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怎麼用物理的方式破壞車輪

怎麼用物理的方式破壞車輪

發布時間:2023-08-26 14:37:40

A. 為什麼一輛車壓在8顆釘子的木板上車輪爆胎了用物理知識解釋

壓強,受力面越小,壓強越大,當車壓在路面時,由於受力面較大,所以輪胎可以正常使用,當壓到釘子上是,受力面變為釘子的尖,壓力驟然變小,壓強增大,造成輪胎被釘子扎穿造成爆胎。

B. 物理知識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物理和生活息息相關,我們要學以致用。你知道在生活中都有哪些應用需要用到物理原理的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物理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的知識以供大家學習。

我們在日常生活、生產中只要細心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聯繫到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去分析和解釋這些現象,就能夠提高觀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地讓“物理走向生活,從生活走向社會”!

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力學知識

刮風時,為了防止晾曬在鐵絲上的衣服疊加或掉下來,可以先用塑料繩子結一環套,然後把這一繩環套套在鐵絲上,再把衣架掛在環套上,這樣衣架就不會輕易滑動。做的目的是,增加繩環套與鐵絲之間的受力面積,以加大阻力。

磨菜刀時要不斷澆水,是因為菜刀與石頭摩擦做功產生熱使刀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刀口硬度變小,對刀口不利。澆水是利用熱傳遞使菜刀內能減小,溫度降低,不會升至過高。

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熱學知識

燒開水時,為了節省時間和用電量,可以先加一點熱水。這樣做的目的是加快分子運動,使分子擴散加快。

在炒瘦肉片時,若將肉片直接防入熱油鍋里爆炒,則瘦肉纖維中所含的水分就要急劇蒸發,致使肉片變的干硬。為把肉片爆炒得好吃,師傅們往往預先將肉片拌入適量的澱粉,待肉片放到熱油鍋里後,附著在肉片外的澱粉糊中的水分蒸發,而肉片里的水分難以蒸發,仍保持了肉的鮮嫩。

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聲學知識

現在的居民樓一般都裝有防盜網,網的上方有一塊很大的薄鐵片做成的擋雨板,這樣,在防盜網內的東西就不會淋濕。可是,每當在下雨的時候,雨點打在擋雨板上,發出很響的嗒嗒聲,在夜裡,這個雜訊更是影響人的睡眠,如果在鐵片上放一塊海綿,那麼這個噪音就可以減小了。

我們去商店買碗、瓷器時,我們用手或其他物品輕敲瓷器,通過聲音就能判斷瓷器的好壞。

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光學知識

在烈日下洗車,水滴所形成的凸透鏡效果會使車漆的最上層產生局部高溫現象。時間久了車漆便會失去光澤。若是在此時打蠟,也容易造成車身色澤不均勻。一般在傍晚或陰涼處洗車。

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電學知識

充分利用電飯鍋的余熱。煮飯時,當鍋內沸騰後,將鍵抬起即切斷電源,利用電熱盤的余熱,待幾分鍾後再按下鍵,飯熟後電飯鍋會自動斷開電源。

家用電器不要處在待機狀態,如果家用電器處在待機狀態,既耗電又傷機器。看電視時,將音量和亮度盡量調低,這樣也可省電,而且眼睛也不容易疲勞。關機後由於遙控接收部分仍帶電,且指示燈亮,將消耗部分電能,所以關機後應拔下電源插頭。

總之,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開動腦筋,就會讓物理知識充分地為我們服務。

廚房中的物理知識

一、與電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電飯堡煮飯、電炒鍋煮菜、電水壺燒開水是利用電能轉化為內能,都是利用熱傳遞煮飯、煮菜、燒開水的。

2、排氣扇(抽油煙機)利用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利用空氣對流進行空氣變換。

3、電飯煲、電炒鍋、電水壺的三腳插頭,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電器漏電和觸電事故的發生。

