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的物理基礎題
90度減a(阿法)。對球重力分解,球重力大小和方向以及球重力垂直斜面的分量的方向確定,由三角形法則可知球重力垂直擋板的分量是與重力向量共末端的向量族,當其方向平行斜面時最小,此時擋板與斜面垂直,可得擋板與地面的夾角。最小壓力為無擋板時球重力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mgsina
㈡ 理論物理的基礎是什麼
理論物理
一、學科概況
理論物理是從理論上探索自然界未知的物質結構、相互作用和物質運動的基本規律的學科。理論物理的研究領域涉及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宇宙學等,幾乎包括物理學所有分支的基本理論問題。
二、培養目標
1.博士學位 應具備堅實的理論物理基礎和廣博的現代物理知識,了解理論物理學科的現狀及發展方向,有扎實的數學基礎,熟練掌握現代計算技術,能應用現代理論物理方法處理相關學科中發現的有關理論問題。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作風,在國際前沿方向或交錯領域中有較深入的研究,並取得有創造性的成果。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畢業後可獨立從事前沿理論課題的研究,並能開辟新的研究領域。學位獲得者應能勝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高科技企業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工作。
2.碩士學位 應有扎實的理論物理基礎和相關的背景知識,了解理論物理學科的現狀及發展方向,掌握研究物質的微觀及宏觀現象所用的模型和方法等專業理論以及相關的數學與計算方法,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作風,具備從事前沿課題研究的能力。應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畢業後能勝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高科技企業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工作。
三、業務范圍
1.學科研究范圍 理論物理是在實驗現象的基礎上,以理論的方法和模型研究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等離子體和凝聚態物質運動的基本規律,解決學科本身和高科技探索中提出的基本理論問題。研究范圍包括粒子物理理論、原子核理論、凝聚態理論、統計物理、光子學理論、原子分子理論、等離子體理論、量子場論與量子力學、引力理論、數學物理、理論生物物理、非線性物理、計算物理等。
2.課程設置 高等量子力學、高等統計物理、量子場論、群論、規范場論、現代數學方法、計算物理、凝聚態理論、量子多體理論、粒子物理、核理論、非平衡統計物理、非線性物理、廣義相對論、量子光學、理論生物物理、天體物理、微分幾何、拓撲學等。
四、主要相關學科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原子和分子物理,凝聚態物理,等離子體物理,聲學,光學,無線電物理,基礎數學,應用數學,計算數學,凝聚態物理,化學物理,天體物理,宇宙學,材料科學,信息科學和生命科學
㈢ 初中物理基礎試題包括答案
第1章 測量
1. 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種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物理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之一。
2. 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刻度尺。
3.長度的主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我們走
兩步的距離約是 1米,課桌的高度約0.75米。
長度的單位還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
米、納米,它們關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微米=10-6米;1納米=10-9米。
4.刻度尺的正確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線、量程和最小
分度值; (2).用刻度尺測量時,零刻度線要對准被測物體的一端(不要用磨損的零刻度線);(3).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靠被測物體,尺的位置要放正;(4).讀數時視線要與正對刻度線,不可斜視;(5).在讀數時,要估讀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
5.在實驗室里常用量筒、量杯測量物體的體積;它們常用毫升做單位,1毫升=1厘米3;測量液體體積時,視線要與液面的凹形底部(或凸形頂部)相平。
6.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
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盡量減少,而不能消
除,常用減少誤差的方法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7.特殊測量方法:
(1)累積法:把尺寸很小的物體累積起來,聚成可以用刻度尺來測量的數量後,再測量出它的總長度,然後除以這些小物體的個數,就可以得出小物體的長度。如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測量一頁紙的厚度.
(2) 替代法:有些物體長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測
量的,就可用其他物體代替測量。如(a)怎樣用短
刻度尺測量教學樓的高度,請說出兩種方法?
(b)怎樣測量學校到你家的距離?(c)怎樣測地圖上
一曲線的長度?
