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面臨互聯網金融的競爭 銀行物理網點需要進行哪些轉變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影響有哪些?又會做出怎樣的相應的對策呢?當今互聯網金融在我國發展迅速,對我國整個金融產業尤其是銀行業產生了巨大影響。先介紹互聯網金融的基本內容,進而簡述現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我國傳統銀行業的影響,並針對發展情況和具體現狀提出了幾點應對措施。 當前,我國金融創新業務蓬勃發展,支付寶、余額寶、網上銀行、雲金融等新興業務的受眾度越來越廣,由此逐步開啟我國金融探索的新模式——互聯網金融,它在國內的迅速發展將大眾帶入數據化、信息化、網路化的時代,甚至對生活方式改變產生了影響。互聯網金融因其快捷支付、操作方便等優勢,與傳統金融模式形成了鮮明對比,使金融業內激烈競爭,同時也對傳統的金融模式的發展造成了影響。 1互聯網金融的內涵 互聯網金融是藉助於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新興金融模式。它是一個新興的發展領域,使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不僅僅在於金融業務所採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於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在通過互聯網實現資源共享的基礎上,使其成為一種新的參與形式,而不是傳統金融技術的簡單升級。 1.1互聯網金融的特徵 (1)技術需求水平高。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交易雙方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直接的溝通和交易,它若要達到規模經濟,釋放出互聯網的成本優勢,必修要建立在大數據與雲服務的基礎之上。交易過程其中涉及到的在線支付全程電子化、數據收集、分析和處理等,都需要強大的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作為支撐。 (2)受眾較多的普惠金融。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無傳統中介、無壟斷利潤、無交易成本,交易雙方能夠在時空幾乎不受限制的前提下及時滿足自身交易需求,能夠讓更多人參與其中。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和促進民間金融的陽光化、規范化,更可被用來提高金融包容水平,促進經濟發展。 (3)資源配置去中介化。第三方支付組織崛起,加速了金融脫媒的進程,使資金供給繞開商業銀行體系,直接輸送給需求方和融資者,貸款、股票、債券等的發行和交易以及券款支付直接在網上進行,市場有效性提高,去中介化明顯,這無疑是對傳統金融業的巨大挑戰。 (4)信息對稱。傳統銀行業主要經營信息不對稱業務,而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信息交流更加暢通,交易雙方可以通過網路及時、全面的了解對方的資料,降低信息不對稱,從而使金融業減少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時,由於信息傳遞便利,對交易對手違約的情況也可以做及時有效的處理,以減少違約損失。 1.2互聯網金融的功能 (1)資源配置和平台功能。當前互聯網金融企業著眼於個人和小企業客戶,藉助掌握的龐大數據以及強大的數據處理技術,以更低的成本迅速發現客戶,了解其消費行為和信用等級,極大的促成小微金融交易的發生。在這個由互聯網創建的平台上,資金需求和供給雙方可以自由、靈活、便捷的交易,彼此能夠便利的掌握各方資料、更及時准確的獲得收益防範風險,從而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 (2)支付功能。當前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斷發展壯大,極大便利交易雙方的交易進程,促進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商業銀行、傳統支付平台的地位。 (3)信息搜集和處理。互聯網金融模式下,人們利用「雲計算」原理,可以將不對稱、金字塔型的信息扁平化,實現數據的標准化、結構化,提高數據使用效率。 (4)價格發現。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資金的需求和供給雙方都直接在平台上彼此選擇,共同商議交易價格,實現了完全的交易自由化和市場化。隨著參與度的提升和交易額的進一步增加,金融機構能夠利用這一交易機制判斷市場利率走勢,找尋符合市場的價格,從而更加精確制定自由市場下的借貸利率和價格基礎,為日後實現真正的利率市場化積累經驗。 2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 2.1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傳統銀行業出現生存危機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產生和不斷發展,其交易量和交易規模都有了極大幅度的增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第三方支付交易量增長迅速。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我國第三方支付企業交易規模(線上、線下交易規模總和)達到6.91萬億元,完成2012年全年交易量(104221億元)的66%,行業增速穩定(賽迪顧問數據)。2013年以來,第三方支付大力拓展新興行業的業務,其中支付寶與天弘基金聯手推出的余額寶,因為短短幾天內便帶來高達超過百萬級的客戶以及幾十億的銷售,令業內受到極大震動。2012年,互聯網支付總金額累計達到830萬億元。這些數據另一方面也表明,電子交易量與交易額的增長極大的擠佔了傳統金融業的交易份額。 其二,互聯網信貸規模迅速擴大。以阿里金融為代表的阿里巴巴集團為例,其在2012年完成貸款數額達40億美元,2013年更是累計貸款額達1500多億元,小微信貸的客戶數量有已經達到64萬,不良率不到1%(中國電子研究中心數據)。 其三,P2P網路貸款平台出現。自2011才出現的P2P貸款平台,目前已有上百家不斷發展壯大,其中以人人貸、拍拍貸最為典型。整個借貸過程中,資料與資金、合同、手續等全部通過網路實現,為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其四,互聯網企業業務擴展。現今眾多互聯網企業不只局限於第三方網路支付,而是藉助信息、數據的積累和技術的增強創新,不斷向融資領域擴張,未來可能沖擊傳統銀行的核心業務、搶奪銀行客戶資源、替代銀行物理渠道,顛覆銀行傳統經營模式和盈利方式。 短短幾年,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讓商業銀行面臨巨大的壓力。