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本人高一,想成為物理學家,需要參加一些物理競賽嗎需要什麼條件的嗎
要想成為一個物理學家,不是朝夕之間的事,需要長時間學習和積累
你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考上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搞研究,成為一名的物理學家
至於物理競賽,我認為大可不必
數學是關鍵,物理學就是物理現象+數學分析
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
對大自然的奇妙現象要有興趣,可以多看一些類似的視頻
經常訂閱關於前沿科技的雜志,這樣可以打開你的視野
三人行必有我師,把自己不懂得問題一定要請教老師和同學
物理的分支很多,不知道你的興趣是那個方向,簡單的說物理可分為力學,光學,電磁學,熱力學等幾個大方向,選准方向,有針對性的學習相關知識,選好專業,好好學習就一定能成功
祝你成為第二個楊振寧~~~~
② 我是高一的新生,想參加物理競賽,希望有經驗的人推薦方法和經驗
1.程稼夫的2本競賽書(力學篇,電磁學篇)
簡評:作為入門教材這兩本書相當經典,全書結構合理,知識內容非常全面,講解活潑,例題比較經典。本書起點不高,但吃透後拿省一不成問題。它的另一特色是帶有一定的普物色彩,可為更深層次的學習打好基礎。
2.金牌之路張大同著簡評:被眾多上個時代的高手強烈推薦的一本書,人氣極高,本人未細讀。難度和復賽難度相當,整體編排比較經典,例題和習題直接選了很多競賽原題。但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也不太適合當今競賽的趨勢。
3.物理學難題集萃舒幼生著
簡評:現在只有賣復印的,巨厚,舒幼生先生的不朽之作,極力推薦!本書難度並不向傳說中那樣高不可攀,但物理境界上與其他競賽書明顯不在一個檔次。若能認認真真做完本書,你的物理素質一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越!在做這本書之前建議先看完程稼夫2本,再學一些基本的微積分知識。
4.物理競賽集訓精編舒幼生著
簡評:難題集萃的縮減本,難度和經典程度都大大不如,但質量仍是不錯的。
5.華羅庚學校的物理競賽教材
簡評:集訓精編的簡化本,講得較多,題較少。總體還行,但不是主流教材,且有些太簡略了。
6.奧賽經典系列的物理競賽教材
簡評:分理論和實驗兩本。理論不是很有名,但實驗教材(青一平著)是目前唯一的比較系統的競賽實驗書,寫得也不錯,必讀!
7.官方的實驗指導書
簡評:不能不看,但也別花太多經歷在上面。
8.200道物理學難題
簡評:很偏重技巧的題集,上面有不少十分精華的好題,可以開闊視野,有時間建議做一做。但對於提高能力的作用不如難題集萃。難度略高於復賽。性價比不高,不推薦。
9.俄羅斯500
簡評:和國內競賽有很大不同,偏重技巧性,物理原理應用較多。難度比復賽低一點。主要是是絕版書南大出版社的《俄羅斯中學物理競賽試題精編》的習題解答,但加入了很多新題,有些地方由於翻譯問題會顯得很模糊,費解,經常錯的是稀里嘩啦。
10.奧賽兵法高中物理
簡評:絕版書,在國圖能搞到復印本。沒仔細看。例題有些比較好,習題里有的非常難,而且沒有解答。如果覺得自己實力足夠的話可以試一試。
11.國際物理奧賽的培訓與選拔簡評:剛出的新書,題目選自復旦集訓隊題。分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理論部分有大約200道題,比較難(難度略高於決賽),且有很多題非常好,注重物理思想和綜合計算,對技巧也有要求。個人感覺其經典程度僅次於難題集萃,是值得品味的好書。不推薦准備復賽的同學們
12.中國青年出版社的模擬題集
簡評:在模擬題集里算是最好的一本,有些難度,但不值得投入太多的精力。
13.沈晨編的《更高更妙的物理》
簡評:講解部分比較簡單,習題較難,再看完一本基礎競賽書後,把這本書看爛,會使你的水平提高很大一個檔次的,難度高於復賽,但不涉及高數內容。小部分題目的解法並不是很好,不要過於相信這書。 現在好像出了個實驗篇,還沒來的及看,慚愧!
