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理問題: 用紅色透明玻璃看綠葉紫花 看到的是什麼葉什麼花(什麼為顏色)
都是黑色。因為紅色玻璃只能透過紅光。綠葉和紫花反射的綠光和紫光都不能透過。所以是黑色。
⑵ 為什麼黑色花很少見(從物理角度)
自然界紛繁復雜,在龐大的植物界中,有各種奇花異萆。每年春季,各種花朵盛開,爭芳斗妍,裝點著大自然,供人們觀賞享受。可是,在萬紫千紅的花卉中很少見到黑花。有關專家經過長期的觀察和實驗,終於弄清了其中的緣由。原來太陽光是由七種光組成,分別為紅、橙、黃、綠、藍、靛、紫光。它們的波長不同,所含的熱量也不同。眾所周知,花的組織,尤其是花瓣一般都較柔嫩,易受高溫傷害。自然界中紅、橙、黃色的花較多,這是由於它們能反射陽光中含熱量較多的紅光、橙光、黃色光,不致引起灼傷。而黑色花則相反,它可以吸收全部的光波,這樣,在太陽光下升溫快,其花組織容易受到灼傷。所以,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經過自然選擇,黑色花的品種越來越少,所剩無幾。有關專家對4000多種花進行統計,發現只有8種花是黑色的。在植物界黑色花如此之少,反倒使黑色花被園藝家視為名貴品種,成為花中珍品。
⑶ 今天的作文要把花(植物)和物理聯系起來,我最好寫什麼花怎麼寫
你們學到了滲透壓和壓力平衡了么?
植物依靠蒸騰作用而進行的被動吸水就是利用蒸騰拉力和水勢差來完成的。
也可以用植株細胞的吸水和失水過程來舉例。
還有植物在進行蒸騰作用的時候,葉片表面細胞中的水由液態變為汽態的汽化現象也屬於物理現象范疇。
花粉的布朗運動本身也是一種很奇妙的物理現象。
更加簡單的。由於植物花朵和葉片吸收光波的頻率各不相同,才會呈現出各種各樣繽紛的色彩。
自己開動腦筋,有更多的答案等著你!
⑷ 物理是一門什麼樣的學科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
物理學是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它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准,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其他重要學科介紹: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的科學。世界由物質組成,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自然科學的一個部分。目的在於闡明和控制生命活動,改造自然,為農業、工業和醫學等實踐服務。
數學(mathematics或maths,來自希臘語,「máthēma」;經常被縮寫為「math」),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
⑸ 花朵中的物理學
春天氣溫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氣中做無規則熱運動的速度加快,分子的擴散加快,從而使人可以聞到濃濃的花香.
故答案為:熱運動加快;擴散.
⑹ 雨露霧雪冰花的物理現象
網路知道 > 教育/科學 > 理工學科 > 物理學
八年級物理雨、雪、雲、霧、露、霜、冰雹、霧凇、冰花的成因物態變化及他們和人類生活的關系
懸賞分:0 | 解決時間:2009-12-13 17:01 | 提問者:610311669 | 檢舉 請告訴我:雨、雪、雲、霧、露、霜、冰雹、霧凇、冰花的成因物態變化及他們和人類生活的關系{包括變化過程中的吸/放熱、物態變化等}上課急用!!!!