互聯網金融改變了傳統的金融模式,更加開放和透明,同時在信息對稱、傳遞、處理以及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面都比傳統的銀行業更具優勢。它的出現和發展,無疑對傳統銀行業的生存帶來巨大挑戰。 2.2促使傳統銀行業服務內容、方式發生轉變 面對互聯網金融的巨大挑戰和沖擊,傳統銀行業勢必會在其業務內容和服務方式、渠道方面進行調整和轉變。客戶是商業銀行開展業務的基礎資源,針對日益成熟的互聯網平台,傳統商業銀行可以即發揮自身優勢,又創新開發新型支付、結算等服務方式,從而使得其在2.3使金融脫媒速度加快 傳統銀行業作為資金融通的借貸機構,其中介角色已逐漸不適應市場發展的狀況。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則改變這一局面,加速金融脫媒的進程,削弱銀行的資金中介功能。互聯網金融只需有一個互聯網信息聯絡平台,資金的需求方和供給方在此信息中介上尋求有用信息,一旦達成交易協議,之後的融資交易都是由交易雙方自己完成,不再需要傳統銀行中介來促成交易。3傳統金融業的應對措施 3.1調整戰略,積極革新 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無疑對傳統銀行業尤其是大銀行提出了挑戰,同時也為小銀行的發展提供機會。傳統金融企業尤其是商業銀行,應該在激烈的競爭中擺正位置,積極創新,汲取互聯網金融在技術、客戶、時效、信息等方面的有利特點,並與自身傳統業務相結合,推出更多新興業務,開發電子銀行平台,在滿足客戶更多需求的同時形成優勢。從這一角度看,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出現也推動了傳統銀行業的運作模式,從而推動金融行業向更電子化、便捷化、信息化方向發展。 3.2拓展互聯網業務,實現服務升級 我國互聯網用戶規模巨大,已超過5億,這無疑是金融業巨大的客戶資源,互聯網也將是最有前景的交易平台。面對互聯網金融吸引廣大客戶的絕佳優勢,傳統商業銀行不僅可以開發互聯網新業務,吸引更多客戶,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服務升級,以更細致、便利的服務留住更多客戶。 通過互聯網拓展金融業務,使傳統物理網點優勢弱化,讓銀行不再局限於傳統的目標客戶群,而是吸引更多追求多樣化、人性化服務的中小企業及個人客戶參與各種金融交易。 3.3以數據、信息為根基,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通過資料庫和網路信用體系,使得信息快速傳遞,交易成本大幅減少,資源配置效率極大提高。對此,傳統的銀行業也需要加大對技術的研發,建立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資料庫,利用網路平台收集發布信息,藉助其優勢推動自身業務的發展和效率的提高,向數據驅動型銀行方向邁進。 3.4明確市場定位,強化專業化、差異化競爭優勢隨著金融界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更多網路金融企業發展起來爭奪現有市場,傳統銀行業更要重新定義或鞏固自身市場定位和業務拓展方向,提供更專業化的服務,注重某一業務的擴展和深化,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另一方面,應加強對客戶信息的收集和整合,針對不同風險偏好、信用水平的客戶設計不同金融產品並制定合理價格,讓目標客戶的需求得到最充分的滿足。同時要勇敢面對在專業化技能和水平上面臨的重大考驗和挑戰,最終建立絕佳競爭優勢。 3.5完善綜合化服務 盡管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優勢顯著,但其主要目標客戶群體是小微企業和個人客戶,主營小額貸款業務,而傳統商業銀行則具有更雄厚的資金、廣闊的的客戶資源和發展經驗,基礎設施完善,網店分布廣泛,深得客戶的社會的認可與信任。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傳統銀行業逐步探索出一條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的發展模式,這比僅靠效率、便捷取勝且業務單一的網路金融公司更具優勢。這些都是一個大銀行所具備的綜合素質。對此,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商業銀行應繼續發揮自身的優勢,完善綜合化的服務體系,加強對客戶全方位金融需求的滿足
Ⅱ 什麼是分銷
分銷的含義是建立銷售渠道的意思,分銷渠道又或者叫營銷渠道,是指某種商品或服務從生產者向消費者轉移的過程中,取得這種商品、服務所有權幫助所有權轉移所有企業和個人。但是,它不包括供應商、輔助商等。
分銷渠道是由處於渠道起點的製造商,處於渠道終點的消費者,以及處於製造商與消費者之間的商人中間商和代理商等營銷中介構成。
(2)物理性網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分銷的特點如下:
1、顧客特性
企業渠道設計受到顧客人數、地理分布、購買頻率、購買數量以及對不同營銷方式的敏感性等因素的影響。當顧客人數多、地理分布廣、購買頻率高、購買數量多時,生產企業適宜採取長與寬的渠道。
2、產品特性
鮮活易腐產品、技術性強的產品、單位體積大或重量大的產品、單價比較高或有特色的產品易於採用比較短的分銷渠道,盡量不通過中間環節。
3、中間商的特性
由於中間商在執行運輸、儲存、促銷等方面,以及信用條件、退貨特權、人員訓練和送貨頻率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點和要求,也影響著分銷渠道的選擇。
4、競爭特性
企業分銷渠道的選擇與競爭者的策略有一定關系,這和企業在競爭策略的選擇相關。
5、企業特性
企業者本身的總體規模、能力和商譽影響著渠道的選擇。這涉及到生產者能否控制分銷渠道以及中間商是否願意承擔分銷的職能。企業的產品組合和過去的渠道經驗和現行的市場營銷政策也會影響到渠道的選擇。
6、環境特性
企業分銷渠道的選擇,受到宏觀環境的影響。國家的政策法律、經濟環境的變化都會影響到企業的渠道設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分銷
Ⅲ 如何看待互聯網金融首入「十三五規劃」
11月3日,新華社授權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要求,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
最受筆者關注的是,十三五規劃建議稿中首次將互聯網金融列入其中,指出: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中國互聯網金融從無到有,從草根中誕生的野孩子,到被2014年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再到2015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稱為「異軍突起」,這次又首次進入十三五規劃之中。堪稱「野孩子」登入了大雅之堂。