4、微波爐加熱均勻,熱效率高,衛生無污染。加熱原理是利用電能轉化為電磁能,再將電磁能轉化為內能。

5、廚房中的電燈,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將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光能。

6、廚房的爐灶(蜂窩煤灶,液化氣灶,煤灶,柴灶)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即燃料燃燒放出熱量。

二、與力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電水壺的壺嘴與壺肚構成連通器,水面總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3、菜刀的刀刃有油,為的是在切菜時,使接觸面光滑,減小摩擦。

4、菜刀柄、鍋鏟柄、電水壺把手有凸凹花紋,使接觸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鏟送煤時,是利用煤的慣性將煤送入火爐。

6、往保溫瓶里倒開水,根據聲音知水量高低。由於水量增多,空氣柱的長度減小,振動頻率增大,音調升高。

7、磨菜刀時要不斷澆水,是因為菜刀與石頭摩擦做功產生熱使刀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刀口硬度變小,刀口不利;澆水是利用熱傳遞使菜刀內能減小,溫度降低,不會升至過高。

三、與熱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一)與熱學中的熱膨脹和熱傳遞有關的現象

1、使用爐灶燒水或 炒菜 ,要使鍋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讓鍋底壓住火頭,可使鍋的溫度升高快,是因為火苗的外焰溫度高。

2、鍋鏟、湯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柄用木料製成,是因為木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任過程中不燙手。

3、爐灶上方安裝排風扇,是為了加快空氣對流,使廚房油煙及時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間。

4、滾燙的砂鍋放在濕地上易破裂。這是因為砂鍋是熱的不良導體,燙砂鍋放在濕地上時,砂鍋外壁迅速放熱收縮而內壁溫度降低慢,砂鍋內外收縮不均勻,故易破裂。

5、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灌滿能更好地保溫。因為未灌滿時,瓶口有一層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能更好地防止熱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熱傳導方式傳熱,煮飯、燒水等主要是利用對流方式傳熱的。

7、冬季從保溫瓶里倒出一些開水,蓋緊瓶塞時,常會看到瓶塞馬上跳一下。這是因為隨著開水倒出,進入一些冷空氣,瓶塞塞緊後,進入的冷空氣受熱很快膨脹,壓強增大,從而推開瓶塞。

8、冬季剛出鍋的熱湯,看到湯面沒有熱氣,好像湯不燙,但喝起來卻很燙,是因為湯面上有一層油阻礙了湯內熱量散失(水分蒸發)。

9、冬天或氣溫很低時,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應當先用少量的沸水預熱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內外溫差過大,內壁熱膨脹受到外壁阻礙產生力,致使杯破裂。

10、煮熟後滾燙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一會兒,容易剝殼。因為滾燙的雞蛋殼與蛋白遇冷會收縮,但它們收縮的程度不一樣,從而使兩者脫離。

(二)與物體狀態變化有關的現象

1、液化氣是在常溫下用壓縮體積的 方法 使氣體液化再裝入鋼罐中的;使用時,通過減壓閥,液化氣的壓強降低,由液態變為氣態,進入灶中燃燒。

2、用焊錫的鐵壺燒水,壺燒不壞,若不裝水,把它放在火上一會兒就燒壞了。這是因為水的沸點在1標准大氣壓下是100℃,錫的熔點是232℃,裝水燒時,只要水不幹,壺的溫度不會明顯超過100℃,達不到錫的熔點,更達不到鐵的熔點,故壺燒不壞。若不裝水在火上燒,不一會兒壺的溫度就會達到錫的熔點,焊錫熔化,壺就燒壞了。

3、燒水或煮食物時,噴出的水蒸氣比熱水、熱湯燙傷更嚴重。因為水蒸氣變成同溫度的熱水、熱湯時要放出大量的熱量(液化熱)。

4、用砂鍋煮食物,食物煮好後,讓砂鍋離開火爐,食物將在鍋內繼續沸騰一會兒。這是因為砂鍋離開火爐時,砂鍋底的溫度高於100℃,而鍋內食物為100℃,離開火爐後,鍋內食物能從鍋底吸收熱量,繼續沸騰,直到鍋底的溫度降為100℃為止。

