的課前引入。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習的興趣。
②、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進行課堂演示時,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觀察方法的指導和訓練,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在進行演示之前要讓學生有準備,知道觀察什麼、在做演示之前,一定要簡單交代一下,為什麼要做這個演示,重點觀察什麼現象,對於學生不熟悉的實驗儀器,要做簡單介紹其工作原理。
舉例說明;如「聲音的特性」教學演示,鋼尺發出的聲音,振動的幅度不同,聲音的大小不同,在物理學里叫響度。(「聽」、「看」)
③、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實驗素質,掌握實驗操作技能,要反復地要求學生每次做實驗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怎麼樣做這個實驗;為什麼這樣做;有什麼根據;需要測量哪幾個物理量;根據實驗原理需要哪些實驗器材,各種器材性能及如何使用和讀數,並擬定實驗步驟和記錄表格
舉例說明:「平面鏡 」的實驗, 「電流和電路」教學,相似的實驗有:探究串、並聯電路的電流和電壓的規律,探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測量小燈泡電阻,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等。
④、有助於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
課堂演示實驗也可以起到訓練學生思維的作用。由於演示可以促進學生更多的感觀參與,而且現象明顯,所以充分利用課堂演示可以把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化,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問題的思考和理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助於概念的建立和規律的形成。
舉例說明;「電生磁」教學,利用廢的紙筒講解繞線方法。
⑶、演示的類型
①、利用實物和模型進行的演示
舉例說明;「熱機」的教學,汽油機模型演示,四個沖程。
②、利用掛圖、板圖畫進行的演示
舉例說明:十年前我講的「溫度計」這節課與現在的多媒體對比。
③、利用幻燈和投影進行的演示(這個問題我要詳細講一講)
投影演示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要保證畫面的質量,不要太華麗,動畫不宜太多。(舉例說明:投影片要精心設計,色調、清晰度、大小、樣式等)
第二:演示時間不宜過長
第三:保證播放環境的亮度
第四:不要濫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特別是物理課能動手做的實驗就不用其他方法代替。
④、利用電視和錄像進行演示
舉例說明:錄像的作用大,如教材後的光碟就有很多的視頻資源。如雜訊的危害和控制。
⑤、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進行的演示
舉例說明:展現微觀世界和課如電子在電場中動力的軌跡、核能等
⑥、利用實驗儀器進行演示(這是我們物理學科的重點)
演示實驗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演示實驗要簡單清晰,力求實驗器材簡單、現象明顯,能說明問題就可以。
第二:演示實驗要科學
第三:演示實驗要確保成功(舉例說明:摩擦起電的教學)
⑷、下面我就講一講利用實驗儀器做演示實驗都有哪些原則(或說注意事項)
①、明確目的、講求實效
確定好演示實驗的目的,有的演示實驗並不是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就是為了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如引起學生的興趣或引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因此教師要掌握好演示實驗的時間和效率。如:「大氣壓強」的教學片段,只用紙片托水的實驗就可以,不用弄得太復雜。
②、選擇恰當的時機演示
演示實驗要選擇好時間,因為每節課有時要演示幾個實驗,什麼時間演示,演示多長時間,演示的目的,及環節的銜接一定要撐控好。
③、演示實驗必須科學,要保證演示實驗的可見度
演示的內容必須要有科學性,實驗中對於不容易看清的現象,反應較快的現象,要想辦法擴大可見度,不可以一帶而過,變成語言敘述,這樣就失去了演示實驗的作用。演示時要注意幫助學生樹立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舉例說明:聲叉的振動靠乒乓球的彈起來擴大可見度。可見度的另一方面的理解:讓全體學生都能看得見。
④、演示實驗的操作必須安全規范,有示範性
實驗中要安全第一,以自己熟練的操作確定演示的成功。演示本身就有示範的作用,是學生學習實驗的一個主要渠道。
舉例說明:托里拆利的水銀實驗。
⑤、對演示實驗講解的要求
第一、課堂講解語言要精練、准確、清晰、邏輯性強。
正確而嚴密的邏輯思維是任何學科都是十分強調的。學生探索能力和科學方法的培養,都有賴於教學過程的邏輯培養.其中教師在講課過程中的「邏輯性分析」和嚴密的推理具有非常高的「示範價值」。同時,合乎邏輯的講解與分析也是促進學生理解所講內容的必然要求。
例如:「摩擦起電、兩種電荷」的教學片段。黃書88頁。
課堂講解要生動形象、幽默風趣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講課語言的感染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語言風趣、講解生動,可以使學生願意聽並引起他們的高度注意,能夠讓他們在較為輕松的環境中接受知識,增加實驗技能。
現代教學論的一個趨向就是探討如何把「苦學」變為「樂學」。其中就要涉及到教學的趣味性,即「寓教於樂,寓庄於學」。
例如:「摩擦力」的教學片段。書89頁
課堂講解要真有針對性和點撥性
教師的「教」要服務於學生的「學」,以學生學習的需要來決定教師要「講什麼、講多少、何時講、怎麼講」。以學為本,為學服務,在教學上應該「以學定講、因學定教、以學評教」。把教師的基本任務規定為幫助學生自己去學習,幫助學生生動活潑、積極健康、快樂地成長。反對教師滿堂灌。
例如:「密度」的教學片段。書90頁
處理好「講」與「不講」的關系
教師在什麼情況下要「講」呢?
引入新課時要講
內容難度大又不宜自學和研究時要講。
學生討論不明白時要講
第五、講解要與其他教學方法有機結合
(三)學生探究實驗教學的技能
⑴、科學探究過程包括哪些要素?
科學探究過程包括以下七個要素:(也就是現在的實驗探究課的七個步驟)
①、提出問題
②、猜想與假設
③、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④、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
⑤、分析與論證
⑥、評估
⑦交流與合作項目
課本上第一個體現這七個要素的實驗是八上第五章第四節:探究串、並了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
⑵ 重點講 : ③、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④、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 ⑤、分析與論證
為什麼要講這三個要素呢?因為這三個要素與中考聯系密切。那麼中考都有哪些這方面的習題呢?我們在上課時應該怎麼樣培養和訓練學生這方面的實驗技能呢?
舉例說明:考試題:鐵東區期末考試題:

