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什麼是物理學史

什麼是物理學史

發布時間:2022-04-16 10:08:50

❶ 物理學史有什麼作用

物理學史是研究人類對自然界各種物理現象的認識史,它的基本任務就是描述物理概念、定律、理論和研究方法的脈絡,提示物理學觀念、方法和內容的發生、發展的原因和規律性。今天是昨天的延續,了解歷史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未來。所以在物理教學中,物理學史理應成為一種珍貴的教學資源。但由於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及物理教材本身的因素,物理教師很難把物理學中豐富多彩的內容引人入勝地傳達給學生,使得學生對物理基本概念、規律的由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物理知識在學生看來是深奧、難懂的,因而學生對學習物理越來越覺得乏味、難學,越來越缺乏熱情。這與物理學在科技與社會發展中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是相矛盾的。而研究學習物理學史,在教學中必將為物理教學注入新的活力,還「歷史」真像與學生,讓他們一同與人類探索自然的歷史,與科學家追求科學、追求真理、勇於實踐、艱苦卓越的奮斗足跡,共悲同喜。這將賦予物理知識於生命意義,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物理、攀登科學高峰的熱情,下面就幾個方面談談物理學史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一、利用物理學史的豐富材料,可以對學生進行科學理想教育,激勵學生的科學創造精神。物理教學的基本任務除了向學生傳授物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還應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理想和科學創造精神。物理教師熟悉物理學史,就可以在教學中利用生動的事例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和培養。熟知著名科學家的創造實踐,了解歷史上重大科學發現和發明產生的歷史背景和突破過程,可以開闊眼界,加深學生對科學的理解,堅定他們進行科學創造,推進科學發展的信心和理想。例如在學習電學時,可向學生介紹電流的發現和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過程,在介紹阿基米德原理時,可以向學生講王冠的故事。在學習生活用電時,可向學生說明愛迪生發明電燈的過程……。了解科學家的生平和偉大貢獻,從中獲得啟示,往往可以使青年學生受益終生。介紹傑出科學家的至理名言,可以使學生感受科學家勇於追求真理,獻身科學事業,知難而進,愈挫愈奮、謙虛、嚴謹、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如力學之父——牛頓,從不居功自傲,在生命快要結束時,向世人說了這樣二句話:「我不知世人是怎樣看我,但是我自己看來,我只是象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孩子,一會兒找到一顆特別光滑的卵石,一會兒發現一隻異常美麗的貝殼。就這樣使自己娛樂、消遣;而與此同時,真理的汪洋大海在我眼前還未被認識、被發現。」「如果我比別人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的緣故。」被譽為電磁學的帶路人——法拉第,一生中得到的榮譽不計其數,但他從不喜形於色,拿出來炫耀,人們不解地問,他憨然一笑,答道:「我不能說這些榮譽不珍貴,不過我從來不是為了追求這些榮譽而工作的。」電學中的牛頓——安培,一天,他在路上邊走邊思考問題時,由於過於專心竟然把馬車的後背當成黑板,演算起來;鐳的發現者——居里夫人,寧願失去成為富人的機會,公開了自己發明鐳的全部秘密和它的製造方法。……這些活生生的事例,可以成為青年學生努力的路標、行動的指南,有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結合教材介紹物理學史,還可使學生認識到:追求真理造福人類的志向,是科學偉人們獻身科學事業並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動力。科學成就來自科學家的勤奮鑽研和專心致志的忘我勞動。科學工作是不斷提示和發現客觀規律的工作,是一種復雜的腦力勞動,只有專心致志、不屈不撓、長期奮斗才能見效。敢於突破傳統偏見,大膽進行科學探索的精神,是科學偉人們取得科學成效的重要思想基礎。認識真理除了要克服科學實驗上的困難和危險以外,還要克服傳統觀念的束縛。因此,要推動科學發展,不僅要尊重權威,虛心學習繼承前人的正確理論知識,還要破除迷信和固守傳統觀念的思想,要敢於探索,創造力是屬於愛追根究底、獨立思考的人。