互聯網金融進入十三五規劃對中國金融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意味著互聯網金融作為經濟金融的一種新業態、新種類、新概念、新分支被正式確立下來了。這不僅是中國金融界的大事件,而且對世界金融都有重要意義。
從根本上說,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有相互補充的作用,而更主要的是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建立在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基礎衍生出的金融業態與傳統金融在融資形式、平台、手段和機理上存在著本質區別。似乎二者是不在一個層次、不可比擬的兩個形態。比如:傳統銀行就像馬車,而互聯網金融就像飛機,馬車與飛機比速度是不可比的。
筆者舉出兩個例子闡述和佐證以上觀點。金融的本質是信用。金融交易對手的信用狀況如何挖掘,如何能夠准確獲取是決定金融風險大小的關鍵。傳統金融利用傳統手段從目前看根本無法准確獲取信用狀況或者只能被動獲取。而互聯網金融通過線上客戶或者說金融交易對象積累的大數據積淀,進行全面、深度、一定時間長度挖掘分析後就能主動准確獲取其信用狀況。在幾分鍾甚至更短時間里獲取信用狀況以後就可以據此授信、用信了,所以說在24小時里就可以把貸款發放到客戶賬戶上絕不是說夢。既不用到企業商戶現場調查,查庫存、查賬目、索要報表等,又不用撰寫主觀性很強的所謂可行報告等。這是傳統金融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
另一個現實例子是,具體到銀行儲蓄所的物理性網點上來說,一家銀行設在街道的儲蓄所,只能與另一家銀行設在對面或者隔壁的儲蓄所競爭儲蓄存款等,比誰的服務好、網點建設好、利率收益率高以及理財產品怎樣等。兩家儲蓄所是在一個平台上競爭的,這種競爭具有可比性的。
而現在互聯網金融誕生後,手拿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存款、轉賬、購買理財產品、商店購物支付等所有金融業務,經常使用智能手機辦理金融業務者根本就不到銀行儲蓄所里去辦理業務,你儲蓄所員工服務再好又有什麼用呢?移動互聯網金融與銀行儲蓄所就不在一個平台和層次。移動互聯網金融使得傳統銀行物理性櫃台的客戶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少了,不知不覺中被「截流」走了。
總之,互聯網金融進入十三五規劃建議稿,要求我們站在更高高度、更深深度重新審視和認識互聯網金融這一偉大創新的本質所在,認識其誕生和進入十三五規劃建議稿的深遠意義和廣泛影響。
Ⅳ 我國各大商業銀行物理網點數據哪裡有
編者按:「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於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餘浪潮的到來。」在大數據時代里,互聯網金融是銀行業不得不面對的競爭領域,銀行需要的是切實可行、直達要害的業務轉型和經營策略,同時對數據挖掘和分析能力的不足嚴重影響銀行的發展。
本期專題從多維度探討商業銀行面對大數據時代挑戰,如何藉助信息化平台,從經營轉型、風險管控、數據發掘、信用監管等方面實現銀行業新的跨越,以饗讀者。
隨著2013年6月以來「余額寶」、「活期寶」的相繼推出,陸續揭竿而起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彰顯出互聯網平台意欲分切互聯網金融市場蛋糕、建立互聯網金融帝國的「勃勃野心」。馬雲指出「金融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是未來金融兩大機會」。金融網路化和網路金融化既是對商業銀行的重大挑戰,更是重新洗牌的絕佳機遇。為此,筆者對轄內部分商業銀行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業務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為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挑戰,商業銀行必須關注十大轉型趨向,抓住機遇實現新的跨越。
機構形態由以物理網點為主向以虛擬網路為主轉變
隨著金融網路化和網路金融化的發展,客戶對銀行物理網點和櫃台的依賴減弱,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多種線上方式就可以辦理轉賬、消費支付甚至投資理財等各類金融服務,現金存取也可以藉助各種自助設備完成,自助服務迅速替代傳統的櫃面業務。轄內商業銀行基本形成了「電子銀行+自助渠道+物理網點」的立體客戶服務體系。
自助服務設備明顯增多。對於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來說,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可以彌補中小商業銀行營業網點的不足,實現服務區域和服務時間的全覆蓋,使物理網點少的中小商業銀行有機會跟大銀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體驗。而大型銀行為有效減輕網點櫃面工作壓力,提高網點服務品質,也在不斷加大自助設備投入。截至2013年6月末,湖北省內商業銀行離行式自助銀行、ATM機具分別比2010年末增長97.02%、83.97%。而同期網點總數僅增長22.77%,離行式自助銀行、ATM的發展明顯加快。從增量來看國有商業銀行仍佔大頭,從增速來看中小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機構正在奮起直追。股份制商業銀行離行式自助銀行與人工網點的配比已經達到1.76:1,其中浦發、華夏銀行(600015,股吧)分別高達2.90:1和2.85:1。在國有大型銀行中,交通銀行武漢分行該比例也已經達到1.48:1。
自助服務范圍不斷拓寬。近年,轄內商業銀行不斷加大自助渠道和電子創新力度。目前,自助渠道功能范圍大部分已擴大至包含取款,對私/對公存款,本行對私/對公轉賬、跨行轉賬,小額結售匯,代繳費,基金、外匯、貴金屬買賣,第三方存管,B股銀證轉賬,IC卡圈存、圈提等交易。有的商業銀行逐步實現了手機載入銀行卡賬戶,在自助銀行上採用非接觸式存、取款服務,實現電子銀行渠道交易的簡訊確認支持;有的還引入和開發自助發卡機,實現客戶自助發放借記卡等等。
自助交易量明顯增多。近幾年,網上銀行、自助銀行的業務量和交易金額也是越來越大。交通銀行總行半年報顯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其手機銀行客戶數較年初增長33.7%,交易筆數、金額同比分別增長308.45%和127.80%。招商銀行(600036,股吧)總行半年報披露,該行2013年上半年零售、公司電子渠道綜合櫃面替代率分別達到91.85%,57.49%,分別較2012年提高1.19%、5.09%。應該說部分轄內銀行已經開始逐步構建一個物理網點為主、電子化為輔,全面協調的立體化服務體系。
