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音是什麼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音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7-28 14:07:27

❶ 蘇教版初二物理上冊每一章的知識點整理。

第一章 聲現象知識歸納
1 . 聲音的發生: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聲音的傳播: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
3.聲速: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米/秒。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空氣體快。
4.利用回聲可測距離:S=1/2vt
5.樂音的三個特徵:音調、響度、音色。(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發聲體的頻率有關系。(2)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系。
6.減弱雜訊的途徑:(1)在聲源處減弱;(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3)在人耳處減弱。
7.可聽聲: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的聲波:超聲波: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波;次聲波:頻率低於20Hz的聲波。
8. 超聲波特點: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聲能較集中。具體應用有:聲吶、B超、超聲波速度測定器、超聲波清洗器、超聲波焊接器等。
9.次聲波的特點:可以傳播很遠,很容易繞過障礙物,而且無孔不入。一定強度的次聲波對人體會造成危害,甚至毀壞機械建築等。它主要產生於自然界中的火山爆發、海嘯地震等,另外人類製造的火箭發射、飛機飛行、火車汽車的賓士、核爆炸等也能產生次聲波。
第二章 物態變化知識歸納
1. 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測量的工具是溫度計, 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製成的。
2. 攝氏溫度(℃):單位是攝氏度。1攝氏度的規定:把冰水混合物溫度規定為0度,把一標准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為1℃。
3.常見的溫度計有(1)實驗室用溫度計;(2)體溫計;(3)寒暑表。
體溫計:測量范圍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溫度計使用:(1)使用前應觀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後再讀數;(4)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體、液體、氣體是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
6. 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要吸熱。
7. 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要放熱.
8. 熔點和凝固點:晶體熔化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熔點;。晶體凝固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凝固點。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9. 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
10. 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圖片傳不上自己去看書吧
11.(晶體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非晶體熔化曲線圖)
12. 上圖中AD是晶體熔化曲線圖,晶體在AB段處於固態,在BC段是熔化過程,吸熱,但溫度不變,處於固液共存狀態,CD段處於液態;而DG是晶體凝固曲線圖,DE段於液態,EF段落是凝固過程,放熱,溫度不變,處於固液共存狀態,FG處於固態。
13. 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發和沸騰。都要吸熱。
14. 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15. 沸騰:是在一定溫度(沸點)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沸騰時要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沸點。
16.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1)液體溫度;(2)液體表面積;(3)液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
17. 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液化現象如:「白氣」、霧、等)
18. 升華和凝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要吸熱;而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要放熱。
19. 水循環: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運動、變化著,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水循環系統。水的循環伴隨著能量的轉移。
第三章 光現象知識歸納
1. 光源: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 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顏料的三原色是:紅、黃、藍。
4.不可見光包括有:紅外線和紫外線。特點:紅外線能使被照射的物體發熱,具有熱效應(如太陽的熱就是以紅外線傳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線最顯著的性質是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另外還可以滅菌 。
1. 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
2.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3.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註: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鏡成像特點:(1) 平面鏡成的是虛像;(2) 像與物體大小相等;(3)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4)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另外,平面鏡里成的像與物體左右倒置。
7.平面鏡應用:(1)成像;(2)改變光路。
8.平面鏡在生活中使用不當會造成光污染。
球面鏡包括凸面鏡(凸鏡)和凹面鏡(凹鏡),它們都能成像。具體應用有:車輛的後視鏡、商場中的反光鏡是凸面鏡;手電筒的反光罩、太陽灶、醫術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鏡是凹面鏡。
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識歸納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發生變化的現象。
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
凸透鏡成像: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f<v<2f),如照相機;
(2)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像距:v>2f)。如幻燈機。
(3)物體在焦距之內(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光路圖:
6.作光路圖注意事項:
(1).要藉助工具作圖;(2)是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畫虛線;(3)光線要帶箭頭,光線與光線之間要連接好,不要斷開;(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圖時,應先在入射點作出法線(虛線),然後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或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作出光線;(5)光發生折射時,處於空氣中的那個角較大;(6)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發散後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相交在虛焦點上;(7)平面鏡成像時,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經過鏡後的像;(8)畫透鏡時,一定要在透鏡內畫上斜線作陰影表示實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機,晶狀體相當於照相機的鏡頭(凸透鏡),視網膜相當於照相機內的膠片。
8.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鏡;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鏡。
9.望遠鏡能使遠處的物體在近處成像,其中伽利略望遠鏡目鏡是凹透鏡,物鏡是凸透鏡;開普勒望遠鏡目鏡物鏡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長,目鏡焦距短)。
10.顯微鏡的目鏡物鏡也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短,目鏡焦距長)

