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如何有效開展物理課前小實驗

如何有效開展物理課前小實驗

發布時間:2022-03-12 20:35:53

A. 如何開展有效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有效開展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實驗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效開展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實驗設計和操作能力;有效開展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讓學生在實驗中加深對物理問題的理解,提高物理素養。下面從四個方面簡要介紹教師應當如何有效開展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一、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讓學生在樂趣中進行實驗
傳統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只是讓學生硬性地完成給定的實驗任務,不注重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學生雖然在教師的「要求」下完成了實驗任務,但是在實驗中的收獲卻不大,這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格外注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在樂趣中進行實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實驗課的效率才能提高。比如:「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這個實驗,教師不妨將單擺裝置拿到課堂上,現場展示其擺動過程,讓學生仔細觀察,針對單擺可能具有的作用,自由進行思考和討論。在學生的熱烈討論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單擺是否可以測定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呢?最後結合所學理論給出正確回答。由此自然引出了實驗方案設計的問題,使實驗教學順勢展開。這里,通過實驗前的觀察和討論,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實驗學習興趣。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進行實驗
傳統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給學生講明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結果,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在實驗過程中很少進行思考,達不到實驗教學的預期目的,也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新課程背景下,實驗教學活動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問題提出、方案設計、實驗實施等環節中來,通過實驗深度理解物理知識,培養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比如:「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這個實驗,教師提出實驗任務後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可能的實驗方法,隨後介紹打點計時器的工作原理,引導學生利用打點計時器完成實驗設計,對學生設計的方案給出評價和修正之後,組織學生主動完成實驗探究。這樣,學生在主動參與中既學習了知識,也培養了能力,實驗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高。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讓學生在規范中進行實驗
傳統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主要運用講解、板書和親自演示的方式進行實驗教學,但是講解和板書形式比較枯燥,親自演示也往往缺乏必要的規范性,這就容易導致學生的實驗課效率低下,甚至實驗過程不規范,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善於運用多媒體展示實驗要領,讓學生規范地進行實驗,在規范的實驗中體會物理的嚴謹美、理性美。比如:「測電源電動勢和內阻」這個實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在實驗過程中電流表和電壓表是如何連接的,滑動變阻器是如何移動的,採集到的數據是如何處理的,如何通過圖像得出實驗結論。通過演示,學生不僅可以高效地復習相關基礎知識,還可以從中吸取經驗,完善自己的實驗過程。
四、進行小組討論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進行實驗
傳統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往往強調讓學生獨立進行實驗,獨立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在獨立學習中學生容易限制自己的思維,遇到問題可能也無法及時解決,容易導致實驗課堂效率低下,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進行實驗,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汲取其他同學的優點,完善自己的思維,能更高效地進行實驗,提高實驗課堂學習效率。比如:「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這個實驗,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何利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實驗原理、實驗方案學生都可以在合作學習中完成。

B. 如何用物理小實驗構建和諧課堂

當今現在課堂教學中,始終使課堂處於「民主、平等、寬松、和諧、愉快」的教學氣氛,能夠使學生產生自覺參與的慾望,學生此時的思維敏捷流暢,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才能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在課堂中成為主導作用。羅傑斯說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導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導致學習的創造性」。物理課堂必須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構建和諧課堂,才能更有利於學生創造性的學習。在教學中,採用以下幾種方法營造和諧課堂,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 把微笑帶進課堂很多實踐表明,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期待是通過微笑來傳遞的,而學生會在這種愛的感召下,受到鼓舞,從而親其師,信其道。著名特級教師斯霞有一次走進教室,只見幾十個學生如野馬歸槽般奔進教室,個個滿臉通紅,手忙腳亂。斯霞老師並未著急,而是面帶微笑:「同學們,有的小朋友可能還沒有做好上課的准備,現在老師走出去,看誰先做好。」等斯霞老師再次走進教室,同學們個個坐得整整齊齊,全神貫注的等待老師上課。

