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要背什麼

物理要背什麼

發布時間:2022-04-11 08:21:37

『壹』 剛接觸了物理,想問問怎麼才能學會物理,需要背誦些什麼

你好,物理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現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識來解釋,比如說為什麼會人的眼睛被蒙住了也能判斷說話的是誰,這個就涉及到物理裡面的「音色」;為什麼家裡面的煤氣罐里是液體而不是氣體,這個就涉及到物理裡面的「液化」 ......物理是有趣的。
但是物理是理科,不是文科,並不需要背誦。既然是理科,那麼重在理解。物理裡面有很多規律、定律等等,需要理解、弄透徹。同時也要多做題目,做題目也不要盲目地做,要注意題目給的條件,那你就選擇用什麼物理知識來解決。
另外,物理還是一門實驗的課程,在物理裡面有很多有趣的實驗。比如在白天把放大鏡放在窗戶和牆壁之間,放大鏡靠近牆壁,會發現牆壁上居然有倒立的窗戶的圖像,這個就涉及到「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了。對於實驗你要注意觀察實驗中產生的現象,要善於用物理知識來分析為什麼。
還有重要的一點是,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不懂的話就多問問老師。你有什麼不懂的也可以來問我。
最後希望你能對物理感興趣,也祝你能學好物理。

『貳』 物理背誦知識有哪些

力學部分

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1.力的國際單位是牛頓,用N表示;
2.力的圖示:用一條帶箭頭的有向線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力的示意圖:用一個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質可分為: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場力、磁場力、核力等等;
重力:由於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萬有引力而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
b.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垂直於水平面向下)
c.測量重力的儀器是彈簧秤;
d.重心是物體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點,只有具有規則幾何外形、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其重心才是其幾何中心;
彈力:發生形變的物體為了恢復形變而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的作用力;
a.產生彈力的條件:二物體接觸、且有形變;施力物體發生形變產生彈力;
b.彈力包括:支持力、壓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接觸面並指向被支持或被壓的物體;拉力的方向總是沿著繩子的收縮方向;
d.在彈性限度內彈力跟形變數成正比;F=Kx
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時,受到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
a.產生磨擦力的條件:物體接觸、表面粗糙、有擠壓、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有彈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間就一定有彈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c.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壓力的大小不一定等於物體的重力;
d.靜摩擦力的大小等於使物體發生相對運動趨勢的外力;
合力、分力:如果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則這個力叫那幾個力的合力,那幾個力叫這個力的分力;
a.合力與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與分力之間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用兩條表示力的線段為臨邊作平行四邊形,則這兩邊所夾的對角線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於或等於二分力之差,小於或等於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時,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進行分解;或把力沿物體運動(或運動趨勢)方向、及其垂直方向進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叄』 高一物理必修一需要背的所有公式

