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如何進行高中物理課堂改革

如何進行高中物理課堂改革

發布時間:2022-03-08 19:41:12

⑴ 如何在課堂中實施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育的三維目標

三維目標是教育理論中的一個新名詞。它是指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達到的三個目標維度,即:知識與技能(Knowledge & skills);過程與方法(Process & steps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三維目標」是一個教學目標的三個方面,而不是三個獨立的教學目標,它們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這三個緯度就是K、A、 P,加上學習事件(Occurrence)本身首字母為O,就是我們所說的KAPO模型。
一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目標: 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識和學科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獲取、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二維目標:
過程與方法 目標: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過程與方法。過程——指應答性學習環境和交往、體驗。方法——包括基本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具體的學習方式(發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
三維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目標: 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責任,更重要的是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科學的價值,更強調科學的價值和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人類價值,更強調人類價值和自然價值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在教學中,既不能離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的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也不能離開知識與技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的學習。
知識與技能(Knowledge & skills)、過程與方法(Process & steps )和情感態度價值觀(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
這三個緯度就是K、A、 P,加上學習事件(Occurrence)本身首字母為O,就是我們所說的KAPO模型。
三維的課程目標應是一個整體,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互相聯系,融為一體知識與技能(Knowledge & skills)、過程與方法(Process & steps )和情感態度價值觀(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

⑵ 高中物理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

高中新課改正在如火如荼地實施,這是時代的呼喚,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學的思想和發展的眼光去重視這項改革,更新觀念,加強學習,把握好新課程改革的思想和方向。新課程標准賦予了中學物理教師新的工作內涵和要求,作為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者,我們必須盡快在各方面加以轉變,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
一、教師要加強自身對新知識的充電
新教材知識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我們過去習慣於條條框框,甚至所謂的教學經驗,常常想的是如何將一節課講完,課後是大量的做題,來檢測掌握情況,再回到分數如何,搞得很累,成效不一定大。若不加強學習將會束縛自己的手腳,加強學習是搞好新教材教學的需要。且不說先進的教學理論,探求物理知識的發展過程,有些物理背景知識,名人軼事等,牽涉到物理史和科學史的需要學習,就是知識性的問題都需要重新學習。如新教材結構體系發生了變化,其內容新穎,圖文並茂,語言生動,深入淺出,可讀性強,給人以面目全新的感覺。新教材還在知識性、趣味性甚至在印刷排版上都作了有益的探索,如增加了名人科學家的知識背景簡介、插圖等新內容,使學生開闊視野,又顯活潑,貼近生活,理論聯系實際。高一的新教材中也增加了不少與現代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今後無論是教好物理還是學好物理,都必須拓展知識面,關注生活中的物理。選修教材中有一些內容對我們教師來說更是比較陌生,這要求我們在教學的之前學好這些內容。還有新教材突出體現了物理知識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教學課件的製作,科學計算器和各種物理教育技術平台的使用,傳統教學方法的改進,這些都是我們在新教材使用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近年來一些物理刊物也在討論這些問題,說明有很多新知識都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要求教師加強自身的學習,以適應課堂改革的需要。
二、教師教學時要以人為本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已逐漸從以教師為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教師的工作應該是幫助學生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同時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夥伴,要充分給予學生相互合作學習的空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交流、研討、相互幫助,促使學生在合作的學習環境中輕松掌握知識,不斷得到提高和發展;教師應該在如何促進學生學習上下功夫,促使學生敢於自己去動手、去體驗、探究研討,要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所以當新課改推行以後,教師就需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在課堂上,努力做到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合理教學評價
自古以來教學都離不開評價,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學生通過對學習任務的分析,建立自己的思維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以個人成果的形式出現,這時學生已經建立了自己的認知結構,但還不完善,必須加以評價。在評價方法上要重視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學生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評價;對學生在物理教學活動中的學習狀況的評價,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要關注學生物理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參與物理活動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物理思考的發展水平等方面的變化與發展。因此合理的教學評價也是教學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同時也為教師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台。在教師角色的重塑過程中,教師應正確認識自己在新課程下的角色定位,不斷進行角色轉換,角色適應,角色調整。21世紀的教師工作不僅僅是付出和奉獻,而是要在每一節課都得到生命創造的滿足,發現與學生共同成長的歡愉,體驗成功的喜悅,使自己的生命價值和意義在教育活動中得到體現和延伸。正如課程專家所說的,新課程將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方式,教師將與學生一起隨課程的發展而發展。在新課改的路上,肯定還會不斷地遇到新的問題,物理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挖掘新課程標準的實質,才能成為新課程標准下的合格教師。

⑶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實效性

高中物理課對很多學生來說是一門非常「艱深」的課程,學習過程當中的困擾很多,用力很多,但收效甚微。事實上,高中物理教學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通過實施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具備一定的物理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效率。所謂有效教學指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思維寬度,使學生有較大進步和發展,把學生進步與否當做教學是否有益的標准。如果學生進步得快,就是有效的教學手段,反之,則是無效或低效的教學方式。

⑷ 如何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課堂

新課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這三者是互相聯系的。自主學習是形成探究學習的基礎,是內部動力,合作學習是形成探究學習的重要條件,探究學習則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注意准確把握好這三者之間的關系,並且把它們靈活地運用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之中,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激發學習中的自主意識

1、科學處理教材,突出重、難點,明確教學目標.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但教學內容不是教材內容的簡單、有序的展示,而是在分析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的重新組織。正確理解和把握教材內容,找准重難點精選精講巧練的內容,是實現「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的重要一環。物理教材跨度大,難度高,課時又受限制,學生基礎差。因此,教師應通過對教材處理來明確自主學習和探究的內容,並精心設計、製作、組合,使教材內容成為有利於知識的構建、情境的創設、多角度的探究和具有適應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材料。

在具體操作中,我們要圍繞重點、難點把知識目標具體化、問題化,同時對重點內容的內涵和外延加以挖掘。而教學目標則是對課程目標的具體化,它具有導向功能,強調的是具體性、可測性、可操作性,最具實踐性和實效性。它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終點,也是教學評價的重要依據。教學目標要精心設計,全面考慮。在班級授課模式下,面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目標的設計和表述也應反映多樣性和層次性,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和達到目標的時間差異。

2、創設情境、激趣設疑.

物理情境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再現物理情境或創設物理情境,幫助學生通過具體形象的感知,掌握物理知識,並通過具體場景的體驗,激起積極的情感,進而達到培養物理思維和科學創新能力的目的。教學創設問題情境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以語言的方式創設問題情境:主要是教師以語言描述具體的事件或問題,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這些事實或問題,可以是日常生活中與所學內容有關的。例如:在學習摩擦力時,講為什麼車子輪胎有花紋;為什麼越重的箱子推動越費力來創設問題情境;以實驗的方式創設問題情境;利用其他教具,創設問題情境.

