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二物理聲現象知識點總結
初二物理聲現象知識點總結
物理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准,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下面是我整理的物理聲現象知識點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現象知識歸納
1.聲音的發生: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聲音的傳播: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
3.聲速: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米/秒。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空氣體快。
4.利用回聲可測距知穗碧離:S=1/2vt
5.樂音的三個特徵:音調、響度、音色。(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發聲體的頻率有關系。(2)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聲源與聽者的距離有關系。
6.減弱雜訊的途徑:(1)在聲源處減弱;(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3)在人耳處減弱。
7.可聽聲: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的聲波:超聲波: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波;次聲波:頻率低於20Hz的聲波。
8.超聲波特點:方向性好搭舉、穿透能力強、聲能較集中。具體應用有:聲吶、B超、超聲波速度測定器、超聲波清洗器、超聲波焊接器等。
9.次聲波的特點:可以傳播很遠,很容易繞過障礙物,而且無孔不入。一定強度的次聲波對人體會造成危害,甚至毀壞機械建築等。它主要產生於自然界中的火山爆發、海嘯地震等,另外人類製造的火箭發射、飛機飛行、火車汽車的賓士、核爆炸等也能產生次聲波。
聲現象知識點總結
1、聲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發聲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是靠介質傳播的,氣體、液體、固體都是傳聲的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人聽到聲音的條件:聲源——→介質——→耳朵
3、一般情況下氣體中的聲速小於液體和固體中的聲速。
4、回聲的產生:回聲到達人耳與原聲到達人耳的時間間隔在0.1s以上時,人能夠把原聲與回聲區分開,就聽到了回聲,否則回聲與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5、聲音分為樂音和雜訊。樂音有三個特徵:音調、響度、音色。
6、音調的高低是由發聲體震動的頻率決定的,音調高聽起來尖細,音調低聽起來就低沉。
7、響度與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震動幅度越小響度越小。
響度還與距發聲體的遠近有關,距離越近,感到的響度就越大。
8、音色:也叫音質、音品,它與發聲體的材料、結構、和震動方式等因素有關。
人們通常通過辨別音色,來辨別不同的發聲體。
9、雜訊的控制:
1)在雜訊的發源地減弱它,2)在傳播途中隔離和吸收,3)阻止雜訊進入人耳。
10、超聲波:高於20000Hz的聲波稱為超聲波。
11、超聲波的應用:
1)聲納——探測海洋深度、魚群、礁石等。
2)B型超聲儀——觀察內臟器官及胎兒,幫醫生診斷。
3)超聲探傷儀——探查金屬內部的裂紋。
4)超聲波測速儀——測量物體速度。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物體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就停止。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3.聲速的大小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
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1.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
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2.耳聾:分為神經性耳聾和傳導性耳聾。前者不能治癒,後者可以治癒。
3.骨傳導:聲音經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
4.雙耳效應
三、聲音的特性
1.音調:音調與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族戚有關,振動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可聞聲:頻率在20~20000Hz 之間。
次 聲:頻率低於20Hz。
超 聲:頻率高於20000Hz。
長的空氣柱產生低音,短的空氣柱產生高音。
2.響度:指聲音的強弱(大小)。聲音的響度與物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產生的響度越大。
3.音色:與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有關。人們根據音色能辨別樂器或區分人。
四、雜訊的危害和控制
1.從物理學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振動發出的聲音。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雜訊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
2.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聽覺下限)為0dB;為保護聽力,應控制雜訊不超過90dB;為保證工作和學習,應控制雜訊不超過70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雜訊不超過50dB。
3.減弱雜訊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雜訊、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雜訊、在人耳處減弱雜訊。
五、聲的利用
1.聲可傳遞信息的例子:
a.用聲吶技術探測海底的深度。
b.判斷雷聲有多遠。
c.醫生用超聲波檢查身體。
回聲定位――蝙蝠在飛行時會發出超聲波,這些聲波碰到牆壁或昆蟲時會反射回來,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蝙蝠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
2.聲可傳遞能量的例子:
a.工人用超聲波清洗鍾表等精細的機械。
b.外科醫生用超聲波把結石擊成細小的粉末。
一、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人靠聲帶振動發聲、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點振動發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聲,管制樂器考裡面的空氣柱振動發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聲,鼓靠鼓面振動發聲,鍾考鍾振動發聲,等等);不是所有物體振動發出的聲音都能被人耳聽到。
2、振動停止,發生停止;但聲音並沒立即消失(因為原來發出的聲音仍在繼續傳播);
3、發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
