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初三物理如何教學

初三物理如何教學

發布時間:2023-08-10 22:05:40

『壹』 如何教好初中物理

導語:新的物理課程標准明確指出,物理學習的目標是:學習物理知識和技能,參與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優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全面提高科學素質。也就是說學生學物理不僅學知識,更要學方法,不但要得到一條魚,還要學會釣魚的方法。

如何教好初中物理

一、強化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創設教學情境

初中物理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較強的生活性,現實生活既是學生學物理知識的基本來源,也是學生物理知識的最大應用場所。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生動具體的事實或問題來呈現學習情景。其中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見現象、事件以及自身經驗,與物理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工農業生產問題以及能體現物理與社會、人類文明發展有關的事實和材料,還有重要的物理學史實、發明發現的故事等等。

現在不論是新課程標准,還是中考中的考點、社會、生活和物理都是熱點話題。引導學生用物理學的視角、方法去觀察、思考日常生活、生產、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及環境改善等方面的典型問題,學生認識到物理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和積極性,才能培養學生接受新知識、新信息的能力。

二、激發興趣,大膽想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像力,讓概念和問題在不同的情景下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使學生通過想像、猜測等思維過程活化學習材料,提高思維的靈活性。教師需精心構思打造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簡短有趣而又能說明問題的故事情節或是與生產、生活聯系緊密的`事實,將其有機地插入教學中,不僅能激發學習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得到有益的啟迪。這些源於實際、貼近教材而又高於教材的問題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觀察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為他們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培養創新思維。

三、巧設疑問,讓學生在討論、歸納中學習物理

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在課前精心准備相關的教學內容,並以思考題的形式布置給學生,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看書自學,獨立思考,尋求答案。同時,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消除緊張、壓抑、沉悶的情緒。

學生通過充分的思考,進行討論作答,並相互修正,在討論過程中及時進行啟發誘導,既要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又要啟發學生進行聚合思維,同時還要贊賞學生的大膽見解,並及時指正,整個過程教師要控制好課堂討論時的氣氛,組織好課堂秩序。最後,師生一起進行歸納、總結。針對出現的相關問題,將課堂訓練引入競爭氛圍,以不同方式讓學生作答,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這種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防止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防止養成思維惰性。

四、尊重學習主體,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

新課程改革包括教學方式的改革,而探究式教學是其中的方式之一。這種方式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特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需要有選擇地進行,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探究的情景,建立探究的氛圍,把握探究的深度,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促進探究的開展。學生作為探究式課堂教學的主人,需要根據教師提供的條件,明確探究的目標,思考探究的問題,掌握探究的方法,相互交流探究的思路,總結分析探究的結果。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讓他們充分體驗勞動的艱辛,以及科學發現的喜悅,使學生成為自主的終身學習者。

五、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教師了解學生的情感需求,熟悉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等情感因素,以便因材施教;師生之間關系平等、融洽,教師有一定的親和力,受到學生的愛戴和尊重;教師設身處地理解、體察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內心感受,接納與自己不同的行為表現、觀點、意見和價值觀,不強求學生完全照搬和接受自己的觀點,而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於提出問題;教師相信學生,期待學生能夠積極進取、獲得成功,能夠看到學生的進步,使學生感到有教師支持和幫助的安慰,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於學生產生親近感(願意接近教師)、安全感(在老師身邊感到安全放心)、共鳴感(對老師有感激之情)、依賴感(相信教師的言行)和使命感(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懷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教師只有把握了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學生、激勵學生,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要想教好初中物理,需要每個教師根據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情況,結合學生特點,去探索,去體驗,加強學習,轉變觀念,使物理教學真正做到:教是具有創造性的、啟發式的教;學是積極的、主動式的學;過程是心靈相通、情景交融、師生互長、平等和諧的交流式的過程;發展是科學素質、人文素質、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整體性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學生被教材和教師牽著鼻子走的被動局面,才能在提升學生知識總量的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展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貳』 初三的物理怎麼學