簡言之,在物理教學中,介紹物理學史,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發展規律,了解科學的社會功能,認識社會實踐和物理學發展的關系,學習物理研究方法,繼承科學研究的優良傳統,擴大知識視野,活躍科學思想,激勵科學創造精神。二、了解物理學發展的歷史,可以加深對物理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定律的本質的理解。 對於物理學中各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定律,只有了解它們如何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即了解它們是如何得來的,又如何演變發展成為現在這個樣的,才能真正懂得它們的本質,在教學中也才能深入淺出,講深講透。一個基本概念,它是根據哪些客觀現象,由於何種研究的需要被引進物理學的呢?其原始意義是什麼?隨著物理學的發展,它又得到哪些補充和修正?……這一切,只從一般教科書上難以全面了解。教科書往往只以一個定義的出現,可能完全掩蓋了它在發展過程中所蘊含的豐富內容。這容易使學生斷章取義,對物理概念、規律進行片面性的理解,抹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錯失了進行探究學習的機會。因為一個基本概念、規律的形成及發展過程,本身就是使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不可多得的良好素材。教師在教學中,如果只重結論、只給結論,不重過程。教學中就會缺少懸念,教學就會成為簡單重復課本知識的過程,課堂將會失去生機與活力,缺少意外的「驚喜」,直接造成的後果是學生只會記結論、背結論,而不會真正理解結論,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也不能得到充分地發展。三、了解物理學發展的真實歷史,可以破除科學創造的「偶然性」和「神秘感」。教學任務之一,是傳授前人經獲得的理論知識,反映在現在課本中的物理學習理論,都是人們根據教學的需要經過多次編輯整理,形成的嚴密的理論邏輯體系。教師在講課中,也往往只注意理論本身的邏輯結構,習慣於從少數幾個基本假設或定律出發,運用數學方法推導出結論,這就掩蓋了科學認識:由感性到理性、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聯繫到普遍聯系的具體發展過程。這樣就會使學生對這些知識的來源、理論體系的形成,感到深奧莫測,認為各個物理學概念、原理和定律的獲得都是一蹴而就的,只是歷史上哪些智慧超人的科學偉人們的「靈感」創造,是歷史的巧合和偶然的機遇,是常人的不能及的。這種認識是十分錯誤的。事實上熟悉科學創造歷史過程的人都知道,任何一點物理知識的獲得,都是一個動態的、歷史的過程,是經過「試探——除錯」的多次選擇而得到的。都有一個從感性到理性、低級到高級、片面到全面、粗糙到嚴格的產生、發展和演變的過程,它決不是任何天才頭腦的人偶然性所創造的。在教學中,適當地做一些必要的歷史回顧,將會使學生了解各種理論建立的實驗基礎,了解各種抽象模型所依據的客觀實際,了解假設、觀點和物理學思想的演變,使學生在課堂上「親身經歷」一下物理學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論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系統發音過程」,這種做法的本身,就有助於消除學生對物理學知識來源的偶然性和神秘感。使學生認識到,發明創造,不是某些人的特權,但成功只會屬於哪些用百分之九九的汗水,敢於實踐、勇於實踐、善於實踐的人。同時使學生意識到,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踐出真知,學好物理必須重視實驗、學會觀察、體驗生活。四、了解物理學理論的發展性和近似性,可以克服僵化的認識和絕對論的真理觀。在物理學的發展史上,經常發生著以下各種形式的理論變遷:以比較正確的認識代替錯誤的認識,例如以熱之唯動說代替熱質說;以比較全面的認識代替片面的認識,例如光的波粒二象性代替原先的粒子說和波動說;以更深入的認識代替表面的認識,例如從哥白尼學說到開普勒說,再到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提出,就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以更加普遍、精確的認識代替局部的近似的認識,例如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建立,提示了牛頓力學的局限性和近似性,把它作為一種極限情況概括在新理論之中……。這生動地表明,沒有任何一個物理學理論可以被看成是最終完美的,因為它的內容的有限性總是和可能觀察到的無限豐富多樣是相對立的。人們在一定條件下獲得的物理學知識只能是近似性的、相對的真理。 如果物理教師是有較豐富的物理學史知識,就會在教學中自覺地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真理觀的教育,以幫助學生克服對物理知識絕對化、僵化的理解,防止學生不能限制地、不講條件地機械搬用物理定律、公式來解決問題。