無數教育教學事實證明:激趣設疑,疑能生趣。課堂教學無論怎樣改革,都離不開對問題的認識,總是以問題的提出開始,以問題的解決結束。整個教學過程要通過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積累知識的目標。

3、適時點撥,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的學習活動實際上是一種認知主體主動學習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如果不具有自已真實活動,教育就不能成功。當然,強調學生的自主性,也不能忽視教師的指導。

應該特別強調教師適時的、合理的、有效的指導,以追求真正從探究中有所收獲,包括增進對科學世界的認識和學生探究素質的不斷提升,從而使學生的探究實踐得到不斷提高和完善。

二、優化教學環境,營造探究中的合作

在課堂上,教師應努力給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輕松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地發言,樂於回答問題、暢談自己的觀點並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應充分尊重個體差異,給他們以想像和思考的時空,為學生個人價值的實現提供機會,從而最大限度挖掘學生的潛能,讓每個學生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

為順利地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教師首先要將發現的問題進行篩選,確定出有普遍性的有討論價值的問題,然後讓學生合作討論解決。合作交流的形式要多樣化,可個人自由發言,可分組討論,組成協作小組。通常情況下,協作小組中的人數不要太多,一般以2-4人為宜,同時,建立學習小組時應考慮「質」和「量」兩個因素。在人員「質」的方面,可以按照學生的知識程度和能力水平來搭配,由好、中、差三類學生組成小組。在「量」的方面,如果是四人小組,最好的組合是:一個優等生+兩個中等生+一個後進生。另外,各小組可以承擔不同的任務。總之,要求全員參與,尤其要讓那些平時不太愛發言的學生也能參與合作、交流。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巡視各小組的表現情況,及時給予必要的幫助,以應對教學過程中的非常事件,如:有的小組在一些非關鍵問題上糾纏,而且毫無進展;有的小組只是盲目地做實驗,沒有一定的計劃性和目的性。對於學生的各種觀點、做法,教師不應該立即給予評價,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認真聽取他人意見,積極參與辯論,敢於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提高自己的認識,這樣的合作與交流不僅給予學生充分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而且激發了學生的認知沖動和思維的活躍性,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但要注意一點,該合作時就合作,該獨立時就獨立,不可什麼問題都搞合作,為迎合潮流而作秀。

三、體驗探究的過程

體驗探究的過程其實就是歸納總結,遷移創新。為了使學生對每節課所學習的知識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和認識,最後形成知識結構,師生要共同總結,使知識系統化,創新能力外顯化,這是我們的經驗。結構化的知識不僅便於儲存和檢查,而且便於學生發現新知識,發展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但要注意時機問題,應在學生得出初步結論的基礎上進行,教師要順著學生的思路走,幫助學生進一步推論,而不是硬拉著學生跟著自己的思路走,這是對學生將知識內化的檢驗,能起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在復習《功》這一章之後,和學生一起歸納做功的幾種求法:(1)恆力做功直接用公式計算(2)變力做功在已知初末速度時一般考慮用動能定理(3)象彈簧彈力做功的情況用微分的思想求解(4)重力、電場力做功考慮只和路徑有關(5)用能量守恆解決不在上述可能的情況下功的計算。條理清楚,簡潔明了,學生容易理解,更容易把握具體知識。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增強變式訓練,遷移創新。新的教學模式並不排斥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優秀部分,講練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能快速地落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變式訓練是對學到的新知識,從不同角度進行靈活應用的一種訓練。訓練形式可以多樣化非單一的習題化,可採用師生問答式、演講式、表演式等,但須注意的是,要根據實際需求在課堂上靈活而綜合運用。

總之,自主、合作、探究是學習方式的三個基本維度,探究學習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是相互聯系的。自主學習應該是探究、合作學習或一切有意義學習的前提;合作在自主和探究的基礎上形成;合作離不開自主與探究,應該把三者聯系起來進行教學設計和開展物理教學活動。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實施該模式,在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等方面有較為顯著的教學效果。該模式來源於教學實踐,並將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得到發展和創新。