5、用高壓鍋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鍋內氣壓,提高了水的沸點,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溫度。

6、夏天自來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徵兆。自來水管“出汗”並不是管內的水滲漏,而是自來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溫度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水管,就會放出熱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說明空氣中水蒸氣含量較高,濕度較大,這正是下雨的前兆。

7、煮食物並不是火越旺越快。因為水沸騰後溫度不變,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溫,結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鍋內水蒸發變干,浪費燃料。正確方法是用大火把鍋內水燒開後,用小火保持水沸騰就行了。

8、冬天水壺里的水燒開後,在離壺嘴一定距離才能看見“白氣”,而緊靠壺嘴的地方看不見“白氣”。這是因為緊靠壺嘴的地方溫度高,壺嘴出來的水蒸氣不能液化,而距壺嘴一定距離的地方溫度低;壺嘴出來的水蒸氣放熱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氣”。

9、油炸食物時,濺入水滴會聽到“叭、叭”的響聲,並濺出油來。這是因為水的沸點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濺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溫沸騰,產生的氣泡上升到油麵破裂而發出響聲。

10、當鍋燒得溫度較高時,灑點水在鍋內,就發出“吱、吱”的聲音,並冒出大量的“白氣”。這是因為水先迅速汽化後又液化,並發出“吱、吱”的響聲。

11、當湯煮沸要溢出鍋時,迅速向鍋內加冷水或揚(舀)起湯,可使湯的溫度降至沸點以下。加冷水,冷水溫度低於沸騰的湯的溫度,混合後,冷水吸熱,湯放熱。把湯揚起的過程中,由於空氣比湯溫度低,湯放出熱,溫度降低,倒入鍋內後,它又從沸湯中吸熱,使鍋中湯溫度降低。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小常識

早晚的天空為什麼是紅色的?

早晨和傍晚,在日出和日落前後的天邊,時常會出現五彩繽紛的彩霞。朝霞和晚霞的形成都是由於空氣對光線的散射作用。當太陽光射入大氣層後,遇到大氣分子和懸浮在大氣中的微粒,就會發生散射。這些大氣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會發光的,但由於它們散射了太陽光,使每一個大氣分子都形成了一個散射光源。根據瑞利散射定律,太陽光譜中的波長較短的紫、藍、青等顏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來,而波長較長的紅、橙、黃等顏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強。因此,我們看到睛朗的天空總是呈蔚藍色,而地平線上空的光線只剩波長較長的黃、橙、紅光了。這些光線經空氣分子和水汽等雜質的散射後,那裡的天空就帶上了絢麗的色彩。 俗話說"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就是說,早晨出現鮮紅的朝霞,說明大氣中水滴已經很多,預示天氣將要轉雨。如果出火紅色或金黃色的晚霞,表明西方已經沒有雲層,陽光才能透射過來形成晚霞,因此預示天氣將要轉晴。

在亞洲西部,離地中海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內陸湖,叫做死海,死海里沒有一條魚,它的名字由此而來。為什麼沒有魚呢?因為死海的水太咸了,每百千克海水中含鹽二十千克以上。死海海水的密度太大了,比人體的密度大得多(人體的密度在1000kg/m3左右),所以人的身體只要有一半多浸沒在水面之下,所受到的浮力就等於人受到的重力。人在死海里 游泳 時,可以躺在水面上看報紙,要想沉入水中可就要費好大的氣力,潛入水中還會被海水托出水面。 死海的海水中礦物質很豐富,可以用來治療一些皮膚病和濕疹。是世界上著名的游泳風景點和療養地之一。

