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物理老師要怎麼上好第一節課
「第一堂課」的種類很多,從教師的經驗來講,有新教師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堂課;從學生學習的時間上來看,有每學期的第一堂課,有每次期中考試後的第一堂課;從學科知識來看,有起始學科的第一堂課;從學生獲得知識的方式上來看,有各學科的第一堂復習課。另外,教師的工作需要中途新接班也會有第一堂要上的課,從課型上看,有公開課面對陌生學生時的一堂等。
教師們一致認為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是要求我們認真地備好課,並且做到「三備」: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為上好一堂課做好預設。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還要本著先進教學理念,注意以學生為本,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扎扎實實地備好一堂課。第一堂課如何上才能吸引學生使他們喜歡自己的課,這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共同的心願。那麼如何才能上好第一堂課呢?
現就常見的幾種第一堂課如何上分述如下:
一、如何上好「新教師」的第一堂課
一出戲,要演好序幕;一部樂章,要湊好序曲;剛離開大學校門、踏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上好第一堂課就顯得特別重要。因為這對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能力的發揮和教學水平的提高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我們在相互聽課評課過程中感到,除少數新教師可以做到初出茅廬,一鳴驚人外,多數新教師都會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怯課」現象。有的人即使在課前對該課作了精心准備,但到臨場時,仍然難按原定教學計劃加以實施,出現「砸鍋」。這從心理角度講,是因為由學生突然變成教師,角色的突然轉變,常會使人出現緊張和急躁心理,這樣教學語言速度過快,表述過於呆板,講授缺乏條理性,教學方法的交叉運用不能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學環節、程序缺乏應有的順序和章法等等;有的新教師會有自大心理,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在教學上具備合格教師的技能,導致對教學的艱巨性、復雜性認識不夠,從而影響自己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有的新教師會有自卑心理,懷疑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不適合做教師,擔心自己的知識水平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對所講的內容沒有把握,怕講不好讓學生取笑等等。因此課堂教學中,為了不在別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點,不敢正確地面對教學對象,不敢大膽地和學生進行目光和語言交流;講課墨守陳規,甚至照本宣科,缺乏創新意識,方法簡單,不能正確地選擇參照系;有的新教師有緊張心理,上講台時緊張,眼睛不知往哪兒看、手腳不知如何放、頭腦思維不清、講話語無倫次等。除以上四種心理因素外,由於新教師年輕,缺乏教學經驗,對能不能完成預定的教學計劃,按要求上好課,心裡沒底。這種擔心與與心理失衡結合起來,就形成了「怯課」現象。
新教師要上好第一堂課,必須注意克服以上急躁、自大、自卑、緊張等影響教學的心理,盡快進入教師角色,去精心備好第一堂課,並且注意作好課後小結,以利於以後的教學。新教師要上好第一堂劉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有良好的心理准備
新教師要上好第一堂課,就要盡快進入教師角色,從心理、思想行為等各個方面承受社會對自己的角色期望。作為新教師,上課前要克服畏懼心理,樹立應有的自信心;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取得他們的支持和幫助;認真地回憶、總結自己在實習過程中已得到的經驗和教訓;設想在第一堂課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對問題的處理方法與補救措施;主動深入班級,了解所任年級、班級學生的班風、學風、知識基礎等,與學生建立感情。
2. 精心備好第一堂課
大家知道備課是教師取得教學工作主動權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教師提高教育思想、業務水平和教學藝術的重要途徑。教師備課越充分,教學效果相應就越好,因此,新教師在上第一堂課前,應精心備好課。從教學過程來說,要做到教學目的明確,教學層次清楚,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寫教案,第一課教學內容不要貪圖太多太雜,最好在每個環節下標注所需時間。從教學語言來說,要做到語言生動形象,活潑有趣,邏輯性強,通俗易懂;從教學形式來說,要做到教學方法靈活,啟發得當,教學步驟嚴密緊湊。進行默背試講,在上課前一天(睡前或閉目)對將要上的課先「過電影」,把整個一節課完整的過一遍,對每一句話、每個環節的設計進行「實況錄像」,這既是一次有效地自我過關測試,又是一次「課堂教學」的熟練過程,不妨一試,或有良效。
3. 注意作好課後小結