⑸ 如何優化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

一、前提:教學目標的優化.
教學設計必須以教學目標為指導,不但要有「知識與技能」目標,而且要有「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具體操作中應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展示目標;緊扣目標,進行教學;圍繞目標,論斷反饋;進行矯正,落實目標.其中圍繞目標、診斷反饋以及進行矯正,落實目標是最關鍵的步驟,只有抓好這兩個教學環節,教學目標才能得以落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針對教學目標所設計的測試題,當堂完成,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並根據此適時調整有關教學環節,從而促使絕大多數的同學都能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不同類型的課要求不相同,以實驗課為例:實驗課要求學生動手操作實驗,教學目標應包含對實驗原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同時還要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實驗探究和合作學習的要求.基於信息技術的 DIS節省了採集數據和處理數據的時間,為實現教學的開放性和探究性提供了條件,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要提倡DIS的深度介入.以幫助學生增強學好物理的自信心,進而提高學習興趣.
二、基礎:教學內容的優化.
對於確定的教學內容,教師應在明確教學目標、掌握學生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徵的前提下,准確把握其深度、廣度和梯度,應當做到以課程標准為綱,認真鑽研教材,掌握教學要求,合理整合教學內容.首先應統覽全章內容,劃分單元之後,再回到每節課的內容上,運用整體――部份――整體的分析方法,才能做到每節課相互串聯,在教法及知識結構上不脫節.在挖掘教材優點的同時,也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有目的地翻閱資料,從中尋找最新的有關背景資料,選擇較好的表述方式,好的典型例題,好的演示方法及適宜的輔助練習等,以彌補教材某些方面的不足.例如:「透鏡成像(滬科版教材8年級第四章第五、六、七節)」的教學單元.原教材的安排是:一、介紹透鏡;二、透鏡對光線的作用;三、探究性實驗;最後還有「透鏡的應用――眼睛和視力的矯正、神奇的眼睛」.特別是第五節教學內容過多,教師一般感到無從下手,不知怎麼分配課時.我對這部分整合後的安排是:第一節,探究設計.主要介紹透鏡、透鏡對光的作用,並將「透鏡的應用」部分前移到這里.在學生認識透鏡後通過一組實驗讓學生感悟透鏡對光的會聚和發散作用,然後利用多媒體展示各種應用透鏡的儀器和設備,在觀察的基礎上,學生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都是透鏡、而它們的成像卻有所不同?」,從而提出問題和猜想.老師提供實驗器材,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第二節,實驗探究.這節課是按學生上節課設計的方案自主探究,要放手讓學生探究.第三節,總結規律.這是第二節課的繼續.第四節,落實和鞏固.可適當安排一些相關的鞏固練習.這樣整合後,課時總數還是四節.整合前後不僅是教學順序的改變,更重要的區別在於理念上,一個是以老師為主,另一個是學生去發現,就是說,整合後是以學生探究用於創設情景和設問的資料,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應精心選擇具有針對性、啟發性、能吸引學生注意和激發探究興趣的材料,設計一些典型的簡單事例,或因課制宜地設計一些簡易小實驗.這些材料可以來自課本,也可通過網際網路從公共教學資源庫下載,還可取自於生活實際、科技發展和社會實踐.而情景的呈示,可以採用問題、圖片、實驗、多媒體課件或視頻圖像等多種形式,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型選擇不同的呈現方式.
總之,在優化教學內容時,應本著主次詳略得當,精講多練的原則,分清哪些內容教師講,哪些內容學生講,哪些內容安排學生自學或討論,哪些由師生共同解決等.應嚴格控製作業的總量和難度,防止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以利於學生的整體發展.課堂教學中要圍繞教學內容,使各個教學環節能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合理安排,讓教師和學生各處其位,協調一致,配合有序,發揮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
三、關鍵:教學結構的優化.
教師在設計教案時,應充分考慮教與學的各種因素,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原則,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要求以及學生的年齡、思維特點等,設計好符合教學規律與教學原則的教案.
一節物理課一般包含有新課引入,講授新課,課堂例題,鞏固訓練和課堂小結等幾個部份.各個環節必須在時間分配上合理安排,在內容上精心設計,才能形成有層次的科學和諧的結構.如新課引入的方法是較為重要的一環,它是每堂課的「開場白」,運用得當,則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可為新課教學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主要可通過提問討論法、習題解答法、實驗法、猜想法、類比法等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其中,提問討論法在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的教學中運用得比較多;習題解答法多用於學生已獲得了較多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定理等物理知識,而新課將在已學過的知識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實驗法主要用於邊講邊實驗的授課類型中,可由教師演示或由學生分組去做.除此還有很多的引入方法,在設計上應力求簡單明快,起到啟發思維的作用.
四、根本:教學方法的優化.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主要有講授法、提問討論法、模擬發現法和邊講邊實驗法、實驗探究法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教師通過語言、實驗、示範等手段,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學生的技能、技巧,系統地傳授物理知識.在教學中應堅決摒棄「填鴨式」,應使教師的「教」致力於「導」,服從於學生的學.教師應特別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如採用「啟發式綜合教學法」,滲透情景教學思想,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協作研究,相互討論,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獨立的思維,領悟物理原理,總結物理規律,並掌握物理學的研究方法.例如9年級物理「電阻」一節,可採用邊講邊實驗的方法,以鉛筆芯為電阻材料,以小燈泡發光的亮暗作為標准,由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分別將鉛筆芯串、並聯尋找其中的規律(此處學生的實驗可以只作定性的探究,然後老師再引導學生定量分析).由於材料簡單且實驗又簡便易行,學生動起手來自然也就興致勃勃,很快就能找到結論,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保障:教學手段的優化.
眾多的教學手段中,教學語言是最基本然而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必須十分重視教學語言的訓練和運用,口頭語言應規范、生動,板書語言應工整美觀,體態語言應大方得體.除此之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物理教學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除較為傳統的光學投影儀之外,多媒體技術在輔助教學上,可通過微機揉合圖、文、聲、像為一體,對各種教學信息進行加工,以互動式為手段,為學生創造逼真的物理情境.例如:我在《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節的教學中,首先用多媒體展示了瀑布、擊鼓、撞鍾等發聲的影片,再讓一名學生用二胡演奏了一段美妙的音樂,使學生在圖、文、聲等多方面感受到物體發聲的現象,激發了學生學習聲音現象的興趣.接著我再問他們:「同學們,通過剛才的觀察,你們想了解聲現象的哪些問題呢?」非常自然的引入了課題.又如在8年級物理「光的直線傳播」中,利用微機模擬日食、月食的形成過程,並留下太陽、地球、月亮運動軌跡以進一步分析,相比於課本上的照片,起到了較好的補充作用,使很抽象的概念可以用較形象的方式進行分析研究.作為新一代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有著廣闊的天地,它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進一步地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成為教師的得力助手. 信息技術不僅是教學的輔助手段,更重要的是通過信息技術的整合,可以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促進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開辟了新的途徑.實現物理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必須構建以計算機、網路技術,多媒體、DIS為基礎的信息技術平台.同時,在日常教學中要積極使用已有的信息技術資源;適時、適量、適度地應用多媒體教學軟體;發揮計算機網路提供資源和交流信息的優勢,開展科學探究和學習交流活動. 在進行物理教學時,除了用傳統的實驗手段外,還應適當地應用DIS實時採集信息,自動處理數據,迅速得出結論,從而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或校園網,展示一般常規實驗無法看清的物理過程,如宏觀或微觀現象的空間放大、暫態過程的時間延緩;對於現實生活中無法進行的實驗,還可應用多媒體技術,以虛擬的模擬實驗來展示或演繹理想化的物理過程;也可讓學生通過網際網路搜索有關的資料,如科學家發現或創建某概念、得出某種規律的過程,以及這些概念、規律在實際中的應用等,使學生通過自主活動能夠獲得親身體驗,感受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領略科學家嚴謹的工作態度和科學的研究方法,體會物理概念、規律與生活、生產實際的密切聯系,從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在2006年新課程高級研修班上,平江的張懷中老師教出的「壓強」一節,就利用多媒體適時呈現了由於超載、增大壓強而使平伍公路部分路段加快損壞的圖片,學生真切的感受到了我們的物理學習原來就在我們的身邊.
為了使信息技術真正溶入物理課堂教學,教師必須增強信息意識,通過自身的專業發展不斷提高駕馭信息技術、完善教學設計、營造信息環境以及指導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通過不斷總結經驗,在探索和實踐中逐步形成適合學校特點、符合學生實際、具有個人風格、整合信息技術的物理課堂教學模式.
值得提請大家注意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經過長期的課堂實踐所總結出來的行之有效的的一種模式.多媒體技術輔助物理學科教學應該不排斥傳統的教學模式.個別教師為了趕「時髦」,每節課言必多媒體,而不去考慮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撇開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的作用以及授課藝術及課堂效果,一味地去追求表面的「奢華」和「大容量」.結果不是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就是搞得學生在課堂上顧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課堂效率.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的、功能更為先進的媒體,應該與傳統的教學媒體,常規的電教媒體優化組合,主要用於解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物理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基礎學科,它的概念的建立和規律的獲取大都是以實驗為基礎的.這就決定了中學物理學科教學主要應該以真實的實驗為基礎,通過實驗才能使學生觀察到真實的現象進而總結出規律.多媒體課件所演示的實驗畢竟是虛擬的經驗,難以替代真實的實驗,更不能替代學生的動手過程和思考過程,經常地使多媒體課件摸擬物理實驗可能會扼制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更重要的是可能使學生養成一味盲從前人的經驗,而不尊重科學事實的習慣.這才是我們物理學科教學更要警惕的現象.