人為什麼走路

在平坦的馬路上,誰都可以邁開大步向前走。一個健康的人,走路並不是什麼難事,因而也沒有想過人是*什麼走路的。聽了這個問題,有的人會覺得好笑。人只要有氣力,抬腿,邁步,不就可以往前走了嗎?而事實上,問題並不那麼簡單。請你試一個動作:挺直身體,背貼著牆站在地上。把一隻腳抬起來,向前邁步,只要身體不離開牆壁,這只腳是跨不出去的。如果抬起來的腳向前邁出去一步,那末,回頭一望,身體已經離開牆壁。 這說明,身體向前移動了。人身體向前移動的時候,一定依*了一種外力。或者說,是這種力推著人前進的。如果這種外力比較小,走路就會遇到困難,比如,在光滑的冰面上,人們就不敢邁大步,而只能小心翼翼地挪動雙腳。現在,請你回答,後腳蹬了一下地。從物理的角度來分析,那是人體給了地面一個向後的力,與此同時,地面也給了人體一個向前的力。正是這個力把人體向前推了一下。 腳蹬地面,這是作用力;地面給人體一個向前的力,這是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表現為摩擦力。在一般情況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正好相等,因此,我們走路並不覺得困難。可是,人在冰面上走,冰面過於光滑,給人的摩擦力要小得多。這樣,如果你仍然像在地面上走路那樣使勁,向後蹬的力與摩擦力不平衡,後腳要向後滑,人就會跌跤。

為什麼拉車比推車省力

手推車,使用方便,既可以推又可以拉。推和拉的用力方向跟水平線的夾角一樣,是推車省力還是拉車省力?省力不省力,主要看車輪受到的阻力有多大。因為克服了阻力,車子才能前進。在地面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車輪對地面的壓力越大,阻力越大,阻力大就費勁。反過來,壓力小,阻力小,省力。推車的時候,用力的方向指向斜下方,它產生兩個效果:一個分力向前,用來克服阻力,使車勻速前進;另一個分力豎真向下,加大了車對地面的壓力,使阻力加大。拉車的時候,用力的方向指向斜上方,也產生兩個分力;一個向前用來克服阻力;另一個豎直向上,減小了車對地面的壓力,使阻力減小。

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大家了解多少呢?還想不想進一步學習高一更多精彩課程呢,名師主講視頻課讓你輕松學好高一的課程!高分從這里開始!(點擊圖片直接進入體驗學習哦!!!)