C. 如何上好一堂有效的物理實驗課

一、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實驗自始至終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加強實驗教學,提高物理教學效果和開發學生創造能力,在加強素質教育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高中階段的學生已初步具有獨立研究探索的能力。高中學生的這種
從走向講台的那天起,我就一直在尋找一個答案:怎麼教物理?也問過許多學生學習物理的感受。他們大多認為物理實驗ffJ有趣,但物理太難學!我當這是求學者的吶喊,這吶喊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挑戰!變革勢在必行,而物理教學的改革當以實驗教學為突破口。 [重新認識實驗]——論實驗教

眾所周知,物理、化學、生物都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 學。因此,實驗在這些學科的教學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 、濃吻~„滬„而,由於十年浩劫,實驗設備遭到嚴重破壞,僅器不足,葯品奇缺,加以不少實驗員和青年教師不適應實驗教學的要求,致使各科實驗在不少學校中處於停頓或半 】: 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本實驗結合物理學科特點,把探究性教學應用於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讓學生自己查閱參考資料,進而自己設計實驗方案, 並在實驗過程中主動探索,形成物理概念,發現物理規律,掌握知識, 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較全面地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探索 精神。 本實驗選擇三個實驗班90人均採用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並 分別對三個班作成績分組和性別分組,與採用常規實驗教學方法的對照班30 人進行物理成績、綜合實驗能力的自評、教師評價和實驗興趣的比較及四個 班的兩兩比較。 結果顯示:①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能顯著提高物理成績;②成績分組對 學生物理學習成績,實驗綜合能力及物理實驗興趣無顯著影響;而性別分組 對學生物理學習成績,實驗綜合能力及物理實驗興趣影響顯著;③探究性實 驗教學方法能顯著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④探究性實驗教學方法顯著提 高了學生物理實驗的綜合能力(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⑤探究性實驗教學方 法對男生的效果更好。
孔九生
【摘要】: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素質和能力,由於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其突破口應該放在加強物理實驗教學改革方面,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研究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從研究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入手,依據物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並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著重對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常用的方法進行歸類分析,並給出各種實驗課教學方法的具體設計案例。本文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概述、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理論基礎和選擇性原則、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常用方法的探究、各類中學物理實驗課的教學設計案例、目前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等五個部分進行了論述。其中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常用方法的探究部分是本文的重點,在這里結合了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對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直觀教學在物理教學過程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傳統的直觀教學主要是運用演示實驗、教學模型和教學掛圖等進行的。但這些手段有較大的局限性,如有的可見度小;有的演示現象瞬息即逝;有的限於條件演示效果很差;使學生對許多物理知識的理解不能充分建立在直觀感知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通過用錄像播放一些在課堂中不容易演示的成功實驗,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加強對知識的理解。例如:托里拆里實驗是用水銀做的,有的同學就會問用水來做這個實驗會怎麼樣呢?這個實驗一般情況下是不能演示的,我們可以通過人教版所配製的錄像演示科研人員所做的實驗,通過觀察比三層樓還要高的水柱,極大加深了學生對大氣壓的認識。再例如:在學習物態變化這一部分時,霧、霧淞、霜、雪、冰雹、雲、雨、露珠在課堂中我們很難直接觀察到。所以我們用錄像把這些自然現象濃縮在一個幾分鍾的片子里,在課堂上放給學生看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在教授電壓、電流時,學生對於電流、電壓看不清,摸不著,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利用FLASH製作相應的課件,把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過程,電流強度的大小用不同的情景展現在學生面前,運用類比法將電流和水流,電壓和水壓進行類比,使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變得容易起來。課件的展示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從未涉及過的事物,而且為直接感知,觀察這些事物或現象創造了條件。把抽象的規律和概念形象化,突出了事物的重點和本質屬性,便於學生觀察形成表象。利用多媒體學生通過觀察、視聽及人機交互,不但可以接收到大量的教學信息,而且能獲得清晰愉悅的感受。動畫畫面生動,圖、聲、文配合,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動參於教學。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使課堂生動、活潑,讓學生在輕松歡悅的氣氛中學習,接收知識快,課堂效率高。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實驗的輔助,可以模擬微觀世界、復雜的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等,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捷,創建直觀性和動態性情景。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這一過程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也是問題解決十分關鍵的一步, 在策略上首先是教師不要對學生進行過多的干涉, 即使有時學生的假設看起來相當幼稚.若學生的注意偏離了目標, 教師可給予簡單的提醒, 但這種提醒僅僅學會進行理性分析, 提出符合邏輯的猜想與假設. 如探究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根據實驗所得到的紙帶上的點的間距變化,肯定它是加速直線運動,這種加速直線運動的規律是怎樣的呢?在對學生的猜想結果進行點評時,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從加速有先快後慢,先慢後快,時快時慢和均勻加速四種情形和從物體只受重力及這個力是不變的角度去思考推斷。 2.3 設計方案,驗證假設