⑹ 淺談如何在新課程標准下優化物理課堂教學

淺談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摘 要】傳統教學的教學模式主要強調的是教師的講授,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之中,甚至將學生的頭腦當成接受知識的容器,一味的強行灌輸,嚴重地束縛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如何能夠優化高中物理課堂,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一、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現狀
(一)「物理難學」的印象讓學生望而卻步
絕大部分人不能正確的區分數學和物理的關系,因為物理的發展依賴於數學,它們始終都是密不可分的聯系在一起。並且,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教師也會強調學好數學可以為將來學習物理知識打基礎,因此,就導致了許多數學成績不好的學生在學習物理課程時容易抱有一種「物理難學」的心態,並且對物理課產生畏難情緒。
(二)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處在「被動」狀態
高效課堂是以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生動性及生成性為特點和評價標准,然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卻與之相悖,將學生放在了一個相對「被動」的位置,甚至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奴隸」。
很多教師嘗試過進行物理課堂的改革,卻都是「無用功」,以失敗而告終,只能將傳統的「滿堂灌」方式進行到底,學生也只能硬著頭皮學習。
(三)物理課堂教學不夠注重研究教學中的細節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做在優化課堂教學的同時,注重研究教學中的細節,例如:很多教師對於物理的基礎知識講解分析的不夠透徹、細膩,學生似懂非懂,直接導致了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或者為了增加課堂容量,太過注重傳授知識的過程,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訓練;課堂中沒有給學生創設物理情景,僅僅只是局限在對於知識的生硬講解及強行灌輸,這些細節都是導致課堂效率止步不前的原因,並極有可能為學生以後學習物理埋下禍根。
二、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過程中,唯有對所學知識內容抱有極大的興趣,才會更加認真的投入到學習之中,大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直接的推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教師應潛心研究,如何才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慾,以飽滿的學習熱情區跟隨教師探索物理世界的奧秘。教師要做到從教學實際出發,在教學過程中,要融入最新的教學理念,搜集最新的科研成果,通過跟教學內容的巧妙結合,加上繪聲繪色的介紹,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
(二)培養學生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教師具備優良的知識傳授者素質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初衷和熱情,教師縱然有千般本領也沒有用,只有學生能做到自主學習,並積極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大大的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要盡力去引導學生培養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例如: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培養學生上課多思考、深入理解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討論的習慣、培養學生多多解題的習慣和按時完成作業、及時復習的習慣等。
(三)教學要結合實際、讓物理與生活緊密相連
知識源於生活,物理也是一門與生產生活都聯系緊密的自然學科。很多人認為物理在生活中的體現少之又少,其實不然,如果細心觀察我們會發現物理知識的體現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掌握了更多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會讓生活更加美好。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生活也可以讓學生對物理學習更有興趣,更加親切。通過教師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對實際生活中物理的研究,從中引出問題,將教學問題生活化,不斷的去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知識表現,通過課堂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分析生活中的種種物理現象,使學生產生生活中到處都有物理、物理就在生活之中的感覺,並通過解決生活中的物理問題感到學有所用,能一如既往的保持學習物理的興趣。
(四)課堂加強實驗教學、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高中生正處於未成年到成年的過渡期,這個年齡的特點是辨別是非能力弱、對新鮮事物抱有極大的興趣和探究欲、貪玩、但具備一定自控能力。根據這一年齡特點,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強硬灌輸,即使高中生有一定的自製力,嚴格要求自己去努力學習,時間長了就會甚感無味,沒有了興趣。物理課堂必不可少的就是物理實驗,多數學生對於物理實驗抱有濃厚的興趣,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加強實驗教學,滿足學生樂於探索的積極心理,不管是課上或是課下,都可以演示。
(五)利用多媒體技術、全面優化課堂教學
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曾經說過:「誰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網路,誰就擁有整個世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網路的普及,計算機教育也隨之開始步入到一個

⑺ 新形勢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每個學校會有所不同。一般高一上學期學必修1,下學期學必修2,高二上學期學3-1,3-2,下學期學習3-4,3-5,高二的任務是把高三的新課程3-4,3-5先學完,以便於再高三用一年的時間進行總復習,取得好的高考策成績。

⑻ 如何打造中學物理魅力課堂

如何打造有魅力的物理課堂 2014-05-20

摘 要:物理是一門應用極為廣泛的學科,它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高中物理理論性強、容量大,無論是對學生的運算能力還是分析能力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如今,在新課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傳統的物理教學已不能滿足當今社會對現代教育的要求,那麼,我們應該採取怎樣的教學策略來構建一個新課標指導下的物理課堂呢?本文就以高中物理為例,並結合本人多年教學心得,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和想法,希望能對其他物理教學同仁在高中物理教學方面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使我國的高中物理教育事業得到良好發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新課程
目前,如何創建高效課堂確實成了眾多教育者熱點關注和熱切討論的話題,但是,是不是每位老師都對高效課堂的定義有清晰、正確的認識呢?下面,我先對高效課堂的定義作簡單的介紹:高效課堂,顧名思義指的是課堂的高質量、高效益、高效率,即在短短的45分鍾內,教師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精力,使課堂的教學效益達到最高,讓學生不僅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探究能力、實踐能力、對知識的運用能力也要得到相應的提高。下面,我們就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要求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重新審視自己與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和作用。因為目前仍有大部分教師依然深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在物理課堂上採用「滿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把自己當作課堂的主體,認為學生要按照自己的思路走,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才是學生的學習任務,在課堂上跟學生也沒有過多的語言交流,所以展現出來的課堂模式就是老師在講台上興致勃勃地講,學生在下面賣力地聽,這樣的教學方式是與新課程倡導的教學理念相違背的。所以,作為高中物理教師的我們必須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守舊的課堂模式,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和作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所設計的教學活動也要圍繞學生來進行,讓學生有參與課堂的機會。
二、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物理課堂結構
新課改理念要求教師不僅要在教育模式和教學方式上進行轉變,在教學手段上也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且物理本身就被很多人認為是難度最大的一門學科,有時再加上老師利用傳統教學工具粉筆和黑板進行的枯燥無味的講解,更是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讓學生對物理產生厭煩和抵觸心理。如今,隨著我國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與進步,多媒體技術開始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也被越來越多的學校採用。因為多媒體技術可以把聲音、圖像、圖文等有效結合在一起,同時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感官,可以把教材中比較抽象、難懂的物理知識以更為直觀和形象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如此一來,就把教材中的一些重點、難點簡單化了,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更容易一些,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必修二第五章中《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內容時,因為「機械能」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理解起來不是很容易,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觀看有關「機械能」的視頻資料,像泥石流、錢塘江大潮等等,這樣我們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來自大自然的威力,同時學生也對「機械能」的概念有了清楚正確的認識。當然,在我們承認多媒體技術相對於傳統教學工具來說有很大優勢的同時,我們也得清醒地認識到並不是所有的教材內容都適合運用多媒體,否則整節課就變成了幻燈片的不斷變換,老師成了幻燈片的講說員,既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也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
三、重視激勵性教學評價,使學生樹立學好物理的自信心
如今,新課改理念特別強調教師要注重課堂評價這一教學環節。因為目前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不與學生進行過多的交流,即使有交流也從不對學生的表現進行任何形式的評價,這樣就會打擊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而且高中學生面臨著來自高考的壓力,他們更需要來自老師的肯定和鼓勵。所以,我們在物理課堂上必須重視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教學評價,並且盡可能多地使用贊美性的語言,以起到激勵作用。比如,當學生回答完我們的問題,我們可以對學生說一句:「不錯,答案非常完美,可以作為標准答案!」「你的想法很獨特,老師都沒想到,來,大家鼓鼓掌!」「雖然答案不夠完美,但是老師很欣賞你的勇氣!」或者一個表示肯定意味的點頭,一個充滿暖意的微笑,都可以向學生傳遞我們對他們的肯定和欣賞,這樣我們才能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幫助學生建立學好物理課程的自信心。
以上是我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的幾點想法和意見,當然,方法不止這三種,由於時間和篇幅的關系我無法詳細列出。總之,在新課程教育改革之風盛行的今天,我們必須不斷地對自身的物理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和總結,以創新研究出更適合學生,並能為學生所接受的教學策略,使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早日形成。我相信,在我們的不斷努力下,高中物理課堂一定會變得亮點紛呈,活力四射。
參考文獻:
1.王平傑.高中物理思想方法提煉與拓展.浙江大學出版,2012.
2.傅雪平,王金戰.物理是怎樣學好的・高中版.吉林教育出版社,2011.
3.伯琴.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准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姚利民.有效教學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湖南省祁東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9/view-5388094.htm