C. 汽車中的物理知識

汽車中的物理知識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汽車,與我們的生活走得越來越近了。在與它頻繁的接觸中,仔細觀察加上認真的思考,我們會發覺:在汽車的設計和使用中幾乎涉及到了初中物理知識體系中的方方面面,本文試圖引導讀者從以下角度,在乘坐汽車的過程中注意體會,也許會有更多新的,意想不到的收獲!
一、力學方面
1、汽車的底盤質量都較大,這樣可以降低汽車的重心,增加汽車行駛時的穩度。
2、汽車的車身設計成流線型,是為了減小汽車行駛時受到的阻力
3、汽車前進的動力——地面對主動輪的摩擦力(主動輪與從動輪與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反)
4、汽車在平直路面勻速前進時——牽引力與阻力互相平衡,汽車所受重力與地面的支持力平衡
5、汽車拐彎時:①司機要打方向盤——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②乘客會向拐彎的反方向傾倒——由於乘客具有慣性
6、汽車急剎車(減速)時,①司機踩剎車——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②乘客會向車行方向傾倒――慣性 ;③司機用較小的力就能剎住車――杠桿原理;④用力踩剎車——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⑤急剎車時,車輪與地面的摩擦由滾動變摩擦成滑動摩擦
7、不同用途的汽車的車輪還存在大小和個數的差異——這與汽車對路面的壓強大小相關
8、汽車的座椅都設計得既寬且大,這樣就減小了對坐車人的壓強,使人乘坐舒服
9、汽車快速行駛時,車的尾部會形成一個低氣壓區,這是我們常常能在運動的汽車尾部看到卷揚的塵土形成原因
10、交通管理部門要求:①小汽車的司機和前排乘客必須系好安全帶——這樣可以防止慣性的危害;②嚴禁車輛超載——不僅僅減小車輛對路面的破壞,還有減小摩擦、慣性等;③嚴禁車輛超速——防止急剎車時,因反應距離和制動距離過長而造成車禍
11、簡單機械的應用:①方向盤、車輪、開窗搖柄等都是輪軸,②調速桿,自動開關門裝置是杠桿
12、汽車爬坡時要調為低速:由P=Fv,功率一定時,降低速度,可增大牽引力
13、關於速度路程,時間的計算問題;參照物與運動狀態的描述問題
14、認識限速,里程,禁鳴等標志牌,了解其含義
二、聲學方面
1、汽車喇叭發聲要響,發動機的聲音要盡量消除(發動機上裝配消音器)――這是在聲源處減弱雜訊
2、為減輕車輛行駛時的雜訊對道旁居民的影響,在道旁設置屏障或植樹――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雜訊
3、喇叭發聲:電能――機械能
三、熱學方面
1、汽車發動機常用柴油機或汽油機——它們是內燃機——利用內能來做功
2、發動機外裝有水套,用循環流動的水幫助發動機散熱——水的比熱容大
3、冬天,為防凍壞水箱,入夜時要排盡水箱中的水――防止熱脹冷縮的危害
4、小汽車的後窗玻璃板中嵌有一道道的電熱絲——它可以防止車內形成的霧氣附著於玻璃上並凝結
5、剛坐進汽車或有汽車從你身旁駛過時,會聞到濃濃的汽油味——擴散現象
6、空調車車窗玻璃設計成雙層的――防止傳熱
7、環保汽車使用氣體燃料,可減小對大氣的污染
四、電學方面
1、汽車的發動機常用低壓電動機起動:電動機是根據磁場對電流的作用的道理製成的,工作時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2、汽車電動機(汽車電機)常用車載電瓶(蓄電池)供電,汽車運行過程中可以利用的車輪帶動車載發電機發電,給蓄電池充電。給蓄電池充電時,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起來,此時蓄電池是用電器;用蓄電池給電動機供電時,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此時蓄電池才是電源
3、車載蓄電池還被用來為汽車上配裝的空調、電扇、收錄機、CD機及各種用途的電燈供電,方便地電能轉化為機械能、聲能、光能等等
3、油罐車的尾部通常要掛一條鐵鏈直達路面,這樣做有利於使運輸過程中因顛簸而產生的電荷迅速傳到大地上,避免因靜電放電而帶來災難
4、車燈發光:電能――光能
五、光學方面
1、汽車旁的觀後鏡,交叉路口的觀察鏡用的都是凸面鏡,可以開闊視野
2、汽車在夜間行駛時,車內一般不開燈,這樣可防止車內乘客在司機前的擋風玻璃上成像,干擾司機正確判斷
3、汽車前的擋風玻璃通常都不直立(底盤高大的車除外),這是因為擋風玻璃相當於平面鏡車內物體易通過它成像於司機面前,影響司機的判斷
4、汽車尾燈燈罩:角反射器可將射來的光線反回,保證後面車輛安全
5、汽車頭燈:凹面鏡反射原理,近距光燈絲在焦點附近,遠距光燈絲在焦點上

將以上內容搜羅成文,意在於引起讀者特別是我們初中生對生活的關注和考,因為一切發現都離不開生活,知識與所有人同行!

完美答案,哈哈,累死我了...
lz,表示以下把,,,...

閱讀全文

與怎麼用物理的方式破壞車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5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21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1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86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9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20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14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56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1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8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28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9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2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06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15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42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2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30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