❷ 什麼是是物理學史研究的基礎

中國古代物理學史的研究是必須從一切古書中發掘史料的。中國古書沒有標點符號,不同的斷句讀法,可以解釋出不同的意義來;古漢語又是一字多義,一個字的不同解釋,又可以闡發出迥異的內容。再加以古書,特別是一些筆記小說之類的書,記事往往不盡翔實,或以無作有,或以少作多,或張冠李戴,或添油加醋……因此,每每需要我們作一番鑒別的工作,要去偽存真,去蕪存精。這項工作做不好,就得不到真實的史料。所以它是物理學史研究的基礎。

❸ 什麼是物理學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物理學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准,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3)什麼是物理學史擴展閱讀:

物理學研究領域

1、凝聚態物理——研究物質宏觀性質,這些物相內包含極大數目的組元,且組員間相互作用極強。最熟悉的凝聚態相是固體和液體,它們由原子間的鍵和電磁力所形成。

2、原子,分子和光學物理——研究原子尺寸或幾個原子結構范圍內,物質-物質和光-物質的相互作用。這三個領域是密切相關的。因為它們使用類似的方法和有關的能量標度。

3、高能/粒子物理——粒子物理研究物質和能量的基本組元及它們間的相互作用;也可稱為高能物理。因為許多基本粒子在自然界不存在,只在粒子加速器中與其它粒子高能碰撞下才出現。

4、天體物理——天體物理和天文學是物理的理論和方法用到研究星體的結構和演變,太陽系的起源,以及宇宙的相關問題。

物理學的性質

物理學是人們對無生命自然界中物質的轉變的知識做出規律性的總結。這種運動和轉變應有兩種。一是早期人們通過感官視覺的延伸,二是近代人們通過發明創造供觀察測量用的科學儀器,實驗得出的結果,間接認識物質內部組成建立在的基礎上。

❹ 物理學史屬於什麼史

物理學史是研究人類對自然界各種物理現象的認識史,它的基本任務就是描述物理概念、定律、理論和研究方法的脈絡,提示物理學觀念、方法和內容的發生、發展的原因和規律性。今天是昨天的延續,了解歷史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未來。所以在物理教學中,物理學史理應成為一種珍貴的教學資源。但由於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及物理教材本身的因素,物理教師很難把物理學中豐富多彩的內容引人入勝地傳達給學生,使得學生對物理基本概念、規律的由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物理知識在學生看來是深奧、難懂的,因而學生對學習物理越來越覺得乏味、難學,越來越缺乏熱情。這與物理學在科技與社會發展中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是相矛盾的。而研究學習物理學史,在教學中必將為物理教學注入新的活力,還「歷史」真像與學生,讓他們一同與人類探索自然的歷史,與科學家追求科學、追求真理、勇於實踐、艱苦卓越的奮斗足跡,共悲同喜。這將賦予物理知識於生命意義,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物理、攀登科學高峰的熱情。

❺ 物理學是什麼

物理學(physics)是研究物質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物理學起始於伽利略和牛頓的年代,它已經成為一門有眾多分支的基礎科學。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也是一門崇尚理性、重視邏輯推理的科學。物理學充分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基本定義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注重於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物理學是關於大自然規律的知識;更廣義地說,物理學探索並分析大自然所發生的現象,以了解其規則。
物理學(physics)的研究對象:物理現象、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物質運動規律。
物理學研究的尺度——物質世界的層次和數量級