⑼ 在新課改理念下高中物理該怎麼教

在新課改理念下高中物理該怎麼教
高中新課程改革已經實施四年了,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曾有少數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走向極端,甚至是很荒唐的,具體表現:一是課時教案撰寫無用論,崇尚「零教案」教學;二是書面作業批閱無用論,盛行「零作業」學習。筆者認為,不深入撰寫教案就不可能有效地展開教學活動,勢必會導致教學的隨意性;不深入批閱作業就不可能准確把握學生情況,勢必導致教學的盲目性。那麼,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究竟應該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可以說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下面就「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進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為什麼要研究課堂教學設計?
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堂教學同樣要提前作出規劃和計劃。所謂教學設計就是指課堂教學的設想和計劃,即在課堂教學工作開始之前教學的預計和籌劃,要回答為什麼要研究課堂教學設計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做任何事情事先總應該有個初步方案,研究教學設計就是研究為了達到教與學的目標而應採取的教與學活動的初步方案。
我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我們應該明確「教學有法」是前提,「教無定法」是原則。任何事情都其內在的規律性,學生的認知過程也有其客觀規律性,所以教學不能隨心所欲,毫無章法,而應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教學的隨意性並不等於是教學的靈活性,教學的盲目性並不等於是教學的開放性;強調教學行為的規范性並不意味著教條,強調教學活動的有序性並不意味著機械。我們必須明確,過於狹窄的路線會導致思想僵化,同樣,過於寬泛的路線則會由於精力的分散而喪失關注的中心。所以,對每一節課我們都應該進行精心設計,確保教學效果的實效性,提高教學過程的時效性。
二、課堂教學設計的內涵是什麼?
教學設計過程就是依據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傳播理論,運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策略、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教學評價等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進行分析、計劃並做出具體安排的過程。
在研究教學設計時應注意:教學設計以分析教與學需求為基礎,以形成解決教與學問題的方案為目的;是一個系統規劃的過程,有具體的操作程序;其指向是教與學目標的達成;其具體產物是教學方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資源等。
課堂情景有可預測和不可預測兩個方面,所以進行教學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從學生的角度來想問題, 預測學生可能會怎麼樣, 明確學生希望教師怎麼樣。
設身處地把自己當作學生,以一顆「童心」去探知學生的想法和情感,明確他們好什麼求什麼,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設計課堂教學。
2.關注學生的知識背景和經驗,預測學生可能會有哪些困惑,明確希望學生最終怎麼樣。
分析學生的知識背景和知識經驗,要以學生的知識、經驗來設計教學,開發課程資源,創設的情景盡可能做到能在課堂再現,不能再現的情景應該是學生經歷的、熟悉的,至少是曾經聽說過的。
3.研究個體差異,立足因材施教,做到人人發展。
不同學生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特點、認知能力是不會完全相同,這就決定了不可能找到適合所有學生的某種教學方法。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意研究學生的個別差異,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性格等籌劃不同的教學策略。
一個好的教學設計還應具備的條件是:1.教學內容開放。在教學設計中要從教材以外開發和利用更多的教學資源, 引導學生從課堂走向生活,從書本走向社會。2.教學過程開放。其基本思維程序是「課前自主研究,發現問題—課堂互動研討,解決問題—課後延伸思考,拓展能力」。3.教學問題開放。新課程應開放學生的思維空間,解放學生的頭腦,培養學生高級思維的能力。4.組織形式多樣化。採用多種媒體手段傳遞、交流教與學的信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進行思維碰撞。5.教學過程體驗化。讓學生多參與操作、體驗過程和探究方法。6.課堂環境民主化。多創設語言情境,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特別要關注學困生所存在的問題的展示和解決。
三、怎樣進行課堂教學設計?
成功的教學既然是高度的科學性與精湛的藝術性的有機結合,就必須講究課堂教學藝術,要通過藝術性的教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課堂教學的任務就是解決學生想學、會學、學會的問題。學生想不想學由教師的教學藝術決定,學生會不會學由教師的學法指導決定,學生能否學會有教師的教學方式決定。沒有適合教材本質的、適合於有生命、有思想、有感覺、正在發展中的人的本質的教學方法,一堂課就不可能獲得成效。教學設計就是要研究情景創設,確定教學方法,選擇教學方式,所追求的目標就是實現課堂教學科學性與藝術性的有機統一。那麼,新課程理念下應該怎樣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呢?
(一)宏觀上,要突出重點,講究策略
1.課堂教學的情景創設。
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考慮
(1)創設富有社會氣息的情境。物理學科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要盡可能地聯系科學和社會實際,加深對學科知識對的社會作用的認識,增強學習的責任感。
(2 )創設富有生活氣息的情境。使學生明確所學知識就在身邊,它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存。當學習活動與日常生活相聯系,能為生活增添色彩時,學習就會變得歡樂有趣。
(3)創設富有想像氣息的情境。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和學生的對話中設境,在對學科美的欣賞中設境,在學科知識的應用中設境,在和學生交流中設境。讓每個學生都展開想像的翅膀,大膽想像,大膽表現,標新立異。
2.課堂教學的活動組織。
課堂教學過程是一種多邊互動過程,是師生思維活動和思維碰撞的過程。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就是引發問題、呈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的原則是:揭露矛盾,提出疑問,指導方法。
(1)要提隱性問題,不要提顯性問題,也就是要提揭露矛盾本質的問題。要切實注意問題與啟發的區別:問題是要求學生得出某種答案,啟發是為了使學生產生某種行為。
(2)要抓住關鍵,及時啟發。要注意時機:要抓住學生積極思維的起爆點,真正的啟發一節課只有兩三個,不要搞成了整節課都是啟發,沒有思維。
(3)突出重點,重錘擊鼓。要注意准確:學生感到難懂的重點、難點處,易錯易混的疑點處,知識間有重要區別與聯系的盲點處,能舉一反三的(問題)閃光點處。
重點:重要或主要的地方,即具有重大意義、起決定作用和有重要影響的部分。
難點:不容易解決的問題或問題不容易解決的地方。
疑點:不太明白,產生懷疑或困惑的地方。
盲點:不能辨別或分辨不清的地方。
閃光點:能夠拓展其功能的地方。
(4)優化組合,變換教法。要注意教法的隨機應變:讓學生眼、耳、手、腦並用,要講、議、看、練相結合,不要搞單打一,因為學生整節課以單一方式集中精力是不可能的。
3.課堂教學的全局構建
一節課的全局結構主要包括開頭、中間和結尾三大環節。總的原則是:
(1)開頭:導語要精煉,意圖要明確。要注意:開頭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明確新課的主要學習意圖,激起求知慾,不要長時間沒有進入主題,使學生在等待中喪失興趣。
(2)中間:豐富、有實際內容。要注意:避免長時間風平浪靜,平鋪直敘,也要避免長時間強音轟鳴,使人精神緊張,不能突出重點。主張圍繞重點目標,有一、兩個高浪,形式上有張有弛,起伏交錯。