物理網點形象和服務能力明顯提升。一是網點營業面積不斷擴大。二是網點分區合理、功能升級以及私密的服務空間讓客戶享受到尊貴的服務體驗。各商業銀行已裝修改造網點都在擴大面積的基礎上實現了功能分區,一般設有咨詢服務區、自助服務區、電子銀行區、產品展示區、營銷信息發布區、開放式櫃台服務區、封閉式櫃台服務區、貴賓客戶區、客戶休息等候區等。三是更多地考慮客戶需求。各商業銀行新遷址或新設網點門前開闊,網點停車位比較充足。網點軟環境得到改善,網點軟裝飾個性化趨勢明顯。網點自助設備配備增多,業務分流能力進一步增強。四是網點外部形象穩步提升。絕大多數商業銀行網點都安裝了LED顯示屏、液晶電視、櫥窗廣告和戶外燈箱,能對新業務、新產品進行不間斷的宣傳,大大提升了網點形象和對外宣傳能力。與以前相比,商業銀行網點硬體及裝修一流,極大提升了廣大客戶的認知度和美譽度。
下一步,商業銀行的網點布局和發展應體現由物理網點向虛擬網點、自助服務的轉變。實體網點應呈現「量降、價(值)升」,體現出高價值的業務安排;電子渠道交易應呈現「量價(值)齊升」的發展態勢,充分發揮好電子渠道與實體網點協同服務的優勢,努力實現「實體網點電子化」、「電子渠道智能化」的發展目標,逐步提高電子渠道交易佔比。一是指導思想上,要以零售銀行經營轉型為動力,以自助銀行全功能型、全流程型、全產業鏈形為著力點,以監控集中化、服務標准化、管理制度化、平台自動化為途徑,提升渠道分流能力,實現業務發展。二是發展方式上,大力發展離行式自助銀行、社區自助銀行(自助終端)為代表的自助銀行,大力發展以網上銀行、手機銀行、Ipad銀行為代表的電子銀行,大力發展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新媒體銀行,以及以遠程視頻櫃台為代表的新型銀行等,使自助服務、在線服務成為商業銀行為客戶提供交易和服務的重要渠道。三是進一步加強物理網點建設。銀行網點不應該也不能再「千人一面」,從最初選址到裝修設計,從功能分區到業務處理都必須體現各銀行的文化特色和當地的特點,要加快形成以網點分類、功能分區、客戶分層、業務分流為主要特徵的新型服務模式,體現營業網點的個性化、特色化。堅持打造「綠色網點」、「人文網點」,既高度重視客戶體驗,滿足客戶服務需求,又充分考慮員工利益,為員工著想。
業務邊界由有限向趨於無限轉變
隨著國家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商企業開始通過網路涉足金融業務,如支付寶、快錢等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公司。金融企業通過各種代理、代銷業務涉足一般商業活動。互聯網金融使得銀行與一般企業界限模糊,為了應對挑戰,商業銀行必須跨出門檻,為客戶提供包括金融服務、信息服務乃至商業服務在內的一攬子服務,以此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提高銀行業的競爭力。
跨界進入電子商務領域。如中國建設銀行的「善融商務」,既提供信息發布、交易撮合、在線交易等電商服務,也提供支付結算、擔保融資等金融服務,還具備博客、論壇、商圈等社交功能。另外也還有中國交通銀行的「交博匯」、招商銀行的「非常e購」、中信銀行(601998,股吧)的「金融商城」等。
搭建網上社區平台。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家商業銀行敏銳地捕捉到客戶對虛擬社區服務的需求變化。針對目前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的深入普及,招商銀行通過建立微博、微信公眾賬號形式拓展宣傳新渠道。目前,搭建網上社區平台的還有中信銀行、武漢農商行等多家商業銀行。
下一步,商業銀行應該是圍繞自身優勢開發增值服務。通過綜合化經營、吸引客戶、留住客戶,形成自身的數據源;根據銀行信息網路優勢,為客戶提供行業分析、投資建議等信息服務;以專業化優勢為客戶提供涵蓋投資、外匯、保險(放心保)、住房貸款及企業銀行領域的專業理財方案和財務建議,為客戶資產的保值、增值及傳承提供解決方案。其實,前面提到的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開展電子商務業務,我認為其最核心的戰略意圖就是獲取一線市場數據,加速推進銀行自身金融業務發展。
發展模式由規模經營向范圍經營轉變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和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商業銀行傳統的利潤來源——息差將不斷收窄。在這種情況下,靠做大資產規模增加盈利的模式將難以為繼,中間業務收入將成為商業銀行的又一大利潤來源。因此,商業銀行必然從重視資產的規模經營,逐漸轉向客戶群體與市場的范圍經營。
大型企業客戶業務佔比逐步下降。從貸款戶數看,湖北省大型企業貸款戶數比年初減少99戶,中型企業比年初增加944戶,增長8.84%,而小微型企業比年初增加3512戶,增長13.28%。從貸款余額看,湖北省大型、中型和小微型企業貸款分別比年初增長4.89%、14.80%和16.59%。從存款情況看,也反映出中型、小型、微型企業客戶存款在數額、佔比上的雙升,大型企業客戶存款雖然數額保持穩定,但佔比呈逐步下降的趨勢。
個人客戶迅速增加。從調查情況看,國有商業銀行的個人客戶數平穩增長。如工商銀行湖北省分行6月末個人客戶數比年初增長3.81%。與此同時,中小商業銀行的個人客戶數呈現快速增長。如浦發銀行(600000,股吧)武漢分行7月末個人客戶數比年初增長9.53%。
客戶群體范圍的擴大將為銀行帶來更好的效益和更廣闊的發展。在針對客戶群體的競爭中,商業銀行必須擺脫依賴於單一產品或渠道優勢的傳統做法,運用一切資源,尤其是信息資源來擴大客戶群體。一是利用各類信息包括網路信息搜尋目標客戶,提高營銷客戶的效率。二是通過網路金融服務,打破營業網點地域和業務營銷人員數量少等因素對銀行服務的限制,實現對大范圍客戶的有效服務。三是通過對信息數據的收集分析,提供個性化、有針對性的服務,提升客戶忠誠度,鞏固客戶群體。
商業模式由壟斷競爭向合作共贏轉變
在將來,銀行自身一家單打獨斗、包打天下的做法將遠遠不能適應競爭的需要。就目前來看,銀行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類業務規模快速增長,合作模式表現多樣。
銀行同業合作更加深入。除了原來常有的同業拆借、銀團貸款等等合作外,現在商業銀行開始在支付結算、科技服務、財富管理等方面加強業務合作。2013年4月24日,中國民生銀行、包商銀行、哈爾濱銀行等33家中小金融機構共同組建「亞洲金融合作聯盟」區域性金融合作組織,興業銀行(601166,股吧)武漢分行當前與省內外11家銀行類金融機構開展銀銀平台合作。
金融同業合作蓬勃發展。面對企業客戶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轄內商業銀行加強與信託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合作,將銀行業務與信託、證券、保險公司等業務相互滲透與整合,通過客戶資源的整合與銷售渠道的共享,提供創新產品服務,以一體化的經營形式來滿足客戶金融服務需求。