新教師在上完第一堂課後,都必須及時進行自我反思。即上完課後都要及時回顧備課和上課過程,分析在本堂課中有哪些較好地實現了原定計劃,還有什麼不足;哪些沒有實現或實現不好,原因是什麼;哪些問題在備課時沒有考慮到;學生在學習中有哪些反應;下堂課教學要著重注意些什麼,哪些方法比較成功,哪個環節存在問題等。將分析的結論、教學反思和感悟記錄在教案後的「教學反思」欄,也可以專門准備一個《教學反思錄》,作為下階段備課和上課的參考,作為今後自身成長和專業發展的記錄。
二、如何上好「新學期」的第一堂課
無論新、老教師,在新學期都會面臨並思考如何上好第一堂課?對「新學期」如何上好第一堂課,教師們在總結中是各抒已見。
1. 精神飽滿登講台
要上好第一節,我們不僅在內容上、形式上有所思考,還要在老師自己的情緒上調節好。假期我們從繁重的家務、瑣碎的生活、自由鬆散中走來,更應該梳理好自己的心情,煥發精神,拋棄煩惱。同時,還要進行認真的思考:上學期教學成績如何?經驗知多少、教訓找不找?現在的我是一位新手,打算如何步入經驗型教師的行列?現在的我是一位教學能手,看一看教學成績能否說明這一點?打算向一個怎樣的新目標邁進?等等,這一切都應該在我們上第一堂課前作出認真的考慮,並體現在第一學堂課上。讓學生從老師的臉上感受到「快樂」,從老師的語氣里揣摸到「信心」,從老師的關愛中得到溫暖,從老師的耐心中激起感激,從精湛的教學中受到啟迪……。
2. 精心設計開場白
一個語文教師是這樣記錄自己第一堂課的開場白:「同學們,歡迎你們升入九年級!從今天起,你們又跨上了一個更高的台階。九年級是一個美好的年級。在這里,我們將跟著許許多多的作者走進一個更廣闊更豐富多彩的世界。在這本書中,很多文章寫得十分優美,我最喜歡這一段話…… 你想知道這段優美的語言出自哪篇課文嗎?那就到書中去尋找吧!」學生們聽了這樣一番語言描述,怎們能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怎麼能不對今後的學習充滿嚮往?
這雖是一位語文老師的第一堂課的開場白,其它學科也是如此,在聽課過程中,我們感受到地理教師的開場白讓學生對祖國河山有美的贊嘆,生物教師讓學生體會到了解自身的興趣,化學教師使學生體會到物質世界的絢麗多彩。教師如何設計開場的妙語,它關乎著教師給學生們留下怎樣的第一印象,關乎著是否能調動學生學習這一學科的興趣,關乎著這一學科教學的成敗。
3.增添自信講評課
第一節課是講授新課好?還是講評課好?很多教師認為每學期時間緊、任務重,趕緊上新授課吧!可有的教師在總結中這樣寫:「我新學期的第一堂上的是講評課,講評上學期期末考試試卷。一個假期,大多數的學生都玩瘋了,對上學期自己學得怎樣基本上忘干凈了,而新學期如何避免上學期的不足、發揮自己的優勢,借鑒他人的良策,還沒來得及思考,甚至從來沒有考慮這些的習慣。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學生能學好什麼知識?能把握好自己這一個學期的學習之舵嗎?我在放假前就布置了一道別具匠心的寒假作業:仔細分析自己這次期末考試的試卷,先就地糾錯,再好好思考思考自己一個學期來的在學習上的得與失,開學第一天咱們要交流交流,每個人都必須發言。課堂上由於劃分了學習小組,每一個學生都發了言,且情緒相當高漲。經驗談出來啦,學生的自信又增強了三分;教訓找到啦,學生心底明亮了起來。一次,兩次,三次,每個學期、每次考試之後、每次作業之後如果都能安排類似的內容,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越來越理智地對待自己的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自然就會養成。」
三、如何上好「新接班」的第一堂課
教師根據學校工作的需要,有的新學期一開始就接了某個班級的教學工作,有的中途接某個班的某學科教學,無論是那種情況,對學生而言都是新的教師,這樣的第一堂課如何上,也顯得非常重要。大家在研討過程中一致認為:新學期開學時,教師們面臨著怎樣上好第一節課,為今後教學的成功會打下一個好的基礎,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1. 給學生留美好印象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第一次見一個人,他的外貌、衣著、言談舉止、……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學中也是如此,學生對教師的「第一印象」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情緒以及師生關系。「第一印象」好比演員登台亮相,「第一炮」打響了,可能博得滿堂彩,所以,第一堂課的好壞往往就與之後學生學習的興趣大有關聯。因此,教師在第一次與學生接觸時,就要注意自己與學生初交中的形象塑造,力求一開始就給學生形成一個美好的印象。為此,教師與學生第一次見面時,應設計好自已的儀表,要給學生以和藹可親之感,與學生談話要表現出關心、體貼,力求一開始就留給學生「是他們知心朋友」的印象,從而為自己的後繼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
2. 給學生作自我介紹
上課時與學生第一次見面,一定要做自我介紹,忌諱進入課堂就講課,因為學生還不熟悉老師,對老師還有很多的神秘感,上來就講課,會因為學生對老師感受的程度大於對教學內容的程度,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所以,上第一堂課,要告訴學生自己的姓名及簡歷,讓學生認識自己,只有認識才能更好的尊重,才能增加學生對自己的喜愛和親近感。讓自己的求學經歷,成為吸引學生、激發學習、了解老師和建立師生友誼的催化劑。讓學生在你的自我介紹里,感受智慧之美,拼搏之美,進取之美。要讓學生感覺老師是一個博學的人,從而從心裡喜愛和敬佩老師。
3. 讓學生自我介紹