14張大同的綠皮物理競賽教程一套,習題都有詳細的解答,但錯誤比較多,難度和復賽相當,方法比較詳細,但缺乏系統性,比較符合競賽趨勢,推薦使用
15范曉輝的《指導》和《題典》,不用我多說了,作為入門教材,梯度比較明顯,由於一個人編寫有系統性,不過在機械振動與機械波一節不大好,其他沒的說,有的題目敘述不妥當,或少條件,和答案不符
16朱浩的紅皮書,記不清叫什麼名了,有的題挺難,還沒沒答案,對於強化復賽決賽的選手有幫助
17舒幼生的90年代國際物理奧賽試題解答,有詳細的解答,難度高於決賽
18物理競賽培優教程,掛著舒教授的牌子,不是本人編的,感覺一般,習題挺多的,初學者可以試試,培養信心的也可以試試
19美國3000題 ,難度略低於復賽,但對開闊思路很有幫助,很難買,我用的是影印版的
20解題方法大全,沒仔細看,題不少但不好,系統性不強,感覺一般,強烈不推薦此書
21鄭永令的白皮書,不迴避使用微積分,比較基礎,講解比較全面,入門級經典
22高中物理競賽賽前集訓(考前訓練) 基本上沒什麼新題,但有些非模型題融入其中,可以讓老師劃題做。
23物理奧林匹克競賽輔導講座 上海市物理學會 無意中在學校圖書館翻到的,已經發黃,都是基礎知識
24普物 我看的是程守誅的第五版的,對競賽基本沒意義,當個課外書看,但對形成系統性物理體系是不可少的
25費曼 像個故事書,看看前兩冊就行了,對競賽意義不大,但對深層次普物的學習很有幫助,感覺不如普物系統,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
26張大同賽前集訓專題輔導 沒有近代物理部分,習題沒有詳解,和金牌之路差不多
27方法 鍾小平 很多題目都沒見過,對常見錯誤分析得當,但本身錯誤還是比較多的,要是有熱光源部分就更好了,推薦使用
28物理競賽培訓教材 舒幼生 很注重系統性和自我封閉性,對知識體系完善很有幫助,但畢竟是比較薄,並不像程書那般具體而詳細。習題安排比較得當,難易梯度明顯。習題沒答案
29高中物理奧賽輔導叢書 (山東) 是我們省的內部教材,理論部分抄的一般,不用看,實驗部分是山東省物理學會編的,由於是那裡出本省的題,山東學子不想看也得看
還有我想多說一句,范小輝老師說的好,做題多了才是王道,不要迷信任何輔導書,每一本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寧精勿濫。水過地皮濕的學法無論你多聰明想拿獎都是不可能的,競賽注重的是知識體系而不是偏怪的技巧
個人覺得一開始就應該看程稼夫力學篇,兼學微積分。微積分可以看哪些書呢,比如同濟那個高數,比如《基礎物理中的數學方法》,又比如科大出的《高等數學導論》(科大出版社,可能不好買)或者南開出的《數學分析》(科學出版社)。我最開始是看的同濟版高數,那時才高一上期,我連高中數學都沒怎麼學就開始看這書,但這不意味著就完全看不懂。同濟那本書很簡單,很實用,學了以後算算簡單的微分、積分是沒問題的,推導推導普物力學里的公式是可以的。但是說實話,看那書的時候我沒把極限論這些東西理解到位,比較復雜的求極限、積分也不是很會計算。當然這些內容對物理競賽的幫助或許不大,但是我想,如果連極限論都沒真正搞懂,學微積分還是很不舒服的,心裡是完全虛的。而若想基本搞懂這些東西,學會計算稍復雜的極限、積分等等,就需要看看南開數分、科大高數導論這種水平的書。當時我看了南開的那本數分,求極限、求積分的能力都是有明顯提升的,當然對極限等基本內容的理解也比較好了。科大的高數導論是一本非常優秀的高數書,足可媲美很多名校的數分教材,作為一本非數學專業的微積分教材,立論非常嚴謹(極限論、實數理論這些都講得很嚴謹),內容廣泛(外微分形式、正交曲線坐標系、廣義傅里葉級數等等都有所論述),有的題目也有相當的難度,當然,多數高中物理競賽的同學們不願意花太多時間在數學上,我只是提供這種建議,如果你想把數學學得比較扎實的話,可以看這樣的書。至於說卓里奇《數學分析》、菲赫金哥爾茨《微積分學教程》等書,如果確實很有精力,很有興趣,那當然不錯。這兩本書,內容廣泛深厚,卓書近現代數學較多,菲書對經典的微積分論述得非常詳盡,都需要很多精力去鑽研。而國內的數分,我覺得最牛的就是科大徐森林寫的那三本數分(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數學分析》),我高中時也看過,確實非常生猛,體系非常嚴整,非常能鍛煉數學思維能力,光是實數連續性幾大命題的來回推導就夠你做半天,復習題也很有難度。呵呵,非常不好意思,說了很多關於數學的,而且有些東西已經遠遠超出物理競賽的范圍了。可能是因為,我覺得數學學得好,對於學物理的意義是很重大的。總的來說,大家還是有必要把微積分好好學一學,不一定學多深,同濟高數那種水平的微積分還是得學的。