二、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得最快,氣體中最慢(軟木除外);
2、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話交談;
3、聲音以波(聲波)的形式傳播;
4、聲速:物體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m/s;聲速的計算公式是v= ;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三、回聲: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里,人耳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回聲(如:高山的回聲,夏天雷聲轟鳴不絕,北京的天壇的迴音壁)
1、聽見回聲的條件:原聲與回聲之間的時間間隔在0.1s以上(教師里聽不見老師說話的回聲,狹小房間聲音變大是因為原聲與回聲重合);
2、回聲的利用:測量距離(車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離);
四、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響度、音色;
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赫茲,振動物體越大音調越低;)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強;聽者距發聲者越遠響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體的音調、響度盡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辨別是什麼物體法的聲靠音色)
注意:音調、響度、音色三者互不影響,彼此獨立;
六、超聲波和次聲波
1、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一個范圍:20Hz~20000Hz,高於20000Hz叫超聲波;低於20Hz叫次聲波;
2、動物的聽覺范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台風、海嘯都要產生次聲波;
七、雜訊的危害和控制
1、雜訊:(!)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雜訊;(2)從環保的角度上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雜訊;
2、樂音: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有規則振動發出的聲音;
3、常見雜訊飛機的轟鳴聲、汽車的鳴笛聲、鞭炮聲、金屬之間的摩擦聲;
4、雜訊的等級: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是分貝。符號dB,超過90dB會損害健康;0dB指人耳剛好能聽見的聲音;
5、控制雜訊:(1)在聲源處較弱(安消聲器);(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植樹。隔音牆)(3)在人耳處減弱(戴耳塞)
八、聲音的利用
1、超聲波的能量大、頻率高用來打結石、清洗鍾表等精密儀器;超聲波基本沿直線傳播用來回聲定位(蝙蝠辨向)製作(聲納系統)
2、傳遞信息(醫生查病時的「聞」,打B超,敲鐵軌聽聲音等等)
3、聲音可以傳遞能量(飛機場幫邊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聲說話,一音叉振動,未接觸的音叉振動發生)
1、聲音的發生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並不是所有振動發出的聲音都能被人耳聽到。
2、聲間的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1)聲音要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面對面交談,也需要靠無線電,那就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
(2)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一般來說,固體>液體>空氣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大約是340 m/s
3、回聲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因此聲音必須被距離超過17m的障礙物反射回來,人才能聽見回聲。
低於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間只能使原聲加強。
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遠。
4、樂音
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樂音。
樂音的三要素:音調、響度、音色
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不同發聲體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叫音色、用來分辨各種不同的聲音。
5、雜訊及來源
從物理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都屬於雜訊。
6、聲間等級的劃分
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雜訊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7、雜訊減弱的途徑
可以在聲源處(消聲)、傳播過程中(吸聲)和人耳處(隔聲)減弱。
物理學習方法
專心聽講
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神。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學習,向同學學習。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同看法下課後再找老師討論,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於是完全自學了。入門以後,有了一定的基礎,則允許有自己一定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允許有一些自己的東西,學得越多,自己的東西越多。
整理好學習資料
學習資料要保存好,作好分類工作,還要作好記號。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題、試卷、實驗報告等等。作記號是指,比方說對練習題吧,一般題不作記號,好題、有價值的題、易錯的題,分別作不同的記號,以備今後閱讀,作記號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獨立做題
要獨立地,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機械能知識點
1、機械能是動能與勢能的總和,這里的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2、決定動能的是質量與速度;決定重力勢能的是質量和高度;決定彈性勢能的是勁度系數與形變數。
3、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稱為物體的動能。
4、勢能和動能的關系:動能增加量等於重力勢能減少量。
;㈡ 初中物理聲現象知識點總結
初中物理聲現象知識點總結
聲現象是初中物理的大考點之一,那麼相關的知識點又有什麼呢?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中物理聲現象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閱讀。
