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山大學怎麼樣
簡介:中山大學位於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省。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濱。現有四個校區,總面積達6.17平方公里,廣州南校區佔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區佔地0.39平方公里,廣州東校區佔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區佔地3.48平方公里。各校區樹木蔥籠,綠草如茵,景色秀麗,各具風格,是陶冶情操、讀書治學的勝境。 中山大學是一所具有優良辦學傳統的名牌大學。1924年,由世紀偉人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並親筆題寫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原名國立廣東大學,1926年,為紀念中山先生,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山大學設有文、理、法、工、農、醫、師范等7個學院。1935年學校設立研究院,開始招收研究生。五十年代,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山大學成為一所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山大學一直是全國重點大學之一,也是我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單位之一。2000年9月,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在珠海市唐家灣建成,為新世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並,強強聯合,組成新的中山大學,學科設置更加齊全,辦學力量更為壯大。 中山醫科大學前身之一為博濟醫學堂,成立於1866年,是我國最早設立的西醫學府,孫中山先生曾在此學醫並從事革命活動。1936年,博濟醫學堂發展成為嶺南大學醫學院。1953年,中山大學醫學院、嶺南大學醫學院合並成立華南醫學院,1954年廣東光華醫學院並入。學校先後改名為廣州醫學院、中山醫學院,1985年,改名為中山醫科大學,並逐步發展成為一所多學院醫科大學,在醫學遺傳學、眼科學、腫瘤學、寄生蟲學、內科腎臟病學、器官移植、傳染性肝病、生物醫學工程及分子醫學等方面成績顯著。 中山大學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學術傳統,學校的歷史是和一批大師級的教授、學者聯系在一起的。自建校以來,學校不斷延攬名師,魯迅、郭沫若、馮友蘭、傅斯年、趙元任、顧頡剛、周谷城、俞平伯、陳寅恪、岑仲勉、姜立夫等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都曾執教於中山大學。柯麟、梁伯強、謝志光、陳心陶、陳耀真、秦光煜、林樹模、周壽愷、鍾世藩、毛文書、陳國禎等著名醫學專家曾執教於中山醫科大學。大師們言傳身教,嚴謹治學的科學作風和開創學術新領域的勇氣給中山大學這座科學殿堂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 中山大學是一所涵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工學、醫學、葯學和管理科學等在內的綜合性大學,是中國的文化和學術在南方的一個重鎮。全校設有36個學院(直屬系), 98個本科專業,其中有19個本科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擁有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7個國家級基礎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以及生命科學與技術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學校還擁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中國的第一個大學生體育訓練基地。研究生教育方面,全校擁有2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8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51個,還有專業學位點2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5個和廣東省重點學科34個。 中山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全校共有教職工近13000人,具有高級職稱者3000多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000多人。教師隊伍中各類學科人才輩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 中山大學擁有水平先進、設施完善的實驗室和科研基地。目前,學校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重點學科專業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8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有6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以及15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有著強大的醫療資源,擁有全國高校中規模最大的附屬醫院系統。全校共有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孫逸仙紀念醫院)、附屬第三醫院、附屬第五醫院(珠海醫院)、附屬第六醫院(附屬胃腸肛門醫院)等5所附屬綜合性醫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醫院)、腫瘤防治中心(含腫瘤醫院)、光華口腔醫院等3個專科醫院。 中山大學圖書館總建築面積達11萬余平方米,位居全國高校首位,是教育部高教文獻保障體系華南地區中心,也是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的7個中心之一。