跨業合作方興未艾。在新形勢下,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非金融企業通過精準定位各類客戶的偏好,向其推送包括金融產品在內的各種消費品和服務,這種點對點的精準服務一方面可以降低銀行的服務成本。另一方面,有針對性的服務方案和產品將使銀行服務更加優質高效。同時,為了滿足客戶綜合金融服務的需要,商業銀行的產品必須向多元化、綜合性方向拓展,需要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形成更加緊密的合作機制,開辟更廣泛的業務合作。
業務營銷由分散向集中轉變
從調查情況看,湖北省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營銷方面各具特色。除了傳統的「以老帶新」營銷、組合營銷、分層營銷、集群營銷、「掃街」營銷以外,還有部分適應大數據時代發展的新的營銷模式和手段。
營銷方式遠程化。近幾年,部分商業銀行遠程銀行中心(電話銀行中心、呼叫中心)改變以往以受理咨詢、簡單交易為主的定位,延伸服務范圍,努力打造遠程客戶服務體系,形成對傳統渠道的有益補充。具體來說包括:遠程客戶拓展,在不斷完善客戶服務跟蹤回訪的同時,對潛力客戶、流失預警客戶開展針對性的挖掘與攔截;遠程業務營銷,藉助商業銀行領先的資料庫營銷技術與客戶分類模型,遠程銀行中心與分支機構配合,提煉整理基於客戶需求的營銷模型,全方位、全天候滿足客戶財富管理需求;遠程貸款發放,充分發揮遠程銀行「全天候、快反應」特點,與銀行分支機構客戶經理密切聯動,打造「客服電話+客戶經理」的貸款新模式。
營銷終端移動化。在合適的時間,通過合適渠道,把合適的營銷信息投送給每個顧客。隨著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深入生活的每個領域,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商業銀行在網上銀行的基礎上迅速推出多款移動金融產品,並開展網上營銷、移動營銷。
營銷目標名單化。名單制營銷使得銀行的客戶開發工作更有的放矢,提高了營銷的精準性。一是通過銀行業務數據分析,挖掘潛在客戶,指導客戶經理開展針對性營銷。二是轄內商業銀行各省級分行積極拓展與省政府相關部門,如科技廳、金融辦、經信委、中小企業局、工商聯等的合作,取得推薦企業名單,實行名單制營銷。
營銷指導專業化。商業銀行總行或省級分行加強宏觀經濟分析及板塊研究,把握機遇,堅持計劃先行、方案先行。通過深化行業客戶細分,研究區域經濟熱點,強化專項產品推廣,推進行業營銷指導,引導對公業務有序發展、轉型發展。
營銷力量集中化。首先是商業銀行總行或一級分行營銷部門需要通過數據集中和雲計算對潛在客戶進行篩選,准確分析客戶需求。在對銀行內部數據加強分析利用的同時,也可以積極探索通過互聯網加強客戶獲取,如與淘寶、京東、蘇寧、支付寶等合作批量獲取客戶,通過微博、微信獲取客戶等。其次是總分行的中後台業務部門要圍繞數據中心,優化分析模型,抓住目標客戶的關鍵業務與財務活動開展分析研究,對每個客戶形成業務和服務一攬子解決方案。最後,才是基層銀行網點客戶經理根據總分行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按圖索驥」向客戶營銷全面的金融解決方案,提升客戶滿意度。依據對客戶數據挖掘和商業智能技術,搭建數字營銷平台,通過前中後台的緊密合作實現高精準、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新型營銷。
資產業務由重增量向重存量轉變
截至2013年6月末,湖北省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貸款總量已突破2萬億元,比年初增長11.02%。但是我們應該看到,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由投資拉動向投資、消費並重轉變,銀行貸款規模的快速增長將不可持續。為此,我們必須在注重信貸投入增量的同時,更加註重盤活現有存量信貸資產。
為此,商業銀行要從兩個方面積極盤活存量資產。一是通過信貸資產證券化增強存量信貸資產的流動性,化解不良資產,提高資產質量。二是優化信貸資產結構。要加大對存量表內貸款結構的調整力度。貸款規模的安排盡量側重考慮實體經濟的需求,尤其保障具備較好條件的中小企業的貸款規模配置,用足、用好有限的信貸資源。
負債業務由被動負債向主動負債轉變
從調查情況看,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抓源頭,搭建省、市、區三級機構業務平台,取得各類代理資格,抓預算單位開戶,抓財政資金使用,大力推進負債業務,尤其是存款業務保持快速發展勢頭。
被動負債即存款仍是商業銀行主要負債來源,並且佔比持續提高。截至2013年6月末,湖北省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存款已超過3萬億元,比年初增長13.6%。各項存款占總負債的比例為80.61%,比年初提高2.86%,比2012年同期提高3.5%。從存貸比看,6月末湖北省全金融機構存貸比為69.02%,比年初下降1.6%,比2012年同期增加0.3%。湖北省法人機構——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6月末的存貸比分別為63.94%、60.48%,資金運用仍顯不足。
客戶金融資產仍以存款為主。從全國來看,我國商業銀行被動負債的佔了絕大多數(90%以上),主動負債在資金來源中佔比仍過低。國有商業銀行存款規模大,發展主動負債動力小,中小商業銀行因為網點少、規模小、資金緊張,為規避流動性風險,近年來迅速發展主動負債(發行債券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甚至開展資產證券化)轉變,加強對負債業務的管理,主動規避流動性風險。將會按照結構對稱的原則,根據資金運用來匹配資金來源,通過金融市場直接籌集資金,使商業銀行的資產和負債的償還期保持一定的對稱關系。
銀行服務由共性向個性轉變
從調查情況看,各商業銀行按照自身的認識和管理服務水平都有一些個性化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
加強產品創新,提高服務針對性。各家商業銀行在個人、公司、機構、金融資產服務、渠道等主要業務領域,加大了產品創新研發力度,提高產品價值創造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推出了多幣種信用卡、賬戶管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備付金存管、增利型理財產品、賬戶原油、安卓網上銀行等一大批產品。
優化業務流程,提升服務水平。各家商業銀行通過服務模式創新,全面推行差別化服務策略,建立個人客戶星級分層服務體系。在統一客戶評價、對客戶進行星級評定的基礎上,針對不同星級客戶,在服務品牌、服務內容、服務渠道、服務費率等方面實施差異化策略,建立層次清晰、協同一致的星級服務體系。如工行湖北省分行僅2012年就完成了533個業務流程緊迫性問題改造,實現了客戶辦理借記卡開立、電子銀行注冊、工銀信使定製等多筆業務的整合;創新產品營銷服務模式,推出了個人銀行客戶與財富顧問互動聯絡服務,完善了接觸點營銷和事件營銷模型,增強了客戶服務能力。
拓展服務渠道,改變客戶體驗。許多商業銀行推出了諸如手機銀行、Ipad銀行、微信銀行、手機錢包等服務方式和渠道。部分銀行提出通過學習、觀摩美國蘋果體驗店、安快銀行等國外創新型網點,籌建「體驗式銀行」、「電子銀行體驗專區」,以重塑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方式,嘗試改變客戶體驗以及傳統銀行服務方式。