一, 質點的運動(1)----- 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 / t (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 2 –V0 2=2as
3.中間時刻速度 Vt / 2= V平=(V t + V o) / 2
4.末速度V=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 / 2=[(V_o2 + V_t2) / 2] 1/2
6.位移S= V平t=V o t + at2 / 2=V t / 2 t
7.加速度a=(V_t - V_o) / t 以V_o為正方向,a與V_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相鄰連續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V_o):m/ s 加速度(a):m/ s2 末速度(Vt):m/ s
時間(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單位換算: 1m/ s=3.6Km/ h
註:(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_t - V_o)/ 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
2) 自由落體
1.初速度V_o =0 2.末速度V_t = g t
3.下落高度h=gt2 / 2(從V_o 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 t2 = 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度直線運動規律。
(2)a=g=9.8≈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 豎直上拋
1.位移S=V_o t – gt 2 / 2 2.末速度V_t = V_o – g t (g=9.8≈10 m / s2 )
3.有用推論V_t 2 - V_o 2 = - 2 g S 4.上升最大高度H_max=V_o 2 / (2g) (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_o / 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_x= V_o 2.豎直方向速度V_y=gt
3.水平方向位移S_x= V_o t 4.豎直方向位移S_y=gt2 / 2
5.運動時間t=(2S_y / g)1/2 (通常又表示為(2h/g) 1/2 )
6.合速度V_t=(V_x2+V_y2) 1/2=[ V_o2 + (gt)2 ] 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 tgβ=V_y / V_x = gt / V_o
7.合位移S=(S_x2+ S_y2) 1/2 ,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 tgα=S_y / S_x=gt / (2V_o)
註:(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S_y)決定與水平拋出速度無關。(3)θ與β的關系為tgβ=2tgα 。(4)在平拋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關鍵。(5)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2)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 / t=2πR / T 2.角速度ω=Φ / t = 2π / T= 2πf
3.向心加速度a=V2 / R=ω2 R=(2π/T)2 R 4.向心力F心=mV2 / R=mω2 R=m(2π/ T)2 R
5.周期與頻率T=1 / 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 (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 弧長(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頻率(f):赫(Hz)
周期(T):秒(s) 轉速(n):r / s 半徑(R):米(m) 線速度(V):m / s
角速度(ω):rad / s 向心加速度:m / s2
註:(1)向心力可以由具體某個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2)做勻速度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於合力,並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但動量不斷改變。
3)萬有引力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 / R3=K(4π2 / GM) R:軌道半徑 T :周期 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
2.萬有引力定律F=Gm_1m_2 / r2 G=6.67×10-11N•m2 / 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體半徑(m)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_1=(g地
r地)1/2=7.9Km/s V_2=11.2Km/s V_3=16.7Km/s
6.地球同步衛星GMm / (R+h)2=m4π2 (R+h) / T2
h≈36000 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心=F萬。(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於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4)衛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5)地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均為7.9Km/S。
三、 力(常見的力、力矩、力的合成與分解)
1)常見的力
1.重力G=mg方向豎直向下g=9.8 m/s2 ≈10 m/s2 作用點在重心 適用於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 k:勁度系數(N/m) X:形變數(m)
3.滑動摩擦力f=μN 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μ:摩擦因數 N:正壓力(N)
4.靜摩擦力0≤f靜≤fm 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fm為最大靜摩擦力
5.萬有引力F=G m_1m_2 / r2 G=6.67×10-11 N•m2/kg2 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6.靜電力F=K Q_1Q_2 / r2 K=9.0×109 N•m2/C2 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7.電場力F=Eq E:場強N/C q:電量C 正電荷受的電場力與場強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 I L sinθ θ為B與L的夾角 當 L⊥B時: F=B I L , B//L時: F=0
9.洛侖茲力f=q V B sinθ θ為B與V的夾角 當V⊥B時: f=q V B , V//B時: f=0
注:(1)勁度系數K由彈簧自身決定(2)摩擦因數μ與壓力大小及接觸面積大小無關,由接觸面材料特性與表面狀況等決定。(3)fm略大於μN 一般視為fm≈μN (4)物理量符號及單位 B:磁感強度(T), L:有效長度(m), I:電流強度(A),V:帶電粒子速度(m/S), q:帶電粒子(帶電體)電量(C),(5)安培力與洛侖茲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則判定。
2)力矩
1.力矩M=FL L為對應的力的力臂,指力的作用線到轉動軸(點)的垂直距離
2.轉動平衡條件 M順時針= M逆時針 M的單位為N•m 此處N•m≠J
有些超出高一了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考點三:速度與速率的關系
速度 速率
物理意義 描述物體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
量 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是
標量
分類 平均速度、瞬時速度 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時間)
決定因素 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時間決定 由瞬時速度的大小決定
方向 平均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瞬時速度
方向為該質點的運動方向 無方向
聯系 它們的單位相同(m/s),瞬時速度的大小等於速率

考點四:速度、加速度與速度變化量的關系
速度 加速度 速度變化量
意義 描述物體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
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大
小程度的物理量,是
一過程量
定義式

單位 m/s m/s2 m/s
決定因素 v的大小由v0、a、t
決定 a不是由v、△v、△t
決定的,而是由F和
m決定。 由v與v0決定,
而且 ,也
由a與△t決定
方向 與位移x或△x同向,
即物體運動的方向 與△v方向一致 由 或
決定方向