為體現師生平等和相互尊重,教師還應當主動認識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做簡要的自我介紹同樣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而且讓教師從一開始就了解每位學生的情況,這對於今後的教育和教學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學生人數較多,一堂課時間未必夠用,也可以採用課堂簡單介紹,課後書面詳細介紹的形式,但這一環節不可缺少。因為只有教師記住了自己的學生,學生才能記住他的老師。讓學生記住老師比老師記住學生意義更加重大。
3. 給學生以恰當語言
教師應具有點幽默的特質,平靜無波瀾的語氣,呆板無趣的語言是無法吸引學生注意的,優美形象的教學語言要求有和諧的節奏。評課時一位專家曾說:如果45分鍾都是一個調子,平鋪直敘,像流水般地淌,淌,淌,學生也會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講到主要的地方可重復一遍,講到快樂的地方應自然地露出微笑,講到憤怒的地方,情緒應很激昂,講到悲傷的地方,聲音應變得很低沉。教師還應善於利用幽默語言(包括肢體語言)激活課堂,調節學生情緒,幫助學生在輕松氛圍中,發現、建構、理解新知識、新方法,促進學生發展。不要讓你的第一堂課就使學生失去對你的(學科)興趣。
四、如何上好「新學科」的第一堂課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中學和小學相比,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學科門類多,新的學科在學生面前如何展現,教師首先設法讓學生感受該學科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消除對本學科的疑慮甚至恐懼,並對未來的課程和活動有一個美好的期待,為本學期在學習該學科時打好一個堅實的基礎。
1.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應該講,任何一門學科都有他們的科學性和趣味性,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獨特的魅力。教師的第一堂課,應該培養學生對這門學科的愛好,學生的愛好有了,就意味著你的第一堂課成功了。
培養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首先應使學生明白本課程要學習些什麼,讓學生了解本課程的大概內容,知道將來能學到哪些知識和技能,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應使學生明白為什麼要學本課程。具體說,最好是聯系現實社會中的一些具體的實際例子,來突出所教學科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突出所教學科在個人修養提高方面的重要性,突出所教學科在考學中的重要性,要讓學生產生一種學好你所教學科的沖動和神秘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這樣做,雖然有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嫌疑,但是對於引導學生熱愛自己所教的學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鼓舞學生的士氣都是很有必要的 。
2. 樹立學生必勝信心
第一堂課要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期望。任何一位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這是一個人的自尊心所決定的,學生們也想在第一節課給老師一個好印象,他們也會積極發言提問來表現他們自己。因此,在上第一堂課時,學生哪怕是取得一點點成績或進步,你都應該真誠地贊美他們,鼓勵他們。要讓學生有成功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你的課。
3. 介紹學科學習方法
介紹本學科的學習方法。可以結合自己和別人的經驗、教訓,根據自己的心得來現身說法,把自己的一些竅門和絕招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叫學生知道下一步怎麼學,怎麼做,怎麼與老師配合,達到以實用來吸引人,以真摯來感染人。
無規矩不成方圓,必須讓學生明白今後應該怎麼樣做,如何學好這一科目,平時的課堂要求,作業要求,考試要求等等。讓學生在今後能按你的要求學習,遵守紀律,按時交作業等。這些必須讓學生明白,可以為以後上課節省一些組織教學的時間。
五、如何上好「新學年」第一堂課
初中三年,每一年學生的情況不同,學習的內容(科目)不同,學習的目標和要求也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在新學年第一節課要給學生一個新起點的感覺,要給學生提出一個新的學習(成長)目標,讓學生認識到,學生時代是人生不斷學習、積累知識、奠定基礎和前進提高的重要階段,必須勤奮學習好好珍惜。
1.七年級新生的第一堂課,除上述內容及方法以外,還應給學生指明如何做好小學升初中的過渡,結合本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從生活和學習習慣等方面,給學生提出指導建議和合理要求,使他們盡快進入中學生角色,適應中學生學習生活。
2.八年級新生的第一堂課,應著重指導學生,總結學習生活經驗和教訓,特別是成功的(高效的)學習方法,結合學科特點,指導學習方法,防止兩極分化。實踐證明,英語和數學是八年級學習分化的轉折點。讓學生認識到八年級是初中三年最關鍵的一年。