微積分搞得還可以了就可以看普物了。說白了,若光是學高中物理,連動能定理可以由牛頓第二定律推出來都不知道,整個力學框架在大腦中是鬆散的,根本不能算有框架有體系。就物理內容來說,牛頓定律我們要學好幾遍,初中學牛一牛三,高中學牛一牛二牛三,大學普物力學又學牛一牛二牛三,這裡面的物理內涵真的有那麼困難嗎?我覺得其實不是那麼困難,而是中學缺乏了微積分這些可以幫助你理解牛頓力學的數學工具。有了這些東西,可以讓你知道,牛頓力學壓根就是一體的,你可以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理論體系,你可以從牛頓定律推出動量、動能、角動量三大定理,你可以在牛頓定律的基礎上加上力學結構性定律(萬有引力定律、胡克定律等等)得到力學的所有結論。這樣的物理才是物理,而那種告訴你有一個動能定理、讓你拿去用的物理,大家不覺得很像化學嗎?告訴你有個反應方程,你知道就OK···高中的物理知識,在大學普通物理裡面都找得到,大學的普物包括一些競賽書比如程稼夫力學,實際上是從頭講物理,從最基礎的講物理,所以我不覺得在看競賽書、普物書以前還得把高中物理搞一遍。
程稼夫的力學編得很不錯,很適合競賽,例題也很不錯,習題嘛普遍比例題簡單,但是剛開始搞競賽的人肯定也應該做一做。我個人不提倡那些做一大堆競賽書的,我覺得就題目而言,程稼夫兩本書很不錯,想再多點題可以選擇浙大出版社的《高中物理奧賽講義》,那書名為講義,實則全部是題目,各種花樣的題都有。另外後面還可以選擇《俄羅斯中學物理競賽試題精編》,那上面不少題還是不錯的,也比較新穎、有難度。以及《國際物理奧賽的培訓與選拔》,那當然難題更多。很多人說到更高更妙,怎麼說呢,對那書的印象不算特別好,也許是我看那書的時間不是很長,沒有全部看完。感覺更高更妙那本書錯誤比較多,題也不算特別好。至於說它刻意不用微積分我覺得做作了,如果說在微積分之外我們想得到巧妙的初等處理方法,那當然是非常之好非常值得掌握,如果說那所謂的初等方法本質上還是微積分只是刻意寫成初等的形式我就不敢苟同了。當然,我印象中更高更妙那本書體系比較新穎,有些方法的總結還是很不錯的···至於說難題集萃,題固然經典,但略顯過時,像力學里的很多題比較簡單,然而某些部分的題目則超過了全國競賽的范圍,因為那畢竟是舒幼生他們那幫培訓國家集訓隊的人編的。有些題則顯得為難題而難題,比如電路部分那幾道學生編的題,並沒有太奇特的物理思路,反倒是用了傅里葉分析那些較深的數學知識。另外有一本我很喜歡的書就是200道物理學難題,那書被認為是很非主流,但有些題確實很有趣。畢竟我們的競賽學習不是完全為了考試,那種書看看還是很不錯的。說到做題,很多人都會感覺,做到後來沒多少適合競賽的題好做了,到處的題都差不多,而那更廣泛的題目好像又很不適合競賽,那是很痛苦的事情。
所以越到後來越要珍惜那些沒見過的而且很不錯的題,認真做乃至用來限時做。當然,我記得以前我們到了後來,都開始自己編題了,編得五花八門的,有的題還算真的有意思,有的題則是為難題而難題。我覺得學生自己編題很容易陷入為難題而難題的窘境。其實很多經典的很有意思的物理難題,是長期的物理教學中積累出來的,不是某個教授或者某個學生在那裡刻意想就能想出來的。