最佳答案 雨(rain)
是從雲中降落的水滴,陸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到一定高度後遇冷變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組成了雲,它們在雲里互相碰撞,合並成大水滴,當它大到空氣托不住的時候,就從雲中落了下來,形成了雨。雨的成因多種多樣,它的表現形態也各具特色,有毛毛細雨,有連綿不斷的陰雨,還有傾盆而下的陣雨。雨水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資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潤而茁壯成長。但暴雨造成的洪水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
雪的概述
水是地球上各種生靈存在的根本,水的變化和運動造就了我們今天的世界。在地球上,水是不斷循環運動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熱蒸發到天空中,這些水汽又隨著風運動到別的地方,當它們遇到冷空氣,形成降水又重新回到地球表面。這種降水分為兩種:一種是液態降水,這就是下雨;另一種是固態降水,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大氣里以固態形式落到地球表面上的降水,叫做大氣固態降水。雪是大氣固態降水中的一種最主要的形式。冬季,我國許多地區的降水,是以雪的形式出現的。由於降落到地面上的雪花的大小、形狀、以及積雪的疏密程度不同,雪是以雪融化後的水來度量的。氣象上一般把雪按24小時內降水量分為4個等級:0.1-2.4毫米的雪稱為小雪;2.5-4.9毫米的雪稱為中雪;5.0-9.9毫米的雪稱為大雪;10毫米以上(含10毫米)的雪稱為暴雪。從降水量看,即使暴雪的量級也僅僅相當於雨量中的中雨。粗略地估計,10毫米深的積雪僅能融化為1毫米的水。
補充: 大氣固態降水是多種多樣的,除了雪花以外,還包括能造成很大危害的冰雹,還有我們不經常見到的雪霰和冰粒。 由於天空中氣象條件和生長環境的差異,造成了形形色色的大氣固態降水。這些大氣固態降水的叫法因地而異,因人而異,名目繁多,極不統一。為了方便起見,國際水文協會所屬的國際雪冰委員會,在徵求各國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於1949年召開了一個專門性的國際會議,會上通過了關於大氣固態降水簡明分類的提案。這個簡明分類,把大氣固態降水分為十種:雪片、星形雪花、柱狀雪晶、針狀雪晶、多枝狀雪晶、軸狀雪晶、不規則雪晶、霰、冰粒和雹。前面的七種統稱為雪。為什麼後面三種不能叫做雪呢?原來由氣態的水汽變成固態的水有兩個過程,一個是水汽先變成水,然後水再凝結成冰晶;還有一種是水汽不經過水,直接變成冰晶,這種過程叫做水的凝華。所以說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經凝華而來的固態降水。
雲
是指停留大氣層上的水滴或冰晶膠體的集合體。
雲是地球上龐大的水循環的有形的結果。太陽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發形成水蒸氣,一旦水汽過飽和,水分子就會聚集在空氣中的微塵(凝結核)周圍,由此產生的水滴或冰晶將陽光散射到各個方向,這就產生了雲的外觀。因為雲反射和散射所有波段的電磁波,所以雲的顏色成灰度色,雲層比較薄時成白色,但是當它們變得太厚或濃密而使得陽光不能通過的話,它們可以看起來是灰色或黑色的。
從地面向上十幾公里這層大氣中,越靠近地面,溫度越高,空氣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溫度越低,空氣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動、植物的水分,隨時蒸發到空中變成水汽。水汽進入大氣後,成雲致雨,或凝聚為霜露,然後又返回地面,滲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後又再蒸發(汽化),再凝結(凝華)下降。周而復始,循環不已。
水汽從蒸發表面進入低層大氣後,這里的溫度高,所容納的水汽較多,如果這些濕熱的空氣被抬升,溫度就會逐漸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氣中的水汽就會達到飽和。如果空氣繼續被抬升,就會有多餘的水汽析出。如果那裡的溫度高於0°C,則多餘的水汽就凝結成小水滴;如果溫度低於0°C,則多餘的水汽就凝化為小冰晶。在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漸增多並達到人眼能辨認的程度時,就是雲了。
其它行星的雲不一定會由水所組成,如金星的硫酸雲。
霧
有三種定義:
1、凡是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於1千米時,氣象學稱這種天氣現象為霧。
2、霧是接近地面的雲。
3、霧是由懸浮在大氣中微小液滴構成的氣溶膠
露
的成因
