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安交通大學的物理學如何
西安交通大學:應用物理學專業
應用物理學 該專業著重培養具有扎實的物理學理論基礎,熟練的實驗技能和靈活運用物理學原理和方法解決工程技術和自然科學問題的能力,適應高新技術發展要求的高級應用物理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設置有:普通物理(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光電子學、物理實驗、數學物理方法、固體物理、數字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微機原理及介面技術等計算機類課程。
該專業為全日制本科,學制為四年。
畢業生可進入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等工作,或在政府部門、銀行、電信、電力企業和高科技公司等進行技術開發、應用和管理工作。 本專業招生分數線 查詢本專業的各年詳細錄取分數線及錄取位次,請登錄高考志願填報系統!詳細的報表顯示,讓你輕松選擇理想高校及專業!
請採納。
⑵ 考研西安交通大學的物理電子學怎麼啊
專業對口是最好的,如果你喜歡西交大,就多去了解這個專業的考試科目和歷年報錄比。
考試科目為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301數學一
④ 804材料科學基礎或
812固體物理或
822普通物理學
2012年報名人數為56人,錄取人數為30人,競爭不是很大。
其它相關考研信息可以到浩學西交大考研網查看。
⑶ 交大物理系就業形勢怎麼樣啊
交大物理系就業形勢還不錯。畢業後前景還不錯。
西安交通大學(Xi』an Jiaotong University)簡稱「西安交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七五」「八五」重點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
截至2021年1月15日,學校有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項目,建有國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國西部質量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以及129個省部級重點科研基地。
2000年以來,西安交大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學技術獎54項。2012~2016年期間,學校以第一單位完成獲得國家三大獎數量位列全國高校第五。
2017年,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7項,位列全國高校第二;郭烈錦教授主持的「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西安交通大學
⑷ 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的物理學科
物理學科現有教授17人(其中博士導師10人),副教授17人。
李福利:男,生於1957年1月20日。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原子核多體量子理論、量子光學中原子與腔場相互作用動力學、光場非經典態的產生、量子干涉效應與原子共振熒光光譜及量子信息方面的研究。2001年6月評聘為校「騰飛計劃」特聘教授。曾獲得:寶鋼優秀教師獎(1995);陝西省優秀留學回國人員(2001);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0)。
張勝利:男、1962年3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納米管結構與物理性質、軟物質系統斑圖的演化與生長控制、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研究成果在Physical Review、Physics Letters等國際著名的物理學術刊物發表研究論文三十餘篇,其中SCI收錄24篇,EI收錄4篇。論文被國內外同行引用一百多篇次。研究成果獲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
丁秉鈞:男,1946年12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電接觸材料,納米功能材料。主編「納米材料導論」,機械工業出版社。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了近百篇學術論文。研製的CuCr觸頭材料已創產值近4億元。
陳光德:男,1957年5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 1. 固體光譜學(半導體和納米材料的光學性質);2. 非線性光學;近些年來在國內外物理類學術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科學研究論文三十餘篇,其中二十篇被SCI收錄,截至2003年11月,發表的科研論文已被國內外評論引用430篇次;
梁工英:男,1953年8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納米磁性材料。 1995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2000年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省部級基金項目4項,橫向課題多項。主要研究課題有激光反應合成納米復合材料,激光快速晶化納米雙相NdFeB磁體,納米軟磁材料等。近年來共在國際和國內著名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外文26篇,被SCI 收錄論文20篇,被Ei收錄37篇,被引用30多次。
宋曉平:男,博士、教授,博士導師,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研究方向:科研上一直從事相變、磁性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研究開發工作。1997年獲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第一獲獎人)。科研上一直從事相變、磁性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研究開發工作。1995年在英國里茲大學高訪1年,2000年在美國特拉華大學高訪3個月。先後主持和參加科研項目二十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863項目2項,發表科研論文80餘篇,其中SCI 收錄論文40篇,發表的論文被他文引用40餘次,2002年獲教育部提名科技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一獲獎人)。
王永昌:男,1938年11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紅外上轉換和光存儲材料的研究及其應用;納米金屬粒子的光學性質及納米結構組裝體系的研究;原子分子的高激發態結構及碰撞動力學研究;微型激光器的理論與實驗研究。1982年,「鑭系元素三元絡化物化學」獲甘肅省教委科研成果一等獎(名列第四)。1985年,「激光等離子體光譜學」獲甘肅省教委科研成果一等獎(名列第一)。1994年,「與熱核聚變和短波激光有關的原子參數的研究」 獲甘肅省高校1992-1993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名列第二)。2003年,「物理新技術在生物膜液晶態結構及抗癌研究中的應用和意義」獲陝西省高等學校科技進步二等獎(名列第四)。
張淳民:男,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成像光譜技術; 空間光學;大氣科學; 信息圖像處理;光纖通信技術及低維材料的光學性質等。目前主持的科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省科技攻關項目和市工業攻關項目等,先後承擔的科研項目有國家863―308、863―2基金和國防科技預研項目等;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SCI、EI收錄10餘篇;近兩年在國際重要光學學術期刊Applied Optics,Optics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Optics A上發表論文6篇,國際會議特邀報告1篇;申請專利五項(已獲4項) ;主持國家級教改項目1項,省、校級教改項目8項;主編出版《大學物理》、《物理學》、《大學物理》(電子教案)等教材四部。先後獲省(部)級、校級獎10餘項。作為第一發明人,2002年獲國際專利技術成果博覽會金獎3項;2000年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優秀獎。 2001年-2004年9月(其中2003年由於非典沒有外國專家來訪),物理學科共有12人次來訪,來訪期間,與理學院物理學科師生座談,並作學術報告。
具有實質性的合作主要有:
與美國再生能源實驗室高級研究員-Huai Wei在固體理論計算方面進行合作,提供實驗樣品材料,並指導博士生、碩士生。
參加國際會議:
2002年以來學科教師參加國際會議:4人次;
2002年以來物理學科發表論文情況:發表論文97篇,其中SCI收錄5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