學習物理重要,掌握學習物理的方法更重要。學好物理的「法寶」包括預習、聽課、整理、應用(作業)、復習總結等。大量事實表明:做好課前預習是學好物理的前提;主動高效地聽課是學好物理的關鍵;及時整理好學習筆記、做好練習是鞏固、深化、活化物理概念的理解,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徑;善於復習、歸納和總結,能使所學知識觸類旁通;適當閱讀科普讀物和參加科技活動,是學好物理的有益補充;樹立遠大的目標,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是學好物理的動力和保證。注意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同學們可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課前認真預習
預習是在課前,獨立地閱讀教材,自己去獲取新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
課前預習未講授的新課,首先把新課的內容都要仔細地閱讀一遍,通過閱讀、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識體系,重點、難點、范圍和要求。對於物理概念和規律則要抓住其核心,以及與其它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區別與聯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難問題記錄下來。對已學過的知識,如果忘了,課前預習時可及時補上,這樣,上課時就不會感到困難重重了。然後再縱觀新課的內容,找出各知識點間的聯系,掌握知識的脈絡,繪出知識結構簡圖。同時還要閱讀有關典型的例題並嘗試解答,把解答書後習題作為閱讀效果的檢查,並從中總結出解題的一般思路和步驟。有能力的同學還可以適當閱讀相關內容的課外書籍。
二、主動提高效率的聽課
帶著預習的問題聽課,可以提高聽課的效率,能使聽課的重點更加突出。課堂上,當老師講到自己預習時的不懂之處時,就非常主動、格外注意聽,力求當堂弄懂。同時可以對比老師的講解以檢查自己對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學習教師對疑難問題的分析過程和思維方法,也可以作進一步的質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聽完課,不僅能掌握知識的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三、定期整理學習筆記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回顧、對照預習筆記、聽課筆記、作業、達標檢測、教科書和參考書等材料加以補充、歸納,使所學的知識達到系統、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學習筆記要簡明、易看、一目瞭然,符合自己的特點。做到定期按知識本身的體系加以歸類,整理出總結性的學習筆記,以求知識系統化。把這些思考的成果及時保存下來,以後再復習時,就能迅速地回到自己曾經達到的高度。在學習時如果輕信自己的記憶力,不做筆記,則往往會在該使用時卻想不起來了,很可惜的!
四、及時做作業
作業是學好物理知識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掌握知識熟練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時的預習中,用書上的習題檢查自己的預習效果,課後作業時多進行一題多解及分析最優解法練習。在章節復習中精選課外習題自我測驗,及時反饋信息。因此,認真做好作業,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發現自己知識中的薄弱環節而去有意識地加強它,逐步培養自己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樹立解決實際問題的信心。
要做好作業,首先要仔細審題,弄清題中敘述的物理過程,明確題中所給的條件和要求解決的問題;根據題中陳述的物理現象和過程對照所學物理知識選擇解題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和規律;經過冷靜的思考或分析推理,建立數學關系式;藉助數學工具進行計算,求解時要將各物理量的單位統一到國際單位制中;最後還必須對答案進行驗證討論,以檢查所用的規律是否正確,在運算中出現的各物理的單位是否一致,答案是否正確、符合實際,物理意義是否明確,運算進程是否嚴密,是否還有別的解法,通過驗證答案、回顧解題過程,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識,熟悉各種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五、復習總結提高
對學過的知識,做過的練習,如果不及時復習,不會歸納總結,就容易出現知識之間的割裂而形成孤立地、呆板地學習物理知識的傾向。其結果必然是物理內容一大片,定律、公式一大堆,但對具體過程分析不清,對公式中的物理量間的關系理解不深,不會縱觀全局,前後聯貫,靈活運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去解決具體問題。因此,課後要及時的復習、總結。課後的復習除了每節課後的整理筆記、完成作業外,還要進行章節的單元復習。要經常通過對比、鑒別,弄清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系以及變化發展過程,並及時歸納總結以形成系統的知識。通過分析對比,歸納總結,便可以使知識前後貫通,縱橫聯系,並從物理量間的因果聯系和發展變化中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這樣既能不斷鞏固加深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歸納總結的能力。
六、做好思想准備,調整好學習心態
在學習物理的第一節課時,老師都會講物理難學,在未學習物理之前就從高年級同學那裡聽說物理教難學。因此大部分同學在學習物理時都帶有一些不正常的學習心態,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1)緊張、畏懼心理。物理難學在他們的心靈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害怕上物理課,害怕做物理作業,害怕老師課堂提問,害怕老師的個別談話,怕做實驗、怕動手,千方百計地迴避學習,膽怯的心弦一天到晚緊綳著,不能理論聯系實際,不能在實踐中運用學過的知識,久而久之,越怕越難學,越難越怕學。(2)「一口吃個胖子」的心理。想把成績搞上去,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成績仍沒有什麼大的起色,隨即產生「反正學不好了」和「我不是學習的料」的錯誤心理。(3)消極心理。學習鬆鬆垮垮、馬馬虎虎,懶惰思想較重,學習缺乏主動性,處於被動應付狀態,上課時經常「開小差」,盼望著「快下課」,老師提問大都說「不會。」