『陸』 如何讓物理教學更有趣

如何讓物理教學更有趣
教育心理學指出,興趣是產生注意的基礎、求知的動力。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如何創建有趣的物理課堂,途徑是多方面的:課堂教學是主要陣地,設置有吸引力的開場白;利用妙趣橫生的物理實驗;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等都是切實可行的方法。

一、設置有吸引力的課堂導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課堂導入是開啟學生思維大門的鑰匙,是把學生引向知識海洋的風帆。教師只要具有較高的教學藝術和語言修養,就能設計出好的課堂導入,使課堂收到良好的「首因效應」。 實踐證明課堂導入常常關系整個教學的成敗優劣。講課時要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要設計好每堂課的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輔助教學的一種常見手段,物理課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趣味性強的演示實驗進行導入.如講授「感受大氣壓」時,先取一個空的鋁質易拉罐及一盆冷水,罐口纏上鐵絲並固定並將鐵絲擰成柄狀(要有一定的長度和強度),往易拉罐中加入少量的水,放在酒精燈上加熱至沸騰,並繼續加熱數十秒,迅速(持鐵絲柄)將易拉罐倒扣到冷水中,觀察發生的現象。這種小實驗把枯燥抽象的理論變成生動活潑的趣味探索.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引導學生步入物理學這座精美的科學殿堂,以極大的興趣和勇氣去吸取其中的營養。可見,課堂導入的作用不可小覷。
但是課堂導入與教學內容不能油水分離,而應水乳交融,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緊緊圍繞課堂導入這個特點來設計。恰到好處的課堂導入能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成為啟迪思維,強化記憶、幫助理解、發展能力的興奮劑和催化劑。
二、利用妙趣橫生的物理實驗
現行初中物理教材中實驗佔有很大的比重。通過這些實驗,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觀察物理現象,加深認識和理解物理規律,是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的一座橋梁;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學會一些物理實驗的方法,初步培養實驗能力。教師通過豐富多彩的物理實驗讓課堂變得有趣味性,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驗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比如:觀察擴散現象(准備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將兩小顆高錳酸鉀分別投入兩杯水中,試觀察比較高錳酸鉀在兩杯水中的擴散情況。如果你觀察到了兩杯水中高錳酸鉀發生擴散的差異,想一想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又如:哪個瓶子滾得快(兩個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一個裝滿沙,另一個裝滿水,放在同一斜面上滑下,哪個瓶子滾得比較快?動手試試,想想看,為什麼?) 還如:水為什麼不灑出(在杯中倒入半杯水,上面用紙蓋住。用手掌壓住紙把杯子翻轉過來,注意不讓杯中的水灑出來。放開手,杯中的水也好,紙也好,都不會掉下來。即使水中放入一些木螺絲之類的小東西也沒有關系。這是為什麼?)另有:試管內奇怪的水(用試管裝水(塞上木塞,不要塞太緊)在酒精燈上加熱直至沸騰(不要燒太久,要不然水蒸氣容易把塞子沖出來),這時,停止加熱,會發現試管內的水停止沸騰。)
在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物理現象,讓同學做一做,看一看,再想一想其中的科學道理,分析其中的規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在生活中還有實際應用呢!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教師要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要充分了解學生、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教育家贊可夫說「當老師不不可少的,幾乎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孩子。」老師的愛就像一方巨石,投入到學生心靈的海洋里,必定掀起驚濤駭浪。學生喜歡自己的老師,就會感覺像「好朋友」「偶像」一般,對相應科目有濃厚的興趣,上課能專心聽講,下課能按時完成作業。唯恐自己學不好他教的學科惹老師不高興,「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如果師生關系緊張,學生會產生抵觸情緒,即使老師教學方法再好,也不會引起學生的注意,更不會有思想的溝通和情感的共鳴。老師做到關心、愛護、幫助學生,並用自身的言行感染學生,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把這種師生感情轉化成對學習的信心、興趣、責任感,使他在學習上不斷進步。可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潤滑劑,能磨合學生的心靈機器;是利斧,能劈開學生的心靈枷鎖;是路標,能致命學生前進的方向。