空氣中水汽以液滴形式液化在地面覆蓋物體上的液化現象。夜間氣溫下降,越近地面冷卻越快,形成與白天相反的下冷上熱的溫度分布,當地面溫度冷卻到使貼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含量達到飽和時,地面物體上開始觀察到露滴生成。如果溫度持續降至0℃以下時,露滴凍結成冰珠,稱為凍露。日出之後,地面溫度和濕度變成與夜晚完全相反的分布形式,貼近地面空氣的增溫也使該空氣層的水汽含量欠飽和,各種條件都將有利於地面水分的蒸發,露滴逐漸消失。露珠是露的別名,它從夜幕降臨到陽光初照是降落在花朵上,總是悄然無息。
霜
在寒冷季節的清晨,草葉上、土塊上常常會覆蓋著一層霜的結晶。它們在初升起的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待太陽升高後就融化了。人們常常把這種現象叫「下霜」。翻翻日歷,每年10月下旬,總有「霜降」這個節氣。我們看到過降雪,也看到過降雨,可是誰也沒有看到過降霜。其實,霜不是從天空降下來的,而是在近地面層的空氣里形成的。
霜是一種白色的冰晶,多形成於夜間。少數情況下,在日落以前太陽斜照的時候也能開始形成。通常,日出後不久霜就融化了。但是在天氣嚴寒的時候或者在背陰的地方,霜也能終日不消。
霜本身對植物既沒有害處,也沒有益處。通常人們所說的「霜害」,實際上是在形成霜的同時產生的「凍害」。
霜的形成不僅和當時的天氣條件有關,而且與所附著的物體的屬性也有關。當物體表面的溫度很低,而物體表面附近的空氣溫度卻比較高,那麼在空氣和物體表面之間有一個溫度差,如果物體表面與空氣之間的溫度差主要是由物體表面輻射冷卻造成的,則在較暖的空氣和較冷的物體表面相接觸時空氣就會冷卻,達到水汽過飽和的時候多餘的水汽就會析出。如果溫度在0°C以下,則多餘的水汽就在物體表面上凝華為冰晶,這就是霜。因此霜總是在有利於物體表面輻射冷卻的天氣條件下形成。
另外,雲對地面物體夜間的輻射冷卻是有妨礙的,天空有雲不利於霜的形成,因此,霜大都出現在晴朗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輻射冷卻強烈的時候。
此外,風對於霜的形成也有影響。有微風的時候,空氣緩慢地流過冷物體表面,不斷地供應著水汽,有利於霜的形成。但是,風大的時候,由於空氣流動得很快,接觸冷物體表面的時間太短,同時風大的時候,上下層的空氣容易互相混合,不利於溫度降低,從而也會妨礙霜的形成。大致說來,當風速達到3級或3級以上時,霜就不容易形成了。
因此,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節里晴朗、微風或無風的夜晚。
冰雹(Hail)
也叫「雹」,俗稱雹子,有的地區叫「冷子」,夏季或春夏之交最為常見。它是一些小如綠豆、黃豆,大似栗子、雞蛋的冰粒。我國除廣東、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較少外,各地每年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災。尤其是北方的山區及丘陵地區,地形復雜,天氣多變,冰雹多,受害重,對農業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毀莊稼,損壞房屋,人被砸傷、牲畜被砸死的情況也常常發生;特大的冰雹甚至能比柚子還大,會致人死亡、毀壞大片農田和樹木、摧毀建築物和車輛等。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雹災是我國嚴重災害之一。
冰雹是一種固態降水物。系圓球形或圓錐形的冰塊,由透明層和不透明層相間組成。直徑一般為5 ~50毫米,最大的可達10厘米以上。雹的直徑越大,破壞力就越大。冰雹常砸壞莊稼,威脅人畜安全, 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很多雹災嚴重的國家已進行了人工防雹試驗。
霧凇
俗稱樹掛,在北方很常見,是北方冬季可以見到的一種類似霜降的自然現象,是一種冰雪美景。是由於霧中無數零攝氏度以下而尚未結冰的霧滴隨風在樹枝等物體上不斷積聚凍粘的結果,表現為白色不透明的粒狀結構沉積物。因此霧凇現象在我國北方是很普遍的,在南方高山地區也很常見,只要霧中有過冷卻水滴就可形成。
過冷水滴(溫度低於零度)碰撞到同樣低於凍結溫度的物體時,便會形成霧凇。當水滴小到一碰上物體馬上凍結時便會結成霧凇層或霧凇沉積物。霧凇層由小冰粒構成,在它們之間有氣孔,這樣便造成典型的白色外表和粒狀結構。由於各個過冷水滴的迅速凍結,相鄰冰粒之間的內聚力較差,易於從附著物上脫落。被過冷卻雲環繞的山頂上最容易形成霧凇,它也是飛機上常見的冰凍形式,在寒冷的天氣里泉水、河流、湖泊或池塘附近的蒸霧也可形成霧凇。霧凇是受到人們普遍欣賞的一種自然美景,但是它有時也會成為一種自然災害。嚴重的霧凇有時會將電線、樹木壓斷,造成損失。
冰花」
往往只是形成在玻璃窗的內表面:
在寒冷的冬季,室內外溫差較大,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在門窗玻璃內表面遇冷直接凝華,形成冰花,而室外的水蒸氣溫度較低,不易在玻璃外表面凝華。
當冰塊結晶體在滿天飛舞的雪花中於房檐上形成冰凌時,那種呈現六角形的罕見雪花,就稱為飛雪冰花。這種冰凌十分罕有,大約平均每10年才有一次!