3.九年級第一堂課,對學生進行理想和升學方面的教育,讓學生知道,中招是人生第一次學習考驗,對人生的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對高中的學習和升入大學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每一位學生都必須認真對待,都要爭取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一步一個腳印走好人生的每一段旅途。
總之,第一堂課對教師而言是平常的一課,而對學生來講確實不尋常的一節課。所以,如何把第一堂課上得精彩,上得有意義,讓學生產生興趣,使學生難以忘懷,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就顯得十分重要。要上好第一堂課有多種方法,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師都會因主觀和客觀的情況不同,採用不同的方法上好第一堂課。希望廣大教師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探索實踐,讓我們的第一堂課的教學成為師生共同獲得發展良好開端。
⑵ 高三物理說課稿優秀範文5篇
1.高三物理說課稿優秀範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內能的概念,能簡單描述溫度和內能的關系。
知道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吸收(放出)熱量,溫度升高(降低),內能改變。
了解熱量的概念,熱量的單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體內能增加和減少的一些事例。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找到改變物體內能的多種方法。
通過演示實驗說明做功可以使物體內能增加和減少。
通過學生查找資料,了解地球的「溫室效應」。
通過探究,使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並使學生通過實驗理解做功與內能變化的關系。
鼓勵學生自己查找資料,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探究改變物體內能的多種方法、
教學難點:內能與溫度有關、
教學方法:轉換研究法、實例歸納法
教學用具:冷水、熱水、溫水各一杯、墨水、空氣壓縮演示儀、硝化棉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分子動理論告訴我們,分子永不停息地無規則運動著。那麼公司也同一切運動物體具有動能一樣,也具有動能。分子動理論還告訴我們:分子之間有相互作用力。這又使分子具有勢能。
二、新課教學
1、物體的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物體內部的每一個分子都在運動,都受分子作用力,但每單個分子的動能和勢能,不是物體的內能。內能是指物體所有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內能也不同於機械能。物體的動能跟物體的速度有關,物體的重力勢能跟物體被舉起的高度有關。一個鋼球是否運動,是否被舉高,這只能影響鋼球的機械能,並不是能改變鋼球內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勢能。那麼物體的內能跟什麼有關呢?
2、內能的變化:物體內能既然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那麼當分子運動加劇時,物體的內能也就增大。上節課我們曾進過:物體的溫度升高,其內部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加劇。科學的論斷,必須要有證據,在物理學中,通常是用實驗來證實論斷的。今天我們同樣用實驗來證實上面的論斷。
實驗演示:取三隻燒杯,分別倒入冷水、溫水和熱水,然後分別向三隻杯內緩慢地滴入幾滴墨汁,觀察比較三隻杯內墨擴散的快慢。
實驗結果表明:溫度越高,擴散過程越快。擴散爛運得快,說明分子無規則運動的速度大,即分子無規則運動激烈。
因此:物體的內能跟溫度有關。溫度升高時,物體的內能增加。溫度降低時,物體的內能減小。正是由於內能跟溫度有關,人們常常把物體的內能叫做熱能,把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叫做熱運動。
3、一切物體都有內能。這是因為物體內的分子永不停息地無規則運動著。熾熱的鐵水,溫度很高,分子運動激烈,它具有內能。冰冷的冰塊,溫度雖低,其內部分子仍在做無規則運動,它也具有內能。
內能和機械能
通過機械能和內能的對比,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內能概念。分析在水平光滑桌上滑動的木塊具有什麼能。
首先木塊有勢能,也有動能棗統稱為機械能。機械能與整個物體的機械運動情況有關。
木塊內部的分子做無規則運動,且分子間有作用力,木塊有內能。內能與物體內部分子的勢運動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有關。
4、物體的內能改變的兩種方式
(1)列塵歷櫻舉鋸木頭和用砂輪磨XX,鋸條、木頭和XX溫度升高,說明克服摩擦力做功,可以使物體的內能增加。如果外力對物體做功全部用於物體內能改變的情況下,外力做多少功,物體的內能就改變多少。如功的單位是焦耳,內能的單位也是焦耳。
演示壓縮空氣,硝化棉燃燒。說明外力壓縮空氣過程,對氣體做功,使氣體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到棉花的燃點而使其燃燒。