大小 ① 位移與時間的比值
② 位移對時間的變化

③ x-t圖象中圖線
上點的切線斜率的大
小值 ① 速度對時間的變
化率
② 速度改變數與所
用時間的比值
③ v—t圖象中圖線
上點的切線斜率的大
小值

考點五:運動圖象的理解及應用
由於圖象能直觀地表示出物理過程和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所以在解題的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在運動學中,經常用到的有x-t圖象和v—t圖象。
1. 理解圖象的含義
(1) x-t圖象是描述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2) v—t圖象是描述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2. 明確圖象斜率的含義
(1) x-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考點一: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時間關系式:
(2) 位移—時間關系式:
(3) 位移—速度關系式:
三個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個,就可求出其餘兩個。
利用公式解題時注意:x、v、a為矢量及正、負號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題時要有正方向的規定。
2. 常用推論
(1) 平均速度公式:
(2) 一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於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3) 一段位移的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
(4) 任意兩個連續相等的時間間隔(T)內位移之差為常數(逐差相等):
考點二:對運動圖象的理解及應用
1. 研究運動圖象
(1) 從圖象識別物體的運動性質
(2) 能認識圖象的截距(即圖象與縱軸或橫軸的交點坐標)的意義
(3) 能認識圖象的斜率(即圖象與橫軸夾角的正切值)的意義
(4) 能認識圖象與坐標軸所圍面積的物理意義
(5) 能說明圖象上任一點的物理意義
2. x-t圖象和v—t圖象的比較
如圖所示是形狀一樣的圖線在x-t圖象和v—t圖象中,

x-t圖象 v—t圖象
①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斜率表示速度) ①表示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體靜止 ②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③表示物體靜止 ③表示物體靜止
④ 表示物體向反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初
位移為x0 ④ 表示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
v0
⑤ 交點的縱坐標表示三個運動的支點相遇時
的位移 ⑤ 交點的縱坐標表示三個運動質點的共同速度
⑥t1時間內物體位移為x1 ⑥ t1時刻物體速度為v1(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表
示質點在0~t1時間內的位移)
考點三:追及和相遇問題
1.「追及」、「相遇」的特徵
「追及」的主要條件是:兩個物體在追趕過程中處在同一位置。
兩物體恰能「相遇」的臨界條件是兩物體處在同一位置時,兩物體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問題的思路
(1)根據對兩物體的運動過程分析,畫出物體運動示意圖
(2)根據兩物體的運動性質,分別列出兩個物體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將兩物體的運動時間的關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運動示意圖找出兩物體位移間的關聯方程
(4)聯立方程求解
3. 分析「追及」、「相遇」問題時應注意的問題
(1) 抓住一個條件:是兩物體的速度滿足的臨界條件。如兩物體距離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兩個關系:是時間關系和位移關系。
(2) 若被追趕的物體做勻減速運動,注意在追上前,該物體是否已經停止運動
4. 解決「追及」、「相遇」問題的方法
(1) 數學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數求極值的方法求解
(2) 物理方法:即通過對物理情景和物理過程的分析,找到臨界狀態和臨界條件,然後列出方程求解
考點四:紙帶問題的分析
1. 判斷物體的運動性質
(1) 根據勻速直線運動特點x=vt,若紙帶上各相鄰的點的間隔相等,則可判斷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2)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 ,若所打的紙帶上在任意兩個相鄰且相等的時間內物體的位移之差相等,則說明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2. 求加速度
(1) 逐差法

(2)v—t圖象法
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於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的推論,求出各點的瞬時速度,建立直角坐標系(v—t圖象),然後進行描點連線,求出圖線的斜率k=a.

『肆』 初中物理背誦要點有哪些

初中物理基本是貼近生活的,諸如電壓電阻,杠桿,鏡面成像,透鏡成像,等等所以這些東西沒必要死記硬背,你每天都能見到的東西,你只要一看到它們就想想它們的工作原理久而久之就會記住了

『伍』 初中物理和化學要背的東西

物理量名稱 物理量符號 單位名稱 單位符號 公式
質量 m 千克 kg m=ρv
溫度 t 攝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頓(牛) N G=mg
壓強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電流 I 安培(安) A I=U/R
電壓 U 伏特(伏) V U=IR
電阻 R 歐姆(歐) Ω R=U/I
電功 W 焦耳(焦) J W=UI t
電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熱量 Q 焦耳(焦) J Q=cm△t
比熱 c 焦每千克攝氏度 J/(kg•°C) c=Q/m△t