❷ 八年級物理蘇科版聲音是什麼說課

一、導語:;在新時期下,新的課程改革已經全面展開,此時一堂課;神,首先要看它的教學理念;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在鍛煉能力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與技能,了解科學技術,;以本堂課要在改進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全員參與和;置與設計,注重效果反饋,讓自主探究得以貫穿課堂始;二、教材分析;本節課是聲音部分第

《聲音是什麼》 說課稿

一、導語:
在新時期下,新的課程改革已經全面展開,此時一堂課是否符合新的課改精
神,首先要看它的教學理念。新課程標准中要求注重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
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求,
在鍛煉能力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與技能,了解科學技術,從而融入到社會中去。所
以本堂課要在改進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全員參與和全面活動,改進實驗的配
置與設計,注重效果反饋,讓自主探究得以貫穿課堂始終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聲音部分第一節,同時也是這一部分的重點。「初步認識聲音的產
生和傳播條件」是新課標明確要求的,同時這一問題也是學生們在生活中十分感
興趣的問題。這一部分的素材剛好可以體現出讓學生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
理的過程。所以本節課無論從課標要求,還是學生自身發展要求上看都處在一個
比較重要的地位。
三、學生分析
學習本節課的學生首先已經完成對引言的學習及對本節課的預習,物理思想
已稍微有了一定基礎。但他們的思維還是以形象思維為基本思維方式,喜歡動手
動腦,對直觀內容比較感興趣。但欠缺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維過程。
因為本節課主要是從現象入手,而得出比較簡單的結論。所以在細致設計探究與
活動過程之後,學生的學習是不存在問題的。所以我打算用一課時完成。
四、課程目標
1、知識技能:認識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認識真空不能傳聲,認識聲音具有能量。並了解聲音在信息傳播中的作用。
2、過程方法: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在觀察物理現象和學習過程中發現
一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
的物理學道理。並培養認真細心的科學品質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五、重、難點
聲音的發生及傳播為本節課的重點,而學生自主設計探究實驗為本節課難點。
六、教法與學法
對於本節課的三個知識點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與學:
1、對於「振動發聲」採用學生觀察,歸納探究的方法。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
又能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對於「聲音的傳播」,過去學生可能想得較少,所以採用先自讀,接著教師重
點啟發,再以分組討論,集體對話討論的形式凸現知識點。這樣有利於體現課堂
上學生的主體作用及教師的主導作用。
3、對於「聲音具有能量」學生在生活中很難有直觀認識,所以採用媒體直觀展示
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得到充分的認識。
4、最後要說明的是針對本節課側重現象的特點,不準備設計獨立的評價與練習,而是把學生對教材以外的現象的解釋作為一種練習,讓學的現象和練的現象渾然
一體。把課堂最後時間作為知識的升華,讓學生帶著已有的知識去了解一些課外
有趣的與本節有關的物理現象,進一步把現象與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帶著思考結
束本堂課。
七、教學過程
1、引入:播放無聲電影和有聲電影,引出聲音的重要,並啟發學生思考聲音是
怎樣產生的。
2、媒體展示學習目標
3、從聲音的產生開始研究:
探究活動⑴要求學生用手頭的「尺、皮筋」等其它物品製造一個聲音,再研究
發聲的原因。(學生也可用教師的演示器材:音叉,鼓)
探究活動⑵學生匯報結果,先演示實驗再說結論。
板書:發聲體都在振動
深入研究:敲響的鼓,用手按住。(現象,結論)
4、產生的聲音怎樣到人耳?
活動⑶學生讀教材聲音傳播部分
活動⑷學生提問題(其他學生作適當解釋)
媒體:類比水波傳遞振動,得出空氣以聲波的形式傳遞振動
總結:人耳聽到的大多數聲音多數靠空氣傳播的
問:液體和固體可以傳聲嗎?
探究活動⑸請學生利用身邊的器具自主設計試驗證明此問題並請學生舉例說