名師訪談錄《行走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中引用了一個故事證明了「教師信任你的學生就是信任自己」的教育觀念。故事講述湯姆森太太如何把一個性格孤僻、邋裡邋遢叫泰迪·斯徒伍德的小個男孩轉化成獲得博士學位的著名醫生。思維就像一棵花,他是逐漸積累生命的汁液,只要我們用這種汁液澆灌他的根,讓他受到陽光的照射,他的花朵定會開放。
四、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求知慾望。羅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現。物理教學同樣如此,但物理本身並不是美學,要想使物理教程從枯燥的鉛字變成閃爍美的光彩的科學詩篇,關鍵在於我們教師平常教學中是否認真發掘物理科學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學特徵,是否去創設美的意境,讓學生潛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學美的陶冶,這就是教學的藝術。
誘發學習動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學習動機就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原因或內部動力。如何激發、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動機,一直是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極為關注的一個問題。學習還需要目標的指引,既需要遠景的總體目標,又需要近景的具體目標。但是目標的制定要適當,教師要與學生、家長都取得聯系,達成共識,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目標。目標太高會迫使學生產生消極心理,如同紙上談兵;目標太低讓他們不經過一點努力就可以實現也是不科學的。家長和教師的目標要讓學生「跳一跳,能摸到」,這樣,他們永遠都有「成就動機」這一內在的心理動力。
傳授科學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習慣。傳統的教學只重視知識與技能,而忽視了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在物理教學中,是引導學生獨立地學習,還是「抱著」學生學習,既是一個教育觀念的問題,也是一個教學藝術的問題,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不僅要教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學生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葉聖陶說過:「教是為了不教」。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自己獨立思考自行解決問題,學生就能享受到成功的歡樂和喜悅,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從而培養他的自信心。但是僅僅重視對學生方法的培養是不夠的,假如學生智力超群、方法得當,而意志薄弱、耐挫力極弱、習慣不良,是很難有所作為的。反之,一個學生哪怕智力平平,但卻鍥而不舍、堅忍不拔,是很有可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的。古今中外無數成功人士的事例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總之,教學是一門藝術,也是學無止境的。古希臘哲學家、教育家亞里士多德說過「教育之根味苦,教育之果味甜」。只有我們在三尺講台揮汗潑墨、用心鑽研、因材施教,不僅可以構建有趣的物理課堂,更會收獲味道香甜的果實。

『柒』 如何上好物理實驗課

1、實驗前必須預習。通過實驗前的預習,學生對實驗原理、方法、步驟及儀器的使用有了正確的認識,在實驗過程中才會做到心中有數,目的明確,從而提高實驗的質量。

2、做實驗時要維護好課堂紀律。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巡迴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汪裂於好的做法要及時肯定表揚,對於典型的實驗錯誤可與全班同學一起討論分析,要讓實驗課始終處在探索、討論的氛圍中。

3、做完實驗後要求學生整理好器材,及時處理實驗數胡飢據,並填寫好實驗報告。學生困做閉對所測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作出合理的結論,能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中應要求學生尊重事實,如實記錄,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捌』 在沒有實驗器材的情況下,怎麼教好物理實驗課!