以上實例說明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2)在爐灶上燒熱水,火爐烤熱周圍物體,這些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加。這些實例說明依靠熱傳遞方式也可以使物體的內能改變。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物體放出熱量,物體的內能減少。熱量的單位是焦耳。
所以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
三、小結略。
四、布置作業:課後「動手動腦學物理」。
2.高三物理說課稿優秀範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核能、核裂派叢變和核聚變。
了解核能的優點,還要知道它可能帶來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初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圖畫,使同學們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核聚變、核裂變
教學難點:核聚變、核裂變的過程。
教學方法:講授法
教學用具:鏈式反應模型、各種掛圖。
教學過程:
原子、原子核
一切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又由原子組成。有些物質的分子就是一個原子。原子十分小,它的直徑不到一個納米。原子由質子、中子、電子三種粒子組成。質子帶正電荷,電子帶負電荷,中子不帶電。質子和中子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擠在處於原子中心的構成非常小的原子核中,就像幾顆豆粒擠在大廣場中央一小塊彈丸之地一樣。
核能
質子、中子依靠強大的核力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們XX或重新組合是極其困難的。但是,一旦使原子核或聚合,就可能釋放出驚人的能量,這就是核能。核能是能源家族的新成員,它包括核裂變能和核聚變能兩種主要形式。
裂變
科學家發現用中子轟擊鈾235(質量數為235的鈾),鈾核會XX成大小相差不很大的兩部分,這種現象叫做裂變(圖3)。發生裂變時有核能釋放出來,這時裂變後的產物以很大速度向相反方向飛開,與周圍的分子碰撞,使分子動能增加,轉化為物體的內能。裂變釋放的核能十分巨大,1kg鈾235中的鈾核如果全部發生裂變,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2500t標准煤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
用中子轟擊鈾核,鈾核才能發生裂變,放出能量。這好比用火柴點燃木材,木材才能燃燒,放出能量一樣。假如外界的中子停止轟擊,裂變也就停止。然而實驗表明,鈾核裂變時,還同時放出2~3個中子,放出的中子又可以轟擊其他鈾核,使它們也發生裂變。這樣,裂變將不斷地自行繼續下去(圖3)。這種現象叫做鏈式反應。
如果對裂變的鏈式反應不加控制,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會釋放出巨大的核能,發生猛烈爆炸,XX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製成的(圖4)。如果控制鏈式反應的速度,使核能慢慢地平穩地釋放出來,就便於和平利用了。能夠緩慢、平穩地釋放核能的裝置,叫做核反應堆。
聚變
科學家們發現,較輕的核結合成較重的核,也能釋放能量,這種現象叫做聚變。例如一個氘核(質量數為2的氫核)和一個氚核(質量數為3的氫核)結合時,就釋放出核能氫彈就是利用輕核聚變製成的。氫彈是一種比XX威力更為巨大的核武器。太陽內部進行著大規模的聚變,釋放的核能以電磁波的形式從太陽輻射出來,地球上的生物每天都享用著聚變釋放出的能量。如何實現聚變,如何利用聚變釋放的核能,科學家正在積極地探索著。海水中蘊藏著豐富的、可以實現聚變的氚核。科學家預言,通過可控制聚變來利用核能,有望徹底解決人類能源問題。願同學們今後對此做出貢獻。
3.高三物理說課稿優秀範文
一、地位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與教學評價方式都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近年來中考試題越來越注重對實驗探究的考查,考查方式、內容呈現多樣化且臻於合理、科學。經分析可知這些探究題能聯系基礎知識點,不隨意拔高,部分題目源於教材,但突出了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考查學生設計方案、數據處理、分析論證和科學表達能力,增加了評價功能。由於學生對所學知識不能靈活變通、運用,故探究題也成為了學生的主要失分點之一,所以初三二模復習進行探究題型的專題訓練顯得尤為重要。由於時間緊,任務重,探究專題復習時間一般為5課時(時間分配略),本節課為電學專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探究題常見題型的訓練讓學生掌握解決電學探究題的一般思路,通過鞏固性訓練提升解題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運用「小循環多反饋」教學法對探究性習題進行訓練,學生通過主體參與模式討論、互動、釋疑以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互幫互學以及小組合作意識,培養科學探究精神。
三、教學重點
通過幾道例題的講解讓學生了解中考探究題的幾種常見題型,主要還是圍繞科學探究的七個要素進行命題,歸納一下主要有四種:
(1)對科學問題提出猜想的能力。
(2)考查學生設計和實施科學實驗的能力。
(3)考查學生解釋和表達科學探究結果的能力(分析與論證)。
(4)評價與反思的能力。
四、課型特點
專題復習課,特點是課堂容量大,例題講解,習題訓練交叉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無所不在。