總結:聲音傳播需要介質。固、液、氣都可以傳聲(板書)解釋介質
問:如果沒有介質聲音會不會傳播?
探究實驗:真空鈴
總結:真空中不能傳聲(板書)
八、課後總結:
總結本節主要知識點並聯系課外有趣物理現象,讓學生思考其中原因並作為
課堂作業

❸ 蘇教版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

要想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必須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是經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重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松。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 八年級 上冊物理知識點 總結 》,供大家查閱。


蘇教版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

第一章聲現象知識歸納

1.聲音的發生: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聲音的傳播: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

3.聲速: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米/秒。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空氣體快。

4.利用回聲可測距離:S=1/2vt

5.樂音的三個特徵:音調、響度、音色。(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發聲體的頻率有關系。(2)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系。

6.減弱雜訊的途徑:(1)在聲源處減弱;(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3)在人耳處減弱。

7.可聽聲: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的聲波:超聲波: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波;次聲波:頻率低於20Hz的聲波。

8.超聲波特點: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聲能較集中。具體應用有:聲吶、B超、超聲波速度測定器、超聲波清洗器、超聲波焊接器等。

9.次聲波的特點:可以傳播很遠,很容易繞過障礙物,而且無孔不入。一定強度的次聲波對人體會造成危害,甚至毀壞機械建築等。它主要產生於自然界中的火山爆發、海嘯地震等,另外人類製造的火箭發射、飛機飛行、火車汽車的賓士、核爆炸等也能產生次聲波。

第二章光現象知識歸納

1.光源: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顏料的三原色是:紅、黃、藍。

4.不可見光包括有:紅外線和紫外線。特點:紅外線能使被照射的物體發熱,具有熱效應(如太陽的熱就是以紅外線傳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線最顯著的性質是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另外還可以滅菌。

1.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

2.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3.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註: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鏡成像特點:(1)平面鏡成的是虛像;(2)像與物體大小相等;(3)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4)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另外,平面鏡里成的像與物體左右倒置。

7.平面鏡應用:(1)成像;(2)改變光路。

8.平面鏡在生活中使用不當會造成光污染。

第三章物態變化知識歸納

1.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測量的工具是溫度計,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製成的。

2.攝氏溫度(℃):單位是攝氏度。1攝氏度的規定:把冰水混合物溫度規定為0度,把一標准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為1℃。

3.常見的溫度計有(1)實驗室用溫度計;(2)體溫計;(3)寒暑表。體溫計:測量范圍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溫度計使用:(1)使用前應觀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後再讀數;(4)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 面相 平。

5.固體、液體、氣體是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

6.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要吸熱。

7.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要放熱.