個性化服務集中於高凈值客戶。就真正的個性化服務來說,目前還主要集中於高凈值(高端)客戶。各家銀行針對高端客戶有高端的紅酒品鑒、藝術品鑒賞、高爾夫球會、私人飛機、遊艇接送等增值服務,對社會大眾會提供教育類服務、醫療服務和機場貴賓服務等增值服務,增值服務體系日漸豐富。如招商銀行在國內首創「家庭工作室」,為可投資資產超過5億人民幣的超高凈值家庭設立專屬於該家庭的專家組,針對家庭資產制定專屬的投資和風險控制策略,為家庭成員定製獨一無二的發展計劃,並為當前階段或者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如湖北銀行通過個性化定製理財方案,吸引了一大批有投資、資產增值需求的公司類客戶。
雖然現在各家商業銀行都在談轉型發展,但從實踐情況看,仍然存在轉型戰略雷同的問題,同樣產生了嚴重的同質化競爭問題。商業銀行要形成自身的特色,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就必須適應大數據和雲計算時代的發展,從海量的數據中挖掘目標客戶的各類金融需求,量身定做金融產品,針對不同客戶展開個性化服務。
風險管理由控制內部向防範外部轉變
風險管理一直是各商業銀行的重點工作,普遍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風險,重點從提高審批質效、加強資產監控、降低資本佔用、專業隊伍建設等方面入手,通過風險管理的「前移」、「下沉」,實行集中化全程管理,取得良好成效。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在銀行內部風險得到較好控制的同時,外部風險對商業銀行的影響越來越大。
外部風險來源多樣化。目前,銀行業外部風險來源包括小貸公司、典當行、擔保機構、民間融資、非法集資、影子銀行,以及與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各種業務合作關系的金融同業、工商企業等等。與銀行業原來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等傳統風險比,外部風險事件呈現來源多樣、形式復雜、防範困難的特點。而這些公司(領域)發生的風險事件,往往會傳遞至銀行業,最終對銀行的業務經營產生不良影響。
外部風險事件對銀行業的影響越來越大。在雲計算的條件下銀行、企業、中介服務機構之間的聯系愈發緊密,一時一地、一個單位的局部風險,可以迅速擴展為系統性、全面性風險。如「錢荒」的起因僅僅是一起小小的同業違約事件就是明證。此外,大數據時代的信息來源廣、傳播速度快,銀行的負面輿情通過微信、微博被迅速傳遞,甚至被放大,銀行聲譽的風險增大。
電子銀行網路安全面臨挑戰。近年來,網路安全事件頻繁發生,銀行業面臨客戶信息、賬戶信息和交易信息以及信息系統的安全挑戰。一旦信息體系破壞和黑客侵入、網路中斷等原因,導致信息資源的扭曲和傳輸障礙,將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針對銀行客戶資金的網上欺詐、電話欺詐日益泛濫,呈現集中化、長期化、復雜化的特點。電子銀行的交易安全和反欺詐工作必須引起高度關注。
因此,商業銀行要加強外部風險管理工作。一是改善外部風險管理人力資源配備,提高監測手段,定期分析潛在的外部風險的主要來源及影響渠道。建立規范化的外部風險監測、處置流程、應對預案,形成全員識別、監測、發現、報告的機制,防範外部風險傳染。二是形成風險防範合力。要加強客戶安全教育,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電信運營商、政府互聯網安全管理部門等各方面的聯系與合作,在全社會構築起一張外部輿情監測、網路安全教育和有效懲治在線欺詐的防護網,廣泛搜集、分析、加工各類風險信息,加強風險報告的前瞻性和時效性。三是在IT技術和信息安全的管理運營方面加強資金投入,購買最好的軟體硬體,保證系統高效、安全地運轉,防止類似光大證券(601788,股吧)「烏龍指」事件的發生。四是主動應對銀行聲譽風險,開展有效溝通,及時准確發布銀行經營信息,科學疏導媒體、網路注意力和關注點。
科技保障由內部向社會化轉變
網路銀行的發展需要強化後台技術支持與維護做為保障。這些技術有兩部分組成:一是硬體技術,主要指網路化服務所依賴的信息基礎設施;二是軟體技術,主要指數據挖掘技術、數據倉庫技術和知識整合技術。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早在1989年就曾指出:「10~15年之內,任何企業內只做後台支持而不創造營業額的工作都應該外包出去。」《哈佛商業評論》證實,外包模式是過去75年來企業最重要的管理概念。在大數據時代,科技保障將從二線走向一線,從後台走向前台,商業銀行在加強信息保密和安全管理的基礎上,通過科技保障的分級、分類管理,推動部分科技保障工作向社會化外包轉變。
推動科技保障社會化可以節約成本。目前,服務外包已逐漸成為金融行業通用的解決方案。如今雲計算各環節服務商提供的PaaS
(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務)和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體即服務)等服務,能夠實現雲外包更高層次、更自動化的外包,更有效地利用外部資源,分配管理資源並優化流程,避免重復建設和投資,改善商業銀行運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推動發展模式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進行轉變。
推動科技保障社會化可以提高效率。在大數據時代,商業銀行的IT系統要維持內部運營,保障安全運行,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海量計算要求。而IT企業能夠在訊息收集、傳遞與交換分析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商業銀行可以通過雲計算和社會化服務為銀行發展提高堅實保障。
推動科技保障社會化可以解決人才困境。隨著商業銀行業務發展和轉型加快,各銀行科技部門應用軟體的開發任務越來越重,銀行研發人員增長速度卻遠遠低於項目的增長速度,人才相對缺乏。另一方面,相對於專業軟體公司,銀行研發人員由於缺乏有效的學習載體,在技術掌握的深度和廣度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商業銀行可以通過部分科技業務外包彌補人才的不足,獲得急需的資源。同時,還可以借鑒國外銀行成熟的做法,在競爭中發揮後發優勢。
參考資料:http://bank.hexun.com/2013-11-13/159653598.html
Ⅳ 保險公司物理網點是什麼意思
保險公司的物理網點意思就是在現實生活中的網點。而不是手機上的網點。現在大部分的保險公司都有線上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網點,能夠提高水平。一般來說線上的網點是比較寬泛而且能夠覆蓋其他的個體商戶的。
一、 線上保險和線下保險有區別嗎?