誠然,物理是難學,但絕非學不好,只要按物理學科的特點去學習,按照前面談到的去做,理解注重思考物理過程,不死記硬背,常動手,常開動腦筋思考,不要一碰到問題就問同學或老師。在學習中要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學習中去尋找樂趣,就能培養自己學習物理的興趣。比如一個學生在學習力的圖示時就編了這樣的順口溜:「四定即定作用點、定方向、定標度、定長度,兩標即標箭頭、標數值和單位。」現代社會的發展,物理學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同學們要以振興中華為已任,以學好物理報效祖國為內部動力,要認識到自己學習的責任感和建設祖國的使命感,從而自發地、積極地、主動地學習,就一定能學好物理知識。
而化學呢
.掌握重要的化學定義,並學會去運用。
2.背1-20號元素的字母符號。
3.掌握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和計算。
4.記住一些化合物和一些單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如
O2、H2O、CO、CO2等等。
5.掌握一些主要的反應類型如:化合反應、氧化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中和反應等。
6.掌握化學式最重要的如:化合價、計算相對原子質量、計算相對分子質量、某元素的質量分數等。
7.掌握化學實驗的一些儀器的用法及注意事項:試管、酒精燈、試管夾等。
8.收集氣體的方法:排水法、排空氣法。
以上只學習時必須注意的
下面是要更好的學好化學:
1.對化學有興趣(這會促使你在上課時不覺得枯燥)
2.下來一定要做一些針對性的練習(主要是基礎題,先別做難題,只有把基礎打好了才能適當的做些難題)
3.如果上課時有聽不懂的地方不要焦躁,在你不懂的地方做一個記號,下來問老師(如果你那時感到焦躁,你肯定對老師後來講的知識不太注意,導致惡性循環)
4.多了解些課外的化學知識(這有助於培養你的興趣,到時候老師講些課外的知識時,你都能答上)有關化學的課外知識:王水的構成、魔酸(超強酸)的構成、為什麼青磚紅磚都是土燒的顏色會不同等
5.你經過以上的做法,你幾乎上課可以把老師當堂課的知識消化掉,這樣為你其他科的復習提供了更多的時間(當然你每周還要把當周的知識過一遍)
如何學好初三數學,是擺在即將升入新初三學生面前的一個難題。其實,學好數學並不難!
一、課本要「預、做、復」。每堂新課之前,做到先預習,特別要把難點或不懂之處用彩筆劃出,以便上課時更加註意。每節內容後面的練習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內容,會做80%的練習題。每節新內容學完後,我們要按照課本內容,從易到難,從簡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學過的知識進行比較復習,對概念、定理、公式做出歸納、總結,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最好能把課本上的例題自己做一遍。對課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以形成對知識的整體認識。
二、上課要「聽、記、練」。把預習中存在的問題放在課堂上著重聽,必要時還需做好筆記,並通過一些練習題加以鞏固。數學不同於其他學科,單把概念、定理、公式背熟,無法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通過練來減少運算中出現的錯誤。
三、作業要「思、問、集」。作業一定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多從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從典型題目中探索多種解題方法,從中得到聯想和啟發。同時,還應多樹立數學解題思想:如,方程的思想、函數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整體的思想、分類的思想等常用方法;對於難題,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如改變條件、添加條件、結論與條件互換,原結論還成立嗎?另外,對於自己作業、試卷中出現的錯誤,最好能准備一本錯題集,以便今後復習中使用。做到絕不出現第二次類似錯誤。
總之,學習數學要有方法、計劃和合理的安排。新課授完後,有些同學就感到頭痛,於是,東看看西翻翻,一天下來,不知道自己學了什麼。因此,每個同學都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合理的學習方法、目標;沒有方法,就會變成一隻無頭蒼蠅;沒有目標就會沒有動力。
如果想拿高分建議你做一做歷年中考的最後兩道題
還要總結一下以往錯題 常看避免再犯
(1)學會「數學閱讀」
在中小學,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學生向教師問問題時,一些教師常常會說:請你把問題再讀兩遍;請你把問題講一講;請你把問題抄一遍;等等。這些教師要表達的是一個意思,請你再讀一讀,再理解一下。
我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在大學,每年都要舉辦一次「數學建模競賽」,競賽的問題都是一些實際問題,要求三人一組,工作三天,共同完成一篇解決問題的「論文」,可以藉助各種圖書、網上資源和工具(包括計算機和軟體等)。1993或1994年,首都師范大學第一次組隊參加,讓我們擔任指導教師,我們十分為難,首都師范大學的學生要與北大、清華的學生一起考試,差距是明顯的,是多方面的。我們分析,感到最大的差距是:獨立地學習和理解數學的習慣和能力。我們改變了輔導的方式,讓學生選擇內容,學生講,我們聽。開始階段,我們總會說:對不起,我們沒有聽懂,請你重新准備。有的學生講過四、五遍,當我們感到他真的懂了,再學別的。這種方法很好,大部分學生經歷了一次這樣的過程以後,再報告其他的內容就變得比較順利了。這些學生在競賽中得到了很好的成績。
在學習外語時,有一種基本能力:閱讀理解。我們感到在數學的學習中,「數學閱讀」也是非常基本的。這些年我們接觸了一些中小學的教學實際,中小學生獨立進行「數學閱讀」的要求和機會越來越少。教師是好意,為了使學生盡快地提高考試成績,為了「多講一些」,為了「節約時間」,教師替代學生做得太多了。我們希望同學們認識到,提高數學閱讀能力是學好數學的基本功之一。我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在地質學科的論文中,數學公式的出現次數是平均每頁六次之多。在其他的學科中也有類似的情況。為了更好的說明數學閱讀在中小學的重要性,我們以數學「應用問題」為例加以說明。
在中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問題」常常是難點,為什麼難?主要兩個理由,一個理由是背景豐富,都是一元二次方程,但是,可以用各種背景去展示,很難規為題型,如果歸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題」,就好像沒有歸類,如果從背景歸類,又會十分龐雜。
第二個理由是問題和條件不像「傳統的數學習題」那樣規范,有時需要自己從敘述中明確「要求的結論和要證的結論」,「條件」和「結論」的關系不像「傳統的數學習題」那樣「可丁可卯」,即條件不可多也不可少。這樣,需要分析和判斷哪些條件有用,哪些條件沒用,而分析和判斷的依據是因題而異。對目前中小學教學的基調——題型,這些是不匹配的。
應用問題「難」在需要「數學閱讀理解」能力,「難」在這種能力不能突擊培養、不容易模式化,「難」在教師不能替代。