8.熔點和凝固點:晶體熔化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熔點;。晶體凝固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凝固點。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9.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

10.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圖片傳不上自己去看書吧

11.(晶體熔化和凝固曲線圖)(非晶體熔化曲線圖)

12.上圖中AD是晶體熔化曲線圖,晶體在AB段處於固態,在BC段是熔化過程,吸熱,但溫度不變,處於固液共存狀態,CD段處於液態;而DG是晶體凝固曲線圖,DE段於液態,EF段落是凝固過程,放熱,溫度不變,處於固液共存狀態,FG處於固態。

13.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發和沸騰。都要吸熱。

14.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15.沸騰:是在一定溫度(沸點)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沸騰時要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沸點。

16.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1)液體溫度;(2)液體表面積;(3)液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

17.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使氣體液化的 方法 有: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液化現象如:「白氣」、霧、等)

18.升華和凝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要吸熱;而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要放熱。

19.水循環: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運動、變化著,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水循環系統。水的循環伴隨著能量的轉移。

球面鏡包括凸面鏡(凸鏡)和凹面鏡(凹鏡),它們都能成像。具體應用有:車輛的後視鏡、商場中的反光鏡是凸面鏡;手電筒的反光罩、太陽灶、醫術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鏡是凹面鏡。

第四章光的折射知識歸納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發生變化的現象。

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凸透鏡成像: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f

(2)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f2f)。如幻燈機。

6.作光路圖注意事項:

(1).要藉助工具作圖;(2)是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畫虛線;(3)光線要帶箭頭,光線與光線之間要連接好,不要斷開;(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圖時,應先在入射點作出法線(虛線),然後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或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作出光線;(5)光發生折射時,處於空氣中的那個角較大;(6)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發散後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相交在虛焦點上;(7)平面鏡成像時,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經過鏡後的像;(8)畫透鏡時,一定要在透鏡內畫上斜線作陰影表示實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機,晶狀體相當於照相機的鏡頭(凸透鏡),視網膜相當於照相機內的膠片。

8.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鏡;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鏡。

9.望遠鏡能使遠處的物體在近處成像,其中伽利略望遠鏡目鏡是凹透鏡,物鏡是凸透鏡;開普勒望遠鏡目鏡物鏡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長,目鏡焦距短)。

10.顯微鏡的目鏡物鏡也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短,目鏡焦距長)

蘇教版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

【力學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浮=F』-F(壓力差)

(2)、F浮=G-F(視重力)

(3)、F浮=G(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n(豎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nF(豎直方向)

(2)、η=G/(G+G動)(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熱學部分】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電學部分】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1)、W=UIt=Pt=UQ(普適公式)

(2)、W=I2Rt=U2t/R(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W/t=UI(普適公式)

(2)、P=I2R=U2/R(純電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聲速:V=340m/s(15℃)

3、人耳區分回聲:≥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標准大氣壓值:

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點:0℃

8、水的沸點:100℃

9、水的比熱容:

C=4.2×103J/(kg?℃)

10、元電荷:e=1.6×10-19C

11、一節干電池電壓:1.5V

12、一節鉛蓄電池電壓:2V

蘇教版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

第一章物態及其變化

一、物態

1、物質存在的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

2、物態變化:物質由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的過程。

物態變化跟溫度有關:

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時分子之間有一定的空隙。當物質處於固態時,引力作用較強,分子排列緊密,分子之間空隙很小,每個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動,所以固態物質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

固體的溫度升高,分子的運動加劇,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分子的運動足以使它們離開原來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間運動,這時物質便以液態的形式存在。

如果溫度再升高,分子運動更加劇烈,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分子會擺脫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運動,這時物質便以氣態的形式存在。

二、溫度的測量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用溫度表示。

2、溫度計的原理: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

3、攝氏溫度的規定:在大氣壓為1.01×105Pa時,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而把水的沸騰溫度規定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稱為1攝氏度,用符號℃表示。

4、溫度計的使用:

(1)讓溫度計與被測物長時間充分接觸,直到溫度計液面穩定時再讀數。

(2)讀數時,不能將溫度計拿離被測物體。

(3)讀數時,視線應與溫度計標尺垂直,與液面相平,不能仰視也不能俯視。

(4)測量液體時,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體溫計:量程一般為35~42℃,分度值為0.1℃。

三、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吸熱)凝固: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放熱)

2、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

晶體:有固定熔點。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如:金屬、食鹽、明礬、石英、冰等。

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變軟、變稀變為液體。如:瀝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吸熱)

