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哈爾濱理工大學材料物理(本科,四年,理工類)專業介紹
材料物理(本科,四年,理工類)
培養磨返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材料學和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較強的數學基礎和實驗技能、獲得應用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計算機應用及材料結構分析、性能測試能力的理工結合型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本專業主要開設告冊數學物理方法、理論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固體物理、物理化學、電介質物理、材料科學基礎、材料物理性能、薄膜材料、復瞎友飢合材料、電子技術、計算機原理、演算法語言與程序設計等課程。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有寬廣的就業領域和較強的適應能力,可在機械、電子、冶金、能源、電力、光電子技術、電子材料開發、石油化工等行業領域從事新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研究、設計、開發與製造及材料的性能測試與生產管理等工作,亦可在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本專業具有材料物理與化學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㈡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怎麼樣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前身是成立於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於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兩所合並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更名為物理研究所。至今,已有50餘位院士先後在物理所工作過,包括吳有訓、趙忠堯、嚴濟慈、吳健雄、錢三強等著名科學家。 經過幾代人不懈努力,物理所現已發展成為以物理學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的多學科、綜合性研究機構。研究方向以凝聚態物理為主,包括凝聚態物理、光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軟物質物理、凝聚態理論和計算物理等。擁有磁學、超導、表面物理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光物理、電鏡、真空物理、極端條件物理等4個院重點實驗室。 進入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後,物理所圍繞凝練出的科研目標調整學科布局,經過整合和新建,形成了由超導物理、磁學、表面物理、光物理、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極端條件物理、納米物理與器件、軟物質物理、固態量子信息與計算、凝聚態理論、微加工實驗室等十一個實驗室,並成立了國際量子結構中心,構成了物理所的研究體系;由微加工實驗室、機械加工工廠、電子學儀器部、分析測試部、圖書館、網路中心構成了全所的技術支撐體系。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物理所積極引進和培養傑出人才,經過多年的努力,物理所已經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具有較強科研實力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隊伍。截止2005年底,412人,其中科研人員184人,技術支撐人員69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百人計劃」入選者累計達到41人;「海外知名學者」20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累計達50人(其中B類18人)。在讀碩士研究生240人,博士研究生409人,博士後24人。 近年來,物理所圍繞學科布局,加大對重要科研設施及實驗儀器裝備的投入力度,進口或自行研製了一批達到國內一流、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實驗裝置,主要有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淀積(MOCVD)設備、磁性金屬超薄膜生長/超高真空變溫SPM/原位穆斯堡爾譜儀聯合系統、有機分子外延-低溫掃描隧道顯微鏡-納米四探針探測(NP-OMBE-LTSTM)系統、TMR R&D Sputtering System、變溫掃描隧道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角分辯光電子譜-分子束外延聯合系統、多功能高分辨電子能量損失譜儀、場發射透射電子顯微鏡、極低溫強磁場雙探針掃描隧道顯微鏡、FEI DB235聚焦離子束刻蝕與沉積系統、Raith 150 電子束曝光系統、IBM SP 690大型計算機、模塊式三級拉曼光譜系統以及自行研製的超高真空低溫強場雙探針STM、高解析度TEM-掃描探針SPM原位物性研究系統、激光分子束外延系統II型激光分子束外延系統和極光Ⅱ號太瓦級激光裝置等。 多年來,物理所先後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十幾個國家開展了合作,包括與英國皇家學會、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德國馬普學會、荷蘭皇家科學院、日本學術振興會等國家級科學研究機構建立起了長期、穩固的友好合作關系,還與其它國家的數十個科研機構和大學建立了廣泛的所級國際合作關系。廣泛、頻繁、高水平的學術交流有力地推動了物理所在學術上與國際接軌的進程。 同時,物理所在完善學術環境和營造學術氛圍方面進行了不斷的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適合自身發展需求的學術評價體系和學術交流體系。實施了「國際評價機制」和「學術交流與考核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以促進重大原創性成果的產生。設立了「崔琦講座」、「中關村凝聚態論壇」、「凝聚態物理前沿講座」、「科學之家學術漫談」以及「明理時空」等形式多樣的學術活動,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學術交流體系。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經過多年的努力,物理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以「液氮溫區氧化物超導體的發現及研究」、「低純度釹鐵硼永磁材料」、「定向碳納米管的制備和結構和物性研究」為代表的一批原創性重要研究成果,獲國際、國內獎共300多項,其中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4項,國家自然科學獎17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1項,國家發明獎8項。 在應用基礎研究方面,1998年以來,物理所共獲授權專利215項。部分專利技術如"新一代固態全色激光顯示"已顯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另有部分專利技術已經以技術入股的形式進入產業化,典型的範例有以鋰離子電池專利為核心技術的蘇州星恆電源有限公司;以LED專利為核心技術成立的北京聖科佳公司。物理所現有控股、參股公司9個,其中以知識產權入股的有7個。 此外,掛靠物理所的中國物理學會主辦的科技期刊《物理學報》、《Chinese Physics》、《Chinese Physics Letters》和《物理》已成為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的物理學學術期刊。 2003年11月25日,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為依託單位的"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經國家科技部批准正式開始籌建。放眼世界,展望未來,隨著第三期知識創新工程的啟動,物理所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任重而道遠。物理所人將以「建成國際一流凝聚態物理研究基地」為目標,面向國際科學前沿、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不斷做出新的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貢獻。
㈢ 哈爾濱工業大學物理學考研經驗分享
哈爾濱工業大學物理學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本人初試總分407分,政治74分,英語66分,數學137分,專業課130分。
㈣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的物理系怎麼樣啊天體物理好不好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是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好,考取研究生的很多。
哈爾濱工業大學(本部)理學院應用物理系有:應用物理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核物理等專業。
祝你能考上這所著名大學!!!