館內藏書529.63萬冊,除了提供傳統的書刊借閱服務,還有互聯網信息瀏覽、光碟資料庫檢索、網路資料庫檢索等多種形式的電子信息服務,為師生員工迅速有效地利用電子資源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中山大學四個校區均建立了規模可觀的校園網,四個校區之間的連接速率已達到千兆,在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教工住宅之間實現了光纜連接,校園網的規模、用戶數位居華南地區高校前列,是國內高校中網路鋪設面最廣、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出口速率最高的校園網之一,為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水平的整體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中山大學依託廣東,毗鄰港澳,對外學術交流活躍。迄今為止,學校已與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著名大學、學術機構和團體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並與其中的40多所簽署了交流協議,其中包括7所學校的校際本科生交換協議,根據協議,我校全日制本科學生在讀期間,均可申請前往這些大學進行半年到一年的學習。 中山大學現有本科生30000多人,博士研究生4000多人,碩士研究生9000多人,在職攻讀碩士學位5000多人,外國留學生近1500人。 中山大學歷來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校園文化素以「開放性、包容性、多樣性」在全國高校中獨樹一幟。寬松自主的氛圍使得各級學生會和220多個學生社團充分發揮創意、盡情施展才華,營造了品位高雅、青春動感的校園生活。暑假「三下鄉」活動、中外優秀文化講座、醫學人文講座、藝術與人生講壇、科技藝術節、維納斯歌手大賽、「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學生創意基金等幾十個品牌活動已經成為中大學子彰顯個性、拓展素質、提升自我的大舞台。 中山大學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結出了豐碩的成果。近年來,中大學子頻頻參加國內外各類比賽,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02年,獲亞洲創業計劃大賽會場冠軍,並囊括所有單項冠軍。繼2002年我校學生辯論隊獲全國大專辯論賽冠軍之後,2003年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大專辯論賽獲得冠軍。2004年,我校代表隊在第四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總決賽銀獎,在葡萄牙舉行的21屆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GMC)世界總決賽中我校管理學院暴風雪隊獲得世界總決賽冠軍。2005年,獲得第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一等獎。2006年,我校Blackstone團隊在 「IBM杯」中國高校SOA應用大賽中力奪冠軍;我校學生獲香港舉行的第四屆投資策劃ACCA大學生公開賽冠軍。2007年,我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葉泉志同學因在業余天文搜索與觀測中發現不少小行星而獲得由國際行星協會公布的蘇梅克近地天體獎;近幾年來我校還連續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和數學建模美國賽一等獎;我校兩支參賽隊榮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本科組全國一等獎;我校學生榮獲第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2008年,我校P&T團隊獲得「IBM杯」全國大學生SOA業務流程建模競賽決賽大中華區總冠軍;在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CM/ICPC)全球總決賽中,我校一直是中國六所傳統強校之一,共10次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在第27屆ACM國際大學生計算機程序設計大賽銀獎,在第28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總決賽中獲銅獎,成為大陸當年唯一獲得獎牌的高校,在第30屆競賽中,出線資格隊數在亞洲大學居第二,在第32屆全球總決賽再創佳績;我校作品IQ小博網獲第六屆「挑戰杯」瓮福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銀獎;我校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羅鑫同學獲選赴德參加第58屆諾貝爾獎得主大會;我校傳播與設計學院樊瑾同學以總分第二的成績入選中國大學生北極(斯瓦爾巴德)考察隊;等等。 建校80餘年來,中山大學為社會輸送各類英才十餘萬人,校友遍及海內外,已成為了社會各界的中堅力量。在當前人才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以「綜合素質高、發展後勁大」著稱的中大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具有明顯的優勢。據統計,近年來,我校畢業生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全國知名企業、各大醫院、政府機關、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出國、升學深造的畢業生人數始終保持在畢業生總人數的80%以上。隨著粵港澳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南中國經濟圈的崛起必將為中大學子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我校研究生就業情況保持穩定,就業滿意度高。2006至2008年,我校畢業研究生就業率保持在95%左右,高等院校、醫療衛生系統、公務員系統、國有重點企業等成為我校畢業研究生的主要擇業對象。 中山大學位於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省。現有四個校區,總面積達6.17平方公里,分別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濱。廣州南校區佔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區佔地0.39平方公里,廣州東校區佔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區佔地3.48平方公里。各校區樹木蔥籠,綠草如茵,景色秀麗,均是陶冶情操、讀書治學的勝境。
注冊資本:111423萬人民幣
Ⅱ 如何參加全國高中物理競賽 全國物理競賽具體事項
全國高中物理競賽,是自願參加的群眾性的課外學科競賽活動。競賽分為預賽(筆試)、復賽(筆試、實驗)和決賽(筆試、實驗)。在復賽中獲一等獎者將獲得保送進入大學的資格。我整理了《如何參加全國高中物理競賽 全國物理競賽具體事項》,供大家參考!