應用問題,包括數學建模,她的教育作用有兩方面。一方面,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數學的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體會數學的價值。另一方面,從另一個角度體會做數學的過程,數學不僅僅是從概念到概念,從定理到定理,從一些結果到一個新的結果;數學是有背景的,這些背景中蘊含著深刻的數學內涵,這些背景在數學思考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做數學會有一個過程,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需要我們發現問題,提出猜想,分析和尋求條件,並且,還會不斷地修正,甚至反復,等等。
「數學閱讀理解」能力是一種基本能力,教師和學生都應予以重視,提高這種能力需要比較長期的積累,作為教師應該針對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建議。
在中小學數學教學中,有一個認識上的障礙,一些人認為:「學習數學就是做數學習題」,也有人認為:「做習題能力是實的,其他都是虛的。」這種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別是在對付考試時會起一定的作用。做數學習題的能力是反映數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做習題有助於對一些數學技能、方法的理解。但是,數學的學習還包含更豐富的內容,關於這些我們在前面已經講了很多。
建議教師多給學生一些機會,針對不同水平和特點的學生,提高他們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很多教師在這方面積累了一些很好的經驗,例如,有針對性地讓學生閱讀教材和收集參考資料,在閱讀中,讓學生思考「一些重要概念」形成的過程,思考某些章節的知識結構,不同概念(像函數與數列等)的內在聯系,等等,並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思考寫成報告。
希望學生們把思路開闊一些,除了做習題,還能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並養成思考問題的習慣,我們在北大數學系讀書時,曾問過丁石孫老師一個問題,大體意思是:什麼樣的學生算好學生?丁先生的回答使我們終生難忘,「沒有問題的學生恐怕不能算好學生」。對很多學生來說,除了不會做的習題,大概沒有值得思考的問題。在數學的閱讀中,應該不斷的提出問題,把自己對數學的理解深入下去。
(2)養成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在這次課程改革中,提出三維目標,其中「過程」也作為一個目標。「學習習慣」是過程的一個很好的體現。
什麼是學習習慣?
有的學生放學,回家就做作業(一般是做習題),做完,就算完成學習任務。
有的學生,回家後,先把教師講授內容的教材認真地讀一遍,然後,再做作業,做完,再想一想,今天學的與以前學的有什麼聯系。
有的學生有些總結的習慣,學習一個段落的內容,一定要整理一下,寫下來。
有的學生不喜歡寫,喜歡想,常常會做在那發呆,把學過的回憶一遍。
……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習慣。養成一個適合自身情況,好的學習習慣,會提高學習的效率,會自然地保持下去,會一生受益。
數學學習有自身的特點,例如,很多人在講解數學時,喜歡畫圖,總會用最直觀、形象的語言來解釋本質的內容;有些人在講解抽象數學概念時,總喜歡選擇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例子,一下子就會把抽象概念很清晰地表示出來;有些人在教授數學時,總讓人有一種整體的感覺,來源、過程、結果、應用等,哪一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十分自然。用直觀的圖像來表述抽象的概念;用具體的事例來理解一般的事物;不斷地形成整體知識框架;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好的「習慣」。
這些好習慣的形成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教師自覺不自覺地都在用自己的習慣影響學生,希望各位教師把這件事做得更自覺一些,更主動一些。也希望學生在學習中,成為有心人,形成一些適合自身條件、行之有效的好習慣,改變一些不好的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3)學會「索取」——主動學習
從教師的角度,總希望千方百計把自己的東西給學生。有的學生不知道該如何接受這些東西;有的學生不論好壞全收;有的會挑挑揀揀,好得留下,重要的收好;等等。但是,一般地,教師最喜歡會主動「索取」的學生。
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如何「授魚」,一般教師想得多一些,如何「授漁」,這是極具挑戰的,前面說的「好的學習習慣」就是「撲魚」的范疇。
「授漁」,有兩個方面,一是方法,「好的學習習慣」是方法;另一個是動力,「好奇」,「興趣」,「上進心」,「對數學價值的認識」,這些都是動力。二者是不可分的,「信心」就體現了二者的聯系,學好數學,需要花些力氣,碰到難處,要堅持一下,我們的一些碩士或博士學生做論文時,常常碰到一些「坎」,除了我們一起分析討論之外,我們總會要求「再堅持一下」,這個過程不僅能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也會「逼迫」他們總結出「方法」。很多優秀的教師在這方面是很有辦法的。
從學生的角度,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不僅要學會「知識」,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的;也要學「索取知識」,不斷得到自己需要的,這兩者也是相輔相成。需要思考。例如,在做題時,有的學生有一種很好的習慣,做完總要想一想,對題目作一個評價,是不是好題?給我留下了什麼?這些思考使得他們的學習「事半功倍」,這就是他們索取知識的辦法。
我們希望把「教和學」結合起來,在這方面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一榮皆榮。教師應該盡力多給學生提供一些提高主動性的機會,幫助學生把他們的潛能發揮出來,針對不學生生的情況給於不同的建議,讓更多學生盡快「入門」。變被動為主動。
(4)獨立思考與研討交流
學習數學,需要獨立思考,對於背景、問題、概念、定理、應用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都需要自己思考,讓它們自然地留在我們的頭腦中,做問題、習題也需要獨立完成,即或請教了別人,最後,還是需要自己來完成。
目前,各種不同形式的討論班(seminar)已經成為研究數學的一種基本的工作模式,在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的教學中,也越來越多地採用討論班的形式,討論的形式不同,水平不同,人數不同,但是,基本的形式是一樣的,有明確的討論問題,參加的成員應事先認真思考准備,有主題報告,又充分地討論交流。
在中小學也可借鑒這種形式,教師和學生一起組織,大家都會受益。
藉助網路,搭建專題討論的平台,已經出現了一批,特別是一些「名師工作室」,採用這樣的形式,如果能多一些討論就更好了。這是信息技術給我們帶來的最大方便,我們應該把技術充分地利用起來。