線上保險和線下保險的區別就在於投保方式不一樣,在線下投保的話,肯定個人是比較安全放心的,因為會有保障,而在線上的話,如果不小心聽見了不法分子的話,那麼就比較的危險。但線上保險和線下保險的產品質量是差不多的。網上保險可以在各大網路平台購買,比如說保險公司的線上商城,而且有產品的銷售詳細內容,實體保險就是保險公司設置的購買網點會有專門的保險人講解相關的保險條款內容,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是線上投保還是線下投保。
二、 物理網點的優勢
物理網點肯定是有一定優勢的,尤其是銀行和保險這兩個行業對於銀行來說肯定是想不斷的增加物理網點的,因為當網點多了之後,覆蓋的客戶群體也是比較大的,客戶是比較相信實在的東西,所以他能夠直接看到該網點的環境以及服務質量,能夠直接感受到該網點是否好。比如說保險公司當保險公司的物理網點開的比較多的時候,會直接給客戶留下一個好印象,覺得這個保險公司的實力肯定非常的強,而且保險公司的物理網點裡面的保險人員能夠當面講解保險的條款條例,對於投保人來說肯定是非常好的。
綜上所述,線上的網點與線下的網點都是有各自的優勢,線下的網點比較穩定,讓老百姓能夠看到實體更有保障,更安心,而且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進去問,而線上網點也是有很大的好處的,他的覆蓋群體肯定是更高了。
Ⅵ 銀行物理網點四點一線
摘要 您好,
Ⅶ 銀行業擺脫消亡的出路在於擁抱科技金融
中國銀行業在遭受互聯網金融顛覆餘波未平之時,近期全球范圍內對銀行業更猛烈沖擊的聲音又此起彼伏。
9月下旬,世界領先的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對全球各大銀行經過分析得出報告,被形象譽為「銀行業死亡筆記」:未來能活下來的銀行只有五分之三。接著,前日在朋友圈瘋傳的畢馬威會計事務所發布的一份報告更是「危言聳聽」:到2030年即15年內銀行將消失,全球百萬銀行員工面臨失業。而就在昨日(10月24日),據美國財經網站Business Insider消息,銀行業的Uber時刻悄悄拉開大幕,美國大銀行大幅關閉網點,美國銀行、花旗和摩根大通自去年第三季度以來,已經關閉了389個網點。隨著移動活躍用戶的增多,更多交易通過數字渠道完成,磚瓦砌成的網點已不再那麼必要。而通過數字渠道辦理業務的成本,也遠遠小於網點渠道。網點關閉的衍生品就是銀行裁員,銀行員工失業。
其實,早在去年12月初,巴克萊前CEO詹金斯就表示,全球銀行業未來10年將裁減半數員工和分支機構。
何止國際機構呢?中國銀行業協會前常務副會長楊再平先生很早就預言:未來若干年中國20多萬個銀行物理性網點或不復存在。網點沒了,人員何處去?裁員肯定是不二選擇。
要說麥肯錫、畢馬威會計事務所只是研究咨詢機構的預測猜測而已,那麼美國銀行業大量關閉物理性網點,歐美銀行開始較大幅度裁員,則是已經進入「實戰」階段了,預示著研究機構的報告已經開始變為現實。
對全球銀行業最大的沖擊是互聯網金融或被歐美稱為科技金融的沖擊。這種沖擊從業務種類看,幾乎涵蓋了銀行所有主體業務。支付結算業務,信貸資產業務,存款等資金來源業務,理財等中間業務,投資銀行業務等等。特別是移動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使得銀行業束手無策,直面沖擊,歐美日本銀行業尤甚。
中國銀行業由於中國互聯網金融興起早,沖擊來得早、來得快,其准備的也早,並且目前都在斥巨資涉足移動互聯網金融業務。受互聯網金融或科技金融沖擊相對較小。不過,在科技金融領域,中國銀行業還在睡大覺。
金融科技在兩大領域正在大力。一是智能金融科技。包括類似於Siri的人工助手EVA,智能投資顧問等AI人工智慧。目前,摩根大通、花期、德銀以及日本銀行等都在斥巨資投資智能投顧。試想,金融業高端服務的智能投資顧問都可以被人工智慧替代,那麼還有什麼不可替代的呢?二是數字貨幣領域。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數字貨幣,大有替代主權貨幣的趨勢。各國央行都或被沖擊。
從互聯網金融或稱科技金融對傳統銀行沖擊的具體表現看,互聯網金融或稱科技金融藉助移動互聯網的便利性、高效性,自主自由、無時無刻、不受時間地點空間約束就可以完成一切金融交易的特性,傳統銀行根本無法與其競爭。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整個社會融資的多元化,搶走了銀行業不少地盤。同時,互聯網金融直接促進了全社會直接融資的大發展,而直接融資又是傳統銀行間接融資的墳墓。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生態構建或讓傳統銀行邊緣化趨勢已經凸顯出來。我們拿最熟悉的支付寶例子來「說事」。 支付寶已經於10月12日開始提現收費(支付寶轉到銀行卡),其狐狸尾巴已經露出來了。以後提現收費了,放在支付寶里的錢怎麼辦?支付寶回答,支付寶覆蓋了國內幾乎所有的在線購物網站,支持幾百個城市的公共服務繳費,包括酒店、便利店、餐飲、醫院、出行等眾多行業。還有餘額寶、定期理財、買基金買保險等投資領域。意思是通過提現收費的價格手段將客戶留在、鎖定在支付寶營造的網路消費投資的閉環里,讓其賺得的盆滿缽滿,並通過螞蟻積分激勵機制鎖定粘住客戶。
試想,當支付寶的生態圈越來越大時,即:只要把錢轉入支付寶就可以在其生態圈子裡開展生產、消費、娛樂、休閑、投資等等人們需要的一切支付結算金融消費與需求活動時,支付寶將會成為網路王國的央行,無形中擁有電子貨幣的發行權、掌控權。同時,將一大部分金融交易、金融活動都鎖定在了支付寶的生態閉環里,無形中使得傳統銀行被邊緣化。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未來。
在全球性金融科技大潮猛烈沖擊下,傳統銀行物理性網點大幅度減少是沒有懸念的,裁員也是不可抗拒的。但銀行業消亡似乎還論證的還不那麼嚴謹。
在科技金融多重沖擊下,傳統銀行怎麼辦?出路何在?