(3) 平移法:方法如圖
(a)測硬幣直徑; (b)測乒乓球直徑; (c)測鉛筆長度。
(4)估測法:用目視方式估計物體大約長度的方法。
第2章 聲現象
1. 聲音的發生: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 聲音的傳播: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
3. 聲音速度: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40米/秒。聲音在固體傳播比液體快,而在液體傳播又比氣體快。
4. 利用回聲可測距離:
5. 樂音的三個特徵:音調、響度、音色。(1)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系。(2)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聲源振動的幅度、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3)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不同的發聲體發出的聲音,音色是不同的。
6. 減弱雜訊的途徑:(1)在聲源處減弱;(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3)在人耳處減弱。
第3章 磁和電
1. 磁性:物體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
2. 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 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
①. 任何磁體都有兩個磁極,一個是北極(N極);另一個是南極(S極)
②. 磁極間的作用: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4. 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
去磁:使原來有磁性的物體失去磁性的過程。
5. 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通過磁場發生的。
6. 磁場的基本性質: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7. 磁場的方向:在磁場中的某一點,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8. 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強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線。磁體周圍的磁感線是從它北極出來,回到南極。(磁感線是不存在的,用虛線表示,且不相交)
9. 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磁感線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極在地理位置的南極附近;而地磁的
南極則在地理位置的北極附近。(地磁的南北極
與地理的南北極並不重合,它們的交角稱磁偏
角,這是我國學者:沈括最早記述這一現象。)
11、物體帶電:物體有能夠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
12、摩擦起電: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
13、自然界存在正、負兩種電荷。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14、正電荷:用綢子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
負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
15、驗電器:是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儀器,它是根據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的原理製成的。
16、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方法:法一是看它能否吸引輕小物體,如能則帶電;法二是利用驗電器,用物體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如果金屬箔張開則帶電。
17、判斷物體帶電性質(帶什麼電)的方法:把物體靠近(不要接觸)已知帶正電的輕質小球或驗電器金屬球,如果排斥(張開)則帶正電,如果吸引(張角減小)則帶負電。(如果靠近帶負電物體時,情況恰好相反)
第4章 熱
1. 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測量的工具是溫度計。
2. 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製成的。
3. 攝氏溫度(℃):單位是攝氏度。1攝氏度的規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把純水沸騰時的溫度規定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為1℃。
4. 溫度的測量標准叫溫標。常用的溫標有攝氏溫標和熱力學溫標。
5. 常見的溫度計有(1)實驗室用溫度計;(2)體溫計。
6. 體溫計:測量范圍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7. 溫度計使用:(1)使用前應觀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2)使用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後再讀數;(4)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8. 固體、液體、氣體是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
9. 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要吸熱。
10. 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要放熱.