『叄』 初三物理怎麼學

初中物理知識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物理事實(物理現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初中物理主要學習有關力、熱、聲、光、電幾大部分。學習物理先是要「學會」,這是初級階段,然後是「會學」,這屬於高級階段。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方法是:首先通過觀察、實驗,認清物理現象,了解物理事實,建立物理圖景,再進一步通過概括、分析和歸納,形成概念找出規律。同時要學會把物理概念、規律和物理現象、物理情景聯系起來,理解它們的物理意義,並及時進行總結,形成知識網路。

這樣做既可加深理解,避免死記硬背,又有利於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要體現「物中有理」,「理中有物」。做到三重視,即重視知識的引出或建立過程,重視其物理意義,重視聯系實際及其應用。

(一)了解學科特點是學好物理的前提。

物理學科的基本特點是:知識量大,涉及面寬。體現有四多:概念多,規律多,公式多,實驗多。初中兩冊物理書總計77個知識點,26個基本公式,23個重要實驗,97個知道,37個「理解」層次要求。面對如此多的知識含量,首先要確立一個原則,就是「先死後活,不死不活,死去活來」的原則。

就是說該記的規律、概念、公式和定義必須記住,記不住就談不上靈活運用,記不住就談不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有關問題的能力。只有掌握了知識,才能逐步培養我們的實驗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我們講的「記」並非死記硬背,是指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

(二)勤奮是學好物理必要條件。

人之初,性本懶,懶是學習成功的大敵。

怕苦、怕累是阻礙學習成功的絆腳石。學習是一種艱苦的勞動。要想取得良好成績,就必須付出代價。勤奮出天才,有耕耘才會有收獲。在學習中要靠頑強毅力不斷地與懶惰思想作斗爭,這樣才能學好物理。

(三)好的學習方法是學好物理的重要途徑。

1、讀好物理書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物理書分三個階段:

(1)課前讀書,認真預習,摸清老師要講內容,找出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內容,做到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聽課。

(2)課上打開書,邊聽,邊看書,邊思考,對照老師講解與書本陳述異同點,深入理解,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3)課後看書,將課本中重要概念、規律、定義和公式進一步理解,讀書的過程就是對物理知識深入理解的過程,也是加強記憶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再做題,必將提高做題速度和正確率。

2、聽好課是學好物理的關鍵

課堂教學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認真聽講是學好物理的關鍵,聽課應把握以下幾個環節:

①知識是怎樣引出的?

②知識內容是什麼?

③所學知識概念應怎樣理解?

④所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有什麼應用?

3、重視知識體系的建立

每章節學習完畢,都應進行小結,按知識條塊歸類,並建立相關的知識網路,將平時細碎的知識進行縫合,將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楚,由點到面形成網路。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就是對知識加深理解的過程,也是提高綜合歸納能力的過程,也是深刻理解知識內涵和外延的過程。

4、重視做題訓練

人之初,性本忘,遺忘是人的共性。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人的遺忘是有規律的,人的記憶經過24小時則將忘掉50%以上,假設所學內容課堂上記住100%,那麼經過24小時,所學知識將在腦海中僅存不足50%。因此,及時反饋,及時復習,加強做題,強化訓練就非常必要。做題訓練是考查知識是否掌握的重要環節。做題要有一定的量,沒有量也就沒有質。通過做題,明思路,找方法,尋規律,力爭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通過訓練查缺補漏,提高能力。

5、建立錯誤檔案

將平時考試和練習中的錯誤記錄在案,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查找相關的知識漏洞,及時補缺。必須做到犯過的錯誤不可重復再犯。

(四)注意初三物理與初二物理的區別。

初二物理教材注重物理現象教學,通過物理現象教學,引起學生興趣,引發思考,探究因果,提高素質。初二物理學習特點是記憶為主理解為輔。

初三物理教材隨知識難度的增加,由物理現象教學逐步進入理論教學。例如,機械能、內能、電學的8大概念看不見,摸不到,缺乏直觀性,具有抽象性。因此學習方法也應隨之改變,如果說初二物理學習是以記憶為主、理解為輔的話,那麼初三物理學習就應以理解為先,強化記憶,靈活運用,提高能力。

初三學生還面臨著升學考試任務,因此我們著眼點還要面對升學考試,因此在平時學習物理時必須以中考尺度要求自己,培養能力,提高素質,應對中考。

『肆』 九年級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九年級物理教材採用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下面是我為你整理了「九年級物理教學工作計劃」,希望能幫助到您。

九年級物理教學工作計劃(一)

九年級是初中學生在校的最關鍵一年,在「以學生為本」,這樣一個教學理念下,對本學期的物理教學作出如下的計劃:

1、在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本」

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教給學生「怎樣發現問題」、「怎樣提出問題」、「怎樣研究問題」、「怎樣分析問題」、「怎樣反思」、「怎樣交流」等等,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變成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2、課堂教學中注意「三基」的訓練

由於初三的內容相對初二來說較難,因此,在教學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訓練,要狠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礎知識的訓練基礎上,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進行基本方法的滲透。

對基本技能的訓練要貫穿於整個物理教學的全過程,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訓練,同時要幫助學生總結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變數法」、「等效法」、「類比」、「模型」等。

3、加強演示和學生實驗

初中物理教學以觀察、實驗為基礎。觀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現象、進行演示和學生實驗,能夠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觀察和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引起學習興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要加強演示和學生實驗

4、重視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

物理概念和規律是物理知識的核心內容。要培養學生關注物理現象,引導其從現象的觀察、分析、實驗中形成物理概念,學習物理規律,繼而對規律的發現過程產生興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規律,多數是從物理事實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來的,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九年級物理教學工作計劃(二)

一、指導思想

以《課程標准》為指導,以教材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以落實「雙基」為重點,認真落實學校常規管理教學制度,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教9(1)、9(2)、2個班的物理。這兩個班的層次基本相同,但從學生的學習態度、組織紀律、學習能力和水平以及學習習慣還有些參差不齊,需要因班、因生而宜,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加強教學和引導。

三、學科教學內容

本學期初三物理教學內容為九年級全一冊,具體內容如下:

第12章《溫度與物態變化》。

第13章《內能與熱機》。

第14章《了解電路》。

第15章《探究電路》。

第16章《電流做功與電功率》。

第17章《從指南針到磁浮列車》。

第18章《電能從哪裡來》。

第20章《能源、材料與社會》。

四、目標與任務

1、通過教育和教學,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能自覺地走進物理世界。

2、加強物理觀察實驗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在教學中老師要多做演示實驗,落實學生實驗,並鼓勵學生在課外做一些觀察小實驗。

3、突出應用物理知識的教學,物理教學要「從生活走向物理」,樹立知識與應用並重的觀念,「從物理走向社會」,注意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4、教書育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五、具體措施