這一過程中, 學生主要是進行心智技能的學習, 即靈活運用知識, 解決實際問題. 在策略上, 教師應以參與探究者的身份, 參與到活動中去, 對個別重要條件可以言語提醒, 但不要急於去干涉學生的活動。教師應巡視並與各小組進行交流, 傾聽學生的問題和想法, 不時評價學生的探究過程。必要時, 可通過講評, 示範或討論等形式提供其他信息。
2.4 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這一過程是完成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飛躍,是探究教學中的難點.在策略上,首先,要安排學生進行小組間或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 傾聽他人的探究經驗, 通過交流, 發

現彼此間的差異, 並進行客觀的比較和鑒別. 必須重視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和交流活動, 這樣才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使智力從」常態」躍遷到」激發態,產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其次, 要提醒學生注意到彼此間的不一致, 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 哪一種結論更正確? 通過反思探究過程, 反思推斷的依據, 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 然後達成共識, 並把結論用書面或口頭方式表達出來。也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進行實驗模擬, 讓學生更加清楚地認知實驗現象, 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有助於學生進行理性思考, 從而通過現象歸納出本質和規律。通過這樣, 學生就會逐步學習分析數據的策略, 得出結論的技能和進行小組合作的態度和方法。 3 關於探究式教學特徵的問題和策略
通過對探究式教學的實踐, 筆者認為,探究式教學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徵:
3.1 探究是從問題開始,圍繞問題解決展開,以驗證猜想與假設為目標
發現和提出問題,如何解決問題,是探究式教學的主線.教師要考慮創設怎樣的問題情境?怎樣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怎樣引導學生學會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觸景生疑,激發動機,培養興趣,情感是前提和基礎.策略上要盡力為學生創造一個激發潛能,形成創新力的環境和氛圍,引導學生情感處於積極,自由,寬松,安全的心理空間,使

學生們在課堂上敢想,敢問,敢發表自己的見解。驗證假設過程是學生心智技能得到發展和科學素質得到提高的關鍵所在,可鍛煉學生的推理及批判思維能力。策略上教師要加強指導,幫助解決各種技術上的問題,避免學生盲目的活動,使活動緊緊圍繞需要解決的問題展開。 3.2 開放性和指導性有機結合
探究式課堂教學具有很大程度的開放性, 學生會益處怎樣的問題, 會有怎樣的觀點, 經常會是意料之外的。開放性有利於學生創造思維和個性的發展, 有利於學生主體性的體現。但在探究過程中, 如何提出問題, 如何建立假設, 如何驗證假設等,學生不是生而知之的, 它只能依賴於教師的誘導, 逐步習得和提高, 教師的主導作用是無可替代的,策略上要堅持開放性和指導性相結合的原則, 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誘導, 即所謂變教為誘, 以誘達思, 促進發展」 , 才能使探究活動有條不紊的進行。 3.3 學生自主參與是主要形式
探究式教學不是先將結論直接告訴學生, 再通過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加以驗證它是通過「思考」, 「活動」來學習的。學生通過探究活動,如觀察,實驗,討論與交流閱讀資料等,親自得出結論,參與並體驗知識的獲得過程,建構起新的對自然的認識,並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這種通過多樣活動情境來獲得知識的過程,可以使學生從多角度深入地理解知識,建立知識間的聯系,從而使他們在面對實際