常用數據: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頓/千克
15°C空氣中聲速 340米/秒
安全電壓 不高於36伏

-------------------------------------------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
一、測量
⒈長度L:主單位:米;測量工具:刻度尺;測量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是長度單位。
⒉時間t:主單位:秒;測量工具:鍾表;實驗室中用停表。1時=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質量m: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主單位:千克; 測量工具:秤;實驗室用托盤天平。

二、機械運動
⒈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發生變化的運動。
參照物:判斷一個物體運動必須選取另一個物體作標准,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⒉勻速直線運動:
①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a 比較在相等時間里通過的路程。
b 比較通過相等路程所需的時間。
②公式: v=s/t
③單位換算:1米/秒=3.6千米/時。
三、力
⒈力F: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
力的單位:牛頓(N)。測量力的儀器:測力器;實驗室使用彈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或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是指物體的速度大小或運動方向改變。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圖示,要作標度;力的示意圖,不作標度。
⒊重力G:由於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方向:豎直向下。
重力和質量關系:G=mg m=G/g
g=9.8N/kg。讀法:9.8牛每千克,表示質量為1千克物體所受重力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規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兩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物體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靜止,也可以作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的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
⒌同一直線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與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與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接觸面材料性質和粗糙程度有關。【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
7.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慣性:物體具有保持原來的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公式: m=ρV 國際單位:千克/米³ ,常用單位:克/厘米³,
單位換算:1克/厘米³=1×10³千克/米³;ρ水=1×10³千克/米³;
讀法:10³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質量為10³千克。
⒉密度測定:用托盤天平測質量,量筒測固體或液體的體積。
面積單位換算:
1厘米²=1×10^-4米²,
1毫米²=1×10^-6米²。

五、壓強
⒈壓強P: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壓力F: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單位:牛(N)。
壓力產生的效果用壓強大小表示,跟壓力大小、受力面積大小有關。
壓強單位:牛/米²;專門名稱: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積,兩物體接觸的公共部分;單位:米²。】
改變壓強大小方法:①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②增大壓力或減小受 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
⒉液體內部壓強:【測量液體內部壓強:使用液體壓強計(U型管壓強計)。】
產生原因:由於液體有重力,對容器底產生壓強;由於液體流動性,對器壁產生壓強。
規律:①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上壓強大小相等
②深度越大,壓強也越大
③不同液體同一深度處,液體密度大的,壓強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體某點的豎直高度。]
公式:P=ρg h:單位:米; ρ:千克/米³; g=9.8牛/千克。
⒊大氣壓強:大氣受到重力作用產生壓強,證明大氣壓存在且很大的是馬德堡半球實驗,測 定大氣壓強數值的是托里拆利(義大利科學家)。
托里拆利管傾斜後,水銀柱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1個標准大氣壓=76厘米水銀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氣壓計(水銀氣壓計、盒式氣壓計)。
大氣壓強隨高度變化規律:海拔越高,氣壓越小,即隨高度增加而減小,沸點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產生原因: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豎直向上;原因:液體對物體的上、下壓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於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3.浮力計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壓力差
4.當物體漂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懸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上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下沉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七、簡單機械
⒈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通過調節杠桿兩端螺母使杠桿處於水平位置的目的:便於直接測定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長度。
定滑輪:相當於等臂杠桿,不能省力,但能改變用力的方向。
動滑輪:相當於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⒉功:兩個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方向上通過距離。W=FS 功的單位:焦耳
3.功率:物體在單位時間里所做的功。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體做功快。
W=Pt P的單位:瓦特; W的單位:焦耳; t的單位:秒。

八、光
⒈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側三等大。【入射光線和法線間的夾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線和法線間夾角是反射角。】
平面鏡成像特點:虛像,等大,等距離,與鏡面對稱。物體在水中倒影是虛像屬光的反射現象。
⒊光的折射現象和規律: 看到水中筷子、魚的虛像是光的折射現象。
凸透鏡對光有會聚光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光線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側三隨大四空大。
⒋凸透鏡成像規律:[u=f時不成像 u=2f時 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質 光路圖 應用
u>2f f<v<2f 倒縮小實 照相機
f<u<2f v>2f 倒放大實 幻燈機
u<f 放大正虛 放大鏡
⒌凸透鏡成像實驗: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燭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個高度上。