五、教具准備
多媒體課件,學案(設計優點:可以省出抄題的麻煩,節省時間完成更有意義的事情)。
六、教學過程
多媒體展示電學部分的主要知識考點:歐姆定律、串並聯電路中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以及電功、電熱的相關公式等等,然後由易及難分別就常見的四種探究題型進行舉例訓練,教法是先投影例題,學生自行思考解決,不能解決的小組(四個人)討論,得出解題思路,將答案寫到學案上,最後教師點撥並將正確答案投影,教師進行點評,然後進行第一次反饋練習,這樣做的好處是:小步子,快節奏、多反饋、勤校正。通過多層面的反饋校正,不失時機地練習鞏固每個知識點,及時反饋教學信息,及時調整教學過程。在練習過程中,教者的工作是高密度的,要進行巡視並及時發現暴露的問題,然後集體訂正,予以評分,讓學生學有收獲,學有成就感,對於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進行鼓勵,以備再次挑戰下一題。
(1)源於課本,不任意拔高,考查了基本知識點:電路連接,P=UI,R=U/I的應用。
(2)探究題特徵明顯:對實驗進行評價,考查學生的實施科學探究的能力,同時還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等等。本題講解結束用一條類似的中考題(淮安08中考卷)進行鞏固練習,強化了教學效果。限於時間,其餘例題不在一一加以說明。
最後對本節課進行小結再次從習題回歸理論,哪道題是對應的哪種探究題型或包含哪幾種探究題型,讓學生從理論上把握物理知識。
總之,這節課的安排是:通過知識點的再現(學生重視知識);例題探討(學生鞏固知識);習題訓練(學生應用知識);課時小結(學生升華知識);布置作業(學生凝固知識)。層層遞進、步步為營,讓學生一步步把握電學探究題的解題思路,將學生引入探究題解析的軌道,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七、幾點反思(注意五個性)
1、例題的選擇要有典型性、針對性。難度要適中,要認真學習課程標准、考試要求、認真研究08年13市中考試卷。古人雲:觀千劍而後視器,只有認真分析命題動向才能避免選題的盲目性,提高有效性。例如08南通卷、杭州卷都加大了實驗探究的考查,既有課堂探究活動的考查又有課外活動小實驗,既有器材的選擇又有實驗方法的選擇,既有探究過程的考查又有對現象的分析論證等等。通過認真分析可以得出結論:今年中考探究題將重視過程考查而輕其結果考查,不會將高中的內容下放考學生,難度不會太深,不會超出學生的認知水平,同時會體現適當開放的原則。
2、注意選題的層次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體驗到成功的快感,從而讓教者的教學更具吸引力,讓你的口號更富影響力,利於打破沉悶氣氛,提升教者形象。
3、注意組織的協調性。只有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這樣的課堂才是高效務實的,否則只能流於形式,所以小組編排時要做到好中差搭配,要有領頭雁,才能互動起來,討論起來,只有組織協調到位,才能達到效果。
4、注重課堂教學的完整性。要將探究題型的主要考查形式進行投影,讓學生從整體有所感知,有所把握,否則單個習題當時可能會做,但沒有整體印象,容易遺忘,甚至會有瞎子摸象,只見一斑不見全部的遺憾。
5、加強課堂教學的藝術性。教師要錘煉自己的語言,幽默風趣,一掃傳統物理課堂的沉悶氣氛,讓每一個學生都隨著你轉,讓學生的每一個神經都處於興奮狀態,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是實在的,只有這樣的復習才是有效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減負、增效,提升質量。
4.高三物理說課稿優秀範文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XX》。下面是我對本課題的設計思考,懇請指正。
一、說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分析
本節教材處於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八章,本章知識是學習後續知識壓強、功、機械效率的基礎,因此本章是初中物理基礎的一章。而第一節力彈力是學生學習力學的入門課和基礎課,教學關鍵要能激發學生學習本章的興趣,為後幾節教學做好鋪墊。內容分析本節首先生活中的推、拉、舉、壓等生活實例引出力,並用壓彈簧或氣球的事例體會彈力,緊接著介紹一個彈力的實際應用——彈簧測力計,在了解彈簧測力計構造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學習彈簧測力計的正確使用方法,最後還點了一些生活工具或玩具從而更好地體會彈性勢能。所有的知識都是用學生看得到、摸得著的實例呈現,與我們的生活很貼切、學生更容易接受。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物理並不難學,引領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單位,認識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彈力及彈性勢能。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活動和生活經驗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通過實驗和觀察了解彈簧測力計的結構和使用方法,會正確使用。
【情感與態度】:
對生活中彈力應用的實例有濃厚的興趣,體會科學技術的價值,通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力的定義理解、彈力概念的理解、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2、教學難點: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二、說學生
本節內容主要是力、形變與彈力、彈簧測力計、彈性勢能,知識點較零碎,學生對力很熟悉,並且都有親身感受,採用從生活實例中體會力的存在;彈力與形變、彈性勢能較抽象,學生對此缺乏認識基礎,需較強的觀察和歸納思維能力,採用學生自主探究活動教師引導的手段;對於彈簧測力計的使用較簡單,採用自學即可完成。
三、說教法
本節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具體類型的力——彈力,彈力也是一種很常見的力.教學實踐表明,被動力(如彈力、靜摩擦力)的概念是學生難於接受的.因此教材中沒有給彈力下定義,而是通過大量實例說明了什麼叫彈力,彈力產生的條件是什麼。本節通過一個比較完整的實驗探究,利用彈力的作用效果來了解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原理,從而達到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通過實例引出力的一般性分析,得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的作用;分析具體圖片中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通過對如何知道物體受力的疑問引出力的作用效果,進而通過自主活動探究物體形變時會出現什麼現象及物體形變的大小和外力的關系,引出彈簧測力計的原理,通過觀察、比較、實驗等自主探究的形式了解彈簧測力計構造、使用方法;並觀察圖中的日常現象——發生形變的物體對其他物體產生一些作用,學生體會彈性勢能。
四、說學法
1、親身體驗:力的概念的建立。
2、動手實驗: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五、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約2分鍾)
講故事:張飛與關羽比力氣。三國時,劉、關、張三結義後,張對自己排第三不服氣,就提出與關羽比誰的力氣大,他使出力氣抓自己的頭發使勁向上提,盡管憋得滿臉黑紫甚至頭發都拔掉了一把,結果還不能使自己離地面,而關羽找了一根繩子一端拴在自己腰上,另一端跨過樹杈,雙手使勁向下拉,結果他慢慢離開地面。
問:張飛為什麼失敗呢?
師:讓我們一起走進第八章力,幫他分析原因吧!
新課教學(約30分鍾)
(一)力是什麼
1、引導學生觀察課本上的四幅圖或用多媒體展示。(也可藉助自己准備器材體驗)完成學習引導第一部分內容。
問:要想有力的話,需滿足什麼條件?
2、引導分析
力:物體作用於物體
施力物受力物(為區分兩物體引入施力物、受力物)
(二)力的作用效果
觀察課件中的圖和演示實驗,完成學習引導第二部分內容。
問:我們如何知道物體是否受力?你能做展示一下里的作用效果嗎?
通過學生親身體驗彈性形變的情景,感受彈力的存在,總結彈力的概念。
(三)形變大小與所受外力的關系。
學生試完成學案中的第3個表格。
請同學上台展示結果。學生觀察、並交流總結出兩者間的關系。
5.高三物理說課稿優秀範文
1、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前面的授課中,已給學生講解了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以及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這節內容主要是起到將前面知識點總結概括,為以後接下來的能量守恆以及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做好鋪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
掌握物體的內能。知道熱傳遞、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②過程與方法
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以及課堂小實驗的方法向學生生動形象的介紹本節知識點。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本節內容與生活聯系緊密,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增強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3.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內能的定義以及內能改變的實質。
4.教學難點:
知識點較多,對知識點的分離規劃講解,使學生對知識點的清晰認識掌握。
5.教學關鍵:
對內能的定義形象化使學生印象深刻以及生動講解改變內能的方法。
6.教法學法:
(1)開始上課時將教學重點一一列出,讓學生對本堂課教學重點有清醒的認識達到突出重點的作用。
(2)放慢語速,在不同知識點之間稍許停頓。在利用板書把知識點一一列出,使學生對知識點有層次感,突破難點。
(3)利用課堂小實驗以及多媒體課件的方法。使知識點形象化,達到抓住關鍵的目的。
教學過程的設計及操作程序
1動能和勢能的概念
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
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勢能
物體由於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做彈性勢能。