問題時能更容易地激活知識,靈活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策略上教師可將探究的內容問題化以系列問題形式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教師必須要准確把握探究的內容問題化,以系列問題形式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教師必須要准確把握探究的問題體系,熟悉學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規律的思維過程,在此基礎上做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中要考慮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考慮通過怎樣的問題討論來糾錯。
3.4 合作與交流是主要過程
在探究教學中,常常需要分組實驗,討論,意見綜合等合作學習。在探究活動中學生都是基於已有的經驗來建構對於客觀事物的理解。由於已有經驗,知識背景,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學生對事物的理解也會不盡相同。合作學習能擴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進行反思或批判,從而建構起新的和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也增強了團體精神和合作意識。教師在引導學生談論和交流探究成果的時候,策略上關注每個學生,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方案和探究結果進行認真的分析和評價,讓學生感到他的思想和勞動的價值,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並鼓勵大膽質疑。 4 關於探究式教學時間的問題和策略
探究式教學,其探究過程是開放性的,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實踐表明,這種開放性的教學形式最容易導致課堂結構的分散和課堂教

學進度的滯後。要對學生的探究知識准備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學生在每一步驟中可能做出的反應要盡可能估計到,對探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要有一定的預想和心理准備;要對變數進行控制, 過少則達不到探究的目的,過多會使學生不知所措,造成探究活動的推遲。 對探究活動所需的學習材料, 實驗器材進行精心的設計和准備,爭取以最明了,最簡練的語言或方式來使學生對問題情境和 要求有清晰的理解,使探究活動能夠按照預定的節奏進行下去;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提醒和引導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從一個探究轉入到另一個探究步驟中去。 其次, 盡可能地增加學生的專注時間;對探究問題情境的呈現進行精心設計,使問題含有與學生原有知識的矛盾,引發探究興趣和內在動力;精心設計探究活動氣氛。教師以一個探究者的身份與學生合作,會極大地提高課堂的民主氣氛。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最好讓學生能夠輪流主持, 使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為探究負責, 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從而更加積極更加專注地參加到探究活動中去;對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行階段性觀察,對學生的探究行為給予及時的鼓勵和反饋。對探究活動能力低的學生予以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對注意力脫離探究活動的學生予以提醒,使其注意力回到探究活動上來