一、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人靠聲帶振動發聲、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點振動發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聲,管制樂器考裡面的空氣柱振動發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聲,鼓靠鼓面振動發聲,鍾考鍾振動發聲,等等);
2、振動停止,發聲停止;但聲音並沒立即消失(誤區警示:“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是指當發聲的物體停止振動時,發聲體將停止發聲,但原來發出的聲音卻在介質中繼續傳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為“振動停止,聲音消失”)。
二、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一切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為介質。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得最快,氣體中最慢(軟木除外);聲音在介質中以波的形式傳播,叫做聲波。
2、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話交談;註:有聲音物體一定振動,有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
3、一般情況下,我們聽到的聲音是由空氣傳播的,傳播的具體過程是:物體的振動引起周圍空氣的振動,形成聲波,以聲波的形式向外傳播,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過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這樣人就聽到了聲音。
4、聲速:物體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m/s;聲速的計算公式是v= ;聲音在150C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 影響因素:聲音的速度與傳播聲音的介質種類和溫度有關。
三、回聲: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里,人耳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回聲(如:高山的回聲,夏天雷聲轟鳴不絕,北京的`天壇的迴音壁)
1、聽見回聲的條件:原聲與回聲之間的時間間隔在0.1s以上(教室里聽不見老師說話的回聲,狹小房間聲音變大是因為原聲與回聲重合);
2、回聲的利用:測量距離(車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離);
四、怎樣聽見聲音
1、人耳的構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及聽覺神經組成;
2、聲音傳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動,再經聽小骨、聽覺神經傳給大腦,形成聽覺;
3、在聲音傳給大腦的過程中任何部位發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鼓膜、聽小骨處出現障礙是傳導性耳聾;聽覺神經處出障礙是神經性耳聾);
4、骨傳導:不藉助鼓膜,靠頭骨、頜骨傳給聽覺神經,再傳給大腦形成聽覺(貝多芬耳聾後聽音樂,我們說話時自己聽見的自己的聲音);骨傳導的性能比空氣傳聲的性能好;
5、雙耳效應: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因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步調亦不同,可由此判斷聲源方位的現象(聽見立體聲);
五、聲音的特性包括:音調、響度、音色;
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赫茲,振動物體越大音調越低;)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物體振幅越小,響度越小;聽者距發聲者越遠響度越小;
3、音色:不同的物體的音調、響度盡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辨別是什麼物體發的聲靠音色)
注意:音調、響度、音色三者互不影響,彼此獨立;
六、超聲波和次聲波
1、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一個范圍:20Hz~20000Hz,高於20000Hz叫超聲波;低於20Hz叫次聲波;
2、動物的聽覺范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台風、海嘯都要產生次聲波;
七、雜訊的危害和控制
1、雜訊:(1)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雜訊;(2)從環保的角度上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雜訊;
2、樂音: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有規則振動發出的聲音;
4、雜訊的等級: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是分貝。符號dB,超過90dB會損害健康;0dB指人耳剛好能聽見的聲音;
5、控制雜訊:(1)在聲源處減弱(安消聲器);(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植樹。隔音牆)(3)在人耳處減弱(戴耳塞)
八、聲音的利用
1、超聲波的能量大、頻率高用來打結石、清洗鍾表等精密儀器;超聲波基本沿直線傳播用來回聲定位(蝙蝠辨向)製作(聲納系統)
2、傳遞信息(醫生查病時的"聞", B超,敲鐵軌聽聲音等等)
3、聲音可以傳遞能量(飛機場幫邊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聲說話,一音叉振動,另一未接觸的音叉振動發聲)
;㈢ 八年級物理第一章—聲現象總結
你好!以下是我學習本章時的總結,這里提供給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①聲音的產生:聲(Sound)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聲音即停止。
②聲源: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③介質:聲的傳播需要物質,物理學中把這樣的物質叫做介質(Medium)。
④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傳播聲音的物質叫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固體、液體、氣體都可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無線電波的傳播速度是3×108 m/s。
⑤聲波:發聲體振動會使傳聲的空氣的疏密發生變化而產生聲波(Sound Wave)。
⑥聲速: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它是衡量聲音傳播快慢的一個物理量。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 ,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0m/s。
⑦決定聲速快慢的因素:1、介質種類;2、介質溫度
⑧牢牢記住:15℃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