2、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
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力。
2、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新課導入:
利用火柴的點燃以及擠擰水瓶等課堂小實驗來引入新課
2、講授新課
我們將利用(啟發式)講授法,(啟發式)談話法兩個方法相結合的
方法使學生獲得新知識復習鞏固舊知識,掌握物理現象,獲取感性知識。
3、歸納小結
什麼叫內能
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勢能的總和,叫物體的內能。
溫度跟內能的關系
一個物體溫度升高時,它的內能就增加;一個物體溫度降低時,它的內能就減少。
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
(1)熱傳遞實質:內能的轉移(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
(2)做功實質:內能與機械能(或其它能)的轉化
(3)熱傳遞和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最後將布置課堂習題以及課後作業讓學生鞏固知識點
⑶ 如何上好一堂公開課技巧
一、課前多做准備工作
1、備學生。
上公開課有時候是自己的學生,有時候是別人的學生。若是自己的學生,很多時候能夠沉著應對。因為學生的情況都很了解,提的問題會很有針對性,學生能應答自如,課堂氣氛當然就好一些。但要上好一堂公開課,也還得好好備學生,讓學生在公開場合得到鍛煉;當然若是別人的學生,就更應該事先了解一些他們的情況。如他們的成績分布,班幹部名單等,同時多鼓勵他們別怯場,利用有限的時間和他們融洽關系,走近他們,最好讓他們喜歡上你這個陌生老師,這樣他們才會最大限度地配合你,讓你上課時候能得心應手。
2、備教材。
這是上課前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若對所較內容不熟悉,把握不了重難點,上課時候就會眉毛鬍子一把抓,上課前要非常了解自己要講什麼,不講什麼。內容不宜過多,要明了清楚。讓學生實實在在學點東西,而不是所謂的走過場。同時要結合所教知識與前面舊知識的聯系,從而能從復習中從容過渡,讓新知識的引入自然而生動。不讓自己的公開課變成「耍猴戲」。
3、備課件。
很多老師平時上課很好,但一上公開課就不知所措了,因為課件不熟悉,以為課件是現成的東西,沒花時間好好研究怎麼用,上下銜接不自然;另外,因是別人制的課件,使用起來很別扭,導致上課時候心慌意亂,自然就上不好課了。
二、做好新課的引入
1、新課的引入要有新意。萬事開頭難,有了好的開端,對後面的過程產生水到渠成的效果。一節公開課開始的部分很重要。因為來聽課的人或評委也許是第一次聽你的課,他們要是聽見耳目一新的引入,會對上課人產生良好印象,因為第一印象會先入為主。
2、新課的引入要自然,簡潔而又生動。引入是很簡短的一個過程,但卻很有講究,它要把復習舊課和新課聯系起來,同時也得與即將上的新課銜接。所以要求上課的老師要多多研究,找到最適宜的引入材料,讓復習輕松過渡到新課。
三、展優避短,採取多種方式上好新課
1、純朴、謙遜、高雅的形象是上課成功的第一前提。當一位教師走進教室時,人們就會在腦海里產生第一印象。當你帶著微笑,和藹可親,充滿自信地走進教室時,首先會讓學生和聽課老師對你充滿好感,產生一種積極的心態,激發想聽你講課的慾望。這就是你成功的第一步。
2、教師純美的語音功底是上好公開課的有力保障。作為上語言課的老師,說話就是教學的方式。怎樣讓學生學好英語,教師的發音、語速及對所教內容的准確表達,都對學生起著言傳身教的影響。作為一堂公開課更是顯得重要。當你以優雅的姿態走進教室,開口說第一句清脆或帶滿磁性的口語時,你就已經獲得聽課人的肯定。再加上准確而流暢的表達,不快不慢的語速,學生會覺得很過癮,聽課老師也會興趣倍增。當然我們的老師平時很辛苦,也許嗓子早就壞了,那也沒關系,只要你的語言帶有感染力,能抑揚頓挫,照樣效果不錯。
3、教學內容的條理性是上課成功的關鍵。一節課的設計有條不紊,思路清晰,銜接自然。這節課就已經成功一大半。上課教師要鎮靜自若,把提前設計的課爛熟於心,這樣在上課過程中就會臨危不亂,帶領學生朝自己設計的理想目標發揮,讓節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聽課老師也就肯定了你掌控課堂的能力,這樣你也就握住了成功的指揮棒。
4、上課教師的肢體語言是輔助教學不可缺少的手段。因為公開課很多時候是借班上課,陌生的學生有可能沒聽懂你的指令,甚至水平很差根本聽不懂你的英語指令,這時候是肢體語言發揮作用的絕佳時機。你借用幽默而大眾化的動作,不僅讓學生弄懂你的指令,迅速回應你的問題,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感,也掩飾了學生配合不佳的尷尬場面。所以恰當的肢體語言的使用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手段。
5、時間的掌控是關繫上課是否成功的保障。一節課的幾個步驟各分別需要多少時間,不僅需要課前設計好,還更是我們教師需要練就的感覺能力。我們不可能一邊上課一邊看時間,我們得憑自己的感覺來進行分配和調控。老教師會對時間駕輕就熟,但若是年輕教師就得多多費心,讓自己的公開課時間分配恰倒好處,獲得更理想的評價。
總之,要上好一堂英語公開課不容易,它需要教師有深厚的知識功底,語言功底,整體調控能力,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不怯場就是信心充足的體現,也是良好心理素質的表現,更是能發揮正常或超常的前提。老教師經驗豐富,備戰無數,站上講台信心十足;年輕教師要「初生牛犢不怕虎」,拿出勇氣,利用自己年輕的本錢,以自己的朝氣蓬勃迎戰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