(3)結尾:高度概括,結而不散,為下節課埋下伏筆。要注意:結尾的目的是要形成知識結構,總結和結尾不要說(或寫)黑板上沒有涉及到的,防止把總結搞成了拓寬,掩飾了本節課的重點。
4.課堂教學的行為藝術
(1)形態表演藝術.。教師如何運用眼、體、(表)情進行信息傳遞的藝術。在這里要注意:
①情與言的配合過程:情因文異,情因人發。
②充分利用眼的藝術:眼睛是交流感情的窗口,要善於用眼睛表達,眼睛比語言更重要,學生的眼神是最好的反饋信息的窗口。
③巧妙利用體態藝術:手勢語(上挑表示呼喚、下指表示反感、擺手錶示失望),體態語(前傾表示感興趣,後傾表示不感興趣,側轉表示失望)。
(2)語言表演藝術。教師的語言主要是促進學生思維,傳達教學信息,交流師生情感。課堂語言要以啟發學生思維為核心。在這里要注意:
①規范語言風格。要注意科學的邏輯性、抽象性、簡潔性,有藝術感染性,具體地說,就是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新。
②恰當利用語言形態:從信息載體角度來看,有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從思維方式來看,有傳輸性語言和貯存性語言。原則是該說的說,該寫的寫。
③不要講不攜帶任何信息的廢話,如:「啊」、「呀」、「這個」、「哪個」、「對不對」、「是不是」之類。
④要有啟發性,有幽默感,注重輕重緩急。要用語言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不能把話說完說盡,要含而不漏,適當地留下空白,啟發、誘導學生進行補充發揮,達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3)實驗表演藝術。所謂實驗表演藝術,就是指實驗態度和實驗操作藝術。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研究的基本手段,實際教學中盡量不要用多媒體課件代替實驗操作。在這里要注意:
①要真實、客觀、有規律性,要有實事求是之心,不要有嘩眾取寵之意。
②要簡化實驗:越是簡化的實驗,對客觀事實的表現越直接。
③實驗儀器具有兩重性: 保證試驗在儀器盡可能少、盡可能簡單的條件下進行,因為儀器存在的本身對教學就是一種干擾。
④要做到直觀、明顯、和諧:盡量保證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的可視性,盡量放大數據,保證學生觀察明顯,操作要規范。
⑤要使試驗生動、形象、典型、奇異:要想法使語言具有啟發性、指導性,設計思想要新奇,實驗現象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微觀上,要突出問題,講究方法
1.目標的確定
目標的確定要科學,所謂科學就是適度,度掌握得越好,科學性就越強。教學目標的確定藝術就是准確把握目標確定過程中的度,度要受到教學大綱和教育對象的制約。低了達不到課標的基本要求不行,高了超越學生實際接受水平也不行。目標制定應遵循的原則是:
(1)時代人才觀的要求,主要依據學科教學大綱,明確相關知識教和學要達到的度,使教學目標的制定具有依據性,目標的低要有度,體現對教和學的約束性;
(2)高考改革的要求,主要依據高考說明和往年高考試題,使制定的教學目標具有實效性,拓寬和提高要有價值,要有明確的導向作用;
(3)知識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使制定的教學目標具有可行性,目標的高要可攀,要體現因材施教,具有積極的激勵作用。
2.重點、難點與關鍵點的確定
課堂教學不能平均用力,好多知識學生是可以通過自學來解決的,同時一節課45分鍾,學生的思維不可能始終處於高度興奮狀態。
教學的重點,指所傳授的知識和培養的能力中重要的或起決定作用的部分。教學重點的確定原則是根據知識的地位和功能。課堂教學設計要遵循的原則之一就是要重點突出,同時應採取的措施是引導學生全面理解其意義,強化相關訓練。應注意的問題是:避免無重點和重點太多的兩個極端。
教學難點,指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過程中,不易解決或容易產生障礙的地方。教學難點的確定原則是根據理解和接受該部分知識所必須具備的認知水平、學生實際具備的能力、可能實現的教學手段。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遵循的原則之一就是要突破難點,同時應採取的措施是針對補償,分散難點,化難為易。應注意的問題是:應避免難點太多,同時不要向學生投放難點,防止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點往往不是知識本身,而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形成的錯誤觀念的和想當然的思維方式。
教學關鍵點,是指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過程中至關緊要的部分,對知識的理解和能力的形成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教學關鍵點的確定原則是根據知識點的地位和學生的思維習慣。 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遵循的原則之一就是要抓住關鍵,應採取的措施是講清知識的准確內涵和外延,強化辨析。應注意的問題是:不要把知識重點視為關鍵點,教學的關鍵點往往不是知識本身,而是糾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形成的錯誤觀念和想當然的思維方式。
3.課題的導入
導入課題是課堂教學的開幕戲,它的主要功能是讓學生明確學習動機,即要學什麼;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即進一步學習的必要性;使師生共同進入實戰狀態。
課堂教學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是:簡潔自然,具有激發作用。通常採取的方式有:從已有知識的局限性和進一步探究的必要性導入;從生活中的感性知識與所學知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習興趣,楊振寧講過:哪裡沒有興趣,哪裡就沒有記憶。總之,就是要使學生達到躍躍欲試的境界。
例如:在講「阿基米德定律」一課時,講這樣一件軼事:「物理學家蓋莫夫,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和諾貝爾獎獲得者布洛赫三人在湖邊散步,有一人問他們三人:一隻裝滿石頭的船浮在水池中,如果將船上的石頭投入水中,水池中水面的高度如何變化。有趣的是三人都答錯了」。藉此導入「阿基米德定律」。
課堂教學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是:簡潔自然,具有激發作用。
通常採取的方式有:從已有知識的局限性和進一步探究的必要性導入;從生活中的感性知識與所學知識的聯系導入;從學生的思維盲點導入;進行情景演示,通過提出問題導入等。
應注意的問題是:避免平鋪直敘,長篇大論,讓學生在長時間的等待中喪失學習興致,要達到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
4.知識點的過渡
過渡,是事物由一個階段或一種狀態逐漸發展變化而轉入另一個階段或另一種狀態中。知識點的過渡藝術,就是指教學過程中,由一個知識點向另一個知識點轉入的教學藝術。
教學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是:因勢利導,自然過渡,避免思維斷線,體現逐漸發展變化。
應採取的措施是:創設情景,提出問題,抓住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學生思維活躍的時機,在學生急待探究新知識的關鍵時刻導出新的知識點。
應注意的問題是:一方面要避免跨度太大,增加學生的思維難度;另一方面要避免過渡繁雜,沖淡了新知識。
5.興趣的激發
興趣是動力的源泉,只有對某一事物有濃厚的興趣,才能在研究該事物時精力高度集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使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就必須設法使學生對自己所從事的活動充滿興趣。
激發興趣的原則是不能脫離教學目標,不能對學生進行反面的思想教育。例如學生對偷電技術很感興趣,物理教師決不能用偷電技巧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鎖技術與偷盜等。
興趣衰退的原因是某一現象持續時間過長、重復過多或者失敗過多,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想使學生一節課始終精力高度集中是很困難的。
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的原則是:在教學過程的不同時間段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有新奇感;時常投放學生力所能及的問題——有成功感。