1、認真學習物理《課程標准》,鑽研教材和參考資料,准確把握每節的知識點。

2、嚴格按教學常規制度辦事。認真備課,寫好教案,提前准備好課堂教學實驗,不打無准備之仗。

3、布置適量的作業,做到每課必練,杜絕學生不做作業,少做作業和抄襲作業的現象,教育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4、加強培優和學困生的輔導,認真上好自習課,促進各層次學生均衡發展。

5、積極參加學校校本教學研究活動,主動聽課,本學期聽課不少於15節,積極參加教學研究活動,虛心向青年教師和有經驗的教師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6、強化單元測試和月考訓練以及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的復習備考工作,做好試卷分析和講評。

7、加強業務學習和學識修養,加強專業知識的自學,多讀書讀好書,了解一些前沿科技,為教學服務。

8、加強師生和學生家長的聯系與溝通,及時了解學生和家長對自己所教學科的意見,不斷改進教學工作。

九年級物理教學工作計劃(三)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級物理教材採用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這樣編排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

教材把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生當作第一讀者,按照學習心理的規律來組織材料。全書共10章。每章篇首都附有導語和照片,導語文字優美,具有可讀性,照片選取具有典型性、啟發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學習時心中有數。章下面分節,每節內都有些小標題,幫助學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課題、講述知識、歸納總結等環節,以及實驗、插圖、練習中,編排了許多啟發性問題,點明思路,引導思考,活躍思維。許多節還編排了「想想議議」,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討論的問題,促使學生多動腦、多開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了解分子運動論的初步知識、了解內能、熱量、比熱容的.概念。

B、知道電流、電壓、電阻的概念,理解歐姆定律、電功率。認識電磁之間的聯系。

C、了解現代信息的發展,了解能源的利用和可持續發展。

2、過程和方法:

A、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徵。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B、能在觀察物理現象或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的能力。

C、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信息處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能保持對自然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

B、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三、具體措施: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指導他們學會適宜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重視科學探究的教學,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獲取知識,養成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3、注重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模地的構建,而不是去復制知識,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才是至關重要的。

4、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

5、加強練習,規范訓練。能將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伍』 怎樣學好初三物理 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1、分類法

對所學概念進行分類,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初中物理學的概念可分為四小類:

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幾個物理量的積,例如:功、熱量;

②概念是幾個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壓強、功率、效率;

③概念反應物質的屬性,例如:密度、比熱、燃燒值、熔點、沸點、電阻率、摩擦系數等;

④概念沒有定義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點、溫度。

2、對比法

對於反映兩個互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這種方法進行學習。

例如:熔解與凝固、汽化與液化、升華與凝華、有用功與額外功。

3、比較法

對於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關概念利用相比較學習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建立內在聯系。

例如「重力」與「壓力」、「壓力與壓強」、「功與功率」、「功率與效率」「虛像與實像」、「放大與變大」等。

4、歸類法

把相關聯的概念進行分組比較便於形成知識系統。

例如:

①力、重力、壓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②速度、效率、功率、壓強。

③杠桿、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線。

④熔解、液化、蒸發、沸騰、汽化、液化、升華、凝華。

⑤串聯、並聯、混聯。

⑥通路、短路、斷路。

⑦能、機械能、功能、勢能。

5、要點法

抓住概念中關鍵字眼進行學習,例如「重力」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豎直向上的力叫重力,這個概念中「地球的吸引」「豎直向下」就是關鍵字眼,值得反復回味和理解。


公式學習——物理鑰匙



每一個公式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不能亂用,每一個字母都有著特定含義,需要理解:

例如p=F/S中「S」指兩物全接觸的公共面積,這個公式既適用於固體,也可適用於液體和氣體,而p=ρ物gh來說適用范圍就更小,只適用規則固體物體放在水平面上產生的壓強。

我們面對每一個公式不能機械記憶其等量關系,建議應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擴展,這樣才能形成知識體系,提升學習物理的效率。

1、根據公式想物理概念,對於ρ=m/V,v=s/t,p=F/s,W=F·s,可以記:單位體積某物體的質量叫物質的密度。

2、根據公式記單位,記住物理量的國際單位、常用單位、單位進率。

3、根據公式想變形公式,多進行這樣的訓練有利於擴展思維,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4、根據公式記影響物理量的因素,例如從f=Fμ記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是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且成正比,又如通過p=F/S記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其實質是乘積式或比值式的物理量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

5.通過公式想實驗

公式是實驗的原理所在,從公式中想所要測的物理量,從所測物理量想所需的實驗器材,再進一步想實驗過程,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陸』 初三物理電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常聽學生說物理難學,尤其是電學。其實中學生感到物理難學,學習積極性不高,並不都是學生智力問題,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影響更大。怎樣搞好電學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面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初中物理電學教學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談初三物理電學教學
一、引導學生做好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從而用好物理。由於中學生的年齡特徵,決定了他們好動、好問,喜歡實際操作,喜愛看不平常的現象,急於想知道是什麼,為什麼。在教學中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多給學生動手機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探究物質的導電性」教學中,先引導學生,猜想教師事先准備的:玻璃、塑料尺、鉛筆芯、鹽水等,哪些能讓電流通過使小燈泡發光?每當驗證的結果與他們的猜想相違背時,他們就急於想知道為什麼,學生探究的熱情一浪接一浪,這不僅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慾,還最大限度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展示物理的趣味性,發展學生思維中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大致處於直接興趣階段,他們對自然現象的解釋和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處理都具有濃厚興趣。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敢於聯想,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可有意製造「矛盾」,把學生置身於徘徊中,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發揮其創造性。