九、熱學:
⒈溫度t: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是一個狀態量。】
常用溫度計原理:根據液體熱脹冷縮性質。
溫度計與體溫計的不同點: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彎曲細管,④使用方法。
⒉熱傳遞條件:有溫度差。熱量:在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是過程量】
熱傳遞的方式:傳導(熱沿著物體傳遞)、對流(靠液體或氣體的流動實現熱傳遞)和輻射(高溫物體直接向外發射出熱)三種。
⒊汽化: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現象。方式:蒸發和沸騰,汽化要吸熱。
影響蒸發快慢因素:①液體溫度,②液體表面積,③液體表面空氣流動。蒸發有致冷作用。
⒋比熱容C: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之一,單位:焦/(千克℃) 常見物質中水的比熱容最大。
C水=4.2×10³焦/(千克℃) 讀法:4.2×10³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物理含義:表示質量為1千克水溫度升高1℃吸收熱量為4.2×10³焦。
⒌熱量計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與c、m、⊿t成正比,c、m、⊿t之間成反比。⊿t=Q/cm
6.內能:物體內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一切物體都有內能。內能單位:焦耳
物體的內能與物體的溫度有關。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溫度降低內能減小。
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對改變物體內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轉化和守恆定律:能量即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它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

體,而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十、電路
⒈電路由電源、電鍵、用電器、導線等元件組成。要使電路中有持續電流,電路中必須有電源,且電路應閉合的。 電路有通路、斷路(

開路)、電源和用電器短路等現象。
⒉容易導電的物質叫導體。如金屬、酸、鹼、鹽的水溶液。不容易導電的物質叫絕緣體。如木頭、玻璃等。
絕緣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導體。
⒊串、並聯電路的識別:串聯:電流不分叉,並聯:電流有分叉。
【把非標准電路圖轉化為標準的電路圖的方法:採用電流流徑法。】

十一、電流定律
⒈電量Q:電荷的多少叫電量,單位:庫侖。
電流I:1秒鍾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叫做電流強度。 Q=It
電流單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方向。
測量電流用電流表,串聯在電路中,並考慮量程適合。不允許把電流表直接接在電源兩端。
⒉電壓U:使電路中的自由電荷作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電壓單位:伏特(V)。
測量電壓用電壓表(伏特表),並聯在電路(用電器、電源)兩端,並考慮量程適合。
⒊電阻R:導電物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符號:R,單位:歐姆、千歐、兆歐。
電阻大小跟導線長度成正比,橫截面積成反比,還與材料有關。【 】
導體電阻不同,串聯在電路中時,電流相同(1∶1)。 導體電阻不同,並聯在電路中時,電壓相同(1:1)
⒋歐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導體中的電流強度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導體電阻R=U/I。對一確定的導體若電壓變化、電流也發生變化,但電阻值不變。
⒌串聯電路特點: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電阻不同的兩導體串聯後,電阻較大的兩端電壓較大,兩端電壓較小的導體電阻較小。
例題:一隻標有「6V、3W」電燈,接到標有8伏電路中,如何聯接一個多大電阻,才能使小燈泡正常發光?
解:由於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於總電壓8伏大於電燈額定電壓6伏,應串聯一隻電阻R2 如右圖,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歐。答:(略)
⒍並聯電路特點: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電阻不同的兩導體並聯:電阻較大的通過的電流較小,通過電流較大的導體電阻小。
例:如圖R2=6歐,K斷開時安培表的示數為0.4安,K閉合時,A表示數為1.2安。求:①R1阻值 ②電源電壓 ③總電阻
已知:I=1.2安 I1=0.4安 R2=6歐
求:R1;U;R
解:∵R1、R2並聯
∴I2=I-I1=1.2安-0.4安=0.8安
根據歐姆定律U2=I2R2=0.8安×6歐=4.8伏
又∵R1、R2並聯 ∴U=U1=U2=4.8伏
∴R1=U1/I1=4.8伏/0.4安=12歐
∴R=U/I=4.8伏/1.2安=4歐 (或利用公式 計算總電阻) 答:(略)
十二、電能
⒈電功W: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電流作功過程就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 W=UIt=U2t/R=I2Rt W=Pt 單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庫 P瓦特
⒉電功率P: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作的電功,表示電流作功的快慢。【電功率大的用電器電流作功快。】
公式:P=W/t P=UI (P=U²/R P=I²R) 單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庫 P瓦特
⒊電能表(瓦時計):測量用電器消耗電能的儀表。1度電=1千瓦時=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例:1度電可使二隻「220V、40W」電燈工作幾小時?
解 t=W/P=1千瓦時/(2×40瓦)=1000瓦時/80瓦=12.5小時