11. 熔點和凝固點:晶體熔化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熔點;。晶體凝固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凝固點。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12. 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
13. 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 熔化 凝固 ℃
t t
(晶體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非晶體熔化曲線圖)
上圖中AD是晶體熔化曲線圖,晶體在AB段處於固態,在BC段是熔化過程,吸熱,但溫度不變,處於固液共存狀態,CD段處於液態;
而DG是晶體凝固曲線圖,DE段於液態,EF段落是凝固過程,放熱,溫度不變,處於固液共存狀態,FG處於固態。
14. 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發和沸騰。都要吸熱。
15. 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16. 沸騰:是在一定溫度(沸點)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沸騰時要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沸點。
17.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1)液體溫度;(2)液體表面積;(3)液面空氣流動快慢。
18. 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液化現象如:「白汽」、霧、等)
19. 升華和凝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要吸熱;而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要放熱。
第5章 光
1. 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 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
3. 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4. 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
5.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註:光路是可逆的)
入射光線 法線 反射光線
鏡面
6. 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 平面鏡成像特點:(1)像與物體大小相同(2)像到鏡面的距離等於物體到鏡面的距離(3)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4)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8. 平面鏡應用:(1)成像(2)改變光路。
9、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發生變化的現象。
10、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光線向法線靠攏,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1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它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12、凸透鏡成像:
(1) (2) (3)
F F (1/) (2/)
f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
實像(像距:f<v<2f),如照相機;
(2)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f<u<2f),成倒立、
放大的實像(像距:v>2f)。如投影儀。
(3)物體在焦距之內(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如放大鏡。
13、光路圖:
空氣 空氣 空氣
水 水 水
14.作光路圖注意事項:
(1).要藉助工具作圖;(2)是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畫虛線;(3)光線要帶箭頭,光線與光線之間要連接好,不要斷開;(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圖時,應先在入射點作出法線(虛線),然後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或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作出光線;(5)光發生折射時,處於空氣中的那個角較大;(6)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發散後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相交在虛焦點上;(7)平面鏡成像時,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經過鏡後的像。
第6章 機械運動
1. 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2. 參照物:在研究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或者說被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
3.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
4. 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經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這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5. 速度:用來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6. 速度的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於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公式: , 速度的主單位是:米/秒。1米/秒=3.6千米/小時
7. 變速直線運動:物體運動速度是變化的直線運動。
8. 平均速度:在變速直線運動中,用總路程除以所用的時間可得物體在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 ;日常所說的速度多數情況下是指平均速度。
9. 根 可求路程: 和時間:
第7章 質量和密度
1. 質量(m):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2. 質量國際單位是:千克。其他有:噸,克,毫克,1噸=103千克=106克=109毫克(進率是千進)
3. 物體的質量不隨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而改變。
4. 質量測量工具:實驗室常用天平測質量。