在中學階段,電學的教學器材也很方便找,幾個電池,幾個燈泡幾根電線,就可以弄成好多的電學試驗。電表也可以用萬能表,燈泡可以用串並連的形式,可以讓孩子們初步了解電的知識。

『玖』 怎樣做好初中物理課堂實驗的教學設計

初中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以物理實驗的教學改革將是物理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新課程標准要求教師利用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獨立思考能力及探索精神。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進行深入剖析,並據此設計新型的實驗教學模式。 一、更新實驗教學理念,拓寬物理實驗的教學范圍 新課程標准要求初中物理教學要培養學生對科學實驗的興趣,為培養具有較高素質的未來社會公民服務。新課程標准下,教學的內容要從實驗和觀察、探究和總結、應用與延伸上展開設計;教學形式要從課前的實驗准備、課堂的實驗操作、課後的實驗教學反思和改進、課外參觀、物理知識講座、學具和教具的製作等方面進行設計;實驗教學的評價要結合認識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推理能力、設計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等方面進行設計,同時應增加學生的互評和自評等相關的內容。新課程理念下僅僅靠課本中有限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已經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按統一計劃組織好課外活動,配合和補充課堂實驗教學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例如:利用光學原理讓學生自製望遠鏡或潛望鏡,利用馬德堡半球實驗原理組織學生進行拔河比賽。為了減少盲目性,提高課外活動的實效性,我們還須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針對教材相關內容,保證課堂和課外的內在聯系;二是要針對學生的心理需求,使活動具有趣味性;三是注意活動的可行性,四是要做好引導、督促、檢查和評價。 二、改進實驗教學方法,構建探究實驗教學模式 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革,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1.轉變觀念,改變「背實驗」的實驗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狀態下形成的物理實驗教學往往是為了考實驗而被迫做實驗,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主動性、創造性被剝奪,學生得到的物理知識不完整,實驗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認真挖掘、探究每個物理實驗中的思想、方法,讓學生從根本上去學習與實驗相關聯的物理知識,真正提高他們的實驗技能。不僅教材中的許多實驗過程、實驗結論需要學生學習,其中包含的物理實驗思想更值得學生去品味、去領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知道為什麼做實驗、怎樣做實驗,提高其設計實驗、分析實驗的意識和能力。 2.拓寬物理實驗教學的時間和空間,調動學生做實驗的積極性。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基本運動形式、相互作用和轉化規律的科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通過實驗研究問題,一次偶然的探究不可能揭示事物的普遍規律。同樣,學生僅僅靠幾堂有限的實驗課,只能暫時記住有限的知識點,不可能進行深入的體驗和分析,更不用說去品味、領悟實驗思想。因此,教師必須打破物理實驗狹窄的時空限制,為學生提供更廣闊、更開放的實驗空間和時間。學校的實驗室應該是開放性的實驗室,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自主地選擇實驗時間和實驗內容,從而調動學生做實驗的積極性。 3.注重實驗能力的培養。 學生實驗的目的不僅僅在於能記熟某實驗或能熟練操作某實驗,更在於通過一定實驗訓練來提高實驗能力。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大多是驗證性或測量性的,學生往往只限於在觀察教師演示之後,重復操作實驗。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能力必然無法得到培養。因此教師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時,應注意改革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突出學生的實際參與,引導學生積極觀察和認真思考。物理思維能力是學生的觀察能力的提高和延續,是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將所學知識與觀察到的現象相結合,通過大腦的抽象活動識別問題的本質,並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開發和運用低成本實驗,創造性地設計物理實驗類型 新課程要求初中物理課程與教學的目的要面向全體學生,物理實驗教學從內容到形式都要因此而發生較大的變化,物理教師要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並結合教材實際靈活設計實驗的類型。 1.利用電器和玩具設計趣味型的物理實驗。 物理教師應該關注和研究如何增加物理實驗的趣味性,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注意積累和總結,使趣味實驗系列化、多樣化。電器和許多玩具都是根據物理原理設計而成的,能呈現物理現象,顯現物理規律,其鮮艷的色彩、神奇的現象、巧妙的設計、精美的外觀都牢牢抓住學生的目光,用它們來活躍課堂氣氛,可以起到實驗儀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使學生在好奇中愉快地學習物理知識。 2.利用簡易物品製作生活社會型的物理實驗。 通過物理實驗來解釋和解決日常生活和社會實際問題,對於拓展物理的教育發展功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見、常用物品和材料有其不同的物理性能,如強度、彈性、柔韌性、硬度、隔熱性、導電性等,可以把它們移植到特定的情景中,讓其內含的物理特性體現出來。 3.運用新材料開發科學實驗。 目前新材料層出不窮,不斷涌現,例如激光筆、釹磁鐵、硅光電池等,這些材料價格低廉,物理特性明顯,實驗效果很好。例如,用激光筆給學生演示光的折射現象;把釹磁鐵在線圈裡來回運動,使發光二極體發光,等等,都具有現象明了、操作簡單的優點。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我們必須真正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在物理實驗的現象演示、實驗方式的變通、實驗的改進、教具和學具的製作、考試的評價等方面下工夫,使物理教學更加符合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使教學更加和諧,效果更佳。

閱讀全文

與如何推銷物理實驗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8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7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2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3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