目前,歐洲銀行業、日本銀行業以及亞洲一些銀行普遍採取裁員的做法作為應對困境的措施之一。這種做法不是治本之策,完全是捨本逐末之舉。銀行業走出泥潭的出路在於擁抱科技金融,者是唯一希望。銀行業務數據化、移動互聯網化、智能化是方向與出路。未來銀行業一定是一個科技金融公司。就像原阿里巴巴,現在的螞蟻金服旗下的互聯網金融銀行—浙江網商銀行,成立之初300人左右,而250人都是科技人員。
麥肯錫報告顯示,金融領域數字化驅動的裁員有望在三年內將利潤/損失水平提高20%-30%,而股本回報率ROE也有望上升2%-3%。數字化可以擴大4%-12%的銷售空間,增加交叉銷售的潛力。傳統銀行一定要抓住金融數字化提高效率效益的殺手鐧。
傳統銀行具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財富實力、管理經驗等的積累,完全有實力把握住金融科技的大趨勢,迅速向其轉型。就拿移動支付來說,中國銀行業目前已經後來居上,例如農業銀行的手機移動銀行客戶體驗越來越好,只要推介力度跟上,佔領一定市場份額沒有懸念。
作為銀行崗位來說,科技崗、管理崗、業務營銷客戶崗、對於中國來說一些非業務部門的特色崗,都不會受到沖擊。
總之,一定要認識到,新一輪科技革命潮流已經滾滾而來,以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智能化、感測技術、機器人、VR、AI、AR等為特徵的新科技勢不可擋。銀行業支付結算業務移動互聯網化,信貸資金業務大數據化,投資理財顧問業務AI化,理財等中間業務網路化等大力擁抱科技金融是傳統銀行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就看誰能緊緊抓住。誰能抓住,誰就可能從「銀行死亡筆記」名單中被剔除。
Ⅷ 銀行網點是什麼意思啊
銀行網點就是銀行對外營業的地方,一般分為分行,支行、分理處、儲蓄所和二十四小時自助銀行等。
銀行網點的選址主要是以布局規劃確定的城市功能區的不同金融服務需求為依據,在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優先考慮重點經濟區域,選取經濟環境好、市場潛力大、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的地區設置網點。
銀行網點的概念:銀行網點就是銀行對外營業的地方,一般分為分行,支行、分理處、儲蓄所和二十四小時自助銀行等。
銀行網點的選址主要是以布局規劃確定的城市功能區的不同金融服務需求為依據,在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優先考慮重點經濟區域,選取經濟環境好、市場潛力大、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的地區設置網點。
二十四小時自助銀行,又稱「無人值守銀行」。主要由ATM自動取款機和CRS自動存取款機兩種銀行終端組成。可辦理存款、取款、轉帳、繳費、查詢和修改密碼等多項業務。
Ⅸ 什麼叫做物理網點啊有關銀行的
就是現實中的網點啊。
Ⅹ 銀行網點是什麼意思,如何查詢銀行網點
銀行網點就是銀行對外營業的地方,一般分為分行,支行、分理處、儲蓄所和二十四小時自助銀行等。
以中國銀行為例,中國銀行在北京地區的銀行的網點名稱有: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中國銀行北京王府井支行、中國銀行北京東城支行、中國銀行北京港澳中心支行、中國銀行北京東安門支行、中國銀行北京國華大廈支行、中國銀行北京和平里支行、中國銀行北京安貞橋支行等。
上面所列舉的這些分行、支行,都是屬於中國銀行的銀行網點。
1、在銀行尋求升級轉型的同時,以微眾銀行、網商銀行為代表的互聯網銀行迅速崛起。與傳統商業銀行大量鋪設線下網點及ATM機具的路徑不同,互聯網銀行不開設物理網點,不發行實體卡片,所有操作均可以在移動端APP完成,通過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技術達到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的效果。
2、在銀行「探路」智能化轉型以及網路銀行不斷興起的同時,用戶習慣已經發生改變,傳統的銀行網點逐漸門庭冷落。日前在走訪某國有大行網點時,一位老人向大堂經理詢問道:「前幾天孫子給我下了一個手機銀行,那我買的理財是不是都可以在手機上看到了?」對此,大堂經理給出了肯定回復,並告訴老人,以後可以只在銀行有活動的時候來網點,平時要辦業務都不用來回跑了。
3、長時間以來,手續繁瑣、排隊等候時間過長等是銀行網點飽受詬病的主要原因,隨著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網路銀行的迅猛發展,用戶的消費行為已經發生改變。北京地區某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對記者表示:「我們網點每天排號在90個左右,據我觀察,客戶以買理財的中老年人居多,他們大多不會用手機銀行,還是更信賴網點,年輕人來網點大多是辦理開卡業務。」
(10)物理性網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銀行網點的作用
1、通過全面實施營業網點規范化管理體系,明確銀行金融機構營業網點的使命、願景和品牌窗口服務目標,明確發展方向,為營業網點永續經營獲得競爭優勢。
2、能幫助工行營業網點實現增長、區別於競爭者並實現高回報率的網點規范化管理目標。
3、解決營業網點管理資源的一些瓶頸,構建嚴謹的營業網點規范化管理框架和流程,擺脫人治的現象,達到管理出效益的目的。
4、全面提升營業網點管理職能,良好地吸引、激勵、使用、保留人才。
5、構建營業網點規范化管理長久運營體系,提升品牌服務形象,提升根據格局的變化而調整服務方向的能力。
6、通過構建營業網點規范化管理,實現核心技術及價值的轉移,提升營業網點規范化管理專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