5. 天平的正確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檯面上,把游碼放在橫梁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2)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紅線處,這時天平平衡;(3)把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增減砝碼並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4)這時物體的質量等於右盤中砝碼總質量加上游碼所對的指示值。
6. 使用天平應注意:(1)不能超過稱量范圍;(2)加減砝碼要用鑷子,且動作要輕;(3)不要把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葯品直接放在托盤上。
7. 密度: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計算密度公式是 ;密度單位是千克/米3,(還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質量m的單位是:千克;體積V的單位是米3。
8.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種類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
9. 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義是1米3的水質量為1.0×103千克。
10. 密度知識的應用:
(1)鑒別物質:用天平測出質量m和用量筒測出
體積V就可據公式: 求出物質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質量:m=ρV。
(3)求體積: 。
第8章力
1. 什麼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後者對它的力)。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4. 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1牛頓大約是你拿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
5. 實驗室測力的工具是:彈簧測力計(是測力計的一種)
6. 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的原理製成的。
7. 彈簧秤的用法:(1)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校零;(2)認清分度值和測量范圍;(3)彈簧伸長的方向要與被測力的方向在一條直線上;(4)完成上述三步後,即可用彈簧秤來測力了,測量力時不能超過彈簧秤的量程。
8.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9. 力的圖示: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來就叫力的圖示。
力的圖示的畫法:可採用「一畫點,二定標度,三畫箭頭標大小」的方法。
(1)「一畫點」是表示先要畫力的作用點,這個點一般畫在物體的重心上。
(2)「二定標度再畫線」是指要根據力的大小定出適當長度的線段來表示力的大小。
(3)「三畫箭頭標大小」是說在所畫線段的末端添上箭頭表示力的方向,再在箭頭附近標上「多少牛頓」。
10.重力:地面附近物體由於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11.重力的計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9.8 牛頓/千克,在粗略計算時也可取g=10牛頓/千克);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12.重垂線是根據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原理製成。
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13.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產生的摩擦叫滑動摩擦,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叫滑動摩擦力。
14.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系。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15.增大有益摩擦方法:使接觸面粗糙些和增大壓力。
16.減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觸面光滑和減小壓力;(2)用滾動代替滑動;(3)加潤滑油;(4)利用氣墊。
第9章力和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
1. 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牛頓第一定律是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因而不能用實驗來證明這一定律)。
2. 慣性: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慣性。牛頓第一定律也叫做慣性定律。
3. 二力平衡:物體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兩個力互相平衡。
4. 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直線上。可概括為:同體、等值、反向、共線,四者缺一不可。
5. 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6. 合力:如果一個力產生的效果跟兩個力共同作用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兩個力的合力。求兩個力的合力叫二力的合成。
7. 同一直線二力合成:
合 方向與兩力相同。
合 方向與大力F1相同
8. 物體處於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平衡狀態)時,合力為零。
第10章壓強
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方向:垂直於物體表面,並指向被壓物體。作用點:壓力的作用點在被壓物體的表面上。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
2.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壓強公式: ,式中p的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1Pa=1N/m2,壓力F單位是:N;受力面積S單位是:m2
3.壓強公式 ;
4.增大壓強方法 :(1)S不變,F↑;(2)F不變,S↓ (3)同時把F↑,S↓。而減小壓強方法則相反。
5. 壓強產生的原因:是由於液體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6. 體壓強特點:(1)液體對容器底和壁都有壓強,(2)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3)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密度有關系。
7. 液體壓強計算: ,(ρ是液體密度,單位是kg/m3;g=9.8 N/kg;h是深度,指液體自由液面到液體內部某點的豎直距離,單位是m 。)
8. 據液體壓強公式: ,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體積和質量無關。