十三、磁
1.磁體、磁極【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物體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質叫磁體。磁體的磁極總是成對出現的。
2.磁場:磁體周圍空間存在著一個對其它磁體發生作用的區域。
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磁場方向: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磁體周圍磁場用磁感線來表示。
地磁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
3.電流的磁場:奧斯特實驗表明電流周圍存在磁場。
通電螺線管對外相當於一個條形磁鐵。
通電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與螺線管兩端極性的關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則來判定。

----------------------------------------------------
補充公式
速度:v=s/t
密度:ρ=m/v
重力:G=mg
壓強:p=F/s(液體壓強公式不直接考)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
漂浮懸浮時:F浮=G物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功:W=FS
功率:P=W/t=Fv
機械效率:η=W有用/W總=Gh/Fs=G/Fn(n為滑輪組的股數)
熱量:Q=cm△t
熱值:Q=mq
歐姆定律:I=U/R
焦耳定律:Q=I²Rt=U²/Rt=UIt=Pt(後三個公式適用於純電阻電路)
電功:W=UIt=Pt=I²Rt=U²/Rt(後2個公式適用於純電阻電路)
電功率:P=UI=W/t=I²R=U²/R

摩擦力擴充:
滑動摩擦力
1. 定義:當物理在另一物體表面相對滑動時,受到的阻礙相對滑動的力是滑動摩擦力。
2. 產生條件:a.物體間有彈力;
b.接觸面粗糙;
c.物體間有相對滑動。
3. 大小:f=µN (f為滑動摩擦力 N為正壓力 µ為摩擦因數且無單位)
4. 方向:與接觸面相切,與相對滑動的方向相反。 註: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可能跟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也可能跟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靜摩擦力
1. 定義:當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有相對滑動的趨勢時,受到的阻礙相對滑動的力是靜摩擦力
2. 產生條件:a.物體間有彈力;
b.物體接觸面粗糙;
c.物體間有相對滑動的趨勢。
3. 大小:0<f≤fmax
4. 方向:與接觸面相切,跟相對滑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陸』 高一物理化學要背什麼

物理:總結最重要,包括課堂老師的總結,下課後自我預習復習的總結,錯題的總結,最好找一個本,記錄體會,平常多翻翻,
對於公式,記憶還需要理解,根據具體情況適當運用,注意公式的運用范圍.
不要把物理等同於數學,特別計算題要養成書寫格式的良好習慣.
對於大多數題來說,做圖相當重要,電學的電路圖關鍵在簡化,畫成我們一眼可以分清連接情況,力學的受力分析是做題的基礎,光學的光路圖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問題,甚至熱學的沸騰蒸發都會用到圖.
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會難一些,不過不要有壓力.我認為物理關鍵在入門,觸類會旁通.多多練習實際,多做練習,物理很有意思.
化學學習步驟如下:
熟記背誦常用的化學反應方程以及典型的化學反應方程.
認真閱讀課文,增強對化學這門課程的興趣.
增強課外練習,推薦選取一些難度較低的習題,增強自己的信心.

『柒』 初中物理背誦要點有哪些

初中物理中要記住的一些常數:
1、聲音在空氣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水的密度、比熱容。
2、理論上沒有要背誦的!你只要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大概意思就行了;主要是理解;
3、公式、定理更不要背誦!那是留運用的,會用是關鍵!