如何參加全國高中物理競賽
全國高中物理競賽分國家冬令營(金銀銅三個檔次),如果要保送穩一點,基本上要進冬令營!之後就是省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如果要加分,必須一等獎。並且由於現在社會對競賽的觀點的逐漸改變,競賽逐漸變成了興趣愛好之類的課目,你有多餘的精力的話可以考慮。
現在來說說風險,競賽這事不是你付出了就會有理想的回報。一般來講一個省的話一等獎也就是那麼幾十個名額。如果參賽的人多,那麼你可以想想百分比。而且參加的人都是水平不錯的同學,所以,你有打敗他們的實力或者信心么?如果沒有,那麼不建議你在高中時候走競賽加分這條路,因為他不僅要求你的競賽成績好,而且平時考試的成績也不能差!否則即使你得到了競賽加分,不能保送的概率依然相當大!因為大家都普遍認為:競賽成績好的平時成績一般也不會錯。事實上也是如此,搞競賽的高考成績一般也不會差。
進入高一之後如果你要學競賽,那麼高一下學期之前你基本上就要把高考物理學完,然後開始集中訓練做題能力,這階段有個磨合期,也就是訓練和培養物理思維,簡言之就是入門,因為可能剛開始你會雲里霧里,根本看不明白,這需要你沉下心去,耐心看,積累到一定階段就會豁然開朗。在高二上學期開學的時候你就可以參加一下競賽,找找感覺。看看差距。
高二是重點,這個時候你應該具備了競賽思維,基本知識點應該全部過完了,此時需要做的就是集訓提高,這個時候需要有一定量的積累,同時數學知識要跟上,特別是三角函數部分,函數求極值部分,不等式求極值部分,至於高等數學,由於高三的數學課本上有基本的微積分求導知識,所以如果你實在不放心,那就再看看高等數學裡面的常微分方程就可以了,其餘的用不著。
全國物理競賽具體事項1、報名手續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每學年舉行一次。在校中學生可向學校報名,經學校同意,由學校到地方競賽委員會指定的地點報名。各地方競賽委員會按全國競賽委員會的要求書面向全國競賽委員會辦公室集體報名。
我推薦: 高考改革物理沒人選,你怎麼看?
2、獎勵辦法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只評選個人獎,不搞省、地、市、縣或學校之間的評比。根據決賽成績,每屆評選出一等獎15名左右、二等獎30名左右、三等獎60名左右,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給予獎勵。在舉行決賽的城市召開授獎大會,頒發全國中學 生物理競賽獲獎證書、獎章和獎品。
對於在預賽和復賽中成績優異的學生,全國競 賽委員會設立賽區(以省、市、區為單位)一、二、三等獎,委託各 地方競賽委員會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進行評定;獎勵名額根據 參加預賽的人數按全國競委會規定的比例確定。賽區一、二等獎的評定應以復賽成績為准,對於賽區一、二、三等獎獲獎者均頒 發由中國物理學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署名蓋章的「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賽區獲獎證書」。
地、市、區、縣及學校,對在預賽中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給予表揚,以資鼓勵;也可以頒發有紀念意義的獎品。
對優秀學生的獎勵應以精神鼓勵為主,物質獎 勵要適當,不宜過多。對在決賽中獲獎和獲賽區一、二等獎的學生的 指導教師,由各地方競賽委員會確定名單,以全國競委會名義給予表彰,發給榮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