2、蒸發是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一種緩慢的汽化現象。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生。

3、影響蒸發的因素: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面的空氣流通速度。

4、物理降溫:在需要降溫的物體表面,塗一些易揮發且無害的液體,通過液體蒸發吸熱來達到降溫的效果。(蒸發的致冷作用)

5、沸騰: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6、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且能繼續從外界吸熱。

7、沸騰的現象:從底部產生大量氣泡,上升,變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氣泡中的水蒸氣。

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液面氣壓越小沸點越低,氣壓越大沸點越高。高原地區普通鍋里煮不熟雞蛋,就是因為氣壓低,沸點低造成的。

高壓鍋是利用增大液面氣壓,提高液體沸點的原理製成的。

8、液化:物質由氣態變成固態的過程。(放熱)

9、液化的兩種方式: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10、所有氣體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氣體液化放出熱量。

11、常用的液化石油氣是在常溫條件下,用壓縮體積的辦法,使它液化儲存在鋼瓶里的。

五、升華和凝華

1、升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升華吸熱。

2、凝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凝華放熱。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華形成的。

第二章物質性質的初步認識

一、物體的尺度及其測量

1、長度的單位2、測量結果包括准確值、估讀值和單位。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標尺的零刻度線、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測量時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線應對准所測物體的一端③讀數時視線要垂直於尺面,並且對正觀測點,不能仰視或者俯視。

4、誤差:是指測量值與被測物體的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在任何測量中都存在,誤差的產生跟測量的人和工具有關,只能減小不可避免。通常採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而錯誤是應該且可以避免的。

5、體積的單位:6、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放在水平桌面上,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底(凸液面的頂)相平。

二、物體的質量及其測量

1、質量:物體內所含物質的多少叫物體的質量,符號:m。物體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與物體的形狀、狀態、溫度和位置的變化無關。

2、質量的單位:國際主單位是千克(kg)其他單位有:

4、托盤天平的使用

調節方法: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鑷子把標尺上的游碼撥至左側零位置,調節平衡螺母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橫梁水平平衡的標志是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上。

測量方法:將待測物體輕放在左盤中;估計被測物體的質量大小,由大到小,用鑷子向右盤放砝碼;用鑷子撥動游碼,使指針在中央刻度線兩側擺的幅度基本相同,或者靜止在中央刻線上;把右盤里砝碼的質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讀數相加,得到物體的質量。

砝碼用畢必須放回盒內,不能用手捏砝碼。

三、物質的密度

1、由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個常量,它反映了這種物質的一種特性。物質不同,其比值也不同。

2、密度:在物理學中,把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3、密度的公式:ρ=m/v。密度的常用單位g/cm3,g/cm3單位大,1g/cm3=1.0×103kg/m3。

水的密度為1.0×103kg/m3,讀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

4、應用密度,可以鑒別物質,也可以測量物體的質量和體積。

第三章物質的簡單運動

一、運動與靜止:物體的運動是絕對的,而運動的描述是相對的。

1、參照物:要描述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選定一個標准物體做參照,這個被選定的標准物體叫做參照物。相對於參照物,某物體的位置(距離和方位)改變了,我們就說它是運動的;位置沒有改變,我們就說它是靜止的。

2、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叫做機械運動,簡稱為運動。

3、運動的描述是相對的:判斷一個物體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與所選的參照物有關。選不同的參照物,對物體運動的描述有可能不同。

4、參照物的選擇:參照物的選擇是可以任意的,在具體研究問題時,要根據問題的需要和研究的方便而選取。研究地面上的物體時,通常選地面為參照物。

5、運動的分類:

直線運動:經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曲線運動:經過的路線是曲線的運動。

二、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1、探究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比較物體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的大小;比較物體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時間的大小。

2、速度: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3、速度的公式:v=s/t

4、速度的單位:國際單位主單位:米/秒(m/s),常用單位:千米/小時(km/h)。

5、勻速直線運動: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並且速度的大小保持不變,這種運動稱不勻速直線運動。