說到普物,我覺得很有必要看,那才是真的在了解物理,而不只是做題。我比較反對看那些非物理專業的普物書,我以前看過那種書,實在認為對理解真正的物理幫助不大。換句話說,人家學工科的人,本來學物理就是當做工具學科來學,而不是真正地要去理解物理欣賞物理,我們怎麼能夠在工科普物書中看到真正美麗的物理呢?所以我建議要看普物就看物理專業的普物,就是分了力學、電磁學、熱學等等幾大本書的普物。關於力學的普物書,我只推薦兩本,一本是舒幼生的《力學》,一本是趙凱華新概念物理教程里的《力學》,順序最好是先舒幼生後趙凱華。舒幼生的書基本上是完全經典的力學體系,非常嚴整、清晰,看了那書確實有種神清氣爽的感覺,對掌握力學的經典理論體系非常有好處。而且他是搞競賽的,他的書中很多題都是選自競賽的。個人覺得單就對競賽來說,舒幼生的書是最適合的。而如果想對物理問題有更深刻的把握,更細致的思考,想把物理學得更物理更本質,也想看看經典領域內的一些後續的、近現代的發展,趙凱華的書無疑非常好。那本書非常物理,無論內容還是思考題都很不錯。總的來說,我覺得舒幼生的書更形式,趙凱華的書更物理。趙凱華先生今年80歲高齡,一生為中國的物理教育嘔心瀝血,是非常令人尊敬的物理學家、教育家。
前面都是略微地談一談,也主要都在說力學。其實說實在的,經典力學和經典電磁學應該是最能把握清楚的學科。光從那些教材都能看出來。力學、電磁學的普物教材,寫得好、清晰、有趣的書不少,而熱學的書有多少寫得好的?就是趙凱華先生的熱學我自己看了都不是很滿意,有點亂,比如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原則上就是兩種理論體系(比如「溫度」這一概念,完全可以給出一個無關分子運動的、純粹熱力學的定義),把他們攪在一起了,那很可能兩個體系都陳述不清,尤其是熱力學的那個體系。直到上學期我們熱學老師在一學期的教學過程中努力地去構建一個比較完整的熱學體系,後來再加上自己的梳理,我才得到一個讓自己稍為滿意的稍為清晰的熱學體系。至於說量子物理,就這樣說吧,如果我們把科大的張永德老師和北大的曾謹言老師請到一塊兒來談量子力學,兩位先生肯定會吵架···有一句話叫做,每個老師都在教他自己的量子力學。
③ 高中物理競賽
我是參加物理競賽的學生,我從預初開始就提前學起物理了,初二、三參加過兩屆大同杯物理競賽,高一、二、三均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
物理競賽其實應該早做准備,高二的話恐怕為時已晚了。
但具體要看你參加的是什麼競賽了,上海有三個針對高三的高中物理競賽: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
「上師杯」高中物理實驗競賽
上海市高三物理競賽
第一個競賽就是我們所說的全國聯賽,要求非常高,分初賽、復賽理論賽、復賽實驗賽,這個是高手雲集的比賽,全市比較好的學校例如華師大二附中、上海中學、復旦附中、交大附中、格致中學等從高一招生時就設理科班專門培養學生去參加這個競賽,以往全市有30多個一等獎,一般一半以上是二附中學生。這門競賽以往獲一等獎可以直接保送,從2010年起保送取消,改為20分高考加分。說句老實話,我覺得你從現在開始准備參加這門競賽的話應該希望很小。
第二個是「上師杯」,其實是做實驗,能不能拿獎主要看動手能力。但之前有個理論賽,背背材料應該就能過。前6名高考加20分。可以試試。
第三個是高三物理競賽,上海市自己辦的,比高考略難,稍微看看比較深的內容就也有希望。
此外,高二的有高二基礎物理競賽,應該已經報名結束了吧。如果你參加的話建議看一本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的《基礎物理競賽習題集》(名字似乎是這個)。也是比高考略
《物理競賽教程》共三冊張大同——總主編綠色封面
如果用這個也不行,別的書就別指望了
大的新華書店有賣,買不到我給你寄去
《高中物理奧林匹克基礎知識和題解》(上下),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該書難度較低,與課本結合緊密,特別適合初學者!!!!
要求:如果起點不夠高,該書必備!!!
《新編高中物理奧林匹克競賽指導》,作者:范小輝。
該書系統性強,習題量大,難度適中。唯一的不足是習題略少。該書也是啟東中學備賽訓練用書。
要求:必備!!!
《通向金牌之路》,作者:張大同。
該書起點習題,例題都比較充足。只是起點較高。
要求:必備!!!
《新編高中物理競賽指導》(書名不一定準確),湖南出版。
該書難度非常大,所編選例題習題很大一部分為歷年復賽,決賽,甚至ipho(國際競賽)試題。可作為最後沖刺使用。
要求:必備!!!