例如,在學習「串、並聯電路知識」後,利用串聯電路只有一條通路的特點,以及電鍵與用電器一般串聯的知識,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一個電路中有一個電源,一個電鍵K,兩個燈泡L1和L2,且這兩個燈泡串聯,當電鍵K斷開時,L1、L2均發亮,但K閉合後,L1不發光,L2發光,這種情況是否存在?若存在畫出可能的電路圖。由於已有知識的干擾,將學生置於「矛盾」之中,學生只有敢於想像,沖出電鍵只能與用電器串聯的定勢,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既加深了知識的理解,又鍛煉他們思維的深刻性和廣闊性。

三、引導學生做好綜合應用題電學知識頭緒多,綜合性強,做綜合應用題時,學生往往感到無從下手,稍有疏忽就會釀成錯誤。在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指點、引路兩方面。

1、指點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由於物理知識理解不透,常會出現生搬硬套的現象,這時,教師要找准症結,給予指點。

例如,在學過「電功率知識」後,筆者讓學生討論「220 V,40 W」和「220 V,100 W」兩盞燈串聯在電路中,哪個更亮?大多數學生會認為:100 W的燈泡比40 W的燈泡更亮,這說明學生被燈泡的額定功率所迷惑,而忽視了燈泡的明暗程度與燈泡的實際功率有關,找到症結後,教師讓學生思考「220 V,40 W」和「220 V,100 W」的兩個燈泡,哪個電阻大?將他們串聯起來,通過他們的電流大小怎樣?最後引導學生利用公式「P=I2R」來判斷哪個燈泡會更亮。2、引路 對於難度較大的題目,教師應採用降低梯度,分設疑點的方法,將學生引向正確軌道。

例如,學生在做「電阻R1和R2串聯接入電路後,兩端所加電壓為24 V,如果R1=80Ω,通過R1的電流為0.2 A,求電阻R2」,由於剛學過歐姆定律知識,很多學生無法解題,筆者採用「分解肢體,化難為易」的方法,先引導學生分析題意,將每個電阻元件對應的電流、電壓、電阻等物理量羅列出來,並將它們對應的關系式或數值標出來,未知量用「x」標明,最後對照羅列出來的資料,應用學過的電學知識作答,由於分層降低梯度,學生在教師搭橋引路下,順利實現了認識的飛躍。

四、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獲取成功的願望,成功時會情緒高昂,興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敗時,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影響積極性,因此,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自信心的一種有效方法。

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實際,設定教學內容的層次與梯度,讓每個學生都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例如,在設定課堂提問的內容與物件時,可根據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難的問題不提問學困生,以免他們答不出來而處於尷尬的境地,繼而產生自卑感。在布置作業時,要根據不同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題目,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每單元學習結束後,要認真進行單元復習,精心設計測試題,對較難的題目在復習時要進行一些暗示,使他們在復習時有針對性,在測試時獲得一定的成功,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五、注重學用結合不少學生對物理這門課感興趣,覺得好玩,但是當他們利用所學知識去解釋、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時,他們常常會感到不知所措,這是理論和實際脫節的緣故,因此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學用結合的能力。

電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學了電學知識後,教師可安排指導學生在家觀察電路,利用測電筆辨別火線和零線,學習燈頭線接法,會讀電表指示數,會根據家用電器銘牌上的數值,算出家中每天或每月的耗電量等,同時還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到工廠和建築工地去觀察哪些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識。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傳授知識與激發興趣結合起來,最大限度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樂學、會學;同時,作為主導的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導學生的學法統一起來,實現優化教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物理電學知識點總結
一、 電荷電荷: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說物體帶了電,或帶了電荷。 摩擦起電:摩擦過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 摩擦起電的原因:在摩擦過程中,電子會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得到電子的物體因有多餘的電子帶上負電荷,失去電子的物體因缺少電子而帶上等量的正電荷。

兩種電荷:

1、正電荷: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

2、負電荷: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上帶的電荷叫負正電荷。 電荷作用規律: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驗電器: 結構: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 作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原理:同種電荷互相排斥。 檢驗物體是否

帶電的方法:

1、是看它能否吸引輕小物體,如能則帶電;

2、是利用驗電器,用物體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如果金屬箔張開則帶電。 電荷量: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單位:庫侖,符號:C。 元電荷:電子湯姆生發現是帶有負電最小電荷的粒子,人們把最小電荷叫元元電荷。e=1.6×10-19 C。 導體;善於導電的物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酸鹼鹽的水溶液、石墨等。 導體導電原因:導體中有能夠自由移動的電荷。金屬中導電的是自由電子 絕緣體:不善於導電的物體〉如:橡膠、陶瓷、塑料、乾燥的空氣、油等。 絕緣體絕緣的原因:電荷幾乎都被束縛在原子范圍內,不能自由移動。

二、 電流和電路 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中發生定向移動的是自由電子 電流方向: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金屬導體中電流方向跟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電路中電流:電路閉合時,在電源外部,電流方向是從電源正極經過用電器流向負極。

電路構成:

1、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發電機、電池。

2、用電器:消耗電能的裝置,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3、開關:控制電路的通斷。

4、導線:連線電路輸送電能。 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線情況的圖。 二極體具有單向導電性發光二極體還可發光。

三、 串聯和並聯串聯:

1、連線特點:逐個順次,首尾相接。

2、電流路徑:只有一個。

3、開關作用:能同時控制所有的用電器,開關位置變了控製作用不變。

4、用電器工作:互相影響。

並聯:

1、連線特點:並列連線,首首尾尾。

2、電流路徑:至少2個。

3、開關作用:幹路:總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只控制本支路。

4、用電器工作:互不影響。 四、 電流的強弱 電流表示電流的強弱。 單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 1A=1000mA,1mA=1000μA。

電流表:

1、測量電流。

2、兩個量程:0---0.6A大格0.2A,小格0.02A0---3A大格1A,小格0.1A。

使用:

1、電流表要串聯在被測電路中;

2、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電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3、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不確定時用大量程試觸。

4、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把電流表直接接到電源兩極上。

五、 探究串、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並聯電路中,幹路中的電流等於各支路的電流之和。
初中物理電學公式總結
歐姆定律部分,它是在同一電路中,通過某段導體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電功,電功率部分,是用來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單位是瓦特,簡稱"瓦"W。

電學公式,主要包括串聯、並聯的主要電路原理公式。對電路畫圖的理解比較重要。

初中物理電學定理公式的主要總結,在地磁學方面的部分知識也需要掌握。
在地磁學方面的知識也進行一個詳細的總結,有利於對電磁學的整體理解水平的提高。

『柒』 怎麼 學好初三物理

問題很寬泛,那我就分知識點和思想方法說吧。
1、知識點
初三的課程是緊張的。你應該會學到力學(受力分析、功能關系等)、電磁學(電路、電流計算、簡單磁場等)等知識。與初二物理不同的是,初三的物理更強調定量的計算,因此要在大題目上下功夫。初三的實驗題也不少,有些甚至有些怪異。所以要多觀察,多積累,總結出共性的注意點(例如減小誤差的方法等)。
2、思想方法
物理的精髓在於思想方法的積累與轉化。建議多積累物理模型(例如典型電路、典型功能問題、典型磁場線等)。有了物理模型,再結合公式計算,答案自然一目瞭然。
做題目教你三部曲
1分析物理過程,判斷它是何類問題(力學還是電學等等)。理清一次次的過程,做到心中有數。
2一次過程對應若干個公式和方程。細心列出算式,細心細心地計算,千萬別著急!
3檢驗。一檢驗計算問題。二檢驗答案的合理性,要與事實相符。
最後一定要與老師多溝通,不論你喜不喜歡他或她。物理總是你的,在中考中分值不小,很重要!
最後祝你物理ok,像我一樣如願考上一所好的高中!

『捌』 初三物理怎麼學習

學習物理的方法、程序、技巧與能力
一、學好物理的方法
1. 怎樣學好物理概念
對於物理概念,要掌握它的定義、物理意義、大小與方向,單位和測量方法,以及與相似概念的區別與聯系。
2. 怎樣學好物理規律
對於物理規律,要掌握它的內容、公式、應用范圍、變形,以及與相近規律的區別與聯系。
3. 怎樣做好物理實驗
對於物理實驗,要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掌握實驗步驟,會處理數據、得出結論,並能用學過的儀器、方法做研究性實驗。

二、學好物理的程序

1. 怎樣預習好
預習有三個層次,一是接受法,預先看一遍教材,初步了解要學的新內容;二是尋找法,通過預習,找出疑難所在,清除「攔路虎」,提高上課效率;三是解答法,通過預習,既了解新課的知識內容,還能探求部分問題的解答。三個層次一個比一個要求高。

2. 怎樣聽好課
聽課有五項基本要求:真正聽懂,抓住重點,克服難點,觸類旁通,構築框架,形成記憶。
要真正聽懂,不要假懂,不要似懂非懂,不要似是而非。要聽懂老師講的基本內容、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在聽懂的同時,還要積極思考,達到理解,通過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抓住重點和本質的內容,克服難點。在抓住重點和克服難點的同時,還應進一步地思考和聯想,與學過的知識相結合,進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加工活動,使知識深入理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形成該課的知識結構框架,從整體上去認識,去把握,並開展積極的記憶活動,形成記憶,使外部的知識內化為自己頭腦中認知結構的有機成分。

3. 怎樣復習好
向同學們介紹復習的好方法——結構化學習策略。
結構化學習策略有兩個層面的含義。第一,是將本門課程的關鍵概念、要點和基本原理等抽取出來,形成一個有內在聯系的骨架性的基本結構,依次作為學習或復習的導向系統。第二,對部分知識內容的學習,結構化學習策略是列出某一方面知識內容的主要原理,基本概念、範例等重要知識線索,將課本轉變為知識要點,連成概念性的知識結構,然後再將具體知識與結構聯系起來,正象現代化的建築先立鋼筋骨架,再填補磚頭。

4. 怎樣做好作業
一是要先復習後做作業,二是要獨立、按時完成作業,三是要注意解題的規范化,四是重視運算結果正確、單位正確。

5. 怎樣讀書
向同學們介紹國際上流行的讀書方法—SQ3R讀書法。所謂SQ3R讀書法是由每個詞的首字母組成的五個步驟讀書法,分別為瀏覽(Servey)、提問(Question)、閱讀(Read)、背誦(Recite)、復習(Review)。
按照這五個程序去讀書,一般來說都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三、學好物理的技巧

1. 解題的技巧
解題的兩個基本程序是分析與綜合:
解題中的分析程序是:要求 需求 已知;
解題中的綜合程序是:已知 可求 要求。
這兩個程序是互逆的。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解題時一定要先分析,有的同學不願分析、不加分析,看到題後就匆忙寫公式、算數字,則欲速不達。

2. 考試的技巧
1、 按照試題先後,先易後難答題;
2、 仔細審題,快速解答,書寫規范
3、 學會自我監控、自我調節
4、 反復審查,不搶交卷

『玖』 如何教好初三物理

1,注重交流,你首先要知道她的知識斷點。
2,從小處著手,你的物理好我想你應該你知道在物理中什麼是小處。
3,循序漸進,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而且要先吃好吃的。
4,就你的問題不是一句話說清楚的,你先用兩三周的時間解決完這個以後的再慢慢說吧。

閱讀全文

與初三物理如何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