❻ 物理學發展史是什麼

1. 古代物理學時期
這一時期是從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15世紀,是物理學的萌芽時期。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物理學還處於前科學的萌芽階段,嚴格的說還不能稱其為「學」。物理知識一方麵包含在哲學中,如希臘的自然哲學,另一方面體現在各種技術中,如中國古代的科技。 這一時期的物理學有如下特徵: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表面的觀察、直覺的猜測和形式邏輯的演繹;在知識水平上基本上是現象的描述、經驗的膚淺的總結和思辨性的猜測;在內容上主要有物質本原的探索、天體的運動、靜力學和光學等有關知識,其中靜力學發展較為完善;在發展速度上比較緩慢,社會功能不明顯。 這一時期的物理學對於西方又可分為兩個階段,即古希臘-羅馬階段和中世紀階段。〖1〗古希臘-羅馬階段(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5紀)。主要有古希臘的原子論、阿基米德(Archimedes,公元前287-公元前212)的力學、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約90-168)的天文學等。〖2〗中世紀階段(公元5世紀至公元15世紀)。主要有勒·哈增(AL-Hazen,約965-1038)的光學、沖力說等。
2. 近代物理學時期 (又稱經典物理學時期)
這一時期是從16世紀至19世紀,是經典物理學的誕生、發展和完善時期。物理學與哲學分離,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迅速形成比較完整嚴密的經典物理學科學體系。 這一時期的物理學有如下特徵:在研究方法上採用實驗與數學相結合、分析與綜合相結合和歸納與演繹相結合等方法;在知識水平上產生了比較系統和嚴密科學理論與實驗;在內容上形成比較完整嚴密的經典物理學科學體系;在發展速度上十分迅速,社會功能明顯,推動了資本主義生產與社會的迅速發展。 這一時期的物理學又可細分為三個階段。〖1〗草創階段(16世紀至17世紀)。主要在天文學和力學領域中爆發了一場「科學革命」,牛頓力學誕生。〖2〗消化和漸進階段(18世紀)。建立了分析力學,光學、熱學和靜電學也取得較大的發展。〖3〗鼎盛階段(19世紀)。相繼建立了波動光學、熱力學與分子運動論、電磁學,使經典物理學體系臻於完善。
3. 現代物理學時期
這一時期是從19世紀末至今,是現代物理學的誕生和取得革命性發展時期。物理學的研究領域得到巨大的拓展,實驗手段與設備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強,理論基礎發生了質的飛躍。 這一時期的物理學有如下特徵:在研究方法上更加依賴大規模的實驗、高度抽象的理性思維和國際化的合作與交流;在認識領域上拓展到微觀(10-13)與宇觀(200億光年)和接近光速的高速運動新領域,變革了人類對物質、運動、時空、因果律的認識;在發展速度上非常迅猛,社會功能十分顯著,推動了社會的飛速發展。 這一時期的物理學又可大致地分為兩個階段。〖1〗革命與奠基階段(1895年至1927年)。建立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2〗飛速發展階段(1927年至今)產生了量子場論、原子核物理學、粒子物理學、半導體物理學、現代宇宙學、現代物理技術等分支學科。

❼ 物理學史是什麼意思 《法語助手》法漢

物理學史
Histoire de la physique

物理學主要是研究物質、能量及它們彼此之間的關系。它是最早形成的自然科學學科之一,如果把天文學包括在內則有可能是名副其實歷史最悠久的自然科學。最早的物理學著作是古希臘科學家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形成物理學的元素主要來自對天文學、光學和力學的研究,而這些研究通過幾何學的方法統合在一起形成了物理學。這些方法形成於古巴比倫和古希臘時期,當時的代表人物如數學家阿基米德和天文學家托勒密;隨後這些學說被傳入阿拉伯世界,並被當時的阿拉伯科學家海什木等人發展為更具有物理性和實驗性的傳統學說;最終這些學說傳入了西歐,首先研究這些內容的學者代表人物是羅吉爾·培根。然而在當時的西方世界,哲學家們普遍認為這些學說在本質上是技術性的,從而一般沒有察覺到它們所描述的內容反映著自然界中重要的哲學意義。而在古代中國和印度的科學史上,類似的研究數學的方法也在發展中。
在這一時代,包含著所謂「自然哲學」(即物理學)的哲學所集中研究的問題是,在基於亞里士多德學說的前提下試圖對自然界中的現象發展出解釋的手段(而不僅僅是描述性的)。根據亞里士多德的學說以及其後的經院哲學,物體運動是因為運動是物體的基本自然屬性之一。**的運動軌跡是正圓的,這是因為完美的圓軌道運動被認為是神聖的天球領域中的物體運動的內在屬性。沖力理論作為慣性與動量概念的原始祖先,同樣來自於這些哲學傳統,並在中世紀時由當時的哲學家菲洛彭洛斯、伊本·西那、布里丹等人發展。而古代中國和印度的物理傳統也是具有高度的哲學性的。

❽ 物理學是什麼(有什麼含義或是歷史背景)

物理是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學的一個永恆主題是尋找各種序(orders)、對稱性(symmetry)和對稱破缺(symmetry-breaking)、守恆律(conservation laws)或不變性(invariance)。

