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卡的物理地址(mac地址)是多少位
MAC地址的長度為48位(6個位元組),通常表示為12個16進制數,每2個16進制數之間,查看電腦的mac地址步驟如下。
1,打Windows7系統,點擊右下角的網路,點擊打開。
㈡ 不是說物理地址=段地址*16+偏移地址嗎下面的是怎麼算的,大家幫忙解答一下,謝謝
物理地址=段地址*16+偏移地址。這里的16是十進制,那你也要把段地址和偏移地址轉化為十進制才能計算,然後把結果轉化為十六進制。
你可以這樣算:物理地址=段地址*10+偏移地址,這里10是十六進制的,十六進制的段地址乘以十六進制的10,直接在段地址後加個0就行了。那你就可以直接用十六進制的段地址和偏移地址直接計算得出結果。
例如:
2000H*10H=20000H
21F60H=2000H*10H+1F60H
㈢ 網卡MAC地址長度是( )個二進制位(16進制與2進制的換算關系,只是換種方式問,不用你拿筆去算)
二進制是48個 十六進制是12個
MAC(Media Access Control, 介質訪問控制)地址是識別LAN(區域網)節點的標識。網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網卡生產廠家燒入網卡的EPROM(一種快閃記憶體晶元,通常可以通過程序擦寫),它存儲的是傳輸數據時真正賴以標識發出數據的電腦和接收數據的主機的地址。
是全球獨一無二的一個地址,由48個二進制數字組成,一般用12個十六進制數字來寫,前六位是固定的廠商ID,後6位就代表地址了,MAC地址跟IP地址一樣可以改,只是在聯網的時候不能跟其它的有重復,否則就會造成沖突,上不了網.
形象的說,MAC地址就如同我們身份證上的身份證號碼,具有全球唯一性。
MAC地址使一個網段上的所有設備都可以互相引用。在網路層中,根據MAC地址來識別通信數據屬於哪個設備,因為MAC地址被合並在大塊大塊的信息包中。
交換機之所以能夠直接對目的節點發送數據包,而不是像集線器一樣以廣播方式對所有節點發送數據包,最關鍵的技術就是交換機可以識別連在網路上的節點的網卡MAC地址,並把它們放到一個叫做MAC地址表的地方。這個MAC地址表存放於交換機的緩存中,並記住這些地址,這樣一來當需要向目的地址發送數據時,交換機就可在MAC地址表中查找這個MAC地址的節點位置,然後直接向這個位置的節點發送。所謂MAC地址數量是指交換機的MAC地址表中可以最多存儲的MAC地址數量,存儲的MAC地址數量越多,那麼數據轉發的速度和效率也就就越高。
但是不同檔次的交換機每個埠所能夠支持的MAC數量不同。在交換機的每個埠,都需要足夠的緩存來記憶這些MAC地址,所以Buffer(緩存)容量的大小就決定了相應交換機所能記憶的MAC地址數多少。通常交換機只要能夠記憶1024個MAC地址基本上就可以了,而一般的交換機通常都能做到這一點,所以如果對網路規模不是很大的情況下,這參數無需太多考慮。當然越是高檔的交換機能記住的MAC地址數就越多,這在選擇時要視所連網路的規模而定了。
㈣ 計算機的物理地址是用多少位表示的
計算機的物理地址是用20位表示的。
物理地址指的是在存儲器里以位元組為單位存儲信息,為正確地存放或取得信息,每一個位元組單元給以一個唯一的存儲器地址,稱為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又叫實際地址或絕對地址。
地址從0開始編號,順序地每次加1,因此存儲器的物理地址空間是呈線性增長的。它是用二進制數來表示的,是無符號整數,書寫格式為十六進制數。
它是出現在CPU外部地址匯流排上的定址物理內存的地址信號,是地址變換的最終結果。用於內存晶元級的單元定址,與處理器和CPU連接的地址匯流排相對應。
在實地址方式下,物理地址是通過段地址乘以16加上偏移地址得到的。而16位的段地址乘以16等同於左移4位二進制位,這樣變成20位的段基地址,最後段基地址加上段內偏移地址即可得到物理地址。
20位物理地址計算方法如下:
物理地址=段地址*16d+偏移地址
㈤ 乙太網卡的物理地址是由多少位 什麼進制數組成
12位,由42個二進制數字表示,一般用12個十六進制數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