D. 如何善於組織實施物理課堂實驗

物理課堂教學是物理活動的教學,是教師依據物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交流、共同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並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環境,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那麼,教師就必須具有效率意識,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必須實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我認為可以從下面四點入手。
一、
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至關重要,只有感興趣才能積極主動的去學。八年級物理是學生剛接觸的一門新學科,很多學生對物理學科不理解,不喜歡,覺得難,沒有興趣,不好學。這時,教師要採取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關愛學生,動之以情。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課堂上要建立好師生關系,以真情去感動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是他們的朋友,願意跟老師交心,樂意聽老師講課。從而對老師教的學科感興趣。
2.利用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好奇心是興趣愛好的原動力。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抓住學生好奇心這種心理特徵,變好奇心為興趣,進而轉化為求知慾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給學生講中外科學家的故事,介紹自然界中各種奇異的現象,做些有趣的科學實驗。在上第一節物理課時,我通過做些新奇、趣味性強的實驗激發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如停止沸騰的水澆上冷水又沸騰,會跳舞的小人、打蛋入杯、沸水游魚等實驗。學生對此感到新奇而有趣,且與他們日常經驗或想像不一樣。因此,對學生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學生就帶著好奇心進入課堂學習。
3.創設興趣性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對抽象的事物難以產生興趣,反而對直觀的,帶有刺激性的問題容易產生興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直觀道具、彩色圖片、多媒體等輔助教學能使教學更直觀,生動。如在講《平面鏡成像》時,先在講台上豎立一面大鏡子,請一些學生上前來照鏡子,做些動作並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相互討論,再引入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研究解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學生就會帶著激情進入學習。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不僅是物理教學的重要任務和要求,而且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之一。通過觀察物理現象,物理實驗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明確而具體的認識,從而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善於觀察並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對於以後的學習將起到事半功倍的積極作用。為了使學生在學習中自覺、主動和系統地進行觀察,在教學中應對學生進行如下幾點培養。
1.調動已有知識經驗進行觀察。一定的知識經驗是提高觀察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現在學生生活的時代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學生的身邊幾乎全是物理,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去體驗,就一定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物理現象。如汽車剎車時人要向前沖,夏天,從冰箱中拿出來的礦泉水瓶放一會就冒汗。在教相關內容時,我都會讓學生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這樣學生學習時就容易悟懂。因此學生就樂於觀察,這將有助於增強觀察的廣度和深度,收到良好的觀察效果。
2.運用多種感官進行感知觀察。在觀察過程中要讓學生盡可能運用視、聽、觸等各種感官感知方式進行協同活動。如在探究音調和頻率關系實驗中,我讓學生自己將尺一端緊按在桌面上,改變鋼尺另一端伸出桌邊的長度,撥動鋼尺,讓學生用耳朵聽它撥動發出的聲音,又用眼睛注意鋼尺撥動快慢。通過眼、耳、手、腦的配合感知幾次實驗現象的區別,最後才能淸楚的認識到音調和頻率關系。
3.歸納觀察法。通過分別觀察個別現象得出結論後,再歸納出一般規律。如歐姆定律就是在電阻不變的情況下,觀察電流強度與電壓關系,最後歸納得出歐姆定律的。
4.比較觀察法。由於事物與事物之間,現象和現象之間總是既有聯系又有差別,因此,總有可比之處。在教學過程,要注意讓學生對物理現象分析比較,並善於在相同事物和現象中通過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點。如在觀察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讓學生比較像的虛實、像的大小、像的正倒是在物距與焦距之間有什麼關系時才出現各種情況。從而分淸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5.順序法。我們觀察事物有一定的順序,如果沒有順序,就會造成顧此失彼,觀察不夠全面,不得要領。因此要遵循一定的合理順序。例在對水沸騰進行觀察時,引導學生觀察溫度計,判知水溫的變化,隨著溫度的不斷上升,觀察到有氣泡從瓶底上升,以及氣泡由下到上體積的變化情況,在水沸騰時繼續加熱,溫度是否在變化。清楚沸騰的整個過程,從而對沸騰的概念、沸點的意義獲得深刻的認識。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激發學生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各方面都得到相應的發展,真正成為社會需要人才。
1.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優化教學方法,就是要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親自動口動手動腦學習,培養學習思維的靈活性。教學中導人新課時,特意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思考。例:在講《升華和凝華》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演示碘的升華實驗,過會冷卻後又產生碘凝華的現象。讓學生通過觀察想想為什麼會產生這些現象?再以主導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進入本課的探究教學。一起得出物理現象。教學有法,也無定法。我們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鼓勵質疑問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質疑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不要把自己的認識或書本上的知識強加給學生,束縛學生的創新思維。而應善於誘導學生大膽質疑,鼓勵學生爭論,允許學生發表不同意見,多給學生創造一些質疑問題的機會。讓他們自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樹立起新的教學觀念,充當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不是向學生提供標准答案的權威。要引導學生學會用質疑的眼光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利用科學的方法尋找問題的答案。會質疑,是學生學會學習進而學會創造的開端,是學習活動的思維動力。
3.創設想像思維情境,激活學生思維火花。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像是在過去感知材料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動過程。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創設引發想像的情境,讓學生盡情想像,激發學生思維火花。如在講完摩擦力後,可以向學生提出,沒有摩擦的世界將會什樣?通過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生活中的積累,對摩擦力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鞏固。
四、重視物理實驗,讓學生體驗物理。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物理新課程標准注重科學探究。它是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交流為前提下的一種新型教學。實驗即是物理課程的重要學習內容,又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實驗教學,離開了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物理就會變得深不可測,抽象呆板。從而體會不到學物理是既有用又有趣的。
1.演示實驗。因各班人數較多,在演示前應做好充分的准備,從而來提高實驗的可見度與可信度,增強直觀性。在演示過程中,儀器材料的擺放盡量高些,做到能使每位同學都能看清,能舉在手中演示的盡量不擺放在講台上。防止部分學生因看不到或看不清而失去觀察興趣放棄學習機會。同時也應提示學生該看什麼,不該看什麼,不要只為熱鬧,一副旁觀者模樣。對於學生實驗中常出現的失誤也可通過故意演示失誤從而引起學生的注意。例:在用溫度計測量沸水溫度時,水開後拿溫度計出來讀數會導致溫度下降。
2.分組探究實驗。以四五位同學為一小組。對探究的內容進行實驗探究,首先是提出問題,並根據已有的知識,科學事實進行合理的猜想。例在壓強教學中,為提出壓力作用效果是否和受力面積有關的問題時。可以讓學生用拇指和食指輕輕壓住圖釘的兩端親身體驗、思考。學生會提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從而又自然會猜想出可能與受力面積有關。接下來設計實驗、進行實驗並收集證據。在制定計劃、設計實驗時,盡可能讓每一位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自己設計。讓他們從中得到一種科學探索的體驗,感受探索的艱難。之後,組織小組之間相互交流、討論。找出設計中最合理的方案,進行實驗。此過程教師在各小組之間來回走動,可做適當的指導,針對慢一些的學生多一些指導和監督。對做得較好的小組要適當的表揚。讓他們體驗到戰勝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最後根據各小組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小組之間互相分析論證、交流,評估。通過相互補充,相互完善,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從而培養學生團結協作、事實求是的科學態度。來達到科學探究的目的。
總之,要進行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一切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圍繞著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而展開。使學生的潛能得到開發,個性得到張揚。身體、知識、情感、道德、精神、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和諧、全面的發展。