『物理』一詞的最先出自希臘文φυσικ,原意是指自然。古時歐洲人稱呼物理學作「自然哲學」。從最廣泛的意義上來說即是研究大自然現象及規律的學問。漢語、日語中「物理」一詞起自於明末清初科學家方以智的網路全書式著作《物理小識》。 在物理學的領域中,研究的是宇宙的基本組成要素: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及它們的相互作用;藉由被分析的基本定律與法則來完整了解這個系統。物理在經典時代是由與它極相像的自然哲學的研究所組成的,直到十九世紀物理才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實證科學。 物理學與其他許多自然科學息息相關,如數學、化學、生物和地理等。特別是數學、化學、地理學。化學與某些物理學領域的關系深遠,如量子力學、熱力學和電磁學,而數學是物理的基本工具,地理的地質學要用到物理的力學,氣象學和熱學有關。 「物理」二字出現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簡稱,即考察事物的形態和變化,總結研究它們的規律的意思。我國的物理學知識,在早期文獻中記載於《天工開物》等書中。 日本學者指出:「特別值得大書一筆的是,近世中國的漢譯著述成為日本翻譯西洋科學譯字的依據.」日本早期物理學史研究者桑木或雄說:「在我國最初把Physics稱為窮理學.明崇禎年間一本名叫《物理小識》的書,闡述的內容包括天文、氣象、醫葯等方面。早在宋代,同樣內容包含在『物類志』和『物類感應』等著述中,這些都是中國物理著作的淵源。」 明代呂坤(1536—1618)著有《呻吟語》,其中卷六第二部分名為「物理」,大體是有關物性學的,並用以引申一些關於人文及世界的觀點.宋代朱熹(1130—1200)等人常用「物之至理」或「物理」一詞.當代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曾引用唐代杜甫《曲江二首》中的詩句「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來說明物理一詞在盛唐即已出現。其實在中科院哲學研究所和北大哲學系編著的《中國哲學史資料簡編》(中華書局)「兩漢—隋唐」部分中就記載了三國時吳人楊泉曾著書《物理論》,是研究和評論當時有關天文、地理、工藝、農業及醫學知識的著作.更久遠的,在約公元前二世紀成書的《淮南子·覽冥訓》中有:「夫燧之取火於日,慈石引鐵,葵之向日,雖有明智,弗能然也,故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心意之論,不足以定是非」之論述。中國古代的「物理」,應是泛指一切事物的道理。

詳見參考資料,敬請採納

❾ 物理學發展經歷的三個重要時期是什麼

古代:就是古希臘及其他地域物理學家的學說,如亞里士多德,托勒密;

近代:由伽利略牛頓等代表發展有實證的物理學;

現代:以愛因斯坦普朗克及龐加萊為代表的現代物理學。

物理學分類:

1、牛頓力學(Newton mechanics)與分析力學(analytical mechanics)研究物體機械運動的基本規律及關於時空相對性的規律。

2、電磁學(electromagnetism)與電動力學(electrodynamics)研究電磁現象,物質的電磁運動規律及電磁輻射等規律。

3、熱力學(thermodynamics)與統計力學(statistical mechanics)研究物質熱運動的統計規律及其宏觀表現。

4、狹義相對論(special relativity)研究物體的高速運動效應以及相關的動力學規律。

5、廣義相對論(general relativity)研究在大質量物體附近,物體在強引力場下的動力學行為。

6、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研究微觀物質運動現象以及基本運動規律。

(9)什麼是物理學史擴展閱讀:

物理學是對自然界概括規律性的總結,是概括經驗科學性的理論認識。

六大性質:

1.真理性:物理學的理論和實驗揭示了自然界的奧秘,反映出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

2.和諧統一性:神秘的太空中天體的運動,在開普勒三定律的描繪下,顯出多麼的和諧有序。物理學上的幾次大統一,也顯示出美的感覺。牛頓用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把天上和地上所有宏觀物體統一了。

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建立,又使電和磁實現了統一。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又把質量和能量建立了統一。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論把粒子性、波動性實現了統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又把時間、空間統一了。