三、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

1、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描述變速運動的快慢。它表示運動物體在某一段路程內(或某一段時間內)的快慢程度。

2、瞬時速度

運動物體在某一瞬間的速度叫做瞬時速度。

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運動快慢,瞬時速度反映的是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某一時刻或者某一位置時的運動快慢。

四、平均速度的測量:求平均速度需要路程和時間兩個物理量。時間用鍾表測量。

第四章聲現象

一、聲音的產生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

2、聲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固體、液體、氣體振動都能發聲。

二、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1、聲音是靠介質傳播的,氣體、液體、固體都是傳聲的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2、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傳播。聲波傳播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動,再經過其他組織刺激聽神經,把這種信號傳遞給大腦,就產生了聽覺。

人聽到聲音的條件:聲源→介質→耳朵

3、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聲速還會受溫度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氣體中的聲速小於液體和固體中的聲速。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4、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會反射回來形成回聲,回聲到達人耳與原聲到達人耳的時間間隔在0.1s以上時,人能夠把原聲與回聲區分開,就聽到了回聲,否則回聲與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人耳聽到回聲的最近距離---人與障礙17米)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多孔或柔軟的物質會被吸收。

三、樂音與雜訊

1、聲音分為樂音和雜訊。樂音有三個特徵:音調、響度、音色。

2、頻率:物體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單位是赫茲(Hz)。

3、音調表示聲音的高低。音調是由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頻率高音調就高,聽起來尖細;頻率低音調就低,聽起來低沉。

4、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響度與聲源的振動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響度還與人到聲源的距離有關,距離越遠,感到的響度就越弱。

5、音色也叫音質或音品,音色是由發聲體的材料、結構和振動方式等因素造成的。

人們通常通過辨別音色,來辨別不同的發聲體。

6、樂音的音調、響度和音色,稱為樂音的三要素。

7、雜訊是由無規則的振動產生的。雜訊的大小用聲級表示,單位是分貝(dB)。

8、控制雜訊的方法:1)在雜訊的聲源處減弱;2)在傳播路徑中隔離和吸收聲波;3)阻止雜訊進入人耳朵。

四、超聲波

1、一般只有在20—20000Hz范圍內的聲音才能引起人的聽覺。

2、超聲波:高於20000Hz的聲波稱為超聲波。低於20Hz的聲波稱為次聲波。

3、超聲波的應用:測距、測速、成像、探傷、除垢、粉碎。

第五章光現象

一、光的傳播

1、能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2、光在同一種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現象: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

3、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c=3×108m/s。太陽光傳到地球上需要的時間約為8分20秒。

光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水中的速度大約為空氣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大約是空氣中的2/3。

4、光年是長度單位,指光在1年中的傳播距離。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2、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入射光線平行,反射光線也平行。入射光線平行,反射光線不平行,射向各個方向。漫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像與物大小相等,像與物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關於鏡面對稱。成像原理:光的反射現象。

2、實像和虛像:能夠呈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實像,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的交點,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觀察。只能用眼睛觀察,而不能在光屏上呈現的像,叫做虛像。虛像是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

3、球面鏡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鏡子叫做球面鏡。反射面是凹面的叫做凹面鏡。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做凸面鏡。凸面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凹面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凸面鏡的利用:汽車觀後鏡……凹面鏡的利用:太陽灶、手電筒的反光裝置……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定律:光發生折射時,折射光線跟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減小)時,折射角增大(減小);當光從水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3、發生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五、物體的顏色

1、光的色散:復色光被分解為單色光,形成光譜的現象,叫做光的色散。

2、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組成的復色光。

3、物體的顏色

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能夠透過的色光決定的。允許所有顏色的光都通過的物體是無色透明的。

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白色物體能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體能吸收所有的色光。

4、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5、顏料的三原色:紅、黃、藍。


蘇教版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2019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

★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必背總結

★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2020

★ 【初二】物理八年級上冊章節知識點

★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第二章)