9.連通器: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連通器如果只裝一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總保持相平,這就是連通器的原理。船閘是利用連通器的原理製成。
10.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實驗。
12.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空氣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小。
13.測定大氣壓強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
14.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是:氣壓計,常見氣壓計有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15、1標准大氣壓:等於76厘米水銀柱的大氣壓。1標准大氣壓=1.013×105Pa。
16.沸點與氣壓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17.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把水從低處抽到高處的。在1標准大氣壓下,抽水機至多可把水抽到10.34m高。
第11章 浮力
1. 浮力:一切浸入液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托力,這個力叫浮力。浮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物體在空氣中也受到浮力)
2. 物體沉浮條件:(開始物體浸沒在液體中)
法一:(比浮力與物體重力大小)
(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
(3)F浮 = G 懸浮或漂浮
法二:(比物體與液體的密度大小)
(1) > 下沉;(2) < 上浮
(3) = 懸浮。(不會漂浮)
3. 浮力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4.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浸沒在氣體里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於它排開氣體受到的重力)
5.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6. 計算浮力方法有:
(1)秤量法:F浮=G-F ,(G是物體受到重力,F ,
是物體浸入液體中彈簧秤的讀數)
(2)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適合漂浮、懸浮)
7.浮力利用
(1)密度計:是物體漂浮條件的一個應用。它的刻度特點:上大下小。
(2)潛水艇:通過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沉浮。
(3)氣球和飛艇:充入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
(4)輪船:將密度大於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
能排開更多的水。這就是製成輪船的道理
第12章 簡單機械
1. 杠桿: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叫杠桿。
2. 什麼是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o)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的作用
線的距離(L1)。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3. 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作:F1L1=F2L2 或寫成 。這個平衡條件也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杠桿原理。
4. 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省
力,但費距離。(如鐵匠剪刀,鍘刀,起子)
(2)費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費
力,但省距離。(如釣魚杠,理發剪刀等)
(3)等臂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既
不省力,也不費力。(如:天平)
5. 定滑輪特點: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實質是個等臂杠桿)
6. 動滑輪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要費距離.(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7. 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即F=G/n
第二冊 物理
第13章 電路
1、電路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
2、電路有三種狀態:(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2)開路:斷開的電路叫開路;(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上的電路叫短路。
3、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4、串聯:把元件逐個順序連接起來,叫串聯。(電路中任意一處斷開,電路中都沒有電流通過)
5、並聯:把元件並列地連接起來,叫並聯。(並聯電路中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6、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酸、鹼、鹽的水溶液等。
7、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陶瓷,塑料,空氣,油,純水等。
8、導體和絕緣體是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第14章 電流電壓電阻
1、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2、電流的方向:把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方向。(而負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和正電荷移動的方向相反,即與電流方向相反)。
3、電荷[量](Q):電荷的多少叫電量。(單位:庫侖)。
4、電流的大小用電流強度(簡稱電流)表示。電流強度等於1秒鍾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
5、定義式: ,( ),式中I是電流、單位是:安;Q是電量、單位:庫侖;t是通電時間、單位是:秒。
6、電流I的單位是:國際單位是:安培(A);常用單位是:毫安(mA)、微安(µ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7、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它的使用規則是: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8、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9、電壓(U):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10. 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11. 電壓U的單位是:國際單位是:伏特(V);常用單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12. 測量電壓的儀表是:電壓表,它的使用規則是:①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13.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14. 熟記的電壓值:
