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周圍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現象 並提出問題 現象和問題要前後一致
1、問題:將豆腐冰凍一段時間再解凍,豆腐內部會出現非常多的小孔
現象原理:豆腐中含有較多水分,放入冰箱後,水受冷凝固,水凝固時體積變大。冰凍豆腐解凍後凝固的小冰晶融化,體積減小,因此豆腐內部會出現很多小孔。
2、問題:水在真空中會先沸騰後結冰
現象原理:水在真空中會先沸騰是因為氣壓低於當時水溫的飽和蒸氣壓,持續的沸騰會使水的溫度降低到它的凝固點,最後凍結成冰。
3、問題:天涼時,濕潤的地方比乾旱的地方使人覺得更冷
現象原理:氣溫較低時,濕度大的空氣中的水分較多,因為水的比熱容比空氣大,會吸收更多的熱量,因此濕度大的地方會感覺更冷。
4、問題:常用紅燈做指示燈
現象原理:紅色光的波長大約為610~750nm,在所有的可見光中,其波長是最長的。波長越長越不容易被散射,因此紅光的穿透力最強。
5、問題:海市蜃樓
現象原理:海市蜃樓是一種因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
6、問題:海水深時是藍色,淺時是綠色
現象原理:海水的顏色主要由水分子和懸浮顆粒對光的散射所決定,因此混濁程度不同的海水顏色也不同。近岸的海水懸浮顆粒多,而且顆粒也大,因此,從遠海到近岸水域,海水顏色依次由深藍逐漸變淺。
在含沙量較多的河口附近,海水中有大量陸地植物分解產生的淺黃色物質,因此海水看上去為淡綠色。
❷ 有哪些是在我們生活中可以用物理解決的問題或現象呢
在沒有啟瓶器的時候,可以利用物理中的杠桿原理來解決開啤酒問題。用手抓住筷子的一頭,用食指當做杠桿的支點啟開啤酒瓶。
❸ 在物理課堂中怎樣進行有效提問
一、課堂提問的價值
初中課堂上教師的提問與學生的回答既是教學信息的傳播過程,又是師生情感交流與合作的過程。課堂提問作為一種初中物理教學行為,其教學價值主要表現在以幾個方面:
1、
提問作為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互動活動的召喚與動員行為,可以促進學生表達物理學習中的觀點,流露情感,加強學生間的交流,促進人際活動。
2、提問是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調動行為,能集中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心智、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引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願望。
3、提問作為學生探究思維方向的重要引導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並對學生的思維方向作適時的修正。
總之,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我們要全面認識和發揮提問物理教學中的價值,轉變以往提問過於偏重認知效益,忽視情感和行為效益的行動方式,強化提問在增進學生物理學習情感、經驗積累等方面的作用,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及情感需求,促進學生知、情、意的和諧發展。
二、怎樣的提問才能打造高效物理課堂
(一)愉悅的問題,能誘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學習
創設愉悅的問題情境,把學生的思維引入一種與研究未知問題相聯系的情境中,使學生意識到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同時在心理上造成一個懸念,處於「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狀態,從而開動腦筋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學時教師可以從學生喜聞樂見的實例、實物、實情入手,設計生活情境、謎語情境、游戲情境、故事情境等,把抽象的物理知識與生動的生活實際內容聯系起來,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
如教學「溫度計」時,老師適時的給學生出示一個謎語:「閃閃一銀河,風吹不起波,遇熱河水漲,遇冷河水落」。設計這樣的謎語情境,不但能把學生的學習慾望激發起來,使學生處於主動探索學習的狀態,同時還能使學生提前了解溫度計測溫液柱的高低變化與溫度高低之間的聯系,從而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進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開放性的提問,能使學生的思維更靈活
在課堂教學中設計開放性問題,能促進學生全面地觀察物理現象、深入地思考問題,並用獨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發現、歸納問題,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無疑是十分有益的。
例如:在教學「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內容時,在課堂上,老師拿出一根鐵絲,告訴同學們:「這根鐵絲現在的溫度較低,我現在要讓它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同學們能告訴我該怎麼做嗎?」學生會回答用火烤,老師繼續問:「只有這一種辦法嗎?」同學們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探究,最後得出如下結論:1、放在火上烤;2、放在太陽下曬;3、放在熱水中泡;4、反復彎折;5、用錘子煅打。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一起分類、歸納、總結最後得出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給出這樣的問題後,學生就會放開思維的去發揮想像力,會有意外的效果。之所以課堂教學中,在培養學生求同思維的同時,不可忽視他們的求異思維能力的開發,因為求異思維是創造思維的源泉,而開放性問題是培養求異思維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所以除了有計劃、有目的地設計一些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用等問題培養學生全方位、多層次探索問題的能力之外,還應設計一些開放題,發展求異思維,為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打下基礎。
(三)循序漸進的提問,能夠指導學生進行系統探究
《學記》中說:「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這是一條重要的原理,是說提問要有梯度,先易後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跳一跳」或適當努力就能夠摘到果子。因此,課堂提問的難度應要適中,不宜過難,否則會使學生喪失學習信心,無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究心理,從而使提問失去價值。在物理學習中有時會遇到比較抽象或思維難度較大的內容,要學生一下子得出結論難度較大。教學時,我們可以把這些難度大的問題,循序漸進地分解成幾個適合學生回答的「小問題」。這一個個小問題圍繞著同一個知識點,由淺入深,相互聯系,使學生的思維按照一定的層次向縱深發展,從而對新學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正確的認識。
❹ 日常教學中常用的物理問題導入方式有哪些
日常教學中常用的物理問題導入方式
1、生活經驗導入法 恰當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極大程度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為物理教學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
2、實驗導入法
所謂"實驗導入"指的是運用實驗導入新課。實驗導入的主要任務是在學習者和新的學習課題之間創設理想的誘發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願望,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確立學習重點。
3、科學故事引入法
故事引入法可以舒緩學生緊張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強烈的求知慾。
4、利用多媒體創設物理情境
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現一些與物理有關的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究真知的慾望。
5、復習引入法
抓住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從已有的知識出發,通過邏輯展開,把新內容自然的引出來,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新的知識體系,便於學生理解、掌握和深化。
6、提問引入法
提問引入法是指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有關問題,請學生回答或引導學生思考,從而引出新課。
7、綜合引入法
將實驗法和提問法結合在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