★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2020

★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第一章)

★ 初二物理上學期知識點歸納

★ 初二物理力的知識點總結

❹ 蘇科版八年級物理優美的小提琴聲是怎樣產生的

當物體產生振動的時候便會產生聲音,而小提琴的聲音是由琴弓與琴弦之間的摩擦力產生的振動而產生的,琴弦的振動會將周圍空氣帶動起來也開始被迫振動,這時候,空氣作為介質就會將聲音傳進人的耳朵。


(4)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音是什麼擴展閱讀:

如何在小提琴上拉出動聽的聲音,有以下各種主要基本功。

1、握弓

右手握弓,拇指尖須緊靠螺旋套(弓根),其他手指執住弓桿,使手背成自然弧形。

手指需要柔軟的彎曲。弓桿位於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末節中(即指端),拇指恰與中指相對,小指的指尖,輕松的放在弓桿上,使易於適應需要,向前或向後移動(上弓時向前移動,下弓時向後移動)。

四指之間,略須靠攏,不可單獨分開,否則顯得笨拙而不雅觀。

2、運弓

優秀的演奏家能在小提琴上發出千變萬化的聲音,就運弓而言,取決於運弓的速度、弓在弦上的壓力以及弓和弦的接觸點這3種因素的不同結合。小提琴的弓法繁多,就其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①分弓:一弓演奏一個音,音要拉的干凈,清楚;

②連弓:一弓演奏許多音,在很多樂曲中都會用到,是最常用的弓法之一;

③頓弓:音與音之間斷開;

④跳弓:弓毛離開琴弦。這4類弓法是最基本的,在20世紀中期,連頓弓,即在一弓中連續快速演奏許多音與音之間是斷開的音,被人視為絕技,隨後又出現了「自然跳弓」,即弓毛在琴弦上,而聽起來或看起來像跳弓一樣。所以人們把小提琴演奏藝術稱之為「運弓的藝術」。

3、揉弦

揉弦是小提琴,二胡,吉他等弦樂演奏所掌握的最具表現力的演奏技巧之一。在樂句適當的地方加上適當的揉弦,會比沒有揉弦的樂句在聲音上要生動的多。

揉弦是一個小提琴演奏很有表現力的技巧,用它可以來表現不同風格和特徵的每一個音或每一個樂段。揉弦的要點是怎樣找到手的最佳動作,用速度快慢、揉弦寬窄來演奏出每一個樂段獨特的風格和特徵。

肘臂揉弦和手腕揉弦,兩者都要練習。以能夠表現出最好的音樂特徵,來選擇揉弦的速度和寬窄。

在手腕前後揉動時,帶動手指的關節,手指的觸弦點不能隨著手腕的揉動而移位。在練習手腕揉弦時,可先從三指開始。因為用三指揉動可以使動作更為寬松,然後再練習二指和一指。而練習四指時,還可將三指緊靠四指幫助揉動。

這樣的練習會使顫動的效果更為自如。在手腕揉弦練習的基礎上也可逐漸學習和熟悉手臂的揉弦和手指的揉弦。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豐富演奏上的表現力,適應於各種力度和情緒變化的需要。

4、把位

左手手指在指板上的位置,稱之為把位。靠近琴頭的把位為低把,靠近琴馬的為高把。從一個把位換到另一個把位,稱為換把。

換把位的方法有多種,例如空弦換把,同指換把,不同指以及泛音換把等。換把時產生非演奏需要的滑音,是技巧訓練不足的標志。部分情況下,滑音可以使音與音之間的連接富於變化,增加一個優美的過度。特別是結合換把使用滑音,是一種富於表現力的演奏手段。

5、雙手技巧

小提琴的左手技巧:音階、雙音、換把、揉弦、泛音、左手撥弦。

右手技巧有:連弓、分弓、頓弓、連頓弓、跳弓、波弓、擊弓、碎弓、右手撥弦。

閱讀全文

與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音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