『捌』 請問初二的物理要背什麼的

我這里不是咬文嚼字,是描述兩種狀態,這是能否學好物理(說做出物理題目、考試拿高分更能吸引某些人)的關鍵區別。
一是「背」,二是「理解著記「。
前者的特點是:往往看著題目想不出答案(非計算題)或在腦子里找不到公式,但是一看答案或別人一說,馬上就知道(這定律或公式背過的)。 但是基於解題時沒能想到這定律或公式的事實,還以為「背」得還不夠牢,繼續「背」。 此外, 由於關鍵時刻「背」過的東西沒能跳出來」,還總嫌自己記性不好,更加重視「背」。
第二種人是,看見題目,適用的定律或公式就會自動及時「跳出來」。
所以學物理的負擔並不是有多少東西要背,而是有多少東西需理解。希望你以
「請問初二的物理要理解什麼的」
為題,來問問各位大俠。
望採納。

『玖』 物理有哪些要背的定義

高一物理公式總結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 (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 –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相鄰連續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時間(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註:(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 2) 自由落體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度直線運動規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 豎直上拋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論Vt^2 –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質點的運動(2)----曲線運動 萬有引力 1)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豎直方向位移(Sy)=gt^2/2 5.運動時間t=(2Sy/g)1/2 (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 tgα=Sy/Sx=gt/2Vo 註:(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Sy)決定與水平拋出速度無關。(3)θ與β的關系為tgβ=2tgα 。(4)在平拋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關鍵。(5)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2)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 (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 弧長(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頻率(f):赫(Hz) 周期(T):秒(s) 轉速(n):r/s 半徑(R):米(m) 線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註:(1)向心力可以由具體某個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2)做勻速度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於合力,並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但動量不斷改變。 3)萬有引力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軌道半徑 T :周期 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體半徑(m)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心=F萬。(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於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4)衛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5)地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均為7.9Km/S。 機械能 1.功 (1)做功的兩個條件: 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物體在里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標量 功的單位:焦耳(J) 1J=1N*m 當0<= a <派/2 w>0 F做正功 F是動力 當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當派/2<= a <派 W<0 F做負功 F是阻力 (3)總功的求法: W總=W1+W2+W3……Wn W總=F合Scosa 2.功率 (1) 定義:功跟完成這些功所用時間的比值. P=W/t 功率是標量 功率單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個表達式: P=Fvcosa 當F與v方向相同時, P=Fv. (此時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時功率 1)平均功率: 當v為平均速度時 2)瞬時功率: 當v為t時刻的瞬時速度 (3) 額定功率: 指機器正常工作時最大輸出功率 實際功率: 指機器在實際工作中的輸出功率 正常工作時: 實際功率≤額定功率 (4) 機車運動問題(前提:阻力f恆定) P=Fv F=ma+f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汽車啟動有兩種模式 1) 汽車以恆定功率啟動 (a在減小,一直到0) P恆定 v在增加 F在減小 尤F=ma+f 當F減小=f時 v此時有最大值 2) 汽車以恆定加速度前進(a開始恆定,在逐漸減小到0) a恆定 F不變(F=ma+f) V在增加 P實逐漸增加最大 此時的P為額定功率 即P一定 P恆定 v在增加 F在減小 尤F=ma+f 當F減小=f時 v此時有最大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關系: 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 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區別: 能是物體運動狀態決定的物理量,即過程量 功是物體狀態變化過程有關的物理量,即狀態量 這是功和能的根本區別. 4.動能.動能定理 (1) 動能定義: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達式 Ek=1/2mv^2 能是標量 也是過程量 單位:焦耳(J) 1kg*m^2/s^2 = 1J (2) 動能定理內容:合外力做的功等於物體動能的變化 表達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適用范圍:恆力做功,變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勢能 (1) 定義: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 表達式 Ep=mgh 是標量 單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的關系 W重=-ΔEp 重力勢能的變化由重力做功來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點:只和初末位置有關,跟物體運動路徑無關 重力勢能是相對性的,和參考平面有關,一般以地面為參考平面 重力勢能的變化是絕對的,和參考平面無關 (4) 彈性勢能:物體由於形變而具有的能量 彈性勢能存在於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中,跟形變的大小有關 彈性勢能的變化由彈力做功來量度 6.機械能守恆定律 (1) 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總稱 總機械能:E=Ek+Ep 是標量 也具有相對性 機械能的變化,等於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機械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2) 機械能守恆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況下,物體的動能和重力勢能 發生相互轉化,但機械能保持不變

閱讀全文

與物理要背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