冰花又名未央花,一種美麗的結晶體,它在飄落過程中成團攀聯在一起,就形成雪片。單個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間。雪花很輕,單個重量只有0.2——0.5克。無論雪花怎樣輕小,怎樣奇妙萬千,它的結晶體都是有規律的六角形,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齣,度雪花六齣」的說法。
雪花為什麼多呈六角形,花樣又如此繁多呢?
雪花是由小冰晶增大變來的,而冰的分子以六角形的為最多,因而形成雪花多是六角形的。雪花形狀的多種多樣,則與它形成時的水汽條件有密切的關系。
對於六角形片狀冰晶來說,由於它面上、邊上和角上的彎曲程度不同,相應地具有不同的飽和水汽壓,其中角上的飽和水汽壓最大,邊上次之,平面上最小。在實有水汽壓相同的情況下,由於冰晶的面、邊、角上的飽和水汽壓不同,其凝華增長的情況也不相同。如果雲中水汽不太豐富,實有水汽壓僅大於平面的飽和水汽壓,水汽只在面上凝華,這時形成的是柱狀雪花;如果水汽稍多,實有水汽壓大於邊上的飽和水汽壓,水汽在邊上和面上都會發生凝華,由於凝華的速度還與彎曲程度有關,彎曲程度大的地方凝華較快,所以在冰晶邊上凝華比面上快,這時多形成片狀雪花;如果雲中水汽非常豐富,實有水汽壓大於角上的飽和水汽壓,這樣在面上、邊上、角上都有水汽凝華,但尖角處位置突出,水汽供應最充分,凝華增長得最快,所以多形成枝狀或星狀雪花。
再加上冰晶不停地運動,它所處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也不斷變化,這樣就得冰晶各種部分增長的速度不一致,形成多種多樣的雪花。
雪花的形成
在天空中運動的水汽怎樣才能形成降雪呢?是不是溫度低於零度就可以了?不是的,水汽想要結晶,形成降雪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個條件是水汽飽和。空氣在某一個溫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飽和水汽量。空氣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叫做露點。飽和的空氣冷卻到露點以下的溫度時,空氣里就有多餘的水汽變成水滴或冰晶。因為冰面飽和水汽含量比水面要低,所以冰晶生長所要求的水汽飽和程度比水滴要低。也就是說,水滴必須在相對濕度(相對濕度是指空氣中的實際水汽壓與同溫度下空氣的飽和水汽壓的比值)不小於100%時才能增長;而冰晶呢,往往相對濕度不足100%時也能增長。例如,空氣溫度為-20℃時,相對濕度只有80%,冰晶就能增長了。氣溫越低,冰晶增長所需要的濕度越小。因此,在高空低溫環境里,冰晶比水滴更容易產生。
另一個條件是空氣里必須有凝結核。有人做過試驗,如果沒有凝結核,空氣里的水汽,過飽和到相對濕度500%以上的程度,才有可能凝聚成水滴。但這樣大的過飽和現象在自然大氣里是不會存在的。所以沒有凝結核的話,我們地球上就很難能見到雨雪。凝結核是一些懸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體微粒。最理想的凝結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強的物質微粒。比如說海鹽、硫酸、氮和其它一些化學物質的微粒。所以我們有時才會見到天空中有雲,卻不見降雪,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往往採用人工降雪。
冰花像寬大的樹葉,像柔嫩的小草,像豐滿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潔白
⑺ 迎接國家院士(物理凝聚態專家)專家買什麼花,請前輩幫忙,謝謝!
具體什麼花不重要,隨便推薦個-康乃馨;
關鍵不要小氣,但也不要太大,容易喧賓奪主;
接待注意細節,既要大氣,又要人性化。
院士一般至少都有一個助理,最好咨詢一下接待各方面的事情,及喜好。
千萬別送人造花,這個年代誰還送這個?
⑻ 初二物理光的色散如果用一塊紅布蒙住眼看黃花則看的的是什麼顏色的花
什麼也看不見,因為
紅布
不透光
,看不見任何東西。
但是用紅色玻璃遮住眼睛,看
黃色的花
,看到的是黑色的花。
⑼ 教師節給物理老師送什麼花
你的菊花
⑽ 物理系中百年難得一見系花
物理系有系花麽??
在物理系呆了四年了,從來聽說過物理系也能開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