3.簡潔性:物理規律的數學語言,體現了物理的簡潔明快性。如:牛頓第二定律,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4.對稱性:對稱一般指物體形狀的對稱性,深層次的對稱表現為事物發展變化或客觀規律的對稱性。如:物理學中各種晶體的空間點陣結構具有高度的對稱性。豎直上拋運動、簡諧運動、波動鏡像對稱、磁電對稱、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對稱、正粒子和反粒子、正物質和反物質、正電和負電等。

5.預測性:正確的物理理論,不僅能解釋當時已發現的物理現象,更能預測當時無法探測到的物理現象。例如麥克斯韋電磁理論預測電磁波存在,盧瑟福預言中子的存在,菲涅爾的衍射理論預言圓盤衍射中央有泊松亮斑,狄拉克預言電子的存在。

6.精巧性:物理實驗具有精巧性,設計方法的巧妙,使得物理現象更加明顯。

❿ 什麼是物理學

物理學(英語:Physics)是一種自然科學,主要研究的是物質,在時空中物質的運動,和所有相關概念,包括能量和作用力。更廣義地說,物理學是對於大自然的研究分析,目的是為了要明白宇宙的行為。 物理學是最古老的學術之一。在過去兩千年,物理學與哲學,化學等等經常被混淆在一起,相提並論。直到十六世紀科學革命之後,才單獨成為一門現代科學。 現在,物理學已成為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物理理論通常是以數學的形式表達出來。經過大量嚴格的實驗驗證的物理學規律被稱為物理定律。然而如同其他很多自然科學理論一樣,這些定律不能被證明,其正確性只能靠著反復的實驗來檢驗。 物理學的影響深遠,這是因為物理學的突破時常會造成新科技的出現,物理學的新點子很容易會引起其它學術領域產生共鳴。例如,在電磁學的進展,直接地導致像電視,電腦,家用電器等等新產品,大幅度地提升了整個社會的生活水平;核裂變的成功,使得核能發電不再是夢想。
在物理學的領域中,研究的是宇宙的基本組成要素: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及它們的相互作用;藉由被分析的基本定律與法則來完整了解這個系統。物理在經典時代是由與它極相像的自然哲學的研究所組成的,直到十九世紀物理才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實證科學。在現代,物理學已經成為自然科學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物理學理論通常以數學的形式表達出來。經過大量嚴格的實驗驗證的物理學規律被稱為物理學定律。然而如同其他很多自然科學理論一樣,這些定律不能被證明,其正確性只能經過反覆的實驗來檢驗。 物理學與其他許多自然科學息息相關,如數學、化學、生物、天文和地質等。特別是數學和化學。化學與某些物理學領域的關系深遠,如量子力學、熱力學和電磁學,而數學是物理的基本工具,也就是物理依賴著數學。
物理學(PHYSICS)是研究物質世界最基本的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及所使用的實驗
手段和思維方法的自然科學,簡稱物理。物理學研究的范圍 —— 物質世界的層次和數量級物理學 (Physics)質子 10-15 m空間尺度: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物質運動規律微觀粒子Microscopic介觀物質mesoscopic宏觀物質macroscopic宇觀物質cosmological類星體 10 26 m時間尺度:基本粒子壽命 10-25 s宇宙壽命 1018 s緒 論E-15E-12E-09E-06E-031mE+03E+06E+09E+12E+15E+18E+21E+24E+27最小 的細胞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DNA長度星系團銀河系最近恆 星的距離太陽系太陽山哈勃半徑超星系團人蛇吞尾圖,形象地表示了物質空間尺寸的層次物理現象按空間尺度劃分:量子力學經典物理學宇宙物理學按速率大小劃分: 相對論物理學非相對論物理學按客體大小劃分: 微觀系統宏觀系統 按運動速度劃分: 低速現象高速現象 實驗物理理論物理計算物理今日物理學物理學的發展。 物理學是人們對無生命自然界中物質的轉變的知識做出規律性的總結。這種運動和轉變應有兩種。一是早期人們通過感官視覺的延伸,二是近代人們通過發明創造供觀察測量用的科學儀器,實驗得出的結果,間接認識物質內部組成建立在的基礎上。物理學從研究角度及觀點不同,可分為微觀與宏觀兩部分,宏觀是不分析微粒群中的單個作用效果而直接考慮整體效果,是最早期就已經出現的,微觀物理學隨著科技的發展理論逐漸完善。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物理學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