看最新報道:
哈工大(威海)2012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喜人
作者:張玉芹 來源:哈工大(威海)新聞網 瀏覽:1841 錄入時間:2012年5月12日
兩專業提前實現100%就業
截至5月4日,哈工大(威海)在延續往年就業率高、就業質量好的良好態勢下,焊接技術與工程和應用數學兩個專業率先實現100%就業。此外,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信息安全、車輛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電子封裝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10個專業就業率超過90%。
據哈工大(威海)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楊俊敏介紹,盡管全國大學生就業壓力持續增大,但工科重點大學的畢業生普遍受到社會的關注,很多企業只招聘「985」或「211」高校的畢業生。哈工大(威海)的學生在就業市場上仍然「供不應求」。截至5月4日,2012屆畢業生就業率已達到88.3%;學生就業滿意度較高,就業質量穩步上升,平均就業薪酬待遇穩步提升。
應用數學專業:雄厚師資鑄就核心競爭力
應用數學專業雖然是理科專業,但往年就業情況也都不錯,今年更是率先交出一份「滿分答卷」。數學系副主任伊曉東認為,100%就業首先要歸功於數學系師資力量雄厚,有一支非常過硬的專業教師隊伍。「我們有王克、魏俊傑以及剛剛退休的崔明根這樣的國內外知名教授,他們都承擔著我們本科生的骨幹專業課程。」除了堅持教授上講台外,數學系的本科生培養計劃也是參考國內知名院校的方案制定的,選用國內外優秀教材,有一整套科學先進的培養方案。過硬的培養質量使得學生在就業市場上具有了一定競爭力,「我們已經在東軟等知名企業建立了實習基地,很多學生就是在實習的過程中因表現突出被企業留下的。」
輔導員楊薇談起100%就業的好成績卻是「驚喜交加」。今年年初,應用數學專業的28名同學中僅有10人確定了畢業去向,大部分同學因復習考研並沒有作任何就業准備。楊薇利用考研之後的假期,用最短時間熟悉08級各位同學的成績和性格特點,給同學們的求職工作提一些建議意見。「數學系的同學們素質都非常好,非常理解和配合工作,就業心態也非常積極。」考研成績出來後,同學們主動聯系企業,很快就確定了就業單位。
就業的15名同學,每個人都握有不止一份OFFER,其中婁錦勇同學共握有包括中體彩和TCL集團在內的十幾份OFFER。另有13人考取了包括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美國本特利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的碩士研究生。
焊接技術專業:傳統優勢再添實踐創新元素
在提前實現百分百就業的兩個專業中,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是傳統優勢學科,每年的就業率都保持在較高水平。據學院黨委書記李淑俠介紹,學院在新生入學伊始就通過專業介紹、參觀科研室實驗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專業自豪感;專業教師認真組織安排認識實習及生產實習的內容,精心挑選實習企業,通過實習環節開闊學生專業眼界,拓展專業知識,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而在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中,他們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理念和能力。學院黨委副書記李煥然介紹,學院設立了科技創新組織,為願意投身科技創新的學生搭建平台,提供經費、場地、技術等方面的支持,確保學生專業能力穩步提升。目前,已成立水下焊接研究小組、Marc有限元研究小組、工程學習小組等多個學生參與度高、鍛煉內容豐富的學生社團組織,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引導學生將課余時間充分運用到科技創新當中。材料學院自2008年起開展國際焊接工程師培訓,截止目前已舉辦6屆,共有300餘名學生順利通過考核,獲得國際焊接工程師認證。
就業工作在材料學院是「全員」「全程」工作,不僅學院書記、副書記、輔導員參與其中,每一名專業課教師也都把指導學生就業、提供就業信息當成自己的工作。為了深入了解企業及行業的全方位信息,學院除了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外,還同已經畢業的學生建立起密切的聯系,從他們那裡獲得第一手信息。(記者 張玉芹)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2011年本科招生錄取工作圓滿結束 ——生源質量穩步提升
作者:教務處 來源:哈工大(威海)新聞網 2011年7月31日
2011年哈工大(威海)在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共錄取新生2550人,所有省(市、自治區)第一志願生源滿足,其中有24個省(市、自治區)的錄取最低分超過一本線的分數比去年有大幅度提升,生源質量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威海校區黨委以全面提高辦學質量為出發點,積極調整學科結構,大力加強內涵建設,學校辦學實力顯著增長,得到越來越多的考生及家長的認可,知名度越來越高。在2011年招生工作中,學校堅決貫徹教育部高校招生工作實施「陽光工程」精神,落實哈工大2011年招生工作會議的精神,威海校區領導高度重視,認真學習有關文件、政策,成立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堅持「公平、公正、公開、擇優錄取」的原則,順利圓滿地完成了2011年的招生錄取工作,生源質量穩中有升。
錄取最低分高出一本線60分以上的有6個省份;高出50分以上的有9個省份;高出40分以上的有13個省份。其中,理工類錄取最低分高出當地一本線分數的天津高出70分,貴州高出68分,江西高出68分,黑龍江高出63分,遼寧省高出61分,雲南高出62分,安徽高出58分,湖南高出58分,內蒙古高出55分,陝西高出49分,福建高出47分,河北高出44分,青海高出41分,浙江高出39分,河南高出36分,吉林高出36分,廣西高出33分。以上省(市、自治區)的生源均比2010年有大幅度提高,而作為生源主戰場的山東省錄取最低分高出一本線的分數基本與往年持平,且高分段考生數量有所增加。
陝西、浙江、黑龍江、內蒙古、新疆等省份的錄取最高分高於當地一本線接近或超出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