應注意的問題是:避免信口開河,隨心所欲,脫離教學目標。
6.疑點的點撥
疑點的積累是學生思維積極性受挫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時消除疑點是使學生積極進取的關鍵,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同一部分知識中不同學生的疑點也不一樣,這一環節的處理水平是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
(1)教學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是:
要有一定的預見性——推動學生積極思維;
定位要准確——個別指導還是集體講解;
時機要成熟——在積極思維的起爆點上,不要把點撥搞成了包辦,也不要在學生已經失去信心後再點撥。即要做到雪中送炭,不要搞成了雨後送傘;
方法要得當——不要把點撥搞成了干擾,原來的疑點未解決,卻帶來了許多新疑點。
(2)教學過程中應採取的措施是:
①加強集體備課,最大限度地預測學生可能出現的學習障礙,研究對策;
②充分調動學生獨立思考和主動討論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的減少疑點;
③講練結合實現雙向溝通,通過練檢驗認識,暴露錯誤,通過暴露的錯誤找准切入點;
④牢牢把握課堂調控主動權,抓住機遇,適時點撥,學生練要有度,教師講要到位。
(3)應注意的問題是:疑點點撥的主要方式是啟發式誘導,是啟發,不是強迫,是啟發學生思考,不是逼著學生吆喝。
7.課堂教學的設問藝術
思維永遠從問題開始。課堂設問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它是誘發學生思維的主要方式,是獲取學情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
設問的目的:課堂設問的根本目的是啟迪學生思維,把學生的思維活動逐漸由已知導向未知,不是單一追求讓個學生回答出問題本身,而是通過讓學生回答預設問題暴露自己存在的問題,然後組織學生解決暴露的問題,最終達到釋疑、解惑的目的,實現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飛躍。設問的原則
(1)要找准設置問題的角度,選擇最佳的切入點。
一是問題的設置角度要新穎,以激起學生強烈的興趣和注意。
二是問題的設置要富有啟發性,以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
(2)要把握設置問題的難度,找准最近發展區。
一是問題的設置要有一定難度。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
二是問題的設置難度要適中。以保護學生的學習信心和積極性。
(3)要控制問題設置的跨度,充分發揮問題的牽線、搭橋和引路的功效。
一是問題的設置要有一定的「點」上的信息量(難度)。緊扣教學內容的中心環節,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前後銜接。
二是問題的設置要有一定的「面」上的信息量(跨度)。新授課中設置問題的跨度要盡量小一點,復習課中設置問題的跨度可適度大一些。
(4)要控制問題設置的梯度,不要急於求成。
一是問題的設置要由簡到繁、由表及裡、由具體到抽象,層層深入,逐漸接近問題的本質。
二是問題的設置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進,逐漸接近問題的結論。
(5)要注重問題設置的廣度,以拓寬問題的實際效應。
一是設置的問題要適合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大部分學生經過分析思考後可以回答,以發揮問題對不同層面學生的輻射廣度。
二是設置的問題要能夠進行梯度、角度的多維度變換,使其具有更廣泛的思維空間,以發揮問題對知識和方法的輻射廣度。
(6)要控制問題設置的密度,確保問題得到充分思考。
一是問題的設置要疏密適度,不能滿堂灌,也不能滿堂問。應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眾「度」,精心設計好每一個問題。
二是設置的問題要充分解決,在每一個問題提出後,要有一定的停頓時間,以讓大多數學生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對問題能夠更深入、更全面地思考。
8.課堂例題的教學
例題的主要功能,一是用來向學生說明重難知識的內涵、外延和條件。二是用來培養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技巧。三是用來對解題規范的示範,讓學生明確怎樣才算是規范的。例題教學應遵循以下原則:
(1)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①根據題目表述的材料特徵(過程、環節等),把材料情景轉化為學科情景,以發掘隱含條件。②根據學科情景的特點和性質,把學科情景轉化為學科條件,以確定已知和未知。③根據學科條件的關聯規律,把學科條件轉化為工具條件,以確定概念、原理或規律。
(2)突出題目的破解方法。①根據環節(狀態)、階段(過程)決定破解方案。每一個狀態對應一個子問題,每一個階段對應一個子問題,任意兩個狀態之間對應一個過程;對文科,每一個要點對應一個子問題,要點之間通過事件聯系在一起。②根據要培養的解決問題的思路的基本環節決定破解的問題層次。每一層次對應一個子問題,每一個子問題對應一個思維環節。
(3)強化解題過程的呈現規范。①解題過程的呈現與規范要求相對應,呈現的順序要與基本思路相對應,以利最後提煉思路和方法。②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和圖表,表述要簡潔,重在體現思維環節。③思維過程的呈現應包括針對哪一對象、在哪個過程中、依據什麼規律(概念或原理)、原始方程、代數結果、數據帶入、最終結果。
(4)落實思路與方法的歸納提煉。①思路要體現分析問題的切入點,解決問題的思維環節和思維程序。②方法要體現分析和解決問題所依據的本學科方法和跨學科方法。③提煉的細節要與例題的解題環節內容相迎合(即不能脫離題目談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8.全課結束的歸納與拓寬
歸納是每節課必不可少的環節,只有通過歸納,才能使學生清晰的了解一節課究竟學習了哪些知識,探討了哪些方法,提高了哪些能力,把新知識、新能力充實到學生的知識貯存庫中。
拓寬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並不是每節課非拓寬不行,拓寬的主要內容是新知識的外延,新知識與已有知識的聯系,新知識帶來的新問題,為下節課的繼續再學習埋下伏筆。
歸納與拓寬的原則是:回扣教學目標,理順知識體系,形成知識網路,拓寬知識外延,延展學生思維。
應採取的措施是:根據目標理出綱,抓住內涵列出目,通過外延找聯系,最後納入知識庫。
應注意的問題是:不要把歸納搞成了簡單的重復或壓縮講課,不要把拓寬搞成了講座,拓寬的內容比授課內容還多,使學生不知道本節課到底該抓什麼。
(三)評價上,要突出學情,講究激勵
課堂教學評價包括同行對課堂教學的評價,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評價,自身對課堂教學的評價。課堂教學評價的關鍵是明確評價目的,把握評價標准。評價的主題是學生行為狀態,教師行為狀態。評價的內容是學生發現和提出了哪些問題,學生探究和解決了哪些問題,學生提高了哪些能力和素養。
同行之間對課堂教學的評價要突出優點、問題與建議;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評價要突出收獲、困惑與建議;自身對課堂教學的評價要突出對學情的評價、對方法的反思和改進的思路。
教師對學情的評價要注重面向全體、培養信心、點撥方法、突出激勵,要重視成績優秀的學生提出的研究性問題,更要關注學困生存在的基本問題。當學生回答問題後,教師要有明確的態度和觀點,也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評價;對回答問題存在錯誤或不能回答時,要適時搭建合適的思維台階,指導學生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此外教師還可以採取非語言評價方式,如一個手勢,一個眼神等,讓學生在「此時無聲勝有聲」中感受評價帶來的收獲。
結束語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不管何種方法,最根本的是啟發點撥。啟發點撥是教學方法的靈魂,教學方法和教育思想是緊密聯系的,教學方法是教育思想的具體化,改革教學方法時,必須首先端正教育思想。在正確的教育思想指導下,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藝術。
以情景創設為切入點,以教學目標為主線,以問題探究為主環,以互動—探究為平台,以思路和方法的形成為歸宿;因材施教,適時啟發,創造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環境,激發思維,推進創新,這就是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