E. 如何有效利用小實驗豐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

高中物理課程較初中物理抽象,內容也多,用到的數學知識較多,物理題型解題方法多,需要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導致高初中物理產生較大的銜接,很多學生感到高中物理難學,產生畏懼情緒,課堂上能聽懂,但課下不會做題,如何解決這些難題是許多教師和學生急切盼望解決的問題。我覺得搞好課堂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目前我們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的重要途徑。本人結合有關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多年的物理教學實踐,淺談自己的體會和認識,以與各位同行共勉。
一、利用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情境,激發求知慾
教師在課堂上尤其剛上課時通過創設物理教學情境,可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聽課的注意力,讓學生盡快地進入學習狀態。教師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有:有啟發性和目的性的物理問題,學生熟悉的物理生活實例或物理故事,與本節教學內容相關的物理小實驗小製作,利用投影儀計算機等多媒體放映相關的物理動畫或視頻等。但這些問題情境的創設要求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選擇既貼近學生生活又具有時代氣息的事例,以圖文並茂,形象生動且有利於學生內心體驗的表現手法向學生展示具有設疑激趣特徵的問題情境。
例如,在「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一節的教學中,以雅典奧運會中劉翔110m欄奪冠過程為背景,創設情境,同時播放劉翔在雅典奧運會110m欄中的決賽錄像。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問題1:110m欄決賽中,裁判是根據什麼判斷劉翔得冠軍的?問題2:比賽現場的觀眾是如何知道劉翔獲得冠軍的?問題3:有位同學100m成績為12s,請你判斷他和劉翔誰跑的快?利用信息技術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研究的熱情。
二、充分發揮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1.做好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通過精心設計的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根據實驗現象,師生共同分析、歸納,總結出有關的物理規律。如:在講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時,可用一次性塑料杯做成「水流星」實驗,按照常規認識,當杯子運動到最高點時,水必往下灑,但從實驗結果看卻出乎意料之外,水並沒有下落。接著使轉速慢下來,學生們會發現慢到一定程度後水會下落,接著提出問題:要使水不落下來,必須滿足什麼條件?從而引入課題,使學生在好奇心理的驅使下進入聽課角色。
2.讓學生進行探索性試驗研究
例如:在牛頓第二定律的教學前,安排了實驗「探索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索加速度與力的關系以及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使學生得出:在質量一定的條件下,加速度與外力成正比;在外力一定的條件下,加速度與質量成反比的結論。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總結加速度、外力和質量間的關系,得出牛頓第二定律。在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前,安排了學生探究性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建立物理模型
物理學的探索過程是通過觀察和實驗積累經驗,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建立物理模型,提出簡潔的物理規律。物理模型就是把實際問題理想化,先略去一些次要因素,突出其主要因素。例如,我們在運動學中建立了「質點」模型,捨去物體的形狀、大小、轉動等性能,突出它所處的位置和質量的特性,用一有質量的點來描繪,這是對實際物體的簡化。以及電學中的「點電荷」模型、光學中的「點光源」模型等。
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物理過程模型化。如:力學中的落體模型、簡諧運動模型、彈性碰撞模型、類碰撞模型,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動量、能量的變化;電學中的帶電質點在電場、磁場中運動模型;熱學中的分子間相互作用模型,分子間相互作用過程中分子間相互作用力及分子勢能的變化等等都是物理過程的模型化。教師在講解習題時要善於引導學生通過對物理過程的分析,進行抽象簡化為相應的物理過程模型,然後利用相關模型的物理規律和公式,以便於快速准確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
四、教師講究授課的語言藝術
語言是教師賴以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信息媒介,語言深入淺出、形象生動,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形象生動的語言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喚起學生的表象,促進學生的想像。直觀形象的教學語言最常用的是比喻法和模型化。如在講解質量和慣性的關系時,為了使學生加深對當要求物體的運動狀態不容易改變時,就要盡可能地增大它的質量,當要求物體的運動狀態容易改變時,就要盡可能地減小它的質量的理解,以結合體育運動現象充分說明,身材苗條模特不可能充當拳擊運動員;而略有臃腫的拳擊運動員不可能充當短跑運動員或體操運動員。如說到原子核和原子的大小,如果把原子比作直徑等於100m的大球,那麼原子核只相當於直徑為1cm的一個小球。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給學生留有充分思考、聯想的餘地,既降低了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難度,又培養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增加了知識的趣味性,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經驗表明,教師組織教學時注重語言的直觀形象性,能夠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求知的快感和啟發學生的智力,增加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力。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很多,但具體執行教學任務的是我們教師。所以,我們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探索教學規律,改進教學方法,把教學當成一種創造性的藝術活動去精益求精,教學效率會更加提高。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值得我們堅持不斷地去實踐、思考,去探索、嘗試,去開拓、創新。