⑨回聲:回聲是由於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否則,就不會將原聲與回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在屋子裡談話比在曠野里聽起來響亮,原因是屋子空間比較小造成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不足0.1s 最終回聲和原聲混合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⑩回聲的利用: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測量中要先知道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測量方法是:測出發出聲音到受到反射回來的聲音訊號的時間t,查出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v,則發聲點距物體S=vt/2。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①人耳的構造:外耳、中耳、內耳。
②感知聲音的過程: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空氣等介質的傳播→鼓膜的振動。(詳細解釋: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的振動,這種振動經過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這樣人就聽到了聲音)。
③耳聾: 在聲音傳遞給大腦的整個過程中,任何部分發生障礙(例如鼓膜、聽小骨或聽覺神經損壞),人都會失去聽覺,導致耳聾。分為神經性耳聾和傳導性耳聾。
④骨傳導:聲音通過頭骨、頜骨也能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聲音的這種傳導方式叫骨傳導。一部分失去聽力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
⑤雙耳效應: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徵也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三、聲音的特性
①樂音:樂音是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②音調:聲音的高低, 跟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物體振動的快,發出的音調就高;振動的慢,音調就低;頻率決定音調。
③頻率:頻率是用來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學中把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Frequency)。頻率單位是:次/秒,又記作Hz。
④人耳聽覺范圍:20Hz-20000Hz。其中20 Hz是人類聽覺的下限,20000 Hz是人類聽覺的上限。
⑤超聲波:頻率高於20000 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Supersonic Wave)。(蝙蝠、海豚等可發出)
⑥次聲波:頻率低於20 Hz的聲音叫做次聲波(Infrasonic Wave)。(地震、海嘯、台風、火山噴發等可發出)
⑦超聲波的兩個特點:一個是能量大,一個是沿直線傳播。
⑧響度:物理學中把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Loudness)。響度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和距發聲體距離的遠近有關。在相同距離下,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增大響度的主要方法是:減小聲音的發散。
⑨振幅: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Amplitude)。
⑩音色:物理學上,把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Musical Quality)。由物體本身決定,就是說:音色與發聲體的材料、結構有關。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不同的樂器或區分不同的人。
⑪樂音三要素(或三特徵):音色、響度、音調。
⑫三種樂器:打擊樂器、弦樂器、管樂器。
⑬樂器(發聲體)的音調:長短(長的音調低)、粗細(粗的音調低)、松緊(松的音調低)決定了音調的高低。
⑭三種樂器改變音調的方法:
(a)要使打擊樂器的聲音變化,可改變打擊樂器的材料、大小、形狀;
(b)要使弦樂器的聲音變化,可改變弦的材料、粗細、長短、松緊程度;
(c)要使管樂器的聲音變化,可改變管的材料、長度、粗細、形狀。
⑮幾個數據:
人類發出的聲音頻率約為 85-1100Hz 之間;
人類耳朵的聽覺范圍約在 20-20000Hz 之間。
一般樂器所發出的聲音頻率約為 20-4000Hz 之間;
狗的聽覺范圍約在 15-50000Hz 之間。
四、雜訊的危害和控制
①當代社會的四大污染:雜訊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②雜訊:從物理學角度看,雜訊(Noise)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雜訊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③雜訊強弱的等級:分貝(Decibel, dB)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強弱。
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是 0 dB;
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為 30~40 dB;
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的聲強為 70 dB;
聽力會受到嚴重影響的聲強為90 dB以上;
能引起雙耳失去聽力的聲強為 150 dB。
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 90 dB;
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 70 dB;
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 50 dB。
④雜訊的危害:
心理影響:使人煩躁、精力不集中,妨礙睡眠和休息;
生理影響:使人耳聾、頭痛、消化不良、視覺模糊等,嚴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高強度的雜訊能夠損壞建築物。
⑤控制雜訊:防止雜訊的產生;阻斷雜訊的傳播;防止雜訊進入人耳。即:在聲源處減弱雜訊、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雜訊、在人耳處減弱雜訊。
五、聲的利用
①聲的利用:
a. 聲在醫療上的應用(中醫診病、B超彩超、霧化器、超聲波碎石)
b. 聲在工業上的應用(鑽孔、切削、探傷、清洗)
c. 聲在軍事上的應用(雷達、聲吶)
d. 聲在生活中的應用(超聲波加濕器、聲音獲得信息)
②聲與信息:聲能傳遞信息。(例如:雷聲、B超、敲擊鐵軌等)
③回聲定位:聲波發出遇障礙反射,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例如:蝙蝠)
④聲吶:根據回聲定位。
⑤聲與能量:聲能傳遞能量。(例如:超聲波清洗精密儀器、超聲波碎石)
㈣ 八年級物理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知識點歸納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人說話,唱歌靠聲帶的振動發聲,婉轉的鳥鳴靠鳴膜的振動發聲,清脆的蟋蟀叫聲靠翅膀摩擦的振動發聲。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交談,因為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無線電波的傳播速度是3×108m/s。
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零。
4.回聲是由於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