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安全電壓是:不高於36伏;⑤工業電壓380伏。
15、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導體如果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那麼電阻就越大,而通過導體的電流就越小)。
16、電阻(R)的單位:國際單位:歐姆(Ω);常用的單位有:兆歐(MΩ)、千歐(KΩ)。
1兆歐=103千歐; 1千歐=103歐。
17、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於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電阻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
18、變阻器:(滑動變阻器和變阻箱)
(1)滑動變阻器:
① 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② 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③ 銘牌:如一個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2A」表示的意義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2A。
④ 正確使用:A應串聯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通電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
(2)變阻箱:是能夠表示出電阻值的變阻器。
第15章 歐姆定律
1. 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 公式: ( ) 式中單位:I→安(A);U→伏(V);R→歐(Ω)。1安=1伏/歐。
3.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須是在同一段電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兩個量就可求另一個量;③計算時單位要統一。
4. 歐姆定律的應用:
① 同一個電阻,阻值不變,與電流和電壓無關 但加在這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增大時,通過的電流也增大。(R=U/I)
② 當電壓不變時,電阻越大,則通過的電流就越小。(I=U/R)
③ 當電流一定時,電阻越大,則電阻兩端的電壓就越大。(U=IR)
㈣ 大學物理基礎題
r=(10-5t^2)i+10tj (1)
v=-10ti+10j (2)
a=-10i (3)
位矢的模 r=√((10-5t^2)^2+(10t)^2) (4)
速度的模 v=√((-10t)^2+(10)^2) (5)
加速度的模a=√(-10)^2=10 (6)
切向加速度at=dv/dt=d√((-10t)^2+(10)^2)/dt=(1/2)(200t/√((-10t)^2+(10)^2) (7)
t=1s時
位矢的模:由式(4) r=5√5m
速度的模:由式(5) v=√((-10t)^2+(10)^2)=10√2m/s
加速度的模:由式(6) a=10m/s^2
切向加速度的模:由式(7)at=5√2m/s^2
法向加速度的模 : an=√(a^2-at^2)=√((10)^2+(5√2)^2)=5√2m/s^2
㈤ 高中物理基礎知識題
α粒子,β粒子
威爾遜雲室是一種古老並因此在現在看來是落後的探測裝置,主要用來探測帶電粒子的徑跡。威爾遜雲室中充著某種氣體,例如水蒸氣,當帶電粒子在雲室中運行時,會使氣體發生電離,並因此可以清晰看到帶電粒子在氣體中的軌跡。通過這樣的軌跡,可以估算粒子的速度(軌跡長度除以時間),也可以估計帶電粒子的線度(軌跡越粗說明帶電粒子越大)。
㈥ 高中物理基礎題
1 是否能將一物體看做質點,就要看物體的形狀是否對研究有影響。比如一兩長十米的車要經過前面五米遠的路標,車的長度對這研究有大影響,所以不能看作質點。(影響小到可忽略的情況下也可以看作質點)
2 V=at 由公式可知速度是由加速度和時間共同決定的,所以:
錯
對
對
有,子彈在發射的瞬間速度為零,加速度多大不知道,不過絕對大過一千米/ 秒平方。
不知,可能是規定的,毫無道理可言,只為了方便。
有,光的速度超超快,但在真空中的加速度是零。
錯,子彈在發射的瞬間速度為零,加速度多大不知道,不過絕對大過一千米/秒平方。
沒錯,只要力的方向和運動的方向同一條直線,就會做直線運動。
3 V=at 加速度乘時間才能描述速度變化的多少。
4 D 有垂直於地心的加速度為失重,反之為超重。太空梭受到的地球引力提供了物體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從而轉化為向心加速度。
5 A 重力的方向垂直向下的 B 重力是地球引力的一個分力,在高緯地區,引力的另一個分力提供了物體跟地球轉時的加速度(地球自轉),在赤道時重力才等於地球的引力。C 圓環的重心就不在圓環上。 D 錯 答案:B
6 B
㈦ 物理基礎題
如果線框的初始位置與磁感線垂直,那麼就是E=BSw sin wt
如果是平行,那麼就是E=BSw cos wt
以上都是設一開始的電流方向為正方向
一般都用E=BSw sin wt
㈧ 初中物理電學基礎題
1、在電源外部,一般來說,認為電流從電源正極經過導線、用電器,最終流到電源負極。
2、如果電路由金屬元件構成(即,用電器、導線都是金屬材料),那電子從負極流向正極。
3、電流的形成,是由大量自由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的。而自由電荷可能是負電荷,也可能是正電荷。
物理中,規定正電荷的移動方向為電流方向。由於電子帶負電,那麼,電流方向一定和電子的移動方向相反。
具體類型:
在金屬導體中,能移動的是只能是自由電子。那麼,電流方向就是電子移動方向的反方向。(例如,電子從A到B,則電流方向為B到A)
在溶液中,同時有帶正電的陽離子和帶負電的陰離子。通電後,陽離子和陰離子都同時向相反方向移動,此時,電流方向就是陽離子的移動方向。(例如,陽離子從A到B,則電流方向為A到B)
還有特殊情況。初中階段,這個很少接觸,就不說了O(∩_∩)O~
㈨ 高中物理基礎題目是哪些,具體點啊。,學習物理是不是把基本概念理解清楚。那樣就會好學些了。
先回答你的第二個問題,也就是學習方法的問題,把基本概念理解清楚,這是必須的,千萬不要把物理當成一門記憶或者是套公式的學科,如果那樣的話,是絕對學不好的;當然並不是說要反對你去記憶,理解是基礎,在理解的基礎上,對知識點熟練的記憶;再說回來,什麼事理解?所謂理解,也分不同的層次。舉個例子,牛二定律,F=ma,這誰都知道,似乎沒什麼可理解的,但是,我們要把它變成一種思維的方式,也就是說,你要在腦子里時刻記著,力和加速度是有必然的聯系的,而力和速度以及位移的聯系都是間接的,是沒有必然聯系的。以後再看到題目時,如果告訴你力,你就要知道加速度了,如果告訴你加速度,你就知道力了,這是一致的
再說你的第二個問題,說實話,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並不好,咱們物理是要培養一種思維的方式,等你把所有的概念、公式都變成你的思維方式的時候,絕大多數題都是一樣的,都是一個套路,你去思考,去分析就是了。
還有,建議你多看看歷年的真題,都是經典,都是好題,要反復研究,必能大有收獲
㈩ 初中物理基礎題
1.慢慢變紅;運動 2.導電;半導體;塑料(玻璃等)
3.太陽能熱水器;電;太陽能 4.有線;無線(固定;移動)
勤於動腦哦~~