F. 如何進行有效的物理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促進學生學好物理學科的必要前提。通過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通過實驗可以探究物理的部分含義、定理等物理內容。那麼如何進行有效的實驗教學呢?一、重視演示實驗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是新課導入的重要方法之一。實驗具有生動、直觀、新奇的特點,容易激發學生的直覺興趣。如能充分發揮實驗的趣味性、奇異性、多變性,就能創造出生動的情境,使學生思維活躍。1.激發學習興趣初中學生思維正處於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其中形象思維仍起重要作用,抽象思維正在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學生仍習慣於靠經驗材料判斷、分析事物,不善於從理論上進行推導。如果在教學中教師不失時機地進行實驗,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感性材料,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探索物理的興趣,從而使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大氣壓》一節的時候,可以做一個這樣的演示實驗:事前准備一大一小兩個試管。首先將大試管中注入水,將小試管放入大試管中,順勢提問:如果把大試管倒過來,小試管會發生什麼情況呢?很多學生會認為小試管在重力的影響下會掉出來。

G. 如何做好物理實驗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學習離不開實驗。通過實驗能引入概念、得出規律、檢驗猜想、發展新知,還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發展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精神和實踐第一的觀點。所以在教學時,演示實驗成為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得以加強。雖然在實驗教學中也有說不清道不盡的成功和失敗,但是作為一名物理教師,通過教學實踐,就如何做好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課前准備要充分

演示實驗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是教師備課的重要內容,需要認真研究和准備。如果輕視課前演示實驗的准備工作,往往會造成演示失敗或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以致在課堂上手忙腳亂,最終只好「強行」讓學生接受結論,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對於課前准備不充分我個人認為有時是思想認識存在問題,對實驗教學不重視或持懷疑態度;有時是疏忽大意,以為實驗內容簡單,以前做過或曾看見別人做過;還有時是怕麻煩等,這些都是演示實驗教學的大忌。所以教師在課前首先要准備好與實驗有關的全部儀器、材料,注意考慮備用器材。如演示串、並聯電路的實驗中,要考慮到萬一某燈泡燈絲斷了怎麼辦呢?因此要准備好備用的帶入課堂。其次是在課前反復操作,直到熟練的地步,對於在實驗中可能出現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數並能及時排除。第三是掌握演示時間,注意與教學進度緊密配合。第四是教師要考慮除大綱和教材中規定的演示實驗外,還可以適當補充哪些小實驗,或對現有的實驗作必要的改進,以提高教學效果。第五是要考慮在演示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觀察,啟發學生思維,最大限度地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

