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大的物理系怎麼樣
OK北大物理系是目前國內相同領域里實力最雄厚的單位,這可以從一個很常見的例子里得到佐證:在全國所有高校的物理系中,幾乎所有課程都有北大物理教師的著作。從歷屆全國高校優秀教材獎及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獲獎名單可以清楚看出物理系的水平和實力。我系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並設有博士後流動站。現有本科生324名,碩士生110名,博士生40名。開設本科生課程30門,研究生課程20門。
物理系目前有三個研究方向,分別是: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各個方向對考生有不同的要求,考生必須結合自己將考的方向進行有目的的復習准備,才能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Ⅱ 孩子被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錄取,畢業之後好找工作嗎
孩子被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錄取,畢業之後好找工作嗎?北大物院本科畢業工作狗路過那個榜單的統計口徑貌似是本科生?不知道算不算在讀phd之類的工資呢……我就說說這幾年我所了解的北大物院本科畢業直接工作的人的大體去向吧。
四,其他最近幾年還有去寶潔,四大,麥肯錫,還有其他一些500強企業,五年後工資你懂的當然,還有一些我不了解的,也許確實工資水平不理想,沒有跟別人分享……但總體上還是前面那四種佔多數吧。
平均而言,我覺得那個調查的畢業五年後平均工資是靠譜的,甚至有些偏低……因為北大物理系的學生有許多都要轉經濟、金融、管理、高頻交易、人工智慧等各種商科與工科。學物理能夠培養基礎的定量分析能力,本科學完四年物理之後,讀研究生、碩士再轉金融、大數據完全無壓力~如果是本科畢業生5年統計, 那是因為矢志物理去讀博的人,無論國內國外,都不算就業所以不算人頭。我的本科同學裡面沒有搞科研而去做游戲策劃的個個薪酬超高。還有好多大二轉去做精算和計算機的也過的相當滋潤。
如果是博士畢業五年平均薪酬, 打死我都不信。能吃飯養家就算不錯了。社會上哪裡需要這么多會解方程的人。
Ⅲ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怎麼樣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是國內最頂尖的,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是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很強的
Ⅳ 誰能比較一下北大物理系、北大工學院的理論力學、北大地空學院的地球物理。謝謝 (發展前景、專業課程方面
兄弟,這三個方向可是截然不一樣的啊。舉個例子吧。
1 北大物理系:純理科,很多研究方向,沒法說,比如量子理論,在北京的一個量子的扭曲態發生了變化,那麼在上海的與其成對的量子狀態是否同時發生變化?這個信息的傳輸速率是否超過了光速?
2 北大工學院的理論力學:工科偏理,偏工程計算,比如設計一個橋梁,你要計算一下承載夠不夠,用多大的鋼材,火車通過時允許橋梁可以向哪個自由度轉動。
3 北大地空學院的地球物理:偏理科,比如一張衛星地圖,如何分辨出是樓房的陰影還是偽裝物?
專業要看你的個性和個人愛好了,不過看以後的收入,1和3的錢主要來自國家撥款,2還可來自承攬社會工程。
Ⅳ 北大的物理系怎麼樣
北京大學的物理系已經是國內高校中最好的了,總體實力和中科院齊平,當然無論是高考還是研考都是非常非常難進的,分數特別高
Ⅵ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物理學院就業怎麼樣,求前輩告知,急求!!!
你好,還不錯,這個專業很有前途。 北京大學1913年設立物理學門,我國物理學本科教育從此開始。1919年更名為物理系。抗戰時期,北大、清華、南開三校物理系合並於西南聯合大學。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後,北京大學物理系集原北大、清華、燕大三校物理精英成為我國高校實力最強的物理重鎮,並先後創辦或參與創建全國高校第一個核科學專業、半導體物理專業、地球物理專業、微電子專業等。2001年,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在原物理系以及重離子物理研究所、技術物理系核物理專業、地球物理系大氣物理與氣象專業、天文系的基礎上組建成立。
中文名: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英文名:School of Physics,Peking University
希望能幫到你。
Ⅶ 上北大物理系前途怎樣
還是很有前途的,祝你成功!