⑽ 怎樣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是教學工作的主戰場,教學質量如何直接取決於課堂教學的效率;如何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協調各方力量,提高課堂效率是長期以來廣大教育工作者積極探索的課題.高中物理是中學較為難學的一門學科,特別是欠發達地區的物理教學成績一直不理想.本人經過多年的物理教學探索,通過不斷地反思和總結,認為從以下六方面仔細研究,最終就能達到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一 創設問題情境,提高教學效率
恰當的問題情境可以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求動機;引起學生思考使教學內容具有新奇性,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激發學生進一步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物理問題情境創設可採用有趣實驗烘托氣氛,如講動量定理時,可讓雞蛋從同一高度分別落在海綿上和桌子上,觀察對比的實驗結果;給金屬鳥籠通上高壓電,籠中的鳥可能遭電擊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實驗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學生身邊的熟知的實例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對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如講到摩擦力時,教師提出如果沒有摩擦力我們的衣、食、住、行將會怎樣?讓學生展開想像,引起學生思考;教師提出問題,鼓勵學生進行交流與討論,驗證學到的知識.
二 堅持循序漸進
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急功近利不利於課堂教學;教師要用一顆包容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允許他們犯錯誤,引導其尋找問題原因,克服畏懼心理;要根據學生在不同階段知識基礎、心理狀況和認知水平分步到位,逐步實現教學目標;課堂教學注意控制難度,採用小步子、多台階、緩坡度地讓學生逐步掌握知識和技能;教師要從發展的角度審視每位學生的進步,多鼓勵、多引導,使學生在享受成功的同時激發進取心.
三 注重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
由於初中和高中學生的心理存在差異,教學內容、思維要求和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不同,大部分學生進入高中後由於諸多的不適應導致學習成績下滑,學習的自信心屢遭打擊,直接影響教學工作.因此,在高一階段的課堂教學中應該做好轉化和過渡工作;從直觀向抽象、從單一向復雜、從標量向矢量、從算術運算向矢量運算、從淺顯向嚴謹、從以定性為主向以定量為主轉化,描述方式以文字法為主向文字法、公式法和圖象法等多種方法相互完善、相互補充轉化.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物理建模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應用數學解決物理問題能力和實驗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從習慣於背誦向推理論證轉化、從習慣於模仿向創新轉化,從習慣於課堂「大合唱」向獨立思考轉化;課堂教學中滲透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教育,逐步掌握觀察實驗法、歸納與演繹法、分析與綜合法、理想化方法、類比方法、科學假說法、控制變數法、隔離法和整體法、逆向思維等思想和方法.
四 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改善教學行為,實現角色轉變
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物理教師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教學中倡導探究式,盡量做到各種教學方式有機融合,不用「單一拳」,而用「組合拳」;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恰當的選用教學方法,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獲得知識,提升能力,陶冶情操;教師要有服務意識,做學生學習知識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留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和自由度,培養學生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養成團結協作精神;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領悟和逐步掌握科學方法,為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 堅持由生活走向物理,由物理走向社會的教學理念
把物理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況有機聯系起來,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優化實踐意識;把物理知識與應用技術、人文科學相結合,使學生對現象的理解由常識上升到科學認識,有助於形成科學的價值觀;課堂教學中多列舉學生熟知的事例,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講到摩擦力時引導學生分析生活中摩擦的利用和防止,特別是分析自行車前後輪摩擦力作用以及車座位置對兩輪摩擦的影響;講到合力與分力時,列舉提水事例加深對等效替代關系的理解;教師要多渠道收集信息和資料並應用於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將物理新課程中設置的欄目應用於課堂,「思考與討論」「實驗與演示」是教學的必要環節,越過去教學將難以進行,必須予以重視;「說一說」「做一做」「思考與討論」可以加深對規律的理解,加強實驗操作;利用課本上的卡通圖片提升課堂趣味性,「科學漫步」、STS不僅是科學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在這些方面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具有開放性,並沒有確定的要求.
六 發揮物理實驗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開設盡量多的實驗,物理新課程提供了實驗要求並沒有限定方案,教師要引導學生設計盡可能多的方案,以便開發學生智力,提升課堂品位;開發低成本實驗,充分利用身邊的物品製作實驗器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復雜的、難做的實驗使用計算機進行數字實驗;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實驗目的、原理、方法、設計方案、得出結論、誤差分析六方面進行思考分析,著力提高操作技能,發展思維.
物理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影響教學效率的因素很多,教師只有勤奮鑽研,仔細探索,才可能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如何進行高中物理課堂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