《物理奧林匹克題典》,江蘇出版。
此書暴厚,特點是各國題目都很齊全,可以幫助打開思路。
要求:有時間就做吧。
《中學物理競賽指導》,江蘇出版。
此書為南京大學老師所編寫,沒有什麼太鮮明的特點,難度適中。
要求:有時間就做吧。
《中學物理競賽指導》,作者:舒幼生
此書上面都是例題沒有習題,而且難度也不高。
要求:可有可無。
《物理奧林匹克》(1,2,3),作者:舒幼生
此書上有很多閃耀著思維火花的專題討論和難度較大的試題徵答。形式和上面的習題例題不大一樣。有點像討論版。
要求:最好看一看。
《90年代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題解》,作者:舒幼生
如果你做完了上面所有的書,你會發現國際競賽不過爾爾!
要求:如果你真到了要買這本書的程度,你也可以不看這個帖子了:-)
ps:競賽是殘酷的!!競賽的結果是實力和運氣一起作用的結果。我把上面的每一本書都看過了,可是還是沒有能夠實現我的願望......
但願南外後來者能夠居上!!!
④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用處
一個學科從基本客觀現象,到規律總結、公理化體系建立、結合實踐應用,最後改變世界。這一套完整的體系,目前只有物理學是完整的。數學缺應用,化學、生物等缺乏公理化體系的建立。所以學生們通過學習物理,可以培養完整的認知體系的建立。這一套完整的認知體系建立方法,將來能讓學生勝任任何領域的開創性工作。
而關於競賽,我的理解和大多數人不同。競賽是一種狼性的學習狀態,在有限的時間,大量的知識、信息下,要做得比別人更好。而普通的學習是,大量的時間,有限的知識,反復刷題提高熟練度。
那麼我們一旦進入大學,開始真正面對知識的學習;乃至進入社會,面對工作,我們真正面對的學習環境是什麼樣子的呢?當然是大量的知識,有限的時間和信息下,比誰能做得更好、更快、更有效。
也就是說,競爭性、搶奪性的學習,才是客觀的、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面對的真正的學習狀態。
但是目前大量學生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情況呢?被迫進行有限知識,大量刷題的學習環境。同學們不但沒有機會學習,如何狼性化獲得知識,進入新領域做有效工作,反而,還把錯誤的學習方法當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於是我們見到,大量優秀學生進入大學,成績大幅度下跌,面對大學的學習,無所適從。很多進入工作的新人,幻想有一本書或人,從天而降,教會他從A到B完成任務,然後事業大成功。反而是當年學校里學習不怎麼樣的同學,事業成功的幾率更大,為什麼?因為學校里讓同學拿高分的學習方法是錯誤的!
因此我對競賽不但不排斥,我還認為,所有同學都要學習一下,這樣才能不被傳統中學教育教壞了學習態度和方法。留下一個學習方法的選項,必要的時候,學生會自己覺醒和調整,在將來找到正確的工作學習方法。
理解了我關於競賽學習方法重要性的分析了。面對孩子是不是適合搞競賽的問題,我們這樣回答吧:
不是孩子適不適合搞競賽,而是將來社會學習生活成功的孩子,一定適合搞競賽和需要搞競賽。如果只讓孩子接觸學校里大量時間,有限知識,系統刷題的學習方法,就算學好也就廢掉了。一定要給孩子留一個競賽學習方法的了解機會,即便現在學不好,將來他也能自我覺悟。
我是新一代教育的張昆博士,,希望能幫到你!
⑤ 參加物理競賽天賦很重要麼
搞競賽要找好苗子,他(她)應該是有熱情的,勤奮的,更應該是有抱負的,不畏艱難的;不能搞抱佛腳的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舉個例子吧:每年高一的學生中希望搞數學或者物理競賽的學生,我都會帶他們去拜訪往年的成功考生。回來後新生都充滿信心:以物理競賽為例(數學競賽得看小學初中的基礎,物理競賽從高一才開始,初中內容相對容易),往年的學生給出的經驗是:只要把程稼夫的三本書做完至少可以拿到省一。聽上去多麼容易啊,只需要做完三本書。在優秀學校里,在教練的輔導下完成三本書從難度上來說不是特別的大。可往往一年下來,所有的學生都打了退堂鼓。
如果說天賦很重要,我個人認為能夠堅持到最後永不放棄的這種恆心才算是天賦.在外人看來優秀學生的遙不可及的能力是日積月累而成的結果。
天賦是一定要的,但是否有天賦這個東西到底怎麼去判定?又沒有什麼機器能夠測試你到底有沒有學習物理競賽的潛力。
所以,我們一般的建議是,看你的自學能力是否足夠支撐你學習物理競賽。當然,前提是不要過多影響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