北大物理學科在國際上有著廣泛的影響。1913年,北京大學設物理門(後改名物理系),這是我國最早的物理學本科。抗戰時期,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在昆明成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物理系培養了李政道、楊振寧、朱光亞、鄧稼先等一大批傑出科學家。1952年院系調整,原北大、清華、燕大三校物理精英合並成新的北京大學物理系,聚集了饒毓泰、胡寧、黃昆、虞富春、周培源、葉企蓀、王竹溪、楊立銘、褚聖麟等一大批中國物理學界的領軍人物,使北大物理系成為中國高校中首屈一指的物理重地。20世紀50年代後期,從北大物理系分出了地球物理系和無線電系。1955年,從全國各地調入教師建立了我國高校第一個核科學專業——物理教研室(後該名為技術物理系)。解放後的50年,北大物理學科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其中包括90多名兩院院士。北大物理的教學和系列教材享譽國內外,王竹溪、黃昆、趙凱華、郭敦仁、曾謹言等名師名課在國內外影響深遠。北大物理的科研工作碩果累累,胡寧、楊立銘、甘子釗、楊應昌、胡濟民、陳佳洱、趙柏林、陳建生等,帶領北大物理學活躍在科研前沿,有很大的國際影響。
北大物院相對於清華物理,組織規模上要大的多; 2004年以前清華物理招生規模每屆60人,基礎科學班60人,當然基礎科學班的六十個人最終大約只有20-30人沉澱在物理方向上。2005年以及以後,招生方式變為基礎科學班統一招收數學系,物理系和一部分電子信息的生源,共計8個班250人左右,數學與物理不再單獨招生;從試行的情況來看,最終沉澱在物理方向上的不超過3個班約90人,所以相比之下北大物院學生規模龐大了很多。
教授的數量亦如此,關於全國性的學科評比和排名,很多時候規模會產生大的影響---所以即便處於高速上升期,清華物理系最好大概只排到過第三。
但是這些對於個人在本科階段所接受的教育和未來的發展究竟會有怎樣的實際意義-----實際意義是沒有意義。
在我看來,北大物院的真正優勢是有更多會講課的教授,而且有些教授甚至主要以授課為主-----對於理論而言,甚至整個本科階段需要的都是扎實和廣博的數理基礎。 相比之下清華物理系教授少,科研普遍較重,所以就無法對教學做太高的要求,有教學天賦和沒有的,往往都有需要負責的課程。理論物理方向的清華物理學生有時會到北大去旁聽課程。
但是規模小同時意味著本科階段,你就有更多機會可以接觸資源,並和教授進行更多的一對一的交流,我覺得這是清華物理的優勢。教授人都很nice,對一個班授課可能會受交流能力的影響,但對一個人就不同了。每個學生只要願意,都可以獲得來自多方面的,針對個人的幫助和指導。
這種小規模的優勢在基礎科學版擴大規模後稍有弱化,但大三定下方向後還是會凸顯出來。
基礎科學班開始與數學系合辦以後,由於兩系辦學理念需要融合的時間,導致清華物理近幾年的本科生具備了全國物理系最好的數學基礎水平-----因為每一個人在開始的時候也同時是數學系的潛在學生。
說完教學說科研,小規模的清華物理更多的採用集中方向進行突破的方式:表面物理,低溫強磁場凝聚態,量子計算在最近的幾年裡引進了國際一流的人才。 其他方向只要你用心調查應該也會發現有一些元老級和大師級的人物在。 北大物理相對而言方向更全,教授更多,也有其中的利弊。既然你想做理論物理,應該對理論物理有所了解,那麼想想那個方向是你希望從事的,再有針對性的看看在清華和北大是誰在主持這個方向的研究,我想是更現實的事情。
說完科研說出路。 不是每個想學理論物理的人都end up as a theoretical physician。 理想與現實總有距離。 基礎科學班的組織特色就是寬口徑,清華物理也有培養各方各面學生的傳統---電子,生物物理,材料,金融等等-----沒有一條路是封死的-------但你也會面臨更多的迷惘和選擇。
如果最終在理論物理的路上走下去,那麼多半本科畢業是要出國。在這方面上,統一招生以前,獨立存在的基礎科學班有很大的平台優勢,絲毫不遜於北大物理。而擴大招生以後的2005級目前還沒到接受考驗的時候。 但客觀上說,在基礎科學班獨立存在的時候,相對的,物理系兩個班在出國上則比北大物理的學生面對的困難大很多,這是個reputation的問題。
既然選擇了,那就堅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