二、實驗操作要規范

操作規范是指教師在使用儀器、連接和裝配儀器及演示現象時動作要准確、標准。例如在使用托盤天平時,取用砝碼、移動游碼必須用鑷子而不能用手;使用酒精燈在點燃時要用火柴,不能用燈與燈對接;火柴用完後火柴簽不能隨手扔在地上,要放在專門的污物缸中;酒精燈用完後熄滅火焰時要用燈蓋蓋滅,而不能用嘴吹滅等;還有在電路的連接時應斷開開關,先接線路後接電源;導線兩端接頭要教育學生會將其擰成一股,彎成一彎兒後,在接線柱上繞的向應同螺母旋緊的方向一致如順時針;拆卸時先斷電源,後拆線路等。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規范操作,不僅是實驗成功的前提,而且會使學生養成嚴謹求實的良好實驗習慣,起到模範作用。

三、要讓學生參與配合

演示實驗不能先由教師做給學生看,再講給學生聽,使演示與講解脫節。這種做法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學生當作被動接收的「倉庫」,完全沒有發揮出演示實驗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師要在演示的同時及時、適時地引導學生觀察,不斷啟發提問,讓學生分析、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實驗結論合情合理地被推導出來。還可以讓學生參與做實驗,如讓學生上前來讀數或動一動手等。例如在進行馬德堡半球演示實驗時,先讓兩個「大力士」上來拉,結果不能將兩個半球拉開。然後打開活塞,讓空氣進入半球中,再讓兩個力氣小的學生來拉,他們卻很輕松地將兩個半球分開了。兩相對比,說明大氣壓強不僅存在,而且還不小,全體學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實驗用語要規范、准確

教師在介紹實驗儀器、闡述實驗過程和總結實驗結論時,語言必須准確,不能含糊其詞。有的老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時不注意語言的准確表達,對學生正確認識儀器、形成概念、掌握規律就會產生不良的影響。例如在稱呼儀器名稱時就有這樣的錯誤現象:一是隨意更改儀器名稱,如將滑動變阻器稱為電阻器,將斜面小車稱為木板小車等。二是將類似的儀器混為一談,如將圓筒測力機計、平板測力計稱為彈簧秤。三是方言和普通話夾雜使用,對儀器的讀音不準。

五、盡可能提高演示實驗的可見度

演示實驗不僅要現象清楚,而且還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要想方設法增大演示實驗的可見度,如投影放大、機械放大、自製可見度大的儀器進行演示等都是常用的方法。例如說明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的實驗可以採用投影放大的方法。如果直接用J2406型小磁針,因其底座是不透明的,面積又比較大,遮住了磁針,影響學生觀察,教師可在一塊有機玻璃板上比照條形磁鐵的大小,在其周圍均勻固定上10根細針同時將小磁針的兩端分別塗上對比強烈的兩種鮮明的顏色,便於區分南北極。使用時將小磁針插在細針上即可進行投影演示。

六、慎用模型代替

演示實驗模型與演示實驗一樣,都是傳統的教學手段。對於一些無法進行演示的物理現象如一些機器的內部結構、大型機械裝置和設備的工作過程,就可用模型來進行講解。但模型無法替代演示實驗,演示實驗能夠真實地、直觀地再現物理現象,而模型則不能,故教師要盡可能多做一些演示實驗。例如在講解光的反射時,有的教師用模型來代替光的反射演示器,用紙板上畫好的線條來說明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關系,推導出光的反射定律,這樣做教師不僅講得吃力,學生也難以信服。

閱讀全文

與如何有效開展物理課前小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